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韓國 陽平 具體的位置
陽平有時也翻譯為「楊平」、「揚平」
韓文寫法:양평
英文寫法:Yangpyeong
陽平是韓國京畿道東部的一個郡,面積878.21平方公里,人口83367人(2003年)
下圖為韓國的地圖,圖上使用的稱呼為「楊平」
❷ 炎黃帝時期經常提到的釜山城是今天的韓國釜山么
不是! 一、河北涿鹿「釜山」考
2007年11月21—22日,考察組赴河北省涿鹿縣礬山鎮考察。當地早在十幾年前就成立了「涿鹿炎黃蚩三祖文化研究會」,並開發了文化旅遊資源。據其論證,《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的黃帝「合符釜山」的釜山,位於礬山鎮窯子頭村北三里處。
考察組找到窯子頭村,村北並無山,只有些極不規則的土層土包,屬低矮連綿的丘陵地帶。當地村民對「釜山」亦茫無所知,稱「從來沒聽說過什麼釜山」。再三詢問解釋,仍對「釜山」毫無概念。
這是涿鹿礬山鎮窯子頭村「釜山」的宣傳圖片。窯子頭村周邊土層極厚,高處土層清晰可見,並無山形。
這是保岱鄉2005年立的歷史沿革碑誌,言此地已有3200多年的歷史,且為黃帝第九世孫虞舜出生地,但無一字提及釜山。
中央電視台十套「探索與發現」欄目製作了《發現黃帝城》的節目,其中對釜山的說辭亦自相矛盾,耐人尋味。
二、山西高平「釜山」考
2007年12月20日—21日,考察組考察了山西高平的釜山。釜山在山西高平的說法,主要見於網路傳播。在高平賓館,考察組隨機訪談了三個當地人,回答是一致的:「這里倒是有個釜山村,但是沒聽說有個釜山。」隨後,考察組輾轉找到了傳說中的「釜山村」。
這是個只有大約300戶人家的村莊。考察組首先對村裡小賣店的老闆娘做了個訪談。老闆娘說,這里沒有釜山,不知道為什麼叫釜山村。
在釜山村,考察組特意采訪了一個70多歲的村民,老人說:「這里有牛山、米山,就是沒有釜山。」幾個過路的村民圍上來參與這個話題,同樣印證了這里沒有釜山。
三、河北淶水「釜山」考
2008年2月22日,在原淶水縣文化局局長劉阜先生的陪同下,考察組考察了淶水的釜山。淶水釜山位於縣城西北約15公里處的婁村滿族自治鄉,與伶(靈)山相連。
相傳黃帝在此發明了舟車,伶倫在此制樂器作五律制十二鍾,至今這里尚存嫘祖洞、黃帝藏兵洞、伶泉(俗稱靈泉)、伶祠、伶倫調音的樂坪等傳說遺址,且在《保定府志》、《涿州志》均有記載。淶水有一項蜚聲世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就是高洛音樂會。淶水高樂,傳說是伶倫創制的黃帝家廟的祭祖音樂。「淶」水之「淶」,在《說文解字》中就有「祭祀」的意思。這種古老深奧的音樂曲目,在淶水、易縣、徐水等縣的民間一直頑強地傳承著。有趣的是,在「山經河水下游及其支流圖」中,匯入古黃河的古淶水(今拒馬河)舊稱「倫水」,此地似與伶倫有著極深的淵源。
淶水釜山,形如覆釜,山下婁村,原是個古老的村莊,因釜山僅見於近代縣志,推測婁村之名早於釜山之名;又因鄰近古黃河,舟車的發明及伶倫始創音樂發源於此的說法,有著不可忽略的歷史地理依據。
在山腳,考察組對劉阜先生做了簡短的采訪——
(劉阜:淶水的古縣志上記載,黃帝戰蚩尤的時候,黃帝曾經藏兵於釜山,更多的是黃帝的一個負責祭祀的大臣,也就是咱們華夏的音樂始祖伶倫,他經常活動的地方。在這個山的北邊有一個三層崖半坡上,據傳說是伶倫當年鑄鍾的地方,現在那個地方還有好多冶煉的金屬廢渣。釜山頂上曾經出土過一個古陶器,陶器上面有一個文字,目前沒人能認識它。)
四、河南靈寶「釜山」考
聽說河南靈寶有個荊山,也叫「釜山」,考察組查不到文史資料,為嚴謹起見,於2008年3月15日—17日,赴河南省靈寶市陽平鎮一探究竟。
傳為釜山的地方,實際上叫作荊山。考察組輾轉來到靈寶縣陽平鎮,找到了荊山腳下的荊山村。荊山由數座小山包起伏相連,有的山包也確似覆釜。但是考察組訪問了多位荊山村村民,包括耄耋老者,當地人均聞所未聞釜山之稱,只知道此山此地世代稱「荊山」,有「黃帝鑄鼎原」遺跡和傳說。
鑄鼎原是漢代史學家司馬遷筆下的黃帝鑄鼎銘功升天的地方,每年農歷二月初九,當地政府和民間都以廟會形式舉行祭祀盛典,伴以鼓樂歌舞,熱鬧非凡。3月16日這天正是農歷二月初九,一行人躬逢其盛。
靈寶釜山之說,僅見於傳聞。
五、河北徐水「釜山」考
徐水釜山,山形如釜,俗稱鍋頂山,位於徐水縣城西北22.5公里處。西、北、南三面山勢較陡,東坡較緩,西北—東南走向,面積約2平方公里,海拔290米。山上遺跡眾多,有軒轅黃帝廟基址、圍牆基址、黃帝台、黃帝泉、古井、古碑等,荒草凄籟,殘垣逶迤,三塊殘損的古碑兀立山頂,似乎在等待著人們去揭示它的年齡和來歷;半山腰一巨石突兀而出,傳為黃帝台,黃帝台旁即黃帝泉。
釜山下有四個村莊都以釜山為名,分別為南釜山、北釜山、東釜山、西釜山。釜山鄉人口近萬人,80%都住在釜山村。
【史料參證】徐水舊稱安肅,據清《安肅縣志》、民國《徐水縣新志》(明修,民國三十二年刻本卷十「大事記」 )載,軒轅黃帝曾巡方問俗,誅蚩尤於涿鹿之野,登釜山會諸侯,合符示信於徐水;《資治通鑒》亦註明黃帝合符釜山為武遂(徐水遂城舊稱)之釜山;另據《通鑒纂要》註:釜山在安肅縣(《炎黃匯典•方誌卷》);又據《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年出版,P1496)述:「合符台在徐水釜山」。
【考古發現】目前,已經考古發現的徐水縣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存多達46處,且在時代上沒有大的缺環。1986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在釜山周邊發現了一批上古文化遺址,《徐水文物志》、《徐水文史資料》均對此進行收錄,並由縣文保所建立了文物普查檔案。
1986年5月,在釜山正東約10公里處的南庄頭村北,發現了一處上古文化遺址。1987年8月,北京大學考古系對南庄頭遺址進行了試掘,認定該遺址「下文化層的年代距今9700—10500年左右,是一處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存,填補了我國北方舊石器文化晚期至磁山、裴李崗新石器文化的空白,同時也為研究我國北方全新世氣候環境變遷提供了珍貴的地層剖面。」
在釜山周邊發現的文村、金家墳、遂城、瀑河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文化遺址,距今有5000年的歷史,大致相當於黃帝時代。
2008年2月23日,考察組到徐水縣文管所,在於寶全所長的引導下參觀了文物展室。據於所長介紹,文管所收集的各類文化遺存,是研究我國家畜、陶瓷、糧食起源這三大課題的重要依據,標志著黃帝時代從游牧文明向農耕文明的轉型。展室里,考察組見到大量仰韶文化時期的陶釜、陶盆、陶缽,以及龍山文化時期的各種三足陶鬲、陶甗等器具。這些器物展示出了一個從炎黃時代直至夏商周、春秋戰國長達數千年的演進過程。
這是徐水縣文村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一件陶釜。
這是徐水縣文村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一件紅頂缽。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發掘南釜山漢墓時,出土了一批畫像石刻。這批畫像石刻完全以珍禽異獸為題材,有當時極受崇拜的四種神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有漢畫中罕見的鳳凰、畢方、鳥頭獸,飛狐等。其中的畢方之鳥是黃帝的神遊侍者,青龍和現在的「中國龍」尚有很大差別,但它展示的獨特形象已經包含了中華文明中無數奇妙的華彩。
這是根據於所長提供的文物普查資料檔案拍攝的釜山周邊的漢代墓葬。
2006年5—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南水北調考古隊對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所穿越的南、北釜山墓地進行了發掘保護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
南、北釜山墓地位於徐水縣東釜山鄉,此次發掘的總面積為30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47座,其中南釜山(Ⅰ區)37座,小西庄(II區)10座。出土的隨葬器物有陶器、瓷器、銀器、銅器、鐵器等共500餘件,年代跨越漢、唐、宋遼、明清四個主要時期。我們可以想見當時當地的繁華富庶,也足見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當司馬遷撰寫《史記》時,釜山周邊已有大量居民在此繁衍生息,釜山之名已經確切存在。
這是展室內收藏的部分精品。
釜山周圍出土的5000年前的陶釜、紅頂缽,證明黃帝時期的制陶工藝已經有了相當的水平。當時的養蠶制衣、文字、音樂、律歷、舟車等發明一旦在此得到證實,釜山及周邊地區將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歷史地理】「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神州。」黃河,美麗古老的母親河,它以中華古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搖籃著稱於世,也以頻頻改道、洪流泛濫的變遷史融入一個民族的深沉記憶。
據記載,從先秦到民國年間的2540多年中,黃河下游共決溢1593次,改道26次,平均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在上萬年的黃河文明史上,逐水草而居的中華初祖,曾在大河兩岸留下眾多的文化現象。一代代歷史地理學者苦苦追索,史書中最早記載的黃河故道究竟在哪裡?
