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韓國大學 為什麼那麼容易申請不需要高考成績和其他的考試
你好,同學。
關於你對留學的誤解是很正常的。
因為你不太了解留學的過程。
凡是出國留學,不僅是韓國,就是美國、英國教育發達的國家,也是不要求外國學生考試的。
因為,為了招收留學生組織考試是不大現實的事情。
所以招收留學生的標准,就是根據學生的在國內學歷的整個成績證明和語言能力考核錄取與否。
過去,所有的大學都不要求高考成績的,
但是由於中國的高中提供的成績沒有信賴性,所以韓國的名門高校才開始參照高考成績來錄取學生的。
所以你不要誤解,不是韓國的教育爛,而是留學本身就是這樣。
無論是在哪兒只要自己用功學習,都會成功的。
預祝你申請到名校。
對於韓國留學想進一步了解,可以隨時找我。
B. 韓國為什麼能把端午節申遺成功
他們申請的的確是端午祭!不能涵蓋整個端午節文化!!
韓國江陵端午祭久負盛名,每年的端午祭期間,來自韓國和世界各地的觀光者達百萬人之多。是什麼東西吸引了如此眾多的參與者、參觀者?――這不能不歸功於韓國江陵市政府對民間無形文化的高度重視和有效的保護。正是這一舉措,使得一個民間節日成為江陵文化的標志,韓國民族精神的象徵;成為一種無形文化遺產,供人類享受;成為外界認識韓國文化和江陵民情的一個窗口。韓國 「申遺」事件中提到的韓國端午節,指的就是江陵的端午祭。
不同於中國的端午節俗
江陵端午祭的確是東亞「漢字文化圈」有趣的文化現象。以節日習俗而言,端午節雖然發源地在中國,但是在長期的流傳和國際交流中,它被中國周邊的國家和民族所吸納,所接受,並置於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形成各國、各民族獨特的節日習俗。
如果追述韓國江陵端午祭的原型,受中國文化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在韓國的許多典籍中都記載了對「端午」的解釋,這種解釋和中國人的觀念是一樣的。如韓國也稱五月初五日為「重午」、「重五」、「端陽」、「五月節」,韓國特有的詞是稱「端午」為「上日」,意為神的日子。按照傳統風俗,在端午這一天要吃「艾子糕」,喝益仁汁,婦女們用菖蒲湯洗頭發或飲用菖蒲水,或用菖蒲露化妝,稱為「菖蒲妝」。士大夫人家的門柱上貼硃砂符藉以避邪,君臣之間要互贈端午扇表示祝賀。
中國端午節的許多習俗如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縷,劃龍舟、紀念屈原等習俗,在韓國的端午習俗中並不存在。但韓國江陵地區的端午祭,同樣包含了豐富的內容,祭祀、演戲、游藝是其主要內容。其中的祭祀儀式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內容,可以說是韓國江陵端午祭的核心。這也是韓國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為韓國第13號無形文化財產的主要原因。
江陵端午祭期間的祭祀儀式主要來自神話傳說,他們所祭祀的神靈是「大關嶺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國師城隍「梵日國師」、大關嶺國師女城隍鄭家女等。
保存完好的傳統
江陵端午祭是現在韓國保存比較完整的傳統節日習俗之一。原來在韓國許多地區都有端午習俗,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漸漸消失了,唯獨江陵地區完整地保存著。
在江陵地區,端午祭有著繁瑣的祭祀儀式。如果從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舉行五個晝夜;如果從「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時間長達20多天;如果從「謹釀神酒」算起,則長達一個月的時間。
江陵端午祭的程序是從釀制神酒開始的。農歷四月五日,人們用江陵舊官府「七事堂」發放的大米和米曲子釀制神酒,准備端午祭時敬神和飲用;四月十五日舉行「大關嶺山神祭」和「國師城隍祭」,祭祀結束後,鋸一段神木,人們將青紅禮緞掛在上面,然後在神木的引導下,組成迎神行列,農歷五月初三傍晚時分,回到江陵國師女城隍祠(鄭家女)接受「奉安祭」,也就是端午祭的「前夜祭」。祭祀結束後,將大關嶺山神和國師城隍牌位送往南大川露天祭場。從初四到初七,每天的早晨舉行「朝奠祭」。江陵端午祭的祭祀儀式分「儒教式祭儀」和「巫俗祭儀」兩種。儒教式祭儀以奉讀漢文祝禱詞的形式進行,祝祭的內容涉及除禍招福、健康安寧、治癒疾病、農漁豐收、禽畜繁盛等。儒祭之後,開始伴隨歌舞戲劇表演進行的「巫俗祭儀」,直至深夜。
江陵端午祭的活動豐富多彩。除指定的祭禮(謹釀神酒――送神儀式)、巫祭、官奴假面戲、農樂競賽、兒童農樂競賽、鶴山奧道戴歌謠(這些都是地區或國家指定的無形文化遺產)外,還有眾多的民俗活動,如漢詩創作比賽、鄉土民謠競唱大賽、全國時調競唱大賽、拔河、摔跤、盪鞦韆、射箭、投壺等;慶祝活動,如煙火游戲、端午放燈等;夜間活動,如國樂表演、伽琴並唱等;藝術活動更是豐富多彩。此外還有被稱為「亂場」的商品交易。
