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享國最長的五個朝代,已延續兩千多年的是哪一朝
國家和朝代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一個國家可以包含很多個朝代。不單是中國歷史有很多個朝代,世界很多國家的歷史,也是不斷發生朝代更替。外國歷史所說的一個王朝,實際上就相當於一個朝代。
因為世界歷史上有些國家很強大,被稱為“帝國”,比如波斯帝國、奧斯曼帝國、大英帝國等,但這些帝國未必由始至終都是一個朝代在統治。
比如波斯帝國,前後就經歷了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等多個朝代。
所以,帝國、國家、朝代,這些概念要區分開來。朝代的定義是“建立國號的帝王世代相傳的整個統治時代”。
按照這個定義,現在要介紹的是世界享國最長的五個朝代。令人意外的是,中國享國最長的周朝,延續790年,居然都排不上世界前五。
❷ 韓國歷史從什麼時候開始,經歷了哪幾代王朝及概況
1894年甲午戰爭後,朝鮮王國被日本佔領。
1897年10月12日,朝鮮王朝第26代君主高宗李熙即皇帝位,並於次日在敕令中稱:「我邦本為馬韓辰韓弁韓三韓之地……及高麗時吞並馬韓辰韓弁韓,是謂統合三韓……定有天下之號曰大韓。」遂改國號為「大韓帝國」。英文名為Corea,指高麗之意。
但是後來,日本認為 Corea中的首字母為C,怎麼能夠排在日本的Jap首字母J前邊呢?可恨,於是強令其改為Korae。
這就是韓國的歷史開端,在此之間都是稱為:朝鮮、高句麗、新羅、百濟、三韓、等名稱,並無大韓民國的稱謂。
因為所謂韓國 實際上指的是:當初居住在朝鮮半島南端的三個部落:辰韓,馬韓,弁韓,他們從來只是偏居朝鮮南端一角,沒有作為統一力量治理過整個朝鮮。
但是 如果你從箕子朝鮮開始算的話 那要上溯到 武王伐紂了。但是 你的問題就不對了,應該是問 朝鮮、或者高麗(真正統治大部分朝鮮半島國土的王國朝代)從何開始
❸ 朝鮮在古代都建立了那些朝代
盤庚、周平王、孝文帝、隋煬帝、武則天、元世祖、明成祖、努鉛掘豎爾哈赤、順治都遷都過的.
盤庚,河南商丘到殷,理由是洪水和貴族不安的問題.
周平王,稿京到洛邑,是因為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後,城池被戎摧毀,故而遷都.
孝文帝,從大同到洛陽,槐大因為要加強統治,和朝廷內部的種種問題.
隋煬帝打敗北周,遷都洛陽.
武則天因為長安損壞嚴重,遷都洛陽.
明成祖加強對北方的統治,由南京遷都北京.
努爾哈赤為了南下,由遼陽遷都沈陽.
以上全部是手寫,請看再辛苦的份上,不要選擇網路的,謝謝散檔採納!
❹ 朝鮮族歷史上建立了什麼王朝
先是有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個王朝,後來的新羅統一了三個王朝,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就是朝鮮王朝。
❺ 韓國的古代朝代及皇帝
韓國沒有皇帝,韓國最高稱王,因為它之前只是個王國,而不是皇朝
❻ 本人需要韓國每個朝代的詳細資料。。。
韓國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據說,韓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與一位以熊為圖騰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檀君建立了韓國歷史上第一個王國。歷史學家將韓國的這段早期歷史階段稱為「古朝鮮」時代。
古代韓國最初以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會為特徵,各小城邦又逐漸合並成政治結構復雜的部落聯盟,並最終形成了王國。
在這些部落聯盟中,位於鴨綠江中游的高句麗(公元前37-公元668)最先建國。高句麗富於侵略性的軍隊逐一征服了周圍的部落,並在公元313年甚至攻佔了中國的樂浪地區。百濟(公元前18-公元660)是由位於今天的漢城附近漢江南面的一個小城邦發展而成的類似高句麗的部落聯盟王國。百濟於近肖古王(346-375在位)統治時期發展成為一個由貴族統治的中央集權的國家。
新羅王國(公元前57-公元935)位於韓半島最南端,最初是三國中最弱小、最落後的國家。然而由於在地理上遠離中國的影響,它很容易接受非中國的外來習俗和思想。它的社會階級特徵明顯,後來產生了獨特的「花郎團」並發展了佛教。
統一新羅與渤海
