① 韓國經濟來源是什麼
韓國經濟來源主要是韓國的三大支柱產業,分別是:電子工業(手機),造船業,汽車產業,相關情況如下
1、造船業
1956年,日本商船下水量首次超過英國居世界第一。而從70年代開始,韓國的造船業逐步發展起來並超過了日本。1999年,韓國承接新船接單超過日本;2000年,新船接單和手持訂單遠遠超過日本,造船產量也首次超過日本,成為新的世界造船霸主。
2、電子工業
韓國憑借一系列扶持電子產業的政策,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跨入世界電子產業大國。在幾次科技轉型的世界大潮中,不斷研製頂尖技術,不但趕超日本,也在世界電子產業中站穩了腳跟
3、汽車產業
韓國汽車產業最強!2013年,HYUNDAI上半年全球銷量238.4萬輛、成長9.4%
根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的數據顯示,2014年韓國汽車出口完成306.1萬輛,相比於2013年略有下降,但由於高價汽車出口比重上升,出口額在2014年卻創下了歷史新高。與此同時,2014年韓國汽車工業產量為452萬輛,同比增長0.1%。韓國當年汽車出口總量佔全年汽車產銷量的67.7%。另外還有一組數據值得注意的是,韓國五大汽車企業(現代、起亞、通用韓國、雷諾三星、雙龍)在2014年全球銷量總和為895萬輛,相比於2013年增長了3.9%,五大車企在韓國本土銷量總和為145萬輛,同比上漲5.8%,海外市場銷量為749萬輛,同比提升3.5%。
半導體產業主要有以下這個部分
抗輻射電子元器件、微波元件、集成電路、感測器
韓國三大支柱產業業績大幅惡化 - 亞洲中國
http://china.ajunews.com/view/2010110509673
世界船舶工業的產業轉移及中國船舶工業支柱產業的選擇 — 世界第一造船大國 — 專題 — 國防科技信息網 中國最權威的國防科技信息的專業門戶 國際軍事新聞 國內軍事新聞 熱點軍事專題 中國獨家的軍事圖片 軍事視頻
http://www.dsti.net/Special/NewsView/82
聚焦兩會:汽車行業走出去 轉型是必經之路_汽車_騰訊網
http://auto.qq.com/a/20150310/038394.htm
② 韓國的主要工業是什麼
韓國主要工業有汽車、造船、鋼鐵、電子、石化等。
1、汽車產業,韓國汽車產業起步於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2005年至2015年汽車產量連續11年排行全球第5,主要汽車生產企業有現代起亞集團、通用大宇汽車公司、雙龍汽車公司和雷諾三星汽車公司四家。
2、造船產業,1999年,韓國接收造船訂量首次超過日本,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主要承攬大型集裝箱船、LNG船、海洋工程高附加值船舶及海洋設備。
3、鋼鐵產業,2007年韓國浦項公司鋼鐵產量達到 3278萬噸,世界排名第4位,為全球最大的鋼鐵製造廠商之一,每年為全球超過六十個國家的用戶提供二千六百多萬噸鋼鐵產品。
4、電子產業,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韓國將電子工業的生產重點從民用電子產品轉向附加值高的工業用電子產品,三星公司有近20種產品世界市場佔有率居全球企業之首。
5、石化工業,韓國石油化學工業所需原油全部依賴進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帶,麗川為韓國最大的石化工業中心,其次是蔚山、台山。除滿足韓國國內產業需求外,還對外出口。
(2)韓國生產什麼資源擴展閱讀
大韓民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
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開發經濟戰略,創造了被稱為「漢江奇跡」的經濟高速增長期,並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
1996年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同年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創始國之一。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
產業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造船、汽車、電子、鋼鐵、紡織等產業產量均進入世界前10名。大企業集團在韓國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主要大企業集團有三星、現代汽車、SK、LG等。
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韓國經濟明顯下滑。韓國政府迅速採取包括大規模財政刺激等一系列政策,金融市場全面回暖,實體經濟企穩回升,企業和消費者信心不斷增強,成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中率先走出谷底的國家。
③ 韓國佔地多少,人口多少,生產什麼
韓國面積9.96萬平方公里,韓國人口為46,858,00O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72人,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一生活在首都首爾。半導體、造船、汽車、家電和石油化工是韓國的五大傳統支柱產業正在發展新興的五大產業,即信息、游戲、納米技術、生物及光產業。
