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跟哪些國家爭過文化

韓國跟哪些國家爭過文化

發布時間:2023-07-02 11:23:07

⑴ 韓國都申請或注冊了哪些別國的文化

他們申請的是江陵端午祭,又不是中國端午節,
近年來,韓國開展了一連串爭奪中華文化的舉措:向聯合國申報「活字印刷術」是韓國發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明就裡,竟同意了;搶注江陵端午祭為韓國文化遺產,也成功了;論證孔子是韓國人,美女西施,神醫李時珍也早被劃入「韓國籍」;把中醫說成是韓國發明的,連同《本草綱目》、人參、針灸一起收入囊中;急匆匆向聯合國提交漢服申遺書;指稱漢字是由韓國人發明的;准備在2008年前完成了「整體風水地理」項目的准備工作。

今年10月「國際漢字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之後,韓國《朝鮮日報》刊載消息稱,為預防東亞國家因使用不同形狀的漢字產生溝通混亂,由韓國領頭,中、日、韓三國和中國台灣地區的學者製作5000-6000個以繁體字為基礎的常用標准漢字。這一消息隨即被與會的中方代表否認,提出「簡體字」是中國的法定文字,不會輕易改變。中韓漢字「繁簡之爭」方興未艾,又有網民熱炒韓國學者提出的漢字「申遺」說。

漢字「申遺」其實在韓國已經熱了一年多,去年10月10日的韓國《朝鮮日報》報道,韓國首爾大學歷史教授朴正秀說,經過他十年研究和考證,認為是朝鮮民族最先發明了漢字,後來朝鮮人移居中原,把漢字帶到了中國,才形成了現在的漢文化。他將建議韓國go-vern-ment理直氣壯地恢復漢字,並向聯合國申請漢字為世界文化遺產。

一篇發表在一個漢語研究的英文網站(www.chinalanguage.com)上的文章能代表不少持這個意見的韓國人的想法。這篇文章稱「東夷人是韓國人,是大汶口文化的創造者。被稱為『漢字』的文字有可能是高麗人發明的」。

當回顧在chinalanguage 網站上的關於漢字起源的爭論時,網友們驚異地發現這竟然是發生在2002年的事情。而經過搜索後,大家又發現「韓國人發明了漢字」這個話題早已在google論壇等國際論壇上炒得沸沸揚揚,代表性觀點就是:「商以前,韓國人住在山東。後來韓國人入主中原成立了商朝,並發明了一種文字(即漢字),但這種文字不能和所有部落語言相適應。只有華夏部落忍受下來並發展了和其相適應的語言,而周朝打敗了商朝,韓國人退出中原後,就拋棄了漢字重新使用以前的韓語。」

「這是對中國文化的剽竊。」一位留學韓國的網友「我的中國心」表示了憤慨之情,他說:「有個韓國名校博士和我討論,信誓旦旦地說甲骨文是從朝鮮半島傳到中原的。要知道韓國直到15世紀才有自己的文字,韓國建國後為了『去漢化』才禁止使用漢字的,韓國學者『參考』的史書幾乎都是用漢字寫成的中國史書,它們以前還根本沒有文字記錄的歷史呢。」

隨便怎麼搞,是我們中國的,韓國搶不了!

⑵ 韓國在古代和中國的關系如何,兩國間有哪些重大文明交流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韓國都是作為中國附屬國存在的。關於韓國與中國的歷史關系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說法,其中更有一種說法甚至說韓國就是起源於中國的。


比如在明朝萬曆年間,從日本戰國時代中脫穎而出的豐臣秀吉就對朝鮮發動了一場規模浩大的侵略戰爭,作為韓國的宗主國,明朝自然不能袖手旁觀,於是派出大將幫助韓國打敗了當時不可一世的日本,在共同抵禦日本的過程中,中韓文化也得到了極為深入的交融,很多先進的中華文化正是在那個時候傳入了當時還很愚昧的朝鮮。