6世紀中葉,新羅王國征服了臨近的伽倻王國(從1世紀中葉至6世紀中葉在韓半島南部地區發展起來的一批城邦國家)並與中國唐朝結成軍事同盟,征服了高句麗和百濟王國。當中國唐朝後來暴露出要將高句麗和百濟納入其帝國版圖時,新羅便以武力相抗。
公元676年,新羅將中國人逐出韓半島。其後,居住在滿洲中南部地區的前高句麗人於698年建立了渤海王國。
渤海王國不僅有高句麗人,還有眾多的靺鞨族人。渤海王國按高句麗王國的行政結構,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五京政權體系。渤海王國有著源於高句麗文化的先進文化。
渤海王國的繁榮和強大在公元9世紀上半葉達到鼎盛時期。它佔領了北至阿穆爾河,西至滿洲中南部開元的廣大地區,並同突厥和日本建立了外交關系。渤海王國於公元926年被契丹人滅亡,其統治階級中的很多人(大部分為高句麗人)遷移到南方,加入了新成立的高麗王國。
新羅在公元668年統一了韓半島,並在8世紀中葉進入繁榮強大的鼎盛時期。新羅一直想建立一個理想的佛教國家,佛國寺就是在統一的新羅時期所建立的。但因王公貴族沉溺於安逸奢侈的生活,王國對佛教的崇尚開始衰落。此外,和被佔領的高句麗和百濟聲稱有統治權的地區領袖間產生了沖突。公元935年,新羅國王正式向新建立的高麗王朝投降。
高麗
盡管韓半島經常遭受外來入侵,但自公元 668 年由新羅統一後一直由一個單一的政府治理,並保持了政治獨立,以及文化和民族傳統。無論是高麗王朝(918-1392 年),還是朝鮮王朝(1392-1910 年),他們都鞏固了政權,發展了文化,驅逐了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的入侵者。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王建是新羅一位反叛王子弓裔手下的將軍。他選擇自己的家鄉松岳(即現今北韓的開城)作為都城,並宣稱要收復高句麗在中國東北的失地。他將他的王國定名為高麗,韓國現在的名稱「 Korea 」就是由此而來。盡管高麗王朝未能收復失地,但卻取得了以青瓷和佛教繁榮興盛為代表的輝煌的文化成就。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是,早在1234 年,即比德國古登堡早兩個世紀,韓國人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印刷。大約也在這一時期,韓國的工匠還完成了在大塊木板上雕刻全部佛經的艱巨任務。
這些雕刻佛經的木版有8萬多塊,目的是祈求佛祖保佑擊退蒙古人的入侵。這些稱為 《高麗大藏經》的木版現珍藏在歷史悠久的海印寺內。
高麗王朝末期,士大夫和武士之間的沖突以及儒教信徒與佛教信徒之間的爭斗,使高麗王朝衰敗。蒙古人入侵高麗始於1231年,高麗人民雖然與蒙古人進行了英勇斗爭,但高麗仍淪為蒙古的附庸國長達近1個世紀之久。
朝鮮
1392年,李成桂將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支持儒家學說作為王國的指導哲學,以抵銷在高麗時代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
朝鮮的統治者以良好的中庸政治制度治理國家。科舉制度是選拔官吏的主要途徑。這一時期,科舉考試成為做官的重要途徑。以儒家學說為導向的社會高度重視研究學問,但鄙視工商。
朝鮮在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統治時期(1418-1450),國家的文化與藝術空前繁榮。在世宗大王的倡導下,王室學術機構的學者創造了韓語字母「訓民正音」。
世宗大王非常重視天文學。日晷、水漏、天文圖和天球儀等都是在他的要求下造出來的。後來他將王位傳給兒子文宗(1450-1452在位)。文宗於1452年駕崩,年僅11歲的太子接替了王位,是為端宗。
1455年,端宗的叔叔首陽大君篡奪了少年國王的王位,成為世祖國王(1455-1468年在位)。他公布了一部名為《經國大典》的法典,這部法典成了王朝治國的基石。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王國,准備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在海上,韓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李舜臣將軍(1545-1598),指揮「龜船」與日本人作戰,並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這種「龜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戰船。
