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生活文化都有哪些

韓國生活文化都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4-28 10:05:18

1. 韓國的生活習慣與中國有哪些不同

如下:

1、鞠躬:中國人日常問候可能就揮手打個招呼,但是在韓國這種場景很少見到,只有在朋友間才可能這樣。韓國人在跟年長者、前輩見面都是要點頭鞠躬才足夠禮貌。

2、敬語:中國人在語言上沒有特別明顯、成體系的敬語這種說法,只會在少數詞彙上用更加正式的詞彙來表示尊敬,比如用「您」代替「你」。韓語中有成體系的敬語,在對長輩、前輩、陌生人的時候都必須使用敬語來表示尊敬和客氣。

3、秩序:韓國人遵守秩序,比如:在人多的時候,食堂點餐、上公交、上洗手間、上電梯等各種場景都是需要排隊的;上手扶電梯時,所有人都靠右站,把左邊的空間騰開給緊急的人通過等等。如果你沒有遵守,你可能會受「千夫指」。

餐飲方面韓國與中國的不同

韓國的餐飲除了在飲食習慣、烹飪方式之類的與中國的餐飲有區別之外,在飲食文化方面也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點。

在韓國,大家喜歡抱團吃飯,如果看到有人是一個人吃飯的,大家會「歧視」他/她,會覺得那個人被「孤立」了。但是在中國,一個人吃飯並不是什麼特別奇怪的事情。不過近年來,在韓國一個人吃飯也漸漸開始被人們熟知,漸漸地不害怕一個人吃飯了。

2. 韓國的生活文化

1.韓國是半島國家。

此一特點培養出韓國人相互矛盾的個性。一方面 韓國瀕 臨著大海形成了大海一般豁達的性格,另一方面向北伸展的是無邊無際的大 地,包藏了進軍大陸的熱望。此外,作為半島國家,韓國要扮演緣國和世界 舞台中心地區的雙重角色。從大陸吸收嶄新的文化的同時,也給鄰國的文化 帶來重大影響。在這種情況卞,韓民族形成了文靜而有力,樂觀而傷感的既 矛盾有互補的性格。

2.語言
韓國人共同使用同意的語言和文字,這是形成強烈民族共性的決定性因素。除了在韓國首都漢城使用的標准語以外,還有集中不同的方言,但是濟州島地區方言以外的方言都詳盡,溝通時不造成任何障礙。稱為'Han-Gul'的喊問字母,是5實際朝鮮王朝第四代國王世宗大王的積極倡導下,一批學者創造的。有10個母音和14個輔音,可以組成各種樣式的音節。喊問是世界上最科學的語言體系之一。簡而易學,為韓國文盲少、印刷出版事業發展作除了巨大貢獻。
3,文化藝術
韓國市半島國家。此一特點培養出韓國人相互矛盾的個性。一方面韓國瀕臨著大海形成了大樣一般豁達的性格,另一方面想北伸展的無邊無際的大地,包藏了進軍大陸的熱望。此外,作為半島國家,韓國要扮演緣國和世界舞台中心地區的雙重角色。從大陸吸收嶄新的文化的同時,也給鄰國的文化帶來重大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韓民族形成了文靜而有力,樂觀而傷感的既矛盾有互補的性格。
4,宗教
與將一種宗教指定為國教的國家不同,韓國吸收了世界上的許多宗教。歷史上,韓國受到了薩滿教、佛教、道教和儒教的影響。到了現代,基督教還給韓國人的精神世界帶來了重大的變化。據1995年的人口統計調查,韓國公民的50.7%信教。其中,佛教徒占最大比率,佔46%,其次是基督教新教徒,占信教人口的39%,天主教徒佔13%。

3. 韓國人的生活方式

1、韓食以泡菜文化為特色,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泡菜。韓國傳統名菜燒肉、泡菜、冷麵已經成了世界名菜。韓國有各種飲食,由於其過去處於農耕社會,因此從古代開始主食就以米為主。韓國飲食與各種蔬菜、肉類、魚類共同組成。

2、韓服是韓國的傳統服裝。近代被洋服替代,一般只有在節日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穿。女性的傳統服裝是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看上去很寬松;男性以褲子、短上衣、背心、馬甲顯出獨特的風情。在結婚等特別的儀式中,一般平民也穿戴華麗的衣裳和首飾。

3、傳統的韓國家庭通常是3代或4代人住在一起的大家庭。過去由於嬰兒死亡率高,同時大家庭又被認為是一種福氣,因此都希望多生孩子。但是在20世紀60和70年代快速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同時,韓國實行了有效的計劃生育,每家孩子的人數大大減少。

(3)韓國生活文化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韓國自古即為民俗禮儀之邦,節日眾多,其中盛大隆重的傳統節日更是深深體現韓國人民對傳統的重視。20世紀90年代末,韓國提出了「文化立國」戰略,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振興。

受中華文化影響,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即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也隨著漢文化的傳播很早就傳到了朝鮮半島,成為韓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並傳承至今。在傳統節日文化保護方面,韓國注重立法先行。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韓國政府開始著力進行傳統民族、民間文化的搜集和整理。

