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韓國的李姓、金姓等跟中國的李姓、金姓是不是同源的
不是的!
基本上朝鮮民族公認的始祖是在商(中國的朝代)亡後,由商朝移民遷移過去的,即朝鮮所說的"簊子朝鮮"
他們同當地(朝鮮半島)的人通婚後產生的後代就是朝鮮民族,而在很長一段時間他們保留了先民無姓氏的傳統(一如日本民族及中國上古時平民無姓氏)----除了掌握權力的貴族.
這金,李在朝鮮屬於貴族姓氏,推斷應是朝鮮在臣附於中國王朝時,由中國皇帝所恩賜的姓.
至於平民百姓的姓名大概是從唐(中國的朝代)以後,中朝之間的往來(遣唐使),及儒家文化的傳播才開始發展起來的.
基本上和中國人無關(即:並非是中國的某姓氏族遷移的朝鮮而形成的)
研究朝鮮姓氏要了解東北地區的民族構成,通古思民族語言大量山河林姓氏等音譯成漢語讀音很具代表,比如中國滿族的老姓漢譯音成為了滿洲族東北人群同化的代表.朝鮮民族在遠古時用名不用姓,這在人類歷史上很普遍。
中國的使用姓的制度無疑在行事居民管理上有很多優點,所以古朝鮮從中國引進了使用姓的社會管理方式。
開始時只有皇家與上層貴族,官吏給姓的稱號,後來由上至下,勞工,平民也使用姓。很多姓與自己的主人相同。
所以朝鮮人多同姓, 同時當時的姓是一個是地位的象徵, 同時借用了很多漢姓, 所以與漢人雖然同姓, 但毫無血緣關聯。
在姓氏制度形成後, 姓與血統的延續的關系才建立起來。
在韓國有如此眾多的姓金, 就是上述原因, 金是比較流行的姓, 而眾多的金完全不是同宗的
金姓有幾個來源,第一來自新羅國王金閼智,第二來自伽耶國王金首露。朴姓來自新羅國王始祖朴赫居世(新羅國王雖然是同一家族,卻有朴、金兩個姓)。這兩個姓都屬於來自神話傳說的姓氏。濟州島的高、夫、梁三姓也來自神話傳說。百濟國王扶余氏和高句麗國王高氏是自己起姓。
還有一些姓氏是古代中國皇帝或者韓半島三國國王賜姓(比如新羅國王賜的金海許氏、中國皇帝賜的甘泉文氏)、自己創氏改姓(高麗滅亡後,王氏王族紛紛改姓玉、全、田等)。百濟義慈王之子扶余隆在亡國後去中國唐朝學習,被唐高宗賜姓曰徐。新羅第三代儒理王在將全國劃分為6個部落後,給每個部落的酋長都賜姓,比如俱禮馬賜姓為孫,蘇伐都利賜姓為崔等等。
還有國王給「亂民」起侮辱性的姓,比如高麗太祖給百濟遺民起的牛、馬、象(後改為尚)、獐(後改為張)、豚(後改為頓)等姓氏。還有一些來源不詳的古代姓氏,比如從箕子朝鮮傳下來的鮮於、徐,辰韓傳下來的蘇姓,百濟時的「八大姓」——沙、燕、解、國、真、苗等
Ⅱ 是不是有許多韓國人都擁有中國血統那有那些姓氏是中國遷過去的呢
好像,韓、朝鮮古代曾經一度是中國的附屬國,也包括其他一些周邊的小國。
血統方面,離得這么近,應該差不多的,中國的血統也肯定會有。
但是也不一定就是漢族吧,中國有這么多民族,比如清朝時是滿族當朝,而且定都距離朝鮮半島也不遠,也可能有其他民族的血統。
當然由於漢族人口龐大,應該是漢族居多。
至於姓氏問題,我也覺得那些也都是中國的姓氏,以前就很好奇怎麼回事。
有關韓國起源查閱資料如下:
韓國人本來沒有姓氏,在古代的三國時期,高勾麗國在公元一世紀時首先開始使用姓氏。百濟、新羅也追隨其後,分別在四世紀和六世紀開始使用姓氏。
由於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韓國人的姓氏同中國人的姓氏很相像。韓國人的姓氏也有單姓和復姓之分。單姓最常見的是金、李、朴、崔、鄭、姜等姓,復姓有司空、諸葛、獨孤、鮮於、皇甫、南宮等等。據一九八五年韓國人口國情調查統計資料顯示,現有的韓國人的姓氏共有二百七十五種。
