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韓國以前的首都是哪裡呢
以前叫漢城2004年改為首爾
韓文是서울
英文是Seoul
『貳』 韓國首都是哪裡
現在是 首爾 以前我們稱作漢城。未來要遷都遷到 世宗
網路資料:韓國政府從2007年在世宗市開工建設新都。按計劃,韓國16個政府部門或單位,以及20個政府下屬機關將在今年下半年至2014年遷往至世宗市。其中包括韓國總理辦公室、企劃財政部、國土海洋部、環境部、農林水產食品部等。屆時,1萬多名中央政府公務員將在世宗上班。同時,大約10個關鍵部門,包括青瓦台總統府、國會、國防部和外交通商部仍留在首爾。
『叄』 韓國首都在哪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啊。韓國首都是首爾。地理環境 首爾所依託的地勢,對於山地面積佔80%的韓國來說,應該算是一塊風水寶地。這里是漢江的下游,距離朝鮮半島西海岸只有30公里。漢江自東向西緩緩流過,水面寬400到1000米左右,這個寬度在半島上已經是難得的一條大江了。城市沿著平緩的河谷迤邐鋪展,自然地分為南北兩個區域。在城市的四周,圍繞著海拔500米左右的低山和丘陵,如列城郭,起到天然的護衛作用。不過,在600年前,這座城市還叫做漢陽,作為朝鮮王朝都城的時候,城市的觸角還遠未抵達漢江之濱。當時的漢陽府,只是局限於漢江以北4座小山(北嶽山、駱山、仁王山、南山)之間的一塊小盆地上,城牆的周長約18公里。終朝鮮王朝500餘年,漢城的城區面積始終沒有超出半徑3公里的范圍,人口也只有20萬左右。今天的首爾,市區面積拓展到627平方公里,人口達到1200萬,漢江真正成為一條橫貫市區的河流。而昔日城市的南緣—南山,如今只是江北區的一個中心制高點,但依然保留了「南山」的名稱。經濟發展 首爾的經濟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迅速發展,60年代初,韓國實行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扶植大企業,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實現了經濟起飛。此外,首爾還大 首爾世貿中心 力發展旅遊業,首爾與日本、東南亞及歐美各國有航線相連,各國遊客可方便地自由來往首爾與歐美各國之間。在國內,首爾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爾—仁川線是韓國第一條現代化高速公路。首爾—釜山高速公路途經水原、天安、大田、龜尾、大邱和慶州等工業中心城市,標志著韓國在擴建其交通運輸網路使其現代化的努力邁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首爾地下鐵路有13條線,通行長度世界第五位,客運量居世界第四位。地下鐵路擁有最先進的設施,售票和收費系統全部實現自動化。城市規劃 因而首爾地勢險要,是韓國重要的軍事要塞和物資集散地、陸運交通樞紐、國際航空站、韓國政府機關及金融、企業、文教事業和宣傳機構。首爾集中了韓國的各種企業總數的29.7%,國內生產總值的28.8%,金融、機關、商店總數的41.6%,批發零售額的37.4%。 汝矣島上還建有韓國汝矣島廣場和首爾象徵建築--63層的63大廈,汝矣島上還有國會議事堂,使館區,韓國證券交易所(KSE)以及韓國三大電視台。 產業交通 —資源 礦產資源較少,且儲藏量不大。韓國由於自然資源匱乏,主要工業原料均依賴進口。 —產業 首爾的經濟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迅速發展,60年代初,韓國實行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扶植大企業,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實現了經濟起飛。 韓國在全球的世界頂尖企業,例如:三星、LG、現代及現代集團等,總部都在首爾。服務行業占韓國GDP的63.2%,在國家的GDP平均值以上[1]。在2006年,首爾的人均GDP是24,500美元。作為韓國服務業的中心,首爾作為國內服務業的集中點,讓全國國地的經濟發展得以保持。