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韓國的文化輸出為何如此成功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地方
韓國的文化輸出如此成功。在亞洲,日本和韓國是兩個最強大的文化出口國。文化輸出強弱是一個國家軟實力強弱的重要標志。以日本為例。日本最常見的文化輸出是動畫和音樂。不僅在亞洲,而且在世界上,它有著大量的粉絲和影響力,它的動畫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當一個國家的文化大量輸出時,就表明了這個國家的發展程度。一個國家越發達,越重視文化軟實力,就會有越多的人接觸到它的文化。上世紀中後期,日本進行了改革和經濟快速發展,伴隨著大量的文化輸出,包括大量的影視動畫作品。
當一個國家的城市建設達到一定的水平時,它將把更多的注意力和資金投入到文化軟實力上。經過幾十年的建設,日本的城市建設已經相當完善,文化軟實力的提升也是擴大日本國際影響力的重要途徑。曾經有一段時間,韓流席捲了整個亞洲,甚至對世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韓國偶像劇和電影出現在大銀幕上。韓國和日本輸出強勢文化的原因基本相同,是在強勢經濟的基礎上發展自己的文化軟實力。
『貳』 韓國成為亞洲中的發達國家,是什麼原因使他實現了飛躍
韓國由於瀕海,所以交通方便,而且由於地理位置的關系,氣候不會過於炎熱和寒冷,且天災較少,資源也比較豐富。並且由於上個世紀推行的政策,推動了經濟的增長,導致韓國呈現出富裕的景象,並且成功舉辦過奧運會。
因此,韓國雖然國土面積較小,但是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所以交通方便,並且環境適宜,天災也比較少。加上推行的政策,成功舉辦奧運會等,擴大了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所以經濟逐漸發達,韓國才成為了發達國家。
『叄』 韓國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旅遊,韓國旅遊業非常發達,每年有很多世界各地的人去韓國旅遊,整容行業也比較發達。
『肆』 韓國是如何崛起的
如果不算傳統列強日本,韓國應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二戰後從發展中國家正式升級為發達國家的千萬人口級國家。要知道,韓國僅有與浙江省面積、人口均相仿的家底,且資源貧瘠,上世紀被日本殖民統治了幾十年,現在又被美軍掌握著戰時指揮權,不能算是完全意義上的主權國家。如果國際競爭像是牌局,韓國人手上肯定是一副爛牌。
希望能幫到大家,滿意請採納,謝謝。
『伍』 韓國男團女團發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發展優勢,挖掘了自己的長處之後就著重發展。韓國娛樂公司有他們獨特的一道培養韓國藝人的方法,不管是在唱跳方面還是演技方面,都需要長時間的磨練和訓練。他們已經把娛樂idol作為他們的主要發展產業,從練習生的選拔再到培訓再到出道,都需要經過層層把關和篩選留下來的,都是具備潛力的潛力股。
因此,韓國男團和女團成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韓國娛樂圈對時尚的掌控,對觀眾口味的掌握,以及對成員的培訓,種種原因都離不開。
『陸』 二戰後極度貧窮的韓國是如何成為發達經濟體的
說韓國崛起是神話一點都不為過,要知道這個國家面積不過10萬平方公里,境內全是山,只有一點點平原位於西部沿海地區,而且幾乎沒啥資源,可以說是一窮二白。
(三星電子每年為韓國創收大筆外匯)
最後再說說美日對韓國政府的扶植。
不得不說,韓國的崛起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韓國的發展正好趕上了世界經濟一體化,這位韓國帶來了極大的市場。
而且在二戰後,韓國成為美國在東亞大陸上的唯一一個軍事據點,因此美國對韓國的扶植力度很大,例如韓國的首條高速公路就是在美國資金支援下開工建設的,韓國現代公司的汽車產業也是在福特的幫助下起步的。
『柒』 歷史上韓國的經濟曾不足朝鮮一半,它是如何逆襲成為發達國家的
韓國是一個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半島國家,由於韓國和北面的朝鮮處於一種完全隔絕的狀態。所以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韓國是一個很標準的島國,不能夠通過陸地的方式進行連接,與外界的溝通只能夠通過航空或者說水面。
不過創造了“漢江奇跡”,一度高歌猛進的韓國並沒有停滯下來,而是選擇繼續進步,它開始與時俱進的向新型產業(第三產業)轉型。當時的韓國看準了中國內地娛樂市場極度空缺,便開始推動娛樂業的發展——韓國通過娛樂這種低成本高回收的方式創造了一部分在中國內地極度火爆的明星,而以這些明星為核心形成連帶作用,誕生出了一條新的產業鏈。
從一窮二白到發達國家,巧妙的利用了國家有限的資源,還有國際關系,成功的將自己的一副爛牌打成一手好牌,韓國如今也成為了很多國家借鑒發展的楷模。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韓國如今仍舊受制於資源限制,生活條件並不豐富。我們拿它們的飲食來說,韓國人只在一些主食上面能實現自給,水果還有肉類很難達到自我需求,因此韓國的水蔬菜還有肉類主要靠進口。但由於不能夠通過陸地運輸,使用航空運輸太貴,海上運輸又太慢。所以對於韓國人來說,吃新鮮肉和新鮮蔬菜就是一種很奢侈的產品,因此我們經常看到一些韓國人來中國旅遊的時候,會選擇報復性的拚命吃肉。
『捌』 韓國經濟是如何騰飛的