1975年,被譽為「文化神州」的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在《山海經》中找出了一條經流鑿鑿可考的黃河故道——「山經河」。「山經河」出孟津小浪底沿太行山東麓折向東北,途經今安陽、邯鄲,經深州、高陽、徐水,經安新、霸州東流至天津北部匯入渤海。「山經河」經流圖顯示,黃河故道曾在徐水境內釜山腳下折了一個近乎90度的急轉彎,掉頭東去,給我們留下了眾多歷史的遺跡。1985—1986年的文物普查工作證實,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幾乎遍布釜山周邊,即古黃河故道沿岸。
「釜山合符」,應該是一種黃河文化現象。
【民俗傳說】關於釜山合符,釜山及周邊地區至今流傳著許多民間傳說故事。原徐水縣政協副主席靳鳳雲編著的《攬勝徐水景更奇》收錄了有關釜山的民間傳說故事;徐水鄉賢、大王店西街退休工人楊忠林先生曾收集當地流傳的民間故事撰成《釜陽及周邊逸聞錄》一書,其中很大篇幅皆與炎帝、黃帝、蚩尤等上古部族首領有關。
「豆棚瓜架雨如絲。」人們世世代代口耳相傳的關於上古歷史文化的民間傳說,隱現著模糊的歷史投影。傳說,黃帝在釜山合符前,先是經過涿鹿之戰征服炎帝,並在釜山西側北合村與炎帝握手言和,至今北合村邊尚有北合台遺跡;後又通過阪泉之戰擒殺蚩尤,收編了蚩尤殘部,釜山東南有一紅土山相傳為「蚩尤冢」。
梁代任昉《述異記》記錄了南北朝時代華北漢族人民祭「蚩尤神」的情況:「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抵。漢造角抵,蓋其遺制也。」蚩尤戲當地人也叫「五神捉蚩鬼」。
2008年2月5日、2月17日,考察組在楊老帶領下,兩赴釜山考察。楊老一一指認解說了釜山山腳下炎黃握手言和的北合台遺跡及傳說,山腰傳為嫘祖的蠶姑奶奶廟及傳說,山頂以及山頂附近的黃帝合符台、軒轅黃帝廟、黃帝崖、黃帝洞、黃帝泉、軒轅墳等遺跡及歷代傳說。
(楊忠林:這是蠶姑奶奶廟。蠶姑是誰呢?就是黃帝的正妃嫘祖,她發明了養蠶。她是誰呢?這邊有一個狼牙山,古代叫西陵山,她是西陵之女。她是第二個女兒,她們有姐兒仨,老大叫眼光奶奶,蠶姑發明養蠶,是老二。西邊那個神像叫菜姑奶奶,這姐兒仨都受當地周圍幾個縣的崇拜。
這是黃帝和他的正妃嫘祖住的地方,這個叫黃帝屋。
這個是軒轅廟。這條道對的是正門,廟門已經坍塌了。
孫:你小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嗎?
楊:我小的時候就這樣,但是我爺爺楊老財活著的時候不是這樣。他活著的話有145歲了。他小的時候,每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都上去祭奠,他說他來的時候這些廟還全呢。
孫:涿鹿縣說他們那兒有個釜山你知道嗎?中央電視台都播了。
楊:我看中央10頻道,連續5集,我都看完了。那個地方叫窯子頭,他那裡就是一個小土山,土山不為山,土山古代叫丘陵,有石頭才叫山呢,他那裡沒有石頭。
結論
對釜山的考察基本完成了,河北徐水的釜山可謂「山有其形,地有其名,史有所載,物有所證,民有所誦」,經得起推敲和考證。大量資料證實,釜山是唯一的,徐水釜山及周邊地區是黃帝及其後人的主要活動區域。釜山合符為中華統一和華夏民族的融合奠定了初步基礎,是古黃河文化現象。合符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大一統的雛形思想,是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問題提示
「能知古始,是為道紀。」留給我們要進一步探討的,還有許多疑問。比如——
一、為什麼黃帝和炎帝會在徐水釜山合符?
二、釜山周邊分布的眾多仰韶文化遺址說明了什麼?
三、古黃河北岸的南庄頭人遺址中曾發現有雞、豬的骨骸,如果一萬年前的南庄頭人已經開始飼養家禽和家畜,這意味著什麼?
四、為什麼古黃河會在徐水境內轉彎?
五、為什麼河北地區分布有如此繁多的三皇五帝的遺跡和記載,僅徐水縣內就有兩座三皇廟,還有舜帝廟、大禹廟、帝堯廟等?
六、釜山山腰有蠶姑奶奶廟,易縣有蠶姑坨,《史記》載,黃帝娶
西陵之女,而易縣狼牙山山麓古稱西陵,蠶姑奶奶是否可認定為黃帝正妃嫘祖?
七、釜山旁邊有大、小牟山,有蚩尤冢的傳說,這意味著什麼?
八、為什麼釜山山洞有崖刻,漫山遍野的石頭上布滿了刻痕?
九、釜山山頂的軒轅黃帝廟為什麼改成了聖母行宮廟?即便是聖母,那究竟是哪一位聖母?
十、《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崩,葬橋山。」河北滿城有橋山,黃帝是否葬在滿城的橋山?眾所周知,陝西黃陵因橋山之名而成陵,地方誌書記述黃陵乃黃帝衣冠冢,而且從唐代開始建廟、宋代開始植柏興建而成。有史以來,全國各地有多處黃帝陵、炎帝陵、蚩尤冢,聚訟紛紜,莫衷一是,考其源流,大都根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望文生義,因義成史,因史成名,因名得利。
十一、涿鹿、阪泉大戰的確切位置究竟在哪裡?清末民初歷史學
家夏曾佑著《中國古代史》,指涿鹿乃直隸之涿州,徐水境內亦傳有古稱阪泉、涿鹿的地方,指稱涿鹿源於砦鹿,乃是葷粥部族的聚居地,能否進一步論證?
十二、合符之符究竟是兵符還是部落圖騰?釜山合符與龍圖騰的形成有沒有關系?
十三、為什麼合符之後大約千年之久沒有發生大的戰爭?
十四、釜山合符文化,對我們現在的普世文明有什麼現實意義?
2008年5月29—30日,「黃河•釜山歷史文化座談會」在河北徐水大午集團召開。中國考古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李伯謙教授,全國著名科技考古專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原思訓教授,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室主任張玉范教授,以及保定市考古專家和徐水釜山文化研究會成員參加了座談。
座談會上,北京大學文博學院院長李伯謙教授指出,釜山遺址應該妥為保護,現在首要的任務就是停止對釜山山體的破壞,這是對民族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尊重。另外,釜山及周邊有關黃帝的遺跡傳說、民間故事等民俗文化頗多,可以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釜山山體一旦消失,物質或非物質遺產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北京大學文博學院原思訓教授提示,如能在釜山遺址發掘出古人遺存,可到北京大學文博學院實驗室進行C14測定。保定市文物研究所所長候璐建議,釜山及周邊歷史文化遺跡眾多,地下文物豐富,要牢牢把握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良機,深入研究。而當前首要的任務就是把釜山保護起來。
5月30日,在徐水縣文管所所長於寶全和釜山文化研究會成員的陪同下,年逾古稀的李伯謙、張玉范教授一行到釜山實地考察。李伯謙、張玉范教授對釜山遺址興趣頗濃,逐一考察了軒轅黃帝廟基址、黃帝台、黃帝泉、圍牆、古井、古碑等遺跡。在詳細考察了釜山遺跡中的三道圍牆後,李伯謙教授指出,這種工程就地取材,為古代傳統的干打壘式建築風格。從寬大的牆基和部分牆體看,屬於古代戰爭中的防禦體系,純用山石壘砌,而山石已沒有尖利稜角,坍塌殘缺程度較為嚴重,可見建造年代甚為久遠;在釜山山頂,李伯謙教授仔細考察了三塊殘缺剝蝕的石碑,從石料使用和損毀程度看,立石年代不一,時間跨越大。經考證,確定最晚的一通古碑為乾隆十三年所立。
站在山頂廟基上,李伯謙教授感慨地說:「釜山有這么多的歷史文化遺跡,非常罕見,極具保護價值。但目前釜山整個山體已遭到嚴重破壞,令人惋惜,建議政府盡快依法保護釜山。」張玉范教授表示,北大館藏豐富,古籍齊全,將提供更多相關的資料信息,全力支持釜山歷史文化研究會的工作。
釜山文化研究會:探索歷史之迷,宏揚傳統文化,為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明做出新的貢獻。 ——李伯謙
宏揚釜山歷史文化遺產。 ——原思訓
❸ 我是被媽媽邀請來的韓國。剛來韓國11天,申請登陸證4天了。我現在特別著急回國,我在京畿道這邊的陽平
你家很有錢哦羨慕你
❹ 廣東有陽平這個地方么在什麼位置是縣謝謝!
