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首爾是哪裡

韓國首爾是哪裡

發布時間:2022-03-03 03:39:24

Ⅰ 韓國的首都到底是哪裡啊

首爾與漢城是同一座城市
2005年1月19日,韓國首漢城市長李明博宣布,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

9個月後的10月23日,新華社報道說,中國近日將開始啟用韓國首都漢城市的中文新譯名「首爾」。使用611年的「漢城」名稱將在地圖文獻中消失。

據新華社電 記者23日從有關部門獲悉,中國近日將開始啟用韓國首都漢城市的中文新譯名「首爾」。漢城市今年1月宣布,將該市中文譯名改為「首爾」,韓方希望在中國也使用這一新譯名。專家認為,韓國首都使用中文譯名「首爾」,符合國際慣例,也符合中國有關外國地名翻譯使用規定。

首爾歷史悠久,古時因位於漢江之北,得名「漢陽」。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改名為「漢城」。近代朝鮮半島受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漢城改稱「京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

實際上,早在今年1月19日,漢城市市長李明博就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並向中國提出這一要求。李明博當時表示,絕大多數國家都將「SEOUL」按照與英文標記相似的發音來稱呼,漢語中的華盛頓、倫敦、莫斯科也都是根據這些地名的固有發音來標記的,只有漢城的中文名稱一直沿用古代名稱「漢城」。隨著韓中兩國的往來與交流日益頻繁,名稱造成的混亂越來越多。漢城市經過一年多的意見徵求,確定用新的中文名稱「首爾」取代「漢城」。李明博還表示說,「首爾」同漢城的韓語發音最為接近,並採用多用於外國地名的常用漢字,中國人也容易熟悉這一新名稱。據悉,漢城市早在2004年年初就成立了「漢城中文名稱改名推進委員會」,就改名方案進行討論和徵求意見,原計劃於2004年4月公布新的名稱,但由於在新名稱的確定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故而新名稱公布日期一再推遲。

漢城改「首爾」曾引發爭論

自韓國漢城宣布改名以來,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同時不斷有中國媒體刊登關於漢城改名首爾的文章。其中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對這種做法表示質疑,另一種則認為應該寬容。

第一種觀點認為,「漢城」在漢文化圈已使用了600多年,包括中國內地、港澳台地區、海外華僑,還有日本和新加坡等地的近15億人口都已非常熟悉,改名將會帶來極大的不便。持第一種觀點的人表示,雖然韓國要改名是他們本國自己的事情,別國無可厚非,但使用漢文的人也有自己的表述權,別國無權強制他們接受這種改名。

另一種觀點則說,即使改名有韓國民族自尊心的因素,也應該予以理解。大方接受韓國的提議,表明我們平等待人,尊重其他民族的意願。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話語———

■我還是不習慣

在使用了600多年之後,韓國人說漢城從此不再是漢城,改叫首爾了,還真是讓人們不太習慣。只是城市還是那個城市,Seoul也還是那個Seoul,一切的改變和不便都只是沖著中文譯名而來。韓國的首都當然是韓國人的,韓國人盡可以隨便將首都的名字進行更改。但是漢字顯然是中國的,中國人想要怎麼稱呼外國的地名,也是自己的權利。韓國首都中文名稱的突然更改,顯然會給世界上使用漢字的人帶來很大的不方便。因此,韓國人在考慮更改自己首都的中文名字之前,是否也對世界上其他使用漢字的人們體現出足夠的尊重和體諒呢?———網民留言

■不用太在意

別太緊張了,就當學了一個新單詞,Seoul這個單詞在朝鮮語里的意思就是首都,首爾也好漢城也好,心態要平和。———網民留言

■「名從主人」吧

「漢城」這個名稱原本也是他們自己定的。現在,既然他們要把他們首都的「漢語標記」改用音譯的「首爾」了,咱們就「名從主人」吧。就像一個叫「張三」的人,他現在要改叫「張四」了,咱們也就得叫他「張四」一樣。建議中國媒體,在一段時間內,要不怕麻煩,在「首爾」後面括注「漢城」,如韓國首都首爾(漢城),直到大家習慣為止。這樣也有利於中韓兩國之間的交流。———中國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 費錦昌

