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存在中國和哪幾個國家有領土糾紛
截止2019年2月,有日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印度、不丹等國家。
爭議介紹:
一、中日釣魚島爭端
中日釣魚島爭端是日本侵犯中國領土所引發的爭端。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對此擁有充分的歷史和法律依據。但是,日本方面無視大量歷史事實,竟聲稱釣魚島為日本的「固有領土」。
二、中不邊界爭議地區
1、魯林爭議區(絨林)
位於下亞東仁青岡鄉東南。總面積340平方公里,牧場40個,森林資源較為豐富。1954年,不丹皇家陸軍在恰爾塘建立軍事據點,1960年又在哈熱建立季節性哨所。
2、洞郎爭議區
位於亞東縣南端,約100平方公里,北部小湖泊較多,有大小草場30個,東南部森林資源豐富。該地歷來為下亞東牧民的夏季草場。
3、查瑪浦爭議區
位於上亞東幫噶曲登以東,主要包括郎瑪浦和查瑪浦的上游部分,約60餘平方公里,有草場30餘個,歷來為下亞東牧民的夏季草場,1959年 以前,不丹牧民過界放牧,須向亞東頭人交納草稅。50年代初期,不丹在森窮隆建立常年軍事據點,1960年又在兒淌建立季節性哨所。
4、白玉爭議區
位於洛扎縣南部,主要包括巴桑弄和吉格弄兩河流域,總面積約為600平方公里,有牧場37個,著名的拉龍康和次久拉康兩座寺廟在該爭議區內。
在西藏民主改革前,西藏地方政府根據嘉慶皇帝的昭示,將該地區劃歸蒙達拉龍寺管轄,白玉地區的群眾均來自洛扎縣。西藏和平解放後,不丹趁機進入該地區,相繼建立了德馬龍和塘沃哨所,直至1978年撤除,1983年8月,不丹又在次久拉康附近重新設立哨所。
5、基伍爭議區
位於查瑪浦爭議區以北,主要包括基伍曲和巴馬弄流域的大部分地區,面積約為90平方公里,有大小牧場20餘個,1889年,西藏地方政府將基伍租給不丹哈宗官方和中方牧民共同使用,1962年,不丹在夏布建立季節性哨所基伍爭議區。
6、墨拉薩丁爭議區
17世紀以後,不丹人大量東遷,移居達旺等地,引起草場和民事糾紛。為此,西藏地方政府和不丹在1715年曾兩次訂立條約,言明墨拉薩丁主權歸屬,草場可以租給不丹移民使用,按規定交納草稅。
20世紀初,英印政府制定麥克馬洪線,並把勢力范圍擴展到達旺以北。1949年,印度與不丹簽定《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將中國墨拉薩丁地區轉讓不丹,自此,墨拉薩丁地區一直處於不丹政府的完全控制之下。墨拉薩丁爭議區位於達旺以南,扎西岡以東,打攏宗以西,面積3300平方公里。據史料記載,墨拉薩丁分別歸達旺寺和打攏宗管轄,薩丁寺屬於達旺宗,基堪布由達旺寺派任。
三、中印邊境爭端
1、東段爭議
早在公元7世紀,門隅即屬我國吐蕃地方政府的版圖。13世紀,元朝統治了這個地區。17世紀中葉五世達賴喇嘛統一西藏,對門隅地區實行各種形式的有效管轄。19世紀中葉以後,清朝駐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特別授予錯那宗和達旺寺以管理門隅地區的實權,負責制定法律、制度和處理重大的行政、宗教、邊境事務。
駐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權為了加強對門隅的統治,在門隅的首府達旺,建立了名為「達旺細哲」的全區性行政委員會(由達旺「喇章」的代表一人、「聶倉」兩人和「札倉」的代表組成)和「達旺住哲」的高一級非常設行政會議(由「達旺細哲」的組成人員加上錯那宗兩個宗本組成),負責處理重大的行政、宗教、邊境事務。西藏地方政府每年派專人到門隅徵收、征購大米,專管該區鹽米等經貿活動。