有陽平縣,在陽江那邊的
❺ 少林寺歸屬惹爭議,到底誰是少林發源地!是陽平(韓國)還是中國嵩山!
向來對棒子沒啥好感。孔子是山東人還是韓國人?對於棒子,我只想說:我可以說臟話嗎?不能啊,那我無話可說。
❻ 移駕許都,許都是
看一看吧!三國迷必知啊!
漢許都故城,位於許昌縣東部15公里張番鄉古城村。東漢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獻帝自洛陽遷都於此。
漢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十月,曹操之子曹丕在「受禪台」舉行受禪登基大典,寄希望皇家基業從此繁榮昌盛,遂改許縣為許昌。
五丈原:在今陝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岐山縣城南約20公里,南靠秦嶺,北臨渭水,東西皆深溝五丈原位於八百里秦川西端,寶雞岐山縣 五丈原鎮境內。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後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於世。是三國時代諸葛亮屯兵用武、勞竭命隕的古戰場,勝跡累累,遠近聞名。也是三國時諸葛亮最後一個戰場。
長坂:在今湖北當陽東北。
華容:今湖北潛江西南。
街亭:在今甘肅庄浪東南
徐州古稱彭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江蘇省西北部,北鄰山東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東連連雲港市,南鄰宿遷市。為華夏九州之一。地處南北方過渡地帶,為北國鎖鑰,南國門戶,向來為兵家必爭之戰略要地和商賈雲集中心。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鄉,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說。
春秋戰國時期,彭城為宋邑,徐國國都、楚國國都。秦漢之際,西楚霸王項羽建都彭城。彭城還是西漢、東漢、三國時曹魏和西晉等三朝封國的國都,長達500多年。從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漢高祖劉邦則一統天下,開創了歷史上輝煌的漢王朝。西漢時期,彭城為劉氏同姓王的重要封國——楚國和彭城國。東漢末年,曹操遷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稱徐州。
山陽郡,或為山陽國、昌邑國,是中國古代郡、國名。西漢置。。黃初元年(220年),魏受禪,山陽國除為郡。封漢獻帝為山陽公。晉泰始元年(265年),以山陽郡置高平國,仍治昌邑縣。南北朝宋、北魏置高平郡,移治高平縣(縣治在今山東省鄒城市西南)。隋初郡廢。
邳州古稱邳國、下邳,民國元年始稱邳縣,1992年10月撤縣設邳州市。位於江蘇省北部。
七星關:今貴州畢節西南七星山上,傳諸葛亮祭旗處。
九江郡:治壽春。轄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區,魏改淮南郡
上郡:治所在膚施,今陝西榆林東南。
上黨郡:治所在壺關,轄晉東南。
上庸郡:漢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廣陵郡:治所在今揚州西北,當時屬於徐州管轄。
小沛:即沛縣的別稱。
義陽郡:湖北棗陽東南。
子午道:從長安東南的杜陵穿秦嶺到漢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天水郡:治所在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東漢時曾叫漢陽郡,魏又改為天水。
五原郡:治所為九原,在今內蒙包頭西北,呂布為五原人。
太原郡:治所在晉陽,即今太原市西南。
中山:漢時郡、國,治所在盧奴(今河北定縣)
長沙郡:當時治所在臨湘,即今湖南臨湘。
烏林:孫劉破曹處,今湖北洪湖縣東南,長江北岸的烏林磯。
巴東郡:漢末劉璋設,治魚復,即今四川奉節東。
巴郡:原來的巴郡在劉璋時被一分為三,分巴東、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閬中(今閬中),巴郡治江州(今重慶)
左馮翊:漢時將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稱三輔,即把京師附近地區歸三個地方官分別管理。左馮翊、右扶風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區名。魏改馮翊郡,治所在臨晉,今陝西大荔。
右扶風:見上條。魏改扶風郡,治槐里,今陝西興平東南。
右北平:治平剛,在今遼寧凌源西南。公孫瓚曾領此郡。
龍編:在今越南河內東,天德江北岸,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平原:有時稱郡有時改國,治所均在今平原縣西南。
東平國:治無鹽,即今山東東平。
東郡:轄魯西和豫東北,治濮陽(今河南濮陽西)。
東莞郡:漢末設,治所在今山東沂水東北。
東海郡:治郯(今山東郯城北),陶謙時為徐州治所在郯,後遷到彭城。
北地郡:治富平,今寧夏吳忠西南。
北海郡:有時稱國,治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
盧龍塞:即今河北喜峰口。
代郡:治代縣,今河北蔚縣西南。
白馬:在今河北滑縣,當時在黃河南岸,與北岸黎陽津相對。
白帝城:在四川奉節白帝山上,是東漢處公孫述建,他自以為是白帝,故命名。
漢中郡,治南鄭(今陝西漢中東)。
永昌郡:轄今雲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韋,即今雲南保山東北。
弘農郡:治弘農縣,即舊函谷關地,在今河南靈寶北。轄黃河以南,宜陽以西。
遼東郡:治襄平,即今遼陽。
遼西郡:治陽樂,即今遼寧義縣西。
西縣: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處,在今甘肅天水西南。
西河郡:漢時西河郡轄今內蒙伊克昭盟東部及晉西地區。治茲氏,即今汾陽。
揚州:漢揚州包括江蘇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國時魏、吳各有揚州,吳揚州治建業,魏揚州治壽春。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東南。吳後改西陵,晉又改夷陵。
延津:今河南延津,當時在黃河以南。從延津東北至滑縣的渡口,也統稱延津。
合浦郡:治合浦,在今廣西合浦東北。
會稽郡:治三*,即今紹興,轄浙江的錢塘江以南和福建。後吳又增設臨海、建安等郡,轄地縮小。
交州:東漢交州治番禺,即今廣州,轄今兩廣及越南北部。吳分交州為交州和廣州,廣州治番禺,交州治龍編(在今越南河內東),交州轄今越南北部和兩廣的雷州半島和欽州地區。
齊郡:治臨淄(在今山東臨淄)。
朱崖郡:孫吳時設置,治徐聞,在今雷州半島的徐聞縣西,稱海南島為朱崖洲。
並州:東漢和魏治晉陽,轄今山西大部以及內蒙、河北各一部。
米倉道:從漢中沿著濂水穀道和巴江穀道到四川巴中的道路。
江夏郡:漢時治安陸(今湖北雲夢),轄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國時魏吳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雲夢西南),吳在武昌(今鄂城)。
江州:即今重慶嘉陵江北岸。
汜水關:在今河南滎陽汜水鎮,也就是虎牢關,演義里把一個關兩個稱呼誤以為兩個關。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安定郡:治臨涇,今甘肅鎮原東北。
祁山:在今甘肅禮縣東北。
陽關:在今甘肅敦煌西南古董灘附近。
陽平關:漢陽平關在今陝西勉縣白馬河與漢水交接處,蜀漢的陽平關在在漢陽平關南,今寧強西北。
*平郡:曹*時設立,治*平(今甘肅文縣西北),後被蜀漢佔有。鄧艾滅蜀時經過的*平道是指從今文縣穿越岷山山脈,經過四川平武、江油到成都的道路。
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沮水、漳水之間。
趙國:即邯鄲郡,治邯鄲。
蒼梧郡:治光信(今廣西梧州),轄梧州及湖南、廣東一部分。
赤壁:一般認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說武漢以南的赤磯山。蘇東坡把湖北黃岡的赤鼻磯誤作赤壁,又被稱為東坡赤壁。
鄴:今河北臨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吳郡:治吳縣(今蘇州),轄今蘇南浙北,包括杭州在內。
廬江郡:治所在舒城,即今安徽廬江西南。
廬陵郡:孫策時設置,治廬陵(在今江西泰和)。
沛國:治相縣,在今安徽,和沛縣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汶山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北。
陸口:即蒲沂口,蒲磯口,陸水入長江處,魯肅、呂蒙屯兵處。
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隴西。
陳倉:在今陝西寶雞市東。
陳國:獻帝時改陳郡,治陳縣,即今淮陽。
陳留郡:治陳留,在今開封東南陳留城。
昭陵郡:吳開始設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陽。晉為避司馬昭諱改邵陵郡。
青州:轄今山東東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臨淄。
青溪:吳在建業城東南開運河,從鍾山西南經今市區入秦淮河。
武鄉:諸葛亮封武鄉侯,在漢中東北。
武昌:原名鄂縣,今湖北鄂城,孫權時改。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肅武威。
武都郡:治下辨道,在今甘肅成縣西。
武陵郡:治臨沅(今湖南常德西),轄今鄂西南、?骷扒�鷥饕徊糠幀?