在一大批民俗文化學者的倡導和參與下,1962年韓國頒布了《文化財保護法》,通過開展民俗文化遺產調查、認定功能重要無形文化財的保持者或保持團體、資助其進行傳承等方式,將包括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以及有關歷史、自然的知識和實踐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納入保護范圍。

4. 韓國人的風俗習慣

1、韓服是韓國的傳統服裝,近代被洋服替代,一般只有在節日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穿。女性的傳統服裝是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男性以褲子、短上衣、背心、馬甲顯出獨特的風情。白色為基本色,根據季節、身份,所選用的材料和色彩都不同。

2、韓國有各種飲食,由於其過去處於農耕社會,因此從古代開始主食就以米為主。韓國飲食與各種蔬菜、肉類、魚類共同組成。泡菜(發酵的辣白菜)、海鮮醬(鹽漬海產品)、豆醬(發酵的黃豆)等各種發酵保存食品,以營養價值和特別的味道而聞名。

3、韓國現代音樂大致可分為民族音樂和西洋音樂兩種。民族音樂又可分為雅樂和民俗樂兩種。韓國的戲劇起源於古代中國,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劇、曲藝、唱劇、話劇五類。其中假面具又稱假面舞,為韓國文化象徵,在韓國傳統戲劇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4、元宵節和春節、中秋節並稱韓國三大傳統節日。韓國的正月十五叫「正月大望日」,意為「望滿月」。韓國人在正月十五吃由糯米、高粱米、紅小豆、黃米、黑豆等雜糧製成的五穀飯,祈願新的一年五穀豐登。此外,韓國人當天還要吃花生、核桃、松仁、栗子等堅果,喝「清耳酒」。

(4)韓國生活文化都有哪些擴展閱讀

20世紀90年代末,韓國提出了「文化立國」戰略,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振興。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即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也隨著漢文化的傳播很早就傳到了朝鮮半島,成為韓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並傳承至今。

1967年「江陵端午祭」就被韓國政府批准為國家級第13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予以保護,每年吸引國內外大量遊客參與和觀光,同時也使人們從中了解韓國的民俗風情。2005年11月25日,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在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方面,韓國注重立法先行。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韓國經濟還處在起飛前夜,韓國政府就開始著力進行傳統民族、民間文化的搜集和整理。在一大批民俗文化學者的倡導和參與下,1962年韓國頒布了《文化財保護法》。

5. 韓國的傳統文化,和習俗。

韓國傳統文化:

1、韓服

韓服是中國明代漢服傳入朝鮮後發展而成的服飾,它融合了直線和柔和曲線的特點。韓服基本色為白色。根據不同季節,不同身份其著裝的穿法、布料、色彩不同。如遇結婚等特別日,平民也穿貴族們穿的華麗顏色的韓服和裝飾品。

2、高麗人參

韓國的四季氣候特別適合栽培人參,在世宗時代已經有栽培人參的技術,而人參對降雨,溫度,有特別要求現在日本的切片人參,美國的花期人參等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形態各有差別。

3、泡菜

韓國人是一天三頓離不開泡菜的民族。吃辣泡菜歷史是自從1700年代引進了辣椒之後開始的。泡菜種類大致分為辣白菜、蘿卜泡菜、小蘿卜泡菜、黃瓜泡菜等。

4、烤肉

在韓國的飲食文化中,能跟泡菜相媲美的就是烤肉,雖然都會致癌。作為韓國的另一種代表飲食已經得到本國的認可。

5、佛國寺

佛國寺,建造於八世紀中葉新羅時代,是韓國最具代表性的佛教建築物。 1995年12月,被世界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6、石窟庵

石窟庵表現出新羅人的藝術靈感和技術是拂教文化的精華。石窟庵受東海升起的陽光照射發出拂光,是為消除大海的波濤而建造在山頂上。

從而表現了抵禦外敵,保護家園的心願。 在世界上特別受扶桑人歡迎的一種宗教藝術,應該以莊重,嚴肅的態度對待。1995年12月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7、韓國文字

雖然韓文的歷史很短暫,但它具有自己的獨創性。由於韓文的出現,韓國的識字率不到百分之十,其文化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提高。1443年,世宗大王為了讓大眾更容易掌握和記錄文字,仿效漢字開發出了一套簡單的文字,這就是韓文的由來。

8、跆拳道

跆拳道是韓國的傳統武術,是國際上公認的一種體育運動。

9、假面劇

假面劇為韓國民眾劇的開端,產生於朝鮮時代。

10、宗廟祭禮樂

宗廟祭禮樂是朝鮮時代世子大王們祭日時引用中國古代音律演奏的音樂,是重要的無形文化題材。1447年世宗大王以韓鮮的創始為內容作曲的。宗庄祭禮樂發揮了朝鮮音樂界固有的特性,被評論為其樂曲構成接近完美。

