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戰國末期最弱的韓國怎麼挑起的長平之戰
戰國歷史雖然只有短短幾百年,但卻精彩無限。
戰國初期,魏國率先改革變法,一家獨大,魏文侯魏武侯時期,僅憑魏國一家就把秦國扼制在函谷關以西不能東出。
戰國中期,中原各國相繼變法強國,強大一時的魏國,風光不再,秦國,楚國,齊國並成三強,這其中又數秦國強大的勢頭最盛。
戰國後期,能夠統一華夏的諸侯國,只有秦國和趙國了。
縱觀戰國時代的歷史,我們會發現山東六國自始至終沒有一次無私心的合縱抗秦,它們最拿手的是把禍水引向別國,面對強秦的欺凌,它們能想到的也就是割地求和,但秦國是一頭喂不飽的惡狼。
山東六國的舊貴族面對強權,想到的也是自身的利益,抗秦會導致災禍,而割地順從卻能換來幾年的富貴生活,何樂而不為,在他們眼裡,國家不是自己的,權力和富貴才是,用國家的土地換取自身的安逸,這是他們唯一想到的自保方式,從這層面而言,山東六國安有不滅亡之道理呢?
⑵ 戰國時期的韓國成為第一個被秦所滅的原因是什麼呢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韓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諸侯國之一,是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為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晉武公叔父)的後代。韓國以其著名的兵器--弩,為各國所畏懼。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的弩能射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在戰國七雄中,韓國的兵器可以說是最強的。不過,這並沒有阻止韓國的滅亡。韓國是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於前230年覆亡。那麼,問題來了,戰國七雄中,韓國的兵器最強,為什麼第一個被秦所滅呢?
最後,就韓國來說,因為疆域和人口在戰國七雄中幾乎都是墊底的,即便自己的兵器和士兵非常精銳,也不可能扭轉這一劣勢。而因為處在四戰之地,只能吞並周邊的小國鄭國,之後就很難再次擴大自己的疆域了。所以,在戰國七雄中,韓國能夠堅持到公元前230年才被消滅,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總的來說,由於地處中原,韓國被魏國、齊國、楚國和秦國包圍,所以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疆域面積也是七國之中最小的一個。在此基礎上,韓國對於弓弩刀劍等兵器自然會重點發展,所以在兵器上形成了自己的優勢,以此在大國的夾縫中自保。不過,在秦始皇一統天下時,地理上最靠近秦國的韓國,還是成為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消滅的諸侯國。
⑶ 戰國時期的韓國,如此弱小,為何能笑傲到最後
韓國脫胎於春秋霸主晉國,公元前453年,趙、魏、韓三家「共伐滅知伯」而共分其土地,由於晉國國土面積非常廣袤,韓國分得了今山西省東南部和河南省的中部,與魏國交錯,並將周王室包裹在其中,西邊是秦國,南邊是楚國,東南是鄭國,東邊則是宋國,這雖然是個四戰之地,但卻地域廣袤,還占據宜陽產鐵之地(所以韓軍武器精良)。
史載:「(韓)康子與趙襄子、魏桓子共敗智伯,分其地,得益大,大於諸侯」,可見,韓國分家之時,其家底就已經超過了其它中小諸侯。這也是韓國後來能位列戰國七雄的原因之一。
韓昭侯之後,韓國國勢出現衰退,但因西邊秦國崛起,韓魏重新建立了聯盟關系,魏國主導了巫沙會盟,主動退還侵佔的韓國國土。同時,韓國採取了「示弱」的外交政策,公元前348年,韓昭侯甚至入朝秦孝公。
獨特的地緣政治,讓韓國能在秦、楚、魏等國的夾縫中左右逢源,所謂「韓,天下之咽喉也」,任何一家諸侯都不會坐視其它諸侯國將韓國並入囊中。直到秦國實力出現壓倒性優勢之後,這種平衡在打破,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發動統一戰爭,弱小的韓國首當其中,最先被滅,但與其它早已消亡在歷史長河中的諸侯國相比,韓國也算是笑到了最後了。
⑷ 一直被強國包圍的韓國,是如何在弱肉強食之中活下來的
在我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就是弱肉強食的時代,尤其是在戰爭局勢動盪的年代,其中戰國時期就是典型的代表時期。小國根本無法生存很容易被大國吞並,然而在戰國七雄稱霸的年代,有一個國家在夾縫中左右逢源,雖說是一個小國經濟實力低下但是卻能夠在被強國包圍的情況下生存多年,原因就是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國王的經營。
韓國不僅與其他國家是唇亡齒寒的關系,他們不敢隨意進攻,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韓國是一個牆頭草,哪個國家稍微強大以後韓國就是立刻示好以求庇護,一但衰弱就會立馬翻臉轉向新的強國尋求保護,致使其他國家也不敢隨意的發動戰爭。因此也就是這樣韓國才能在這樣的局勢中存活下來。
⑸ 歷史上「戰五渣」的韓國是如何能躋身戰國七雄的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西周時,周武王把自己兒子封在韓城,韓國誕生了,但一進入春秋,韓國立即便被晉國吞了去。春秋末年時,晉國又被韓、趙、魏三家瓜分,戰國時代開始,小國不斷被大國吞並,而國土面積同樣不大的韓國,卻得到了周王室的認可,躋入諸侯之列,成為存在感最低的戰國七雄。
雖說是戰國七雄之一,但韓國過得實在委屈,平時有事沒事便挨揍,秦統一六國之戰中,韓國還成了七雄中第一個被滅掉的諸侯國。如此弱雞的韓國,憑什麼能成為戰國七雄!韓國憑什麼是戰國七雄?