■交流不可阻擋

現在許多韓國年輕人喜歡把自己的名字寫成中文,政府官員們為了不落伍也爭相學漢語。在韓國的外語學院中,收費最高、競爭最激烈的已不再是英語專業,而是漢語。不論「漢城」改名「首爾」到底為哪般,中國國內涌動著「韓流」,韓國則出現了「漢風」,這種文化的交融已經成為不可阻擋之勢。———中國朝鮮史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李敦球

"漢城"已叫了611年

據歷史資料,「漢城」的沿革是這樣的:公元前18年,百濟的溫祚王在今城址築城,稱「慰禮城」。公元474年,高句麗在此設置「北漢山郡」。新羅真興王16年改稱「漢山州」。景德王(公元742~765)時稱「漢州」。1394年,朝鮮王朝的開國皇帝李成桂把首都自開城遷至此,始稱「漢城」。這些名稱均以城北的漢山山峰得名,由於此城又處漢江下游,因此也可能兼由山河二者得名。1910年後,「漢城」曾一度稱「京城」,但是很多人還是稱之為「漢城」。從1394年算起,「漢城」已經被叫了611年。

漢城改名究竟圖什麼

據悉,漢城並不是第一個對外改名的城市。10年之前,印度孟買將英文名稱從「Bombay」改為「Mum」,為的是脫去英國殖民地的痕跡。而2005年3月,南非通過決議把比勒陀利亞恢復最早的名稱「茨瓦內」,同樣也是為了表示與種族隔離時代徹底決裂。正因為以上兩次改名都是為了脫離某種痕跡,因此,人們很容易做這樣的類比: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改中文名為「首爾」,內心的真實意圖究竟是什麼?

漢城市長李明博的解釋是絕大多數國家都將「SEOUL」按照與英文標記相似的發音來稱呼,只有漢城的中文名稱一直沿用古代名稱「漢城」。隨著兩國交流日益頻繁,名稱造成的混亂越來越多。韓國媒體則解釋,在意義上,「首」可解釋為「一流」,「首爾」可解釋為「首位的城市」、「一流的都市」,非常適合作為首都名稱使用。

但有分析人士表示,韓國這樣做是為了擺脫中國漢語文化的影響,其根在民族主義。遼寧大學韓國研究中心博士張東明介紹說,韓國在歷史上確實不止一次碰到過外來詞與韓文之間翻譯沒有採用國際化標准造成的麻煩,1997年金泳三執政後進行了重新規范。不過,上個世紀,韓國也確實發生過排斥漢語的事件。二戰後,韓國曾以法律規定,以韓國的表音字為專用文字。於是從1970年起韓國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都被取消。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前,韓國政府曾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漢字標記,以強調韓國的民族文化。直到1999年,金大中才下令部分解除對漢字使用的限制。

有些首都還是漢字名

有專家表示,按照中國對外國專名(人名、地名、民族等)的翻譯原則和慣例,大多數是以音譯為主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如舊金山(Sanfrancisco)、牛津(Oxford)、劍橋(Cambridge)、韓國(Korea)、中國(China)等都不是音譯。特別是對韓國、朝鮮、日本、越南的專名,由於這些國家的專名一般是源於漢字的,因此,中譯時其實不是翻譯,而是照錄其原名的漢字形式。例如:「平壤」,韓(朝)音P』yǒngyang,中文不譯「皮翁揚」,不讀Píwēngyáng,仍作「平壤」,讀Píngrǎng;「東京」,日語音Tōkyō,中文不譯「托基奧」,不讀Tuōjī』ào,仍作「東京」;「河內」,越南語音Hanoi,中文不譯「哈諾伊」,不讀Hānuòyī,仍作「河內」。(據《瞭望東方周刊》)

Ⅱ 首爾在哪兒

首爾(서울)是韓國的首都,大中華地區過去稱之為漢城。2005年1月18日,首爾市議會正式通過把中文名稱定為首爾。

城市名稱問題
大中華地區過去一直沿用這個城市在李氏朝鮮時的舊稱"漢城",但是其他語言都翻譯成"SEOUL"或類似的發音。這使日常溝通出現不少混亂,因為首爾市內有不少建築物分別使用"首爾"或"漢城"為名稱,但翻譯成中文之後,這些地方名稱會變得很相似。一個例子是:首爾市內同時有"漢城大學"及"首爾大學",但由於兩者的漢譯都變成了"漢城大學",使後者被逼在其中文名稱加上"國立"二字。但其實,首爾大學在韓國的知名度比漢城大學高很多。

