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飛龍號航空母艦有哪些缺點
飛龍號航空母艦是日本帝國海軍設計建造的一艘航空母艦。
飛龍號航空母艦是蒼龍號航空母艦的改進型,與「蒼龍」號一樣屬於第二次船艦補充計劃中建造的艦艇之一。最初設計是「蒼龍」號的同型二號艦。
根據航空母艦赤城號和加賀號的改裝經驗與蒼龍號的施工經驗,對飛龍號進行更多修正的設計。完工後與最初設計變化很大,飛龍號與蒼龍號的艦型已相差甚遠。飛龍號航空母艦由橫須賀海軍船廠建造,1936年7月8日開工,1937年11月16日下水,1939年7月5日完工。
日本海軍基於「友鶴事件」以及「第四艦隊事件」的教訓,對「飛龍」號的設計也產生影響。飛龍號和蒼龍號比,進一步加強了艦體結構強度,提高了艦艏干舷,改進了裝甲防護,飛龍號比蒼龍號稍寬一些,排水量比蒼龍號更大,有別於「蒼龍」號的雙船舵設計,「飛龍」號則改為單船舵。
飛龍號航空母艦最大的變化是島式上層建築改到了左舷。當時海軍航空本部對「飛龍號」的設計提出建議,島式上層建築的理想位置應該盡可能靠近船體中部,中部也是煙囪的最好位置,於是乾脆把島式上層建築移到左舷。
按日本海軍的邏輯,兩艘姊妹艦在並行時,准備在左邊艦上(蒼龍號)降落的飛機,在上空整理隊形或返航准備降落時,可以向左盤旋;在右邊艦上(飛龍號)降落的飛機可以向右盤旋,兩艦的飛機不會發生空中交通沖突。這種見解在航空母艦「赤城」號和「加賀」號進行現代化改裝的時候就被採納了。
但英國航空母艦的實踐已經表明,飛行員在降落過程中一旦碰到麻煩,由於某些原因往往向左轉,左舷島式上層建築造成的降落事故比右舷多一倍。實際上,「赤城」號在「飛龍」號竣工之前完成改裝,實踐表明並不象想像中的那樣,但要補救「飛龍」號上層建築配置在左舷的問題已經來不及了。
㈡ 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隼鷹號飛鷹號的標准排水量和載機量。
赤城號
標准排水量 29,500噸
36,500噸(改裝後)
滿載排水量 34364噸
41,300噸(改裝後)
全長 260.67米
249.17米(飛行甲板)
全寬 31.32米
吃水 8.71米
飛行甲板 {{{飛行}}}
鍋爐 {{{鍋爐}}}
動力 技本式蒸氣渦輪引擎8具驅動4具螺旋槳
極速 31.2節
續航距離 8200浬(16節)
出力 133,000匹
安全深度 {{{潛行}}}
乘員 1,630人
艦載機 標准66、備用25
艦戦18、艦爆18、艦攻27(1941年12月)
武裝 新造
10座20厘米艦炮
6座12厘米連裝高角炮
14挺20毫米連裝機槍
改裝後
6座20厘米艦炮
6座12厘米連裝高角炮
14挺20毫米連裝機槍
加賀號
標准排水量 28,000噸
38,200噸(改裝後)
滿載排水量 43,600噸(改裝後)
全長 230米
240米(改裝後)
全寬 29.6米
32.5米(改裝後)
吃水 8米
9.5米(改裝後)
艦載機 標准72、備用18
艦戦18、艦爆27、艦攻27(1941年12月)
武裝 10門200毫米主炮
16門8座127毫米高射炮/高角炮
22座25毫米機槍
蒼龍號
標准排水量15900噸,公試排水量18800噸,滿載排水量19800噸
總長227.35米,寬21.34米,型深20.4米,吃水7.6米
飛行甲板長216.9米,寬27米
動力裝置:8台鍋爐,4台蒸氣輪機,4軸,主機輸出功率152,000馬力
最高航速34.5節,續航力7680海里/18節
武備:雙聯裝127毫米口徑高平兩用炮6座,雙聯裝25毫米口徑高射炮14座
艦載機:57架(最多可達73架),戰斗機16架(含預備機4架)、攻擊機12架(含預備機3架)、轟炸機36架(含預備機9架)、偵察機9架。艦戰18架、艦爆18架、艦攻18架(1941年12月)。
編制艦員1100人
飛龍號
標准排水量17900噸,公試排水量20165噸,滿載排水量21900噸
總長227.35米,寬22.32米,型深20.5米,吃水7.84米
飛行甲板長216.9米,寬27米
動力裝置:8座鍋爐,4台蒸汽輪機,4軸,主機輸出功率153,000馬力