所以說,姓氏上的確是受中國文化影響較大,不過血統也會有中國的,但應該不會全是的。
至於具體哪些姓氏是從中國遷過去的,歷史久遠,資料估計也不多,我就不清楚了。
不過你如果這么問,韓國人會憤怒的。
血統再近,如果他們接受了不一樣的教育也一樣不會認同中國,譬如台灣人,還只分離了一百多年,卻極力和中國大陸劃清界限。那麼多台灣人祖籍是大陸,卻一直聲稱自己起源於非洲,而非中國。
Ⅲ 韓國人的姓氏和我們中國人一樣多嗎韓國人姓什麼的最多「李」
韓國人的姓跟中國人一樣,也有單姓和復姓之分,確切的說,他們就是跟我們學的。在韓國大約有300個姓氏,其中最多的是金姓,平時最常見的姓氏有金、李、朴、安、張、趙、崔、陳、韓、姜、柳、尹、和洪等。
Ⅳ 韓國人的姓氏是中國傳去的嗎
韓國的姓氏深受中國人的影響!
韓國人本來沒有姓氏,在古代的三國時期,高勾麗國在公元一世紀時首先開始使用姓氏。百濟、新羅也追隨其後,分別在4世紀和6世紀開始使用姓氏。由於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所以韓國人的姓氏同中國人的姓氏很相像。通常由3個音節組成,即由韓文發音的3個中國字組成。姓在前,名字中有一個字通常代表輩分。
韓國人的姓氏也有單姓和復姓之分。在韓國,姓大約有300個,最常見的單姓有:金,李,朴,安,張,崔,陳,韓,姜,柳,尹和趙等。復姓有司空、諸葛、獨孤、鮮於、皇甫、南宮等等。
韓國人一般不習慣直呼別人的姓名,除非在極親近的朋友之間。一般稱呼對方的輩分,職務,職稱或冠以先生,小姐,女士,關系親近時,便以兄弟姐妹相稱。在姓或名之後附以「君,氏」則表示親密或尊敬。
韓國婦女結婚後不改姓,並且韓國社會里一直存在著同姓不宜結婚的忌諱。
在韓國人的姓氏中還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即「本」。人們在相互介紹時,不只說出姓什麼,還要說出各自的「本」來。所謂「本」,即指該姓氏的始祖源出於何地,也就相當於中國人的籍貫。
比如說姓金的,雖然都姓金,但各自的「本」不同。如,有廣州金氏、安東金氏、義城金氏、慶州金氏等;姓李的有光山李氏、延安李氏、韓山李氏等。同一「本」的同姓人即為同一宗氏。在韓國,到處都能看見××地××氏宗親會的牌子。這種宗親會組織負責管理本姓宗親的事務。如祖墳、家廟、宗祠的修整;每年兩次祭祀祖先的春祭秋饗;三十年一次的族譜修訂工作及幫助宗親解決各種問題等等。
在韓國,有的姓氏只有一個「本」,有的姓氏有許多的「本」。「本」最多的當屬金姓,共有二百八十二個「本」之多。李姓也有二百三十七個「本」。其它如朴、崔、鄭等姓的「本」也都超過一百個。韓國人的絕大多數都在朝鮮半島境內,但有些姓的「本」卻在中國。這是因為自古以來中國和韓國就是緊鄰,在多年的相互交往中有些中國人移居到朝鮮半島並帶去了他們自己的姓氏,逐漸融入了韓國,成為韓國的姓氏。
在韓國,每個姓氏家族都有自己的族譜。族譜記錄了本家族始祖的起源、本血統中各門派系的出處、各世代人的官職、本家族男子娶何地何氏女子為妻、本家族女子嫁與何地何氏男子為妻等有關資料,非常詳細。韓國人非常重視族譜,每隔三十年就要修訂一次,各個家庭都要妥善保存族譜,世代相傳。哪怕是遠走海外,也要世代相傳,保留族譜。
韓國漢姓的起源
據一九八五年的人口調查,歸化姓氏(漢姓)的人口高達一千萬,已佔當時韓國人口的近三分之一,這個比例在國內一些少數民族地區也是達不到的,實際情況也許還不止於此,韓國姓氏中金姓就高達900萬,李姓高達600萬......這只是現代的統計而已,早在千百年前,中國人在朝鮮半島建立近千年的政權,500年的直轄郡縣,那又會是什麼情況呢?
