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看看韓國是怎樣過春節的
過習慣了中國的春節,每年都是一樣的熱鬧,每到春節總是帶著一種緊張又興奮的心情在等待著,而有沒有想過那些遠在他國的同胞們,在外面的春節是什麼樣的呢?今天就讓滲慎小編為你介紹韓國是怎麼樣的過春節的!
韓國春節又稱舊正,是韓國的傳統佳節。傳統上又稱「圓散元旦」、「元日」、「歲首」。由於韓國是漢字文化圈國家,過春節習俗與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不少韓國人特別是年長者都知道自己的屬相,天乾地支在韓國也很流行,比如2005年「雞」年,韓國人稱之為「乙酉年」,2006年「狗」年,韓國人稱之為「丙戌年」,2013年稱農歷癸巳年。
韓國人過春節比較安靜,商店也都紛紛關門休業,街上十分冷清。中國人很喜歡熱鬧,春節期間街上到處是人,十分熱鬧。兩國人過春節的時候都會給晚輩壓歲錢,所不同的是,中國人用紅色的信封包成「紅包」,而韓國人則習慣用白色的信封裝壓歲錢。
韓國人講究回家過年,與中國有共同之處。韓國人不管在哪裡工作,也不管離老家有多遠,一到春節,都要趕回家鄉去團聚。父母在的,回到父母身邊;父母不在的,長兄為父,到大哥家與兄弟姐妹團聚。
韓國據說從新羅時代韓國就開始過春節了,然而在日本對朝鮮半島實行殖民統治時期,過春節被嚴格禁止。當時如果某個孩子的飯盒裡被發現祭祀用食品,這個孩子就會受到處罰。春節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韓國經歷了一段「等待」的歷程,直到1985年它才以「民俗日」的名稱再次出現。
1999年,韓國正式恢復了春節這個節日。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叢腔敬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個贊或者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❷ 韓國中秋返鄉潮致多條高速公路擁堵,當地居民是如何過中秋節的
韓國人也很重視中秋這個節日,覺得這個節日是團圓的節日,所以這個時候大家也都趕著回去跟家人一起過中秋節。這點跟中國人還是很相像的,畢竟在幾千年前,韓國是中國的附屬國。他們跟中國有一樣的節日,也是無可厚非。他們當地的中秋節也非常有意思,跟中國的傳統中秋節沒有什麼不同。
最後吃飽飯之後,我們會一起賞月,韓國人也是這樣,畢竟我們大家看的是同一個月亮,韓國的月亮也不會比中國的月亮亮,他們也是會圍坐在一起賞月,賞月的時候大家互相拍一拍照片,互相說一下願景,說一下對自己未來的期待,好讓家人放心。我覺得這個時候還是特別其樂融融,特別幸福的,家人在這個時候能夠團結在一起,明白家的含義,是一件非常陶冶情操的事情。祝大家平安順利。
❸ 韓國的節日和習俗
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即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也隨著漢文化的傳播很早就傳到了朝鮮半島、日本和越南等地.因此,像中國一樣,韓國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慶活動也是令人目不暇接.
辭舊迎新的春節
韓國人從新羅時代就開始過春節了,在韓國,它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
韓國人過年時家家戶戶都要准備很多糯米打糕,分贈鄰居和親友.從這種習俗中產生了"吃打糕過年"的說法.據說米糕含有誠心、愛心和孝心之意,象徵新的一年團圓美好.春節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以緬懷祖宗之德,承繼先人之志.其祭祖程序嚴格,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栗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制.祭祖完畢後晚輩要向長輩拜年.家有喪事或服三年喪者則不拜年.
拜年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並把有"裝福"寓意的福笊籬(過濾用的湯勺模樣的工具)送給別人或掛在家裡.春節期間,人們見面的寒暄問候是"新年多福".而對於那些春節時不能回家過年的或者露宿街頭無家可歸者,市民團體就組織起來為他們過春節,使其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韓國人春節往往都互贈禮物,禮物的種類繁多,大多用嫩粉色等柔和絢麗的紙進行包裝.
因為韓國人大都在家裡過年,所以春節期間大部分飯店都關門.
在韓國也和中國一樣有回家過年的風俗,一家人穿上絢麗多彩的韓服,自駕車奔向故鄉,構成了一幅典型的韓國節日風俗圖.韓國私家車普及率高,自駕車回鄉過年,或許還有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之感吧.韓國人稱春節回家探親為"歸省".
在韓國,過春節時,一家人湊在一起多玩一種叫作"尤茨"(相當於中國的擲十二象)的游戲.女人則玩跳跳板,據說正月里跳了跳板,腳板一年都不會扎刺.另外,還有一種驅鬼的風俗,初一黃昏時,在門口拉上禁線,撒上黃土,並燃放鞭炮.睡覺時,則把小孩的鞋藏起來,以免被鬼偷去.近些年,也有些韓國人利用春節休假外出旅遊,在滑雪場上度過熱鬧的春節.
寄託期望的元夕節
韓國人將正月十五稱為元夕節或上元節,也有人稱元宵節,但並沒有吃元宵的習慣.正月十五是新年伊始迎來的第一個月圓日,像中國人一樣,韓國人過節是祈求一年的豐裕和平安.這天,吃花生、栗子、核桃等堅果,喝"耳明酒".韓國人早餐吃用大米、江米、小豆、大豆、高粱做的五穀飯和野菜,並叫對方的名字,對方應答"你買我的熱呀",表示新年裡的整個夏天都不會中暑.據說,這天晚上向圓月許的三個願望都會實現.大部分的韓國民俗活動集中在正月十五,這與祈求豐收的咒術形式有密切聯系.代表性的民俗活動有放風箏、拔河、車戰游戲、踩銅橋、跳園舞等.此外,還有驅逐妖魔鬼怪和害蟲之意的"放鼠火",其中,濟州道的野火節最為有名.