2、西段爭議
阿克賽欽是一塊被喀喇昆侖山,昆侖山及阿里高原環繞的盆地,自古以來就是從新疆到達西藏的重要孔道,元後准葛爾的大軍及蒙古熬茶禮佛的行旅都是從此進藏,清時曾設立拓置局管轄。
1951年西北解放軍也是從阿克賽欽到達阿里的。對於這樣一塊土地,中國人從來就沒有懷疑過其屬於中國,直到印度人抗議中國通過阿克賽欽修建新藏公路以前,中國政府並不知道印度對這里有領土要求。
四、南海爭端
中國是最早發現、命名南沙群島,最早並持續對南沙群島行使主權管轄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佔領了中國大部分地區。《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國際文件明確規定把被日本竊取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島。
1946年12月,中國政府指派高級官員赴南沙群島接收,在島上舉行接收儀式,派兵駐守。日本政府於1952年正式表示"放棄對台灣、澎湖列島以及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名義與要求",將南沙群島正式交還給中國。
南海主權歸屬之爭發端於20世紀後半期。從19世紀60年代開始,特別是70年代,中國南海露出水面的島礁以及海域被一些周邊國家侵佔。提出所謂「主權」要求並分割海域的有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等國家。
Ⅱ 日韓兩國與我國的領土爭執
中國和日本主要矛盾在:東海中間線。中方實際作業,日方還沒有消息。
釣魚島。日本在島上設立燈塔,但沒有實際控制。
太平洋西南部的沖之鳥礁(日本不斷加固此海礁,使其人工造島,如果成功,日本將多出數萬平方海里的領土,並堵住中國東出太平洋的通道。但是中國始終不承認此礁。)
中國與韓國:主要集中在蘇岩礁,
蘇岩位於東海北部,在江蘇南通和上海崇明島以東約150海里,距離我國舟山群島最東側的童島132海里(247公里),是江蘇外海大陸架延伸的一部分,是一塊水下暗礁。因此蘇岩礁是「礁」而非「島」。
具體參見
http://ke..com/view/355979.htm?fr=ala0_1_1
Ⅲ 中國與朝鮮海上爭議地區在哪裡
中、朝海上爭議地區:
中國和朝鮮在黃海大陸架是相鄰共架國。中國主張按中間線劃界,而朝鮮則主張以緯度等分線劃界,這樣,中、朝之間便產生了3000多平方公里的海上爭議區。
在領海劃分上,我旅首國與北朝以東經123度10分6秒為領海分界線,存在的問題是我國船隻一出海就是北朝水域,雖然兩國確定在123度59分至124度26分之間,兩國一切船舶皆可自由航行,但這畢竟只是個權宜之計。
另外,中、朝在海上專屬經濟區(北朝稱為經濟水域)的劃分上也存在較大分歧,北朝在1977年6月頒布的「關於建立(北朝)經濟水域的正令」中聲稱,其經濟水域在不能劃為200海里的海域劃至海洋的半分線,拆基數即:中間線,這是我國不能接鋒遲受的。在北黃海,中國一側岸線長度為688公里,朝鮮一側僅為414公里,其比例為1:0.6,且黃海沉積物大部分來源於我國,按中間線法劃分顯然有失公平。
Ⅳ 中國與韓國之間有領土爭端嗎
中韓兩國一直都存在領土爭端的問題,在他們的歷史教科書上目前中國的大部分土地都是他們的(完全扯淡),比如蘇岩礁問題(韓國稱為離於島)。。。其實接壤的國家很少會沒有領土爭端。
Ⅳ 中國與周邊哪些島嶼有爭執
1.與韓國的領海島嶼爭端。黃海中國側大陸架與經濟區
