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2006-2010韓國企業對華直接投資情況是怎樣的,有項目數,合同金額和使用金額就可以,請高手指點
年 度 2007 2008 2009 2010
申報金此判額 71.2 48.6 26.5 37.6
比森帆改上年增減% —轎橋31.7 —45.5 42.1
『貳』 論述韓國經濟迅速崛起的原因和背景
說到韓國崛起的原因,有三個最重要的因素:美國,日本,以及50-80年代那個發展經濟的最佳時期。 韓國經濟起步時期是全斗煥的軍事政府,過分地獨裁,為韓國的民主化發展構成了很大的負擔 50年代與60年代之交,以電子科學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推動了新技術新產品的問世,提高了生產率,經濟結構發生變化,世界發展呈現強勁的勢頭,使國際市場日益擴大,刺激了各國貿易持續增長。加上美、日全球戰略的考慮,對韓國在資金、技術、物質等方面給予援助,為韓國發展出提供了寬活的發展空間。從64年開始,韓國從進口替代戰略轉向出口導向戰略,把重心由國內市場轉向國際市場,採取多邊化自由化的政策,參與世界競爭,以外貿出口帶動國民經濟發展。 60年代初,韓國作出加快引進外資步伐的決定。有利於發展出口和國際收支改善的原則,30年來,韓國以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目標為依據,制定了引進外資的鼓勵和限制政策,一直把技術引進作為引進外資的一個重點。在60年代,大膽利用外國先進技術,消化、吸收和創新,促進了產業技術的發展,形成以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為基礎的重工業經濟。80年代以後,重點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以促進產業的升級換代. 韓國持續高速增長為剩餘資本集中提供了參與國際分工的有利條件。為了擴大出口,穩定國際資源進口,抵制保護主義,強化本國產業升級,提高產品競爭力,降低勞動成本,80年代以來,韓國推行了對外直接投資、建立海外生產基地的策略 韓國把提高人的素質作為發展的基礎,立國之初就提出「教育先行」,教育一直超前發展。長期以來,在發展中國家中,韓國政府的教育投入比例一直是最高的國家之一。 韓國在社會發展中有明確的規劃和強有力的手段,對出現的社會問題,如貧富差距,農村問題,及時採取雷厲風行的措施,扭轉了發展的偏差。 韓國在治理腐敗、調整經濟結構、治理金融危機等方面同樣表現了韓國人剛毅的特點。 由於儒家傳統,韓國社會發展中強調社會倫理價值,強調社會風氣的純潔,強調愛國主義,強調人的精神面貌。 韓國社會還保留了大量的舊傳統。現在還有人按古禮祭祀孔子,長幼尊卑秩序在韓國社會中表現明顯。傳統道德仍然被韓國人所信守。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成為韓國人最突出的民族特點。
『叄』 中國和發達國家對外直接投資有什麼不同
對外直接投資是近代資本主義生產國際化的產物,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傳統的國際分工格局已逐漸從貿易主導型轉向投資主導型,對外直接投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和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力量。發達國家在這一領域一直占據主導地位,而發展中國家較大規模的對外直接投資始於20世紀70年代末,在整個80年代和 90年代初中期,呈現出穩定增長的趨勢,在全球對外直接投資中所佔份額逐漸上升。1995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為3064.65億美元,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額為456.42億美元,所佔份額為14.9%。最近幾年,幾個對外投資數額較大的發展中國家,由於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對外投資的能力有所下降,但總體上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還是呈增長態勢,2000年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逗雀帆投資額達到了995.5億美元。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迅速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發展中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其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歲彎一、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特點
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對外投資的比較優勢不同,目標也不同,因此各自有不同的特點。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非資本過剩型的對外直接投資
西方發達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是資本過剩的產物,或者說,是資本輸出的一種形式,可以稱之為「資本過剩型跨國投資」。而發展中國家大多不存在資本過剩的問題,而且各國國內建設資金短缺,大規模地引進外資仍將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的一項艱巨任務。因此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應屬於「非資本過剩型跨國投資」,它同西方發達國家的「資本過剩型跨國投資」不僅在動因上存在著明顯的不同,而且在投資效果的價值判斷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2.整體產業素質偏低
發達國家現有的對外直接投資是在國內產業結構高度化的基礎上進行的。國內產業結構高度化的率先實現,為各微觀經濟主體建立國際生產體系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與之不同的是,發展中國家改造產業結構的任務還很艱巨,整體產業素質仍然偏低。這意味著同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現階段對外直接投資的一個重要特徵在於,不具備國內產業結構高度化的先決條件或優勢,相反,是要通過國際生產體系的建立,來推動國內產業結構的高度化。這種特定的宏觀經濟背景,決定了發展中國家發展對外直接投資的目標不僅僅是促進微觀經濟主體自身經濟收益的增長,同時還必須體現國家產業政策的客觀要求,反映宏觀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也就是通過開展對外直接投資來帶動本國產業結構的重組和優化。
3.行業分布以多種經營和傳統製造業為主
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行業分布,相對集中於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產業。而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更多地集中於多種經營和傳統製造業。以發達國家公司為主的全球最大100家跨國公司與發展中國家最大50家跨國公司相比,產業分布有很大不同。多樣化經營在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中,所佔比例高達22%,而在全球100家最大跨國公司中,僅佔4%。相反,全球100家最大跨國公司,投資相對集中於電子、電山雹器設備、化工與制葯、汽車等行業,而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在這些行業中的投資比例較低,尤其是汽車、傳媒和電信三個行業,發展中國家的跨國公司很少涉足。
4.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跨國程度相對較低
跨國程度指數是一個跨國企業國外資產與總資產、國外銷售額與總銷售額和國外雇員與總雇員3個比率的均值。跨國程度指數可以衡量一個跨國公司對國外資產、國外銷售和國外雇員的依賴程度。跨國程度指數高,表明海外企業相對於母國企業,在跨國公司中的地位較為重要;跨國程度指數低,表明這個公司雖然也有海外投資企業,但對母國的資產、市場和雇員依賴性較大。發展中國家最大50家跨國公司的跨國程度指數為54.8%,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跨國程度明顯低於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
5.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海外投資項目的勞動密集程度高
研究表明,全球100家最大跨國公司海外雇員的人均資產佔有量為30.4萬美元,發展中國家50家最大跨國公司海外雇員的人均資產佔有量為6.4萬美元。表明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海外投資項目,具有資本含量較少而勞動相對密集的顯著特點。
二、對外直接投資對發展中國家的作用和影響
在開放經濟條件下,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其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日趨增強,對外直接投資已成為發展中國家宏觀經濟內外均衡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1.對外直接投資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作用