美侖美奐的端午節
端午節又俗稱端陽節、端五節、天中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
東亞各國過端午的習俗略有不同.中國有吃粽子的習俗,但日本和韓國就沒有.日本人過端午是男人游泳,女人洗頭;而韓國則是男人摔跤,女人用菖浦葉洗頭,盪鞦韆還吃用艾葉做的像車輪一樣的車輪餅--艾糕.因此,韓國又將端午節稱為車輪節.
韓國人從不否認農耕社會時期為祈求豐收和安康的端午節發端於中國.在李朝時期,端午節算是一個大節,至今在偏重農業的韓國一些道郡仍將端午節看成是重要的節日,特別是"江陵端午祭"尤為有名,已成為民眾共同參與的傳統大型民俗祝祭活動."祭"既有祭祀之意,也有慶典之意.其實,端午節在中國原本也是祭祀活動."江陵端午祭"除了盪鞦韆、摔跤、長跪比賽、舉行假面舞劇、跆拳道比賽、高校足球賽、表演農樂舞之外,還有獨特的祭祀活動,包括祭山神、祭酒神、演巫術、伐神木,等等.祭祀活動有一套完備的程序,迎神和送神都由專門的祭官主持.韓國人認為江陵的這種有特色的端午祭祀和慶典活動,不是泛指的"端午節".1967年,"江陵端午祭"被韓國政府批准為國家級第13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予以保護,它每年吸引國內外大量遊客參與和觀光,同時也使人從中了解韓國的民俗風情.2005年11月25日,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闔家團圓的中秋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年一度的農歷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留存著中國人獨特的思念親人的文化情懷,寫照了自古以來中秋節所具有的"愛國愛家"的傳統美德.
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日,也是韓國、日本的傳統節日.韓國人又稱中秋節為"秋夕"或"感恩節"."每逢佳節倍思親",韓國秉承了漢字文化圈的傳統,中秋節成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全國放五天假,也有公司採用串休的辦法使員工假期更長一些.韓國人極重孝道,中秋節子女能否回家拜見雙親長輩,是衡量子女孝順與否的重要尺度.因而在韓國,中秋這一天不論身在何處,即使再忙也都要趕回去,與家人團聚.這種方式頗像中國的春節.所以,臨近中秋,只有四千多萬人口的韓國就有三千多萬人在路上,高速公路也變成了汽車的海洋,平時一個小時能到的地方,這天也要花上五六個鍾頭甚至更多."秋夕"當天一家人團聚後,人們身著漂亮的韓服,開始舉行隆重的祭祀禮儀,把精心製作與買好的各種美食,如牛肉、魚、柿子、堅果等供品擺在祖先的牌位之前,敬獻祖先.接著去掃墓,祭奠親人,然後子孫給家中長輩磕頭,一起共享美餐.
晚上,韓國人和華人一樣也要出來賞月,韓國婦女們則聚集在月光下唱歌,並跳起舞蹈《羌羌水越來》.據說這種舞蹈起源於16世紀末,當時,為反抗日本侵略(中國史稱"援朝抗倭"戰爭),海軍名將李舜臣考慮到海防兵力不足,便讓婦女們在晚上圍著篝火成群跳舞,迷惑敵人,使敵人誤以為有重兵把守海岸.
中秋節是中韓兩國都有的節日,其淵源與中國也有密切關系,但在接納、消化和吸收的過程中,韓國中秋的習俗、食俗已與中國有所不同:韓國中秋節的主要活動是為感謝祖先帶來豐收而掃墓,而中國是在清明節掃墓;韓國中秋節的正餐是早餐,中國的晚餐是正餐;中秋節韓國人不像中國人那樣吃月餅,而是吃特製的松餅;中秋節在中國不是法定節日,韓國則放假五天,是一年中放假最長的節日.