④ 韓國的主要工業是什麼
經濟: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韓國政府成功地推行以增長為主的經濟政策,70年代之後正式走上發展經濟的軌道,創造了舉世聞名的「漢江奇跡」。到80年代,韓國一改貧窮與落後的面貌,呈現出繁榮和富裕的景象,成為國際市場上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國家。如今,韓國經濟實力雄厚,鋼鐵、汽車、造船、電子、紡織等已成為韓國的支柱產業,其中造船和汽車製造等行業更是享譽世界。韓國的電子工業發展迅速,為世界十大電子工業國之一。近年來,韓國重視IT產業,不斷加大投入,IT技術水平和產量均居世界前列。韓國曾是個傳統的農業國。隨著工業化的進程,
農業在韓國經濟中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小,
地位日見低下。韓國是農產品主要進口國家,進口量趨於增長,但其農業市場對外國的參與極為敏感,是個對外開放程度較小的經濟部門。
韓國耕地面積為195萬公頃,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區,約占國土總面積的22%。韓國礦產資源較少,已發現的礦物有280多種,有經濟價值的50多種。有開采利用價值的礦物有鐵、無煙煤、鉛、鋅、鎢等,但儲藏量不大。由於自然資源匱乏,主要工業原料均依賴進口。工業主要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等。浦項鋼鐵廠是世界第二大鋼鐵聯合企業。2002年汽車產量320萬輛,居世界第6位。造船訂單標准貨船噸數759萬噸,重新成為世界第一。電子工業以高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為世界十大電子工業國之一。半導體集成電路發展迅速。近年來韓國重視IT產業,不斷加大投入。韓國風景優美,有許多文化和歷史遺產。旅遊業較發達。主要旅遊點有首爾(舊譯「漢城」
)景福宮、德壽宮、昌慶宮、昌德宮、國立博物館、國立國樂院、世宗文化會館、湖岩美術館、南山塔、國立現代美術館、江華島、民俗村、板門店
、慶州、濟州島、雪岳山等。
韓國發行新版1萬韓元和1千韓元紙幣韓國2007年GDP增長4.9%韓國躋身產油國行列
韓國2007年人均國民總收入首破2萬美元
⑤ 韓國產棉花嗎
產。螞中韓國種植的經濟作物主要是棉花、 煙草、 大豆和麻類等。韓國全稱大韓民國,簡稱「韓國激豎」,位於朝鮮半島南部,三面環海,與朝鮮接壤,屬溫帶季風氣候。韓國礦產明物大資源較少,自然資源匱乏,主要依賴進口。
⑥ 韓國主要進口和出口哪些東西
據韓國海關統計,2019年1-9月,韓國貨物進出口額為7835.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7.4%。其中,出口4061.0億美元,下降9.8%;進口3774.2億美元,下降4.7%。貿易順差286.8億美元,下降47.3%。
分國別(地區)看,中國、美國和越南是韓國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國家,1-9月出口額為998.5億美元、543.4億美元和360.2億美元,其中對中國出口下降18.1%,對美國和越南出口增長3.6%和0.7%,占韓國出口總額的24.6%、13.4%和8.9%。中國、美國和日本是韓國進口排名前三位的國家,1-9月進口額為800.1億美元、457.7億美元和363.0億美元,其中自中國和美國進口增長3.7%、6.1%,自日本進口下降11.5%,占韓國進口總額的21.2%、12.1%和9.6%。韓國貿易逆差主要源於日本、澳大利亞、德國和中東的一些產油國家。韓國貿易順差主要來自中國香港、越南和中國,1-9月順差額為229.9億美元、200.6億美元和198.5億美元。
分商品看,機電產品、運輸設備和賤金屬及製品是韓國主要出口商品,1-9月出口額分別為1671.8億美元、638.7億美元和357.1億美元,機電產品出口下降15.0%,運輸設備出口增長5.9%,賤金屬及製品出口下降8.5%,占韓國出口總額的41.2%、15.7%和8.8%。
礦產品、機電產品和化工產品是韓國前三大類進口商品,1-9月進口額為1075.4億美元、1061.2億美元和328.3億美元,分別下降9.6%、1.5%和4.3%,占韓國進口總額的28.5%、28.1%和8.7%。
⑦ 韓國經濟特點 韓國的主要經濟類型有哪些
國家經濟的發展與人們日常生活的息息相關,韓國作為一個小國,經濟實力卻位居世界前茅,這與韓國本國所重點發展的經濟產業類型有非常大的關系。
韓國經濟特點
韓國經濟是市場經濟模式,20國集團成員之一的世界主要經濟體,是擁有完善市場經濟制度的經合組織發達國家。韓國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未來11國中唯一一個發達國家,是世界上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韓國創造的經濟繁榮被稱為--「漢江奇跡」。1963年韓國人均GNP只有100美元,到2005年卻超過16,000美元,增長高達160倍。截至2005年韓國的資訊科技產業多年來一直執業界之牛耳,除高速互聯網服務聞名世界外,內存、液晶顯示器及等離子顯示屏等平面顯示裝置和行動電話都在世界市場中具領導地位。
韓國的主要經濟類型有哪些?