作為企業融資集資的韓國證券交易所(KSE)設在首爾的汝矣島。 —交通 首爾地鐵 首爾與日本、東南亞及歐美各國有航線相連。在國內,首爾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爾—仁川線是韓國第一條現代化高速公路。首爾—釜山高速公路途經水原、天安、大田、龜尾、大邱和慶州等工業中心城市。首爾地下鐵路有13條線,通行長度世界第五位,客運量居世界第四位。 民居 要在只佔全國面積1/160的土地上,安排這個國家四分之一人口的居住和生活確乎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如今在漢江兩岸,佇立著一片片略顯陳舊的高層公寓,那是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隨著首爾人口的極度膨脹而興建的。這些建築都是大批量工業化製造的產物,造型雷同,色彩的搭配也完全一致,都是淺灰、暗紅和暗綠三色的組合。如果湊近了觀察,還可以看到幾乎每套公寓的裝修都是一模一樣的。這種實用第一、美感和個性居次的建築風格,並不僅僅體現在首爾的民用建築上。在銀行與大企業總部密集、號稱「韓國曼哈頓」的汝矣島上,除了249米的「韓國第一高樓」63大廈,並沒有什麼超高層的宏偉建築。要想在這里看到香港或者新加坡那樣嶙峋突兀的都市景觀,肯定會大失所望。對於已經在上海浦東或者深圳見慣了高樓的中國人來說,即使是63大廈,也不會引起太多視覺上的沖擊。而這里寫字樓的豪華程度,也遠不及北京金融區那些簇新的同類建築。 但是,這座看似平庸的城市,經濟實力卻相當於上海和北京的總和。首爾創造了韓國GDP的近30%。韓國12家位列世界500強的公司中,有11家總部設在首爾。在並不顯山露水的汝矣島,匯集了全韓國一半以上的銀行存款,其證券交易量也是上海和深圳所不能比擬的。 地鐵 首爾的地鐵於1974年開始運營,比北京晚了9年,甚至比平壤地鐵的開通還晚了幾個月。但是,短短20年間,它就發展成了世界上第九大地鐵系統。在首爾乘坐地鐵並不輕松,因為每天有700萬人利用這種交通工具,其擁擠程度可想而知。地鐵站廳不很寬敞,除了廣告牌,沒有什麼華麗的裝飾;地鐵口很少有自動扶梯,上下都得步行;地鐵車廂的寬窄和設施老化度,幾乎與北京地鐵相當。這里完全看不到新興的上海或者廣州地鐵那樣漂亮的裝修,以及從德國或者法國進口的寬大車輛。它只負責准確,按時把你送到目的地,舒適與否是次要的。但很多首爾人寧肯放棄私家車來擠地鐵。它的路網和站點時如此繁密:九條線路,總長287公里,有的線路還分出若干支線和延長線;300多個站點,僅換乘站就有50多個。你想去的任何地方,無論是機場、港口、火車站、汽車站,還是辦公室、商場、名勝古跡或者休閑場所,都被這張網所覆蓋。它從早上5點半運行到夜間12點,在高峰期,排車間隔僅有2分鍾。首爾地鐵也是最經濟的市內無論如何換乘,票價是重視700韓元(合5.6人民幣),這在物價高昂的首爾,是連一瓶飲料也買不到的。 美容 對於首爾的女子來說,即使是輕松和隨意的風格,也還是需要精心搭配和刻意裝扮的。一位首爾的市民說,她如果出門前不化妝,就會覺得像早上起來沒有洗過臉那樣不自在。確實,韓國女性不分年齡和職業,都會在出門前化上精緻的裝。在首爾的大街小巷,除了小學生,幾乎看不到素麵朝天的女性。這種對外貌的超乎尋常的執著追求,造就了韓國發達的美容行業。 首爾的「造美運動」不僅限於化妝術和護膚品的兜售。近幾年,整容的風行可以算是韓國的一大奇觀。江南的狎鷗亭洞,本來是高級時裝店雲集的街道,現在卻成了首爾最著名的「整容一條街」,集中了200多家整容醫院和診所。入夜後,那些閃爍著奇光異彩的霓虹燈招牌,大部分來自「美人加工廠」。這一帶的樓房都不高,一樓一般是時裝店、咖啡店或者快餐店,二樓以上則多半是整容醫院的地盤。 N首爾塔 首爾的整容行業,每年的市場規模已經高達2億美元。而這個「整容之都」還在著力向海外輸出自己的這項「最新時尚」。 游戲、影視產業 另一種引起過很大爭議的產業,同樣在首爾欣欣向榮,那就是網路游戲。5年前,網路游戲還沒有獲得如今「第九藝術」的美名,而且這一領域還是美國人和日本人的天下。但隨著韓國政府強有力地支持游戲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發展,網路上的「虛擬江湖」被迅速地改寫了。政府每年向游戲產業投入的資金高達500億韓元,並為游戲企業提供長期的低息貸款。