鬱林郡:治布山,在今廣西桂平西。轄今廣西大部。
芒碭山:在河南永城東北,分芒山和碭山,演義中張飛一度在此落草。
昌邑郡:漢昌邑郡或國、山陽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東巨野東南。山陽郡和獻帝被廢後居的山陽縣不是一個概念。
昌黎郡:魏始設置,治昌黎,(今遼寧義縣)。
金城郡:轄今甘肅蘭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肅永靖西北),漢的金城縣是指今蘭州,不在金城郡轄內。
京城:今江蘇鎮江,209-211年孫權從吳移治此。東晉開始改叫京口。
兗州:轄今山東西南和河北東部,治昌邑。
河內郡:轄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懷縣,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河東郡:轄今晉西南地區,治蒲坂,關羽為河東人。
河間郡:有時是國。治樂城,今河北獻縣東南。
河南郡:治洛陽,東漢時郡的首腦稱河南尹。
瀘水:今雅礱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礱江交匯後的一段。
油口:又叫油江口。赤壁戰後硫備曾駐軍於此,在湖北*北,是古油水入長江口。
定襄郡:治今內蒙和林格兒西北。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東北。
房陵郡:東漢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縣。
建業:今南京。
建寧郡:原叫益州郡,劉備時改,治昧縣(今雲南曲靖)。
建安郡:孫吳時分會稽設置,浙江、福建由此開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甌。
始興郡:孫吳分桂陽郡設置,治曲江,在今廣東韶關南。
始安郡:孫吳分零陵郡設置,治始安,在今廣西桂林。
沓中:姜維屯兵處,在今甘肅舟曲西、岷縣南。
城陽郡:治莒縣,即今山東莒縣。
荊州:轄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貴州、兩廣各一部分。原治漢壽,在今湖南常德,劉表治襄陽,後吳魏各有一部分,吳治江陵,魏治襄陽。
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東北。轄今天津及河北、山東各一部分。
南陽郡:治宛城。
南郡:治江陵,孫吳曾移治*。
滎陽郡:曹魏時始設置,討董卓時尚未有滎陽郡,更無滎陽太守的稱呼。
趙郡:在今河北邯鄲一帶,治邯鄲。
臨川郡:孫吳在今江西撫州一帶分豫章郡設臨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東南。
臨渝:又稱渝關,即今山海關。
幽州:轄今河北北部、遼寧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
信都郡:又稱廣川國,治信都縣,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濟*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濟南郡:治東平陵,即今山東章丘西,晉移歷城(今濟南)。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東泰安東北。
桂陽郡:治彬縣,即今湖南彬州,轄今湘南粵北。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漢水入長江處,也稱漢口、沔口、魯口。孫吳在蛇山上築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孫權在赤壁之戰前駐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吳,只是把柴桑作為臨時指揮部。
逍遙津:在今安徽合肥東北。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東,曹魏時移彭城。
膠東郡:有時是國,治即墨,在今山東平度東南。
高陽郡:治高陽,即今河北高陽。西漢初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是高陽鄉,在今河南,與高陽郡無關。
益州:轄今四川、陝南、甘肅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雲貴大部。本來治雒(今廣漢北),劉焉時移綿竹(今德陽東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雲南晉寧東,益州郡和益州是兩個概念。蜀漢改為建寧郡。
涼州:轄今寧夏、甘肅及青海、陝西、內蒙各一部分。原治隴縣(今甘肅張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琅邪國:治開陽,即今山東諸城,諸葛亮是琅邪人。
梓潼郡:劉備稱帝前分廣漢郡設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穀道:秦嶺太白山發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漢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這兩條河谷開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穀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陝西眉縣西南。
清河國:治甘陵,在今山東臨清東。
涿郡:治涿縣,即今河北涿縣。
淮陽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陽。
淮南國:治壽春(今安徽壽縣),轄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漁陽郡:治漁陽,在今北京密雲西南。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劉備始設置。
梁國:治雒陽(今河南商丘南)。
博陵郡:治博陵縣(今河北蠡縣),建安末廢。曹魏時又改博陵縣為博陸縣。
博望: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葭蔭:在今四川廣元西南,蜀漢改漢壽。
健為郡:治武陽(今四川彭山東),轄今四川南部和雲南貴州各一部。
穎川郡:轄今河南中部,治陽翟(今河南禹縣)。
魯郡:治魯縣(今山東曲阜)。
敦煌郡:治敦煌縣,在今敦煌西。
渭橋:漢時在長安附近有渭橋,中渭橋在今咸陽東十公里處,東渭橋在灞水入渭水處,西渭橋在今咸陽南。
零陵郡:轄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當時的零陵縣在今廣西全州。
蜀郡:治成都,轄地北到松潘,南至宜賓。
雍州:東漢末始設置,曹魏時轄今陝西中部、甘肅東南部及寧夏、青海各一部分。
鄱陽郡:漢末孫權設鄱陽郡,治鄱陽縣,就在今江西鄱陽。
譙郡:曹*在建安末年分沛國設譙郡,治譙縣,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是譙縣人。
黎陽津:在今河南浚縣東,是古黃河北岸的重要渡口,與南岸白馬津相對。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轄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後孫吳劃分了幾個郡,轄地縮小。