❹ 韓國人過春節嗎
韓國的春節也是農歷大年初一,稱為「舊正」,與稱新年為「新正」相對應。韓國的春節習俗也講究除夕之前回家與家人團圓、祭祀祖先、給長輩拜年及收壓歲錢。
韓國的法定春節假期為三天,即除夕、大年初一及初二。春節期間,大部分居住在城市裡的子女都會回到故鄉的父母身邊。但近年來,生活在地方的父母來到城市裡和子女一起共度春節的現象也愈發增多。假期一開始,韓國的春運大軍便開始移動,各種交通工具也會出現「一票難求」的狀況。
韓國人的春節以「孝」為主線,最重要的活動便是祭祀祖先。祭祀食品及擺放順序都是很有講究的。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紅東白西」、「左飯右羮」、「頭東尾西」、「棗栗梨柿」等規矩。
全家人要身著韓國傳統服飾對祖先行大禮,行禮時要按照家譜上的排序來進行。祭祀結束後方可與家人吃團圓飯。年糕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食物。韓國人認為,喝了年糕湯,就意味著又長了一歲。
喝完年糕湯,家中的晚輩要向父母長輩拜年磕頭,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祝願父母健康長壽。長輩也要給晚輩壓歲錢。這些活動全部結束以後,一家人會圍在一起玩韓國的傳統游戲——翻板子。
(4)韓國人怎麼過節的擴展閱讀:
大年初一,韓國人有一個既鄭重又庄嚴的禮儀,就是「祭禮和歲拜」,這是他們春節的核心內容。家家戶戶房屋的正室上方,擺放著祖宗的畫像,供桌上擺著各式供品。
供品不能隨意擺放,而要嚴格按照「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的規格來擺放。在祭祀的時候,也是嚴格按照家譜排位拜拜,全家人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依次向祖先鞠躬磕頭,祈求家庭平平安安,家人健健康康。
拜完以後,他們才開始吃大年初一的第一餐,這餐同樣有嚴格要求,必須是「米糕片湯」。韓國人把春節食品統稱為「歲餐」。所謂米糕是用大米粉做成,經過壓製成圓柱形後再切割成一片片。
古代的韓國人非常崇尚太陽和純潔的白色,所以白色的小圓狀米糕片既代表太陽,也象徵著辭舊迎新,正月初一早晨吃「米糕片湯」是寓意迎接太陽的光明和萬物更生的純潔。「米糕片湯」所用的湯,在以前是用山雞湯,後來因為山雞越來越少,就改用牛肉湯或普通雞湯。
「米糕片湯」里,也可以加入蘑菇、蔬菜或者韓式「饅頭」的。所謂「饅頭」,是帶餡的「餃子」。他們把「餃子」稱為「饅頭」。
韓國人春節也有互贈禮物的習俗,禮物是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等。他們在禮物的包裝上也很有特點,大都是用粉色四方形綢布包紮,給人一種喜慶氣氛。現在的中國人在春節的時候越來越喜歡到外面吃年夜飯,韓國人卻講究自己動手做年夜飯,所以一到春節,那邊的酒店都關門歇業。
❺ 韓國的禮儀風俗都有哪些
韓國飲食風格介於中國和日本之間,多數人用餐使用筷子。萊料以高蛋白食物為主,輔以蔬菜。喜食湯和飯(牛肉湯、排骨湯等和在飯中)、火鍋、湯面、冷麵、生魚片、生牛肉、什錦飯等。也喜歡熱辣口味。在宴會上,韓國人習慣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勸酒時不可拒飲;不勝酒力時杯中應留點酒;對於醉酒者,他們多持寬容的態度。受人敬菜時要禮貌地推讓兩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飯後被人邀歌時不可拒唱。
韓國的民族服裝是:男子穿襖、坎肩、褲、長袍,上下一色,且多用白色;女子穿襖、裙、長袍,裙子長而肥大,豐滿流暢。現代男女也常穿西式服裝,講究服飾。進屋脫鞋是他們的傳統習慣。他們也用炕,炕內用熱水管取暖。
韓國人注重禮儀。見面必互致問候,男子見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雙手,分手也鞠躬。男子不得主動與女子握手。初次見面,交換名片。韓國人多以軟飲料待客,客人必須接受主人提供的茶點。韓國人在一起聊天,都不談本國政治、經濟、妻室等話題,但喜歡詢問個人情況。他們自尊心極強,不容公開被人批評或異議。在社交場合,男女必須分開。在公開場合,得讓男土先行,各種會議發言者致辭都把「先生們」放在「女士們」之前。尊敬師長,使用敬語,不得當長者面抽煙、戴眼鏡。上門造訪習慣帶上小禮品,但不送外國煙;接物時必須用雙手,不能把禮品當場打開。在任何場合的坐姿都不能叉腿。
韓國節慶較多。農歷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節日活動類似我國春節。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傳統飲食是種果(栗子、核桃、松子等)、葯膳、五穀飯、陳茶飯等。農歷4月8日為佛誕節及頌揚女性的春香節。農歷5月5日為端午節,家家戶戶都以食青篙糕,掛菖蒲來過節。農歷8月15為中秋節,農歷9月9日為重陽節。清明掃墓,冬至吃冬至粥(摻高梁面團子的小豆粥)。除上述傳統節日外,韓國人還重視聖誕節、兒童節(5月5日)、恩山別神節(3月28日至4月1日)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有射箭、摔跤、拔河、鞦韆、跳板、風箏、圍棋、象棋等。