韓國一直堅持一項制度:所有男性都必須服兩年兵役,而現在,為了鼓勵高科技人才從事游戲產業,政府甚至破天荒地為他們免除兵役。韓國的游戲產業現在與美日三足鼎立,並有獨霸江湖之勢。首爾也成了無數游戲迷心中的「第九藝術之都」。1000多家游戲開發企業匯集於此,在象徵韓國信息產業成就的techonmart大樓里,游戲業行會「韓國游戲支援中心」占據了整整7個樓面。 盡管韓國家庭普及寬頻的比率已經超過80%,但韓國的年輕人仍然喜歡到網吧里進行這種群體性在線游戲。在首爾的街頭,大大小小的網吧竟然有2萬多家。而在中國,截止2003年,800萬網路游戲玩家中,有600萬都在玩來自首爾的游戲。 首爾的時尚青年,可能會每天沉迷於游戲空間4小時,但是,還是可以有一種力量,把他們從電腦前暫時拖開,沖到街上買一張票,再把它們送進另一個虛擬世界,那就是電影。相對於韓國電視劇這些年在亞洲各地「潤物細無聲」地攻佔市場,韓國電影業的突然崛起,實在像電影情節本身一樣傳奇。而在2003年,在享有「東方好萊塢」美名的香港,「首爾製造」的電影擊敗了美國和港產的大投資電影,成為票房冠軍。韓國電影吸收和模仿了好萊塢的生產方式,並巧妙地保持了西方潮流與東方文化樣式的平衡,在具有文化同源性的整個亞洲市場取得了成功。通過影視商的「口味培育」,現在連歷史[1]題材的影片也受到了首爾年輕人的喜愛。
『肆』 戰國時期韓國首都在哪!
初都平陽(今山西臨汾),滅鄭國後則遷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
平陽,古代地名,一說古帝堯所都,今山西臨汾市,春秋晉羊舌氏邑,另一說春秋魯邑,在山東新泰縣西北。
新鄭市是中國河南省鄭州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新鄭位於位於河南省中部、鄭州南部,為河南省18個改革開放發展特別試點縣之一, 1994年5月16日撤「新鄭縣」建市。全市總面積873平方公里,市區面積15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9個鎮、3個鄉。總人口60萬人。
一、起源
曲沃桓叔庶子韓萬,因協助曲沃武公的曲沃克晉,被武公封於韓地(韓原,山西稷山,其東鄰襄汾西鄰河津。襄汾為陶寺遺址所在),繁衍氏族,在晉成為門閥名卿,韓獻子韓厥在「下宮之難」後幫助趙武復興趙氏。
傳至韓康子,韓康子與魏桓子奉執政正卿智伯之命,討伐趙襄子。最後韓、魏倒戈,與趙國合作,三家滅智,瓜分了智伯所有食邑。從此韓、趙、魏三卿世族獨霸。然後三卿再將晉的領地瓜分,經過三晉伐齊之戰後,在周天子的同意下,成為三個諸侯國,是為三家分晉,故中國歷史將韓、魏、趙合稱為三晉。
二、強盛
韓國地居中原,北臨魏、趙,東有齊,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敵。幸而韓國以其著名的兵器--弩,為各國所畏懼。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的弩能射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
除此以外,韓國的劍也異常鋒利,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前375年,韓便曾以其厲兵滅了中原傳統古國鄭國。而韓國國勢最強要數韓釐侯在位之時。他用法家的申不害為宰相,內政修明,國成小康之治。
三、衰微
由於地處黃河中游地區,韓國東部和北部都被魏國包圍、西有秦國、南有楚國、以及當時已很薄弱的東周(洛陽),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國土在七國之中最小,屢遭列強欺凌。早年已經成為魏齊之間的爭霸資本,於前341年的馬陵之戰是圍魏救韓的結果。秦楚爭霸時,秦又要挾韓魏共同伐楚。
末期的韓國成了秦國和山東六國中其它國家爭霸的緩沖地,苟延殘存;前262年,秦國大舉進攻韓國上黨,上黨不願被秦佔有,降於趙國,引發了長平之戰。兩場決定霸主局勢之戰都由韓國而起,充分體現了韓國被列強圍欺的困境。前230年,韓國軍隊屢戰屢敗,成為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
(4)韓國首都是哪裡擴展閱讀:
大事年表
前403年:周命晉大夫韓虔、魏斯、趙籍為諸侯。
前400年:韓聯同魏趙伐楚,至桑丘。鄭圍韓陽翟。
前394年:韓救魯於齊。
前391年:秦伐韓宜陽,取六邑。
前385年:韓伐鄭,取陽城;伐宋,執宋公。
前380年:齊伐燕,取桑丘。韓聯同魏、趙伐齊,至桑丘。
前378年:韓聯同魏、趙伐齊,至靈丘。
前376年:韓聯同魏、趙三家廢晉靜公,分其地。
前375年:韓滅鄭,徒都新鄭。
前366年:秦敗韓師、魏師於洛陽。
前362年:魏敗韓師、趙師於澮。
前358年:秦敗韓師於西山。
前353年:韓伐東周,取陵觀、廩丘。
前351年:韓昭侯以申不害為相。
前341年:韓被魏伐。齊救韓,馬陵之戰。
前337年:韓申不害卒。
前335年:秦伐韓,拔宜陽。
前333年:合從。
前323年:韓、燕皆稱王。
前318年:楚、趙、魏、韓、燕同伐秦,攻函谷關。秦人出兵逆之,五國之師皆敗走。
前317年:秦敗韓師於脩魚,斬首八萬級,虜其將麿、申差於觀澤。
前316年:侵秦,敗北。
前314年:被秦敗於岸門,韓太子倉入質於秦以和。
前312年:秦、韓、魏南襲楚,至鄧。
前308年-307年:秦將甘茂破韓國宜陽,斬首六萬。
前306年:秦以武遂復歸之韓。楚王與齊、韓合從。
前303年:秦復取韓武遂。齊、韓、魏以楚負其從親,合兵伐楚,秦救楚,三國引兵去。
前301年:秦會韓、魏、齊兵伐楚,敗楚。
前296年:齊、韓、魏、趙、宋同擊秦,至鹽氏而還。
前293年:韓、魏伐秦。秦白起擊敗魏師、韓師,斬首二十四萬級,拔五城。
前291年:秦伐韓,拔宛。
前290年:韓入武遂地二百里於秦。
前286年:秦敗韓師於夏山。
前284年:樂毅領燕、秦、魏、韓、趙聯合伐齊。
前275年:秦相國穰侯伐魏。韓暴鳶救魏,穰侯大破之,斬首四萬。
前273年:魏趙聯合伐韓華陽。秦救韓,殺魏趙兵十四萬。秦王欲令韓、魏與秦一起伐楚,未行。
前265年:齊趙聯合伐韓,取注人。
前264年:秦伐韓,拔九城,斬首五萬。
前263年:秦武安君伐韓,取南陽;攻太行道,絕之。
前262年:秦伐韓,拔野王。上黨路絕,韓獻上黨與趙。
前256年:秦伐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
前254年:韓王入朝於秦。
前249年:秦伐韓,取成皋、滎陽,成為秦國的三川郡。
前246年:韓使水工鄭國為間於秦。
前244年:蒙驁伐韓,取十二城。
前241年:楚、趙、魏、韓、衛合從以伐秦,楚王為從長,春申君用事,取壽陵。至函谷,秦師出,五國之師皆敗走。
前233年:韓王向秦納地效璽,請為藩臣,使韓非聘秦。
前231年:韓向秦獻南陽地。
前230年:秦滅韓,虜韓王安,以其地置穎川郡。韓亡。
楚漢爭霸時期,韓國曾復國,後被滅。
『伍』 韓國的首都在哪裡
首爾。
追溯歷史,公元 1394 年朝鮮國王李成桂遷都漢陽,並改名為漢城。1948 年 8 月 15 日,大韓民國成立,流亡美國多年的李承晚總統下令將漢城改建,成為朝鮮半島唯一沒有漢字名的城市,英文為「SEOUL」。
2005 年 1 月,韓國政府正式宣布「」中文譯名改為「首爾」,實際上首爾在韓語裡面只有首都的意思,把漢城正式改成了首爾,也就意味著這個城市沒有了名字,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就像把北京之名改為首都。
作為韓國當之無愧的首善之區,韓國中央政府、國會、憲法法院、最高法院等政治機構在這里;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等一流教育機構在這里;朝鮮日報、東亞日報、中央日報以及各大出出版社等文化機構在這里 ;三星、現代等各大財閥和工廠也大都以首爾為中心。
(5)韓國首都是哪裡擴展閱讀:
首爾風俗民情:
民居風格:
在漢江兩岸,佇立著一片片略顯陳舊的高層公寓,那是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隨著首爾人口的極度膨脹而興建的。這些建築都是大批量工業化製造的產物,造型雷同,色彩的搭配也完全一致,都是淺灰、暗紅和暗綠三色的組合。
傳統節日:
鎮海軍港櫻花節、燃燈節、仁寺洞傳統文化節、鼓樂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首爾(韓國首都城市名)
『陸』 韓國首都叫什麼是哪裡
原來叫漢城.