韓國經濟起飛始於60年代初期,爾後30年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據世界銀行《1992年世界發展報告》統計,自1965年至1990年韓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年增長率為7.1%,列世界各國之首。按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莫克爾斯提出的「現代國家主要指標」剖析,韓國1990年人均GNP5400美元,第三產業在GNP所佔比重為46%,非農業就業人口比例、受過基礎教育人口比例、適齡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人數、城市人口比重、平均人口預期壽命、人口自然增長率等均已達標,可見90年代的韓國已進入國民經濟現代化階段。對外開放進而實現市場經濟國際化被認為是韓國經濟起飛過程中成功的因素之一。國際輿論稱之為「韓國奇跡在戰爭的廢墟上出現」。
一、對外貿易推行由進口替代到出口導向的多邊化發展戰略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一片廢墟上誕生的韓國,復經歷了朝鮮戰爭的洗禮,一直到60年初,其GN22P才達到24億美元。為擺脫戰後的經濟困境,提高本國的生產力水平,最初實施進口替代戰略,對於本國生產需要的原材料和生產資料的進口徵收低關稅,對於准備由本國產品替代的消費品進口徵收高關稅,對於替代進口的國內產業給予財政、金融優惠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穩定經濟和發展生產的積極作用。但是由於進口替代不僅限制了某些國外產品的進口,同時也限制了本國產品的出口,造成既缺乏資源和資本,又缺乏技術和設備的局面,加深了國民經濟對外依賴程度,導致國際收支狀況的進一步惡化,使國內的工業化進展非常緩慢。
50年代與60年代之交,世界上發生了以電子科學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推動了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問世,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世界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強勁的勢頭,促使國際市場容量日益擴大,刺激了各國之間貿易的持續增長。加上美、日出於全球戰略的考慮,對韓國在資金、技術、物質等方面給予援助,為韓國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提供了較寬活的發展空間。據此,從1964年開始,韓國從進口替代戰略轉向出口導向戰略,把經濟活動的重心由國內市場轉向國際市場,採取外貿多邊化和自由化的政策,參與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競爭,以外貿出口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隨後,韓國出口額開始逐年擴大,年均增長達40%以上,在出口貿易的帶動下,韓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國民收入及就業率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到1990年韓國的GDP業已高達2364億美元,30年來增長99倍。
二、以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目標為依據,促進國內外經濟一體化
60年代初,韓國在轉向出口導向型戰略時,資金缺口很大,投資需要增長很快,據此,韓國政府果斷地作出加快引進外資步伐的決定。韓國引進外資的主要著眼點,一是有利於發展出口和國際收支改善的原則;二是有利於關鍵性工業公益事業發展的原則;三是有利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福利事業作出貢獻的原則。30年來,韓國以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目標為依據,制定了引進外資的鼓勵和限制政策,一直把技術引進作為引進外資的一個重要方面。在60年代的工業化進程,大膽利用外國先進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和創新,促進了產業技術的發展,形成以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為基礎的重化工業經濟。80年代以後,重點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以促進產業的升級換代。引進技術的比重,機械製造業佔27.8%,電子工業佔20.9%,石油化工佔16.4%。
韓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為相對剩餘資本集中提供了參與國際分工的有利條件。為了擴大出口市場,穩定國際資源進口,抵制貿易保護主義,強化本國產業的升級,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降低勞動力成本,80年代以來,韓國推行了對外直接投資、建立海外生產基地的策略。韓國政府通過財政、金融等手段鼓勵本國企業向外擴張,在信貸、稅收和保險制度等方面給予優惠。據有關資料顯示,80年代韓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40%以上是靠政府支持籌措資金發展起來的,1988年韓國對外直接投資額為4.8億美元。目前,韓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是資源開發型產品投資,服務於國內經濟的發展;其次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投資,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一些本國限制性的產業,同時降低勞動力成本;再次是對發達國家投資,藉以達到引進高科技和現代管理手段的目的。既實現了國內產業結構的現代化,又促進了國內外市場的一體化。