韓國人喜歡單數,忌諱雙數。忌用「四」(韓語音同「死」)。忌用一個手指指人。站立交談時不能背手。女子發笑時必須掩嘴。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讓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左手,並只限於點一次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裡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後鞠躬致祝辭,最後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
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不宜送香煙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
韓國政府規定,韓國公民對國旗、國歌、國花必須敬重。不但電台定時播出國歌,而且影劇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國歌,觀眾須起立。外國人在上述場所如表現過分怠慢,會被認為是對韓國和韓族的不敬。
與年長者同坐時,坐姿要端正。由於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時,賓主都應席地盤腿而坐。若是在長輩面前應跪坐在自己的腳板底上,無論是誰,絕對不能把雙腿伸直或叉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或侮辱人。未徵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級、長輩面前抽煙,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飯時不要隨便發出聲響,更不許交談。進入家庭住宅或韓式飯店應脫鞋。在大街上吃東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認為是粗魯的。
在韓國人面前,切勿提「朝鮮」兩字,也不要把「漢城」說成「京城」。照相在韓國受到嚴格限制,軍事設施、機場、水庫、地鐵、國立博物館以及娛樂場所都是禁照對象,在空中和高層建築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飲食
韓國餐蔥蒜、生薑、辣椒很多,若難適應,可自己帶一些可口的小食品(如榨菜等)。在濟州島一定要吃生猛海鮮,因為那兒的海產品絕無污染。
◆打電話
賓館會增加服務費,所以最好不要在房間里打電話,最經濟的方法是買一張電話卡(隨處有售)到卡式電話機打。
韓國是世界上最早推廣CDMA移動技術的國家,國內的CDMA133的手機開通了國際漫遊和國際長途後,可以直接在韓國使用。如果是GSM制式的手機,則無法在韓國使用,可事先到中國移動的營業點租借韓國手機帶去使用。韓國國內接聽電話免費。
◆購物
漢城有一個繁華地下商業網。很多地鐵入口和地下過道,都通向這種令人驚奇的能買到廉價物品的地下商業網道。不過,在漢城的商業區中,外國人光顧最多的要算與美軍主要駐地鄰近的梨泰院了。在仁寺洞,也稱為瑪麗小巷,聚集了許多古玩和藝術品商店。南大門和東大門是韓國最大的綜合批發市場,市場內有數千家店鋪和貨攤,以日用商品品種繁多和價格便宜聞名。每日夜半時分到凌晨4時,來自全國各地的零售商來此進貨,這里便呈現一片繁忙的批發夜市的景象。漢城還有大量各種專業市場,其中包括專賣補品和東葯(韓葯)的京東市場,以及亞洲最大的電子市場龍山電子市場。韓國大多數露天市場於星期日關閉,但其他大型讓利商店和百貨公司都在周日營業。
❻ 韓國的禮節有什麼
社交禮儀
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老,長者進屋時大家都要起立,問他們高壽。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早晨起床和飯後都要向父母問安;父母外出回來,子女都要迎他人才能吃。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接。吃飯時應先為老人或長輩盛飯上菜,老人動筷後,其他人才能吃。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計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左手,並只限於點一次頭。鞠躬禮節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韓國官員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一下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在社會集體和宴會中,男女分開進行社交活動,甚至在家裡或在餐館里都是如此。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後鞠躬致祝辭,最後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你要離去時,主人送你到門口,甚至送到門外,然後說再見。