韓國與我國共同瀕臨南黃海和東海,兩國間沒有島嶼和領海主權爭議,但在大陸架劃分上持不同看法,韓國堅持以中間線法劃分兩國間相鄰的大陸架,在南黃海,我國岸線長達821公里,韓國一側為659公里,比例為1∶0.8,如以中間線劃分大陸架顯然有失公允;在東海,東海大陸架是我國大陸的自然延伸部分,韓國政府卻不顧這一事實,和日本政府於1974年背著中國政府簽訂了《日本和大韓民國關於共同開發鄰接兩國的大陸架南部的協定》,在東海大陸架劃定所謂的「共同開發區」,後又在1999年生效的《日韓新漁業協定》中在濟州島南部劃定了所謂日韓共管的「暫定水域」,侵佔我國大陸架近10萬平方公里,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表示這是嚴重侵犯中國主權的行為,我國政府決不同意並提出嚴正交涉。
2.與菲律賓的領海島嶼爭端。南沙群島菲律賓-占據9個島礁。
菲律賓最早對南中國海的島礁提出領土要求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菲律賓在南中國海的活動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70年代以前,菲律賓政府不斷地對南沙島礁提出領土要求,也支持其國民到南沙海域勘探,但未佔領中國南沙島礁;20世紀70年代,菲律賓佔領了馬歡島、費信島、中業島等9個南沙島礁;冷戰結束後,由漁業糾紛而引發了美濟礁和黃岩島問題,影響較大.
1992年,中國在南沙的美濟礁樹立標志物,修建漁民用的棚房。菲律賓認為美濟礁屬於菲,因此進行了破壞,並扣留了在巴拉望西部80公里處捕魚的中國漁民。這就是中菲美濟礁爭端。
3.與印度尼西亞的領海島嶼爭端。南沙群島2個島礁
4.與馬來西亞的領海島嶼爭端。南沙群島搶佔9個島礁,
1979年,馬來西亞把我國南沙南部海域劃入其領海,並先後佔領了我國南沙群島中的彈丸礁、安渡礁、南海礁、星仔礁、榆亞暗沙等9個島礁,在彈丸礁上還修建了簡易的機場,其劃定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侵入我國傳統疆界線內達27萬平方公里。在南沙海域石油資源的開發中,馬來西亞是動作最快和收益最大的,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開始勘探,目前馬來西亞在南沙附近海域有10個商業性油田,90多口油井,其石油出口的70%來自於這一海域,上個世紀90年代初時原油出口年創匯就達100億美元以上。馬來西亞自從在中國南海發展海上石油生產後,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石油出口總值已超過其國民生產總值的20%,海上石油年產量超過3000萬噸。
5. 與汶萊的領海島嶼爭端。南沙群島1個島礁
汶萊宣稱對我國南沙群島中的南通礁擁有主權,並向我國在南沙的傳統海域內擴張達4400平方公里,作為東南亞的第三大產油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時年產原油就達到700萬噸,其中絕大部分來自於我國南沙海域。
Ⅵ 中韓為何出現日向礁之爭
繼建基地侵佔中國蘇岩礁後,韓國再單方面勘察中韓專屬經濟水域重疊區的日向礁。被稱為「中國保衛蘇岩礁第一人」的學人王建興早預言韓方會有此舉。中國網民紛紛抗 議,表明捍衛領土主權的嚴正立場。
繼在中國東海蘇岩礁(韓稱離於島)上開展「科學研究」後,韓國又在中韓擁有專屬經濟水域重疊區的日向礁,單方面勘察研究,引發「中華保衛蘇岩礁志願者聯盟」強烈抗 議。該組織成員在網上發表《中華民族對韓國的三十六問》一文,激起反響,網民紛紛譴責韓國政府。