韓國政府從1992年起就一直在進行"서울"的中文名稱的制訂工作,擬訂的對應中文包括"首爾"和"首午爾"。2005年1月18日,서울市議會通過使用與"SEOUL"發音相近的"首爾"作為這個城市的中文名稱,並要求韓國政府公文、出版物、網站、機場和車站、公路路標的中文版本都使用"首爾"來代替"漢城"。但是迄今為止,在中文裡使用最多的還是具有500餘年歷史的"漢城"這個名稱,"首爾"的名稱對於大多數中文使用者來說還是很陌生的。

歷史
首爾(서울)又稱南京(남경)、漢陽(한양)、漢城(한성)、京城(경성)。自獨立以後,改稱為Seoul(首爾),就是韓語"首都"的意思。

今天的首爾東南在古代曾經是百濟王國的都城。百濟亡國之後被新羅佔領,名字由漢城改名漢山州、漢陽郡。在高麗時期,漢陽是王京(開京)之外的"小三京"之一,為南京(另外兩京是東京慶州和西京平壤)。

李成桂建立李氏朝鮮之後,覺得高麗的王京(今朝鮮開城)王氣已經十分薄弱,於是由權仲和、鄭道傳等人擇定佳地,在1392年開始在漢江之北的漢陽營建新都。這里山環水抱,北有北漢山、北嶽山,東有洛山和龍馬山,西有仁王山,南有南山和漢江以南的冠岳山,漢江自東向西環抱城南,呈龍、砂、水、穴"山水襟帶"的上好風水格局。城內大興土木,營建宮殿、宗廟、社稷、衙署、道路,1394年,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移到了漢陽,正式命名為漢城(Hansung,한성)。在朝鮮時期,漢城又稱"都城"。日據時期,將漢城的名字改為京城(Kyeongseong,경성;Keijo,けいじやう),其地位也由朝鮮中央直隸府降低到了京畿道的一個郡。韓國獨立後,於1945年將漢城的名字改為Seo-Ul(Seoul)。

需要說明的是,Seoul在朝鮮語中是"首都"的意思。高句麗的Seoul是平壤,新羅的Seoul是慶州,高麗的Seoul是開京(開城),朝鮮王朝的Seoul是漢城。直到韓國光復之後,才將Seoul作為特指大韓民國首都的固定專有名詞。

首爾城牆長18公里,有八門,包括四大門和四小門。它們的名字分別是:崇禮門(南大門)、興仁之門(東大門)、敦義門(西大門)、肅靖門(北大門);惠化門(東小門)、昭德門(西小門)、光熙門(水口門)和彰義門(北小門)。城內有5部52坊,李朝前期漢城的人口為11—12萬。壬辰倭亂之後漢城的人口曾經減少到4萬以下。漢城城外為四軍門防禦區。環繞漢城的四山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在城內偏西,營建了李朝的正宮——景福宮。景福宮東南為宗廟,西方為社稷,這是和周禮"左祖右社"的規制相吻合的。城內中心部分,為網格狀區域分隔和道路劃分,但是城內大部分地區的道路都是迂迴曲折的,而且有很多死胡同。這是和中國的都城不同的。城外曾經有迎接中國使者的"迎恩門",韓國獨立後改名獨立門。城中還有招待中國使臣的慕華館。城東有文廟(現成均館),祭祀孔子,城東南有朝鮮王朝中期修建的武廟,祭祀關羽。此外,在城內的小公洞還有朝鮮王室祭天的地方——圜丘壇。用於祭祀土地的方壇則在社稷壇內,這和中國的規制有些區別。祭祀神農氏和後稷氏的先農壇在東大門外的龍頭洞。經過100多年的精心建設,漢城成為一座壯觀恢弘的東方王都。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壬辰戰爭爆發。5月2日,留都大將金命元向北逃竄,加藤清正率領日本軍隊度過漢江攻佔漢城。日軍入城前後,漢城遭到很大的破壞。城中宮殿、宗廟、社稷、衙署、城門全部被焚毀。李朝宣祖國王返京後,將宗廟和宮殿擇要修復。之後漢城又經歷了清軍的兩次入侵。清將阿敏(四大貝勒之一)羨慕朝鮮宮殿城闕壯麗,不願返回滿洲苦寒之地,被皇太極疑有異圖而猜忌。隨著清朝剿滅南明勢力,日本德川幕府頒布鎖國令,東亞的政局平定,漢城得以回復昔日的繁榮。在英祖、正祖年間,漢城的人口已經發展到了30多萬。正祖曾經計劃把首都遷到南方新營建的水原城,但是最終由於條件的限制,最終沒有實現遷都計劃。