漢城市今年1月宣布,將該市中文譯名改為「首爾」,韓方希望在中國也使用這一新譯名。此間專家認為,韓國首都使用中文譯名「首爾」,符合國際慣例,也符合中國有關外國地名翻譯使用規定。
首爾歷史悠久,古時因位於漢江之北,得名「漢陽」。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改名為「漢城」。近代朝鮮半島受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漢城改稱「京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
漢城 (Seoul) ,人口1027.7萬(2003年)。2003年12月,韓國國會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行政首都從漢城遷往中部地區。2004年8月,韓國政府最終確定並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於韓中部地區的燕歧—公州將成為新的行政首都。韓國政府定於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動工建設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別形成擁有30萬和50萬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韓國主要國家行政機關將遷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韓國憲法法院裁決,韓國國會2003年12月通過的《新行政首都特別法》違反憲法 。韓國政府制訂的將行政首都從漢城遷往中部地區的計劃將因此被迫停止執行。2005年1月,漢城市市長李明博在漢城市政府舉行記者招待會,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 。
『柒』 韓國的首都是哪裡
首爾,韓國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捌』 韓國的首都到底是哪裡啊
首爾與漢城是同一座城市
2005年1月19日,韓國首漢城市長李明博宣布,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
9個月後的10月23日,新華社報道說,中國近日將開始啟用韓國首都漢城市的中文新譯名「首爾」。使用611年的「漢城」名稱將在地圖文獻中消失。
據新華社電 記者23日從有關部門獲悉,中國近日將開始啟用韓國首都漢城市的中文新譯名「首爾」。漢城市今年1月宣布,將該市中文譯名改為「首爾」,韓方希望在中國也使用這一新譯名。專家認為,韓國首都使用中文譯名「首爾」,符合國際慣例,也符合中國有關外國地名翻譯使用規定。
首爾歷史悠久,古時因位於漢江之北,得名「漢陽」。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改名為「漢城」。近代朝鮮半島受日本殖民統治期間,漢城改稱「京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更名為朝鮮語固有詞,羅馬字母標記為「SEOUL」,語意為「首都」。
實際上,早在今年1月19日,漢城市市長李明博就宣布把漢城市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並向中國提出這一要求。李明博當時表示,絕大多數國家都將「SEOUL」按照與英文標記相似的發音來稱呼,漢語中的華盛頓、倫敦、莫斯科也都是根據這些地名的固有發音來標記的,只有漢城的中文名稱一直沿用古代名稱「漢城」。隨著韓中兩國的往來與交流日益頻繁,名稱造成的混亂越來越多。漢城市經過一年多的意見徵求,確定用新的中文名稱「首爾」取代「漢城」。李明博還表示說,「首爾」同漢城的韓語發音最為接近,並採用多用於外國地名的常用漢字,中國人也容易熟悉這一新名稱。據悉,漢城市早在2004年年初就成立了「漢城中文名稱改名推進委員會」,就改名方案進行討論和徵求意見,原計劃於2004年4月公布新的名稱,但由於在新名稱的確定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故而新名稱公布日期一再推遲。
