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韓國人是怎麼評價權栗,孫子的
之前韓國就有學者稱朱元璋是韓國人,被一高僧收養,後來遠途跋涉才來到中國,讓一眾網友吐槽不已。
韓國人一向認為什麼東西都他們最厲害。近日,韓國人排出了他們認為的亞洲十大名將,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上榜。
10:德川家康
日本,1543-1616
德川家康是持續了250多年的日本德川幕府的建立者。他打敗了豐臣家族的勢力,政府了日本西部的諸藩,最終結束了日本戰國時代,給國家帶來了和平和統一。他也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將,據說一生曾參加了90多場戰斗。在壬辰戰爭中,當日本被朝鮮人擊敗後,也是他重新整頓了人心渙散、士氣低迷的日本。
9:黎利
越南,1345/1385-1433
黎利是越南統治時期最長的後黎朝的建立者(1428-1788)。1407年,中國明朝攻擊了越南,強佔了這個國家。1418年,黎利開始組織軍隊抗擊明朝,並在1427年終於取得了勝利黎利也是中世紀時期越南最著名的歷史人物、最偉大的英雄之一。
8:乙支文德
朝鮮,六世紀中葉-618年之後
乙支文德是在隋煬帝征高句麗戰爭中大放異彩的一名將領。戰爭期間,隋朝分別於於598年和612-614年對高句麗發動了進攻,此時乙支文德的軍隊只有30萬人,而隋朝的兩次進攻都在百萬人以上。結果出人意料——乙支文德竟然戰勝了隋朝軍隊,成功保衛了祖國。而在朝鮮戰場上的失敗也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7:韓世忠
中國,1089-1151
韓世忠是中國宋朝時的一位將領。他在軍事發展上頗有貢獻,據說曾改良弓箭和裝甲。當女真族入侵中國時,韓將軍為保衛國土英勇作戰,並一度取得了勝利。直到今天,韓世忠仍然被中國人視作一位保家衛國、抗擊外敵的英雄。
6:東鄉平八郎
日本,1848-1934
東鄉平八郎被視為日本最偉大的海軍英雄之一。東鄉平八郎在日俄戰爭中擔當海軍元帥,戰爭最後以日本的勝利告終。在日俄戰爭期間最重要的一場戰役是對馬海戰,在戰役期間,日本軍隊在東鄉平八郎的指揮下摧毀了俄國三分之二的戰艦,日本海軍方面只有極少的傷亡。為此東鄉平八郎又有「東方納爾遜」之譽。
5:權栗
朝鮮,1537-1599
權栗是萬曆朝鮮戰爭中一位優秀的朝鮮將領,以在梨峙和幸州兩場戰役中的優秀表現而聞名。在梨峙的戰役中,權栗率領一千民兵與日本的一萬士兵對抗,並最終取得了勝利,從日軍受眾收復了全羅道。在幸州戰役中,權栗率領著僅有2800人的部隊打敗了日軍總帥加藤清正的3萬人部隊。日本方面傷亡超過一萬,而這場戰役也被視為朝鮮人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最重要的三場勝仗之一。
4:阮惠
越南,1753-1792
阮惠,也被成為光中皇帝,是越南西山朝的第二位皇帝。18世紀,後黎朝由南方舊阮和北方鄭王所控制,兩方相互征討,為了謀奪對方的土地頻繁交戰,又都號稱自己是國王的忠臣。在西山起義中阮惠開始嶄露頭角,這場起義最終擊敗了鄭王,並推翻了後黎朝。後黎朝的皇帝逃到了當時正處於清代的中國,並向皇帝尋求幫助。隨即清軍對越南發兵,卻以失敗告終。阮惠被視為越南歷史上最厲害的將領之一。
3:孫子
