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感覺韓系車是特別好的車,可是為什麼還是有人說不好呢
為什麼說國人看不起韓系車?不管國人看得起還是看不起韓系車,都不可否認韓系車在 汽車 舞台上的位置,作為五大車系之一,作為歐美頗受關系的 汽車 品牌,作為連年獲得全球沃德十佳發動機的車系,無論是銷量還是品質都是優秀於我們自主品牌 汽車 的。但是即便如此,為何還看不起韓系車呢?
很多人看不上韓系車,其實是對韓系車不了解。如果能夠了解韓國 汽車 的發展史比我們自主品牌 汽車 晚,但能夠全面超越自主品牌 汽車 成為 汽車 強國,我虧纖想很多人是會改變觀念的。韓系車也是經歷了由模仿到逆向開發到自主生產的 汽車 的過程。可貴之處就是學以致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目前已經完全能夠獨立研發 汽車 ,並且把 汽車 賣到了 汽車 消費觀念成熟的歐美國家,還有什麼理由看不起韓系車?
很多人看不上韓系車,自然也要與名族情節有關。就像是日系車再好,也有人打死也不會買,韓系車同樣也有這種情況。也是從薩德事件以後,韓系車銷量下滑,國內市場一蹶不振,算是國人給韓國的一記響亮耳光。那段時間,韓系車真的不景氣,國內一些生產線都停了。
隨著我們自主品牌 汽車 的的崛起,也給了韓系車有力的沖擊。自主品牌 汽車 價格更加低廉,配置更是豐富,超高性價比還是很有誘惑力的。當然這與韓系車的一些不足也是有關系的,韓系車底盤不夠扎實,風格與日系車相似,畢竟起步也是學習的日系車。韓系車隔音降噪水平也是比較的一般,可以說日系車的不足在韓系車上也都能找到。
拋開一切單純說 汽車 的話,韓系車還是有兩把刷子的。質量穩定可靠,燃油經濟性也很出色,還有就是動感拉風的造型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等。即便是拋開中國市場,韓系車同樣可以立足世界 汽車 舞台,如果大眾 汽車 拋開中國市場,銷量一樣不如韓系車,這就是韓系車的實力。相比自主品牌 汽車 ,確實還有很大提升的空間。
我來回答一下吧,因為我一直開韓國車。
首先我們要界定一下車子「好」與「不好」的標准,這就像人們的幸福感一樣,每個人的幸福感標準是不同的。說到私家車,自己喜歡就是「好」。
我是2000年第一次擁有一輛二手三箱夏利車,開了幾年後,買了第一輛新車,就是起亞「賽拉圖」,那個時候的車型不是很多,老三樣「桑塔納、捷達、富康」,新三樣「凱越、伊蘭特、愛麗舍」,2005年起亞賽拉圖上市,當時看到賽拉圖的流線造型,覺得這車好呀!於是我成為蘭州市第三個賽拉圖車主記得是12.8萬、手動至尊款,買這輛車一是喜歡外形,二是因為銷判仿它的前身「千里馬」,當時喜歡研究車子的人都知道,「千里馬」的發動機動力充沛是一大亮點。賽拉圖翻譯前的原意是「犀牛」的意思,果然沒讓我失望,一二千公里的長途跑了很多次,北方省份都基本跑過了,最讓我驚奇的是2007年從蘭州跑拉薩 旅遊 ,車里滿滿五個成人,絲毫沒感到車子吃力,尤其從拉薩到納木錯湖,中間有一段特別長的上坡,我的車子滿載五個人,一路超過很多自動擋的排量大些的車,但2012年我換車,賽拉圖就沒出過一點毛病。
因為愛釣魚,賽拉圖後備箱裝不下太多漁具,2012年我又換了一輛進口起亞索蘭托2.4汽油版,再次選擇起亞車子,也是因為賽拉圖不錯的表現。索蘭托到手一直開到今天,沒有出過問題,儀表盤冬天嘎吱響也很快解決了,索蘭托空間寬敞、乘坐舒適,跑長途特別穩。可以這么形容:正常行駛它像個羞答答、溫柔的小姑娘;一旦猛踩油門,它立刻會變成一個母老虎似的瘋婆娘。
總結:1、韓國沖兆車不是什麼名車,但是它盡量做到最好,並沒有偷工減料;2、各方面調教中規中矩,沒有大的短板。3、價格適中;4、作為工薪階層,要求穩當、實用的,可考慮起亞車。
