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怎麼看韓國人申遺中國東西

怎麼看韓國人申遺中國東西

發布時間:2022-04-27 23:22:11

❶ 韓國到底申遺了中國多少東西

韓國在歷史與文化問題上,一向是出了名的喜歡撒潑耍賴,尤其與中國之間。在韓國的歷史教科書中,將中國的渤海國與他們的新羅國並列為「韓國南北朝時代」,將中國的地方政權高句麗與沒統一的百濟、新羅並稱為「三國時代」。
而另一方面,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韓國,也非常喜歡搶在中國前面,將很多中國文化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能夠申遺的項目實在太多,根本忙不過來,韓國連拔河、泡菜、暖炕都拿出來了)。
位於中國東北的歷史政權高句麗,曾經橫貫遼東與朝鮮半島北部,從魏晉南北朝時代延續到隋唐,是一個地方強國,中原王朝將其視作心腹大患。
高句麗的主體是中國東北古代民族扶餘人,而領土主體也位於中國境內,即便朝鮮半島北方也是當年的「漢四郡」故土。
當年的高句麗,留下了大量的王城、王陵遺跡,如今大多都位於中國境內,也有零星散落在朝鮮境內。朝鮮一直想將高句麗遺跡申請為世界文化遺產卻一直沒有成功。
2003年,中國將境內高句麗王城、王陵與貴族墓葬群申遺。第二年,在蘇州舉行的世界文化遺產會議上,中國與朝鮮境內的高句麗遺跡正式申遺成功。
然而,韓國人開始對中國抗議,揚言高句麗是韓國的古代歷史文化組成部分,甚至無理要求中國將很多高句麗文物「交還」韓國,中國自然嗤之以鼻,根本沒有理睬。
因為高句麗遺跡的確在中國境內,韓國底氣不足的同時,表面上沒有再繼續聲索高句麗的文化繼承權,而背地裡卻小動作不斷。
比如在教科書中架空歷史,對高句麗時代的歷史各種亂寫。最經典的就是隨便滅高句麗失敗後,曾經入主中原,地域遼闊到雷人的地步。
而韓劇中也出現了大量高句麗題材,比如《朱蒙》《淵蓋蘇文》等,伸出出現了唐太宗李世民被射瞎的劇情,天雷滾滾令人無語。
韓國人聲稱高句麗是他們的祖宗,而事實上,高句麗不僅與如今的韓國沒有任何的民族繼承關系,甚至對於當年朝鮮半島土著政權——百濟、新羅等三韓部落來說,高句麗還是「入侵者」,韓國爭搶別國文化,已經到了可怕的地步。

❷ 韓國拿漢語申遺被拒,又拿兵馬俑去申遺產,結果怎樣了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之一,這也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但韓卻突發奇想,打算將漢字申請為物質文化遺產,結果被聯合國果斷拒絕

之後韓又拿兵馬俑去申請物質文化遺產,結果顯而易見,聯合國將其拒之門外,並發文表示兵馬俑只屬於中國。

言到此處。

韓拿漢語申遺被拒後,又拿兵馬俑申遺,結果可想而知,被聯合國果斷拒絕,並嚴詞警告其不善的行為。

❸ 為什麼韓國這么喜歡「搶」中國的東西去申遺

關於韓國人總是喜歡拿中國的東西去申遺的這問題的答案其實很非常復雜的,這里我們就挑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原因來談一談。

第二、因為地緣相近的緣故,自古以來中國對於韓國的文化輸出都十分的突出,受到中華民族的文化輻射,韓國人也會去過中國傳統的農歷節日,很多古老習俗更是直接照搬的中國,久而久之,一些韓國人就開始忘掉了這些文化的來源,認為這些東西都是韓國自古有之的。

第三、由於韓國本土的資源匱乏,再加上近年來經濟環境的持續不景氣,韓國政府也希望能從聯合國那邊獲取一定的支持經費,而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一種非常適合騙取經常的手段,但是韓國本土的歷史底蘊不夠,自然就會將剽竊目標投向了中國。

❹ 為什麼韓國申遺中國不阻止

自古以來,韓國與中國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同在亞洲,同時在邊境上我們屬於鄰國,在我國古代最為強盛時期,韓國也一直作為附庸國與我國一直保持著緊密的聯系。而我國,也一直在向韓國不斷地輸送著我國的文化,可以說在韓國的歷史中,中國一直作為「老大哥」來帶領著韓國走向了文明。
但是隨著歷史的變故,韓國慢慢獨立了出來成為了一個國家,但是這個民族由於沒有歷史與文化的底蘊,於是他們就開始瘋狂的搶奪其他國家的文化習俗,其中,就與中國在文化習俗上的爭論最為嚴重。然而最可惡的是,韓國的每一次申遺,居然都通過了,這讓我國非常氣氛,也助長了韓國人的囂張氣焰。