現在,在江陵端午祭時還邀請國外民間藝術團體到場表演,增進各國的藝術交流和友誼,今年參加江陵端午祭演出的就有中國吉林省的吉劇團和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中國的昆劇。
韓國江陵端午祭是一項大型的慶祝活動,它以端午節為契機,緊密結合了韓國民眾信仰和農時活動。不同於中國端午節的是,它以韓民族自己的方式,結合韓國民眾的需要和審美觀,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形式。它的祭儀,無論是「儒教祭儀」還是「巫祭」,都保持了原生形態。這種原生形態正是端午祭歷史價值、文化史價值和美學價值之所在,是被列為韓國國家指定的無形文化遺產的根本所在。
但是民俗文化是不斷變化的,隨著時代的前進,有許多新的內容自然會補充進來,這一點在江陵端午祭中也表現得十分明顯。江陵端午祭的組織者十分明確「人為明天而活著,熱切的渴望與理想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作為民俗活動,每年的端午祭在保持傳統的基礎上,盡可能安排增加新的活動項目。
今年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的第七次學術大會就是在江陵端午祭期間召開的。作為端午祭的一項主要內容,來自中國、日本、韓國、越南、俄羅斯、瑞士等9個國家和地區的70多位學者,就端午習俗和無形文化遺產的保護展開學術研討和交流;歐洲、亞洲、非洲、拉丁美洲許多國家的民間藝術團被邀請進行表演,表現出韓國江陵以端午祭為載體的文化活動,向世界敞開她寬廣的胸懷。
正如江陵市長所說的「如同人有家鄉,文化來源於民俗;正如家鄉有情,民俗這一多樣性的根源,必須受到尊重」,他們相信「最地區性的才是最全球性的」,世界文化的多樣性是人類生活的需要。
C. 為什麼韓國可以成功申請端午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江陵端午祭是與中國的端午節有某種程度的關聯,但除了時間上相近外,中國端午節和韓國端午祭幾乎已是兩回事。中國端午節的許多習俗在江陵端午祭中,找不到影子。而端午祭中的祭祀、演戲、游藝等,都有著濃厚的韓國民俗特色。
江陵端午祭的成功申遺,首先在其傳統核心部分仍然保存完好,其次還有江陵市政府近年來又不遺餘力地向全世界大力推廣。
(3)韓國為什麼什麼都能申請成功擴展閱讀:
中國端午節已於2009年成功申遺,入選《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網路上流傳的「韓國搶注了中國端午節,導致中國無法申遺」為錯誤訛傳。
「搶注」這種說法一是誤解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的目的,二是把「申遺」和注冊商標混為一談,「『申遺』是把文化的代表作品提出來,讓全世界都能知道和分享。這與商標注冊是兩碼事,不是說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以後中國人再過端午節就要交費了。」
D. 為什麼韓國能成功申請端午節為他們國家的的傳統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紀念曹娥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以上各說,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影響最廣最深,占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起
韓國申遺成功對我們的端午文化不會有什麼沖擊,無形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享的財富,我們的文化傳統被別國認同,我個人認為不是一件壞事,」中國民俗學會理事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魁立上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劉教授介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無形遺產申報的要求是每個國家每兩年才能申報一項,中國急需保護的無形遺產很多,所以才導致此次韓國搶先申報
「江陵端午祭其實與我們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中國民俗學會秘書長、北大教授高丙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韓國的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這與中國人吃粽子、劃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惟一的相同點是時間框架,都是在中國的端午節期間舉行。」高教授表示,韓國申遺成功實際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啟示:他們把傳統的文化活動注入了現代的元素,成功地實現了現代轉型,並得到了國際認同,對於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借鑒意義。