其實我覺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韓系車其實是汲取了美系車以及日系車的精華,因此不少人覺得韓系車不如美系車、日系車,當然這可以說是一個事實。
還有就是因為之前的薩德事件,惹得不少國人很憤怒,不少消費者其實最看重的是韓系車的性價比,後來因此想了想,好像除了性價比高以外也沒啥了,而且在加上現在國產品牌的崛起,咱們也有了這個去指責別它的資本了。
但是其實韓系車也沒有差到一定的程度。韓系車普遍來說其實都比較穩定的,再加上顏值也比較出眾,所以不少國內的消費者都對其十分青睞。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就是韓系車的發動機,質量相當好,在國際上也很出名。而韓系車的銷量在全球也相當不錯。想想看,假如一個車企的車質量不好,那麼怎麼會有這么高的銷量呢?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民族情結,中國人骨子裡還看不清韓國人,稱其是棒子,就像韓國人看不起中國人一樣,自然也將這一情緒延伸至 汽車 、手機等產品上,這是一種自卑而自大的表現。
與排名靠前的德系、日系相比,韓系車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優點,但是勝在質量穩定,不貴, 毛病少!設計也還不錯,筆者的一輛ix35開了近7年,除了正常更換機油、電瓶外,沒有經歷大修,造型現在看來還不落伍。
在中國品牌 汽車 這兩年的快速進步之下,韓系車的優勢在迅速縮小,但中國車至少現在還沒有看不起韓系車的資格。
在 汽車 的主要部件上,韓系車都擁有自己的核心 科技 ,尤其是發動機,幾乎年年上榜沃德全球十佳,電動、混動、氫燃料電池車都有儲備,現代-起亞產品年銷量超過800萬輛,賣到全世界,銷售量及評價穩居幾大品牌前列,中國目前賣最多的吉利也只有120萬台,現代--起亞的利潤和品牌價值也幾乎位居行業前列,各大排行榜上還根本看不見中國品牌。
中國品牌還需向韓系車學習,也許再過一段時間才能藐視韓系車。(鹿鼎記)
我的韓系車起亞,5年了,沒有過一次大小毛病,除了人為損壞,還有正常保養,用的放心,感覺還是非常棒的,省油耐磨。
你們所說的韓系車不行,我看是你個人不行,對人家有偏見,但是人家造的質量就是好,我不是來吹捧韓系車,我是農村人,不能是說人家一次薩德事件,對他們的產品就耿耿於懷,那小日本呢,侵略我國的時候,屠殺我們同胞的時候,中國大地上跑的日本車比韓系車還多,日本車省油也省不到哪裡去,都是噸位級的車也要燒油推動,其他的也不多說,怕又有噴子會噴了。韓系車子能夠全球排名,還是非常有實力的。
說韓國車不好的都是人雲亦雲罷了,大部分都是沒車的人!真正開過韓系車的人我想絕大部分會說韓系車不錯,雖然各方面不突出,但是勝在質量穩定,毛病少!在 汽車 的主要部件上,韓系車都擁有自己的核心 科技 ,尤其是發動機,幾乎年年上榜沃德全球十佳。產品賣到全世界,銷售量及評價穩居幾大品牌前列,這根本是國產車無法比擬的。
你這就有點誇張了,雖然我也是途勝車主,但是要我說,途勝算不上好車,也算不上爛車,只能說一分錢一分貨,如果這個價有比途勝好的我買途勝幹嘛?韓系車最大的優點就是設計合理,家用省心,再帶點小激情,又不張揚。總結為:合理性。就跟10萬的哈佛也很合理一樣,都是相對價格做的讓人滿意的。如果給我50萬,我可能會在賓士和寶馬中選一款,我這人不愛張揚,只是從車的角度考慮,我又喜歡suv的隨意性和空間,我覺得我會考慮glc多一點,前提是別再簡配。。。如果只有25萬只想要大空間,8at,2.0t你說我不買勝達還能買什麼?拋開價格,一切都是空談