漢城改「首爾」曾引發爭論
自韓國漢城宣布改名以來,引發了很大的爭議,同時不斷有中國媒體刊登關於漢城改名首爾的文章。其中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對這種做法表示質疑,另一種則認為應該寬容。
第一種觀點認為,「漢城」在漢文化圈已使用了600多年,包括中國內地、港澳台地區、海外華僑,還有日本和新加坡等地的近15億人口都已非常熟悉,改名將會帶來極大的不便。持第一種觀點的人表示,雖然韓國要改名是他們本國自己的事情,別國無可厚非,但使用漢文的人也有自己的表述權,別國無權強制他們接受這種改名。
另一種觀點則說,即使改名有韓國民族自尊心的因素,也應該予以理解。大方接受韓國的提議,表明我們平等待人,尊重其他民族的意願。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話語———
■我還是不習慣
在使用了600多年之後,韓國人說漢城從此不再是漢城,改叫首爾了,還真是讓人們不太習慣。只是城市還是那個城市,Seoul也還是那個Seoul,一切的改變和不便都只是沖著中文譯名而來。韓國的首都當然是韓國人的,韓國人盡可以隨便將首都的名字進行更改。但是漢字顯然是中國的,中國人想要怎麼稱呼外國的地名,也是自己的權利。韓國首都中文名稱的突然更改,顯然會給世界上使用漢字的人帶來很大的不方便。因此,韓國人在考慮更改自己首都的中文名字之前,是否也對世界上其他使用漢字的人們體現出足夠的尊重和體諒呢?———網民留言
■不用太在意
別太緊張了,就當學了一個新單詞,Seoul這個單詞在朝鮮語里的意思就是首都,首爾也好漢城也好,心態要平和。———網民留言
■「名從主人」吧
「漢城」這個名稱原本也是他們自己定的。現在,既然他們要把他們首都的「漢語標記」改用音譯的「首爾」了,咱們就「名從主人」吧。就像一個叫「張三」的人,他現在要改叫「張四」了,咱們也就得叫他「張四」一樣。建議中國媒體,在一段時間內,要不怕麻煩,在「首爾」後面括注「漢城」,如韓國首都首爾(漢城),直到大家習慣為止。這樣也有利於中韓兩國之間的交流。———中國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研究員 費錦昌
■交流不可阻擋
現在許多韓國年輕人喜歡把自己的名字寫成中文,政府官員們為了不落伍也爭相學漢語。在韓國的外語學院中,收費最高、競爭最激烈的已不再是英語專業,而是漢語。不論「漢城」改名「首爾」到底為哪般,中國國內涌動著「韓流」,韓國則出現了「漢風」,這種文化的交融已經成為不可阻擋之勢。———中國朝鮮史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李敦球
"漢城"已叫了611年
據歷史資料,「漢城」的沿革是這樣的:公元前18年,百濟的溫祚王在今城址築城,稱「慰禮城」。公元474年,高句麗在此設置「北漢山郡」。新羅真興王16年改稱「漢山州」。景德王(公元742~765)時稱「漢州」。1394年,朝鮮王朝的開國皇帝李成桂把首都自開城遷至此,始稱「漢城」。這些名稱均以城北的漢山山峰得名,由於此城又處漢江下游,因此也可能兼由山河二者得名。1910年後,「漢城」曾一度稱「京城」,但是很多人還是稱之為「漢城」。從1394年算起,「漢城」已經被叫了611年。
漢城改名究竟圖什麼
據悉,漢城並不是第一個對外改名的城市。10年之前,印度孟買將英文名稱從「Bombay」改為「Mum」,為的是脫去英國殖民地的痕跡。而2005年3月,南非通過決議把比勒陀利亞恢復最早的名稱「茨瓦內」,同樣也是為了表示與種族隔離時代徹底決裂。正因為以上兩次改名都是為了脫離某種痕跡,因此,人們很容易做這樣的類比: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改中文名為「首爾」,內心的真實意圖究竟是什麼?