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不宜送外國香煙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在贈送韓國人禮品時應注意,韓國男性多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須刀等。女性喜歡化妝品、提包、手套、圍巾類物品和廚房裡用的調料。孩子則喜歡食品。如果送錢,應放在信封內。
若有拜訪必須預先約定。韓國人很重視交往中的接待,宴請一般在飯店或酒吧舉行,夫人很少在場。
禁忌
政府規定,韓國公民對國旗、國歌、國花必須敬重。不但電台定時播出國歌,而且影劇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國歌,觀眾須起立。外國人在上述場所如表現過分怠慢,會被認為是對韓國和韓族的不敬。
韓國人禁忌頗多。逢年過節相互見面時,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生氣、吵架。農歷正月頭三天不能倒垃圾、掃地,更不能殺雞宰豬。寒食節忌生火。生肖相剋思婚姻,婚期忌單日。漁民吃魚不許翻面,因忌翻船。忌到別人家裡剪指甲,否則兩家死後結冤。吃飯時忌帶帽子,否則終身受窮。睡覺時忌枕書,否則讀無成。忌殺正月里生的狗,否則三年內必死無疑。
與年長者同坐時,坐姿要端正。由於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時,賓主都應席地盤腿而坐。若是在長輩面前應跪坐在自己的腳底板上,無論是誰,絕對不能把雙腿伸直或叉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或侮辱人。未徵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級、長輩面前抽煙,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飯時不要隨便發出聲響,更不許交談。迸入家庭住宅或韓式飯店應脫鞋。在大街上吃東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認為是粗魯的。
照相在韓國受到嚴格限制,軍事設施、機場、水庫、地鐵、國立博物館以及娛樂場所都是禁照對象,在空中和高層建築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社交禮儀
在社交禮儀上,韓國一般不採用握手作為見面的禮節。握手時講究使用雙手,或是單獨使用右手。在晚輩、下屬與長輩、上級握手時,後者伸出手來之後,前者須先以右手握手,隨手再將自己是左手輕置與後者的右手之上。 在韓國,婦女和小孩一般情況下,婦女不和男子握手,以點頭或是鞠躬作為常見禮儀。 在稱呼上多使用敬語和尊稱,很少會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要是對方在社會上有地位頭銜的,韓國人一定會屢用不止。
服飾禮儀
社交場合中,大部分韓國人會講英語,對講日語的人沒有好感。 在韓國,穿衣上不會過於前衛,是莊重保守的。男子一般上身穿襖,下身穿寬大的長檔褲,女子一般是上穿短襖,下穿齊胸的長裙。
餐飲禮儀
韓國人在一般的情況下喜歡吃辣和酸。主食主要是米飯、冷麵。菜餚有泡菜、烤牛肉、燒狗肉、人參雞等等。總體來說,韓國人的菜品種不是太多,而且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比較清淡。一般來是說,韓國的男子的酒量都不錯,對燒酒、清酒、啤酒往往來者不拒,婦女則多不飲酒。平日,韓國人大都和茶和咖啡。但是,韓國人通常不喝稀粥,不喜歡喝清湯。韓國人一般不喜歡吃過油、過膩、過甜的東西。不啻鴨子、羊肉和肥豬肉,至於熊掌、虎肉。吃飯時,一般用筷子。為環保,韓國人的會為你提供鐵餐具。與長輩吃飯時不許先動筷子,不可以用筷子對別人指指點點,用餐完畢後將筷子整齊放在餐桌的桌面上。吃飯時,不宜高談闊論。吃東西時,嘴裡響聲太大,也是非常丟人的。在韓國人的家裡宴請時,賓主一般都是圍坐在一張矮腿方桌周圍。盤腿席地而坐。在這種情況下,切勿用手摸腳,伸直雙腿,或是雙腿叉開,都是不允許的。
習俗禁忌
韓國人珍愛白色。國花是木槿花,松樹為國樹,喜雀為國鳥,老虎為國獸。忌諱數字是"4"和"13",在發音與"死"相同的緣故,韓國人對相似的"私""師""事"等最好不要使用。
韓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強,反對崇洋媚外,倡導使用國貨。在贈送禮品時,最好選擇是鮮花、酒類和工藝品。最好不是日本貨。
韓國有男尊女卑的講究,進入房間時,女人不可以走在男人的前面,女人須幫助男人脫下外套,坐下時,女人要主動坐在男子的後面。不可以在男子面前高聲談論。
民俗風情
一、姓氏與鄉親觀念
韓國人的姓名大都三個字,少數是二個字。第一個字是姓,第二個字和第三個字是名,其中有一個字表示宗代,這個字一般附在男子的名字中,每一代都不同,可任意放在第二個或第三個字的位置上。據李朝末期《增補文獻備考》記載,韓國的姓氏計有496個,但在1960年的一次調查中,發現只有411個,其中最大的10個姓氏是:金(約佔21.7%)、李(約佔14.8%)、朴(約佔8·5%)、崔、鄭、姜、趙、尹、張、林。大多數是單姓,少數為復姓,如鮮於、雨宮、岡田、長谷川等。法律規定,同籍貫同姓不能結婚。如擅自強行結婚,不僅父母不予承認,而且政權機關也不予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是,近年來,要求取消這條規定的呼聲很高。