首先說,用國別來判斷車的質量,這本身就是比較幼稚的說法,每一家車企,乃至於說每一款產品,都有它的特性,很難一概而論。很多「老司機」講的,如日本車皮薄,德國車結實,美系費油,多是片面之詞。不同車企之間的差異在韓系車倒是沒啥體現,因為韓國車企,能算得上國際級的其實只有現代起亞集團一家。但所謂千萬別買韓國車,也是比較片面的。
美國的 汽車 市場,基本可以看作目前全球范圍內競爭最激烈,且消費者最成熟,且相對最開放的市場。大家可以從現代和起亞在美國市場的銷售表現一窺他們的江湖地位。以下兩張圖是我隨手從網上搜的公開數據。第一張是2018年分品牌銷量,起亞現代集團加起來幾乎等同於日產。後一張是2018全年中型轎車銷量,optima(相對於K5)和索納塔也都在大眾之上。當然,評價車有很多維度,未必賣的多就一定好。但如果稍微「懂車」就不會買韓國車,難道這么多美國消費者都不懂車么?
為什麼會有人說韓系車垃圾呢?以我分析,可以總結為以下兩點:
第一:韓國 汽車 工業的起步晚於歐美日。做為後來者,必須以高性價比的姿態入場。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曾經的日本品牌和今天的中國品牌上。定位低、價格低,再加上廣大人民群眾對韓國的整體工業水平沒有像對歐美日那樣的信任感,輿論形成韓系車「垃圾」的說法也就不難理解了。事實上,這也是起亞、現代品牌溢價能力遠遜於大眾、別克、豐田的原因,通俗地說,就是「賣不上價」。
第二:在全球范圍內,由於歐美日那些品牌的存在,韓系車一直沒有擺脫以高性價比取勝的套路。同時,也沒有做出全球范圍內有影響力的豪華品牌。以中國市場為例,原本韓系和法系在市場中的地位比較相近,但在經歷了2018年的市場波動之後,韓系車銷量卻一路回穩走高,法系則有一蹶不振之趨勢。究其原因,就是韓系車徹底的放下身段,在中國做本土化研發,針對本地化需求做高性價比產品。最典型的就是當前一代ix35。它其實是利用老款ix35平台和動力系統更新外觀、內飾而來的,因為足夠便宜,銷量相當好。
這里有必要插一句,車定位低,選擇的技術簡單或者比較老,絕不一定說明車垃圾,也不一定說明車企技術實力差。大眾賣的比紅旗便宜多了,你總不能說大眾的技術實力沒有一汽強。
如果買車不聽身邊「懂車帝」的話,那應該怎麼買?
其實題主的困擾,筆者身邊很多朋友都有。總有懂車的朋友說這車好,那車不好,問到底好在哪,說的又都是玄乎其玄,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依我看,買車大不用聽那麼多人的意見。只要你明確好自己的用車需求,然後按預算找出備選車型,一款一款去實際體驗一下就夠了。
聽再多人介紹,看再多的車評,也不如去4S好好體驗以下靠譜。看看配置是否夠用,空間是否夠用,動力水平能不能接受。至於你說的比如底盤技術什麼的那些細節,其實完全不必在意。如果你是車迷,那麼 汽車 的技術細節是有趣的談資,而單純從消費者的角度,您只需要關心這個技術是否給你帶來了好的使用體驗即可。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後懸架形式,很多「懂車人」都說扭力梁的後懸架是板車懸架,不能買,但其實99%的人在99%的路況下都開不出區別。
我個人覺得還是薩德事件的影響比較大,韓國車性價比比較高,在合資車裡面是國內車的最大競爭對手,許多國內廠商當然要黑它。我家有大眾,起亞和豐田三輛 汽車 ,感覺韓國車大小毛病沒有,外觀設計是韓國車最大的優點,性能也比較穩定,但是整車速度性能比較軟,加速感不是很強,作為家庭代步車是非常好的,我特別煩感對於韓系車安全的過度貶低,車皮薄確實是事實,還是那句老話一分錢一分貨。真正的安全除了整車質量穩定是輔助因素,關鍵還是駕駛人員駕駛技術和安全意識。很多著名演員坐在進口車里出交通事故一樣死,進口賓士開120邁撞水泥墩子去我不信你不死。
韓系車能進全前五,這絕對是實力啊!