中國,公元前544年-公元前496年
還有人沒聽說過他的名字嗎?孫子以其著作《孫子兵法》而著名,此書體現了他在解決沖突、取得勝利方面的戰爭哲學,被認為是戰略學上的傑作,自一出版便被無數將領所引用。《孫子兵法》也啟發了許多將領,並幫助他們取得了勝利——這些人當中就包括拿破崙和德川家康。
2:成吉思汗
蒙古,1162-1227
這也是一位名頭響徹東西的將領。成吉思汗是世上最大帝國——蒙古帝國的奠基人,他征服了中亞、東亞、亞歐、東歐和中東地區的多個帝國,通過聯合東北亞各游牧部族得到了強大的軍事力量,並且他本人也有極高的軍事才能。直到今天,成吉思汗仍然享有盛名,並被認為是蒙古的開創者。
1:李舜臣
朝鮮,1545-1598
李舜臣是壬辰戰爭期間朝鮮海軍將領,他曾通過卓越的軍事戰術戰略贏得了23場戰役的勝利,且每場戰役都是以少勝多的戰斗。在閑山島戰役中,他成功扭轉戰局,最終取得了閑山島大捷。李舜臣的海軍在數量上完全比不了日本艦隊(李舜臣只有56艘戰艦,而日本有73艘),但他卻靠自己出色的戰術取得了勝利。日本方面有66艘戰艦被毀,超過9千名士兵死亡,而朝鮮方面沒有失去一艘戰艦,只有19名士兵陣亡。
然而,李舜臣最精彩的一場勝利當屬鳴梁大捷,李舜臣在此以13艘戰艦擊退日本333艘戰艦,堪稱海戰史上的契機。此次海戰日本方面有123艘戰艦被毀,一萬八千士兵死亡,而李舜臣方面的傷亡人數至多隻有36人。
李舜臣甚至也被日本的將領們所銘記。日本海軍將官,佐滕哲太郎就認為,李舜臣是比納爾遜更厲害的將領。他是這么說的:「在歷史中只有極少的幾位將領通曉正面進攻、奇襲、集中於擴張兵力的奧妙。拿破崙最精通進攻一項,大概可以算作一位。而在海軍之中,有兩位戰術天才也值得一提:在東方,就是朝鮮的李舜臣;在西方,就是英格蘭的納爾遜。無可懷疑的是,即使記錄壬辰戰爭的文字是那麼有限,而且因為出生在朝鮮王朝,他本人的勇氣與智慧在西方又那麼不為人所知,李舜臣也堪稱是一位頂級的海軍將領。李舜臣這樣的人物遠超尼德蘭的Michiel de Ruyter,甚至是納爾遜,在個人品質和廉正方面也不及李舜臣。他確實是一位真正出色的將領,也是三百年前的海戰戰術大師。」
在今天韓國(朝鮮)人的心目中,李舜臣是最偉大的英雄,也是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將領之一。
B. 韓國文定皇後
以下資料只是網路里的,不知道是不是被高麗棒子改過了沒有,只能參考,最近總有些人去撰改這些
聖烈仁明文定王後尹氏
(李氏朝鮮為中國之藩國,因此其君主只能稱國王而非皇帝,相對的,國王之正妻也只能稱王妃而不是王後。
王妃在死後可以被追封為王後。高宗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後,幾乎所有的李氏朝鮮國王及王後都被追封為皇帝和王後。)
文定王後尹氏(籍坡平)生於明弘治十四年(燕山君七年,1501年),坡山府院君尹之任之女。中宗十二年(1517年)冊封王妃。1544年仁宗即位封為慈懿大妃,1545年明宗即位進封為大王大妃,1545-1553年垂簾聽政。明宗二十年(1565年)去世,謚號文定,終年六十五歲。葬泰陵。生懿惠公主、孝順公主、敬顯公主、慶原大君、仁順公主。
中宗的第一任妻子是端敬王後慎氏,廢後慎氏的父親慎承善是燕山君的妻舅,同時也是擔任右議政的位子。中宗反正時被反正功臣追殺,作為反正功臣後患的端敬王後則被廢除,功臣慫恿迎立新王妃,就是仁宗(李峼)的生母章敬王後尹氏。1515年,章敬王後生下仁宗後七天就因為產後病不幸去世。尹氏於1517年7月19日入宮冊封為王妃,1534年生慶原大君(李峘)。1544年11月14日中宗讓位與長男仁宗,翌日駕崩於昌德宮歡慶殿。