11、雪岳山

雪樂山分為內雪樂、外雪樂和南雪樂。內雪樂有彎曲的峽谷,盡顯秀麗的女性美。外雪樂由奇岩絕壁組成,盡顯雄偉的男性美。雪樂山以其著名的岩石、稀有動植物、周邊的劃雪場和海水浴場而聞名,成為韓國(南朝鮮)的觀光名勝。

韓國習俗:

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老,長者進屋時大家都要起立,問他們高壽。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

早晨起床和飯後都要向父母問安。父母外出回來,子女都要迎接。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吃飯時應先為老人或長輩盛飯上菜,老人動筷後,其他人才能吃。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計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左手,並只限於點一次頭。

鞠躬禮節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韓國官員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一下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在社會集體和宴會中,男女分開進行社交活動,甚至在家裡或在餐館里都是如此。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後鞠躬致祝辭,最後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

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

要離去時,主人送到門口,甚至送到門外,然後說再見。

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不宜送外國香煙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

在贈送韓國人禮品時應注意,韓國男性多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須刀等。女性喜歡化妝品、提包、手套、圍巾類物品和廚房裡用的調料。孩子則喜歡食品。如果送錢,應放在信封內。

若有拜訪必須預先約定。韓國人很重視交往中的接待,宴請一般在飯店或酒吧舉行,夫人很少在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韓國傳統文化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韓國風俗與禁忌

6. 韓國人的生活習慣,愛好和流行什麼

,運動:高爾夫,因為在韓國打很貴。
2,食物:主食當然是韓國菜,烤肉,冷麵,每個人都自豪得不得了。如果帶他們吃其他中國菜就一定要挑環境非常好的,人家不講什麼小破地方但是東西好吃,因為味蕾壓根兒就有差別。至於具體個人愛吃什麼你自己去了解,口味不同,有的很喜歡PIZZA,有的就不喜歡。很多人中意火鍋。但個人建議請客的話請日本生魚片最好(不是壽司哦是生魚片!那種整條片了還會動的),因為那個在韓國也超級貴!一般人吃的機會簡直沒有。請吃烤肉也不錯,因為吃的時間很長,可以邊烤邊聊,別的菜不熟悉就別亂請了。但是一般來說他們很講究口味,不是是烤肉就可以的,不正宗的話反而不好。統一的特點是他們不喜歡油膩。對中國式的辣也沒有什麼熱情。認為是干辣沒有回味。
3,零食:沒有特別,不過點心是很好的,韓式點心吃過但是沒有研究,一大盒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可以送禮物。還有就是西式糕點,義大利的CHEESE蛋糕很流行,或者法式風格。也可以送精美的果籃,放點熱帶水果,不過這就是偶爾的小禮物了,畢竟人家來久了不比剛來時。
4,衣著:整潔,一定要整潔。很多韓國人詬病中國人不愛洗澡,身上有味道。的確有的人做的實在不好,也不好反駁。至於風格,盡量觀察對方怎麼穿,和自己風格接近不接近,反差不要太大就好,其實大部分韓國人能接受的風格很廣,但不能接受胡亂搭配,那樣不是是風格。總之就是得體整潔。(當然做朋友的話無所謂,合不來就散,但看起來LZ是商務一類)首飾的話偏好金。有的人認為銀是窮人的飾物。注意觀察的確金比較常見。但整體說來不像日本人的飾物那麼誇張。
5,休息:練歌房(KTV),當然要去韓國人聚集多的地方的,那裡才會有很多韓國歌,喝啤酒,燒酒,各種酒。一般不只一家酒吧,喝一喝要換地方才盡興。不一定在酒吧喝,吃飯的地方就開始喝,酒吧是後來的事。舞廳(夜店)。在本國唱歌都會有歌房小姐作陪,和日本一樣,簡直沒有沒有的。在中國就算了。跳舞總體說來女的比男的喜歡去。按摩——當然指真的按摩啊。尤其是那種好的盲人按摩,韓國人非常喜歡,女的也會去(不過女的不方便一起會談,按摩一般要光身的)。浴池就算了,這邊沒什麼像樣的。

貼士:和韓國人打交道禮節非常重要,尤其你比對方小的話。不可以和比你大的人一起抽煙。喝酒要別過臉去,並且對方酒杯一空要馬上主動為對方斟酒。手的動作也有規定,多看看學一下。規矩很多,雖然你不是韓國人但要是你年級比對方小還是那樣做了,對方心裡還是會很不舒服,所以要多觀察,最多犯一次,然後就要記下來。

