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首爾 在什麼地方
首爾就在韓國啊,韓國的首都
首爾是音譯的,seoul
❷ 首爾是哪個國家的
韓國的首都啊,以前是漢城
❸ 首爾在哪兒
首爾(서울)是韓國的首都,大中華地區過去稱之為漢城。2005年1月18日,首爾市議會正式通過把中文名稱定為首爾。
城市名稱問題
大中華地區過去一直沿用這個城市在李氏朝鮮時的舊稱"漢城",但是其他語言都翻譯成"SEOUL"或類似的發音。這使日常溝通出現不少混亂,因為首爾市內有不少建築物分別使用"首爾"或"漢城"為名稱,但翻譯成中文之後,這些地方名稱會變得很相似。一個例子是:首爾市內同時有"漢城大學"及"首爾大學",但由於兩者的漢譯都變成了"漢城大學",使後者被逼在其中文名稱加上"國立"二字。但其實,首爾大學在韓國的知名度比漢城大學高很多。
韓國政府從1992年起就一直在進行"서울"的中文名稱的制訂工作,擬訂的對應中文包括"首爾"和"首午爾"。2005年1月18日,서울市議會通過使用與"SEOUL"發音相近的"首爾"作為這個城市的中文名稱,並要求韓國政府公文、出版物、網站、機場和車站、公路路標的中文版本都使用"首爾"來代替"漢城"。但是迄今為止,在中文裡使用最多的還是具有500餘年歷史的"漢城"這個名稱,"首爾"的名稱對於大多數中文使用者來說還是很陌生的。
歷史
首爾(서울)又稱南京(남경)、漢陽(한양)、漢城(한성)、京城(경성)。自獨立以後,改稱為Seoul(首爾),就是韓語"首都"的意思。
今天的首爾東南在古代曾經是百濟王國的都城。百濟亡國之後被新羅佔領,名字由漢城改名漢山州、漢陽郡。在高麗時期,漢陽是王京(開京)之外的"小三京"之一,為南京(另外兩京是東京慶州和西京平壤)。
李成桂建立李氏朝鮮之後,覺得高麗的王京(今朝鮮開城)王氣已經十分薄弱,於是由權仲和、鄭道傳等人擇定佳地,在1392年開始在漢江之北的漢陽營建新都。這里山環水抱,北有北漢山、北嶽山,東有洛山和龍馬山,西有仁王山,南有南山和漢江以南的冠岳山,漢江自東向西環抱城南,呈龍、砂、水、穴"山水襟帶"的上好風水格局。城內大興土木,營建宮殿、宗廟、社稷、衙署、道路,1394年,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移到了漢陽,正式命名為漢城(Hansung,한성)。在朝鮮時期,漢城又稱"都城"。日據時期,將漢城的名字改為京城(Kyeongseong,경성;Keijo,けいじやう),其地位也由朝鮮中央直隸府降低到了京畿道的一個郡。韓國獨立後,於1945年將漢城的名字改為Seo-Ul(Seoul)。
需要說明的是,Seoul在朝鮮語中是"首都"的意思。高句麗的Seoul是平壤,新羅的Seoul是慶州,高麗的Seoul是開京(開城),朝鮮王朝的Seoul是漢城。直到韓國光復之後,才將Seoul作為特指大韓民國首都的固定專有名詞。
首爾城牆長18公里,有八門,包括四大門和四小門。它們的名字分別是:崇禮門(南大門)、興仁之門(東大門)、敦義門(西大門)、肅靖門(北大門);惠化門(東小門)、昭德門(西小門)、光熙門(水口門)和彰義門(北小門)。城內有5部52坊,李朝前期漢城的人口為11—12萬。壬辰倭亂之後漢城的人口曾經減少到4萬以下。漢城城外為四軍門防禦區。環繞漢城的四山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在城內偏西,營建了李朝的正宮——景福宮。景福宮東南為宗廟,西方為社稷,這是和周禮"左祖右社"的規制相吻合的。城內中心部分,為網格狀區域分隔和道路劃分,但是城內大部分地區的道路都是迂迴曲折的,而且有很多死胡同。這是和中國的都城不同的。城外曾經有迎接中國使者的"迎恩門",韓國獨立後改名獨立門。城中還有招待中國使臣的慕華館。