被譽為「中國保衛蘇岩礁第一人」的王建興,四月十四日在深圳接受采訪時說:「雖然日向礁處於中國和韓國專屬經濟區重疊水域,兩國存在爭議,理應談判解決,共同開發,韓國不能單方面對日向礁開展研發。關心海洋國土,護土人人有責。韓國政府如此變本加厲而一再得逞,中國人怎麼還能無動於衷?」
據王建興披露,韓國在黃海日向礁興建「第二基地」,最早是二零零六年十月韓國海洋部政策弘報室室長李在均(音譯)在一次會上披露的:韓國將加快在日向礁建設「離於島」之後的第二基地。王建興從韓國海洋水產部國立海洋調查院和中韓海洋科學共同研究中心獲悉,韓國已經開始在日向礁興建觀察基地人工島。他說,位於青島的中韓海洋科學共同研究中心的新聞中心,於二零零七年一月十一日發布的新聞中說,「韓國在小黑山島西側四十八公里的日向礁上,正建設海洋與氣象觀測基地。據了解,建設該觀測基地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科學數據,由韓國海洋研究院負責實施基地建設。希望該基地不要像蘇岩礁那樣,為中韓兩國帶來麻煩」。負責調研的是韓國國立海洋調查院,負責施工的是韓國國立海洋研究院。
兩年前,王建興得知韓國在蘇岩礁建設海洋基地後,就開始大量翻譯韓國的海洋歷史文獻,發現韓國政界和學界對海洋相當重視,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已經有很強的拓展和保護海洋國土意識,八十年代初期已著手行動,把蘇岩礁和日向礁這兩個海底暗礁,單方面定位為韓國的最南端和最西南端。三十三歲的王建興說,把海底暗礁設定為國土的極端點是不切實際的,因為那不是島,不能作為領海基點。因此,韓國最終會將蘇岩礁和日向礁修築成為露出水面的「島」,投入大量資金勘探研究,二零零零年開始施工,修築人工建築,先蘇岩礁,後日向礁。
王建興說,如果在蘇岩礁問題上沒有遇到鄰國較大阻力的話,韓國會繼續對日向礁採取行動;他在二零零六年八月二十七日網上發表的《東海蘇岩的知識》一文中就已經提及,「如果中國在蘇岩礁問題上的立場稍有遲疑和猶豫,韓國的下一個目標必定是日向礁下手,言猶在耳,果不其然」。
目前看,韓國將日向礁納入版圖的行動加快,二零零六年十二月十九日韓國海洋地名委員會開會,一致通過變更日向礁的名稱為「可居礁(Gageo Reef)」,賦予其新的韓國名,以證明其為韓國「領土」。
王建興認為,除為了區別中韓的名稱外,新名「可居」暗藏著深遠謀略,體現了韓國要在日向礁住人的企圖心。會後,韓國政府以官報告示的形式,宣告日向礁取得了韓國國籍。韓國海洋調查院也積極配合,與相關機關達成協議,要在國際上登錄,推進可居礁的更名注冊工作。
王建興說,韓國新近又為日向礁編列了地址:全羅南道新安郡黑山面可居礁。韓方的主張是:「可居礁」距中國無人島較遠,距韓國有人島小黑山島較近,韓國一直不承認中國麻菜珩、外磕腳這樣的無人島可以作為領海基點的地位,要求黃海按中間線劃界,如此,可居礁則位於韓方一側。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中國海域面積可向外延伸至二百海里,作為中國的專屬經濟區。日向礁是海底暗礁,位於黃海的中國大陸架上,在中國領海基點達山島(江蘇省連雲港外海)、麻菜珩(江蘇省鹽城外海)和外磕腳起算的二百海里專屬經濟區內,是遼寧、山東、江蘇省漁民世代賴以為生的傳統漁場。一九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日本海軍日向號軍艦在黃海觸礁,事故四個多月後,即八月十四日,日軍前往調查,經勘測,發現了這座水深七米的暗礁,並命名為「日向礁」。從此,中國、韓國、日本三國的海圖、航海圖、漁業圖都沿用這一漢字名稱。中國的所有海圖都有日向礁標注,不過,中國和韓國出版的地圖、地圖集則都沒有標出日向礁位置。