7. 韓國獨特的文化習俗有哪些

1.韓國的文化習俗:
(1)韓國的節假日:
# 全國性假日(公休日):
1. 1月1日 元 旦 節
2.1月1日《陰歷》 春 節 連 休 日(三天)
3.3月1日 三一節,獨立運動紀念日
4.4月5日 植 樹 節
5.5月5日 兒 童 節
6.4月8日《陰歷》 佛祖釋加牟尼誕辰日
7.6月6日 獻 忠 節(紀念革命先烈)
8.7月17日 制 憲 節(紀念憲法頒布日)
9.8月15日 光 復 節(韓國國慶日)
10.8月15日《陰歷》 仲秋節連休日(三天)
11.12.10月3日 開 天 節
12.12月25日 聖 誕 節
# 春節與仲秋:
A.農歷一月一日與農歷八月十五日是韓國最大的節日,也是韓國傳統的連休公休日。大多數韓國人穿上韓服,帶上如山的禮物回到老家故鄉,平常不在一起的親戚們為了祭祀祖先都要匯聚一堂。
B.這兩個日子都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新年是對新的一年的問候,仲秋這意味著對一年豐富收獲的感謝,在古代,人們集中在這一時期,表演古代流傳下來的農樂。
C.春節的早晨,要舉行祭祀祖先的茶禮。茶禮結束後,孩子們要向大人們問候新年,這叫做新拜,即我們所說的拜年。這時,孩子們會從大人們那裡得到叫做「新拜頓」的「壓歲錢」。春節期間,有雙六、放風箏、農樂等民俗游戲。到了仲秋節的時候,也要舉行茶禮,這個時候要用該年結出的果實祭祀祖先。女性親戚們集中在一起製作松糕,這也是仲秋節的一大樂趣。此外,還要進行掃墓,仔細到將墓地整理干凈。仲秋節期間,要有摔跤、拔河等民俗游戲。在南部海邊地區,月圓之下,婦女們要圍成一圈,跳集體舞。
D.春節與仲秋時,因為地方出身的人要回家探親,漢城的街道上車水馬龍的景況一下子消失殆盡。韓國稱為「民族大移動」,漢城成了「空城」。相反,前往地方的交通工具則非常之混亂。這前後幾天內,商店也幾乎都休息,所以這一時期旅遊時要特別注意。
(2)服飾:
# 韓民族固有的服裝叫做韓服。現在,隨著服裝的西化,年輕人除了冠婚喪祭(成人、結婚、出葬、祭祀)之外,很少穿著韓服,只是在老年人中仍然可以見到將韓服作為平時的服裝穿著的人。
# 韓民族歷來喜歡穿白色素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稱,對此,我國和朝鮮史書都早有記載。至今,每到夏秋之間,農村老年人當中,身著一身白的人依然隨處可見。對於朝鮮人喜歡穿白衣習俗的形成原因,歷史上曾有不少說法。其中,認為喜穿白衣源於崇拜太陽神的說法比較普遍。因為太陽總是白的。可能是由於這種原因,韓國人在顏色上也喜歡比較淡的顏色,諸如天藍色、白色、黃金色等。不喜歡大紅色等深色,無論是穿衣還是買東西,送禮品包裝時等。
(3)禮俗:
# 儒教:在中國失去宗教性而只將其作為道德規范的儒教,在韓國則作為一種宗教,受到很多人的信仰。在李氏朝鮮時期作為國家統治思想的儒教,即使在今天,也對整個韓國社會依然產生重要的影響。由儒教而培養起來的道德觀、社會觀在韓國人的精神世界中依然發揮著重要的支配作用。比如在韓國男孩子很受重視,講究長幼之序、孝道及男女之別等。下面的一些禮儀習俗大部分與儒教有關。
# 韓國的一些需要注意和知道的禮儀習慣:
A.姓與籍貫:
# 正如大家所知,在韓國的姓氏當中最多的是金姓,其次為李、朴、崔、鄭。以上的5個姓(五大姓)占韓國總人口的50%以上。姓氏的總數在韓國總共只有300個左右,姓多數用單字,但也有少數復姓的,如南宮、獨孤、乙支、諸葛、單於、皇甫等。韓國人結婚後,夫妻仍保留各自原有的姓。
在韓國,很重視始祖發祥地的籍貫。姓氏與籍貫相同的情況下(同姓同籍貫),被視為同一父系血緣關系,法律上不允許結婚。同姓但不同籍貫的情況下,比如同樣是姓金,金海的金某與籍貫是慶州的金某允許結婚。
B.行禮及飲食禮節:
☉飯桌上擺餐具時,將飯碗放在左邊,將湯類放在右邊。吃飯時,等長輩先拿起筷子,後輩才可以開始吃;招待客人時,主人先拿起筷子,而吃畢,則等客人先放下筷子後,主人 才可以放下筷子。