⑶ 韓國搶中國文化問題

國內有媒體報道,韓國學者朴芬慶等人發表論文,說西施、李時珍、孫中山和毛澤東是韓人後裔,又說熊貓原產韓國,張衡發明的渾天儀乃韓國「國寶」。國人很快在網上抗議,掀起批駁的浪潮,記者則跑到孫中山故鄉廣東中山市,要求有關方面表明態度。但很快有證據顯示,這只是中國人自己杜撰的假新聞。不過,這不是一個偶然的烏龍事件。
國人何以無中生有,拿韓國人說事?韓國在歷史上曾長期處於中國的藩屬地位,與中國有著共同的文化傳統,過著端午、中秋等類似節日,也興用草葯、針灸治病。前兩年,韓國將端午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並有後續申報動作。很多人認為,這是韓國人搶注中華文化的專利權,和中國人爭,是不自量力和不知羞恥。在韓國人面前,我們有一點自信,通過杜撰他們「搶文化」的新聞,可以顯示我們的幽默和機智,並體驗到韓國人的心虛與無奈,從而產生更大的文化專利所有者的自信。
假新聞發布者杜撰說,「朴芬慶稱,根據對廣東孫氏家族聚居遺址的調查,可以認為,孫氏家族的生活帶有明顯的朝鮮色彩,不屬於中國本土文化。」「中國本土文化」,這是一個關鍵詞,意味著中國文化是我們在自己家裡打造出來的,與外人和外力無關。韓國人聲稱中華名人有韓國血統,意味著中國人種不純,文化不純。人種竟然不純,文化竟然不純,這是國人的最痛處。往我們最痛處戳,是可忍孰不可忍?
仔細想想,我們肯定有一種文化潔癖,說起中華文化的發明權,不太容得下外來因素。復旦大學有個課題組搞人種遺傳學研究,通過DNA研究證明,大約六萬年前,現代東亞人離開非洲,到達東南亞,再由華南向北,取代了北京猿人的後裔。民族人類學研究則表明,漢民族是諸民族融合的產物,學者謂之「滾雪球」。有些人對民族融合的歷史視而不見,對中國人種「非洲起源說」堅決反對。如果搞學術爭論,是很有必要的,但很多人只是在感情上接受不了。
若干天前,英國BBC發布了一個動畫短片,講「孫悟空鳥巢取經」,片中悟空、豬八戒、觀音菩薩不合我們的模式,馬上引發「傳統文化危機」之議。其實,佛教是印度的發明,這不用多說。據季羨林先生考證,中國很多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源頭都在印度,孫悟空原型也在印度。道家著作《列子》講「御風而行」,也有佛教的影子。有些結論尚嫌證據不足,但中國人種、民族和文化有諸多外來因素,這點是可以肯定的。
中國文化是開放的,古代開放,近現代更加開放,絕非關起門來成一統。吸收外來因素,並沒有辱沒我們的文化,相反對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大功勞。有容乃大嘛!在對待外來文化因素上,我們還可以向歐洲學習。在歐洲歷史上,國王多有外國血統,甚至就是外國人,歐洲民族從不覺得這是問題。各國有文化上的個性差異,也有「歐洲文化」的共性存在。閉門造車,既不符合中華文化的歷史,也會誤導中國文化未來發展的方向。

⑷ 為什麼韓國到處搶其他國家的文化去申遺

我覺得韓國是一個沒有文化底蘊的國家,他們爭搶著其他國家的文化無非就是為了增強本國的文化基礎,我個人覺得這是強盜行為。

⑸ 韓國與中國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有哪些

最好先理解一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
很多人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和聯合國推行多年的「世界遺產」搞混了,
以為韓國人搶先申請了端午節,以後中國人就不能過端午節了,
或是過端午節就要付權利金給韓國什麼的,全都是胡說八道

聯合國的「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從2002年才開始接受申請的,
兩年審核一次,一個國家一次只能申請一項。
而且聯合國明確表示接受申請的是各種非物質的藝術、文化表現形式,
且不具獨占性,只要有足夠深刻的內涵,多個國家可以重復申請同類型的文化遺產。
韓國申請成功的,並不是「端午節」這個節日,而是「江陵端午祭」這個節日祭祀活動,這是韓國最早學自中國,但一直延續至今並加入很多韓國特色內容的活動,視為韓國特有的文化內涵並不為過。
而且前面說過,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具獨占性,
以後中國照樣可以把端午節的文化活動拿去申請

其實中國一向很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請與保護,
2002年至今申請了三次,
總共通過了四項,
分別是崑曲、古琴藝術、新疆木卡姆藝術,還有蒙古的長調情歌(和蒙古共和國共同申請的)。

閱讀全文

與韓國跟哪些國家爭過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68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05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85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885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0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39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3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17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150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55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36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28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18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0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126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0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12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9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687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