比上雖然不足,但比下綽綽有餘。先秦時期是個大亂世,周王朝實行份分封制,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如雨後春筍般湧出,韓國雖然比不上秦國、楚國、齊國這些大國,但與宋國、衛國、魯國等諸侯國比可強出太多。
韓國所處的位置非常重要,但本身國土面積小,存在感低,能欺負得過的全別滅了,剩下的都是打不過的,又沒有威名,又被列強圍在中間,就像小綿羊掉入狼群,只能是他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人宰割了。
各國之間虎視眈眈,不管是合縱還是連橫,橫豎都以拉攏韓國為重,而無論韓國怎麼選擇,都會得罪一方,所以在多方政權的拉扯下,韓國成了牆頭草,風往哪去往哪兒倒,直到強大的秦國開始統一六國之戰,第一個滅了韓國,幫助韓國結束了困擾百年的煩惱。
只能說,韓國開局就是噩夢級的難度,雖然在韓昭侯時期,任用申不害變法使韓國強勝過一段時間,但無奈地理位置太尷尬,短暫的強盛後就是急速衰落,任由列強欺凌,即便有強弓勁弩和削鐵如泥的寶劍,但也只能勉強自保,苟延殘喘,直到公元前230年被滅,可見想在亂世中存活,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啊!
⑹ 戰國七雄的韓國為什麼可以生存那麼久,在六國中間苟延殘喘
韓國在當時是以及最為著名的兵器弩,讓各國都比較畏懼他。據說他們國家的弩,可以射到800米之外,除此之外他們的劍也非常的鋒利。並且他們國家國是最強的時候,是在韓昭侯在位的時候。
所以說我們可以看到它的國土面積雖然很小,又是6國之中第一個被滅掉的,但是他還是以其他的國家並肩存在了200多年。但是他在戰國的時期,他的領域包含了山西省和河南省這種山地的地區,並且它佔了像函谷關這樣的地理優勢,於是就擁有了較強的防禦能力。
⑺ 戰國時代的韓國如何才可以統一天下
基本上是沒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作為戰國七雄之一,其餘六國都有過雄霸一時的時候,比如吳起、龐涓在時的魏國;趙武靈王時候的趙國;孫臏、田忌所在的齊國;樂毅做大將軍時的燕國;以及吳起去了楚國後的楚國。而唯有韓國國力一直比較弱小,沒有稱霸一時的能力。
第二,韓國的地勢多山,少耕地,糧草方面有先天不足;
第三,實際上戰國真正有可能一統天下的國家只有三個,秦國商鞅變法後軍力最強,齊國坐鎮山東,三面環海沒有後顧之憂,地勢最好。楚國地盤最大。而其他幾國,趙魏韓是晉國分出來的,而韓國又處在秦國、趙國、魏國、楚國之間,地形相當不好。
韓國要想一統天下,除非能一統晉國,也就是滅掉魏國和趙國,然後攻克燕國,這樣才能有和秦國、楚國、齊國叫板的實力,但實際上由於韓國的先天缺陷,和地理位置,這基本是不可能的,不說國力上韓國最弱,就算韓國實力變強,其他國家也不會坐看其吞並大國。
⑻ 戰國七雄中,各國相互爭霸,為何只有韓國沒有機會崛起
這要從韓國自身說起,
第一,韓國國力太差,他周圍幾國都是國力很強盛的國家,根本就不敢惹,即便是身處蠻荒的秦國,也在商鞅變法之後慢慢強盛起來。韓國戰力不行,技術過關,奈何指揮太差,韓國的礦產資源應該算是挺豐富的,但是軍隊士氣不行,說來也怪,戰國時期能人輩出,只有韓國,貌似沒有說得上來的大將,這也是它不能崛起的一個很大的因素。
第二,是韓國的地理位置,韓國的地理位置太好,處於兵家必爭之地,可能是對各國的覬覦都應對得很吃力,根本沒辦法發展本國的經濟吧。
第三,韓國貌似也沒有出雄才偉略的國主,沒有一位很好的領導者,自然就沒有發展國家的強大動力,國家自然也沒法崛起。
第四,韓國的態度一直是模稜兩可,怯怯諾諾,韓國在歷史上也沒什麼存在感,所也才會被這么快的滅掉。
⑼ 韓國明明是戰國中最弱的國家,為什麼能獨自抵擋二十年秦國的進攻
韓國確實是最弱小的國家,但是它不是靠兵力或者說強盛的國力抵擋住了秦國的進攻,而是靠自己的優越地勢。再者,韓國與秦國並不接壤,因此秦國要攻打韓國的時候必須先把其他和國家給合並了之後才能有一個攻打韓國的有利位置。
而且這個合縱聯盟的建立也是各國的抱團行動,齊心協力來抵抗秦國。
⑽ 戰國時期的韓國,是如何蟄伏並成長為一霸的
戰國的時間跨度很長,幾乎每一個時期里都有相對強勢、相對弱勢的國家。有的國家一開始很落後,後面卻崛起強大起來了,比如秦國。有的國家一開始很厲害,後面沒落了,比如魏國。也有的國家,從一開始到最後都是強國的存在,如齊楚兩國。還有的國家,從一開始到最後都是弱國的存在,比如韓國。但是即便是弱小的韓國,也有其“光輝的歲月”。
最可憐的是鄭康公,剛剛還興高采烈地參加會盟,現在就成了亡國之君。最後韓哀侯將鄭康公軟禁起來,從此再無鄭康公的任何消息了。另一方面,韓國在攻下新鄭後,便把首都遷到新鄭,並且安撫了對原有的鄭國貴族,不傷害這些貴族的一絲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很快鄭國上下便認同了韓國的統治,從此成為了韓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