冀州:治鄴(今河北臨漳西南),轄今河北中部、南部和山東、河南各一小部分。
襄平:在今遼寧遼陽。
襄陽郡:治襄陽,即今河南襄陽。
❼ 陽平縣屬於哪是廣東的么
不是廣東的,陽平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古縣,曾經先後三次置縣。公元前221年,秦兼並六國,置陽平縣,屬東郡。西漢陽平縣屬兗州東郡。東漢為陽平侯國。
地理位置:中國黃淮平原
❽ 陳文帝那時在哪個地方的故宮韓蠻子的墓是真的和陳文帝葬在一起嗎
陳文帝(522-566),陳茜(現在大多寫為仙),漢族。南陳後主。公元559年--- 566年的統治。字子中國。皇帝的侄子,王導譚張載始興Zhaolie。洞察力,美容儀,說明歷史的沈敏量較少,移動方雅,造次必遵守的禮節。皇帝甚至愛情,通常被稱為「這孩子武宗英秀也。」開始梁屋興府。王帝Shaotai元年(555),平定都左周文育龕,張彪。授予會稽縣。陳武帝的統治,確立為臨川王。後駐扎在皖南他的部隊。永定三年(559),皇帝了,宣布女王和書舍人蔡靜Li和其他固定利息秘密的發展,也對其調用,如皇帝。蓋嘉天。曾平周祥林臨川周迪,余張雄談攏,東陽仍然不同,建陳穎混亂。
他是陳王朝皇帝武帝陳霸先的侄子的開國皇帝。南北朝時期(560 -566年在位),7年的統治,為陳德良第二皇帝年號天嘉。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整頓吏治,注重農桑,灌,使南方已經有些經濟復甦。然後陳德良政治發展,有錢的人,國力比較強。是南方皇帝在他心裡是一個難得的君主。 566年崩潰,在44歲,謚號為皇帝,廟號始祖歲。永寧潛山(今南京郊區,是目前公認棲霞區新合村獅子沖了一起,今存雄怪獸一雙,被認為是南墓神道石的藝術大師也有學者認為不永寧玲玲)。
稱,陳文帝「既然很難知道。國家所有人民的苦難,就應該知道,從節儉......精彩的真實性,而不是強奸旁邊的人知道和自我激勵矣。「看他的統治,這是確實是皇帝不差。禁奢令陳謙李超,趙等各類小麥在位期間頒布可以看出,德政的務實態度。天康四月的第一年,他在遺書中寫道:該行業的「國王,但堅韌,頻歲的軍事,更生民亡,沒有忘記羞恥鈦,這個廣場的角落裡給出,不是教俗菲利普,凳子和大型漸漸地,那斗氣。「陳謙在」第一年,天康丁未木星月亮上的4月27日丙戌癸酉「在寺廟崩潰已經感受到,」太極西方喪葬令「,在」廣東六月丙寅「」感動常在永寧陵。「 (徐陵,「臣聞天子傷心書」)此外,陳文帝信奉佛教,「廣弘明集」懺文收到了幾篇文章。此外,今天傳世初唐閻立本的「歷代帝王圖」傳製成的像皇帝畫13,包括陳文帝,皇帝陳菲,陳旋塗的形象。
陳宣(530年-582年)陳旭,施紹字,小字師利。 ,出生於公元530年,公元568王位,於公元582年。在位十四年。施工統治過。
宣皇帝,譚始興文帝兄弟Zhaolie次子王。元帝時,累官直閣將軍,在書侍郎。西魏奪取江陵(今湖北荊州),當他是犯人到長安。陳天嘉三年(562),也從周南。該負責人普遍的現象,尚書令,安誠王峰。廢帝,進位太傅,司徒帶來的總軍事。光大二年(568),假自立為皇帝宣布廢黜皇帝下令皇後,玄宗也建成。淮南老從北齊抓回。所以十年(578)的建設,周旭糾紛,兗二州,擊敗了呂梁(今江蘇徐州東),淮南丟失,陳超幗土壤組織,一蹶不振。 [編輯本段] [相關文件] 高宗皇帝玄霄,徐諱字邵施,小字師,二兒子也始興Zhaolie王。梁馨出生在大通在七月的兩年裡,有沒有空缺紅燈。那麼寬容,多智略。及長,美容儀,八英尺3英寸長,垂手膝蓋。有可能,善騎射。無棣平侯鎮京口,元帝征侄子如是皇帝,漢武帝派赴江陵。累官中書侍郎。當皇家陸軍李師傅老了,每個與旅遊辦公室,皇帝口味的酒晚上,燈籠和寐,共有健身,防擺動,已經見上帝是偉大的巨龍,它們嚇跑了他的房間。衛平江凌,搬到了長安。皇帝貌若不惠,威洋鍾門棵會看到和張梓許琦,說:「這個人的老虎,也當大貴。」
永定元年遠離鳳姐始興郡王。皇帝繼承王位,國王變成了一個密封的安全。克里三天,從本周還授予侍中,中書監,中衛將軍,置左力。日歷位常見的現象,承書。廢帝即位,拜司徒,錄得書,外國軍事都督。光大月份的兩年裡,隨身攜帶太傅,領司徒,再加上特殊的儀式,魯健上殿。
十一月甲寅,培訓太後慈王臨海駁回廢黜皇帝朱元璋到咱黃系統。月,齊武成帝去世。
也建成了第一個月的春季甲午元年,皇帝太極位於前殿也就是,大赦,改元。蔣介石發表了第一序位,孝順的力場和父親是誰,賜爵之一,喪偶沒有倖存者,是誰給了谷5斛。說,皇太後慈禧復雜的稱謂。李飛劉的女王,繼承人皇太子叔寶。鳳凰紫江總督是始興娛樂後蜀王玲,王峰Zhaolie崇拜。乙未,葉太廟。丁大使的生活,省四方海關的概念。在左僕射右僕射沉勤,為右僕射支持汪莎嗯邁程度的書。拳擊手,崇拜南郊。壬寅,封皇子侯健淑英為豫章王,長沙市鳳城後蜀劍網。
二月乙亥,耿田捷。
五月甲午夏季,人們走到一起使用。丁巳,以吏部尚書徐凌為尚書右僕射。
秋七月辛卯,太子妃滿足沉,國王和絲綢給少的可憐。
冬十月,一個新增加的結,根據廣州市歐陽左衛一般反。辛未,送開府儀同三司討論本章肇達。
二月2012年春季拉姆,章肇達把所有家禽歐陽結,切建康城,廣州持平。
三月丙申,皇太後崩。平武,曲赦寬,重達兩州。丁未特赦。邸嘲問了一個星期,因為
華其聱,誰了,盡斂,並給棺槥所有的士兵,回到本鄉。
四月乙卯夏,臨海汪波棕亡。虎,西太後祭祀祖先葬宛陵。
可能伊莫,人掛在一起。
日農歷羅遣使朝貢。辛卯,大雨和冰雹。乙巳,大使隊伍巡邏槍,省級怨氣。
十一月昕東國際,韓國國家遣使朝貢。
月基米,雷。
三個月彈簧癸丑為僕射徐凌尚尚僕射是。油,崇拜南郊。
二月總督府,禮拜殿。鼎捷田耕。
三月丁丑,大赦天下。
四月壬辰夏季,人們走到一起使用。
五月辛亥,韓國,新羅,丹丹,天柱,磁碟驅動器和其他國家和遣使朝貢。
六月丁亥,王霄濟青高速江陰犯罪的自由。甲辰,豐中啷長沙東王府協商軍肖,王益身為
江陰。
乙酉冬十月,周人搞。
十二月壬辰,司空章肇達消亡。
四個月平吳尊為上僕射為左僕射徐陵,在書中王邁監獄暴射而出。
二月乙酉,李Huangzi建王樹清了。
三月乙丑,阜南,林義國家,遣使朝貢。
五月茂夏天,書僕射王邁亡。
被牽連首席部長宇文周代一個月。
秋八月辛未,周人搞。
九月辛丑月,日蝕出現。新海特赦。丙寅,以故邱圩度儀同三司杜邊,用新鮮的鄭皇廟靈錢伯斯,因此司空章肇達天皇寺有美食廣場。
冬十一月己亥,地震。
是舊的,周建德元年。
五個月癸酉春到吏部尚書尚書沉春利是暴射而出,引領人事部。總督府,拜南郊。
二月庚子,禮拜殿。乙卯夜,白氣如虹,從北面路口羅盤紫宮。伊莫
三月開府儀同三司吳明車都督征討軍事,略向北方。丙戌西漢普郡提供小馬角落。 OX,皇孫尹生,內外文武都給予絲綢差,賜爵父母。
夏天六月毛,周的人搞。
秋九月拉姆,沉軍麗尚普搶救無效亡。壬辰暗,晚上出去。
Dong乙亥十月特進周弘正為尚書右僕射。乙巳,吳銘Cheke壽陽城,砍林,川第一建業,朱雀貓頭鷹在飛行。
十二月壬辰,詔熊坦郎,留下不盡相同,陳穎,周蒂,鄧林,第一個線程,等等,和親戚也來廣弘宇。乙巳,李Huangzi的T明王是適當的,T報價為河東王。是舊的,略微的軍隊,捷克共和國,那裡的克。
六個月彈簧西貢,淮北狀態被赦免江右。猴,周人搞。韓國國立遣使朝貢。二月壬辰月亮,月食一天。辛亥,耿田捷。夏四月辛丑,彗星。壬辰月,商周虹Zhengcu暴射而出。 Dong己亥月,皇北進,並重新十年。十二月百日到吏部尚書尚書王昶是暴射而出。
7春正月辛未,祀於南郊。三月辛未超宇,二燕僑,徐,合,霍,華南賽區,將九州和河南南部,姜穎所部在北部諸郡,集雲旗義,准備軍隊和駐鎮防禦。四月丙戌夏,在大喇叭馬球明星。 GY,陳濤根渝州監獄提供的幼牛,趙毅還的人。乙未,桃根肋骨,並織成的表中的每個金杯二,超宇雲龍外面燒了它。王子,周穎頭發的鍾六人。六月丙戌,詔王石是誰了,克日什托夫·嗷路北士兵。壬辰,以僕射王昶尚尚僕射是。
