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韓國作為「戰國七雄」之一,為何這么容易滅亡,什麼原因
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來源是在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而開創的諸侯國,國土是今天的山西南部以及河南中西部,這條狹長的土地是秦國東進擴張的第一個障礙。
另外韓國的軍事裝備雖然強勁,「天下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但在農業生產上卻有較大的缺陷。「韓地險惡,山居,五穀所生,非麥而豆。」狹小的國土面積以及貧瘠的農業讓韓國無法供養數量眾多的軍隊,發動規模較大的軍事行動。
可以說惡劣的環境在相當程度上遏制和削弱了韓國的軍事實力。而在戰爭殘酷、互相吞並的戰國時期,這種軍事實力的弱小也必定會造成韓國的國力上的衰弱。
三、外交乏力
不僅內部變法的失利,地理環境的惡劣,韓國的外交手段也存在一定的問題。韓國、趙國、魏國都是從晉國中分裂出來的,在戰國早期存在聯盟的關系。隨後聯盟關系破裂,魏國勢弱,韓國需要新的外交戰略。
當時秦國是西方的強國,其他諸侯國也採取合縱的方式壓制秦國。韓國的外交重點應該是是聯合山東六國對抗秦國,但由於韓國受秦國的威脅和破壞最大,曾經選擇依附於秦國;並且韓國不僅合縱攻秦,也曾合縱攻楚、攻齊。
可以說韓國在合縱的戰略下首鼠兩端,而且缺乏主動性。這當然是由於韓國微弱的國力和惡劣的環境所造成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韓國在外交上的無力。
⑵ 為什麼七國當中韓國第一個被滅是實力不行嗎
韓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403年,韓國建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縣)。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曾經兵強馬壯,緣何第一個被秦國所滅?
這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韓國地理位置,決定了被秦國滅亡的第一個。韓國、趙國、魏國是從晉國分裂出來的。地理位置關鍵,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是秦東出,齊西進,趙魏南下,楚北上的必經地方。
韓國在七國中為最小,而所處地位卻最重要。由於地處黃河中游地區,韓國東部和北部都被魏國包圍、西有秦國、南有楚國、以及有當時已很薄弱的東周,它扼制秦由函谷關東進之道路,秦要並滅六國,必須首先滅韓。
⑶ 作為戰國中最不起眼的存在,韓國是怎麼沒落的
戰國七雄有一個特殊的成員,韓國。
這個國家從立國之初到被秦國滅掉,從來沒有取得過讓人亮眼的成績,更沒有主導過戰國的局勢。
那麼,這樣的一個國家,他為什麼能夠命令名列戰國七雄之一呢?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他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盟友。韓國是三晉之一,甚至有一種說法,戰國就是從三家分晉開始的。
所以,雖說韓國在戰國期間一直沒有成為主導者,但照樣有資格位列戰國七雄之一。
⑷ 戰國時候韓國是最弱的國家,為什麼活到最後一集,原因
1、消耗秦國實力
秦國是虎狼之國,實力強大,而弱小韓國就在秦國的旁邊,想跑都跑不了,戰略縱深幾乎沒有,所以,只能通過牽制秦國的主要青壯年,才能讓秦國沒有精力攻擊韓國。於是韓國派遣戰略間諜,鄭國,去游說秦國開挖鄭國渠。這么一個大型工程,消耗了大量的秦國人力和物力。
很多王朝其實都是被大興土木而引發了混論。比如隋煬帝修運河,比如元朝挖黃河,天下大亂。但是運氣不再韓國,秦國大型工程,並沒有讓秦國內部混亂。本質還是秦國的效率太高了。但是不能否認,韓國招數的正確性,最起碼也因為工程多活了幾年。
2、混亂秦國思想
秦始皇是崇拜韓非子的,對其思想頂禮膜拜。所以韓國又派韓非子出使秦國,擾亂秦國的思想。韓非子主張統一戰爭從滅楚開始。然後列出一大堆的理由。這個讓整個秦國的上層,出現了思維混亂,統一戰爭從哪裡開始下手。於是又爭論了好多年。這為韓國有續命好多年。
前蘇聯的倒掉,對手國就是採用的混亂思想的策略瓦解大國,採用休克療法,讓蘇聯走向奔潰。民國時期的金元券,搞亂了民國的經濟,這個金圓券的背後策劃人,就是共產黨人。但是韓非子的對手是對他知根知底的李斯,最終這個策略,也成了半拉子工程。
3、奉行割地賠款
韓世家,到處都是韓國被打敗,被迫割地,賠款,送質子的記錄。總覺得韓國過的相當憋屈。而實際上,憋屈的也只是老百姓而已,韓國的貴族照樣過著魚肉生活。盡管是割地賠款,但是總比對抗,直接被秦國拍死的好。割地有兩種辦法,一個是給同盟模式,秦國攻擊上黨,韓國把上黨地區送給了趙國,引發了秦國和趙國的長平之戰,兩大國實力消耗極大。給了韓國喘氣的機會。第二而是對手模式,秦國打,我就把打的地方抵抗下就送給對方,避免立即亡國。
清朝慈禧太後,想通過義和團雄起對抗一把,立即被八國聯軍燒了圓明園。慈禧立即改變權謀策略,割地賠款,沒有亡國,為清朝續命近50年。如果不是後繼的統治者,權謀水平太低,讓權臣袁世凱上位,恐怕,清朝再熬上50年問題不大。清朝亡國於權臣,而不是列強,教育不能說不深刻。
