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朝鮮和韓國以前是不是一個國家為什麼就分開了
朝鮮和韓國以前是一個國家,李氏朝鮮,1910年被日本吞並,後來由於美蘇大國博弈,形成兩個國家。
1945年,日本投降後,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線為界,分別由蘇聯和美國軍隊接收。在美蘇的各自支持下於1948年8月朝鮮半島南部成立大韓民國(亦稱南朝鮮或南韓),1948年9月朝鮮半島北部成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亦稱北朝鮮或北韓)。
朝韓分裂結果
1、戰後朝鮮應予獨立。這一主張最初是由蔣介石提出的,獲美、英支持,寫進了1943年11月發表的《開羅宣言》,蘇聯在德黑蘭會議上對此表示「完全贊同」。但至於戰後朝鮮何時獨立,《宣言》中卻使用了「在相當期間內」這樣含混的字眼,這表明大國各有想法。
2、對朝鮮實行「四國託管」。這是由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出來的。他主張由美、中、蘇三國對朝鮮實行為期30年的託管,以培養朝鮮自主能力。蘇聯主張托合國為四國,加上英國,但託管年限要縮短。對此盟國在雅爾塔會議期間達成協議。但此後大國間未對託管具體實施辦法進行協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朝韓分裂
❷ 韓國什麼時候建立的
1948年8月15日,朝鮮半島南成立大韓民國。
1945年9月2日,根據盟國協議,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在第一號指令中,以北緯38度線為界作為美蘇兩國軍隊分別受理駐朝日軍的投降事宜和對日開展軍事活動的臨時分界線,以北為駐朝蘇軍受降區,以南為美軍受降區。
日本投降後,美、蘇軍隊分別進駐三八線南北地區。1948年8月和9月,朝鮮半島南北地區先後成立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2)韓國一開始是哪個國家的擴展閱讀:
韓國國名由來:韓國國名源於古時朝鮮半島南部的部落聯盟「三韓」(辰韓、馬韓、弁韓),在中國東漢、三國時代,三韓的政權即被中原稱為「韓國」,這是朝鮮半島政權被稱為「韓國」的最早記錄。
此後朝鮮半島的許多政權雖然不以「韓」為國號,但仍以「韓」或「三韓」作為其別稱而沿襲下來。至1897年10月,朝鮮高宗建立大韓帝國,使「韓國」作為朝鮮半島國家的正式國名而登上歷史舞台。1919年成立大韓民國臨時政府,1948年8月15日起朝鮮半島南部的國名就被定為「大韓民國」,簡稱韓國。
朝韓分治歷史:1945年2月,根據雅爾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由美蘇中3國共同託管。二戰結束後,由於蘇聯和美國就朝鮮半島的共管無法達成共識,1948年,半島被劃分為南北兩塊勢力范圍:蘇聯勢力范圍內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朝鮮)以及美國勢力范圍內的大韓民國(簡稱韓國)。
1950年6月25日,朝鮮進攻韓國,朝鮮戰爭爆發。在蘇聯等共產主義國家缺席下,當時由美國等主導的聯合國決議發動聯合國軍支援韓國。聯合國軍支援的韓國同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抗美援朝支持的朝鮮最終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火協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沿三十八度線非軍事區分界而治。
❸ 韓國的來歷是什麼
韓國歷史上曾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清末,清朝於甲午戰爭中戰敗,韓國脫離與中原王朝的藩屬關系,後成立「大韓帝國」,1910年被日本吞並,二戰後光復取得獨立。1950年爆發朝鮮戰爭,南北分裂,北方國家稱朝鮮,南方國家稱韓國。
大韓民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面積的45%),主體民族為韓民族,通用韓語。首都為首爾。
(3)韓國一開始是哪個國家的擴展閱讀:
文化風俗
1、語言
韓國通用韓國語。韓國在19世紀前借用漢字作為書寫工具。15世紀李氏朝鮮世宗國王遣人完成《訓民正音》,仿照漢字外型創造了全新的拼音文字諺文。
2、宗教
韓國50%左右的人口信奉基督教、佛教等宗教。
3、服飾
韓服是韓國的傳統服裝。近代被洋服替代,一般只有在節日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穿。女性的傳統服裝是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看上去很寬松;男性以褲子、短上衣、背心、馬甲顯出獨特的風情。
4、飲食
韓食以泡菜文化為特色,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泡菜。韓國傳統名菜燒肉、泡菜、冷麵已經成了世界名菜。