中宗在位期間,世子仁宗和其異母兄弟慶原大君(明宗)之間就有開始王位爭奪戰。文定王後的兄弟尹元老和尹元衡對於外甥慶原大君冊封為王世子處心積慮。仁宗的母親宗族一方尹任一族對於明宗的母方代表尹元衡之間勢力之斗爭因此產生。尹任一派被稱為大尹, 尹元衡一派被稱為小尹,至於儒生中的士林派則支持仁宗。
一開始仁宗即位,士林派與大尹一派得勢,但是仁宗的突然死亡,明宗即位,權力局勢開始轉移。
1545年仁宗去世,12歲的明宗即位,母親文定王後垂簾聽政。權力獨占性格很強的尹元衡開始鏟除異己。尹元衡對於不支持文定王後的一派都構織謀逆罪對待,文定王後則對之給予逆謀罪的處刑。這些誣告事件有許多士人死於獄中,被稱為「乙巳士禍」。尹任尹任被彈劾,後被賜死。「乙巳士禍」深刻打擊士林派之勢力,造成田舍沒落,是為鄉約基礎與士子學人研究學問並供養子弟的書院歿落,士林派日後的政界再次登場等到文定王後死後才開始。
勛舊派在文定王後死後先成為政界主流,開始對於文定王後政治勢力清算斗爭,之後明宗朝勛舊派和士林派之間對立,士人黨爭正式開始。
文定王後8年間的垂簾聴政,士人流血之餘,國庫空盪,百姓飢餓,盜賊四起。最重要的是起於黃海道和京畿道的白丁之義賊--林巨正活動。
宗教上則是的佛教的復興,特別是禪宗和教宗的復活,僧科和度牒制再度實施,特別是僧人普雨因為受到文定王後的信任而出任奉恩寺禪宗住持還有奉先寺教宗住持,使得佛教勢力獲得拓展。
1553年(明宗9年),明宗親政開始,明宗和仁順王後沈氏(1532-1575年)運用外戚之力牽制二舅尹元衡 。1565年4月6日(明宗21年)尹氏逝世,僧人普雨[1515-1565]被流放濟洲島而亡,尹元衡與鄭蘭貞夫妻飲毒自殺。
附中宗-仁宗-明宗(1506-1565)歷史年表
■1506年(中宗元年)
「中宗反正」燕山君 [1476-1506]被迫退位, 燕山君在位(1494-1506)
反正功臣們推舉燕山君之弟 晉城大君-中宗為君主
朴元宗刺殺領議政-慎守勤(益昌府院君[1450-1506])
中宗(年18歲)第一任王後(端敬王後-慎氏[1487-1557])於中宗即位8日後被迫廢後
■1510年(中宗5年)
反正功臣-朴元宗 [1467-1510]死亡
■1512年(中宗7年)
反正功臣-柳順汀 [1459-1512]死亡
■1513年(中宗8年)
反正功臣-成希顏 [1461-1513]死亡
■1515年(中宗10年)
中宗第二任王後章敬王後之子-天胤出生(仁宗)
章敬王後-尹氏[1491-1515]產後不到七天血崩過世
主張廢後復位之士林進士派和後宮選後之功臣派對立
希樂堂-金安老提出「兩是論」《希樂堂-金安老墨寶》
趙光祖科舉進士
■1517年(中宗12年)
中宗親迎第三任王後(文定王後-尹氏)
■1518年(中宗13年)
政治改革提倡廢止昭格署
■1519年(中宗14年)
「己卯士禍」趙光祖 [1482-1519]含冤被賜死(38歲)
■1520年(中宗15年)
章敬王後-尹氏之子-天胤受封世子(仁宗)
■1521年(中宗16年)
「辛巳誣獄」永慕堂-安堂[1460-1521]被賜死,士林進士派勢力被削除
南陽君-洪景舟(禧嬪-洪氏的父親)死亡
■1523年(中宗18年)
金安老與尹任介入世子選嬪(仁聖王後-朴氏),新政治勢力浮上枱面