❷ 韓系車為什麼能在美國熱銷原因是什麼呢
中國已經成為地球上最大的汽車消費國。除了中國,第二名自然是美國。美國和中國一樣,是一個汽車品牌“極其豐富”的國家。除了本土品牌,比如通用、福特、FCA等。,還有日系,韓系,德系等很多品牌。韓系車在中國的銷量不怎麼樣,但是在美國市場,韓系車的情況要好得多。
當時,美國大多數汽車製造商提供3年或36,000英里的保修政策。2008年金融危機後,一向消費前衛的美國人不得不勒緊褲腰帶,現代趁機上位。聯合保險公司推出“失業一年內退車”、“客戶失業三個月分期付款”等一系列服務,擊中人心。
即使在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的時候,現代在美國的銷量仍然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韓系車進入美國市場也是經歷了一番苦心,才有了今天的成就。當然,韓系車之所以在美國賣得好,也離不開自身良好的產品力。外觀設計方面,韓系車採用流體雕塑和流線設計,更符合現在年輕消費者的審美訴求,還有就是韓系車油耗比較低。相比大排量的美系車,韓系車更符合普通家庭的需求。
❸ 從全世界來看,韓國的車究竟好不好
首先從世界范圍來看,韓國車是有好的方面也有壞的方面,好的方面是價格方面、產品設計方面可能有優越性,差的方面就是質量還有安全性可能沒有那麼的好。
韓國車屬於全球車(區別於國內這種只能在中國和少數國外市場賣得出去的車子)中價格最便宜的一類,經濟實惠是其特點。確實韓國車在技術、品質、安全性上都和傳統的歐洲車和日本車有明顯的差勁,但在價格上確實實惠。在花一樣的錢,買日本的車可能是一個級別,買德國的車可能是更低的級別,韓國可能會買到一個更好的版本,不同的車都會有喜歡的群體,因為不同的車所適合的群體也不一樣的。
目前韓國車對自主品牌的優勢主要是在外形美學設計、細節工藝相對水平和質量穩定性這些小環節上,如果這些優勢喪失或者變得不再明顯,那麼中國的自主品牌將對韓國車市場產生劇烈的沖擊。中國汽車工業走的路其實和韓國當初的路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對於很多競爭的壓力,對於韓國的汽車行業如果不進行技術上的革新的話,那麼肯定會導致在汽車行業越走越遠的。
❹ 韓國汽車的發展經驗有哪些值得中國借鑒的
韓國車之所以能進入國際市場,因為開始車型是人家的。可他和我們有一點不同,他跟邯鋼的經驗差不多。以國際市場價格為基準。比如國際1萬美元,他定到9千美元,然後分解到每個部件,成本不許超過。出來的整車是9000美元,但產品是美國人的,所以產品就有價格競爭力。我們對這一套根本就沒有想。當時汽車總公司技術處的一位處長就坐在我旁邊,會後我問他,這些問題你們考慮沒有?他說沒考慮。他們想的就是國產化率。不是以提高國際競爭力為前提,所以盡管國產化率很高,但是價格很貴,有些質量未見得好。
第二步就是自主開發。基礎差,怎麼自主開發?車身也不能設計,就從從義大利買設計。我們造船當初搞船型設計,也是買人家的。因為你在落後階段,要往上趕,完全靠自己搞不出來。我們現在為什麼不可以買?這個錢比花1億美元買帕薩特,便宜的多了。再就是發動機的設計。發動機是他們自己造的。自己搞出來以後,用戶不相信他。他先打包票:我現在給你是自己開發的,如果使用不行,我馬上給你換成馬自達。這樣用戶就放心了。以後經過考驗,人家發動機就站住了。這下自主開發就起來了。自主開發並不要求每個零件都是自己的,這是不可能的。主要車身一換,發動機一換,就是我自己的車了。換個名字就行了。