韓國飲食包括每天重復的日常飲食,一生中必經的舉行儀式時擺的食品,祈求豐年和豐漁時擺的豐年祭與豐漁祭食品,祈禱部落平安而擺的部落祭食品,還有悼念過世的人而擺的祭祀食品等。同時也隨季節的不同利用當時的食物做季節美食。
❹ 朝鮮和韓國原來是一個國家嗎它們是什麼時候分開的
朝鮮和韓國原來是一個國家,它們是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分開的。
1945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根據雅爾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被劃分為南北兩塊勢力范圍分別由美蘇分區佔領:由蘇聯支持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以及處於美國支持的「大韓民國(韓國)」先後成立。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聯合國軍及其支援的大韓民國(南韓)同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其支持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朝鮮)最終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朝鮮停戰協定》,沿三八線非軍事區劃分為兩個以朝鮮民族(又稱韓民族)為主體民族但政治體制不同的主權國家。
(4)韓國一開始是哪個國家的擴展閱讀
韓國國家概況:
韓國位於亞洲大陸東北部朝鮮半島南半部。東、南、西三面環海。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14℃,年均降水量約1300-1500毫米。
1910年至1945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美蘇軍隊分別進駐半島南北部。1948年8月15日半島南半部建立大韓民國,李承晚出任首屆總統。1960年李承晚在全國性學生運動中下台,同年8月尹潽善任總統。1961年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此後長期執政。
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全斗煥發動政變,並於1980年出任總統。1987年韓國修改憲法,實行總統直選,同年盧泰愚當選第13屆總統。此後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朴槿惠和文在寅先後當選第14屆至19屆總統。
❺ 韓國國家是幾幾年成立的,從哪個國家分出去的
韓國於1948年成立,朝鮮半島原本是一個國家,曾經被日本統治過,二戰之後以三八線北部為朝鮮,南部為韓國。
❻ 朝鮮和韓國以前叫什麼國家
朝鮮和韓國以前叫朝鮮王朝。
朝鮮王朝(朝鮮語:조선왕조,1392年—1910年),又稱李氏朝鮮,簡稱李朝,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封建王朝。
朝鮮王朝以儒教治國,儒家思想取代佛教成為國家統治理念。諺文的發明也為朝鮮平民的文化普及提供了條件。對中國明、清兩代採取事大主義,建國後便向中國朝廷稱臣納貢,自太宗李芳遠至高宗李熙,歷代國王均接受中國皇帝冊封;對日本等周邊國家或部族則採取交鄰政策。
農業
李氏朝鮮時期國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是農業稅收。稅收以貢米為主,雜以少量地方土特產,很少徵收貨幣地租。因此農業成為經濟的關鍵。在土地問題上,確立了高麗末期開始的科田法,廢除了貴族佔有大片土地的現象,並解放了大批奴婢。
世祖在成化二年(1466)制定了職田制,田地只授予在職官員,在其去職後由國家收回,以提高國家的稅收,防止兩班貴族對土地的兼並。隨著開墾荒地和農具的改進,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手工業和商業的發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朝鮮王朝
❼ 什麼是南朝鮮北朝鮮,韓國與朝鮮以前是一個國家嗎
1、南朝鮮
大韓民國(韓語:대한민국,英語:Republic of Korea),簡稱「韓國」(South Korea)。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面積的45%),主體民族為韓民族,通用韓語,總人口約5164萬。首都為首爾。
韓國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
1910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光復取得獨立。1948年8月和9月,依北緯38度線,朝鮮半島南北先後成立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50年爆發朝鮮戰爭,1953年7月27日依朝鮮停戰協定,朝韓雙方停戰。
