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首爾用英語怎麼說
Seoul(n.)漢城,首爾(韓國首都)
❷ 韓國首爾的英文
首爾英文:Seoul
首爾(朝鮮語:서울 ,英語拼法:Seoul),正式名稱為首爾特別市。舊中文譯名為漢城,2005年更改譯名為首爾,是大韓民國的首都和經濟、科技、文化中心,亦是朝鮮半島人口最多的城市。
首爾市位於朝鮮半島中部,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首爾的位置最早為傳疑時代的真番國,公元前18年,朝鮮三國時期的百濟首先定都於此地,之後成為高麗王朝的南京。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至亞洲金融危機,漢城經濟快速恢復和發展,一度創造了漢江奇跡,並出現了三星、現代等大型跨國公司。2005年1月,漢城市政府宣布中文譯名更改為「首爾」。
(2)韓國首都英語是什麼擴展閱讀
城市歷史
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最早為傳疑時代的真番,辰國等後被統稱為三韓部落的棲居地。
首爾從朝鮮三國時期的百濟國都慰禮城始建,就開始了它在朝鮮半島上作為首都或重要城市的地位,此後,今日的首爾一直都是高句麗、百濟和新羅三家必爭之地。
1392年,朝鮮太祖李成桂在開京(今開城)建立朝鮮王朝,1394年遷都漢陽並將漢陽改為漢城。
1945年8月朝鮮半島解放後不久即實行美蘇分據,初期仍名為京城府。
1946年8月15日,美軍政廳公布法令第106號,將京城府從京畿道分離,更名為「서울」(拉丁字母轉寫為「Seoul」)。由於該名稱沒有對應的漢字,中文使用者沿用了李朝時期的漢字名「漢城」。
1960年代至1997年,韓國經濟高速增長,漢城也從戰爭後的廢墟迅速恢復發展成為現代都市,並創造了漢江奇跡。
1986年,漢城成功舉辦亞洲運動會。
1988年,漢城成功舉行奧林匹克運動會,2002年作為第一東道國的首都,漢城承辦了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的開幕式。
2003年12月,韓國國會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韓國行政首都從漢城遷往韓國中部地區,即後來的世宗市。
2004年10月,遷都計劃被韓國憲法法院裁定違憲,韓國政府遂改以搬遷部分行政機構的形式設定世宗市的行政中心城市地位,漢城得以維持首都的地位。
2005年1月19日,時任市長李明博宣布漢城的中文名稱正式更改為「首爾」,並正式向中國方面要求協助改名,曾一度引發中國大陸內部的輿論討論。
2010年,韓國政府放棄從2003年以來遷都世宗市的計劃,首爾仍繼續維持首都地位。
2012年7月1日,世宗市正式啟用為行政中心城市後,韓國青瓦台、韓國國會、大法院等重要國家機關仍然駐於首爾,而其他36個政府機構則於2012年9月至2014年年底期間陸續遷往世宗,陸續分擔首爾市的行政首都職能。
❸ korea是哪個國家
korea是韓國的英文,全稱是South Korea。
韓國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
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光復取得獨立。1948年8月和9月,依北緯38度線,朝鮮半島南北先後成立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50年爆發朝鮮戰爭,1953年7月27日依朝鮮停戰協定,朝韓雙方停戰。
自然環境:
韓國位於亞洲大陸東北部朝鮮半島南半部。東、南、西三面環海。
山地佔朝鮮半島面積的三分之二左右,地形具多樣性,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錯分布。低山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和東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太白山脈縱貫東海岸,構成半島南部地形的脊樑。
其向黃海側伸出的幾條平行山脈組成低山丘陵地帶,有太白山脈、慶尚山脈、小白山脈等,其中雪岳山、五台山等山峰以風景優美著稱。
東北至西南走向的小白山脈最高峰為智異山,海拔1915米。漢拿山位於濟州島的中心,海拔1950米,是韓國的第一高峰。古代相傳有神仙在漢拿山上生活,因此過去曾把漢拿山叫做瀛洲山,並且同金剛山、智異山一起被譽為三座神山。
❹ 韓國的首都首爾用英語怎麼說
seoul
,這是首爾
south
korea's
capital
,這是韓國的首都
是這樣的
❺ 各國首都英文名是什麼
一、首都列表
1、阿爾巴尼亞:地拉那(Tirana)
2、愛爾蘭:都柏林(Dublin)