為了說明對外直接投資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作用,筆者引入對外投資依存度和對外直接投資依存度兩個概念。對外投資依存度是指貨幣和資本流入流出累計總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FI+FI*/GDP)。這里對外投資中的貨幣和資本包括對外直接投資、股票與債券投資以及貿易信貸、各類貸款、存款和其他長短期的金融資產的投資。對外投資依存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國經濟發展中金融資產的國際化程度。而對外直接投資依存度則是指對外直接投資流入流出累計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FDI+FDI*/GDP)。這一指標可反映一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對國際產業資本的依賴程度或生產的國際化程度。
根據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一國在經濟國際的過程中,首先是通過發展對外貿易來拉動本國經濟增長,與此相對應的是對外貿易依存度的逐步提高。但當對外貿易依存度達到一定水平後,就出現了相對穩定或緩慢增長的態勢,而對外投資以及對外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逐漸增強,與此相對應的是對外投資依存度和對外直接投資依存度明顯提高,並超過對外貿易依存度,對外投資特別是對外直接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日趨明顯。
盡管目前發展中國家對外貿易依存度還處在快速增長時期,除韓國等少數新型工業化國家以外,馬來西亞、墨西哥、泰國及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仍處於持續增長階段,但他們的對外直接投資依存度也已出現增長的態勢。韓國、巴西、馬來西亞等國的對外直接投資依存度增長較快,韓國從1990年的0.729%增長到2000年的 3,04%,巴西從1990年的0.386%增長到2000年的6.13%,馬來西亞則從1990年的6.22%增長到2000年的9.43%。盡管許多發展中國家在20世紀90年代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但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依存度總體上增長較快,對外直接投資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中已經開始發揮作用。
2.對外直接投資影響著發展中國家的國際收支均衡
(1)對外直接投資額在經常項目的收支中已佔有一定比例。例如,2002年馬來西亞的對外直接投資額占經常項目收入的比例為34.7%,韓國為30.2%,泰國為0.64%。這表明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已經對經常項目的平衡起到了重要的調節作用。另外,對外直接投資的收入也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緩解商品貿易項目逆差的重要組成部分。
(2)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的嚴重不對稱會加劇經常項目赤字,使國際收支惡化,成為引發金融危機的重要因素。
泰國、馬來西亞、韓國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發生的金融危機與這些國家連續數年的經常項目赤字有密切的關系。這些國家出現經常項目持續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收入項目和服務項目出現了連續逆差。馬來西亞的商品貿易項目是連續盈餘的,但由於服務項目和收入項目的較嚴重逆差而沖銷了商品項目的盈餘,從而導致經常項目赤字。泰國和韓國的商品、服務和收入三個項目連續出現赤字,收入項目和服務項目的逆差加劇了經常項目的赤字。而收入項目赤字則主要是由投資不對稱(包括直接投資和證券投資流入流出嚴重不對稱),以及長短期信貸投資的嚴重不對稱引起的。投資不對稱導致投資利潤支出大於投資利潤收入,引起收入項目連續逆差。此外,有些發展中國家過分強調外來的直接投資,注重外商在本國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而本國對外直接投資則發展緩慢,投資收入逆差不斷擴大,由此產生了許多潛在的風險和國際收支逆差的壓力。
三、當代發展中國家開展對外直接投資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1.宏觀產業政策與微觀經營決策的沖突
在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的逆向投資中,政府起著重要的作用。發展中國家政府希望通過制定產業政策推動本國企業對發達國家的投資,從而提升本國的產業結構,其著眼點在於國家的整體利益。但企業作為微觀經濟主體有自己的經營決策,其對外投資的目的仍然是追逐利潤最大化,因此,其投資流向符合國際資本流動的一般規律。這樣,國家的目標函數與企業的目標函數就發生了偏離。企業對此要麼以「隱藏行動」的方式不予合作,要麼要求國家給予補貼。因此,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成本函數中一開始就包含著政府補貼的部分。實踐中,一些企業為了獲得這部分補貼盲目進行數量擴張,更有少數企業通過尋租的方式始終將這部分補貼控制在自己手中。結果,這種粗放型生產方式生產出來的產品根本不具競爭力,出現了所謂的「大企業病」。
2.產業結構與對外直接投資的區位不匹配
一般來說,一國的產業結構是依據其資源的比較優勢建立起來的,發展中國家由於起步晚、經濟發展水平低,其具有比較優勢的稟賦多為不可轉移的自然資源儲備和勞動力。這樣在不具備壟斷優勢的情況下,一旦離開母國的生產區位,其產業結構與新的投資區位就難以匹配,區位優勢甚至會轉變為區位劣勢。而發達國家的產業結構大多是建立在資本、技術和知識這類可轉移的資源稟賦之上的,這樣發達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就可以在轉移上述資源的同時,充分利用新投資區位的資源和勞動力成本優勢。即使在面對區位劣勢或區位優勢不明顯的情況下,發達國家也可以通過專業化生產突破資源稟賦的限制,或者利用自己對知識和技術的壟斷以及市場結構的不完全性,彌補其他要素的劣勢並攫取超額利潤。這一點是發展中國家無法做到的。
3.世界市場結構的新變化對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戰略的挑戰
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區域經濟一體化成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和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新特徵。迄今為止,世界上已經建立了近百個區域經濟集團。但不論哪一個層次的區域經濟集團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即對內相互開放市場,實行貿易、投資的自由化,而對外實行壁壘。因此,區域經濟一體化既有自由貿易的性質又具有反自由貿易的性質。自由市場在縮小,封閉市場在擴大,這種雙重屬性導致世界市場結構發生了新的變化,出現了區域內市場、區域內與區域外市場以及區域間市場等新的次級市場結構。這種新的市場結構對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戰略提出了挑戰: (1)如果發展中國家被排除在區域集團外,就會遭遇更多的壁壘,原有的市場機會會被區域內成員的相互投資所取代; (2)如果是發展中國家間的區域經濟集團,由於他們實行貿易一體化的結果主要是貿易轉向而不是貿易創造,因此反而可能產生凈福利損失,這也是發展中國家區域經濟集團通常失敗的原因; (3)對於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組成的區域經濟集團,從理論上說,將大大促進發展中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但在現實中,這種形式的經濟集團很少,只有美加墨自由貿易區,原因在於發達國家獲益較少,缺少動力。
四、對我國的啟示
1.發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是由其分工演進水平決定的,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基本遵循這一規律。對外直接投資遵循從發達國家到新興工業國家再到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路徑,但該條路徑在動態過程中是可逆的。新興工業國家在分工演進中加速了對技術、人力資本和生產經驗的積累,從而能夠對發達國家進行逆向投資。新興工業國家的這種做法值得我國借鑒,即在開展對外直接投資的過程中應注重對技術和生產經驗的累積,同時利用特有的「學習經驗」和組織能力,開發和掌握發達國家外溢的生產技術。
2.由於與國內目標、企業微觀經營決策發生沖突,再考慮到技術是否可得和成本、風險、對手反應等問題,發展中國家在理論上可行的一些對外直接投資行為如學習型和策略競爭型對外直接投資在實踐中的可行性是值得懷疑的。
3.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於政府的積極推動,由於這一行為並不是完全遵循比較優勢逆資源稟賦而動,因而可能會導致政府的產業政策被少數廠商利用,通過尋租競爭造成資源的錯誤配置,從而降低了經濟效率及福利。