韓國人"血緣"、"鄉土觀念"非常強,親戚關系網特別發達,即使是遠親,交往也都比較膊,同鄉往往是見面熟。政治關系也受地域觀念的影響,選民一般只支持本地區的候選人。強烈的鄉土觀念也造成一些消極影響,如慶尚南北道與全羅南北道就存在地區對立。一千多年前,慶尚道是古代新羅國家的發祥地,金羅道是古代百濟國家的所在地,後來新羅滅百濟統一了國家。由於歷史的原因,自古至今統治韓國的大多是慶尚道人,朴正熙、金斗煥、盧泰愚和金泳三等四位總統、大財閥李秉哲(三星)、具仁會(金星)、金宇中(大字)和70%-80%的軍隊高級將領都出身於慶尚道。而在野黨最有名的領導人金大中、反對獨裁政權的著名詩人金芝河等均出身全羅道。1980年的光州反政府暴動也是發生在全羅道。
二、禮儀與忌諱
(一)禮儀
韓國受儒家教育的影響很深,禮儀方面的特點是重視地位、輩分、老幼、男女之別,對地位、輩分高的,對年長者和男性都要表示尊重,說話要用尊稱(韓國語持有的語法形式),見面要先問候,同行時要讓路,不能走在他們的前面。在家庭中,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提倡「賢妻良母」氣家務勞動幾乎全落在婦女身上。男女7歲以上不能同席。家庭經濟好些的,婦女婚後大多不參加工作,即使參加工作,報酬也比男子低。近年來女權運動有所發展,爭取男女平等、同工同酬,要求將女性公務員的退休年齡從43歲改為50歲等。
1、問候認識的人見面時,一定要相互問候,可視身份關系用點頭、鞠躬、握手或擁抱等形式。
2、介紹家裡來客人時,父母與客人相互行禮,再向子女介紹每來客的身份、稱呼,並要求子女向客人們行鞠躬禮或行跪拜禮。如是在工作單位,則先將本單位的人介紹給來訪的客人。
3、招待韓國人十分好客,招待客人往往是盡其所能,將家中最好吃的都拿出來,而客人應盡量多喝多吃,吃得越多越能顯示感情的深厚。韓國男子普遍好飲臼酒,且酒量很大,互相敬酒,邊喝邊談邊唱,極為熱鬧。中國史書《魏史東夷傳》中就記述了韓國人飲酒、唱歌、跳舞的習俗。據世界衛生組織(WHO)1981年的調查統計,韓國每年每人平均消耗的白酒量是9.2公升,名列世界前茅。飲酒時按身份、輩份的高低就座,依次斟酒。位高者先舉杯,依次相隨。地位相差太大的人不能同桌而飲,因情況特殊不得已時,地位低的人應背臉而飲。相互碰杯時,身份低的人應用杯沿碰對方的杯身,不能平碰,否則是失禮。地位低的需向地位高的人敬酒時,應徵得其同意,上前敬酒時,先鞠躬,說些祝賀的話,右手持瓶,左手托瓶底。要注意的是,敬酒人只斟酒,而不陪飲,離開時也應鞠躬。接受敬酒的人要說些答謝的話。身份地位相似的人相互敬酒時,要相互斟酒,碰杯對飲。
4、敬煙向客人敬煙也是韓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但是,一般情況下身份地位低的人不能在身份高的人面前抽煙。子女絕不能在父母面前抽煙,更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
5、注意穿襪子進韓國人家裡要脫鞋,到韓國式食堂進餐也要脫鞋,因此一定要注意穿干凈的襪子。襪子不幹凈或有破洞是失禮行為,被人看作沒有教養。入座時,賓主都要盤腿席地而坐,不能將腿伸直,更不能叉開。
(二)忌諱
韓國人普遍忌"四"字。因韓國語中"四"與"死"同字同音,傳統上認為是不吉利的,因此,在韓國沒有四號樓、四層樓、四號房,軍隊里沒有第四師,宴會廳里沒有四桌,敬酒不能敬四杯,點煙不能連點四人。此外,孕婦忌打破碗,擔心胎兒因此而裂嘴;婚姻忌生肖相剋,婚期擇雙日,忌單日;節慶期間要說吉利話;男子不要問女子的年齡、婚姻狀況;打噴嗖、打幅時要表示歉意;剔牙要用手或餐巾蓋住嘴;交接東西要用右手,不能用左手,因傳統觀念上認為"右尊左卑",認為用左手交接東西是不禮貌的行為等等。
三、服飾和帽飾
現代韓國男子多穿西裝,女子著連衣裙,款式很多。傳統服飾富有民族特色,男裝主要有襖、褲、坎肩、長袍等。襖多為白色,稱"則高里",襖的右襟在里,左襟在外,用襖帶在右胸前系以一定式樣的活扣。褲稱"巴基",褲的襠、腿和褲腳都較肥大。坎肩套在襖外,顏色花紋較豐富。女裝的最大特點是襖短,緊貼身。裙子分長裙和筒裙,長裙長及腳跟,是婚後婦女穿的,婚前婦女穿筒裙,長及小腿,腰間有許多細糟。婦女做飯洗衣時還穿圍裙,稱"幸州裙"。"幸州裙"的名稱是有歷史來歷的。傳說公元1593年2月,日本出兵圍攻離漢城20多公里的幸州山城。城中軍民在權律將軍指揮下,進行決死戰斗戶。幸州就婦女用圍裙運石頭支前,有力地鼓舞了守城將士的士氣,打敗了敵人,守住了城堡。從此,韓國婦女系的圍裙就改稱"幸州裙"。
韓國婦女喜歡戴頭巾。頭巾分為三角巾和四方巾,料子有絲綢、緞及化纖等。有的印花,有的綉花,年老的婦女多用白頭巾。男子外出勞動、旅行或生病在家時,頭上常纏一條毛巾,既可防塵土,又可擦汗洗臉。韓國民間傳統的男帽式樣很多,大體有:1、岩巾。用馬尾編成的一種帽子,頂部前低後高,呈梯形,現在戴的人已很少;2、笠.男人戴的一種寬檐帽子,最流行的是一種黑笠,呈圓筒狀,罩於頭頂,帽檐很寬,用來遮陽、擋雨雪。製作的材料為蘆葦、竹箴、松籮、綢緞、棉布、紙和馬察等;3、冠。亦稱紗帽,用人發或黑色馬寨編織而成。有方形、扇形和復翼形等。男人尤其是老年人有戴冠的習俗,一直沿襲到現在。
四、飲食習慣
韓國人對飲食很講究,有「食為五福之一」的說法。韓國菜的特點是「五味五色」,即由甜、酸、苦、辣、咸五昧和紅、白、黑、綠、黃五色調和而成。韓國人的日常飲食是米飯、泡菜、大醬、辣椒醬、鹹菜、八珍菜和大醬湯。八珍菜的主料是綠豆芽、黃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條、椿梗、藏菜、蘑菇八種。