在陸上,自願參戰的農民和僧侶軍隊也奮勇殺敵。隨著日本軍閥豐臣秀吉的死亡,日本軍隊開始撤退,戰爭於1598年結束。但這場戰爭卻給朝鮮和中國明朝留下了災難性後果。在戰爭中,朝鮮大量的工匠,包括陶瓷工匠被劫往日本。
17世紀初,韓國的「實學」運動在思想開明的士大夫中開始興盛起來。他們想借「實學」來建設一個現代化國家。
他們極力建議改良工業、農業,主張大刀闊斧地對土地分配製度進行改革。但不幸的是,保守的貴族統治者尚無適應這種急劇變革的准備。
朝鮮王朝後期,政府內部和上層社會中不斷產生傾軋。為了糾正這種不良的政治局面,朝鮮國王英祖(1724-1776在位)採取了不偏不倚的策略,成功地鞏固了王權,並取得了政治上的穩定。
正祖(1776-1800在位)繼位後繼續實行不偏不倚的政策,建立了王家藏書樓,收藏王家文件、實錄。他還推動了其他政治與文化改革。這一時期,是「實學」運動蓬勃發展時期,很多傑出的學者撰寫了大量有關工農業改革的進步文章,但政府並沒有採納他們的建議。
日本佔領和韓國獨立運動
19 世紀,韓國依然是一個「閉關自守之國」,堅決反對西方關於建立外交與貿易關系的要求。此後,一些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競相對韓半島施加影響。日本在戰勝了中國和俄國後,於 1910 年強行吞並韓國,並開始對其實行殖民統治。
日本的殖民統治激發了韓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日本人甚至禁止韓國人在學校使用韓國語授課。這樣的同化政策激怒了韓國知識分子。1919 年3月1日,韓國人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抗議活動,數千人為此而犧牲。
盡管「三 • 一獨立運動」失敗了,但卻加強了韓民族的團結,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這次運動促成了在中國上海成立韓國臨時政府,並在滿洲開展了有組織的反抗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武裝斗爭。韓國人民至今仍每年紀念「三 • 一獨立運動」,並將其確定為全國性的假日。
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前,韓國人民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日本在實行殖民統治期間對韓國不斷進行經濟剝削。
大韓民國的成立
韓國人民對日本在二戰中的失敗感到歡欣鼓舞,但他們並沒有高興多久,光復沒有立即給他們帶來他們為之英勇奮斗的國家獨立。
相反,由冷戰引起的意識形態的分歧造成了國家的分裂。韓國為建立一個獨立政府的努力,因美軍佔領半島南部和蘇軍控制半島北部,而遭到失敗。
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通過一項決議,要求韓國在聯合國一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大選。
然而,蘇聯卻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並且不準許聯合國這個委員會進入韓國北方。於是聯合國大會又通過一個新決議,要求在這個委員會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選舉。韓國首次總統選舉於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線以南地區舉行。這條線終於將韓半島分成了南方與北方。
1948年,李承晚當選為大韓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與此同時,三八線以北建立了金日成領導下的共產黨政權。
北韓於1950年6月25日無緣無故向南方發動大規模入侵,引發了一場持續3年,由美國、中國和其他外國軍隊介入的戰爭。整個半島遭到破壞。1953年7月簽訂了停火協議。
韓國人民在這場戰爭中傷亡人數幾乎達到300萬,成百萬人流離失所,骨肉離散。李承晚政府領導時期嚴重的社會騷亂不斷。
當時韓國的民主並不成熟,國家經歷了巨大的政治和經濟困難。李承晚總統最終因一次學生領導的起義而於1960年4月下台。民主黨的張勉於1960年8月組成政府,建立了第二共和國。
但是,新政府卻被朴正熙少將於1961年5月16日發動的政變所推翻。以朴正熙為首的國家再建最高會議,接管了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權利。