☉在韓國手拿湯碗直接放在嘴上喝不禮貌,要用餐具。還有,喝湯的時候,盡量要用勺子,筷子只用語夾菜的。
☉韓國是一個深受儒教影響的國家。除非從事特別服務的女子之外,未婚的女子不能給男人斟酒,給男人斟酒只限於對自己的父母、丈夫。如果按照國內的習慣給男人斟酒會令人蔑視,需特別注意。當然,女性之間沒有關系。
☉跟韓國人喝酒時,要等杯子全喝乾之後再倒酒,不能中途添酒。
☉倒酒時,一定是左手放在右手肘下部,用右手斟酒。由於受儒家傳統的影響,在年長者面前飲酒要有所收斂,同時不經允許,不能在包括雙親之內的長輩人面前吸煙。
☉被勸酒和飲酒時,要把臉略微側向,以示禮節,切記不能端起酒杯麵向別人一飲而盡。
☉喝酒時共用酒杯的情況,韓國人為表示對客人和朋友尊敬和雙方的深厚感情,用自己的酒杯來勸酒。
☉韓國人不喜歡偶數字,而喜歡單數字,這點跟我們中國人有區別。比如送禮,不象我們一般都得送雙數。他們一般不喜歡6、8等,而喜歡5、7等。
C.韓國所有商品以內稅的方式包含了10%的附加稅。酒店的房費也需要交10%的稅金。另外,酒店、餐館除稅金外還要加10%的服務費。韓國的電壓有110伏和220伏兩種。
D.徵兵制度:韓國採取徵兵制度,成年男子有義務服30個月的兵役(考上大學的話縮短為27個月。另外除陸軍以外,兵役時間略有不同。根據徵兵檢查結果,也有的家庭出勤務或者免除兵役的情況。)對正值青春旺盛時期的韓國年輕人來說,中斷學業和戀愛,是他們最大的苦惱。也都想法設法逃脫兵役。
5.韓國交通:在韓國首先要注意的是交通安全。韓國是以車為主的國家,所以在過人行橫道時一定要小心。韓國信號燈的時間極短,不能按照國內的速度過路,由於信號的迅速變化,最容易發生交通事故。而且韓國的車速比國內的車速要快的多。另外,在韓國做車必須要記好安全帶。韓國是交通事故發生率較高的國家,據《韓國日報》統計,韓國每10萬人口的交通事故死亡率佔世界第5位,大概每年10300人左右。
6.韓國飲食:
(1)米飯是韓國人的傳統主食。韓國婦女很講究做米飯的功底,做出的米飯軟硬適度,不糊不稀,利於消化,連食不厭。
(2)大醬湯是日常飲食中的主要副食。大醬湯是大醬水裡放入白菜、蘿卜或海菜、山菜等蔬菜煮沸而成。此外還有牛肉湯、雞肉湯、魚湯、狗肉湯、豬肉湯等。韓國人一般不愛喝粥。
(3)醬和泡菜:醬是韓國副食中的最基本的調味料。醬的種類很多,如青醬、大醬、辣椒醬、汁醬、小豆醬等。特別辣椒醬味道獨特,有米糕辣椒醬、芝麻辣椒醬、糯米辣椒醬等多種。泡菜是韓國傳統菜類,種類繁多,不過以白菜泡菜為主。白菜泡菜出現於18世紀。做白菜泡菜,先將白菜洗靜,在鹽水裡浸泡一段時間,撈出來後再洗靜,在白菜瓣內外均勻到抹上用辣椒、蒜、姜、水果等原料調成的調料(有的還放入新鮮魚蝦等海味),放入缸里,儲藏在地窖里,讓其在零度左右的溫度條件下慢慢發酵,等產生乳酸後開始吃。白菜泡菜酸辣香甜,爽口開胃,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C。泡菜是韓國人每餐必備的菜餚。
(4)打糕、冷麵:打糕有糯米打糕、小黃米打糕、大黃米打糕等。做打糕,先將粘米蒸熟,後放在打糕槽或石板上,用打糕椎把米粒碾成團,輪番捶打而成。吃的時候,用刀切成塊,蘸著蘸糕面或白糖、蜂蜜吃。蘸糕面用大豆、綠豆、小豆或芝麻、蘇子等料製作。冷麵是韓國特色冷食,它用蕎麥粉、小麥粉、澱粉摻和而成。冷麵有「七分湯,三分面條」的說法,很講究湯的味道。冷麵湯用牛肉或雞肉涼湯做,湯的調料用雞絲肉、牛肉片、蘋果片、雞蛋絲、芝麻、香油、辣椒面、醋、青醬等,具有涼爽、酸甜、開胃的特點。冷麵是冷食,但韓國人卻不分春夏秋冬都愛吃,有些人在孩子生日、婚禮、節日里也備冷麵招待親朋好友。
(5)韓國特製飲食品:
A.節日飲食品:有春節的年糕湯(喝年糕湯長一歲)、正月十五日的葯飯、端午節的蒿糕、仲秋節的松糕等。
B.季節飲食品:夏季的狗肉湯和參雞湯、秋季的新蒸糕、冬季的烤牛肉和神仙湯(火鍋)。韓國人喜歡吃狗肉,三伏天吃狗肉湯,滋補身體,把狗肉湯稱為補身湯。v