己酉,轉換雲龍,神虎門。秋八月茂,周代聘用。
九月壬辰飛躍,都督吳銘車企在呂梁大突破。月,甘露降頻樂游苑。丁煒,於收到法院贊成獲得通過甘露盛宴部長,詔豫園龍立甘樓亭舟山。
冬十月巴巴,才力Huangzi舒淇是新國王,豎紋為珍熙王。
十二月西貢到王昶上僕射為左僕射,王子湛瀘維修暴射而出的。六十年來,南康縣頭發的鍾之一。
八泉二月壬申,以開府儀同三司吳明車是普遍的現象。
夏五月庚寅,王昶尚書左僕射亡。
六月甲寅修為左僕射尚書僕射陸,知府王金陽新增加的暴射而出。
秋九月百,李Huangzi叔換貨淮南。
9個月現在看到的春天,在其主傳動王子祺珩,自號太上皇。
月,周關在一起。
二月壬子,耿田捷。
七月己卯秋,百濟遣使朝貢。龍,雨水,震動Wan泠乎腌表。 OX,貞惠·天官寺剎和瓷磚厚重的門,一個女人震。
冬十月戊午,吳明徹破司空本周將梁師掩在呂梁。
十二月戊申,東宮到,王儲轉變,在新的宮殿。 十年六十年春,周軍救援梁師偃,擊敗吳銘車普遍存在的現象在呂梁,看囚犯囚犯姜醋不予轉回。
三月辛未,沖擊阿森納。 RAT,生命的軍隊,為周做准備。乙酉特赦。
四月庚戌夏天,超急人的軍隊,並賜爵兩人。 Tang晁吁怫部門創造,超越禮儀儀表適合阿森納,悉皆停止。葉挺為昌,王侯大師朱飛鋒恤誰都有,和每一個減號。庚申,大雨和冰雹。
丁軍,北周武帝崩潰。
丁卯飛躍六月,雨水,震動御寺剎,庄嚴寺露盤,張國光東樓,房子的千秋門灰門和照顧。
秋七月戊戌,新羅國遣使朝貢。
八月虎,隕霜殺飯豆。
乙巳月壇立方盧家明湖畔。戊申,揚州刺史始興望舒玲,王冠博聯賽。
嘉蔭,湖樓還好,臨誓眾。乙卯,誓言潘基隊伍大使到下一個四方,上面相量報警。
農歷冬月至尚尚僕射左僕射是小姐維修。 月乙亥聚集狀態。
是舊的,周宣政無數年來。
11個月丁純,南兗州做龍見。
二月癸亥,耿田捷。
秋七月辛卯,與大貨六銖錢開始。
八月丁卯,吳興大壯觀的讀取。
冬十月清醒到暴射魯商尚書左僕射繕以濟南王伯恭Cibu書到暴射而出。十一月辛卯,大赦天下。戊戌變法,周梁師咽包圍了壽陽,克。辛亥,和唧唧狀態。癸丑,揚州刺史始興望舒菱為大都督,水步軍總督。
十二月乙丑,南,北燕,晉州和徐懿,三洋,陽平,馬,秦,李揚,裴,北喬,南樂縣梁等九人,並沉迷於建業。也克譙周,徐二人北卡羅萊納州。淮南地方自然,雖然由於本周矣。需要巴巴,非軍國主義帝國,超過減值,由於節儉。
是舊的,周宣帝大象元年。
夏四月癸亥年,尚書左僕射亡繕土地。己卯大玉。馬雨。
五月雷克南以書僕射濟南王伯恭為尚書右僕射。己酉,周宣帝崩潰。
日西貢,大風,吹的內門壞皋門。
秋八月己未,周韻州總管司馬難以消除城鎮的土地制度九州下降八個。消費者無法做任何事情,由於大帝國的總督,加上普遍的現象,與縣公平的密封。耿,趙鎮總督綿衣錦凡,韓軍方。禹州市南派率眾日益刺石人鍾理楊辰慧超吳元濟前陸軍將領都督,成為南兗州。戊辰,使生活困難的普遍現象消滅司馬軍都督土地和水。
庚午,直散騎常侍春雨靈克河濱縣。癸酉,武將軍盧廣志國納斯達克斯塔姆。醒了,雨霖。
鼠,淳於菱克哲州城。
九月拉姆,知府留仙廣州濱江率眾降下來。那天晚上,天空東南的聲音,如休克的風水,三夜乃止。
丁亥,王Yangui周將動員援助李陽,鍾人休息,鳥等的擴展。己酉,周廣龍凌操主要葯物動員義工下降。
十月癸丑冬,雨水,震動力。
臘龍,南徐巡撫王棟舒西安消亡。春正月馬
十年將軍的將軍護軍博山坡羊權,即數開府儀同三司。在左僕射右僕射濟南王伯恭,吏部尚書袁憲法為僕射書。
二月乙亥,耿田捷。
九月癸亥秋天的夜晚,大風從西北來了。美發連根拔起的樹木,大雨和冰雹。
冬十月壬寅,丹丹國遣使朝貢。
月總督府,彗星西南。
是舊的,晝狄答叮第一年,強生位於文帝,改元開皇元年。
14年己酉春正月,在弗拉基米爾羽。嘉蔭,在寺廟,當時他53封聖崩潰。約:。 「從哪裡省的事情,金銀首飾,不要進入墳墓珏端系統,隨葬品都好用瓷磚五一,市民除了系統,指出了100處尚准新任, 3月臨。四方州鎮,五王爺等,都保持工作,前去阻止。「
二月辛卯,謚曰孝宣部長皇帝,皇帝廟號。基米,埋葬顯著寧陵。
皇帝在外地,這座宏偉的一定程度的,和家庭的尊嚴,實際上是允許的天堂。經初步米國,挫傷並不復雜,淮南土地,成於齊。帝馳復舊的領土,這意味著反入侵,形狀的實力,理懸掛絕對承諾亞當斯譴責,足夠鳥。齊周兵了,但放棄了勝利,但也到河邊微微的場合,因為恐懼的人。隨後了資金,准備為漢語,是明說:。 「兩百年以後,當有是誰修破了我的城市白痴」是從雲不可預知的。
❾ 韓國釜山.
釜山(英文:Busan 韓文:부산)
韓國東南端的港市。位於首爾南東部450km處,東經129度,北緯35度。東南濱朝鮮海峽(韓國稱:大韓海峽,Korea Strait ),與日本對馬島相望;西臨洛東江。西北山地聳峙,南有群島屏障,為著名深水良港。半島南部門戶。總面積是758,21平方公里,人口400萬,人口居住面積是386萬多平(2000年為准),劃分為1個郡和15個區,是韓國第二大城市。釜山西部是落東江下流,南部是大韓海峽。所以有很多海水浴場、溫泉等,年中有非常多的遊客到此來休假。可以稱得上第二個首都的釜山在1萬5千年前舊石器時代開始就開始有人居住,是歷史悠久的城市。這里不但有梵魚寺、忠烈祠等重要的文化財產,還有金井山城等風景優美的景點。又是韓國的第一港口城市,也是世界5大港灣城市之一,是海外貿易活躍的地方。市政府所在地是中區中央洞7街20番地。原為漁村。1441年開港,1876年辟為貿易港。二十世紀初,京釜、京義線通車後發展迅速。1929年定為慶尚南道首府。嶺南工業地帶核心,以紡織、食品、化學、造船、電子、建材工業為主。近郊多果園、菜園和養豬、養雞場。附近盛產稻。暖流通過沿岸,遠洋漁業基地,西港為著名漁港。海陸空交通樞紐。南部最大貿易港,輸出以水產品、紡織品、鐵、石墨、機械製品為主。有東萊城跡、溫泉、海雲台等旅遊地。
釜山的歷史
看到現在為止出土的先史時代的遺跡和遺物,可以得知釜山是從新石器時代以後才開始真正有人開始居住。釜山是1876年由日本建立成為開港場,之後一直在經濟發展上起著飛躍的作用,逐漸發展成為城市。1905年開通了連接首爾和釜山的慶釜線之後,開始進入很多碼頭和港口的港灣設施。1925年慶南道廳遷移到釜山,釜山就逐漸發展為城市,1950年韓國戰爭時這里還被認定為臨時的首都。1963年被指定為直轄市,1960~70年代對國家經濟發展起了先導的作用,1995年根據城市的擴張被予名為『釜山廣域市』。釜山(Busan)於2002年成功舉辦了第14屆亞運會。
釜山的氣候
釜山是溫帶氣候的地區,因附近有大海,年中一向是海洋性溫帶氣候。年平均氣溫是15度,年平均降水量是2,397mm,跟別的地區相比這里風吹量比較大,所以到此來旅遊時應戴帽子和眼睛。大體上夏天比較涼快,冬天比較溫暖,因這樣的氣候原因,年中有很多遊客到此來休假。特別是夏天,這里的海水浴場比較發達,故有很多遊客到此來度假,市內有韓國最大的海水浴場——海雲台和松島、多大浦,以及東萊、海雲台溫泉等,是著名的療養勝地。
釜山料理
其實各家韓國燒烤店水平都「差不多」,釜山也「算不錯」。五花肉「腌的味道很進去了」,包著生菜吃,「蠻有韓國的感覺」;牛舌「切得超級薄」,「稍微烤一下就熟了」;年糕「Q得適合小朋友去磨牙」。總的來說吃起來「很過癮」,價格也「適中」。來福士店「生意太好了」,晚上不想排隊的話「要不6點前到,要不就記得提前訂位」。
吃好港麗的第二天就去了這家釜山,送的南瓜粥很好吃。其他燒烤類的都差不多,牛舌(傳統的那個好吃,秘制的不好吃)、五花肉比較好吃,千萬不要點梅肉,一個盤子上就4塊肉而且味道就像大排一樣不好吃,海鮮年糕和韓式年糕一樣的好吃,就是上面多了一個青口貝一個蝦,石鍋拌飯很好吃,特別是底下的鍋巴,我們一下子點了2份,雞肉卷也不錯,總體感覺還是可以的,不貴。特別提下:烤香蕉最好吃飽後再烤,特別費時間。
韓國釜山同中國上海市結為友好城市.