朴正熙於1963年的一次選舉中當選為總統。朴正熙政府致力於快速實現工業化,並於20世紀60、70年代實現了被稱為「漢江奇跡」的高速經濟增長。但是,朴正熙的統治伴隨著對人民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的嚴格限制。
朴正熙總統於1979年10月遇刺身亡後,出現了實行戒嚴的過渡時期。代總統崔圭夏於1980年8月辭職,強有力的軍官集團的領袖全斗煥由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選舉團)選為總統。
20世紀80年代民主運動高漲。1987年修改了憲法,恢復了直接選舉總統的制度。
在新憲法下,另一位將軍出身的人——盧泰愚當選為總統。盧泰愚執政期間,民主有了長足的發展,為32年來選舉第一位文人總統打下了基礎。
長期從事民主運動的活動家金泳三以執政黨候選人的資格於1992年當選為總統。
1997年,主要反對黨新政治國民會議領袖金大中當選為總統。金大中政府被稱為「國民政府」,是韓國憲法史上第一個由執政黨向反對黨和平移交政權而產生的政府。
盧武鉉政府,即「國民參與政府」,成立於2003年2月25日,是韓國歷史上第十六屆政府。盧武鉉政府提出了3項目標:「國民共建民主主義」、「建立國民共享,均衡發展的社會」和「迎接和平與繁榮的東北亞時代」。
盧武鉉政府是國民力量的產物。珍視原則和情理的公民自願籌集資金開展選舉活動,從而使盧武鉉在總統競選中獲得勝利。
最為重要的是,盧武鉉政府是在國民普遍參與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一如在其誕生時一樣,在政府未來的運作過程中,國民的參與將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現代史
韓國歷史-近代
19世紀末,英國人、俄國人和其他歐洲人堅持要求建立通商關系。普魯士商人奧佩特於1866年兩次叩敲韓國大門,要求進行貿易,但是遭到拒絕。同年,美國 「謝爾曼將軍號」沖進韓國水域,目的是要迫使韓國政府同意通商。這艘船滿載著歐洲商品駛入大同江,一直駛抵平壤。在那裡,他們在同韓國軍民打交道時不體面地動用武力。被激怒的韓國軍民對這艘船發起進攻,放火燒了它。
大院君屠殺天主教徒大大刺激已經在印度支那建立了立足點的法國,促使它對韓國採取侵略行動。法屬印度支那艦隊司令P.C.羅斯海軍上將率領他的分艦隊於1866年10月13日駛抵江華島附近海域,並令軍隊在島上登陸。可是,他們被韓國軍隊擊退,於是法國艦隊被迫撤走。
日本從1868年起,作為實施對韓半島侵略政策的第一步,開始逼迫韓國舉行旨在修改傳統關系的談判。從美國的觀點看,作這樣一種修改也是十分可取的。「謝爾曼將軍號」事件促使美國加緊努力,迫使韓國開放其港口。1871年,華盛頓指示其亞洲艦隊進犯江華島。美國軍隊被韓國守軍擊退,於是他們的艦隊撤出韓國海域。
當日本表示它打算終止同韓國的傳統外交關系時,攝政王表示了一種不同的見解。他主張恢復由對馬島的統治氏族充當兩國政府的中間人這種行之已久的辦法。
由於攝政王在這件事上態度堅定不移,日本領導人抓住「韓國問題」作為緩解國內不滿情緒的排泄口,制訂發動侵略戰爭的計劃。駐在這個地區的日本官員奉命暗中收集有關韓國國內形勢的材料。日本領導人建議派30個團佔領整個韓半島。韓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大米產量成為日本侵略陰謀的重要因素。為了實現他們的目的,日本人製造了許多事件。他們派遣軍艦襲擊韓國沿海的一些地點,釜山和江華島,製造一種眼看就要實際開戰的氣氛。1876年1月16日,由400人的軍隊護衛,配備了齊全的戰斗裝備的日本代表團在江華島甲串登陸。
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締結了一項12條條約。這項條約是日本單方提出的,規定要修改兩國外交關系。由一項貿易協議和一項關稅協定組成的條約附約於7月份簽署。貿易協議和關稅協定全部都是日方起草的。這些文件給予日本方面諸如治外法權、免除關稅和在對外通商港口正式承認日本貨幣等特權,因而為日本進行侵略提供了法律基礎。這些為日本在韓國進行侵略奠定法律基礎的條約,是強加於韓國的不平等條約,就像一些年前日本受到歐洲國家和美國的脅迫一樣。
1881年,日本的侵略范圍擴大,迫使韓國方面開放元山港和仁川港。另一個要求是日本要在韓國首都派駐一名領事。在發生這些事件的過程中,韓國人中有兩種強烈的意見,一種主張打退「刁滑的」外國勢力,另一種則主張進行國內改革。
❼ 朝鮮半島歷史朝代
【朝鮮半島北部】
箕子朝鮮,衛氏朝鮮
高句麗王國
【朝鮮半島南部】
辰韓國
(南部三國時期)百濟茄升,新羅,伽羅困孫
.