城東有文廟(現成均館),祭祀孔子,城東南有朝鮮王朝中期修建的武廟,祭祀關羽。此外,在城內的小公洞還有朝鮮王室祭天的地方——圜丘壇。用於祭祀土地的方壇則在社稷壇內,這和中國的規制有些區別。祭祀神農氏和後稷氏的先農壇在東大門外的龍頭洞。經過100多年的精心建設,漢城成為一座壯觀恢弘的東方王都。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壬辰戰爭爆發。5月2日,留都大將金命元向北逃竄,加藤清正率領日本軍隊度過漢江攻佔漢城。日軍入城前後,漢城遭到很大的破壞。城中宮殿、宗廟、社稷、衙署、城門全部被焚毀。李朝宣祖國王返京後,將宗廟和宮殿擇要修復。之後漢城又經歷了清軍的兩次入侵。清將阿敏(四大貝勒之一)羨慕朝鮮宮殿城闕壯麗,不願返回滿洲苦寒之地,被皇太極疑有異圖而猜忌。隨著清朝剿滅南明勢力,日本德川幕府頒布鎖國令,東亞的政局平定,漢城得以回復昔日的繁榮。在英祖、正祖年間,漢城的人口已經發展到了30多萬。正祖曾經計劃把首都遷到南方新營建的水原城,但是最終由於條件的限制,最終沒有實現遷都計劃。
朝鮮在1896年的"甲午更張"之後,擬訂了一個皇都振興計劃。迎恩門被改名獨立門,在城內修築了道路、交通、照明設施和新的政府辦公機構。1899年修建了明洞聖堂。1900年,在德壽宮內修建了韓國最早的西洋式建築。1907年拆除了漢城南部和西部的城垣。日本吞並朝鮮後,對漢城的市政建設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變更。日本對李朝原有的歷史建築進行了大規模的破壞。首先在景福宮內興建了朝鮮總督府的附屬建築群。其次在1911年2月,由朝鮮總督府管轄圜丘壇,1913年將其拆毀,在該地建立朝鮮總督府鐵路飯店(現朝鮮飯店)。再次,日本在漢城市內興建了一批行政建築。1922年將社稷壇改為公園,1925年修建了漢城火車站,在漢城南山興建了"朝鮮神宮"。
在韓戰中,漢城再次遭到交戰雙方毀滅性的摧毀。昔日繁華的市區成為一片廢墟。光化門和政府大樓(前朝鮮總督府)被完全摧毀,市政設施全部被破壞。隨著戰爭的結束,漢城又在廢墟中重新站立了起來。在1988年奧運會後,漢城已經發展成為擁有一千多萬人口的世界超級大都市。
❹ 首爾在韓國嗎
首爾在韓國。
首爾(諺文:서울;英文: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舊稱漢城。韓國首都,是世界第十大城市、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韓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中心。
首爾為英文Seoul的音譯。
注:完全沒有問題,希望幫助到您。請及時點擊採納。
❺ 韓國的首都在哪裡
韓國的首都是首爾。
簡介:
首爾(諺文:서울;英文:Seoul),全稱首爾特別市(諺文:서울특별시/漢字:서울特別市),舊稱漢城。大韓民國首都,是朝鮮半島最大的城市,亞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全韓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中心。
首爾全市下轄25區,面積約605.25 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極高城市之一。雖然首爾僅占韓國面積的0.6%,但其GDP卻佔全國GDP的21%。[1] 消費者物價指數居世界第五。同時也是高度數字化的城市,網速和數字機會指數均居世界首位。
❻ 韓國首爾在什麼地方
漢城,剛改的名字,韓國不願意
❼ 韓國首爾市屬於哪個地區
首爾是漢城,只是我們中國習慣叫漢城,而韓國要求我們翻譯成首爾!