在最近一段時間,韓國有一次申遺,然而我國還沒說話,日本首先坐不住了,並讓中國對其說一句公道話,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一、中國與韓國的歷史糾葛
中國和韓國之間有著數不清的歷史糾葛,早在古代,朝鮮半島一直作為我國的附庸國而存在著,我國也一直保持著大國的氣度,朝鮮向我國稱臣納貢,我國則一直保護著他們的安全。要知道,當年為了保護他們,我國一度與日本開戰,從唐朝、明朝和清朝,都有史可查,我國在遼東半島,為了保護韓國與日本刀兵相向。由於日本只是彈丸小國,最終日本遇到我國也只能繳械投降,在唐朝和明朝時期的對日作戰上,我國都以勝利告終。
於是日本也只能臣服與我國,在唐朝時期,大唐盛世,名揚海外,日本也在戰爭失敗後向我國稱臣納貢,不斷地派遣使者向我國學習文化等各種優秀的東西。

而韓國與日本一樣,在唐朝時期不斷地吸取我國最為精華的文化、制度,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科舉制度了,在韓國的科舉制度上,與我國驚人的相似,並且這一制度的沿用非常久遠,最後一次的科舉可以追溯到1893年才廢除。
並且,在當時,韓國就已經出現了「留學生」一說,根據我國《新唐書》中記載,韓國曾經多次派遣「留學生」來到唐朝學習,在894年,在長安的韓國「留學生」高達105人,並且這些留學生在回國後更是受到了重用,說明我國在文化、制度上對兩國的影響非常深遠。
但是由於近代,我國太過於落後,而西方國家更為先進的文化向中國傳播,韓國在歷史文化上與我國漸行漸遠,也脫離我國成為了獨立、自主的政權。但是我國對其文化的影響卻一直存在。

二、韓國申遺我國文化
現在,在世界較有影響力的大國,都有著屬於自己的文化傳統,而恰恰由於中韓之間歷史的獨特性,韓國在這方面極其的少,於是就開始打起了壞主意。為了維護自己所謂的自尊心,韓國開始瘋狂的申遺我國文化。
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端午節了,端午節申遺事件,讓所有國人為之震怒,雖然最後韓國沒有申遺成功,但是這一刻給我們敲響了警鍾。
我們突然發現,其實我國的許多傳統文化都被韓國人搶先申遺,並且都成功了,其中儒家思想是其中之一的代表。要知道,我國近千年來,一直都以儒學作為國學推崇者,儒家思想至今還對我國人民有著深遠的影響。而韓國,僅僅將當年保存下來的儒學私塾改個名字,改成「韓國新儒學書院」竟然申遺成功,如此換湯不換葯的做法,讓人鄙夷。

不僅是儒學,還有中醫的申遺,韓國以在中國《東醫寶鑒》中摘抄的部分文章為依據,聲稱中醫為韓醫,並且恬不知恥的認為中國近千年的中醫都是從韓國抄襲過來的!另外還有中國結、東北一直使用的火炕都被韓國申遺成功,讓人非常氣氛。
然而韓國這一次韓國申遺的項目中,與日本的舉行了300年的節日息息相關,於是日韓兩國的口水大戰就此展開。
三、韓國再次申遺成功
這一次,韓國再次申遺成功的項目為「燃燈會」,這一節日的申遺成功韓國舉國歡慶,雖然也同樣是對我國文化的一種抄襲,但是這一次我國還沒有說話,卻直接觸動了日本的神經。其實所謂的「燃燈節」與我國年會息息相關,每當春節來臨之際,在這一天大家都會掛起燃放燈火,以圖騰的形式來代表古代人民對火的崇拜。

而日本的「睡魔祭」與「燃燈會」幾乎一模一樣,雖然名字不同,但是日本這個節日已經流行了300年之久,韓國這次申遺,日本非常氣氛,認為中國一定要站出來說句公道話,「燃燈會」到底是哪國的文化習俗。
其實我國看到這種情況非常的尷尬,因為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燃燈會」其實是我國的文化習俗,早在東晉時期,我國的佛教歷史就有「燃燈會」的記載,到了唐朝時期,我國更是將「燃燈會」定在了每年的元月十五舉行,如果真的就事論事,那麼「燃燈會」跟日韓兩國半點關系都沒有,都是從我國流傳出去的,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屬於我國的文化習俗,卻讓兩個外部國家爭得頭破血流,讓人非常的無奈。

❺ 怎麼看待韓國「端午申遺」

1、對於韓國端午申遺,要一分為二地看待。一方面,韓國的端午與中國端午風俗完全不同,他們應該叫「江陵端午祭」,這中間的端午借用了中國端午這個節日名稱,這是因為韓國屬於漢文化圈,受中國文化影響很深;另一方面,韓國一個小小的地方祭禮就能夠申遺,這對中國作為擁有端午二字知識產權的數千年文明古國坐擁文化遺產卻無動於衷,無疑是一大諷刺。
2、韓國端午能夠申遺,這說明它具備了申遺的條件,這不應質疑;這是韓國建國以來厲行「文化財」保護戰略的成功表現,這非常值得中國學習。
3、文化傳統及來源看中國,文化繼承及發展看海外,這是目前漢文化的一大發展特點。雖然令人痛心,但無法不正視。中國目前對於文化繼承與保護的相關政策、意識、戰略還很薄弱,缺乏主動性,往往非常被動,這是現實困境。不論端午,亦或是中秋、重陽等節日,中國在主動權上的加強也許還會假以時日;文化戰略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4、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世界的,這句話既真又假。文化是一個民族的,說明這個國家文化保護得好,具有鮮明的民族性;文化是全世界的,說明這個國家要麼文化影響力強,要麼文化在母國衰微外國興盛。遺憾的是,目前我國處於後一種情況。這也是好事,畢竟文化的發展,不是由發源地說了算,誰做得更好,誰就有更大的主導權、發言權。這同國際政治一脈相承。