【一統王朝】
新羅王顫尺老朝,高麗王朝
朝鮮王朝,大韓帝國
❽ 與中國各個朝代相對應的韓國各朝代都是什麼
1、中國的秦漢時期---朝鮮半島屬於「三韓」時期(馬韓、辰韓和弁韓)
古代朝鮮半島南部有三個小部族,它們是馬韓、辰韓、弁韓,合稱三韓。當時朝鮮半島北部為漢四郡(衛滿朝鮮被漢朝所滅,設立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臨屯郡,史稱漢四郡)。
2、中國的魏晉秦漢南北朝時期至唐朝前期---朝鮮半島的「三國」時期(高句麗、新羅、百濟)
朝鮮三國時代(삼국시대)是指在公元前57年到公元668年之間占據遼東和朝鮮半島的三個國家高句麗(註:不同於高麗)、百濟、新羅。7世紀新羅統一了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開啟了統一新羅時代。
朝鮮半島三國時代與中國三國時代的不同,它不是由一個國家分裂而形成而是三國不同發展而形成的,最後也未統一到同一個國家。「三國時代」一詞存在爭議,高句麗歷史應該歸屬中國。
3、唐朝前期至五代十國中期---朝鮮半島屬於新羅時期
新羅(韓語:신라,英語:Silla,公元前57年~935年),朝鮮半島歷史上的國家之一,其母體為三韓之中的辰韓,首都位於金城(今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
4、五代十國後期至明朝前期---朝鮮半島屬於高麗時期
高麗(918年-1392年),又稱高麗王朝、王氏高麗,是朝鮮半島古代國家之一。公元918年,泰封君主弓裔部下起事,擁立王建為王,935年合並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實現了「三韓一統」。高麗都城為開京(今朝鮮開城)。
國土大體上相當於今天朝鮮半島中南部,11世紀中葉後以千里長城與遼、金為界。西北在12世紀的高麗睿宗時期達到鴨綠江沿岸,東北在高麗末年的恭愍王時期擴張到甲州(今朝鮮甲山郡)、吉州(今朝鮮吉州郡)一線。
5、從明朝中後期到清朝末期---朝鮮半島屬於李氏朝鮮
朝鮮王朝(朝鮮語:조선왕조,1392年—1910年),又稱李氏朝鮮,簡稱李朝,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封建王朝 。
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而建國。朝鮮王朝的首都初在高麗王朝的故都開京(今開城;又稱松都),1395年定都於漢城(今首爾)。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亂後再度遷都開京;1400年,第二次王子之亂後最終定都漢城。經過對北方的開拓,到15世紀中葉,朝鮮王朝的國土基本定型,大致相當於當今朝鮮和韓國的總和,北方以鴨綠江和圖們江同中國為界。
❾ 韓國有幾個朝代
高麗、新羅、百濟、萁子朝鮮、衛氏朝鮮
太祖 李成桂 1335年—1408年,在位期間1392年-1398年
定宗 李芳果 1357年—1419年,在位期間1398年-1400年 太祖嫡次子
太宗 李芳遠 1367年—1422年,在位期間1400年-1418年 太祖嫡五子
世宗 李 祹 1397年—1450年,在位期間1418年-1450年 太宗嫡四子
文宗 李 珦 1414年—1452年,在位期間1450年-1452年 世宗嫡長子
端宗 李弘暐 1441年—1457年,在位期間1452年-1455年 文宗嫡子
世祖 李 瑈 1417年—1468年,在位期間1455年-1468年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睿宗 李 晄 1450年—1469年,在位期間1468年-1469年 世祖嫡次子
成宗 李 娎 1457年—1494年,在位期間1469年-1494年 世祖嫡長子德宗李暲嫡次子,睿宗侄子
燕山君 李 隆 1476年—1506年,在位期間1494年-1506年 成宗長子
中宗 李 懌 1488年—1544年,在位期間1506年-1544年 成宗嫡長子,燕山君之弟
仁宗 李 岹 1515年—1545年,在位期間1544年-1545年 中宗嫡長子