朝鮮在1896年的"甲午更張"之後,擬訂了一個皇都振興計劃。迎恩門被改名獨立門,在城內修築了道路、交通、照明設施和新的政府辦公機構。1899年修建了明洞聖堂。1900年,在德壽宮內修建了韓國最早的西洋式建築。1907年拆除了漢城南部和西部的城垣。日本吞並朝鮮後,對漢城的市政建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變更。日本對李朝原有的歷史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首先在景福宮內興建了朝鮮總督府的附屬建築群。其次在1911年2月,由朝鮮總督府管轄圜丘壇,1913年將其拆毀,在該地建立朝鮮總督府鐵路飯店(現朝鮮飯店)。再次,日本在漢城市內興建了一批行政建築。1922年將社稷壇改為公園,1925年修建了漢城火車站,在漢城南山興建了"朝鮮神宮"。

在韓戰中,漢城再次遭到交戰雙方毀滅性的摧毀。昔日繁華的市區成為一片廢墟。光化門和政府大樓(前朝鮮總督府)被完全摧毀,市政設施全部被破壞。隨著戰爭的結束,漢城又在廢墟中重新站立了起來。在1988年奧運會後,漢城已經發展成為擁有一千多萬人口的世界超級大都市。

Ⅲ 韓國首都是漢城還是首爾!首爾是哪!

漢城就是首爾,只不過千百年來,中國人一直叫漢城,說的那個一點,是大漢中心主義的產物,「首爾」更符合韓語的發音,像英語就是seoul。在韓國的要求下,中國政府將「漢城」修改為「首爾」,換言之,僅僅是在漢語中這么改,其他語言中沒有變化。

Ⅳ 首爾是哪裡

首爾是韓國的首都,英文名是seoul,中國原來叫漢城,後來在2004年,時任漢城市市長的李明博提出把「漢城市」的中文譯名改為「首爾」。隨後2005年1月,韓國政府通過決議,「漢城」一詞不再使用 ,改稱「首爾」。

Ⅳ 首爾市屬於韓國的哪個省

韓國的行政區劃

「道」、「市」、「郡」、「區」、「面」、「邑」、「洞」、「里」、「統」都是韓國劃分行政區域的名稱。「道」相當於我國的省,「郡」相當於我國的縣,「面」相當於我國的鄉,「邑」相當於我國的鎮,「洞」相當於我國城市的街道,「里」相當於我國農村的村,「統」相當於我國城市的里弄、胡同。韓國的行政區域,劃分為道(特別市、直轄市)、郡(市、區)、面(邑、洞)、里(統)四級,1992年12月設1個特別市(漢城現稱首爾)、5個直轄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9個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羅北道、全羅南道、慶尚北道、慶尚南道、濟州道),下設68個市、136個郡、72個區、178個邑、1257個面、2224個洞、34965個里、52710個統。江原道位於大關嶺以東,又稱「關東」:全羅北道和忠清南道南部、全羅南道一帶位於金堤碧骨堤以南,通稱「湖南」:慶尚南、北道一帶位於鳥嶺以南,又稱「嶺南」。各個道、市的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和發展經歷互不相同,形成各具特色的面貌。

(選自鄭保勤著《隔海相望的近鄰——韓國》)