最大航速34.3節,續航力7670海里/18節
武備:雙聯裝127毫米口徑高平兩用炮6座,三聯裝25毫米口徑高射炮7座,雙聯25毫米口徑高射炮5座
艦載機:常備64架,一說為58架。(滿載時可達71架)。
艦員編制1101人
隼鷹號
標准排水量 26,949噸(改裝後)
動力 127,400馬力
飛行甲板長度 812英尺
航速 最大25節
主火炮 5英寸火炮12座
防 空 火 炮 25mm高射炮76座,13mm高射機槍28座
標准艦載機 53架
艦員 1224人
飛鷹號
標准排水量 26,949噸(改裝後)
動力 127,400馬力
飛行甲板長度 812英尺
航速 最大25節
主火炮 5英寸火炮12座
防 空 火 炮 25mm高射炮76座,13mm高射機槍28座
標准艦載機 53架
艦員 1224人
太平洋戰爭開戰初期,日本海軍為彌補航空母艦的不足,開始把兩艘快速郵船改裝為航空母艦,就是飛鷹級二艦:隼鷹(Junyo)和飛鷹(Hiyo)。
飛鷹級於1942年改裝完成,航速25節,在建成後編入同一航空戰隊,其航速不足以跟上第一,第二及第五航空戰隊的主力航母。但由於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海軍主力航空母艦損失殆盡,飛鷹級兩艦反而成為戰爭中後期的主力航空母艦,多次出現在戰場上。
㈢ 大連到仁川的飛龍號船設施
大仁的船隻在大連港有,下車後到勝利廣場周邊打聽13路車站,那車是最快的到大連港,路途不遠,終點站就是~~建議你最好帶足食品,物品,因為大連港周邊的小賣鋪物品貴,東西樣式還少~~
㈣ 飛龍號航空母艦的概況
「飛龍號」(Hiryu)(ひりゅう)航空母艦屬「蒼龍」級中型艦隊航母,與之前建造的帶有濃厚實驗性的「鳳翔號」,以及主力艦改裝航母「赤城號」、「加賀號」不同,「蒼龍」級是日本帝國海軍設計建造的第一型專用航空母艦。 按照「蒼龍」級最初的設計思想,是裝備重炮的大型航母,但隨著艦載機性能的不斷提升,航空母艦需要盡可能搭載更多的飛機。同時受限於《華盛頓條約》對航母總噸位的限制,日本海軍改變了航母搭載重炮的設計習慣,改為專門搭載飛機。為了在嚴酷的條約限制下建造更多的戰艦,日本的航母建造和巡洋艦、驅逐艦一樣,明顯武備過重,顯得頭重腳輕,機構強度不足。
1934年的「友鶴事件」 以及次年的「第四艦隊事件」 ,終於令日本海軍意識到忽視艦船復原性及結構強度的巨大風險,遂對「飛龍」號的設計做了調整。
與「蒼龍」號比,「飛龍」號進一步加強了艦體結構強度,外觀上的重要表現之一是大大提高了艦艏干舷。另外,由於改進了裝甲防護,「飛龍」號比「蒼龍」號稍寬一些,排水量比後者更大(標准排水量增加2000噸)。有別於「蒼龍」號的雙船舵設計,「飛龍」號則改為單船舵。
在外觀上,「飛龍」號航空母艦最大的變化是:島式上層建築改到了左舷(蒼龍號島式上層建築位於右舷)。按日本海軍的邏輯,兩艘姊妹艦在並行時,准備在左邊艦上(蒼龍號)降落的飛機,在上空整理隊形或返航准備降落時,可以向左盤旋;在右邊艦上(飛龍號)降落的飛機可以向右盤旋,兩艦的飛機不會發生空中交通沖突。這種見解在航空母艦「赤城」號和「加賀」號進行現代化改裝的時候就被採納了。當時海軍航空本部對「飛龍號」的設計提出建議,島式上層建築的理想位置應該盡可能靠近船體中部,中部也是煙囪的最好位置,於是乾脆把島式上層建築移到左舷。
所以,從外觀上看,「飛龍」號的艦橋與姊妹艦一左一右,且更加靠近舯部,形成了鮮明的識別特徵。
但英國航空母艦的實踐表明,飛行員在降落過程中一旦碰到麻煩,由於某些原因往往向左轉,左舷島式上層建築造成的降落事故比右舷多一倍。當時還有一種說法是,飛機低速狀態下,受限於螺旋槳反作用力的影響,往往容易向左偏移,故將艦島設在右舷更加安全。
也許是日本海軍的實踐結果與皇家海軍的結果不同,「飛龍」號雖在竣工之前完成結構加強,但要卻沒有更改艦橋的位置。待到日本海軍決定將艦橋統一設置在航母右舷的時候,已是建造下一級大型艦隊航母「翔鶴」級的事了。
㈤ 「瑞鶴」和「翔鶴」號的總體作戰性能怎麼樣