4.對於我國「非資本過剩型」的對外投資活動必須從宏觀和微觀的兩個層面去解析。企業的跨國投資不僅要選擇能夠為企業帶來投資回報的項目,而且這種投資項目還應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具有直接的輻射效應。這種輻射效應越大,跨國投資也就越有利。企業對外投資對母國經濟發展輻射效應的強弱,並不完全取決於企業資本的增值程度,還取決於投資的產業選擇。因為只有在優化跨國投資產業的基礎上,才能夠使企業的對外直接投資不僅帶來企業自身的利潤增長,還能通過技術傳遞和市場擴展帶動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為提升國內產業結構開辟新的有效途徑。
轉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http://www.studa.net
『肆』 關於韓國20世紀80年代的改革的問題
韓國的對外投資從20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逐漸增加,主要投資地區為東南亞,投資的企業大部分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這類投資主要是為了加強因國內工資上漲而削弱的國際競爭力。韓國在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地的投資,主要是大企業為了躲避發達國家日益加劇的關稅、進口限制等貿易壁壘。
六.社 會
(一)科教、文化及傳播媒介
1.教育
(1)概況
韓國歷來十分重視教育,早在20世紀70年代已基本掃除文盲,目前成為全世界識字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每1萬人中大學畢業生所佔比重僅次於美國,教育水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教育資金由中央統一籌措,政府撥款占學校預算的絕大部分。教育費預算通常占政府支出總額的20%左右。教育部負責有關學術活動、科學及公眾教育的政策方針的制訂和執行。
韓國的教育機構分為國民學校(小學)、中學校(初中)、高等學校(高中),以及大學。根據義務教育制度,韓國小學對6歲到11歲的兒童提供6年的義務教育。韓國的高等教育機構分公立和私立,其中80%是私立的。
(2)教育政策、目標和改革
為提高國民的素質和教育水平,加快現代教育的發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深化教育改革。在1968年制訂的《國民教育憲章》中規定,韓國教育的目標是「培養熱愛國家、並為祖國的發展與繁榮而獻身的真正的韓國人」。20世紀70年代,政府以《國民教育憲章》為准繩,改革教育課程、修改教科書。韓國還成立了「韓國教育開發院」,進行大學教育改革,實行大學特色化制度,目的是「培養具有主體意識的韓國人」。20世紀80年代,韓國的教育改革順應國內外環境的變化,將目標定在建立培養國際化人才的教育體系。韓國制定《面向2000年國家長期發展構想¾¾教育部門報告書》,提出了「培養主導信息化、國際化和開放的高度發達的21世紀社會的具有主體精神、創造精神和有道德的韓國人」的目標。1992年公布第六次《課程改革大綱》,再次把教育改革的戰略「著眼點放在面向民主化、信息化社會,高度產業化、國際化的未來社會所需要的新型人才的培養上」。1995年5月31日,出台了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即《為建立主導世界化、信息化時代的新教育體制》,把培養具備全球意識和良好素質、領導能力的人才作為基本目標,把培養國際化人才作為教育改革的戰略方針,並將教育開放視為「教育國際化及保證國家競爭力的契機」。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從「整齊劃一的教育」向培養高素質、有創造性人才的「多樣化教育」轉換,從「供給者決定的教育」向「尊重需要者選擇的教育」轉換,從「以規章制度為主的教育」向「自律教育」、「參與教育」轉換。這是基於國際社會的發展趨勢和韓國經濟、科技發展戰略提出的對策,改革目標是要造就符合、並能引導國際化潮流的人才。
(3)社會教育與在職培訓
韓國社會教育機構包括公民學校和商業學校等。公民學校和高級公民學校為那些希望提高或恢復初中正規教育的人提供1~3年不等的相當於正規小學和初中的課程。商業學校和高級商業學校則對小學畢業或初中畢業或具有同等學歷的人傳授1~3年的職業教育課程。廣播函授大學是韓國社會教育的另一條重要渠道,為在職青年和成年人提供高中之後的4年課程。修完所要求的學分的學生可以獲得與正規高等院校畢業生同等的學位。
此外,還通過街道、農村文庫(即小型圖書閱覽室)開展讀書活動,通過公園、文化館等場所舉行各種短期講座,在鄉村地區還組織各種青年班或婦女班,作為社區教育活動的一部分。課程的范圍非常廣泛,從特殊職業技能到各種工藝技術,可謂豐富多彩。
1976年,韓國頒布了《企業員工培訓法案》,該法案規定:任何一
個超過150名員工的企業,每年必須對其20%的員工進行不少於3個月的脫產技術培訓。事實上,韓國一些大中型企業集團都有獨資辦企業院校甚至辦研究生院的文化傳統,
(4)特殊教育
韓國教育法規定,每個道和廣域市必須為殘疾兒童建立1所以上特殊教育學校。近年來提供小學及中等教育的特殊教育學校數目在不斷增加。截至1997年,韓國共有109所特殊教育學校,在校學生總數達22,569人。這些學校中有12所盲人學校、19所聾啞學校、16所肢體殘疾人學校、63所弱智學校和4所精神殘疾人學校。除了普通教育之外,這些學校也提供技術培訓,以便為殘疾學生從事生產工作做好准備。教育部負責學生的就業安排,並舉辦特殊技能競賽。
2.科技
(1)概述
科技是韓國優先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幾十年來韓國對發展科技有高度認識,政府帶頭倡導,官、企、學共同合作,制訂並採取了許多政策、法規、措施。如1967年,政府成立科技處,統管韓國的科技研究工作。再如從1982年1月起,由總統親自主持並定期召開科技振興大會,使韓國的科技事業得到飛速發展。
目前,韓國在科技方面優先考慮的領域是計算機、半導體、機器人、電信和精密化學製品等。1999年,韓國政府制訂了在2025年前將本國的科技競爭力提高到世界第七位的科技振興長遠規劃。按照這個規劃,韓國把信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能源、環境等7個領域作為21世紀的先導科技領域,集中人力、物力大力支持這些領域的科研工作。同時,政府還推進「一人一台電腦」、「一人一個網址」等運動。政府還制訂了「地方科技振興綜合計劃」和「宇宙開發工作體制預備方案」,逐步提高對地方科研的投資,推進地方科技的均衡發展,並制訂有關宇宙開發的計劃及政策,培養宇宙空間開發人才
為切實保障「科技立國」的政策得到有效的落實,韓國政府大力加強科技立法工作。1999年11月,新的《科學技術創新特別法》正式頒布實施。新法規在以下幾方面作了較大修改,使科技立法工作進一步得到加強。1.設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強化國家對科學技術的領導;2.擴大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的職能;3.增設韓國科學技術評價院;4.發行技術開發彩票;5.振興地方科技等。
為了建設國家科技創新體系,韓國政府在頒布實施新法規的同時,著手對國家科研體制和政策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和調整。1.改革和調整國家科研體制,包括加強國家對科技工作的宏觀管理與協調,改組政府科研體系,改革科研院所管理體制,在用人和分配上引入競爭機制,實施評價制度;2.發揮企業技術開發主體的作用;3.加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4.加強基礎研究。
(2)科技研究與開發
從科技研究與開發的投資規模來看,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韓國科技研究與開發總投資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迅速提高,1981年僅為0.81%,1996年提高到2.79%,計劃到2001年提高至5%以上,從而縮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政府還提供稅收和信貸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將其研究開發費用提高到占營業總額的3~4%,從而與發達國家的企業看齊。從投資結構來看,20世紀80年代中期之前是政府和公共部門的投資佔多數,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政府和公共部門的投資比重急劇下降,民間部門的投資比重大幅增加。
在1997年之前,研究與開發投資增長率基本上每年都在12%以上。據瑞士國際經營開發院(IMD)的調查,按1997年的標准,韓國科技研究與開發投資的絕對規模位居世界第六位。1998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研究與開發投資增長率下降到10.5%,1999年又恢復到13.4%的水平。1999年研究與開發總投資額為12.37萬億韓元。其中,政府和公共部門的投資為3.11萬億韓元,增長率為14.1%,占研究與開發總投資的比重為25.1%,民間部門的投資為9.26萬億韓元,增長率為13.2%,比重為74.9%。
(3)科研人員和科研機構
韓國科研人員和科研機構的增加速度十分迅速。1972年,韓國的科研人員僅為5,599人,1995年增至12.8萬人,平均每千人中有2.86名科研人員。韓國每年向海外派遣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進行培訓的人數也逐年增加,20世紀70年代年均600餘人,80年代初年均9,000餘人,90年代初年平均近萬人。韓國政府還極力招攬國外高級科技人才,並吸引在發達國家深造和受訓的有才能的科學家歸國工作。
1996年,韓國共有2,856所科研機構,其中包括163所公立研究院所、258所附屬於大學、學院和專科學校的研究機構和2,435所屬於私營企業的研究所。韓國的科技信息機構和科研機構主要有韓國科學技術院(KIST)、韓國高級科學技術院(KAIST)、產業技術情報院、生產技術研究院、國立工業實驗院、專利廳、中小企業振興工團及大田附近的大德科學城等。韓國科學技術院和韓國高級科學技術院在提高科學知識和技術方面起了關鍵作用。大德科學城於1992年11月全部竣工,擁有60個研究開發機構和3所大學。