目前,中國網上「蘇岩礁榮譽居民」已經有三十五人。時下,中國「捍衛蘇岩圈」(新浪博客圈)異常活躍,「網路蘇岩礁吧」也相當熱鬧。正當W**訪問韓國之際,一名蘇岩礁榮譽居民發表《中華民族對韓國的三十六問》,數百網民紛紛跟帖。網路網上「日向礁吧」中國網友留言:日向礁由於距離韓國最西側的小黑山島較近,加上中國輕海重陸,疏於關照,韓國在此建設海上平台和人工島,以此來圈海佔地鯨吞黃海,國人不得不防。
韓國早於日向礁建立科研基地的是蘇岩礁,它地處東海北部海域,是中國大陸架上的海底丘陵。不過,自二零零二年來,韓國政府投資了二百一十二億韓元(約合一千二百萬美元),在蘇岩礁興建「韓國離於島綜合海洋科學基地」。韓國視其為海外領土的延伸,「離於島是韓國最南端的島嶼」。
王建興說,韓國海洋研究院於二零零七年三月九日在濟州大學國際交流會館舉辦「二零零七離於島學術研討會」,發布了在「離於島綜合海洋基地」所觀測收集的資料和離於島海域的調查資料,與會者就此作了探討,海洋研究院院長、濟州大學校長、國立海洋調查院院長、海洋水產部政策本部部長等,以及多位國會議員出席了這一會議。
中國國務院總理W**訪問韓國之際,中國保衛蘇岩礁人士對韓國侵佔中國海域表示強烈不滿。事緣中國國家海洋局四月初公布《二零零六年中國海洋行政執法公報》。該公報沒有提及有關監視「韓國離於島綜合海洋科學基地」海域,以及中日領土爭議海域的內容,而二零零五年的公報還提及對蘇岩礁海域實行空中和海上監控。這無疑是一種大倒退。中華保衛蘇岩礁志願者聯盟對此極為不滿。
中國國家海洋局在二零零六年一月發布的《二零零五年中國海洋行政執法公報》中稱:「中國海監總隊對離於島的韓國海洋平台實施了五次巡航監視。」首次公布了對離於島綜合海洋科學基地進行過監視活動。中國將位於江蘇省南通市和上海市崇明島東部一百五十海里的離於島稱為蘇岩礁,並主張蘇岩礁在地理學上位於揚子江三角洲的海底丘陵地帶,屬於中國管轄范圍。
王建興目前在海南省工作。他說,一年一度的這類公報往年都在一月發布,二零零七年推遲了三個月,至四月初才透過國家海洋局的官方網站刊登,這無疑是要為W**訪韓營造氣氛。剛發表的《中國海洋行政執法公報》隻字不提上述這些監視活動。「中國當局在刻意迴避提及這一敏感海域」。
中方軟化自己立場
據王建興所知,中國青島海洋局正與韓國展開合作研究項目,共同開發包括蘇岩礁在內的東海海域,看來中國正在軟化自己擁有主權的立場。王建興說,蘇岩位於東海大陸架上,在中國領海和二百海里專屬經濟區內,外國無權在蘇岩礁上建築基地,霸佔該島礁就是侵犯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作為愛國的中國人,必須嚴正表明擁有主權的立場。
Ⅶ 中國和韓國有什麼島嶼爭端
有呀。在陸地上,韓國一直認為我國的長白山是他們的國土,他們叫白頭山,說那是高麗民族的發祥地,他們一定要把發祥地奪回來。為了這事,以前中朝還鬧過別扭,差點兵戎相見。要是朝韓統一後,他們肯定會向我們提出要求的。在海上也有糾紛。中韓共同瀕臨黃海(韓稱西海)、東海(韓稱南 海)。在黃海、東海大多數海域,中韓兩國岸邊直線距離不足400海里,而韓國在1996年就宣布其專屬經濟區的范圍為200海里,在1998年,我國也宣布了200海里專屬經濟區。於是,兩國的經濟區就出現了大片重疊的地方。對於有重疊的爭議地區,韓國向日本學習,提出了中間線的劃界原則,而我們則主張「自然延伸」原則。
Ⅷ 中國和韓國還有領土爭端啊在哪些地方有爭端誰佔了誰的