8. 對韓國文化,你有什麼了解呢

隨著韓國的潮流,現在越來越加的流行,很多人都非常想要了解韓國的文化。那麼韓國是有哪些需要人們注意的文化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韓國的文化。我的文化還是比較好了解的,因為他在中國的附近。韓國的美食和迷信的文化是比較出名的,很多人認識韓國,這是因為韓國的明星非常的出名。那麼韓國的美食也讓很多人所了解,韓國的泡菜涼面等等。

三、韓國的傳統性

韓國雖然被韓流所席捲,看起來比較開放,但是女性的地位還是很低的,基本上女性都要服從婆婆的安排,並且要為家做飯,不能夠出去工作,這都是非常不公平的行為。所以韓國的傳統性還是比較厲害的,很多人到韓國最接受不了的也就是男生對女生的傳統性的要求。韓國文化小編了解的就是這三點了,有什麼需要補充的,請在下面給小編留言

9. 韓國的特色文化風情有哪些

韓國文化風情:

韓國的文化受中國影響十分明顯,早在唐朝時期,朝鮮半島的新羅國就專門派人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以及治國的策略,甚至有些東西直接照搬照抄地拿回去,中國的文化對新羅國影響十分久遠,新羅也因為吸收了中國的文化而強大起來因此統一了朝鮮半島。

韓國的美術主要包括繪畫、書法、版畫、工藝、裝飾等,既繼承了民族傳統,又吸收了外國美術的特長。其中假面具又稱「假面舞」,為韓國文化象徵,在韓國傳統戲劇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朝鮮服是韓國、朝鮮、以及中國朝鮮族的傳統服裝,起源於中國明朝的服裝,比較有民族特色。近代被洋服替代,一般只有在節日
韓國長鼓舞
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穿。女性的傳統服裝是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看上去很寬松;男性以褲子、短上衣、背心、馬甲顯出獨特的風情。白色為基本色,根據季節、身份,所選用的材料和色彩都不同。在結婚等特別的儀式中,一般平民也穿戴華麗的衣裳和首飾。最近,增加實用性的生活朝鮮服很受歡迎。
韓服的種類:朝鮮服可以根據身份、功能、性別、年齡、用途、材料進行分類。在現代使用觀點中,按用途分最具代表性。根據生活風俗用途,朝鮮服可分為以下幾種
1
節日服
2
花甲宴服
3
周歲服
4
儀式禮服
5
婚禮服
風景名勝:

景福宮(경복궁):韓國朝鮮時代最大的王宮。景福宮是李朝(1392~1910年)時期首爾的五大宮之一,也是李氏王朝的正宮,具有500年歷史。景福宮是李朝的始祖——太祖李成桂(1392~1398年在位)於1395年將原來高麗的首都遷移時建造的新王朝的宮殿,位於首爾北部,因此也叫「北闕」。
青瓦台:韓國總統府。韓國政治中心青瓦台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它的靑瓦,一到青瓦台首先看到的是主樓的靑瓦。

10. 韓國的民風民俗,生活習慣,社會文化是什麼樣子的

民風民俗韓國傳統服裝

韓服是韓國的傳統服裝, 優雅且有品位。 近代被洋服替代。 只有在節日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穿。 女性的傳統服裝是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 看上去很優雅: 男性以褲子, 短上衣, 背心, 馬甲顯出獨特的品位。 白色為基本色, 根據季節, 身份, 材料和色彩都不同。 在結婚等特別的儀式中, 一般平民也穿戴華麗的衣裳和首飾。 最近, 增加實用性的生活韓服很受歡迎。

宮中服裝

「朝鮮王朝」時代,隨著儒教地位的鞏固,衣著上也開始重視形式與禮節。 「朝鮮王朝」大禮服是祭禮服。 大禮服也稱冕服, 戴冕冠。 穿冕服。 冕服是宗廟, 社稷等祭禮或正初,冬至等大節日里穿的衣服。 王妃穿大禮服一翟衣。

現代韓國服裝的特點

出位設計

標新立異的不對稱設計,是「韓流」中最典型的款式。比如去年開始流行的裸露一側肩部的單肩設計,給追求時尚的女孩們帶來意外的驚喜。而這種不對稱設計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韓式服裝上:裙長變得不規則不對稱,裙子下擺被設計成斜線的不對稱或完全的不規則,使穿著更有動感。領部的獨特設計,前襟的不對稱設計,都給夏日服裝注入新鮮的感受。

背心時尚

炎炎夏日裡,漂亮的背心是不可或缺的時尚標簽。色彩上的豐富、緊身、適當的透、露,營造性感氛圍,是韓式背心的追求。而重整旗鼓、卷土重來的肚兜成為時尚舞台的一個重要角色。新款的肚兜色彩繽紛、面料各異;設計細節也不盡相同,有全露背的、半露背的,還有幾乎不露背的,像吊帶裝一樣。但肚兜的明顯特徵都被保留:頸上有吊帶,胸前呈菱形,尖尖的下擺。這種新式肚兜可與多種服飾搭配,並可出入多種場合。夠膽量,也可單穿,在驚艷的目光里放肆一回。