3、愛沙尼亞:塔林(Tallinn)
4、安道爾:安道爾城(Andorra la Vella)
5、奧地利:維也納(Vienna)
6、白俄羅斯:明斯克(Minsk)
7、保加利亞:索非亞(Sofia)
8、北馬其頓:斯科普里(Skopje)
9、比利時:布魯塞爾(Brussels)
10、冰島:雷克雅未克(Reykjavik)
11、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薩拉熱窩(Sarajevo)
12、波蘭:華沙(Warsaw)
13、丹麥:哥本哈根(Copenhagen)
14、德國:柏林(Berlin)
15、俄羅斯:莫斯科(Moscow)
16、法國:巴黎(Paris)
17、梵蒂岡:梵蒂岡城(Vatican City)
18、芬蘭:赫爾辛基(Helsinki)
19、荷蘭:阿姆斯特丹(Amsterdam)
20、黑山:波德戈里察(Podgorica)
21、捷克:布拉格(Prague)
22、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Zagreb)
23、拉脫維亞:里加(Riga)
24、立陶宛:維爾紐斯(Vilnius)
25、列支敦斯登:瓦杜茲(Vaz)
26、盧森堡:盧森堡(Luxembourg)
27、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Bucharest)
28、馬爾他:瓦萊塔(Valletta)
29、摩爾多瓦:基希訥烏(Chisinau)
30、摩納哥:摩納哥城(Monaco-Ville)
31、挪威:奧斯陸(Oslo)
32、葡萄牙:里斯本(Lisbon)
33、瑞典:斯德哥爾摩(Stockholm)
34、瑞士:伯爾尼(Berne)
35、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Belgrade)
36、聖馬利諾:聖馬利諾(San Marino)
37、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發(Bratislava)
38、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Ljubljana)
39、烏克蘭:基輔(Kiev)
40、西班牙:馬德里(Madrid)
41、希臘:雅典(Athens)
42、匈牙利:布達佩斯(Budapest)
43、義大利:羅馬(Rome)
44、英國(聯合王國):倫敦(London)
二、首都
1、地拉那
地拉那(Tirana),阿爾巴尼亞首都,第一大城市,經濟、文化、交通中心。位於國土中西部的伊什米河畔,西距亞得里亞海岸40千米。
地拉那位於中部克魯亞山西側盆地,伊塞姆河畔,東、南、北三面環山,西距亞得里亞海岸線27公里,正處在肥沃的阿爾巴尼亞中部平原的末端。居民大部分是穆斯林。年最高平均氣溫23.5℃,年最低平均氣溫6.8℃。
2、都柏林
都柏林(Dublin)是愛爾蘭共和國的首都及最大城市,也是愛爾蘭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和交通中心。其地理位置極其靠近愛爾蘭島東岸的中心點,地處都柏林郡的利菲河河口、都柏林地區中心。
都柏林在17世紀時迅速擴張,並成為當時英國僅次於倫敦的第二大城市。1922年愛爾蘭獨立後,都柏林成為愛爾蘭自由邦的首府,即現在愛爾蘭共和國的首都。
橫跨利菲河的都柏林是一座文化之都。這里的大學、科學院、美術館為數眾多,有上百年歷史的建築隨處可見。
這里出生並成就了許多著名的文學家,如葉芝、王爾德、蕭伯納等。都柏林有歐洲最古老的圖書館,市西南的健力士黑啤酒廠以釀造黑啤聞名。
都柏林有著「歐洲矽谷」的稱號,外加國家政策支持,吸引了世界各地眾多科技公司來此發展,僅美國公司就有超過600家,包括Google、Amazon、Facebook等。
3、塔林
塔林(Tallinn),是愛沙尼亞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愛沙尼亞的經濟、文化、政治與交通中心。位於愛西北部波羅的海芬蘭灣南岸的里加灣和科普利灣之間。海岸線綿延45公里。
塔林面積158.3平方公里。氣候受海洋影響明顯,春季涼爽少雨,夏秋季溫暖濕潤,冬季寒冷多雪,同時也是愛沙尼亞重要的港口。
4、維也納
維也納(Vienna),位於多瑙河畔,是奧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全國9個聯邦州之一,也是歐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譽為「世界音樂之都」。
維也納是奧地利人口最多的城市,在2017年的人口普查中,維也納已擁有超過187萬的人口。維也納也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德語城市,僅次於柏林。