在國人的傳統印象中,中韓建交15年來發展良好,兩國領土並不接壤,韓國只屬於周邊國家,稱不上一衣帶水的鄰邦。何談「領土爭端」?。但事實上,由韓國挑起的「領土爭端」接連不斷,部分學者和議員的鼓吹也愈演愈烈。這是有深刻的歷史和現實原因的。
目前中韓領土爭端的現狀主要是兩大部分:「中朝」邊界陸地領土爭端和「中韓」海上領土爭端兩大部分。
「中朝」邊界領土爭端主要包括「間島」、「長白山天池」兩個部分。大家覺得奇怪了,中朝邊界領土劃分韓國管啥。但大家要明確,由於朝鮮民族特有的統一意識和民族主義情緒,韓國人習慣以統一後的朝鮮半島國家來看待歷史問題。說白了就是不管半島啥時候統一,從建國之初就做好統一的准備。如在中央政府機構和議會中中預留「北方」的位置等措施來收買人心,凝聚民族意識。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民族意識膨脹就難免侵害到鄰國的利益,這就造成了中韓在中朝邊界領土劃分存在「爭端」的可笑現狀。在中朝邊界領土劃分上中韓無謂的爭吵純屬於韓國「狗拿耗子」。我們在談判過程中只能是盡量降低影響,不能讓無謂爭吵耽誤了兩國發展的大局。
所謂「間島」,並不是一個「島」,而是一個2.9萬平方公里的區域概念。原名「墾島」,位於圖們江北岸,最初是指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光霽峪前的一處灘地。而目前,間島是指圖們江以北,海蘭江以南的中國延邊朝鮮族聚居地區,包括延吉、汪清、和龍、琿春四縣市。「
「間島」爭端的由來,是日本和朝鮮「李朝高宗傀儡政權」一手炮製的。(朝鮮李朝宣布獨立後國號大韓)實質源於甲午戰爭後日本對中朝兩國的侵略。屬於殖民主義的遺留問題。爭端主要是中朝國界即圖們江是否中朝兩國界河、圖們江北岸是否中國領土;國境內朝鮮懇民「保護權」問題。當時的「侵略依據」是1909年9月4日,中日簽訂《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即《間島條約》和《東三省交涉五案條款》)。規定否認了中(清朝)朝(李朝)兩次勘界取得疆界大局已定的成果。規定石乙水為圖們江上源,其江源地方自定界碑(即穆克登巡視碑)至石乙水為界.從而又使中國失去了不少領土。即便依據不平等的《間島條約》,「間島」仍然是中國領土。這是中韓兩國政府都承認的。部分學者和議員翻舊帳,以不合法的、來歷不明的地圖為依據,提出「間島」在朝鮮獨立前(脫離中國藩屬,成為日本保護國)屬於韓國是不值得一駁的。而目前韓國建設交通部下屬機構國土地里研究院委託明知大學國際韓國學研究所搜集古代地圖研究得出如此結論是值得警惕的。畢竟「間島」爭端的背後韓國政府已經在逐漸尋找「證據」,從幕後走向前台了。
「長白山天池」劃分問題的爭端主要源於1962年《中朝邊界條約》簽署後天池劃分(中國48%,朝鮮52%)方案韓國方面不認可。詳細了解歷史的人都可以明白,朝(包括韓)方在歷史上一直都認為這是他們的神聖之地(稱「白頭山」),所謂的金正日誕生於此之說也只是他們提出要求的原因之一,事實卻是中朝邊界以圖們江和鴨綠江為界,而天池乃兩江發源之地,單憑這一點就可知道雙方必然要對發源地進行分割,而不可能由某一方獨占,雙方在這一問題上的分歧只是源頭究竟應該是那一條而已。(江水發源地一般都有數條支流,以何為准各有說法也屬常事)最後劃分以分割天池為准,實際是雙贏的局面,所以《中朝邊界條約》基本上是平等的。至於韓國想獨吞天池,認為64年劃分方案是中方「單方面強加於人的」。近而指出1909年中國和日朝簽訂的《間島協約》是一項不平等條約,並稱長白山「天池的一半劃讓給中國」,是中國向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提出的出兵參加朝鮮戰爭的代價。這種痴人說夢的無稽之談只能反駁嗎?