E. 韓國人為什麼每次申遺都能成功
韓國申遺主要的理由是文化在地方發展,就是說這個文化在地方的意義很大且保持文化本身的底蘊並不斷發展傳承。比如韓國每年都有專門節日進行拔河,而且很是鄭重,所以拔河就被申走了。反觀中國人對這些文化是真正的在乎和想保護嗎,既不發展也不傳承重視的話,自然比不過人家。
F. 為什麼韓國能夠把端午節申遺成功韓國的申遺成功意味著什麼
謠言:韓國把端午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這個似乎是所有關於韓國謠言的開始,事實上,韓國申請的是「江陵端午祭」,指的是江陵地區在端午節舉行的祭祀、歌舞、游戲等無形文化遺產。簡單說端午節是節日,端午祭是活動,是兩種不同的形態,這不行成搶與被搶的關系。打個同樣是兩種不同形態的比方,如果中國把一處佛教寺院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於是印度人說這是竊取印度的文化。這說得通嗎?
前段有則新聞不知關心我國歷史文化的同學們關注了沒,是說中國將端午節申報世界遺產成功,如果韓國真的把端午節搶注了,這次中國怎麼可能會成功呢?
-------------------------------------------
中國傳統節日首次躋身世界非遺名錄,也使湖北向全世界亮出了一張耀眼的文化名片。1日,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江清和激動地告訴記者:按文化部安排,端午節由湖北牽頭申報世界非遺,成功了!
就在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76個項目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申報並獲批的22個項目中包括端午節。江清和說:「湖北、中國的傳統節日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令人高興;作為全球華人的節日,端午節由湖北牽頭申遺並成功,我們非常榮幸。」
2005年,韓國「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由於它與中國端午節的歷史文化淵源,曾一度成為討論焦點。對此,著名民俗學家、華中師大劉守華教授指出:「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可以共享的,但我們應該更加重視自己的民族文化遺產。端午節成功申報世界非遺,對彰顯荊楚文化、激勵愛國情懷都有重要意義。」
端午節和湖北有著深厚淵源,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最早完整、生動記錄了端午習俗。秭歸至今年年端午紀念屈原,黃石西塞神舟會保留著古老的端午習俗。
G. 韓國發現神秘地道專家建議申遺,韓國為何如此熱衷於文化遺產的申請
韓國一個海邊的建築工地上發現了一條神秘的隧道,它是長度為數十米的混凝土結構。由於其中沒有隧道的記錄,而且隧道里有一些沙袋和未知物體,致使其起源是一個謎。後來韓國近代史專家推測這條隧道可能是在日本殖民時期建造後遺留下來的,用來儲存航空燃料和軍事物資。面對如此屈辱的歷史,一些韓國專家建議應將其作為現代文化遺產加以應用。這種行為已使許多國內網民稱“韓國是可以將所有東西都可以申請遺產保護的”。
韓國通過申請遺產來統治我國的傳統文化並不少見最初我們國家並不關心這種“小行為”。出乎意料的是,有些人的囂張氣焰越來越囂張。韓國將“中國結”的名稱更改為“韓國結”,以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取得了成功,目前,他們的“一切東西都想申請遺產”的思想已經對我國的傳統文化主權產生了影響,現在應該停止這種主權了。除了要重視傳統文化和建立民族自信心外,還需要通過合法武器宣布主權,使其沒有繼承權。他們的大多數文化來自中國,而中國不需要後者。
H. 韓國為什麼能成功將端午節申請為韓國的
端午節俗稱端陽節、端午節、天中節,除我國漢族外,還有滿、蒙、藏、苗、彝、畲、錫伯、朝鮮等約28個少數民族都慶祝這個節日。我國的端午節很早就傳入了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家,這些國家至今還在歡度端午佳節。實際上,韓國所獲勝的江陵端午節本來就源於我國遠古的祭龍日,它的遠古文化蘊涵是用龍的威懾力驅除所有的災疫邪祟。從時令上看,「端午」為「陽極之日」,故《風土記》曰:「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時為天中節,故作種種物辟邪惡。」