Ⅵ 韓國首爾是個怎樣的城市啊

名勝:景福宮(Gyongbokkung) 位於韓國首都首爾(舊譯「漢城」 )鍾路區,是一座著名的古代宮殿,是李朝始祖太祖李成桂於公元1394年開始修建的。中國古代《詩經》中曾有「君子萬年,介爾景福」的詩句,此殿籍此而得名。宮苑正殿為勤政殿,是景福宮的中心建築,李朝的各代國王都曾在此處理國事。此外,還有思政殿、乾清殿、康寧殿、交泰殿等。宮苑還建有一個10層高的敬天奪石塔,其造型典雅,是韓國的國寶之一。景福宮宮外建有圍牆,圍牆長3626米、高6.7米。王宮的南面有光化門,東邊有建春門,西邊有迎秋門,朝北的為神武門。光化門里有興禮門,興禮門外有一條東西向的運河,河上橫跨一造型精巧的錦川橋。在宮苑蓮池的中央有一石舫——慶會樓,曾是當年國王大宴賓客的樓閣。1553年由於火災燒毀了宮北角的一部分,日軍入侵時又將宮苑的大部建築物破壞,到1865年重建時只有10個宮殿保持完整。 昌德宮(Changdokkung) 又名樂宮,是韓國的「故宮」,位於首都首爾(舊譯「漢城」 )市院西洞,是李朝王宮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宮殿。公元1405年,李朝第三代國王在此建為離宮。壬辰之亂時被燒毀。現存的建築為公元1611年重建的。這座建築作為王宮長達300年。整座宮殿內為中國式的建築,入正門後是處理朝政的仁政殿,公元1804年改建,宮殿高大庄嚴,殿內裝飾華麗,設有帝王御座。殿前為花崗石鋪地,三面環廊。殿後的東南部分以樂善齋等建築為主,是王妃居住的地方。寢宮樂善齋是一座典型的朝鮮式木質建築,殿內陳列著王冠、王服以及墨寶、武器和其他手工藝品。院內陳列著王室使用過橋、馬車和末代國王所使用的早期汽車等。此外,還有大造殿、宣政殿和仁政殿等。仁政殿後的秘苑建於17世紀,面積約6萬坪,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御花園。苑內有亭台樓閣和天然的峽谷溪流,還有科舉時代作為考場的映花堂及建在荷池旁供君王垂釣的魚水亭、釣魚台和池中的芙蓉亭等。 廣寒樓 (Kwanghanrn) 位於全羅北道南原郡邑川渠里,是韓國的著名古跡。傳說為李朝初期宰相黃喜所建,原名廣通樓。公元1434年(李朝世宗16年)重建後才改稱現名。朝鮮壬辰衛國戰爭時曾被焚毀。公元1635年(李朝仁宗13年)又按原貌重建。雕梁畫棟、形制絢麗的廣寒樓是韓國庭院的代表,其中包括三座小島,石像,鵲橋,它的整體構造象徵著宇宙。現在樓上懸有「廣寒樓」、「桂觀」的大字匾額。相傳,著名傳奇故事《春香傳》就發生在這里。樓北側的春香閣是1931年建立的春香祠堂,堂內供有春香的肖像。每年陰歷4月8日人們都在這里舉行春香祭。 青瓦台(Chong Wa Dae) 是韓國總統官邸,位於首爾(舊譯「漢城」)市鍾路區世宗路一號。這里原來是高麗王朝的離宮,1426年朝鮮王朝建都首爾(舊譯「漢城」 )後,把它做為景福宮後園,修建了隆武堂、慶農齋和練武場等一些建築物,並開了一塊國王的親耕地。1927 年日本入侵後毀掉五雲閣以外的所有建築,建立了朝鮮總督官邸。1945年日本投降後變為軍政長官官邸。1948年8月大韓民國成立的同時,它成為總統官邸並改名為景武台(Kyung Mu Dae)。1960年4月19日推翻李承晚政權後,尹譜善當選總統並入主景武台。不久,因為尹譜善忌「武」字並為了同美國白宮相對應,給白牆藍瓦的這群建築起名為青瓦台,所以也有人稱其為「藍宮」(Blue House)。現在,青瓦台主樓為總統官邸,有總統辦公室、接見廳、會議室、居室,配樓有秘書室、警護室和迎賓樓等。 濟州島(Cheju) 是韓國第一大島,又名耽羅島、蜜月之島、浪漫之島,位於朝鮮半島的南端,隔濟州海峽與半島相望,北距韓南部海岸90多公里,地扼朝鮮海峽門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濟州島總面積1826平方公里,包括牛島、卧島、兄弟島、遮歸島、蚊島、虎島等34個屬島,東北距全羅南道100公里,是理想的旅遊和垂釣勝地。在這里可以觀賞名勝古跡、欣賞自然景觀,島上屹立著韓國最高的山--海拔1950米的漢拿山。還可以登山、騎馬、兜風、狩獵、沖浪和打高爾夫球等。這里人煙稀少,土地廣闊,不是高山森林,就是農田村舍。農家種的主要是稻米、蔬菜、水果,最多最壯觀要屬油菜花,春天,遍地一片金黃,非常好看。濟州島是韓國主要的漁業基地,附近海域內既有溫帶海洋漁類,也有熱帶及亞熱帶漁類。>>> 韓國民俗村位於京畿道首府水原市附近,佔地163英畝,它將韓國各地的農家民宅、寺院、貴族宅邸及官府等各式建築聚集於此,再現朝鮮半島500多年前李朝時期的人文景觀和地域風情。村內有240座傳統的建築物,有李王朝時的「衙門」、監獄、達官貴族的宅邸、百姓的簡陋房屋、店鋪作坊、兒童樂園等等不一而足。民俗村內的店鋪和露天集市上的商品大都是當地傳統手工製品及別具風味的食品,有木質雕刻、彩繪紙扇、民族服裝、彩色瓷器等。瓷器是這里的特產,有60餘種,均有較高的保存價值。民俗村內的食品種類繁多,最受遊客喜歡的是菜餅和米酒。露天場上每日定時都有精彩節目表演,如:民俗舞蹈、雜技和鄉主鼓樂,熱鬧非凡。這里的村民穿著古代李朝時的衣著、演譯著古代村民的風俗,迎娶新娘、送亡人入土等禮儀都真實地仿照李朝時代的模樣。 韓食以泡菜文化為特色,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泡菜。韓國傳統名菜燒肉、泡菜、冷麵已經成了世界名菜