韓國的行政區劃
「道」、「市」、「郡」、「區」、「面」、「邑」、「洞」、「里」、「統」都是韓國劃分行政區域的名稱。「道」相當於我國的省,「郡」相當於我國的縣,「面」相當於我國的鄉,「邑」相當於我國的鎮,「洞」相當於我國城市的街道,「里」相當於我國農村的村,「統」相當於我國城市的里弄、胡同。韓國的行政區域,劃分為道(特別市、直轄市)、郡(市、區)、面(邑、洞)、里(統)四級,1992年12月設1個特別市(漢城現稱首爾)、5個直轄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9個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羅北道、全羅南道、慶尚北道、慶尚南道、濟州道),下設68個市、136個郡、72個區、178個邑、1257個面、2224個洞、34965個里、52710個統。江原道位於大關嶺以東,又稱「關東」:全羅北道和忠清南道南部、全羅南道一帶位於金堤碧骨堤以南,通稱「湖南」:慶尚南、北道一帶位於鳥嶺以南,又稱「嶺南」。各個道、市的自然條件、地理位置和發展經歷互不相同,形成各具特色的面貌。
是韓國首都的舊稱,現稱「首爾」(韓:�1�9�3�5),位於朝鮮半島的中心,東經126度,北緯37度的地方。
首爾是大韓民國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首爾位於朝鮮半島中部,漢江下游,距朝鮮半島西海岸約30公里。漢江流經市區,將首爾分為江南和江北兩個部分。
相傳公元前18年,百濟始祖溫祚王定都於此地,修建了慰禮城,形成了首爾的雛形。經過發展和擴大,1068年首爾具備了城市規模,被稱為南京。朝鮮王朝於l394年遷都至此,稱之為漢城(韓:�6�3�1�0 Hanseong)府,直到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時,漢城改稱"京城(日:Keijo,韓:Kyungsung)"。1945年日本投降,韓國光復,'京城'改 �1�9�3�5(韓固有語,Seoul),1948年8月,大韓民國政府成立,決定以首爾為首都。
首爾面積為605.4平方公里,人口1058萬,佔全國總人口的39%。
上世紀60年代初,韓國開始實行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出口加工工業,首爾市進入了迅速發展的經濟起飛階段。首爾的國民生產總值占韓國的35%,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這里的金融和商業批發業非常發達,全國24家銀行中除10個地方銀行外均在首爾。首爾的工業主要有紡織、化工、機械、電器和食品等,共有製造業企業一萬五千個,佔全國企業總數的30%以上。
首爾市內交通發達,有19條輻射狀公路和3條長度為131公里的環行公路。自從1974年建成第一條地鐵以來,首爾已經修建了總長為123公里的4條地鐵線路。作為韓國的交通中心,首爾的仁川國際機場每天有200多架國際航班起降,這里有幾十條航線通往日本、歐美、中東和東南亞等地區的主要城市。首爾也是全國的鐵路樞紐,有23個火車站,將首爾同釜山、仁川等城市連接起來。
首爾是韓國的教育和文化中心,擁有首爾國立大學、高麗大學等34所大專院校,佔全國大專院校總數的50%。市內設有中央博物館、民俗博物館和郵政博物館等l2個博物館。首爾有11家報社,發行三千多種報刊,佔全國報刊發行種類的92%。
首爾保存有許多名勝古跡。朝鮮王朝的四個故宮和一個御花園是遊人必到之處。建於19世紀90年代的明洞天主教堂是韓國歷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首爾保存有全國最古老的教育機關——建於1937年的成均館文庫,在其大成殿內供奉著孔子等4聖、6賢、10哲的神位,體現出與古代東亞共同的文化淵源。首爾市郊還有全國最大的尼庵──普門寺。
url]漢江橫貫首爾市中心,東西流向;漢江北部山巒連綿,雲蒸霞蔚,使得首爾被群山環抱,因此,首爾市中心大體為平地,景色秀麗,壯麗的山巒成為首爾天然的「外郭城牆」,市中心風光旖旎,盡顯大自然的魅力。
首爾長久作為韓國的首都,處處保留了歷代優秀的文化遺產,還有以韓國總統府邸青瓦台為代表的政府第一綜合廳舍,憲法判裁所,國會議事堂,法院等重要中央行政機關。
首爾是溫帶性冷帶氣候. 年平均氣溫為11.8℃左右,四季分明. 春,秋季雨水少,氣候溫暖,適宜旅遊. 夏季(6月~9月中旬)的月平均溫度為20℃- 27℃的連續高溫多雨的天氣. 冬季(12月~2月)比同緯度的其他城市氣溫略低.(月平均溫度為-5℃~0℃)。
江南是首爾的新區,是現代化首爾的標志,1988年的夏季奧運會之後蓬勃的發展了起來,一條條寬闊的街道,一幢幢林立的高樓,體現了濃厚的現代氣息和一種蓬勃向上的活力。市區的繁華地段如南大門、忠武路、明洞等。首爾地鐵的歷史並不長,始建於1974年,可是建設速度卻是世界少有的,28年的時間里,首爾已經建好的地鐵線就已經擁有了9條線,四通八達的地下交通網路不僅把市區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而且向西一直延伸到50公里的首爾的外港——仁川市,向南一直延伸到京畿道的道廳水原市。
首爾市內的南山位於市中心,高度為270米,山頂建有高達240米的首爾塔,從塔頂俯視首爾,儼然可以認為首爾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之一,19座大橋凌空飛架,溝通了江南江北,天塹成為了通途。 漫步在今天的首爾街頭,匆匆而過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車流,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古老的宮殿,蔚藍色美麗的漢江,巍巍的南山,繁華的商業街……這一切無不顯示出了這個東方屈指可數的世界大都會之一的無窮魅力。
如今的首爾,已經是一座擁有1100萬人口,擁有眾多衛星城的超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古老和現代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