20世紀60年代以來,韓國政府實行了「出口主導型」開發經濟戰略,創造了被稱為「漢江奇跡」的經濟高速增長期,並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
韓國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是APEC、世界貿易組織和東亞峰會的創始成員國,也是經合組織、二十國集團和聯合國等重要國際組織成員。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韓國經濟進入中速增長期。
產業以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半導體、電子、汽車、造船、鋼鐵、化工、機械、化妝品等產業產量均進入世界前10名。大企業集團在韓國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的大企業集團有三星、現代集團、SK集團、LG、浦項制鐵、韓華集團等。
2、北朝鮮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語: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英語: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簡稱「朝鮮」。是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北部的社會主義國家,執政黨是朝鮮勞動黨,首都平壤。
南部與韓國以三八線朝韓非軍事區分隔,北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接壤。西臨黃海,與山東半島隔海相望,東臨日本海。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8年9月9日建立。領土面積約1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555萬[2](2018年)。朝鮮民族/韓民族為單一民族,通用朝鮮語。
朝鮮1958年宣稱完成了城市、農村生產關系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1970年宣稱實現了社會主義工業化。1975年5月,成為「七十七國集團」正式成員國,同年8月正式加入不結盟運動。
1991年9月17日同韓國一起加入了聯合國。2000年7月,加入東盟地區論壇(ARF)。與163個國家(含歐盟)建立了外交關系。
朝鮮是由首任領導人金日成所提出的主體思想主導國家政策,由朝鮮勞動黨一黨執政。其政治經濟體系則由先軍政治所主導,是堅持社會主義的國家。朝鮮奉行「自主、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主張按照完全平等、自主、相互尊重、互不幹涉內政和互利的原則發展對外關系。
在軍事上,強調以先軍思想為指導強化國力。朝鮮現有約120萬名軍人,是全球武裝力量人數第五多的國家。
韓國與朝鮮以前是一個國家,之前名叫朝鮮王朝,大韓帝國、後被日本統治,隨後獨立爆發內戰至今分裂。
(7)韓國一開始是哪個國家的擴展閱讀
獨立與合並
主詞條:光武改革、大韓帝國、日韓合並
建陽二年(1897),高宗在朝鮮國內外支持獨立的政治壓力下,從朝鮮駐俄國公使館回到德壽宮登基稱帝,宣布大韓帝國成立,年號光武,並開展了光武改革。
光武九年(1905),日本在日俄戰爭中戰勝沙俄,雙方簽署了《朴次茅斯和約》,日俄戰爭結束。11月17日,日本與朝鮮簽訂《乙巳條約》,日本成為朝鮮的保護國。伊藤博文是日本在朝鮮的第一任統監。高宗為朝鮮王朝的命運憂心如焚,他一直悄悄進行著抗爭。
光武十一年(1907),他趁第二次萬國和平會議在荷蘭海牙舉行之機,派李相卨、李儁、李瑋鍾三人為密使前往海牙,向西方陳述本國悲慘處境,呼籲西方列強干預。但未得到列強理睬,西方反而按照日本的要求拒絕密使與會。三人悲憤至極,李准更含恨病逝於海牙,長眠異邦。高宗此舉惹惱了伊藤博文,他氣急敗壞地決定立即趕高宗下台。
在逼迫下,同年7月,高宗無奈退位,太子李坧繼位,即後來的純宗。隆熙三年(1909),伊藤博文在哈爾濱被朝鮮民族主義者安重根刺殺身亡[39]。隆熙四年(1910),《日韓合並條約》簽訂。
王朝後續
1910年8月李坧的稱號從「皇帝」被降為「李王」,仍健在的父親高宗李熙則從「太皇帝」降為「李太王」,他們家族每年從日本那裡支取一筆生活費用,表面上繼續維持帝王生活,但沒有任何權力,活動范圍也被限制。
明治天皇去世後,特別是關東大地震後,日本政府每月支付的生活費減少到了幾十日元,活動范圍被進一步限制。1919年1月21日高宗逝世。
1926年,52歲的朝鮮純宗李坧因病去世,其弟,末代皇太子英親王李垠成為新一代李王。日本政府逼迫韓國王族與日本貴族通婚,其中高宗幼女德惠翁主被迫嫁給日本伯爵宗武志,本來就患有精神疾病的翁主,經歷了各種磨難後病情進一步惡化,直到1961年回國後才開始好轉。
1945年,日本戰敗,朝鮮光復,但在美蘇兩國的干預下,朝鮮半島分裂成南北兩部分。1946年,日本政府廢除王公族制度,次年,韓國王室成員被開除皇籍,剝奪日本國籍,身在日本的李垠等舊王室成員希望回國,但時任韓國總統李承晚對朝鮮王室持敵視態度,生怕王室的支持者擁戴他們推翻自己,便百般阻撓。