張揚個性

韓式服裝最吸引人的地方還在於它所運用的誇張手法,它滿足了都市裡忙忙碌碌的人們渴望宣洩的心情。個性的張揚就是快樂的源泉:寬就寬到極至的闊腿褲,瘦便瘦到極至的緊身衣。你可以嫵媚到極至:純白色緊身背心,嫩粉色的綉花長褲,一舉手,一凝眸,都散發無盡的女性魅力;你也可以神秘到極至:黑色無帶背心配黑色的闊腿長褲,本色的魚網長裙,一個令人目光追尋的神秘女郎。

哈韓配飾

韓國的配飾也很豐富,今年熱門的是腰帶和腰鏈,而金屬鏈和一些金屬彩色服品組合的腰鏈紅得要命,搭配牛仔褲和裙子都很搶眼。而一種用布繩編織成的各色腰帶也是火爆的熱門配件。 包韓國的包似乎不如日本的包那樣酷,但是卻很時髦,一些花布包與牛仔包是最流行的。尤其是牛仔包的花樣繁多,有的銹上復雜的圖案有的釘上各種彩珠或小石頭,有雙肩也有手拎,樣式特別多。

鞋牛仔涼鞋,以釘鉚釘的最時髦,綁帶的高根涼鞋也受到歡迎,是第一熱門,花布面料的拖鞋也很好賣,結合了一些韓國民俗的圓口皮拖鞋也很有特色。

首飾其他裝飾品如手鏈項鏈耳環等則更精細,一些細小鏈子和彩色珠子,水晶或是透明的玻璃做成的首飾最適合露肩裝的搭配。也比較適合上班一族的時尚女性。

圍巾它似乎是韓國女人今季的最愛,有的在柔軟的面料上綉出曼妙古典的花朵,有的是用燦如寶石的珠子、亮片、細膩釘出宛若印花般的紋理,有的是以同色系的花紋,作出類似燒花的感覺……再繫上各式各樣的結,在脖子上輕舞。還有那能隱約透出肌膚的長筒襪,把色彩用到了極至,有的與身上的衣服相呼應,有的卻艷過了衣服很多倍,潔白、淡紫、純黑、天藍……跳躍的色彩為身上的服裝增添了活力與嫵媚。
飲食生活的變遷

韓國人從三國時期開始,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飲食結構和飲食生恬習慣。這與農業特別是種植業和家庭飼養業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三國時期,已經普遍種植穀子、高梁、黃米、大豆、大麥和稻子等農作物。在南部地區普遍種植稻子。糧食結構決定了人們的主食結構,所以主食的種類已相當豐富。這個時期家庭普遍飼養馬、牛、狗、豬、雞、鴨等家畜和家禽。這些家畜和家禽給人們提供了豐富的副食來源。人們還掌握了許多副食品的加工工藝,比如用大豆榨油,做大醬,將魚和肉做成干或醬供長期保存。

高麗時期的主食也是以各類米飯為主,其中小米飯和大米飯佔主要地位。作為副食的蔬菜有蘿卜黃瓜、茄子、蔥等。其中以蘿卜為主。用蘿卜做泡菜冬季食用,做醬夏日吃。這時期也發明了豆腐加工工藝,並學會了製做密麻花、油茶、酒、糕、糟米飯、紅小豆粥等食品。其中,密麻花最知名。密麻花是將牛肉、雞肉、豬肉等經煮、曬加工而成的——種食品。

李朝時期隨著農業的發展,水稻種植非常普及,人們開始以大米為原料加工各種各樣的特製食品。

17世紀至19世紀前期,各地開始種植辣椒、土豆、南瓜、玉米、白菜等。隨著這些蔬菜和糧食作物的種植,更豐富了人們的飲食品種。韓國人喜食辣椒習慣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這一時期的日常主食有各種米飯、粥和湯,副食有大醬、泡菜和魚醬等。除此之外,每逢節日,人們也製做各種適合節日特點的特殊飲食,比如糕、面條、烤肉(魚)、燉菜、葯飯、五穀飯等.神仙爐(火鍋)也開始盛行。人們還學會了製做各種糖果和飲料,比如麥牙糖,油蜜果、花茶(一種飲料)、柿餅汁等。隨著銅冶煉技術的發展,人們開始比較普遍使用銅制餐具,取代了原來的木製和陶瓷餐具。這些飲食生活習慣幾乎原封不動地流傳到20世紀初,其中許多流傳至今。所以,可以說這一時期為傳統生活習俗的形成時期。

主要節日還有特殊飲食。比如正月初吃糯米飯,艾蒿糕;端午節吃山牛蒡葉餅;重陽節喝菊花酒;冬至吃紅小豆粥等。高麗時期,飲食工具花樣繁多,包括銅器、陶器、瓷器、木器等,特權階層用金、銀器。當時用餐多用小飯桌,只在宮中或國宴上用較高的大桌。

現代社會,隨著韓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生活習俗也有所變化。副食品也被加工得更加精美,但飲食結構和食用方式基本保持了原來的特點。

飲食生活方式的特點

韓國飲食生活方式在其漫長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民族特色。表現在飲食結構方面,主食以大米飯為主,即使其他穀物也要加工成干飯狀食用。另外,湯為飯桌上的必備之物。副食中,韓國人特別喜食野菜,比如桔梗、蕨菜、水芹菜、沙參、茶菜、蒲公英、小報菜等。肉魚類中,以牛肉、狗肉和明太魚為主。