因功臣派和敬嬪-朴氏彈劾,希樂堂-金安老被流放到豐德,尹任調到都城外的敬遠地區去任職,領議政-金詮死亡
■1526年(中宗21年)
全國引發傳染病
■1527年(中宗22年)
功臣派之首 領議政-南袞[1471-1527]死亡
■1528年(中宗23年)
「灼鼠之亂」敬嬪-朴氏被肅清
■1529年(中宗24年)
金安老政界復職
■1530年(中宗25年)
慈順太後[1462-1530]死亡 (成宗繼妃-貞顯王後)
■1531年(中宗26年)
最後的功臣派 判義禁府事-沈貞(花川君)[1471-1531]被肅清
金禧(孝惠公主駙馬)死亡,金安老(孝惠公主公公)與尹任(章敬王後哥哥)因世子-天胤而再次得勢。
■1533年(中宗28年)
承候官-尹元衡(文定王後的二哥)考中科舉別科。
敬嬪-朴氏與福城君母子被賜死
■1534年(中宗29年)
文定王後-尹氏之子慶原大君出生(明宗)
坡山府院君-尹之任(文定王後的父親)死亡
兵曹判書-張順孫[1457-1534]死亡
新進士林派-金絿[1488-1534]死亡
學習中國-明朝之服飾制度
■1536年(中宗31年)
鄭蘭貞的父親 都總官-鄭允謙(1463-1536)死亡
■1537年(中宗32年)
「丁酉三凶」金安老[1481-1537]、許沆、蔡無擇叛亂陰謀被發現而賜死
■1538年(中宗33年)
守天大人-鄭光弼[1462-1538]死亡
■1542年(中宗37年)
慶原大君與刑曹判書-沈連源之孫女(仁順王後-沈氏)舉行婚禮
■1543年(中宗38年)
大尹派(尹任)與小尹派(尹元衡)間關系生變
■1544年(中宗39年)
中宗死亡[1488-1544](57歲)
中宗在位(1506-1544)
禮曹判書-尹殷輔[1468-1544]死亡
■1545年(仁宗2年)
仁宗[1515-1545]死亡(31歲)
仁宗在位(1544-1545)
■1545年(明宗元年)
明宗12歲即位,文定王後開始垂簾聽政。
尹任被彈劾
文定王後的大哥尹元老被流放
「乙巳士禍」尹任[1487~1545]被賜死,尹任一派被肅清
■1546年(明宗2年)
林百齡病逝
■1547年(明宗3年)
壁書之變「丁未士禍」鳳城君(禧嬪-洪氏之子)被賜死
司憲府-掌令 尹元老(文定王後的大哥)被賜死
■1550年(明宗6年)
因僧侶-普雨得勢。僧科開始活躍
■1551年(明宗7年)
仁順王後-沈氏之子順懷世子出世。
■1553年(明宗9年)
明宗(20歲)親政開始
明宗和仁順王後-沈氏[1532~1575]運用外戚之力牽制二舅舅-尹元衡
士林派-李彥迪[1491-1553]死亡
■1555年(明宗11年)
「乙卯倭變」
■1559年(明宗15年)
各地盜賊性出沒民心翻騰
德興大院君(昌嬪-安氏之子)死亡
■1561年(明宗17年)
順懷世子選拔世子嬪
■1562年(明宗18年)
錦原君[1513-1562](禧嬪-洪氏之子)死亡
■1563年(明宗19年)
順懷世子[1551-1563]死亡
朝廷主張中宗王陵遷移。
■1565年(明宗21年)
文定王後-尹氏逝世[1501~1565](65歲)
普雨[1515-1565]被流放濟洲島而亡。
尹元衡與鄭蘭貞夫妻飲毒自殺
■1567年(明宗23年)
明宗死亡[1534-1567](34歲)
明宗在位(1545-1567)
宣祖即位[1552-1608]就是昌嬪-安氏之孫(德興君之子)
宣祖在位(1567-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