3.文化藝術
(1)概述
韓國的文化藝術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大韓民國政府成立之後,韓國的文化藝術擺脫殖民文化政策的桎梏,開始了新的發展。但由於在一段時期韓國政府實行文化限制政策,文學藝術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988年,政府頒布新的文化政策,開始實行寬松的、扶持性的文化政策,文化領域從此出現了繁榮的局面。1994年7月,創建韓國文化政策開發院,專門對國家的文化發展政策進行研究,並制訂文化發展方案。
為了振興文化事業,韓國把文化納入法制化管理,有關法律有《文化藝術振興法》、《公演法》、《電影法》、《文物保護法》、《著作權法》、《聲像作品管理法》、《博物館法》、《傳統建築物保存法》等,促進了文化事業的健
康發展。韓國文化部統管韓國的文化藝術工作。
(2)世界級文化遺產
1995年12月9日,韓國3項文化遺產首次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之中,加入了其他105個國家的469項文化遺產的行列。這三項文化遺產包括坐落在慶尚北道慶州的8世紀的佛國寺及附屬於該寺的人工開鑿的石窟庵,收藏於慶尚南道海印寺中的13世紀的《高麗大藏經》,以及位於首都漢城的朝鮮王朝(1392~1910)的宗廟。1997年,另兩項文化遺產——華城和昌德宮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之中。
在1997年於烏茲別克舉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咨詢委員會第3次會議上,韓國的《訓民正音》和《朝鮮王朝實錄》被認定並列為「世界記錄遺產」(UNESCO Memory of the World)。1998年,韓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自然遺產公約》。
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護國家文化遺產,1999年5月,韓國國會通過政府組織法修正案,將原來的文化遺產管理局升格為「文化遺產管理廳」。這是韓國政府成立以來首次設立文化遺產管理廳,而且又恰逢強調精兵簡政之時,因此這一舉措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4.傳播媒介
(1)報紙和期刊
韓國報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朝鮮日報》和《東亞日報》是韓國歷史最悠久的兩家報紙,均創辦於著名的「三·一」獨立運動之後的1920年。最近幾年,韓國報紙在出版印刷的環境和設備上進行了大量的投資。
1997年底,韓國共有106種日報、5,249種周刊和月刊。加上其他期刊,包括雙月刊和季刊及1,465種非商業性期刊,使韓國出版的報紙和期刊總數達到7,393種。但在1998年,受金融危機和結構調整的影響,許多報社、雜志社倒閉或停刊、休刊,韓國的報紙、期刊總數大大減少。作為報刊行業的改革措施,最顯著的一點就是將原來歸屬於某大企業集團的報社和雜志社與企業脫鉤,如中央日報從三星、文化日報從現代、京
鄉新聞從韓化分離獨立出來。另外,從1998年1月起,多家報社紛紛將原先幾十年來豎排的排版方式改為橫排的排版方式,便於讀者閱讀。
(2)通訊社
1945年光復後不久,韓國的第一家通訊社「解放通訊」便成立了。1980年,兩家最主要的綜合新聞社「合同」與「東洋」合並為「聯合通訊社」。「聯合通訊社」成了全國新聞媒體的合作機構,是韓國第一家此類的通訊社,也是目前韓國惟一的綜合通訊社。聯合通訊社與國際上主要通訊社,如美聯社和法新社等45家以上的外國通訊社簽有合同及新聞交換協議。
(3)無線電台
1927年,日本人在漢城建立了第一家電台,這是韓國無線電廣播的開始。1945年9月,美軍政當局接管了這家電台,並成立了韓國廣播公司(KBS)。這是韓國當時惟一的廣播電台。直到1954年,一家私有的廣播網——基督教廣播電台(CBS)成立,才開始了教育和宗教節目以及新聞和娛樂節目的廣播。韓國第一家商業性電台是1959年4月在釜山成立的釜山文化廣播電台,一些私有電台也隨之建立。1966年,漢城調頻廣播公司開辦了一家電台,這標志著韓國調頻廣播的開始。其他三家調頻廣播電台成立於1970年。
各傳播媒體於1980年秋進行合並,使韓國無線電廣播的歷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韓國廣播公司(KBS)成為擁有25家地方電台的最大的廣播網,目前用10種語言進行廣播服務。1990年,再次出現了遍及韓國廣播業的改革浪潮。改革的一項政策是以私營廣播電台的出現作為對國營電台的補充。另外一個現象是一些專門性廣播電台的設立。由漢城市管理的交通廣播電台(TBS)於1990年6月創立,國營教育廣播電台(EBS)於同年12月建立。1996年6月,韓國共有116家無線電台,其中包括62家調頻電台。1997年,駐韓美軍廣播網更名為美軍廣播網(AFN)。1998年12月,韓國廣播界成立廣播改革委員會,主張提高和強調廣播電台的
公益性和公正性。
(4)電視
1956年,韓國第一家電視台也是一家私人經營的商業性電視台在漢城開設,但這家電視台毀於1989年的火災。1961年12月31日,政府在漢城創立了官方的韓國廣播公司電視台(KBS-TV),以此作為韓國第一家提供全國電視服務的電視台。此後,民營東洋廣播公司電視台(TBC-TV)於1964年12月開播,民營文化廣播公司電視台(MBC-TV)於1969年8月成立,後來擴展為擁有19個地方電視台的遍及全國的電視網。1980年12月1日,韓國政府允許播映彩色電視節目。1990年開始,私營電視台不斷涌現。目前,韓國共有46家電視台。
1961年韓國廣播公司電視台開播時,韓國僅有2.5萬台電視機。到1998年3月,在韓國廣播公司注冊的彩色電視機超過1,580萬台,全國平均每戶超過1台。還有數百萬台黑白電視機在全國各地使用。
(5)有線電視
有線電視於1970年首次傳入韓國。20世紀80年代末期,由於公眾對信息的需求不斷增長,同時由於通訊技術的進步,使廣泛接收有線電視成為一種必要和可能。1991年,政府決定允許引進完備的有線電視設備。1995年3月1日,有線電視開播。到1997年為止,有線電視共有29個頻道播出16類節目,其中有3個是公用頻道。
(6)衛星電視
從1996年7月起,韓國廣播公司通過無窮花通訊衛星用2個頻道播放電視節目,1997年8月起,教育廣播電台也用2個衛星頻道播放電視節目。1999年8月,韓國阿里郎電視台從韓國向海外進行了歷史上首次衛星電視直播。該電視台在整個亞太地區、北歐和北非等60多個國家獲得電視直播權,全天候播放電視節目。
5.體育
韓國政府特別重視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並通過提高國際比賽
中的成績以揚國威,發展體育事業成為政府的一項重要國策。
為發展體育事業,韓國政府很早就制定並頒布了有關法規,如1962年頒布《國民體育振興法》,1976年頒布《國民體育振興基金法》等。政府還重獎取得優異成績的運動員。1982年,政府設立體育部。1993年,該部與文化部合並,成為文化體育部。1998年該部改為文化觀光部。漢城奧林匹克運動促進會成立於1989年,負責籌措和管理用於促進全國體育和提高運動員水平的基金。韓國體育理事會(KSC)主管所有的業余體育活動。這一協會由47個單項聯合會組成。
隨著經濟的發展,韓國對體育事業的撥款逐年增多。1977年以前每年體育經費不足10億韓元,20世紀80年代開始體育經費大幅度增加。1995年籌集體育振興基金5,000億韓元。
為加強體育科研和教學,有關體育組織有計劃地組織體育教師、教練到國外進行考察和學習,並重金聘請外國體育人士赴韓講學、指導和傳播經驗。為進一步完善和加強國家承認的教練員研修制度,指定漢城大學、大韓柔道學校、忠南大學、朝鮮大學、東亞大學等為社會體育指導者研修院,負責培養體育人才。
良好的群眾體育基礎和經濟的迅速發展,以及政府對體育工作的重視和提倡,使韓國的體育事業發展很快,在一系列的國際比賽中屢創佳績。尤其是1988年在漢城舉行的第24屆夏季奧運會中名列世界第四位的成績最為世人所矚目。1992年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第25屆夏季奧運會上韓國名列第七位。在亞洲,韓國是4次打進世界盃足球決賽階段的惟一的國家。
現在韓國已經是世界公認的體育強國,不僅積極參加各種國際性和地區性體育比賽,還主辦了很多國際比賽和地區比賽。自1971年起,韓國每年主辦國際足球錦標賽,除1986年的第10屆亞運會、1988年的奧運會之外,韓國於2002年在釜山主辦了第14屆亞運會,同年還與日本共同主辦了世界盃足球賽。
(二)國民生活、社會保障及醫療衛生
1.國民生活
隨著30多年來經濟的快速發展,韓國的國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96年,韓國人均國民收入(GNI)達到11,380美元,創歷史最高記錄,使韓國加入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生活水平躋身於世界中等發達國家行列。1997年發生金融危機之後,韓國的失業率大增,工資水平下降,收入大幅減少。1998年,人均國民收入僅6,823美元,為20世紀90年代新低,並回到了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消費者物價上漲7.5%,這是自1991年(9.3%)以來漲幅最大的年份。城市居民月平均收入為213.3萬韓元,同比減少6.7%,月平均名義收入首次出現負增長。家庭月平均支出為153.6萬韓元,同比減少8.4%,月平均消費支出也首次出現負增長。從消費動向來看,除家庭必須支出項目之外,其他項目的支出明顯減少。從收入分布情況來看,最高工資收入階層的月平均收入為424.4萬韓元,是最低工資收入階層月平均收入78.4萬韓元的5.4倍以上。從消費支出規模來看,最高工資收入階層的月平均消費支出為207.2萬韓元,是最低工資收入階層月平均消費支出76萬韓元的2.73倍。從消費比重來看,低收入階層的消費在食品、住房、水、電、取暖、醫療保健等基本消費項目上所佔比重較大。相反,高收入階層的消費在教育、娛樂、交通、通訊、服裝等選擇性消費項目上所佔比重較大。1999年,通過兩年多大刀闊斧的經濟、金融改革和結構調整,經濟恢復景氣,就業人數大大增加,失業率明顯下降,收入增加,人均國民收入達到8,581美元。