明宗 李 峘 1534年—1567年,在位期間1545年-1567年 中宗嫡次子
宣祖 李 昖 1552年—1608年,在位期間1567年-1608年 中宗庶七子德興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
光海君 李 琿 1575年—1641年,在位期間1608年-1623年 宣祖庶次子
仁祖 李 倧 1595年—1649年,在位期間1623年-1649年 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長子,光海君庶侄
孝宗 李 淏 1619年—1659年,在位期間1649年-1659年 仁祖嫡次子
顯宗 李 棩 1641年—1674年,在位期間1659年-1674年 孝宗嫡子
肅宗 李 焞 1661年—1720年,在位期間1674年-1720年 顯宗嫡子
景宗 李 昀 1688年—1724年,在位期間1720年-1724年 肅宗庶長子
英祖(英宗) 李 昑 1694年—1776年,在位期間1724年-1776年 肅宗庶四子
正祖(正宗) 李 祘 1752年—1800年,在位期間1776年-1800年 英祖次子庄獻世子李愃之次子
純祖(純宗) 李 玜 1790年—1834年,在位期間1800年-1834年 正祖庶長子
憲宗 李 奐 1827年—1849年,在位期間1834年-1849年 純祖嫡長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的嫡子
哲宗 李 升 1831年—1863年,在位期間1849年-1863年 庄獻世子第三子恩彥君李裀之孫,父為恩彥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壙
高宗 李 熙 1852年—1919年,在位期間1863年-1907年 庄獻世子第四子恩信君李禛之曾孫,祖父南延君李球為仁祖嫡三子麟坪大君第六代孫,父為南延君第四子興宣大院君李昰應 純宗 李 坧 1874年—1926年,在位期間1907年-1910年 高宗嫡長子
❿ 朝鮮歷史朝代和皇帝有哪些
朝鮮表面上有過,實際上從來沒有過皇帝。
因為朝鮮自第一次由新羅岩兄統一以來都是中國的附屬國,最多隻能夠稱王。朝鮮時代因為是中國的明朝從政治上支持朝鮮太祖李成桂才有了朝鮮王朝,所以其實還是明朝的附屬國而已。清朝時期朝鮮更慘,錯誤的以為明朝可以繼續保護它反而被滿清消滅,又成了中國的附屬國。
朝鮮唯一次有「皇帝」這個稱號是在中日甲午戰爭後,朝鮮變成日本的屬國。日本人為了收買人心和粗掘襲穩住西方國家,不公開承認消滅朝鮮而成立了一個 「大韓帝國」,國家元首稱為「朝鮮皇帝」實際上由日本控制。1910年朝鮮並入日本而從此結束了朝鮮有「皇帝」的歷史。
朝鮮朝代表:
1,古朝鮮國 (約公元前2333年)。
2,箕子朝鮮(約前1122-前194) 。
3, 衛氏朝鮮(前195年-前108年) 。
4,扶余國 (公元前2世紀-公元494年) 。
5,高句麗(公元前37-公元668)百濟(前18年-660年)新羅(公元前57-公元935) 。
6,高麗 (918-1275) 。
7,李氏朝鮮 (1392—1910){1897年改國號「大韓帝國」} 。
8,朝鮮總督府(1910-1945,日本殖民統治) 9,大韓民國(1948·8-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48·9- )。
公元1世紀後,朝鮮半島一帶出現高散賣句麗、百濟、新羅3個封建國家。公元7世紀中期新羅統一了朝鮮。公元918年,朝鮮國王王建定國號為「高麗」,建都於松岳。1392年,高麗三軍都制使李成桂廢除了高麗第三十四代王,自稱國王,並改國號為朝鮮,並一直沿用到現在。
1910年8月,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獲得解放後,美、蘇兩國軍隊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進駐朝鮮南、北半部(1948年底蘇軍撤出,1949年6月美軍撤出),朝鮮從此處於分裂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