農業
韓國農業資源稟賦非常稀缺,現有耕地面積1835.6千公頃(18.4%是農耕地),是世界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國家之一。韓國農產品因此較多依賴國外進口。除了大米和薯類能基本自給外,其他糧食85%需要進口。另外韓國60%以上的牛肉、魚貝類,20%水果、禽肉和奶都需要從國外進口,只有砂糖和蛋可以完全自給。
韓國農業以小規模家庭經營為主。隨著韓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業在韓國GDP的比重不斷快速下降。1970年農業在GDP的比重為20.7%,而到2004年這一比例就已經下降到4.0%。韓國城市化發展速度很快,農業勞動力流失和老齡化問題嚴重。1970至2000年間,韓國農業就業人口比例由50%降到了8.5%。韓國農民的收入水平較高,人均年收入1.35萬美元(2005年)。城鄉收入差距小,農民與城市居民收入的比例是0.84:1。
韓國農業生產結構中種植業特別是大米的比例較高,而畜牧業等的比重小。不過糧食作物的面積有減少的趨勢,高附加值作物、蔬菜和水果的面積在種植業中的比重在增加高經濟附加值的作物高麗參和芝麻占韓國農業生產的1.6%。
韓國政府對農業一直採取保護扶植政策,農業補貼占韓國GDP的4.7%,居世界前列。韓國在農產品貿易上實行許可制和高關稅制以保護本國農業發展。韓國的農產品價格比國際農產品價格平均高2.85倍。不過在全球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中,韓國也不得不逐步開放農業市場。這使得相應的國內生產大幅度地減少。韓國農民經常組織遊行示威反對開放農產品市場。此外,韓國農民還宣揚「身土不二」的理念,勸誡韓國人要吃本國米、水果、肉等,以抵制外國農產品。
⑧ 韓國的地理位置,礦產資源,氣候特徵,氣候類型,經濟作物,農業地域類型
地理位置:韓國位於東北亞朝鮮半島南部,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與膠東半島隔海相望,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領土面積占朝鮮半島總面積的4/9。
礦產資源:韓國礦產資源較少,已發現的礦物有280多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約50多種。有開采利用價值的礦物有鐵、無煙煤、鉛、鋅、鎢等,但儲量不大。由於自然資源匱乏,主要工業原料均依賴進口
氣候特徵:北部屬溫帶季風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海洋性特徵顯著。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炎熱潮濕,春秋兩季
相當短。冬季最低氣溫達-12℃,夏季最高氣溫可達37℃。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其中6—8月雨量較大,降雨量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約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減少。
韓國四季分明,春、秋兩季較短;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乾燥,時而下雪。
韓國各地區之間溫差較大,平均溫度為6℃至16℃。在全年最熱的8月份,平均溫度為19℃至27℃。而在全年最冷的1月份,平均溫度則在零下7℃至8℃。
氣候類型:北部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
經濟作物:韓國農業生產結構中種植業特別是大米的比例較高,而畜牧業等的比重小。不過糧食作物的面積有減少的趨勢,高附加值作物、蔬菜和水果的面積在種植業中的比重在增加高經濟附加值的作物
高麗參和芝麻占韓國農業生產的1.6%。
韓國政府對農業一直採取保護扶植政策,農業補貼占韓國GDP的4.7%,居世界前列。韓國在農產品貿易上實行許可制和高關稅制以保護本國農業發展。韓國的農產品價格比國際農產品價格平均高2.85倍。不
過在全球貿易自由化的進程中,韓國也不得不逐步開放農業市場。這使得相應的國內生產大幅度地減少。韓國農民經常組織遊行示威反對開放農產品市場。此外,韓國農民還宣揚「身土不二」的理念,勸
誡韓國人要吃本國米、水果、肉等,以抵制外國農產品。
農業地域類型:1。韓國主要農業地域類型是 季風水田農業 特點:小農經營,單產較高,對水熱要求較高2.由於韓國本地陸地面積少,加之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地租上升,不適宜大力發展種植業。
⑨ 韓國的農業現狀
韓國由於自然資源條件的限制,主要糧食作物是大米、大麥、小麥、薯類、玉米。朝鮮戰爭後其糧食的自給率還處於相對較高的水平,但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以及韓國國內市場的開放,糧食自給率水平卻在逐漸下降,從1956年的92.1%下降到2008年的28.3%。變化較小的是大米和薯類,目前保持基本自給狀態,而小麥、玉米、豆類的變化很大,現在基本以進口為主。
在韓國,家畜飼養業是僅次於水稻生產的第二大農業生產領域,主要有豬、牛、羊、雞等。受國土狹小等因素限制,除了雞肉和雞蛋基本上可以保證自給外,牛肉、豬肉和牛奶每年都需要大量進口來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特別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貿易自由化的推進,國際市場競爭加劇了肉類 進口的增加,自給率也在逐漸下降,到2008年韓國肉類自給率為78.6%。國內畜產品消費對進口的依靠程度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