2.社會保障
韓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分兩類:一類是根據社會保障法制訂的保險計劃,包括醫療、歇業、失業、老年、工傷事故、家庭補貼、孕婦分娩和家屬喪葬等補助。另一類是公共救濟計劃或免費贈予,向老年人、工傷致殘者、精神錯亂者、先天殘疾者提供生活費、津貼和醫療費用。保險范圍分為可以享受保險和可以享受公共救濟兩部分。根據政策實行各種福利制度,
並逐步擴大和發展這些制度。
韓國社會保障計劃的具體內容如下:在社會保險方面有醫療保險、工傷事故賠償保險、養恤金保險、海員保險、解僱金津貼制度等。另外,在公共救濟和社會福利服務方面,對需要生活照顧的人由社會保健部向他們提供食品、燃料、教育、葯品和喪葬費用。
1998年撫恤金制度的實施擴大到了一切工作場所和個體戶。2000年2月,韓國出台《國民基本生活保障法》。根據這項新的法規,從2000年10月起,收入在韓國政府規定的最低生活標准線以下的所有家庭都將得到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新法規的核心是放寬政府救濟對象的標准。預計新法規實施後,接受政府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將從現在的50萬人增加到153萬人。實施這一政策是韓國邁向福利國家的重要一步。
3.醫療衛生
(1)概況
韓國於1963年制訂醫療保險法,並從1977年7月開始在擁有500人以上員工的製造行業和建築行業單位中實施醫療保險制度。1979年1月,韓國開始對公務員、教師等行業的人群實施醫療保險制度。1988年1月,韓國的醫療保險制度的適用范圍擴大到農村和漁村地區和擁有5人以上員工的單位。1989年7月,又將其適用范圍擴大到城市個體戶等城市居民,從而實現了全民醫療保險。目前,韓國實行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形式的醫療保障制度。醫療保險的種類有4種,即公教人員的公教保險、文藝界與城市自由職業者的職業種類保險、農漁村居民的地區醫療保險、私有企業工人的工廠醫療保險等。
韓國的醫療保健事業已經走上法制化的軌道。先後制訂了醫療法、醫療保險法、公務員與私立學校教職工醫療保險法、醫療技師法、農漁村保健醫療特別措施法等。
保健社會部是韓國醫療保健事業的歸口管理單位。另外在醫療保健界有影響的團體是大韓紅十字會、大韓醫學協會和大韓護理協會
(2)醫療衛生狀況
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總開支中醫療費用所佔比重逐年增加。從20世紀70年代後半期起,大多數人都可以享受到醫療保險和醫療援助。1989年7月1日,全國醫療保險系統的范圍擴大到全國。從此,享受醫療保障的人數為總人口的100%。到1997年12月,全國加入醫療保險制度的醫療機構共有55,429個。1998年,有95.3%的人受益於各種不同類型的保險,剩下的4.7%的人可以直接獲得醫療援助。
韓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已基本根除了霍亂和腦膜炎,傳染病和其他疾病的傳染率也逐漸下降。目前,韓國4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下降到2.0‰,達到較先進國家水平。
2000年,韓國從事醫療行業的人員共計20.74萬人,其中醫生總數為6.22萬名,醫院總數為32,774所,其中現代化的大型綜合醫院為271所,病床總數為209,248張。
太多啦,這只是一部分,我給你地址吧,滿意記得給分哦,(*^__^*) 嘻嘻……
『伍』 國際直接投資的關聯性
貿易投資一體化理論的形成,使人們認識到了國際直接投資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聯性,即兩者既存在互補性,又具有相互替代性。中國已經在這一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實踐,但是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和完善。 面對國外對華反傾銷不斷增長的勢頭,中國的出口企業、行業協會和政府部門加強聯合,多管齊下,採取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完善反傾銷應訴機制等措施進行積極的應對,同時還借鑒其他國家的做法,試圖通過加大對相關國家的直接投資,到相關國家內進行投資設廠等方式繞過反傾銷壁壘,推進中國的對外貿易不斷發展。為此,有關部門和企業認真研究了一些已經取得成功的個案及其分析。例如Goodman,Spar和Yoffie(1996)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傾銷訴訟所達成的「有序市場安排」和「自動出口限亂鄭巧制」協議促使日本和其他外國企業改變了向美國出口打字機、彩電、汽車、鋼鐵和半導體的方式,而直接到美國當地去生產。Barrell和Pain(1997)也發現,日本1981~1991年間對歐盟和美國的直接投資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日漸增多的反傾銷訴訟的影響。1991年,韓國的一份《韓國製造業的國外投資經營成果調查表》揭示,韓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與貿易聯系比較密切,如開拓市場和迴避進口限制所佔比重在整個對外直接投資動機中達到35.7%.
基於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目前中國作為世界上遭遇反傾銷最多的國家,正面臨著20世紀日本和叢兆韓國在出口貿易上的相同遭遇,所以中國可以借鑒日本、韓國的成功經驗,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當地生產、當地銷售,從而繞開貿易保護壁壘,改變國際貿易關系中被動的局面。事實上,在不斷面臨國外反傾銷等貿易保護手段的壓力下,中國一些企業也已經轉而採取了對外直接投資的策略。例如中國彩電廠商到土耳其設立生產基地,不但帶動了一定的零部件出口,而且為避開歐盟對中國彩電的反傾銷,成功進入歐洲市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再如TCL公司並購德國施耐德公司,直接在德國境內設廠生產各種型號的彩電整機,利用原產地規則有效地繞過貿易壁壘,其效果更為顯然。 中國根據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貿易的關聯性,積極實踐利用對外直接投資繞開國外的貿易保護壁壘,推動本國對外貿易發展,已經取得了良好的開端,但是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並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予以調整。
首先應該看到的是,目前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截至2002年年底,中國設立境外中資企業總數6960家,中外雙方協議投資總額 137.8億美元,中方協議投資金額93.4億美元,其中,境外加工貿易企業420家,中方協議投資額11.22億美嘩鍵元,無論是數量,還是規模,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對外投資的行業領域也從最初的只投資於與貿易有關的服務業,逐步拓寬到工農業生產、投資開發、交通運輸、餐飲旅遊、咨詢服務、技術開發、貿易、金融、房地產等各種產業。特別是服務貿易型的行業投資十分突出,按照投資額計算,截至1999年年底,在中國海外投資中,服務貿易型投資佔62%,資源開發型投資佔19%,生產加工和農業開發投資佔18%.此外,對外投資的區域逐漸由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延伸。在中國跨國直接投資的起步階段,由於投資主體的限制,外貿公司的投資區域多選擇在原進出口市場集中的地區,以亞洲尤其是東南亞為主,而承包工程多集中在中東和非洲。但從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起,中國海外投資從以港澳、東南亞地區為主逐漸擴大到其他國家。截至2001年年底,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已遍布154個國家和地區,而且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和港澳地區。2001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額排前10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是美國、中國香港地區、加拿大、澳大利亞、秘魯、泰國、墨西哥、尚比亞、俄羅斯和柬埔寨。中國在這10個國家和地區的直接投資都超過了1億美元,約佔中方投資總額的67%,其中在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的直接投資額都超過了3億美元,佔中方總投資額的29.4%.所有這些變化,都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中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其次,應當承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推進對外貿易發展的效用不夠明顯。根據國內有關院校和學者的調查,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動因目前還比較復雜,具有明顯的多元化特徵:既有可能是母公司出於長期戰略和開拓外國市場的目標需要,也有可能是為了克服已經存在的貿易壁壘,還有可能是為了安置和轉移國內過剩的資源,等等。但是,無論如何,在所有的動因之中,通過增加或擴大直接投資,以繞過貿易壁壘,克服進口國貿易限制的動因所佔比重是很低的,這就意味著中國企業在面臨貿易壁壘時,較少使用直接投資的方法去繞開。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也表明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出口貿易的關聯性不大。如2001年,中國向對反傾銷問題叫嚷最厲害的地區之一的歐盟出口了492億美元,而對歐盟的投資僅為1161萬美元,是中歐貿易額的2%.統計中還發現,中國對歐盟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德、法、英、意等大國,即使在這些中國企業投資偏好的國家中,中資企業的總投資額也不足5000萬美元。另一方面,據統計資料顯示,1998~2000 年三年內,中國對歐盟出口增長分別達到281億、302億和455億美元,但三年內中國對歐盟投資總量增幅不大,分別為5097萬、5149萬和5884 萬美元,就是明顯的例證。