1954年韓國制定《舊王室財產處置法》,王室財產劃歸國有,留在韓國的王室成員被趕出王宮,本來就所剩無幾的財產被搜颳得幾乎一干二凈,王室成員每月發放生活費,而對李垠一文不付,純宗遺孀尹大妃(純貞孝皇後)甚至一度流落街頭。
1960年,李承晚倒台。1961年,朴正熙通過政變上台,善待舊王室,王室成員的生活得以改觀,長期流亡國外的王室成員終於回到了闊別數十年的故土。1970年,李垠逝世,韓國政府為其舉辦國葬。他的兒子李玖、侄孫李源(義親王李堈之孫)先後成為李氏家族的首領。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韓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朝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朝鮮王朝
❽ 韓國的前身是什麼
韓國的前身是朝鮮半島。
1910年至1945年,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美蘇軍隊分別進駐半島南北部。1948年8月15日半島南半部建立大韓民國,李承晚出任首屆總統。1960年李承晚下台,同年8月尹潽善任總統。1961年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此後長期執政。
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崔圭夏任總統,同年全斗煥發動政變,於1980年出任總統。1987年韓國修改憲法,實行總統直選,同年盧泰愚當選第13屆總統。此後金泳三、金大中、盧武鉉、李明博、朴槿惠和文在寅先後當選第14屆至19屆總統。
(8)韓國一開始是哪個國家的擴展閱讀
韓國的民主發展:
朝韓分治後,韓國經歷民主與獨裁統治的反復交替:第一共和國處於李承晚的獨裁統治之下,直至1960年統治崩潰流亡夏威夷,民主的第二共和國建立並以尹潽善為總統,卻在不久後被朴正熙軍隊推翻。
之後從第三到第五共和國,韓國都處於朴正熙及全斗煥軍政府的威權統治之下。1987年之後,第六共和國開始逐漸建立起一個自由民主的政府。
❾ 韓國古代是什麼國
箕子朝鮮(約前1122 至前194 ) 、衛滿朝鮮(公元前194年)、高句麗、新羅、百濟並存時期為朝鮮「三國時代」。(公元前57年至公元前37年)、新羅(670至676年)。
高麗王朝(新羅於935年被高麗所滅,新羅時代結束)、朝鮮(1392年,廢黜高麗國王,自立為王,並改國號為朝鮮)、韓國(1948年8月和9月,朝鮮半島南北地區先後成立韓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大韓民國(韓語:대한민국,英語:Republic of Korea),簡稱「韓國」(South Korea)。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面積的45%),主體民族為朝鮮族,通用韓語,總人口約5145萬。首都為首爾。
周朝: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戰勝商紂,後封箕子於朝鮮,肅慎、燕、亳,都是周朝的北部領土,這里的亳指代的就是貊,歸周武王之子的韓國統治。後韓國被晉國所滅,其所統治的貊受獫狁所逼逃到中國東北以及朝鮮半島。
燕昭王時,秦開為其攻取真番(首爾)、朝鮮(平壤),讓它們歸屬燕國,並為它們設置官吏,在邊塞修築防禦城堡。公元前222年秦國滅燕國,朝鮮就成了遼東郡以外的邊界國家。
朝鮮:
漢初,燕國人衛滿(衛國宗室後裔)率千餘人進入朝鮮,並成為箕子朝鮮的博士。衛滿於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帶建立政權,推翻了箕子朝鮮,史稱「衛氏朝鮮」,建都王險城,高句麗(貊)、真番、臨屯(穢)、沃沮、夫餘五國也都歸屬衛氏朝鮮,方圓數千里。
被衛滿驅逐的箕准渡海南逃馬韓自立為韓王,跟著他來的子女和親戚冒充韓姓,在他之後滅絕,馬韓人又自立為辰王。西晉時韓國人還祭祀箕准等人。
漢朝:
漢武帝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至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派兵佔領衛滿朝鮮後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中北部設置了四個郡,分別為樂浪郡(朝鮮)、玄菟郡(高句麗、沃沮、夫余)、真番郡(真番)、臨屯郡(臨屯),以高句麗為縣。
公元前107年,衛氏朝鮮滅亡。其中,玄菟郡設於公元前107年,其他三郡設於公元前108年。公元前82年,真番郡、臨屯郡以及玄菟郡的東部被並入樂浪郡,分別設東部都尉和南部都尉,玄菟郡治所西遷至高句麗縣,後又移居高麗西北。
漢代時韓國歸屬樂浪郡,每年四個季節都要朝拜。建安中(196~220),割據遼東的公孫康分屯有縣以南荒地為帶方郡,派遣公孫模、張敞等人收集各地流民,起兵討伐韓、穢,原先的居民才稍稍離開一些,其後倭、韓歸屬帶方郡。
❿ 韓國以前是什麼國家
韓國以前是朝鮮的一部分。
抗美援朝戰爭後,美國分而治之,分成2部分,北朝鮮和南朝鮮,南朝鮮就是現在的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