韓國人特別喜歡吃辣椒,辣椒面、辣椒醬是平時不可缺少的調味料。這與韓國氣候寒冷濕潤、種植水稻,需要抗寒抗濕有如泡菜是具有韓國民族特色的冬季必備副食品。每年11月,把白菜、蘿卡洗凈晾乾之後,加辣椒、蒜、蔥、海鮮等各種調味料,用大缸掩漬起來,密封半個月至1個月後食用。每個家庭主婦都有腌制泡菜的獨特手藝和秘方,因此泡菜的口味,每家各不相同。
韓國人愛吃牛肉、雞肉和魚,不喜歡吃羊肉、鴨子以及油膩的食物。狗肉是他們喜歡吃的肉食之一。
韓國多泉水,泉水干凈清涼甘美,因兩韓國人一般不喝茶和開水。
韓國人都習慣在矮桌上吃飯,小桌上擺有飯碗、湯碗、盛醬的小碟,以及裝小菜的盤子。吃飯也使用筷子和湯匙。
韓國著名的鄉土名菜主要有:各種生魚片、木浦臭酶魚、光州燉乳豬、烤牛肉、生拌牛胃(即牛百葉)、人參雞、神仙爐(即悅口子湯,類似中國的火鍋)。
韓國人的飲食離不開脆製品,種類很多,主要為泡菜和腌魚。
韓國人喜愛喝湯。湯是韓國人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就餐時所不可缺少的,種類很多,主要有大醬湯、狗肉湯等。
韓國人常吃甜點、糕點和麵食,主要有麥芽糖、油蜜果、打糕、蒸糕、發糕、甲皮餅,油剪餅、冷麵等。
韓國人的日常飲品,包括酒類和軟飲料兩大類。三亥酒是一種濁酒,它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羅、百濟、高句麗時期。因系農家當釀制,俗稱農酒,清蜜混氈,但酒精度低,清涼可口;此外,還有保存期長的清酒和適宜冬天釀制的甘酒。軟飲料主要有民間自製的花茶和柿餅汁,前者與中國的花茶同名而實質不相干,後者多在元旦時飲用。
五、人生習俗
韓國人從出生到成人,要舉行許多儀式,現在已逐漸簡化。傳統的儀式主要有:
掛禁線生孩子的人家,必需在大門上攔根草繩,俗稱禁線。如生男孩,就將木炭、松枝和辣椒夾在草繩上;如生女孩,就將木炭、松枝和紙條夾在草繩上。禁線要掛21天,凡服喪與患有病者均不得進入。
三七嬰兒出生後的第蘭個7天稱蘭宅,婆婆要為產婦做特別好的食物,並把蒸糕和海菜湯分送給親戚、朋友和鄰居,表產婦和嬰兒健康無恙,此後近親可來探望。
取名一般由父親在滿月前為嬰兒取名。
賣子有些家庭怕孩子夫折,就認樹木載文在壁為父,祈其保佑孩子無病無災、健康校壽。為此,小孩的名字要作相應的改動。
百日嬰兒出生100天稱百日。這一天要宴請親友和鄰居。客人們向產婦和嬰兒贈送小衣服和禮品,祝願嬰兒健康成長。
周歲小孩出生一周年這一天?交母給櫻兒穿上彩虹衣服進行「抓周」到了現代,多為孩子周歲留影紀念;然後親戚朋友前來祝賀,主人設宴招待。
冠禮男子20歲時進行加冠禮節,表示已長大成人。古代冠禮禮儀式繁縟,現在已大大簡化,甚至不再進行了,儀式一般選陰歷正月的吉日進行。
笄禮女子年滿15歲舉行結發插替的儀式,一般由受笄者母親主持。
花甲60周歲生日稱花甲。祝賀花甲是家庭的一件大事。儀式一般在長子家中進行,親戚朋友也來祝壽。祝壽儀式很隆重,兒孫、親朋按輩份依次施禮,贈送禮品,祝老人長壽。
進甲70周歲為進甲。父母到了進甲之年,子女們要為老人祝賀生日。儀式與祝賀花甲相同。
六、民間游藝及農樂歌舞
(一)民間傳統游藝
韓國人民自古以勇敢、智慧、樂觀而著稱,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創造、學習和發展了許多帶有濃厚民族特色的游藝活動。
鞦韆韓國婦女和兒童逢年過節時的一種傳統游戲。比賽時以高度決定勝負。一般是指定一個樹梢為目標,看誰能踢到或咬到。有的是掛一個鈴鐺,秋干越盪越高,鈴鐺也越升越高,直到腳碰不到為止。
撓撓板韓國婦女喜愛的一種娛樂活動。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廣泛的群眾性。每當農歷正月十五、五月初五、八月十五,婦女們穿上節日服裝,聚集在一起,參加燒曉板活動,盡情歡樂。有雙人跳、四人跳,既可比高度,又可比翻跟斗、鑽圈等驚險技巧。
績麻韓國婦女用麻或棉紡線時,往往是十幾戶甚至幾十戶在一起,相互幫助,邊勞動邊唱歌。
場院舞在農家場院舉行的一種舞會。舞會開始由樂隊進行演奏,繼而姑娘們持手絹表演舞蹈,接著青少年跳刀舞,最後是簫笛等樂器獨奏。
摔跤亦稱角戲、角力、角抵,是韓國人男子傳統的節日體育比賽活動之一。冠軍可得大黃牛一頭,其餘的按名次可豬、羊、雞、鴨獎品。
射箭韓國男子喜愛的節目競賽項目之一。根據射的距離遠近和中靶環數多少而定名次,比賽時,選手們身穿民族服裝,場面極為壯觀熱鬧。
拔河節日時常舉行倒的一種附傳統姍游戲,參加人數常達幾百至幾千。韓國的拔河與一般的拔河有很大不同。拔河用的草繩有主幹繩分支繩之分,根據參加人數,確定繩的粗細長短,幾百人參加比賽的主幹繩直徑為50-60厘米左右,長300-400米,每隔1-2米拴一根分支繩,多的有100多根支繩。正月十二日和十三日,先舉行兩村兒童的拔河比賽,規模較小。第二天進行大規模的成年男子拔河比賽。勝方除獎品外,還可扛走負方的全部拔河繩,回村舉行慶功活動。
馬術人騎在馬上表演各種技巧。有單人表演也有雙人表演。
除上述活動外,還有投石戰、車戰、擲骰、賽風箏、投壺、游覽勝地、陞官圖等娛樂游戲。
(二)農樂歌舞
農民自春天准備耕種開始,到秋收為止,根據勞動內容不同,唱不同的歌,跳不同的舞。比較主要的勞動歌有:送肥歌、春耕歌、插秧歌、打麥歌、磨鐮歌和豐收歌等。主要的舞蹈有農樂舞、互助舞和嗡嗨呀舞等。
七、住房