端午節起源於我國是不爭的事實,應該說,此前普遍認為亞洲國家是絕對不可能申請成功的(當然這是後話)。因為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需要具備惟一性、完整性和真實性這三個特點。其他國家的端午節不滿足前兩個條件。而如今韓國的江陵端午節被批准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多少有點出乎意料。然而,韓國的申請成功憑借的就是自己的保護與重視程度,從這點來看,我們是不能比的。
韓國申請成功「不是壞事」,原因如專家所說: 「江陵端午祭其實與我們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韓國的端午祭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與中國人吃粽子、劃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惟一的相同點是時間框架,都是在中國的端午節期間舉行。」這倒不見得,復旦大學文博系民俗學研究者胡志祥副教授就有不同看法:「 『端午節』和『端午祭』並沒有本質區別。文化包括核心部分和影響部分,在傳播過程中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在這期間,往往是核心部分保留了下來。端午節在中國本來就是祭祀活動,韓國江陵端午祭的核心部分就是從中國流傳過去的。雖然在韓語中,『祭』和『節』的意義有所差別,但是在『申遺』時,無論端午節還是端午祭,都應該用英文的FESTIVAL(節日)表示。」
無論說法如何,端午節起源於我國是不爭的事實!祖宗留下的遺產落敗了,我們以何顏面笑談「這不是壞事」?說出口還真有一種心虛的感覺。在韓國開始申請江陵端午祭為世界遺產,在韓國某公司將「端午節.cn」這一中文域名搶先注冊時,都給我們的感覺就是——「不是滋味」,而今韓國申遺成功,也許大多數人也是——「不是滋味」。如果說好處在於它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啟示,把傳統的文化活動注入了現代的元素,並得到國際認同,對於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借鑒意義。那麼,我們的端午節(而不是某國端午節)達到國際認同還有一段漫長沉重的路子要走。我們不由的去思考,我們的落敗其實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反省我國情況就會發現,我國節日體系的文化特色顯得不足,洋節日侵襲嚴重,人們多是追捧外來節日文化而對自己民族的卻缺少認識,更談不上喜愛和保護。這次韓國申遺成功的板子剛好打在我們的臉上,猶如韓國的影視劇將我們的專利賣給中國一樣——這板子打得好,也打得不是滋味。
I. 為什麼韓國能夠把端午節申遺成功。韓國的申遺成功意味著什麼是中國默認了,還是中國不承認這個申遺組織
原因:因為端午說不重視其實也是很重視的,說到端午就想起了屈原、粽子和龍舟,能夠成為世界遺產,說明端午對世界文化都是有很深的影響的,正是基於這個因素,端午被韓國申請成功。
意義:端午不會因為被韓國人申請了世界遺產而變得陌生,中國所擁有的那些文化傳統,如果我們不能發揚光大,如果不能和現代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申請了世界遺產也不會有大的意義。
中國既沒有默認,也沒有不承認這個申遺組織。就比如: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江清和激動地告訴記者:按文化部安排,端午節由湖北牽頭申報世界非遺,成功了!
(9)韓國為什麼什麼都能申請成功擴展閱讀:
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時間2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一度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以韓國的勝利而告終,對此,今天上午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無形遺產屬於全人類共享,韓國申報成功並非壞事。
中國民俗學會秘書長、北大教授高丙中說過,韓國的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這與中國人吃粽子、劃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惟一的相同點是時間框架,都是在中國的端午節期間舉行。」
這次韓國申遺成功,實際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啟迪:他們把傳統的文化活動注入了現代的元素,成功地實現了現代轉型,並得到了國際認同,對於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