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韓國人是如何看待志願軍入朝作戰的呢
他們貌似一直覺得中國人是在入侵他們的領土,說咱們的毛是戰犯。因為韓戰最開始是北打南,所以他們覺得是被侵略的
『貳』 志願軍給西方造成多大震撼朝鮮戰爭停戰後,看世界各國的反應
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本國的綜合國力太過孱弱,致使世界上很少有國家承認中國主權,可以說當時的中國周邊形勢依舊非常嚴峻。新中國建立以後沒多久,鄰近我國的朝鮮半島便爆發了一場內戰——朝鮮戰爭。在朝鮮戰爭初期,朝鮮軍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大敗韓軍,本以為這場內戰會很快結束,但令朝鮮沒有想到的是韓國會尋求美國的幫助,而美國在接到消息以後也選擇了迅速介入戰爭,至此,朝鮮戰場上的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叄』 朝鮮人民軍如何看待中國人民志願軍
朝鮮對志願軍並不感冒。
朝鮮宣傳說志願軍只是來幫助偉大的金日成主席抗擊美帝,記住他們說是「幫助」。他們認為真正打敗美帝的是他們的金日成主席和朝鮮士兵,中國士兵嘛,在他們心目中作用微乎其微。就像某政府故意在抗日戰爭中弱化黨國部隊抗日功績一樣,沒有彼此相互依賴,誰也不可能打敗對手的。
『肆』 韓國將軍是怎麼評價志願軍與韓軍戰鬥力的
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志願軍的各種表現,大部分喜歡軍事的網友都已經可以說是熟知了。但是,韓國軍隊是怎麼看志願軍的呢?
韓國士官學校和國防部聯合出版了一部講述那場戰爭的書,在這裡面就有一些段落講到了韓國國防部的將軍們是怎麼看待志願軍和韓國軍隊在50年代初期的區別的。
在戰爭初期,韓國軍隊實際上就是一個治安警察部隊的訓練和戰術水平。但是裝備還是不錯的。起碼在1950年6月開戰時,韓國軍隊的武器裝備水平是遠遠超過國民黨美械師的。
到了開戰以後,經過美國的大力援助,韓國軍隊的裝備水平可以說是得到了更大的進步。但是此時韓軍的戰斗能力還是存在著一定的欠缺。在1950年2月的橫城戰役,志願軍第19兵團進入戰場,司令員是楊得志將軍,他們是華北野戰軍的主力部隊,擁有3個步兵軍。
主要構成是,幹部大多數都是抗戰時期入伍,在河北大平原堅持游擊戰的老八路和游擊隊員。士兵構成則是解放戰爭時期入伍的翻身農民和在北平接收的起義國民黨軍隊士兵。
『伍』 韓國人怎麼看志願軍
志願軍對美國戰俘善待到什麼程度,戰士們自己餓著肚子也要讓戰俘們吃飽吃好!戰後不少美軍戰俘寧肯留在中國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也不願回國!
那時候南韓軍隊見到志願軍轉身就跑,一方面知道打不過,另一方面知道志願軍是仁義之師,也不願意動手。曾經有韓國軍隊在守衛一座山峰的時候發現,志願軍寧肯前赴後繼從正面進攻,卻不肯從側翼抄小道包圍,原來山側翼有朝鮮小村子,那裡的村民還沒有撤離,志願軍不願意把戰火引向朝鮮老百姓,所以寧可自己犧牲生命。
許多朋友覺得奇怪,韓國是個....的民族,但是為什麼在韓國的任何影視作品中從來沒有出現過醜化志願軍的元素呢???當你看過韓國的影視劇你會奇怪的發現韓國人怎麼在美化中國人呢???而我上面說的例子則是1個韓國老兵的口述。
『陸』 朝鮮如何評價中國志願軍
評價非常高,兩國的友誼是鮮血凝成的。雖然有些收到西方反華勢力影響的人,不斷挑唆兩國關系,但絕對不是兩國關系的主流。
為了表彰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所表現出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國際主義精神和作出的重要貢獻,朝鮮政府於朝鮮衛國戰爭二、三周年和抗美援朝一、二、三周年紀念日,給中國人民志願軍幹部及立功人員進行了五次隆重的授勛。抗美援朝期間,朝鮮向中國人民志願軍英雄、模範、功臣頒發的各種勛章、獎章總計約52萬多枚。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給中國人民志願軍頒發的勛章、獎章,主要授予兩種人員,一是英雄、模範和功臣,二是幹部。對英雄、模範和功臣的授予,主要根據其功勞的等級,及規定的勛章授予范圍。
自由獨立勛章授予營以上幹部。在抗美援朝戰爭期間,朝鮮政府向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本國人員共頒發自由獨立勛章3251枚,其中一級自由獨立勛章98枚,二級自由獨立勛章3155枚。戰士榮譽勛章授予連以下人員。功勞的等級高者授予的勛章等級亦高。1951年給軍以上幹部授勛,1952年給團以上幹部授勛,1953年給正排級以上幹部授勛。3年內,授予中國人民志願軍幹部戰士英雄、模範和功臣勛章、獎章共526354枚,有231190人獲得朝鮮政府頒發的各種勛章、獎章。
1953年,朝鮮政府於「衛國戰爭」前後,以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的名義授予(或追授)彭德懷和楊根思、黃繼光、孫占元、楊連弟、邱少雲、伍先華、胡修道、楊育才、楊春增、李家發、許家朋12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並為他們頒發了「金星獎章」和一級國旗勛章,以表彰他們的功績。
下面是在朝鮮的志願軍烈士陵園及祭奠的朝鮮軍人。
『柒』 在朝鮮人民鮮眼裡,志願軍是個什麼樣的人
朝鮮人把中國志願軍當一個助手。認為沒有他們,自己也打的過美國和韓國。
『捌』 韓國為何歸還志願軍遺骸
因為早在2013年的時候,中國就已經和韓國達成協議,雙方按照協議規定,韓國要歸還中國志願軍遺骸,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韓國陸續把境內的志願軍遺骸交還給中國。
因為每個人都知道,一旦選擇逃避戰爭,那麼自己的國家要再一次遭受戰爭的侵害。當時的新中國已經不能再承受戰爭的痛苦了,必須要把戰爭阻擋在國門之外。就在這樣的條件下,中國軍人選擇出國作戰,經過無數日夜奮斗和艱苦卓絕地斗爭,我們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為以後的發展贏得了寶貴機遇。雖然在這場戰爭當中我們損失慘重,但為中國以後的發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