韓國民間的傳統住房很有特色,反映了韓半島溫和美麗的自然條件和過去人們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活動的特點。傳統的住房都是平房,根據住房的位置和布置,可分為以下三類:
單排房由里間、外間和廚房組成。每個房間都有向外開的門,各間還有相通的小門,里間和外間的正面有前廊。里間和外間的地面為一長方形火炕,中間用拉門或間壁隔開。單排房前院有籬笆院牆,正面有大門。
雙排房由後面的正房和前面的門房組成,中間兩側以籬笆連接,構成庭院。正房由里間、外間、前廊和廚房組成,門房中間有門洞,右側有客房,左側分為客房與畜舍。庭院有正門和側門,來客從正門出入。
直角房由正房和廂房連接而成直角形。正房與廂房相接處有一寬敞廚房。正房由廚房、里間(有的里間又分上里間和下里間)、外間和前廊組成;客房分上客房、下客房和小走廊。每個房間都有向外開的門,相鄰房間還有小拉門相通。以籬笆圍成庭院。
四合房亦稱井字房,是一種四合院型的住宅,由直角房加上廂房和門房構成。廂房有兩間庫房,有的也住人;門房有兩個房間和簡易廚房,還有門洞和畜舍。
客人串門須先打招呼,主人回話後,客人把鞋脫在走廊,從正門進入外間,不能從廚房或里間進入外間。有廂房的家庭,專門設有客房,客人在客房與主人敘話。『"…'
以前封建禮教嚴格的家庭,成年男子一般不進廚房,男客人更不能隨便進入廚房。現在雖已不注意這種習慣,但男客人無特殊情況也應盡量避免進入。
八、婚姻及喪葬
(一)婚俗
韓國的婚姻習俗是傳統婚俗、新式婚姻和宗教婚禮並存,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韓國的婚姻習俗發展變化較大,主要表現為:一是結婚年齡從低漸高,過去13~14歲甚至更小的男孩就要娶一個比自己大幾歲的妻子,目的在於早抱孫子,並由妻子把丈夫侍養成人。現在法律規定男子20歲,女子18歲才能結婚,但在實際生活中,男女都致力於工作和學習,結婚比法定年齡還要晚。二是婚禮從繁變筒,費用大大減少。無論是結婚程序、賓客人數或是慶賀延續的時間和方式等等都日趨簡化,使人們從沉重的精神、經濟負擔中解放出來。新式婚姻是自由戀愛,訂婚儀式可有可無,結婚儀式各地雖不盡相同,但大體有如下程序:在音樂聲中,穿著婚禮服的新郎、新娘入場,相互致禮;主婚人介紹新郎、新娘簡歷,宣讀結婚證書,新郎和新娘互換禮品;主婚人致詞,男女方代表講話,新郎、新娘致答詞,來賓致詞祝福;在樂曲聲中新郎、新娘退場。儀式結束後,由男方設宴招待客人,人們載歌載舞,為新人祝福。
韓國傳統的舊式婚姻程序多,禮儀很繁雜,大體包括以下程序:議婚經媒人介紹,男女雙方家長為自己的兒女商議婚事和訂立婚約稱議婚。按慣例,男女雙方是依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而訂立婚約的。
納彩訂婚時,男方派人給女方送聘禮,亦稱"送函"(本盒)。函內裝書信與青、綠兩色的彩緞,供女方做上衣和裙子用。女方還要復信。
納幣結婚時,男方用兩個箱子,分別裝"禮狀"(書信)和禮品。禮品用紅絲線系好,先裝紅緞,後裝青緞。箱子由男方未婚的親友送到女家。
涓吉結婚前,女方將選定的結婚日期函告男方稱涓吉。婚前女方要按雙方的四柱、五行進行占卜(稱"宮合),並選擇結婚的良辰吉日。
迎親結婚當日,新郎早起,穿好結婚禮服(紗帽、團領、胸背、綉帶、黑靴),向父母行拜禮,由父母到祠堂告祝拜祖。此後,新郎騎馬與隨行者一道去新娘家迎親。隨行者中的上客,系指新郎的父親或叔父,需抱"木雁"同行。一路上撒鹽,以示視賀。新娘頭戴絲絨花冠,身穿美麗的彩虹婚服,向父母告別,父母則再三叮囑要孝敬公婆,注意禮節。親屬簇擁新娘,送到中門。在院中,新郎與新娘進行"奠雁"儀式。所謂"奠雁",就是指新郎抱雁進入女家,置於桌上,並拜見岳母,請她給雁喂面條,表示新婚夫婦將如大雁一樣愛情專一,白頭借老。獻雁之後,新娘出來會見新郎,相互鞠躬,以藍、紅兩色絲線連結手腕,共飲三盞交杯酒,並交換結婚戒指。接著新娘在母親或親屬攙扶下來到轎前,新郎掀開轎簾,新娘進入轎內。新郎騎馬在前引路,花轎尾隨其後。路過城惶廟時,要以白布條拴在廟前。花轎到新郎家後,新郎下馬入院,花轎隨後越過用草燃起的篝火,才能進院門。迎接的人向花轎投撒豆粒。院子的地上鋪著草席,桌子上點著一對花燭,放著二個插有松枝和竹子的花瓶,幾盤栗子、棗子和柿餅,另外還放有一隻母雞和一隻公雞。新娘下轎入院時,先向雁(由新郎家的人抱著站在院里)鞠躬致敬,與新郎對拜,相互敬酒,宴請賓客,進入新房。進新房以後,新郎揭掉新娘的蓋頭,親戚朋友可以捅破窗戶紙偷看,因此房中往往備有屏風,以利遮擋。新房中的燭火不能用嘴吹滅,必需用筷子或剪刀剪滅,否則據說夫婦之中必有一人會失去好運。結婚時,新郎、新娘一定要吃兩樣食品,一是冷麵,面條長,象徵白頭借老幸福安康;二是圓形的大年糕,象徵花好月圓,夫妻相親相愛,生活美滿。婚禮當天要宴請賓客。
披露宴婚後第二天,新娘拜見公婆後,公婆為答謝新娘而舉行的家宴叫披露宴。要邀請親友和鄰居參加,對因年邁或貧寒而不便赴宴的人,要送去酒食和菜餚,以表示對他們的尊敬和關心。
再行結婚儀式後的第三天,新郎和新娘去妻子家拜見岳父、岳母及親戚,這叫再行。
覲親新婦回娘家拜見雙親稱現親。婚後兩個月或滿一年時,新婦由丈夫或公公陪同,帶著食品和禮物回娘家拜見父母。個別地方有三年之內不許覲親,甚至終生不能回娘家的習俗。但聰明的人想出了中途相遇的補救辦法,就是親家之間,事先約好時間、地點,婆家為媳婦備好食品並送到約定之處,同娘家人會面並在野外聚餐。
以上這種傳統婚俗,不僅禮儀繁多,而且帶來很重的經濟負擔。現在民間逐漸出現新式結婚儀式,但仍有些人沿襲傳統婚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