怎樣進一步發揮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推動對外貿易的作用?根據中國的實際狀況,除了需要積極地鼓勵與提倡服務業和自然資源開發型的對外直接投資之外,應當重點抓製造業對外直接投資。製造業對外直接投資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較為復雜。首先,由於中國製造業對外投資中,有近一半投資於初級產品的生產加工,生產初級產品的附加值較低,對帶動中國相關行業的貿易出口作用很小,但如果能進口該初級產品,經過深加工再出口,則能間接起到貿易創造效應。其次,產品附加值較高的製造業如機械行業,由於其技術是與原材料、零部配件等高度結合的,對外直接投資可以帶動中國相關技術、原材料和零部配件的出口,因此具有明顯的貿易創造效應。此外,遭受貿易壁壘的行業如紡織品業,由於直接出口的困難較大,出口成本提高,為了規避這一壁壘,尋求在海外的市場,爭取參加國際分工,企業往往轉而選擇對外直接投資作為對貿易的替代,補充市場的貿易損失。如果在投資中可以使用國內原材料,則可以促進國內原材料的出口,對貿易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雖然製造業的對外直接投資對中國對外貿易的影響是復雜的,既可能產生替代效應,也可能會有創造效應,但經驗性研究表明,作為投資母國,製造業對外投資的貿易創造效應大於貿易替代效應,對外直接投資會改變母國向東道國出口的商品構成,以中間產品出口代替終極產品出口,這也就更說明了加強對外直接投資的必要性。
總之,隨著經濟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對外直接投資和對外貿易的關聯性將會不斷發展,中國應該適應這一新的形勢,積極改變目前對外直接投資缺乏競爭優勢,與對外貿易的規模不相適應的狀況,鼓勵企業在加強自身發展的基礎上,制定確實可行的對外直接投資戰略目標。同時,政府要加速完善境外投資立法,利用財政、金融等多種手段支持企業開展跨國經營,為企業境外直接投資提供優質服務, 努力建立起對外直接投資和對外貿易之間的健康良性的發展關系。
『陸』 韓國的經濟發展歷程
韓經濟發展歷程回顧
1948年韓建國後不久,朝鮮戰爭爆發,韓經歷了三年戰爭洗禮,經濟遭受沉重打擊。戰爭結束後,其經濟主要依賴美國的無償援助和優惠貸款。
60年代韓經濟開始起步,以第1個「5年經濟發展計劃」為標志,韓開始工業化進程。此時,韓政府開始實施以促進出口為特徵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為促進出口,韓將韓元貶值100%,並將多元匯率體系轉為單一匯率體系。當時勞動力成本較低,出口主要以輕工業產品為主,進口中糧食占較大比重。採取措施擴大出口同時,韓還制定了《外國資本促進法》,鼓勵外資流入。外資在當時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據統計,1962年外資在韓國內投資中所佔的比重高達83%。
70年代,韓開始著力促進重化工業的發展。1973年韓公布並開始實施「重化工業發展計劃」,大量投資向重化工行業傾斜。這一時期是韓造船、鋼鐵、汽車、電子、石化等工業的萌芽期,也是韓城市化進程開始加速的時期。重化工業的發展對經濟拉動效果十分明顯,1972-1978年韓GDP年均增長10.8%,重化工產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亦由72年的21%上升至78年的35%。同期,韓發起了著名的「新農村運動」,大大提高了農村地區的生產和生活水平。
80年代韓經濟開始自由化並開始著手進行結構調整。70年代的過度發展帶來一系列問題,韓政府要求大企業進行合並重組,結構調整主要集中在汽車、重機械製造、冶煉、造船和海外工程建設領域。這一措施促使韓產生了一批大財閥加深了這些大企業集團的市場壟斷。同時,韓開始銀行業私有化,降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障礙,金融服務開始逐步走向多樣和成熟。這一時期韓對外國直接投資的限制亦有所放寬,1984年修改了《吸引外資法》,取消了對外資持股比率和利潤匯出等的限制,對外資的審批亦轉向NEGATIVE系統。
90年代是韓經濟逐步融入世界化進程的時期。90年代經濟區域化蔚然成風,新的國際貿易體制逐步形成。韓積極參與烏拉圭回合談判並於1995 年成為WTO創始國之一,1995年韓人均收入首超1萬美元,1996年韓加入OECD,標志著韓正式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同期韓還先後加入了APEC、ASEM等國際組織。
1997年韓發生金融危機。80年代以來的過度經濟擴張過程中,韓積累了大量外債,外債在GDP中所佔比重快速增長,1994年已接近GDP的25%,其中,短期外債所佔比重極高,1996年曾高達58%,而韓本身外匯儲備並不充足。大企業為實現自身快速發展不惜大舉借貸進行投資,導致企業負債率居高不下,企業財務結構十分脆弱。據統計,1997年前韓企業平均負債率超過400%,30家大企業的平均負債更高達518%。此外,在金融危機發生的前一年即1996年,韓貿易收支狀況較差,韓寶鋼鐵、起亞汽車等若干大企業又相繼破產,更加重了韓整體的經濟脆弱程度。
1997年10月,東南亞金融風暴爆發,韓國股市隨之暴跌,韓元匯率急劇下跌。截至11月21日,韓外匯儲備幾乎耗之殆盡。韓政府迫不得已向IMF申請了135億美元的緊急貸款援助,暫時渡過了這場危機。
危機過後,韓政府根據與IMF達成的協議,開始對其經濟進行改革,主要著眼於提高宏觀經濟的穩定性。通過在公共領域、企業領域、金融領域、勞動力領域進行大幅度結構調整和制度改革,迅速地擺脫了金融危機的陰影,提前償還了IMF借款,外匯儲備大幅增加,1997年韓外匯儲備僅為38億美元。截至2009年1月,韓外匯儲備為已增至2017.4億美元。
『柒』 韓國經濟是如何騰飛的
韓國經濟起飛始於60年代初期,爾後30年來,一直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據世界銀行《1992年世界發展報告》統計,自1965年至1990年韓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年增長率為7.1%,列世界各國之首。按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莫克爾斯提出的「現代國家主要指標」剖析,韓國1990年人均GNP5400美元,第三產業在GNP所佔比重為46%,非農業就業人口比例、受過基礎教育人口比例、適齡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人數、城市人口比重、平均人口預期壽命、人口自然增長率等均已達標,可見90年代的韓國已進入國民經濟現代化階段。對外開放進而實現市場經濟國際化被認為是韓國經濟起飛過程中成功的因素之一。國際輿論稱之為「韓國奇跡在戰爭的廢墟上出現」。
一、對外貿易推行由進口替代到出口導向的多邊化發展戰略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一片廢墟上誕生的韓國,復經歷了朝鮮戰爭的洗禮,一直到60年初,其GN22P才達到24億美元。為擺脫戰後的經濟困境,提高本國的生產力水平,最初實施進口替代戰略,對於本國生產需要的原材料和生產資料的進口徵收低關稅,對於准備由本國產品替代的消費品進口徵收高關稅,對於替代進口的國內產業給予財政、金融優惠等,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穩定經濟和發展生產的積極作用。但是由於進口替代不僅限制了某些國外產品的進口,同時也限制了本國產品的出口,造成既缺乏資源和資本,又缺乏技術和設備的局面,加深了國民經濟對外依賴程度,導致國際收支狀況的進一步惡化,使國內的工業化進展非常緩慢。
50年代與60年代之交,世界上發生了以電子科學為核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推動了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問世,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世界經濟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強勁的勢頭,促使國際市場容量日益擴大,刺激了各國之間貿易的持續增長。加上美、日出於全球戰略的考慮,對韓國在資金、技術、物質等方面給予援助,為韓國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提供了較寬活的發展空間。據此,從1964年開始,韓國從進口替代戰略轉向出口導向戰略,把經濟活動的重心由國內市場轉向國際市場,採取外貿多邊化和自由化的政策,參與國際分工和世界市場競爭,以外貿出口帶動整個國民經濟發展。隨後,韓國出口額開始逐年擴大,年均增長達40%以上,在出口貿易的帶動下,韓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國民收入及就業率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到1990年韓國的GDP業已高達2364億美元,30年來增長99倍。