經過權謀網上述的分析,我們能夠看出來,弱者生存,活著是第一要義,因為你只要還活著,就能夠等到未來的變數,不是每個強者,都能夠一直強大下去的。晉國的智伯,不就是,強大的時候,到處要地,轉瞬,就灰飛煙滅了。韓國的失敗,不能說其策略失敗,而是只能說,秦國連續七代人都沒有出現問題,這就是天意所歸,韓國在自己的資源實力下,活到了最後,也是足以顯示謀略的強大。秦滅韓國之後,改地名為潁川郡,而這個地方就是,歷史上謀士最多的地方,張良、荀彧。許攸、司馬徽、郭嘉等都是潁川郡的人。所以我們看到,韓國的智謀傳統是多麼的強大。我們學習權術,不能因為最後的失敗,而否認前期權術策略的正確性,要善於學習成功的經驗,然後聽天由命,畢竟很多東西不是你聰明就能夠解決的。權術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只能讓你不走錯路,至於能不能到終點還是看其他很多因素。
⑸ 戰國時期,韓國是怎麼從初期七雄第一而快速衰敗的
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韓起源於晉國同姓宗室,姬姓,可上推晉穆侯。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韓國建立。開國君主是晉國大夫韓武子的後代,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縣)。
前233年:韓王向秦納地效璽,請為藩臣,使韓非聘秦。直接認慫了,還把人才給了秦國。
公元前231年:為了不妨礙秦國出兵函谷關,韓向秦獻南陽地。
韓國真是讓人無語了,人才給了秦國,還把這么重要的軍事重鎮也獻給了秦國,秦軍直逼韓國都城。此時,秦王真是沒有理由不先滅了他了。
公元前230年,秦派內史騰率軍突然南下渡過黃河,攻破韓國首都鄭(今河南新鄭),韓王安投降,韓國滅亡。秦國在韓地設置潁川郡。
⑹ 戰國時期,韓國是怎麼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由於地處黃河中游地區,韓國東部和北部都被魏國包圍、西有秦國、南有楚國、以及有當時已很薄弱的東周(洛陽),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在昭侯時的短暫強盛之後,韓國迅速衰落。屢遭列強欺凌。早年已經為魏齊之間的爭霸資本,於前341年的馬陵之戰是圍魏救韓的結果。秦楚爭霸時,秦又要挾韓魏共同伐楚。戰國末期,韓國成了秦國和齊國之間戰爭的緩沖地,苟延殘存;前265年,秦國大舉進攻韓上黨,上黨不願被秦佔有,改降於趙,引發了長平之戰。兩場決定霸主局勢之戰都由韓國而起,充分體現了韓國被列強圍欺魚肉的困境。最終於在前230年,韓國被秦所滅,成為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國家。
⑺ 戰國中的韓國是怎麼以及為什麼滅亡
韓國的滅亡我覺得用四個字形容,再好不過, 那就是「咎由自取」,韓國處於三個強國之間,不能好好的運用政治上手段,與秦、趙、魏都有過戰爭,導致三家樹敵。君主的無能,國無賢臣,註定被這個時代其他國家所取代。
⑻ 戰國七雄中韓國為什麼最先滅亡呢
一、韓國實力弱小的原因
韓國雖為七雄之一,但是國土面積和實力卻為七國中墊底的存在,早年間韓昭昭侯和秦孝公分別任用申不害和商鞅變法,申不害重用"術"而商鞅重"法",申不害變法沒能讓韓國成為強國,因為他的變法不徹底。而商鞅的變法讓秦國一舉成為七國中的強國,韓國只能在列國的夾縫中生存,所以也是帥先滅亡的一個原因。
⑼ 戰國時期的韓國成為第一個被秦所滅的原因是什麼呢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韓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為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晉武公叔父)的後代。韓國以其著名的兵器--弩,為各國所畏懼。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的弩能射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在戰國七雄中,韓國的兵器可以說是最強的。不過,這並沒有阻止韓國的滅亡。韓國是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於前230年覆亡。那麼,問題來了,戰國七雄中,韓國的兵器最強,為什麼第一個被秦所滅呢?
最後,就韓國來說,因為疆域和人口在戰國七雄中幾乎都是墊底的,即便自己的兵器和士兵非常精銳,也不可能扭轉這一劣勢。而因為處在四戰之地,只能吞並周邊的小國鄭國,之後就很難再次擴大自己的疆域了。所以,在戰國七雄中,韓國能夠堅持到公元前230年才被消滅,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總的來說,由於地處中原,韓國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所以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疆域面積也是七國之中最小的一個。在此基礎上,韓國對於弓弩刀劍等兵器自然會重點發展,所以在兵器上形成了自己的優勢,以此在大國的夾縫中自保。不過,在秦始皇一統天下時,地理上最靠近秦國的韓國,還是成為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消滅的諸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