❻ 古代中國的榫卯技術已被韓國以「大木匠」的名義成功申遺,對此你怎麼看

我個人感到非常的氣憤,榫卯技術是我國傳承了幾千年年的傳統文化,是我國優秀的文化瑰寶,並且我國現在有很多的地方還保留著傳統的榫卯工藝的建築,例如:我國的故宮。當然我們還在使用榫卯技術來建造房屋、傢具等,傳統的榫卯技術還是深受國人的喜愛,相信有很大一部分聽到這個消息一定非常的氣憤。現在有很多人和我一樣想知道,我們還能將榫卯技術重新申遺嗎?很害怕多年之後,未來的人不知道榫卯技術是我國的傳統工藝,這項技藝也徹底變成了韓國的傳統工藝,中國的東西當然還是有中國人自己保存。

我國的榫卯技藝。

在上世紀70年代,在我國的土地上就已經發現了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文化遺址有大量的榫卯結構的文物。曾經我個人以為榫卯技藝是魯班發明的技藝,沒想早榫卯技藝比我想像的還要早很多年,這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榫卯技藝是一種採用凹凸結構的連接方式,凸的部分是榫,凹的那一部分就是卯,這類技藝在我國的傢具、古建築非常的常見,這項技藝也不需要任何的用來固定的釘子,同時這項技藝做出來的建築和傢具也都非常的精美和大氣,不得不佩服古人們的審美

❼ 你是如何看待榫卯技術被韓國申遺成功這件事的

雖然說我國已經在2009年就將榫卯技術申遺成功了,但卻被韓國換了個名稱後也申遺成功,讓不少網友有些憤怒。在我看來,這事確實讓人感到有些不愉快,但這件事算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鍾,畢竟我國傳統文化被盜取的事件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所以有必要加強對傳統文化遺產的宣傳,同時加快傳統文化申遺的腳步。

總的來說,榫卯技術被韓國換個名稱申遺成功是一件很令人感到憤怒的事。

❽ 韓國抄襲中國80餘本中國醫書,並且已申遺成功,對此你怎麼看

在2009年7月31日,韓國古代醫葯學著作《東醫寶鑒》成功申遺,成為聯合國「世界記憶遺產」名錄中第一部醫學著作,這件事無疑振奮了整個韓國,但是事實上,這本讓韓國人振奮的《東醫寶鑒》,應該是韓國人從中國古代醫書上抄過去的。

當然大家別急眼!氣大傷身,先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所謂《東醫寶鑒》。作者是朝鮮宣祖及光海君時代的朝鮮王國的著名醫學家許浚,於光海君2年(1610年)撰成,由於韓國中途遭遇了「壬辰倭亂」(即萬曆朝鮮戰爭)三年後(光海君5年)(1613年)正式刊行。

❾ 韓國申遺了中國的什麼

1、中國節日「被韓國」。2005年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2、中醫「被韓國」。2014年,韓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的該書初刊本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但該書95%的內容均輯錄自中醫著作,並非原創。
3、中國風水「被韓國」。從2003年開始,韓國對「中國風水」進行了重新梳理,還將其列為韓國國家遺產名錄和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4、韓國的申遺項目拔河得到了超過半數的成員國的支持,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9)怎麼看韓國人申遺中國東西擴展閱讀:
韓國的「端午祭」並非中國傳統意義上端午節;韓國沒有所謂的「中醫申遺」,只是將一本叫《東醫寶鑒》的醫書申報世界紀錄遺產;「活字印刷術申遺」同樣屬於張冠李戴,韓國只是有一本佛經入選世界紀錄遺產,這本佛經被認為是現存最古老的金屬活字印刷品。
「申遺」不是專利申請,不等於商標注冊,不是說一個國家申請了某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就等於擁有了該項目的所有權,對於兩個遺產國家共同擁有的同源共享的項目,每一個國家均可以單獨申報,如果列入代表作名錄之後,也不妨礙其他的國家再次單獨申報。
另一方面,「申遺」的本質,是從全人類的角度出發,展示和傳承人類文明的燦爛成果,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既不是一個國家文化水平高下的評判,也無關民族文化的自信與否。
目前,我國共有38個非遺項目入選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優秀實踐名冊,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締約國中入選項目最多的國家,也是三個名錄都有入選項目的唯一國家。

與怎麼看韓國人申遺中國東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3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8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8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9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3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3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