另外,韓國人還有飲用涼水的生活習慣,很少像中國人這樣喝開水、喝茶。表現在食品的食用方式上,韓國人食用魚、肉、蔬菜,比較清淡,以涼拌和生拌為主要加工方式,且每道菜中,辣椒為必不可少的調料。相對而言,韓國人不太喜歡炒菜和燉萊。韓國人在日常飲食中,主食以米飯為主,輔之以各種雜糧;以湯、泡菜、醬為主,包括部分炒菜。

韓國人在其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其飲食生恬習慣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盡管現代韓國社會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大量吸收了西方的生活方式,但韓國是一個非常尊重傳統的國家,其傳統的飲食生活方式較為完好地繼承與發展至今。韓國傳統家庭理念 傳統的韓國家庭通常是由居住在一起的幾代人所組成的大家庭。為了家庭的穩定和安全,每個家庭都養育了許多孩子,因而經常有10多個甚至更多的家庭成員。然而隨著社會的現代化,這種大家庭正在消失。現今的新婚夫婦趨向於自己生活,而不是和其他家庭成員共同生活在一起。在韓國家庭中,一家之主通常被認為是最高權威,家長發號施令,其他人唯命是從。服從長輩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並且是一種最值得稱頌的美德。不言而喻,家長對所有家庭成員都要公平對待。在韓國人的傳統觀念中,一個男人在他能管理國家之前,首先要修身養性,管理好自己的家庭。男子被賦予代表、供養和保護家庭的責任以及發號施令的權力。家庭中的秩序來自自下而上服從,即子女服從父母,妻子服從丈夫,傭人服從主人等等。幾個世紀以來,儒家思想一直支配著韓國人的生活和思維方式,而且在各種人際關系,儒家思想仍然受到尊重。韓國人至今仍然十分強調子女對父母和祖先要孝,對配偶要貞,對朋友要信,盡管對統治的忠和對老師的敬,看來多少已經喪失了它們在傳統社會中的五種最受尊重的道德標准中的主導地位。韓國的寓言和傳說多講述兒女的孝心和節婦烈女的故事。韓國的家庭生活正隨著社會的現代化和男女平等而迅速改變。1991年1日生效的經過修改的家庭法促進了男女平等。家庭法確立了男女財產平等權,並且第一次為離婚婦女提供了關於財產和子女監護的選擇權。獨立生活的年輕夫婦越來越多,他們在使自己適應正在改變道德價值和社會環境韓國人的社交禮儀及禁忌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老,長者進屋時大家都要起立,問他們高壽。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早晨起床和飯後都要向父母問安;父母外出回來,子女都要迎他人才能吃。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吃飯時應先為老人或長輩盛飯上菜,老人動筷後,其他人才能吃。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計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左手,並只限於點一次頭。鞠躬禮節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韓國官員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一下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在社會集體和宴會中,男女分開進行社交活動,甚至在家裡或在餐館里都是如此。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後鞠躬致祝辭,最後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你要離去時,主人送你到門口,甚至送到門外,然後說再見。 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不宜送外國香煙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在贈送韓國人禮品時應注意,韓國男性多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須刀等。女性喜歡化妝品、提包、手套、圍巾類物品和廚房裡用的調料。孩子則喜歡食品。如果送錢,應放在信封內。有拜訪必須預先約定。韓國人很重視交往中的接待,宴請一般在飯店或酒吧舉行,夫人很少在場。 政府規定,韓國公民對國旗、國歌、國花必須敬重。不但電台定時播出國歌,而且影劇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國歌,觀眾須起立。外國人在上述場所如表現過分怠慢,會被認為是對韓國的不敬。 韓國人禁忌頗多。逢年過節相互見面時,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生氣、吵架。農歷正月頭三天不能倒垃圾、掃地,更不能殺雞宰豬。寒食節忌生火。生肖相剋思婚姻,婚期忌單日。漁民吃魚不許翻面,因忌翻船。忌到別人家裡剪指甲,否則兩家死後結冤。吃飯時忌帶帽子,否則終身受窮。睡覺時忌枕書,否則讀無成。忌殺正月里生的狗,否則三年內必死無疑。 與年長者同坐時,坐姿要端正。由於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時,賓主都應席地盤腿而坐。若是在長輩面前應跪坐在自己的腳底板上,無論是誰,絕對不能把雙腿伸直或叉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或侮辱人。未徵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級、長輩面前抽煙,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飯時不要隨便發出聲響,更不許交談。迸入家庭住宅或韓式飯店應脫鞋。在大街上吃東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認為是粗魯的。 照相在韓國受到嚴格限制,軍事設施、機場、水庫、地鐵、國立博物館以及娛樂場所都是禁照對象,在空中和高層建築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SPAN></SPAN></SPAN></FONT>

閱讀全文

與韓國生活文化都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3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7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9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3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