當然,要自主開發,在合資企業是辦不到的,所以他把合資企業變成單一的民族工業。不能用行政命令買你的股權。有一段時間,弄到千方百計搞得你願意賣。說經營情況不好,虧損。外方見反正賺不了錢,還是撤了。買來後獨家經營,然後開發起來。
他開發的並不是發達國家時髦車型,而是開發的低檔車,而且韓國那個階段,日本汽車打進美國,美國後來警惕了,限制日本的汽車,一年只許進口多少輛,日本就鬼了,你限制我,我就賣貴的,高檔的轎車,低檔的轎車就空出來了。韓國就利用這個機會,做低檔。他作這個比較容易。一下子要他做中高檔,他也做不了。於是出來小馬等等。當然從美國人的方面來看,韓國的車不行。水平肯定比不上中高檔。但是人家可以打到美國市場。低工資的人可以買這個車。
基礎比我們差的多的韓國,他都可以走這條路,我們為什麼做不到?
胡亞庄(原天津汽車公司資深工程師):看看韓國汽車打進國際市場的情況。韓國汽車工業國內市場狹小,只好走出口導向的道路。韓國當時利用了日美矛盾。美國汽車界抵擋不了日本車,就歡迎低檔韓國車。開始日本馬自達有福特股份,福特就讓馬自達進美國,跟其他的廉價日本車打,讓馬自達佔領美國市場,當然有福特的利潤。而韓國搞汽車,也是利用了跨國公司之間的矛盾,利用了跨國公司高工資的劣勢。韓國跟美國合資了,利用美國股東的幫助打日本車。韓國在美國所佔的市場,是占的日本市場。那時候韓國一下子得意忘形了,它把中檔車也送到美國去,結果全部退回。因為美國沒有放棄中檔車。所以,各國有各國的策略,要利用對方的策略。這的確是要動腦子的事情。
韓國的現代是怎麼打進美國的呢?韓國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沒有條件和美國競爭,就和三菱合資,由三菱幫助他做發動機變速箱,他自己再請義大利設計人車身,"小馬"就出來了。"小馬"的品牌是韓國的。設計師是給現代打工的。先出口到加拿大,並答應加拿大,所有零配件都在當地采購。在加拿大站住了腳後,下一步就進了美國。"優越"是韓國自己的品牌,打進美國去了。這時候正好趕上日元升值,"優越"比同檔次的日本車,便宜1000美元。利用這個差價,一年賣出了17萬輛。各國有自己的條件,但現代的經驗是值得重視的。
大宇是跟美國通用合資,買了歐洲的車型,銷到美國去。把大宇的品牌打出來。他跟美國合資後,認真學了三年,他的合資,真正是學技術學管理。三年之後,再干二年,五年後,把股權收回。這樣,他的品牌就不再是美國品牌。而是大宇的品牌。收回股權後,在歐洲買了兩家設計公司,在歐洲發展品牌,很快成為世界第六大廠。他抱定一條宗旨:我在中檔車競爭不過你美國,就放棄,專打廉價車,這方面你美國干不過我。所以在一段時間里,用了很多資金,專打廉價車,在東南亞收購了很多工廠。但投產時正碰上東南亞金融危機,被套住了。貸款沒有還,車子賣不出去了。銷到美國,銷到東南亞都沒有銷路,最後只好把家當賣光。這說明一個問題,韓國沒有自己的國內大市場,是很大的弱點。
❺ 日系車和韓系車相比,哪個質量要更好一些
現在中國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韓系車和日系車,主要有韓系現代、起亞、日本豐田、本田、日產等。韓系、日系車的設計風格時尚,性能優異,深得廣大中國車迷的喜愛,今天小編就為你分析韓系車和日系車那個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