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韓國證券交易所的北京分所
韓國證券交易所於4月24日下午在北京CBD華茂萬豪酒店正式舉行了揭牌儀式。
韓國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李正煥表示,北京代表處的設立將鞏固韓國證券交易所致力於拓展中國企業海外融資市場的地緣和產業結構近似的優勢,為韓國構建東北亞金融中心的目標打下結實基礎。目前,韓交所已吸引了深圳三諾、華豐紡織、高偉光學電子3 家中國企業赴韓上市。已經在主板和創業板市場簽署主承銷商協議的中國企業尚有17家,儲備企業預期還將有10-15家將追加主承銷商協議。隨著北京代表處的設立,韓交所旨在加強與更多優質中國企業直接溝通,及時傳遞韓交所監管、證券市場等信息,吸納更多中國企業赴韓上市,幫助其成為全球領軍者。而在全球交易所搶灘中國的大背景下,韓交所近一步下調企業上市費用和上市後的維持費用,僅為美國、歐洲、日本等交易所的1/3——1/2。
韓國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李正煥表示,「北京成立代表處將為中韓兩國資本市場更為緊密的交流提供契機,未來兩國在資本市場方面的交流和接觸將更加深入和頻繁。」李正煥談到,目前,已經向中國證監會遞交QFII資格的韓國機構已達12家,准備遞交的機構更是數倍於這一數字。假如韓國QFII獲准投資中國A股市場,相信對於A股是個利好消息。而目前,中國大型券商已經在韓國設立法人機構,韓國證券市場也歡迎中國券商向韓國方面申請投行業務許可。預計5月中國證監會副主席將帶隊赴韓國重點考察和學習韓國創業板市場的成功經驗以及監管和運行情況。
B. 韓國證券交易所的發展歷程
1956年2月11日,大韓證券交易所在首爾建立,標志韓國證券業開始啟動,不過當時,該交易所的交易活動以政府債券交易為主,股票交易很少。此後,隨著經濟發展,韓國資本市場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1963年對大韓證券交易所進行了重組,使之成為政府所有的非盈利公司,並更名為韓國證券交易所。
韓國KOSDAQ市場建立於1996年7月。成立KOSDAQ市場的主要目的是為扶植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中小型風險企業,為這些企業創造一個直接融資的渠道。至2005年底,KOSDAQ擁有上市企業917家,市值700億美元,日均交易量達18億美元,年換手率875%,其交易活躍度在世界三十餘家新市場中僅次於NASDAQ。韓國證券市場是由債券市場發展起來的。
1956年,證券交易所第一次開盤的時候上市公司只有12個,買賣交易的品種也是國債為主。經濟開發5年計劃的推進和政府為了有效地扶持資本市場,還有企業公開政策的實施使韓國的證券市場在很短的時間內邁出了大踏步。證券交易所以活躍的有價證券的流通和形成公正的價格為第一,而且改善交易方法。1975年實施了POST買賣制度,1988年並行電子買賣,1997年 9月開始全部施行電算系統。為了證券業務的自動化建立和改善了基礎建設,使實現了證券交易所的現代化和科技化。根據有價證券證券買賣的結算業務的順利進行,有效地管理和保管有價證券,1974年成立了證券代替結算株式會社(現在證券委託院)。為了證券市場的電算化,1977年成立了證券電算株式會社。證券市場的逐漸擴大,1979年般到了現在的場地 - 汝矣島,現在小島 - 汝矣島成了韓國舉足輕重的金融寶島。
1992年開始外國商人直接在韓國的股市上自由交易,1996年上市股價指數期貨市場,1997年又開設股價直屬期權市場,使韓國的證券交易所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性的交易所。美國,英國,日本等60多個國家的國內外投資者通過國內外分布的50多個會員證券公司買賣韓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