如果我們根據真實的資料和數據,而不是出於個人好惡來看待朝鮮半島的民族構成,那麼,代表著亞洲人血脈象徵的姓氏,直接反映出了其間的關系,以韓國現有兩百五十個姓氏來看,中國人流入朝鮮的姓氏占其50%以上,這個50%又是什麼概念呢?就是說,每兩個韓國姓氏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人(絕大部分為漢人)的後裔仍然保留著祖先的姓氏。
我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朝鮮民族的主體就是數千年來漢族的後裔
韓國和中國結下邦交關系,相傳是始於三千一百年前周武王滅殷時,殷賢者箕子帶同幾位志士東來避難抵朝鮮,建立了箕子朝鮮。其四十八代後孫韓奇鮮於等創三氏姓。同時,隨同箕子東來之康侯、景如松、琴應、南宮修、魯啟等各成為抗氏、經氏、秦氏、南宮、魯氏的始祖。其後,後漢光武帝四年(新羅儒理王五年),後漢儒臣黃洛與丘大林將軍出使交趾,在赴交趾國途中,船行至東海遇風浪,漂流至朝鮮平海丑山港,不得已,在該處定居下來,此為韓國黃氏和丘氏的始祖。此黃、丘二姓為箕子以後,最初來韓國的歸化姓氏。此後至西元九三五年新羅滅亡之時為止,總計有四十餘姓氏歸化來韓。唐高宗五年(新羅武烈王七年),唐蘇定方率援軍進攻百濟時,時任中郎將之李茂於戰爭結束後並未返唐,歸化新羅,新羅王封其為延安伯。因此,其後孫便以李茂為始祖,即以延安為其本貫。延安李氏人口達十二萬六千餘人,為韓國姓氏中大姓,高麗、朝鮮朝時人才輩出,為一名門大家。唐玄宗時,金忠以按廉使赴日本途中,遭遇台風漂流至朝鮮盈德地方,後居於該地並歸化新羅,景德王賜姓為南氏。南氏人口亦有二十一萬人三千餘人,屬大姓之一,歷史上亦人才輩出,為一名門大族。
唐憲宗二年(新羅哀庄王八年),東來的李瑗三個兒子枝春、葉春、花春於景文王四年,因討伐 寇有功,受賜姓為安氏,名字亦各自改為邦俊、邦傑、邦俠。邦俊受封為竹山君,邦傑為廣州君,其後孫們即將本貫據於竹山、廣州。邦傑的十三世孫向(裕)於高麗忠烈王十二年以儒學提舉隨忠烈王入元,筆抄朱子全書歸來,為韓國最初研究朱子學之學者。
白姓:
韓國白氏始祖的宇經原為蘇州人,唐朝時為仕,官至吏部尚書,後為*人所陷逃亡至新羅,新羅宣德王寵之,援以左僕射司空兼大司徒之官爵。目前白氏人口約有三十萬人,歷史上白氏人物輩出,亦為一名門大族。
張姓:
韓國張氏始祖貞弼原為浙江省人,新羅貞聖王六年隨其父來韓,十八歲時隨正使赴唐,文科及第,官至吏部尚書,後又返回朝鮮,於高麗太祖十三年於與金宣平、權幸等,以 退甄宣軍之功,成為高麗開國之功臣。
禹姓:
韓國禹氏始祖玄,高麗顯宗五年文科及第,官至門下侍中平章事。其八世孫倬,文科及第,官至成均祭酒,程子之學最初自中國傳來之時,無人能曉,倬僅費時一月即通曉之,並以之教導後進,此為韓國理學之蒿矢。倬對經史、易學亦深通曉,世人皆稱之為易東先生。
劉姓:
韓國劉氏始祖荃為漢高祖劉邦之四十世孫,宋朝時官至翰林學士和兵部尚書,高麗文宗三十六年歸化來韓。荃精通九經、百家書,窮天文、地理,不出仕專心為義成後進而努力。目前劉氏人口約有二十萬人,歷史上人才輩出,亦為名門大族。
青海李氏及朱氏:
南宋忠臣岳飛五子蓮為避秦檜之延禍,東渡歸化來韓。其六世孫李元開助李成桂建立朝鮮,策錄開國一等功臣,封為青海君,此為青海李氏之始祖。宋寧宗十七年,朱熹之曾孫潛率子余慶、婿具存裕歸化來韓,此為韓國朱氏之始祖。其婿具存裕為韓國具氏之始祖。潛之孫悅,忠烈王時官至一品職之知都兼議事府,受封為綾城君。與朱熹之曾孫潛同為中國名門後裔,歸化來韓之其他姓氏茲列舉如下:
諸氏:
新羅興德王時,諸葛亮的二十世孫公巡東渡歸化來韓,公巡十三世孫的泓與瀅將復姓諸葛分宗為朱與葛,泓為諸氏,瀅與諸氏,各為其始祖。
新羅貞聖王二年,孟子四十世孫承訓為翰林院五經博士,據經典為傳播儒學來韓,後歸化新羅。其後孫思誠為朝鮮初期有名之政丞,其清廉自持為朝鮮朝之代表。
孔子的五十四世孫昭為元朝之翰林學士,陪侍恭王妃魯國公主來韓,後歸化朝鮮。其孫俯與鄭夢周、李牆等相交,詩文超卓,書法直追王羲之自成一家,當代名士之碑文皆出自其手。
程氏:
宋程頤(伊川)之十四世孫思祖,元順帝時為御尉校丞,陪侍恭悠王妃魯國公主來韓,後歸化朝鮮,官至殿中侍御史,為韓國程氏之始祖。
董氏:
漢王帝時之大儒董仲舒的五十一代孫承宣,恭悠王十七年以接慰使前來高麗,後未返國歸化高麗,成為廣川董氏之始祖。另承宣之弟印宣的曾孫越,於明孝宗一年以皇帝登極詔使來韓,返國後將其遍歷韓國名勝古跡之見聞,載於朝鮮賦中刊行。其七代孫一元於丁酉兩亂時,以提督參戰,立下大戰功凱旋而歸,與同時參戰之二子大順、昌順歸化定居朝鮮。其後孫稱印宣為一世祖,以廣川為本貫,形成廣川董氏之一支。
明氏:
元順帝二十三年,大夏國立於成都,明玉珍在三年即駕崩,其子異繼承王位,洪武四年隆明,次年(恭悠王二十一年)率陳理等男女二十七人東來歸化高麗,與尹熙宗之女結婚居於開城,與李成桂為圍棋棋友,關系至為密切。相傳後日李成桂登基時,異母彭氏制獻龍袍衰衣,李太祖大受感動。此為朝鮮衰衣制度之蒿矢。其後,太宗封之為華蜀君,下賜忠烈世錄。
左氏:
元鎮歷了濟洲高麗三別抄武士的最後抵抗,於元宗十四年六月在濟洲設置耽羅總管府,作為征伐日本的前哨基地。元朝軍士見濟洲為天然之牧草地,兩年後便於此地開設了牧場,引進蒙古的戰馬飼養,並派遣春秋戰國時代著速左傳之作者左丘明的六十七代孫亨蘇為牧馬場的監牧官,此為韓國左氏的始祖。其後孫有一段期間以其先人世居地的中國青州(山東省)為本貫,一九二二年隨著朝鮮戶籍令的制定,因韓國無青州之地名,為整頓戶籍,改同音之清州為本貫。左氏二代祖自又為明醫,時值王後重病百葯無效,聞自以神醫,召至宮內治王後之疾,自以調配靈葯令王後服下,不數日即愈,王欽服其神術,下賜自以以所居一圓之地。十四代孫時佑為韓末儒學者,任濟州鄉校訓長作育許多後生。