二、以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目標為依據,促進國內外經濟一體化
60年代初,韓國在轉向出口導向型戰略時,資金缺口很大,投資需要增長很快,據此,韓國政府果斷地作出加快引進外資步伐的決定。韓國引進外資的主要著眼點,一是有利於發展出口和國際收支改善的原則;二是有利於關鍵性工業公益事業發展的原則;三是有利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福利事業作出貢獻的原則。30年來,韓國以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目標為依據,制定了引進外資的鼓勵和限制政策,一直把技術引進作為引進外資的一個重要方面。在60年代的工業化進程,大膽利用外國先進技術,通過消化、吸收和創新,促進了產業技術的發展,形成以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為基礎的重化工業經濟。80年代以後,重點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以促進產業的升級換代。引進技術的比重,機械製造業佔27.8%,電子工業佔20.9%,石油化工佔16.4%。
韓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為相對剩餘資本集中提供了參與國際分工的有利條件。為了擴大出口市場,穩定國際資源進口,抵制貿易保護主義,強化本國產業的升級,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降低勞動力成本,80年代以來,韓國推行了對外直接投資、建立海外生產基地的策略。韓國政府通過財政、金融等手段鼓勵本國企業向外擴張,在信貸、稅收和保險制度等方面給予優惠。據有關資料顯示,80年代韓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40%以上是靠政府支持籌措資金發展起來的,1988年韓國對外直接投資額為4.8億美元。目前,韓國對外直接投資主要是資源開發型產品投資,服務於國內經濟的發展;其次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投資,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一些本國限制性的產業,同時降低勞動力成本;再次是對發達國家投資,藉以達到引進高科技和現代管理手段的目的。既實現了國內產業結構的現代化,又促進了國內外市場的一體化。
三、加快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逐步邁向資本市場國際化
60年代後,韓國為擺脫國外的資金援助,求得經濟獨立,有計劃地建立了各種金融機構,發展各類金融市場,逐步完善了金融體系。80年代初,韓國加快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步伐,加強國際金融中心的籌建,到90年代初,除國家中央銀行(韓國銀行)在國內建有15個分行,在海外設有8個分支機構外,大力發展商業銀行,其中包括全國性市中銀行(又稱存款銀行)5家,擁有資產約占商業銀行資產總額的75%,其分支機構達1857個;地方銀行12家,擁有資產約占商業銀行資產總額16%;外資銀行69家,其中最多的是美國,美國的10大銀行就有8家在韓國開設了分行,其次為日本和西歐國家。
韓國的金融市場分為有組織的金融市場即以銀行為中心的短期貨幣市場,非組織的金融市場即以非銀行機構為中心的長期資本市場。韓國政府認為金融業的開放首要的是資本市場的開放,因此於80年代開始實施資本市場國際化計劃。第一階段(1981至1984年)有限度地允許外國投資者通過韓國證券公司管理的開放型國際信託基金和由外國證券公司管理的封閉型基金間接參與投資。第二階段(1985年至1987年)加速韓國投資者間接投資外國證券的活動。第三階段(1988年以後)擴大海外基金的規模,以便利外國投資者間接投資韓國證券市場,准許韓國機構和企業投資外國股票,逐步邁向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金融業的發展已成為韓國政府管理經濟、加速資本積累和促進經濟繁榮的重要手段。
縱觀韓國經濟發展的演繹過程,可資研究和借鑒的基本經驗:一是從韓國經濟體制運行情況來看,實行市場調節與政府調控相結合,以政府調控為主,眾多國外經濟學家認為當前韓國仍屬「政府主導型市場經濟體制」。它通常實施集中的宏觀經濟決策,並通過指示性計劃和控制經濟參數,藉助經濟立法和行政手段,規定產業和企業發展方向,調節國民經濟的運行,以推動主要經濟決策的實施。這對於發展中國家在資金、技術、管理人才均極端匱乏以至無法依靠民族資本的積累來迅速發展國民經濟的情況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二是從韓國政府宏觀決策的選擇來看,特別注重從本國的國情出發,適應世界經濟形勢發展變化的需要,抓位有利時機,及時調整經濟政策和策略。韓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能夠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推行不同的貿易政策、產業政策和金融政策,較早的使國民經濟通過計劃手段,從粗放型發展及時轉變為集約化發展,因此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里關鍵是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三是從韓國經濟發展格局來看,實行以貿易為導向,以工業為基礎,以金融為後盾的三元經濟發展戰略,推進市場經濟國際化,形成國民經濟投入和產業的良性循環,為韓國經濟高速發展創造了高能化的結構。對外開放不僅有助於促進各項生產要素在國際范圍內進行交流,達到互補互利的目的,而且有助於適應國際競爭機制,促進技術進步,提高勞動效率,進一步發展社會生產力。金融對外開放是市場經濟走向成熟的標志,但恰恰是中國對外開放、與國際市場接軌的薄弱環節,中國政府要加大開放力度,重點似應在金融開放上大做文章。誠然,目前韓國市場經濟體制仍處於不斷完善之中,政府調控與市場機制的協調,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的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保障的配套等還存在發展失衡的問題,尚有待於進一步改進。
『捌』 韓國躋身世界第十大經濟體,韓國是怎樣逆襲的呢
韓國科技部公布創立元宇宙/NFT安全委員會,以查驗元宇宙概念和NFT等虛似結合經濟發展散播所形成的新安全難題,並尋找領域協作。與此同時,韓國互聯網與安全局(KISA)也打算在今年底以前制訂NFT應用規范。但在資金扶持方面,韓國政府部門已然宣布逐漸對外直接投資元宇宙概念新項目。依據科學與信息通信技術部長LimHyesook的申明,將投入超出1.77億美金來運行元宇宙概念的大國產業和企業。值得關注的是,韓國是第一批向元宇宙概念資金投入的國家之一。
韓國的總面積僅有10.3萬公頃,與我國江蘇省總面積尺寸非常。在G20經濟大國中,韓國領土面積最小一個,可是經濟水平卻早已位居前十。韓國的經濟繁榮肇始於上個世紀60時代,一直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這30多年時間里,韓國經濟的狂飆突進,經濟發展增長率基本上維持在8%上下,造就了著位的「漢江驚喜」。亞洲金融風暴後,韓國經濟增速放緩,但是並沒有步拉美巴西、阿根廷等國的覆轍,經濟發展依然保持了一定提高。今日,韓國的車、家用電器、半導體材料工業製品,手機上、計算機等IT商品銷往世界各地。
『玖』 誰知道世界各國外資在中國的份額比例是多少
作為世界上最大新興市場的中國,成為全球投資陰霾中少有的亮點之一,是國際直接投資流向變化中的主要受益者。在加入WTO後的第一年,中國利用外資保持了很高的增長勢頭。根據中國外經貿部統計,2002年1-8月,實際利用外資金額344.42億美元,同比增長25.52%。可以預計,2002年中國引進外國直接投資的總規模將超過500億美元,創下歷年外資引進規模的最高記錄。而且,隨著中國整體實力的提高,流入中國的外資構成也在發生積極變化,資金和技術密集型投資比重在明顯提高。從來自中國港澳台地區的投資構成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種變化。僅根據台灣的統計,在1991-2000年間,台灣對大陸電子及電器製造業的投資僅占其對大陸投資總額的28%,而2001年則提高到45%,而相應地,紡織與食品飲料行業的投資則從12%下降到3%。
中國日益成為影響國際直接投資格局的重要因素
中國經濟的崛起,標志著國際直接投資格局正在發生重要的轉變。與兩年來亞太地區外資流入的減少形成鮮明的反差,投資中國與外資在華並購的熱潮正在升溫。由於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廣闊的市場前景,中國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並對亞太地區乃至全球國際直接投資格局開始產生顯著的影響。例如,2001年,韓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最大東道國不是美國,而是中國。而且,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正在從東南亞遷往中國。造成這一狀況的因素,並非如人們所想像的是中國勞動力廉價所致。實際上,一向被認為中國勞動力成本低的狀況正在發生變化。資料顯示,外資企業的中國職員的勞動力成本已高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而且,隨著外資大量流入和國內企業吸引力的提高,使得對合格人才的競爭更加激烈,加上中國社會福利保障制度正在不斷完善,這些都在加大外企的投資成本。因此,影響中國外資流入的勞動力價格優勢開始下降。