維也納既是一個城市,也是一個州,城市中心坐標為北緯48°12′、東經16°22′。維也納共由23個區組成,居民主要分布於市區東部和西部,而北部和南部主要是工業區。2016年,該市的地區生產總值已達到663億美元。
維也納是聯合國的四個官方駐地之一,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總部以及其他國際機構的所在地。維也納已連續多年被聯合國人居署評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維也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是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大公國、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其市中心古城區被列為世界遺產。
5、柏林
柏林(Berlin),位於德國東北部,是德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國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經濟中心,有人口約350萬(2016年)。
柏林四面被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弗爾河流經該市,城市中心坐標為52°31′,東經13°2′。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來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的城市州。2016年,柏林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689億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城市被分割為兩個區域,東柏林成為了東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實上成為了西德在東德的一塊飛地,被柏林牆圍住。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該市重新獲得了德國首都的地位,並駐有147個外國大使館。
柏林與世界上的許多城市都有建交關系,如洛杉磯、巴黎、倫敦和馬德里等。
2023年世界夏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柏林舉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首都
❻ 韓國首爾英文簡寫怎麼寫
韓國的英文全稱為Republic of Korea,英文簡寫為Kr.首爾的英文全稱是Seoul.
首爾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首爾位於韓國西北部的漢江流域,朝鮮半島的中部。最早為周朝的真番東夷小國的棲居地,1394年朝鮮國王李成桂遷都漢陽並改為漢城。
1948年起改稱韓語固有詞「서울」(首都的意思),成為朝鮮半島唯一沒有漢字名的城市。2005年1月,韓國政府宣布「서울」的中文翻譯名稱正式更改為「首爾」。
(6)韓國首都英語是什麼擴展閱讀:
一、名稱由來
首爾最早的名稱是漢城,是高句麗的別都,三京之一。
1392年,朝鮮太祖李成桂在開京(今開城)建立朝鮮王朝,1394年遷都漢陽,即今日之首爾。此後,漢陽一直都是朝鮮的首都。日據時代,漢陽降格為漢城府,直到與開城府一同被並入京畿道為止。
1945年復國後,再度從京城改稱為서울(英譯Seoul)」。朝鮮戰爭爆發後,原漢城(今首爾)在朝鮮人民軍、中國人民志願軍和聯合國軍之間四度易手。韓國光復之後,獨立政府1948年起使用韓語固有詞「서울」(意思為「首都」),因當時無漢字名稱,故中國等繼續使用漢字名漢城稱呼。
二、韓國的國名由來
韓國國名源於古時朝鮮半島南部的部落聯盟「三韓」(辰韓、馬韓、弁韓),在中國東漢、三國時代,三韓的政權即被中原稱為「韓國」,
這是朝鮮半島政權被稱為「韓國」的最早記錄。此後朝鮮半島的許多政權雖然不以「韓」為國號,但仍以「韓」或「三韓」作為其別稱而沿襲下來。至1897年10月,朝鮮高宗建立大韓帝國,使「韓國」作為朝鮮半島國家的正式國名而登上歷史舞台。
1919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於中國上海,雖然改變政體,但仍沿用「韓國」的國名。1948年8月15日起朝鮮半島南部的國名就被定為「大韓民國」,簡稱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