其他二十餘姓氏:
朝鮮朝時歷經壬辰、丁酉兩亂和丙子胡亂有二十餘姓氏歸化,此些姓氏視其歸化之理由分別為:一、壬辰、丁酉兩亂時,參加明朝援軍前來的將兵各因各人情事不返國而歸化朝鮮:如蘇州賈氏、廣州董氏、杜陵杜氏、浙江徐氏、浙江施氏、浙江劉氏、浙江張氏、穎陽千氏、秋溪秋氏、浙江彭氏、浙江片氏、全州扈氏、晉陽化氏等皆屬此類。二、參加明朝援軍返國之將兵後孫,當明朝為清所滅時,紛紛走避往其先人曾立下戰功的朝鮮並歸化之:如上谷麻氏、海州石氏、浙江柴氏、隴西李氏、廣東陳氏等均屬此類。三、明末以使臣身份前來朝鮮便定居下來者:如巴陵楚氏、巴陵胡氏等屬於此類。四、丙子胡亂時作為人質押往潘陽的鳳林大君,當其返國時陪從來朝鮮而歸化者:如濟南王氏、琅琊鄭氏、臨駒馮氏、杭州黃氏等屬於此。有一特別值得記述之事,就是有關壬辰 亂時想當總司令身份率軍來朝鮮的李松將軍與時任兵部尚書的石星及李如松副將參戰的秋水鏡之故事。李如松將軍於壬辰年末率軍渡鴨綠江直逼平壤城,與 軍相戰半年,終收復 軍佔領之平壤城,並乘勝追擊,於收復漢陽後返國。李如松停留朝鮮時遇琴氏夫人,生下子夫忠,其後孫世居巨濟島,其亦於此。明亡時,李如松之孫應祖避難來朝鮮,其後孫世居江原道淮陽地方。李如松之么弟如梅亦與其兄參戰後返國,其孫成龍與表兄弟之應祖避難來朝鮮,其後孫世居忠清南道舒川之地。朝鮮王朝實錄里記載:李如松將軍返國時,將自己之寶劍贈予琴氏夫人,然目前不傳於子孫間。李如松的五代祖英,原為朝鮮星州李氏,犯重罪走避中國,其後孫在中國立下戰功,位及於高官,後歸化中國,本貫亦改為隴西。李如松曾向朝鮮官員言及此事。
壬辰 亂時,兵部尚書石星之夫人柳氏,為石星任禮部侍郎時所再娶之夫人。柳氏夫人年輕時,雙親不幸罹疾去逝,獨生女之柳氏無力將父母安葬於浙江故鄉,不得已只得委身青樓賣身。柳氏賣身時偶遇朝鮮朝鮮譯官洪純彥,蒙其好意代為贖身,並得將雙親下葬浙江故鄉。柳氏念念不忘洪譯官之恩德,既使在成為禮部侍郎石星之夫人之後,猶積極地尋覓恩人,時洪純彥率辨誣使一行前來,為回報其恩德,柳氏向禮部侍郎的丈夫親述洪純彥救贖之恩。因此,使臣一行因柳氏之助圓滿達成其目的,使臣一行之功得以光國功臣策錄,洪純彥亦以二等功臣獲策錄,同時受封為唐城君。其後,洪純彥在壬辰 亂時,於派遣數萬援兵來朝鮮協助收復平壤城與漢陽之事上,亦扮演了決定性之角色。後來石星因丁西雨亂投獄殉國,柳氏夫人二子東來朝鮮海州歸化定居,柳氏死於該地,其二子往南走避,其後孫世居領南地方,本貫即以當初定居之海州為之。