其實,真正影響和加快外資流入的決定性因素,是中國的市場優勢和制度優勢(如投資政策及其透明度)正在上升。巨大的市場發展潛力和「入世」後鼓勵外資進入的政策保障,都堅定了跨國公司投資信心。僅從中國的外資政策方面看,在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中國政府本著鼓勵外商投資、提高利用外資質量的原則,增加了鼓勵類目錄,由過去的186條增加到262條;減少了限制類,由112條減少到75條。同時,放寬了外商投資的持股比例限制,並將原禁止外商投資的電信和燃氣、熱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網路系統首次例外對外開放領域,進一步開放銀行、保險、商業等領域。
正是在此背景下,大量的跨國公司卻紛紛表示要加大對中國的投資規模。許多大型跨國公司,它們的全球戰略都將中國作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投資對象。中國投資市場的國際競爭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小到鍾表、眼鏡,大到汽車、航空,競爭的硝煙都將達到空前激烈的程度。僅以汽車業為例,在大眾、豐田等巨頭南北割據的情況下,不甘落後的日產公司亮出大手筆,投資85.5億元(10.3億美元)與東風汽車公司組建一家新公司,雙方各持50%股份,要在2006年實現55萬輛汽車的年銷售目標。
在新的外資政策導引下,外商已不再滿足於已往的合資等投資方式。2002年前8個月,外商獨資企業佔新批外資企業總數的65.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6.3個百分點,體現出日益明顯的外商「獨資傾向」。伴隨著中國允許國有企業向外資出售股權政策的出台,外資在華並購必將呈現迅速升溫的現象。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正在將它們的地區總部遷入北京和上海。2002年上半年,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落戶上海的步伐明顯加快,累計已超過70家,其中以信息技術產品公司以及物流、航運等行業的跨國公司居多。值得指出的是,我國台灣企業在外資流入大幅減少的同時,對大陸卻顯示了極大的投資熱情,其中2002年上半年的新增投資有88%都投在長江三角洲。而且,台灣電子等科技含量較高的產業投資呈明顯的增長趨勢。
以中國為核心的亞太地區的並購活動有可能率先走出低谷,成為全球並購形勢中最為活躍的地區。隨著中國開始向外資出售國有企業股權和有關外資並購法規的完善,外資並購的可操作性將不斷提高,外資並購熱潮將從2003年繼續升溫。同時,作為經濟總量和對外貿易已居世界第六位的經濟大國,中國對外投資能力也必將迅速提高。尤其是隨著民營經濟的崛起,中國對世界直接投資增長的貢獻度會越來越大。作為周邊國家,其他亞太地區國家也紛紛調整產業結構,以適應中國經濟迅速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加上亞太新興地區現已成為國際資本最重要的避險地區,因此,可以預計,整個亞太地區正在醞釀著以中國為核心的新一輪企業兼並高潮
『拾』 論述國際投資的起源和發現歷程
國際投資的起源和發展
一、形成和發展階段
形成過程:國際商品資本—國際貨幣資本—國際生產資本
1、初始形成階段(1870年—1914年)
1870年出現第二次工業革命為標志
特點:
(1)借貸資本和證券投資形式佔主導地位,約占國際投資總額的90%左右
(2)投資國主要是歐洲少數資本主義國家,主要債權國為英、法、德
(3)東道國主要是當時比較落後的資本主義國家和殖民地國家
(4) 投資產業主要是資源開發和基礎設施。
2、低迷徘徊階段(1914—1945年)
特點:
(1)國際投資總額有所增長,但幅度不大
(2)主要投資國地位發生了變化
(3)官方投資規模擴大。
3、恢復性增長階段(1945—1979年)
特點:出現第三次工業革命
(1)美國對外投資霸主地位進一步確立
截止1960年底,美國、英國、法國、原聯邦德國和日本的對外投資的累計額分別為662億美元、220億美元、115億美元、31億美元、5億美元;到1970年底,美國、英國、法國、原聯邦德國和日本的對外投資的累計額分別為1486億美元、490億美元、200億美元、190億美無、36億美元。
(2)國際直接投資所佔比重逐步提高
(3)一些發展中國家逐步走上對外投資舞台
到1969年,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的跨國公司達到1100個。印度、韓國、中國香港、新加坡、巴西、墨西哥、阿根廷、中國台灣省以及中東一些國家和地區開始了對外投資。
4、迅速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
特點
(1)國際直接投資規模迅速擴大
(2)美、日在國際投資中地位發生變化
80年代後期,日本取代美國成為最大的債權國,而美國在1985年結束了其長達67年的債權國地位而淪為債務國,其在國際投資中的地位相對下降。
(3)國際投資重點向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轉移
(4)發達國家資本對流形成大趨勢。
5、高速增長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來)
(1)FDI的規模劇烈波動
(2)經濟高增長地區成為FDI的熱點
90年代,美國在國際投資中的地位再度上升,成為世界頭號對外投資國,而日本在國際投資中地位則下降。
(3)跨國公司在FDI中所承擔的角色日益突出
(4)FDI 的產業結構進一步高級化
(5)跨國並購成為FDI的主要方式。
二、「二戰」後國際投資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1 科技革命和國際分工的發展——決定性因素
2 生產資本的高度集中和壟斷——物質基礎
3 追求更高的資本利潤率——內在動因
4 資本主義國家政府的扶持和保護
(1)納稅優惠政策
稅收抵免(Tax Credit)
稅收饒讓(Tax Sparing)或稅收豁免(Tax Exemption)
稅收延付(Tax Deferral)。即投資國對海外公司的投資收入,在匯回本國之前不予征稅 。
(2)提供信息服務和情報
(3)實行海外投資保險制度。
5 東道國利用外資政策變化——國際投資的助推器
A、財政激勵
B、金融優惠(贈款、貸款擔保與補貼等)
C、建立經濟特區、科學園區等
D、提供法律保障和投資承諾
E、其它措施:如提供信息、為技術合作與技術擴散提供便利等。
6 金融市場一體化和交通通訊國際化——重要條件
7 國際投資環境自由化程度不斷提高。
三、國際直接投資新動向及發展趨勢
1 FDI規模總體上持續增長,但勢頭有所減緩
1990年OFDI存量為17214.6億美元
2000年OFDI存量為60864.3億美元
2003年OFDI存量為81968.6億美元
2007年OFDI存量已超過15萬億美元
2010年OFDI存量為18萬億美元
2、發達國家資本雙向滲透佔主流,流向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很不平衡(見2012年世界投資報告的前10位)原因:
(1)發達國家科技水平高
(2)集團內部相互投資增加
(3)發達國家投資環境優越
3 國際直接投資產業結構逐步升級,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受到青睞
轉向服務業的原因分析:
A. 它體現了服務業在經濟整體上的地位上升:2001年,該部門平均占發達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72%,占發展中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52%,佔中東歐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57%。
B. 許多服務是無法交易的,它們只能在消費當地生產。因此,通過外國直接投資是將服務帶入國外市場的主要方式。
C. 各國已放寬了服務業外國直接投資限制,使增加流入量成為可能,尤其是進入以往對國外關閉的行業。
D.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以及中東歐國營公用事業的私有化浪潮。
4 國際投資方式靈活多變,跨國戰略聯盟成為跨國公司的新形式
跨國戰略聯盟(Trans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
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跨國企業,在共同投入互補性優勢資源的基礎上,在某些方面形成協調運作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
按形式分:
(1)合並式聯盟
(2)互補式聯盟
(3)項目式聯盟
按具體內容分:
(1)股權式聯盟
(2)產銷式聯盟
(3)技術式聯盟
組成戰略聯盟的原因:
(1)科技革命向縱深發展的結果
(2)分攤巨額研發費用和投資風險
(3)增加新的市場機會,提高國際競爭地位。
5 國際投資主體多元化,發展中國家對外FDI能力增強
典型代表:
(1)以亞洲「四小龍」為代表的較富有的國家和地區
(2)以中國、印度、巴西為代表的發展中大國(中國海爾案例)
(3)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
6、國際投資政策自由化成為大趨勢,雙邊和多邊投資協調合作取得新進展
投資政策法規變化的影響:
(1)改善了市場進入的條件
(2)改善了外國投資者的待遇標准
(3)改善了外資企業的生產經營環境
(4)相對降低了國際直接投資風險。
7、 跨國並購投資潮起潮落
(1)跨國並購投資金額巨大。
(2)跨國並購涉及領域廣泛。
(3)跨國並購區位分布不平衡,歐美和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並購較多。
(4)跨國並購動機趨向長期化,善意並購呈現上升趨勢。
(5)跨國並購方式多樣化,「強強」聯合逐步取代「強弱」聯合。
四、國際間接投資發展趨勢
1、總體投資規模持續擴大
2、國際間接投資繼續大量流向發達國家,新興市場也受到投資者青睞
3、國際間接投資主體機構化趨勢
4、國際間接投資種類衍生化趨勢(雙刃劍)
5、國際間接投資方式的證券化趨勢(銀行信貸比重下降,債券、股票融資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