Ⅶ 首爾是哪個國家的

韓國的首都啊,以前是漢城

Ⅷ 韓國首爾市屬於哪個地區

首爾是漢城,只是我們中國習慣叫漢城,而韓國要求我們翻譯成首爾!

韓國的行政區劃

「道」、「市」、「郡」、「區」、「面」、「邑」、「洞」、「里」、「統」都是韓國劃分行政區域的名稱。「道」相當於我國的省,「郡」相當於我國的縣,「面」相當於我國的鄉,「邑」相當於我國的鎮,「洞」相當於我國城市的街道,「里」相當於我國農村的村,「統」相當於我國城市的里弄、胡同。韓國的行政區域,劃分為道(特別市、直轄市)、郡(市、區)、面(邑、洞)、里(統)四級,1992年12月設1個特別市(漢城現稱首爾)、5個直轄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9個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羅北道、全羅南道、慶尚北道、慶尚南道、濟州道),下設68個市、136個郡、72個區、178個邑、1257個面、2224個洞、34965個里、52710個統。江原道位於大關嶺以東,又稱「關東」:全羅北道和忠清南道南部、全羅南道一帶位於金堤碧骨堤以南,通稱「湖南」:慶尚南、北道一帶位於鳥嶺以南,又稱「嶺南」。各個道、市的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和發展經歷互不相同,形成各具特色的面貌。

是韓國首都的舊稱,現稱「首爾」(韓:�1�9�3�5),位於朝鮮半島的中心,東經126度,北緯37度的地方。

首爾是大韓民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首爾位於朝鮮半島中部,漢江下游,距朝鮮半島西海岸約30公里。漢江流經市區,將首爾分為江南和江北兩個部分。

相傳公元前18年,百濟始祖溫祚王定都於此地,修建了慰禮城,形成了首爾的雛形。經過發展和擴大,1068年首爾具備了城市規模,被稱為南京。朝鮮王朝於l394年遷都至此,稱之為漢城(韓:�6�3�1�0 Hanseong)府,直到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時,漢城改稱"京城(日:Keijo,韓:Kyungsung)"。1945年日本投降,韓國光復,'京城'改 �1�9�3�5(韓固有語,Seoul),1948年8月,大韓民國政府成立,決定以首爾為首都。