秋氏:
南宋高宗時,位及門下侍中之秋磕於高麗仁宗時東來韓國,定居於咸興,是為秋氏之始祖。其孫嫡,自幼精於文章書法,博通百家,官及民部尚書藝文館大提學,忠烈王三十一年任國學教授時,為使文字啟蒙之幼兒有一學習古典之門書,在各種經書和諸子百家詩賦中,取其易懂又具深意的兩百六十個字,分成十九篇編成明心寶鑒。此書成為日後數百年間初學者之道義教本,李栗谷數次詳議此書,並為之作序與跋文,西山大師亦熟讀此書數遍,並將之錄至自己之著書儒家鑒中。目前在大邱市郊花園面所在地之秋適祠堂的仁興院中,尚保存著明心寶鑒木刻版一百六十餘枚。
秋適之孫濡,於朱元章初建明朝之際,即恭悠王十二年前往中國協助朱元章,成為開國功臣,並將其祖父所作之明心寶鑒傳至中國。
濡之五代孫水鏡,於壬辰 亂時任李如松之副將,與長男蔗、次男荻同時參戰。樹立戰功,被封為完山府院君,歸化定居於全州。丁酉兩亂時,三男菊、四男芝、五男藺隨麻貴將軍來朝鮮,於全州遇其父兄,終戰後與父兄定居於全州。其後孫們即以全州為本貫並世居全州。
濟南王氏、琅琊鄭氏、臨駒馮氏、杭州黃氏等
西元一六三六年即仁祖十四年,清入侵朝鮮,朝鮮戰敗,清以朝鮮王子為人質,將鳳林大君押往潘陽,歷八年,在西元一**年即仁祖二十二年,始讓其返國。當時於潘陽的九名明朝遺臣陪從鳳林大君逃來朝鮮,此謂之九義士。此九義士中,有五名士的子孫絕後,只有四名義士之子孫得繼香煙,是為濟南王氏、琅琊鄭氏、臨駒馮氏、杭州黃氏等。
總結:
箕子朝鮮之後歷經新羅、高麗、朝鮮,自中國東來歸化之姓氏合計共有一百三十六個,其中箕子朝鮮時八個,新羅時四十一個,高麗時六十二個姓氏。以韓國有兩百五十個姓氏觀之,半數以上的姓氏來自中國的歸化姓氏。據一九八五年的人口調查,歸化姓氏的人口高達一千萬。由此觀之,事實證明,韓國和中國的交鄰關系是多麼的深厚。透過這種和中國的血緣兄弟關系,韓國在歷史上,每當國家民族處境危難而有需援助之時,中國軋無保留地給予最大的協助,平時文化交流頻繁,經濟上則相互交易特產品,對彼此的產業發展大有裨益。 韓國人的姓氏韓國人的姓氏和中國人的姓氏一樣,通常由3個音節組成。即是由韓文發音的3個中國字組成。姓在前,名字中有一個字通常代表輩分。但也有的姓氏是由復姓和單字組成。
在韓國,姓大約有300個,最常見的姓有:金,李,朴,安,張,崔,陳,韓,姜,柳,尹和趙等。
韓國婦女結婚後不改姓。韓國人一般不習慣直呼別人的姓名,除非在極親近的朋友之間。一般稱呼對方的輩分,職務,職稱或冠以先生,小姐,女士,關系親近時,便以兄弟姐妹相稱。
在姓或名之後附以「君,氏」表示親密或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