附:河北省徐水縣亦有釜山
「釜 山」考
《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曾「北逐葷粥,合符釜山」。
「合符」是中國歷史上流傳久遠的一項合盟信物制度,屢見於典籍,並有出土實物為證。「符」的材質有竹、木、玉、石、金、銅等等,不一而足;「釜山」是黃帝與各部族代表合符之地,即統一符契、共同結盟的地點。釜山合符,是中國歷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標志著作為漢民族前身的華夏族的基礎初步奠定,中華民族雛形初現。
上古各大部族經由釜山合符,完成了初步的融合,黃帝也由部落首領一躍而為部落聯盟的首領,成了諸侯共主、萬國賓從的天子,帶領先民們結束了游牧或半游牧的歷史,進入了定居農耕、馴養家畜的時代。上古先民及其文化得到進一步融合,直至創造出燦爛的中華文明,黃帝由此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人文初祖。諸如養蠶、舟車、文字、音律、醫學、算術等,都創始於黃帝時期。所以,釜山是中華大一統的開端之所,是開創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奠基之地,是中華民族的發祥之源。
然而,「釜山」究竟在哪裡?人們對此卻聚訟紛紜,莫衷一是。兩年來,一個由民間人士自費組成的考察組,就目前文史資料中重點推舉的五處名為「釜山」的地方做了實地考察。包括:河南靈寶的「釜山」,山西高平的「釜山」,河北涿鹿的「釜山」、淶水的「釜山」和徐水的「釜山」。另有韓國的「釜山」,無爭,不考。
以下為考察實錄——
一、河北涿鹿「釜山」考
2007年11月21—22日,考察組赴河北省涿鹿縣礬山鎮考察。當地早在十幾年前就成立了「涿鹿炎黃蚩三祖文化研究會」,並開發了文化旅遊資源。據其論證,《史記•五帝本紀》中記載的黃帝「合符釜山」的釜山,位於礬山鎮窯子頭村北三里處。
考察組找到窯子頭村,村北並無山,只有些極不規則的土層土包,屬低矮連綿的丘陵地帶。當地村民對「釜山」亦茫無所知,稱「從來沒聽說過什麼釜山」。再三詢問解釋,仍對「釜山」毫無概念。
這是涿鹿礬山鎮窯子頭村「釜山」的宣傳圖片。窯子頭村周邊土層極厚,高處土層清晰可見,並無山形。
這是保岱鄉2005年立的歷史沿革碑誌,言此地已有3200多年的歷史,且為黃帝第九世孫虞舜出生地,但無一字提及釜山。
中央電視台十套「探索與發現」欄目製作了《發現黃帝城》的節目,其中對釜山的說辭亦自相矛盾,耐人尋味。
二、山西高平「釜山」考
2007年12月20日—21日,考察組考察了山西高平的釜山。釜山在山西高平的說法,主要見於網路傳播。在高平賓館,考察組隨機訪談了三個當地人,回答是一致的:「這里倒是有個釜山村,但是沒聽說有個釜山。」隨後,考察組輾轉找到了傳說中的「釜山村」。
這是個只有大約300戶人家的村莊。考察組首先對村裡小賣店的老闆娘做了個訪談。老闆娘說,這里沒有釜山,不知道為什麼叫釜山村。
在釜山村,考察組特意采訪了一個70多歲的村民,老人說:「這里有牛山、米山,就是沒有釜山。」幾個過路的村民圍上來參與這個話題,同樣印證了這里沒有釜山。
三、河北淶水「釜山」考
2008年2月22日,在原淶水縣文化局局長劉阜先生的陪同下,考察組考察了淶水的釜山。淶水釜山位於縣城西北約15公里處的婁村滿族自治鄉,與伶(靈)山相連。
相傳黃帝在此發明了舟車,伶倫在此制樂器作五律制十二鍾,至今這里尚存嫘祖洞、黃帝藏兵洞、伶泉(俗稱靈泉)、伶祠、伶倫調音的樂坪等傳說遺址,且在《保定府志》、《涿州志》均有記載。淶水有一項蜚聲世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就是高洛音樂會。淶水高樂,傳說是伶倫創制的黃帝家廟的祭祖音樂。「淶」水之「淶」,在《說文解字》中就有「祭祀」的意思。這種古老深奧的音樂曲目,在淶水、易縣、徐水等縣的民間一直頑強地傳承著。有趣的是,在「山經河水下游及其支流圖」中,匯入古黃河的古淶水(今拒馬河)舊稱「倫水」,此地似與伶倫有著極深的淵源。
淶水釜山,形如覆釜,山下婁村,原是個古老的村莊,因釜山僅見於近代縣志,推測婁村之名早於釜山之名;又因鄰近古黃河,舟車的發明及伶倫始創音樂發源於此的說法,有著不可忽略的歷史地理依據。
在山腳,考察組對劉阜先生做了簡短的采訪——
(劉阜:淶水的古縣志上記載,黃帝戰蚩尤的時候,黃帝曾經藏兵於釜山,更多的是黃帝的一個負責祭祀的大臣,也就是咱們華夏的音樂始祖伶倫,他經常活動的地方。在這個山的北邊有一個三層崖半坡上,據傳說是伶倫當年鑄鍾的地方,現在那個地方還有好多冶煉的金屬廢渣。釜山頂上曾經出土過一個古陶器,陶器上面有一個文字,目前沒人能認識它。)
四、河南靈寶「釜山」考
聽說河南靈寶有個荊山,也叫「釜山」,考察組查不到文史資料,為嚴謹起見,於2008年3月15日—17日,赴河南省靈寶市陽平鎮一探究竟。
傳為釜山的地方,實際上叫作荊山。考察組輾轉來到靈寶縣陽平鎮,找到了荊山腳下的荊山村。荊山由數座小山包起伏相連,有的山包也確似覆釜。但是考察組訪問了多位荊山村村民,包括耄耋老者,當地人均聞所未聞釜山之稱,只知道此山此地世代稱「荊山」,有「黃帝鑄鼎原」遺跡和傳說。
鑄鼎原是漢代史學家司馬遷筆下的黃帝鑄鼎銘功升天的地方,每年農歷二月初九,當地政府和民間都以廟會形式舉行祭祀盛典,伴以鼓樂歌舞,熱鬧非凡。3月16日這天正是農歷二月初九,一行人躬逢其盛。
靈寶釜山之說,僅見於傳聞。
五、河北徐水「釜山」考
徐水釜山,山形如釜,俗稱鍋頂山,位於徐水縣城西北22.5公里處。西、北、南三面山勢較陡,東坡較緩,西北—東南走向,面積約2平方公里,海拔290米。山上遺跡眾多,有軒轅黃帝廟基址、圍牆基址、黃帝台、黃帝泉、古井、古碑等,荒草凄籟,殘垣逶迤,三塊殘損的古碑兀立山頂,似乎在等待著人們去揭示它的年齡和來歷;半山腰一巨石突兀而出,傳為黃帝台,黃帝台旁即黃帝泉。
釜山下有四個村莊都以釜山為名,分別為南釜山、北釜山、東釜山、西釜山。釜山鄉人口近萬人,80%都住在釜山村。
【史料參證】徐水舊稱安肅,據清《安肅縣志》、民國《徐水縣新志》(明修,民國三十二年刻本卷十「大事記」 )載,軒轅黃帝曾巡方問俗,誅蚩尤於涿鹿之野,登釜山會諸侯,合符示信於徐水;《資治通鑒》亦註明黃帝合符釜山為武遂(徐水遂城舊稱)之釜山;另據《通鑒纂要》註:釜山在安肅縣(《炎黃匯典•方誌卷》);又據《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0年出版,P1496)述:「合符台在徐水釜山」。
【考古發現】目前,已經考古發現的徐水縣各個時期的古文化遺存多達46處,且在時代上沒有大的缺環。1986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時,在釜山周邊發現了一批上古文化遺址,《徐水文物志》、《徐水文史資料》均對此進行收錄,並由縣文保所建立了文物普查檔案。
1986年5月,在釜山正東約10公里處的南庄頭村北,發現了一處上古文化遺址。1987年8月,北京大學考古系對南庄頭遺址進行了試掘,認定該遺址「下文化層的年代距今9700—10500年左右,是一處我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遺存,填補了我國北方舊石器文化晚期至磁山、裴李崗新石器文化的空白,同時也為研究我國北方全新世氣候環境變遷提供了珍貴的地層剖面。」
在釜山周邊發現的文村、金家墳、遂城、瀑河等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文化遺址,距今有5000年的歷史,大致相當於黃帝時代。
2008年2月23日,考察組到徐水縣文管所,在於寶全所長的引導下參觀了文物展室。據於所長介紹,文管所收集的各類文化遺存,是研究我國家畜、陶瓷、糧食起源這三大課題的重要依據,標志著黃帝時代從游牧文明向農耕文明的轉型。展室里,考察組見到大量仰韶文化時期的陶釜、陶盆、陶缽,以及龍山文化時期的各種三足陶鬲、陶甗等器具。這些器物展示出了一個從炎黃時代直至夏商周、春秋戰國長達數千年的演進過程。
這是徐水縣文村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一件陶釜。
這是徐水縣文村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一件紅頂缽。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發掘南釜山漢墓時,出土了一批畫像石刻。這批畫像石刻完全以珍禽異獸為題材,有當時極受崇拜的四種神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也有漢畫中罕見的鳳凰、畢方、鳥頭獸,飛狐等。其中的畢方之鳥是黃帝的神遊侍者,青龍和現在的「中國龍」尚有很大差別,但它展示的獨特形象已經包含了中華文明中無數奇妙的華彩。
這是根據於所長提供的文物普查資料檔案拍攝的釜山周邊的漢代墓葬。
2006年5—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南水北調考古隊對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所穿越的南、北釜山墓地進行了發掘保護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
南、北釜山墓地位於徐水縣東釜山鄉,此次發掘的總面積為30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47座,其中南釜山(Ⅰ區)37座,小西庄(II區)10座。出土的隨葬器物有陶器、瓷器、銀器、銅器、鐵器等共500餘件,年代跨越漢、唐、宋遼、明清四個主要時期。我們可以想見當時當地的繁華富庶,也足見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當司馬遷撰寫《史記》時,釜山周邊已有大量居民在此繁衍生息,釜山之名已經確切存在。
這是展室內收藏的部分精品。
釜山周圍出土的5000年前的陶釜、紅頂缽,證明黃帝時期的制陶工藝已經有了相當的水平。當時的養蠶制衣、文字、音樂、律歷、舟車等發明一旦在此得到證實,釜山及周邊地區將具有重大歷史意義。
【歷史地理】「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神州。」黃河,美麗古老的母親河,它以中華古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民族的搖籃著稱於世,也以頻頻改道、洪流泛濫的變遷史融入一個民族的深沉記憶。
據記載,從先秦到民國年間的2540多年中,黃河下游共決溢1593次,改道26次,平均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在上萬年的黃河文明史上,逐水草而居的中華初祖,曾在大河兩岸留下眾多的文化現象。一代代歷史地理學者苦苦追索,史書中最早記載的黃河故道究竟在哪裡?