首爾面積為605.4平方公里,人口1058萬,佔全國總人口的39%。

上世紀60年代初,韓國開始實行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首爾市進入了迅速發展的經濟起飛階段。首爾的國民生產總值占韓國的35%,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這里的金融和商業批發業非常發達,全國24家銀行中除10個地方銀行外均在首爾。首爾的工業主要有紡織、化工、機械、電器和食品等,共有製造業企業一萬五千個,佔全國企業總數的30%以上。

首爾市內交通發達,有19條輻射狀公路和3條長度為131公里的環行公路。自從1974年建成第一條地鐵以來,首爾已經修建了總長為123公里的4條地鐵線路。作為韓國的交通中心,首爾的仁川國際機場每天有200多架國際航班起降,這里有幾十條航線通往日本、歐美、中東和東南亞等地區的主要城市。首爾也是全國的鐵路樞紐,有23個火車站,將首爾同釜山、仁川等城市連接起來。

首爾是韓國的教育和文化中心,擁有首爾國立大學、高麗大學等34所大專院校,佔全國大專院校總數的50%。市內設有中央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和郵政博物館等l2個博物館。首爾有11家報社,發行三千多種報刊,佔全國報刊發行種類的92%。

首爾保存有許多名勝古跡。朝鮮王朝的四個故宮和一個御花園是遊人必到之處。建於19世紀90年代的明洞天主教堂是韓國歷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首爾保存有全國最古老的教育機關——建於1937年的成均館文庫,在其大成殿內供奉著孔子等4聖、6賢、10哲的神位,體現出與古代東亞共同的文化淵源。首爾市郊還有全國最大的尼庵──普門寺。

url]漢江橫貫首爾市中心,東西流向;漢江北部山巒連綿,雲蒸霞蔚,使得首爾被群山環抱,因此,首爾市中心大體為平地,景色秀麗,壯麗的山巒成為首爾天然的「外郭城牆」,市中心風光旖旎,盡顯大自然的魅力。

首爾長久作為韓國的首都,處處保留了歷代優秀的文化遺產,還有以韓國總統府邸青瓦台為代表的政府第一綜合廳舍,憲法判裁所,國會議事堂,法院等重要中央行政機關。

首爾是溫帶性冷帶氣候. 年平均氣溫為11.8℃左右,四季分明. 春,秋季雨水少,氣候溫暖,適宜旅遊. 夏季(6月~9月中旬)的月平均溫度為20℃- 27℃的連續高溫多雨的天氣. 冬季(12月~2月)比同緯度的其他城市氣溫略低.(月平均溫度為-5℃~0℃)。

江南是首爾的新區,是現代化首爾的標志,1988年的夏季奧運會之後蓬勃的發展了起來,一條條寬闊的街道,一幢幢林立的高樓,體現了濃厚的現代氣息和一種蓬勃向上的活力。市區的繁華地段如南大門、忠武路、明洞等。首爾地鐵的歷史並不長,始建於1974年,可是建設速度卻是世界少有的,28年的時間里,首爾已經建好的地鐵線就已經擁有了9條線,四通八達的地下交通網路不僅把市區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而且向西一直延伸到50公里的首爾的外港——仁川市,向南一直延伸到京畿道的道廳水原市。
首爾市內的南山位於市中心,高度為270米,山頂建有高達240米的首爾塔,從塔頂俯視首爾,儼然可以認為首爾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座大橋凌空飛架,溝通了江南江北,天塹成為了通途。 漫步在今天的首爾街頭,匆匆而過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車流,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古老的宮殿,蔚藍色美麗的漢江,巍巍的南山,繁華的商業街……這一切無不顯示出了這個東方屈指可數的世界大都會之一的無窮魅力。
如今的首爾,已經是一座擁有1100萬人口,擁有眾多衛星城的超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古老和現代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結合。

閱讀全文

與韓國首爾是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2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6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397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0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68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31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57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62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79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1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7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0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28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