三、加快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逐步邁向資本市場國際化
60年代後,韓國為擺脫國外的資金援助,求得經濟獨立,有計劃地建立了各種金融機構,發展各類金融市場,逐步完善了金融體系。80年代初,韓國加快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強國際金融中心的籌建,到90年代初,除國家中央銀行(韓國銀行)在國內建有15個分行,在海外設有8個分支機構外,大力發展商業銀行,其中包括全國性市中銀行(又稱存款銀行)5家,擁有資產約占商業銀行資產總額的75%,其分支機構達1857個;地方銀行12家,擁有資產約占商業銀行資產總額16%;外資銀行69家,其中最多的是美國,美國的10大銀行就有8家在韓國開設了分行,其次為日本和西歐國家。
韓國的金融市場分為有組織的金融市場即以銀行為中心的短期貨幣市場,非組織的金融市場即以非銀行機構為中心的長期資本市場。韓國政府認為金融業的開放首要的是資本市場的開放,因此於80年代開始實施資本市場國際化計劃。第一階段(1981至1984年)有限度地允許外國投資者通過韓國證券公司管理的開放型國際信託基金和由外國證券公司管理的封閉型基金間接參與投資。第二階段(1985年至1987年)加速韓國投資者間接投資外國證券的活動。第三階段(1988年以後)擴大海外基金的規模,以便利外國投資者間接投資韓國證券市場,准許韓國機構和企業投資外國股票,逐步邁向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金融業的發展已成為韓國政府管理經濟、加速資本積累和促進經濟繁榮的重要手段。
縱觀韓國經濟發展的演繹過程,可資研究和借鑒的基本經驗:一是從韓國經濟體制運行情況來看,實行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相結合,以政府調控為主,眾多國外經濟學家認為當前韓國仍屬「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體制」。它通常實施集中的宏觀經濟決策,並通過指示性計劃和控制經濟參數,藉助經濟立法和行政手段,規定產業和企業發展方向,調節國民經濟的運行,以推動主要經濟決策的實施。這對於發展中國家在資金、技術、管理人才均極端匱乏以至無法依靠民族資本的積累來迅速發展國民經濟的情況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二是從韓國政府宏觀決策的選擇來看,特別注重從本國的國情出發,適應世界經濟形勢發展變化的需要,抓位有利時機,及時調整經濟政策和策略。韓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能夠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推行不同的貿易政策、產業政策和金融政策,較早的使國民經濟通過計劃手段,從粗放型發展及時轉變為集約化發展,因此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里關鍵是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三是從韓國經濟發展格局來看,實行以貿易為導向,以工業為基礎,以金融為後盾的三元經濟發展戰略,推進市場經濟國際化,形成國民經濟投入和產業的良性循環,為韓國經濟高速發展創造了高能化的結構。對外開放不僅有助於促進各項生產要素在國際范圍內進行交流,達到互補互利的目的,而且有助於適應國際競爭機制,促進技術進步,提高勞動效率,進一步發展社會生產力。金融對外開放是市場經濟走向成熟的標志,但恰恰是中國對外開放、與國際市場接軌的薄弱環節,中國政府要加大開放力度,重點似應在金融開放上大做文章。誠然,目前韓國市場經濟體制仍處於不斷完善之中,政府調控與市場機制的協調,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的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保障的配套等還存在發展失衡的問題,尚有待於進一步改進。
『玖』 韓國文化有何特點他們的文化輸出為什麼如此成功
首先,韓國一直把「韓流」當成重要戰略進行對外輸出,導致他們國家的文化在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影響力。
韓文化的輸出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發展,經濟上取得了很大的的成績。在到了1988年舉辦了漢城奧運會之後,韓國人也開始有了計劃。期待自己的國家也能在國際舞台擁有一席之地,香港、日本當時的流行文化在韓國大行其道,也讓本身就擁有唱跳天賦的韓國人萌發了「韓流」強國的夢想。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到了90年代初,韓國出現了一大批偶像明星,開始影響東南亞,被稱為「韓流」。
另外,韓國學習了日本以及許多西方的經驗,比其他亞洲國家先發展,所以占據文化傳播的優勢。
其次,得益於韓國人對待事物的性格特徵。這讓接觸不深的外來人能留下比較好的印象。加上韓國人很熱愛打造主題和概念。原本和現有的事物大體上相同的事情,也能夠作為一種主題,一種概念進行打造、強化,並且其他韓國人也會充分尊重這樣可有可無的「新概念」。
順便提一下韓國的服裝,韓國服裝店對比國內的網購,可以說很多人都會更加樂意去韓國的服裝店購物。因為韓國服裝店內的服務態度和服務精神做的更加精密。店員的舉手投足,手勢幅度角度,都很講究,能夠讓顧客感受到服務的熱情。這得益於韓國人的人員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文化素養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