綜上所述,「中朝」邊界領土劃分依據1964年簽署的《中朝邊界條約》基本解決。經過1990年開始中朝雙方進行第二次邊界聯檢,雙方在部分島嶼的歸屬上產生分歧。遼寧省界段有10個島嶼未能確定。但也說明中朝雙方可以說並不存在領土爭端了,就是餘下的幾個沙洲的小瑕疵而已。雙方也都處於和平解決或保持現狀的情況,根本沒有上升到爭議甚至爭端的程度。「領土爭端」根本沒有上升到政府主流層次。只是部分韓國民族主義勢力和反華勢力要把並未出現的爭端無中生有的挑起來。當然這種險惡用心是破壞不了中朝關系的,無論是中方還是朝方(包括韓國)主流都根本沒有推翻《中朝邊界條約》的意思,相信將來也會在雙方互諒互讓的基礎達成協議。
但是我們也要居安思危,部分韓國民族主義勢力和反華勢力雖小,但力量不小。韓國政府也在不斷縱容輿論,用歷史問題(東北工程的高句麗問題)煽動民族主義情緒。背後搞小動作。我方的官方觀點是:中韓之間不存在領土問題,這是兩國關系發展的重要政治基礎。對於民族、疆域變遷史的研究,應該本著學術與政治分開,現實與歷史分開的原則,正確對待,妥善處理,不要影響兩國關系。我們應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據理力爭,同時不能因為無中生有的爭端撕破臉,中了反華勢力的圈套,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誤會。尤其是下屆韓國總統將更加親美(大選中親美勢力領先)我們也要警惕美日別有用心的挑撥和干預。
Ⅸ 中國和哪些國家有領土 領海 爭議 分別是哪些地方 什麼原因造成的
中國和印度、不丹、日本、菲律賓、韓國、越南、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有領土領海爭議。
爭議地區:藏南地區、阿克賽欽、不丹北部、釣魚島及附屬島嶼(釣魚台列嶼)、中沙群島(黃岩島)、蘇岩礁、西沙群島、南沙群島。
原因:中國的領土糾紛問題主要是由歷史和資源原因造成的。
在西方國家主權概念的引入和西方殖民者的侵入,主權邊界問題日益突出在西方殖民者侵略下,中國被迫簽署了一個個不平等條約,割讓了大片領土。
(9)韓國與中國在領海上有哪些爭議擴展閱讀
中國一貫以「神聖領土不容侵犯」、「堅決捍衛國家主權」作為處理領土糾紛的原則。實際上其他國家也是這樣。如果我們看看印度和菲律賓的媒體,就會發現它們在和中國的領土糾紛中,同樣顯得義正詞嚴、群情激奮,用的是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和媒體一樣的語言。
不管這些領土是如何從中國非法佔有去的,時間長了,便會真的覺得是自己的東西,就像大英博物館里珍藏的圓明園文物一樣,逐漸當成了傳家寶,也要「誓死捍衛」,失主想要回來就沒那麼容易了。歷史的堆積有時候會加劇領土問題的復雜性。
如果兩個國家都覺得領土是自己的,理論上說它們可以進行談判,明確劃界。但這在現實中很難做到。因為領土被賦予了神聖的意義。國家的人口可以移民、財產可以贈予、外債可以豁免、連貨幣發行權和國防權都可以移交——比如歐盟和日美同盟,唯獨領土被賦予了神聖不可侵犯的意義。
在這種特殊觀念下,圍繞著領土產生的糾紛是情緒化、不可調和也不可妥協的。對於中國來說,即便用武力奪回了領土,也會長期和一群永懷怨恨的鄰居相伴,並且始終生活在如何保有這些領土的擔憂之中。這對中國的崛起決不是一個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