1975年,被譽為「文化神州」的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在《山海經》中找出了一條經流鑿鑿可考的黃河故道——「山經河」。「山經河」出孟津小浪底沿太行山東麓折向東北,途經今安陽、邯鄲,經深州、高陽、徐水,經安新、霸州東流至天津北部匯入渤海。「山經河」經流圖顯示,黃河故道曾在徐水境內釜山腳下折了一個近乎90度的急轉彎,掉頭東去,給我們留下了眾多歷史的遺跡。1985—1986年的文物普查工作證實,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幾乎遍布釜山周邊,即古黃河故道沿岸。
「釜山合符」,應該是一種黃河文化現象。
【民俗傳說】關於釜山合符,釜山及周邊地區至今流傳著許多民間傳說故事。原徐水縣政協副主席靳鳳雲編著的《攬勝徐水景更奇》收錄了有關釜山的民間傳說故事;徐水鄉賢、大王店西街退休工人楊忠林先生曾收集當地流傳的民間故事撰成《釜陽及周邊逸聞錄》一書,其中很大篇幅皆與炎帝、黃帝、蚩尤等上古部族首領有關。
「豆棚瓜架雨如絲。」人們世世代代口耳相傳的關於上古歷史文化的民間傳說,隱現著模糊的歷史投影。傳說,黃帝在釜山合符前,先是經過涿鹿之戰征服炎帝,並在釜山西側北合村與炎帝握手言和,至今北合村邊尚有北合台遺跡;後又通過阪泉之戰擒殺蚩尤,收編了蚩尤殘部,釜山東南有一紅土山相傳為「蚩尤冢」。
梁代任昉《述異記》記錄了南北朝時代華北漢族人民祭「蚩尤神」的情況:「今冀州有樂名「蚩尤戲」,其民兩兩三三,頭戴牛角而相抵。漢造角抵,蓋其遺制也。」蚩尤戲當地人也叫「五神捉蚩鬼」。
2008年2月5日、2月17日,考察組在楊老帶領下,兩赴釜山考察。楊老一一指認解說了釜山山腳下炎黃握手言和的北合台遺跡及傳說,山腰傳為嫘祖的蠶姑奶奶廟及傳說,山頂以及山頂附近的黃帝合符台、軒轅黃帝廟、黃帝崖、黃帝洞、黃帝泉、軒轅墳等遺跡及歷代傳說。
(楊忠林:這是蠶姑奶奶廟。蠶姑是誰呢?就是黃帝的正妃嫘祖,她發明了養蠶。她是誰呢?這邊有一個狼牙山,古代叫西陵山,她是西陵之女。她是第二個女兒,她們有姐兒仨,老大叫眼光奶奶,蠶姑發明養蠶,是老二。西邊那個神像叫菜姑奶奶,這姐兒仨都受當地周圍幾個縣的崇拜。
這是黃帝和他的正妃嫘祖住的地方,這個叫黃帝屋。
這個是軒轅廟。這條道對的是正門,廟門已經坍塌了。
孫:你小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嗎?
楊:我小的時候就這樣,但是我爺爺楊老財活著的時候不是這樣。他活著的話有145歲了。他小的時候,每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都上去祭奠,他說他來的時候這些廟還全呢。
孫:涿鹿縣說他們那兒有個釜山你知道嗎?中央電視台都播了。
楊:我看中央10頻道,連續5集,我都看完了。那個地方叫窯子頭,他那裡就是一個小土山,土山不為山,土山古代叫丘陵,有石頭才叫山呢,他那裡沒有石頭。
結論
對釜山的考察基本完成了,河北徐水的釜山可謂「山有其形,地有其名,史有所載,物有所證,民有所誦」,經得起推敲和考證。大量資料證實,釜山是唯一的,徐水釜山及周邊地區是黃帝及其後人的主要活動區域。釜山合符為中華統一和華夏民族的融合奠定了初步基礎,是古黃河文化現象。合符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大一統的雛形思想,是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問題提示
「能知古始,是為道紀。」留給我們要進一步探討的,還有許多疑問。比如——
一、為什麼黃帝和炎帝會在徐水釜山合符?
二、釜山周邊分布的眾多仰韶文化遺址說明了什麼?
三、古黃河北岸的南庄頭人遺址中曾發現有雞、豬的骨骸,如果一萬年前的南庄頭人已經開始飼養家禽和家畜,這意味著什麼?
四、為什麼古黃河會在徐水境內轉彎?
五、為什麼河北地區分布有如此繁多的三皇五帝的遺跡和記載,僅徐水縣內就有兩座三皇廟,還有舜帝廟、大禹廟、帝堯廟等?
六、釜山山腰有蠶姑奶奶廟,易縣有蠶姑坨,《史記》載,黃帝娶
西陵之女,而易縣狼牙山山麓古稱西陵,蠶姑奶奶是否可認定為黃帝正妃嫘祖?
七、釜山旁邊有大、小牟山,有蚩尤冢的傳說,這意味著什麼?
八、為什麼釜山山洞有崖刻,漫山遍野的石頭上布滿了刻痕?
九、釜山山頂的軒轅黃帝廟為什麼改成了聖母行宮廟?即便是聖母,那究竟是哪一位聖母?
十、《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崩,葬橋山。」河北滿城有橋山,黃帝是否葬在滿城的橋山?眾所周知,陝西黃陵因橋山之名而成陵,地方誌書記述黃陵乃黃帝衣冠冢,而且從唐代開始建廟、宋代開始植柏興建而成。有史以來,全國各地有多處黃帝陵、炎帝陵、蚩尤冢,聚訟紛紜,莫衷一是,考其源流,大都根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望文生義,因義成史,因史成名,因名得利。
十一、涿鹿、阪泉大戰的確切位置究竟在哪裡?清末民初歷史學
家夏曾佑著《中國古代史》,指涿鹿乃直隸之涿州,徐水境內亦傳有古稱阪泉、涿鹿的地方,指稱涿鹿源於砦鹿,乃是葷粥部族的聚居地,能否進一步論證?
十二、合符之符究竟是兵符還是部落圖騰?釜山合符與龍圖騰的形成有沒有關系?
十三、為什麼合符之後大約千年之久沒有發生大的戰爭?
十四、釜山合符文化,對我們現在的普世文明有什麼現實意義?
••••••
2008年5月29—30日,「黃河•釜山歷史文化座談會」在河北徐水大午集團召開。中國考古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院長李伯謙教授,全國著名科技考古專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原思訓教授,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善本室主任張玉范教授,以及保定市考古專家和徐水釜山文化研究會成員參加了座談。
座談會上,北京大學文博學院院長李伯謙教授指出,釜山遺址應該妥為保護,現在首要的任務就是停止對釜山山體的破壞,這是對民族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環境的尊重。另外,釜山及周邊有關黃帝的遺跡傳說、民間故事等民俗文化頗多,可以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釜山山體一旦消失,物質或非物質遺產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北京大學文博學院原思訓教授提示,如能在釜山遺址發掘出古人遺存,可到北京大學文博學院實驗室進行C14測定。保定市文物研究所所長候璐建議,釜山及周邊歷史文化遺跡眾多,地下文物豐富,要牢牢把握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良機,深入研究。而當前首要的任務就是把釜山保護起來。
❿ 《惡魔在身邊》中的陽平是誰
演陽平的叫Yuki(增山裕紀)
是混血兒,上有爸爸媽媽,下有妹妹。1982年9月14日位於台灣台南出生,星座為處女座,身高176公分,58kg。他所會的語言有包括中文,日文以及國際語言英文。口頭禪為Hey!What\'s up.最喜歡的休閑活動為大籃球,電動以及游泳,而最喜歡的動物是狗,最喜歡的書是卡通漫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