漢城市長李明博的解釋是絕大多數國家都將「SEOUL」按照與英文標記相似的發音來稱呼,只有漢城的中文名稱一直沿用古代名稱「漢城」。隨著兩國交流日益頻繁,名稱造成的混亂越來越多。韓國媒體則解釋,在意義上,「首」可解釋為「一流」,「首爾」可解釋為「首位的城市」、「一流的都市」,非常適合作為首都名稱使用。
但有分析人士表示,韓國這樣做是為了擺脫中國漢語文化的影響,其根在民族主義。遼寧大學韓國研究中心博士張東明介紹說,韓國在歷史上確實不止一次碰到過外來詞與韓文之間翻譯沒有採用國際化標准造成的麻煩,1997年金泳三執政後進行了重新規范。不過,上個世紀,韓國也確實發生過排斥漢語的事件。二戰後,韓國曾以法律規定,以韓國的表音字為專用文字。於是從1970年起韓國小學、中學教科書中的漢字都被取消。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前,韓國政府曾下令取消所有牌匾上的漢字標記,以強調韓國的民族文化。直到1999年,金大中才下令部分解除對漢字使用的限制。
有些首都還是漢字名
有專家表示,按照中國對外國專名(人名、地名、民族等)的翻譯原則和慣例,大多數是以音譯為主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如舊金山(Sanfrancisco)、牛津(Oxford)、劍橋(Cambridge)、韓國(Korea)、中國(China)等都不是音譯。特別是對韓國、朝鮮、日本、越南的專名,由於這些國家的專名一般是源於漢字的,因此,中譯時其實不是翻譯,而是照錄其原名的漢字形式。例如:「平壤」,韓(朝)音P』yǒngyang,中文不譯「皮翁揚」,不讀Píwēngyáng,仍作「平壤」,讀Píngrǎng;「東京」,日語音Tōkyō,中文不譯「托基奧」,不讀Tuōjī』ào,仍作「東京」;「河內」,越南語音Hanoi,中文不譯「哈諾伊」,不讀Hānuòyī,仍作「河內」。(據《瞭望東方周刊》)
『玖』 韓國的首都是哪裡
韓國的行政首都是世宗,總統府和國會目前仍在首爾,韓國成為擁有兩個首都的國家。一般認為首爾為韓國首都, 首爾(諺文:서울;英文: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拾』 韓國首都是哪裡
韓國首都首爾(Seoul,舊譯「漢城」)地處朝鮮半島中部,因位於漢江之北,古稱「漢陽」。14世紀末,朝鮮王朝定都漢陽後,改名為「漢城」。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後,漢城的英文名字按韓國語固有詞發音用SEOUL標記,意為「首都」。2005年,在市政府推動下,漢城的中文譯名由使用了600多年的「漢城」改為SEOUL的諧音「首爾」。 作為韓國首都,首爾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中心。以首爾為中心的「首都圈」面積僅占韓國總面積的12%,但韓國近5000萬人口中的一半生活在「首都圈」內,韓國7成的國民生產總值也來自「首都圈」。 首爾景福宮的光化門 首爾地勢北高南低,北漢山、道峰山等山脈為首爾構築了一道天然屏障,也為首爾提供了天然的綠地和公園。韓國的第一大河——漢江自東向西穿城而過,把首爾分為江南和江北兩部分。 在位於江北的老城區,至今還保留朝鮮王朝的王宮——景福宮、昌德宮等名勝古跡。古老的宮殿、傳統的民居等與現代化的政府大廈、企業大樓交相輝映,展現出首爾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獨特風貌。 首爾市政府前的廣場 20世紀七十年代,韓國在落後貧窮的基礎上實現了經濟的騰飛,被譽為「漢江奇跡」。以籌備1988年漢城(首爾)奧運會為契機,韓國對江南地區進行了大規模開發,興建了完善的基礎設施,使江南地區從農田一躍成為韓國最繁華的商業區和最昂貴的住宅區。而奧運會帶來的「奧林匹克效應」,更促使韓國經濟在「漢江奇跡」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飛躍,拉開了韓國經濟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由加工業向服務業升級轉化的序幕,使韓國經濟出現了連續10年的高速增長。 近年來,隨著韓國影視和流行音樂的興起,「韓流」在世界各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首爾市政府已經將文化產業作為城市未來發展的重點,大力培養影視、娛樂、觀光、時裝等產業,將首爾打造成「亞洲魅力之都」。 李舜臣銅像 2003年12月,韓國國會通過《新行政首都特別法》,決定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往中部地區。2004年8月,韓國政府最終確定並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於韓中部地區的燕歧—公州將成為新的行政首都。韓國政府定於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動工建設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別形成擁有30萬和50萬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韓國主要國家行政機關將遷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韓國憲法法院裁決,韓國國會2003年12月通過的《新行政首都特別法》違反憲法。韓國政府制訂的將行政首都從首爾遷往中部地區的計劃將因此被迫停止執行。 韓國遷都為哪般 韓國遷都夢不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