翔鶴級航母一共兩艘,即翔鶴號(Shokaku)和瑞鶴號(Zuikaku)。 日本海軍1934年度02艦艇補充計劃決定建造2艘蒼龍級航母和3艘航母預備艦,加上原有的鳳翔、龍驤、赤城、加賀4艦,已與美國6艘條約型航母(2艘列剋星敦級,2艘約克城級,突擊者和,黃蜂號)的實力齊平。翔鶴級航空母艦是日本帝國海軍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1936年日本退出第二次倫敦海軍條約談判,1937年日本海軍的03造艦補充計劃中撥款建造兩艘翔鶴級航空母艦。日本海軍能夠不再受任何條約的限制設計所需的航空母艦。翔鶴級可視為是蒼龍號航空母艦的擴大改進型,加裝防護裝甲,干舷很高。飛行甲板長242米,設雙層機庫,3部升降機,配備兩組攔阻索,分別位於艦首與艦尾,艦上沒有裝備彈射器。具有日
本特色的向下彎曲的橫卧式煙囪位於艦體右舷中部。由於先前將島式艦橋置於艦體左舷的設計並不實用,兩艦的島式艦橋統一設在艦體右舷。艦首安裝一部用以探測敵潛艇的水聽器。翔鶴級可稱為當時最強的航空母艦之一。同型艦兩艘:翔鶴號(Shokaku)1937年12月開始建造,1941年8月竣工;瑞鶴號(Zuikaku)1938年5月開始建造,1941年9月竣工。為取得航空兵上的優勢,特別是在「九段作戰」中第四階段的馬紹爾群島機動部隊決戰(2-4艘新型航母外加2-4艘超級戰列艦對美軍機動部隊)中占據先機,日本海軍在1937年日本海軍的03造艦補充計劃中撥款建造兩艘翔鶴級航空母艦。 翔鶴級工程提出時恰逢「海軍假日」結束,因此在噸位、武備上完全不受任何約束和限制。艦政本部集結精華人才傾力設計,軍令部下發的設計要目規定,翔鶴級載機數量達到84架,航速達到34節,18節時的續航力不小於9700海里。防禦能力上彈葯庫可抵禦800公斤水平轟炸機炸彈和8英寸(美國重巡洋艦主炮口徑)炮彈,機艙可抵禦250公斤水平轟炸機炸彈和5英寸炮彈,與飛龍號相比防護更為厚重。242.2米長的飛行甲板高度偏低,設有雙層機庫和3部升降機,但沒有裝甲甲板;具有日本特色的橫卧式向下彎曲煙囪位於艦體右舷中部。由於飛龍號先前將島式上層建築置於艦體左舷的設計並不實用,兩艦島式艦橋統一設計在艦體右舷。為使機動編隊的航速超過需要其掩護的大和級戰列艦(27節)、達到34節的水平,翔鶴級配備了日本海軍功率最大的16萬馬力主機(與大和級主機相同),同時在日本海軍軍艦中開水線下採用球鼻首之先河。排水量:25675噸(基準)/29330噸(公試)/32105噸(滿載)主尺度:257.5米(全長)/242.2米(飛行甲板長)/26米(寬)/29米(飛行甲板寬)/8.87米(吃水)動 力:4台艦本式蒸汽輪機,8座艦本式重油專燒鍋爐,160000馬力航 速:34.2節續航力:9700海里/18節防 護:舷側105毫米火 力:8座雙聯裝八九式127毫米L/40高炮,12座三聯裝九六式25毫米高炮艦載機:常用72架+備用12架(零戰18+2,97艦攻27+5,99艦爆27+5)艦 員:1660人
㈥ 飛龍號遊船
"誰放這條該死的畜牲進來的?"獄長異常生氣地問道:"你們快抓住它!"有個獄卒離開押送的隊伍,開始笨手笨腳地追那條狗,但是那狗像是和他在做游戲,跑著蹦著不讓他走近。一個年輕的混血獄卒抓起一把石子砸去,想把那條狗趕走,但是那條狗躲過了石子,又向我們奔來。它的叫聲從獄牆上反彈了回來。那個囚犯被抓在兩名獄卒手中,面無表情地看著,好像這是絞刑的一部分。幾分鍾之後人們才設法抓住了那條狗,他們用我的手帕拴住狗的項圈,再次出發,那條狗仍在嗚咽著、掙扎著。
㈦ 友永丈市的「飛龍號」反擊
10時40分,接替指揮空中作戰的日第2航空戰隊司令官山口多聞少將決定發動反擊。「赤城號」、「加賀
號」和「蒼龍號」所遭的不幸使第二航空母艦戰隊的參謀們驚恐不已,而山口卻非常鎮定。他說:「現在我們只剩『飛龍號』了。我們將犧牲自己、消滅這該死的敵人。」堅守在甲板下各戰位上的水兵們沒有看見海面上的戰斗,艦內通話系統把其它3艘航空母艦均遭重創、特別是「蒼龍號」正在燃燒的情況,向他們作了說明,在廣播喇叭中大聲說:「現在要靠『飛龍號』繼續奮戰,為大日本增光。」
10時58分,由小林道雄統一指揮的18架俯沖轟炸機和6架戰斗機已全部升空。由於友永的第一波飛機還要准備再度襲擊中途島,所以山口一時就派不出更多的飛機了。「飛龍號」為騰出跑道供攻擊中途島返航的飛機降落,只好把第二波攻擊飛機盡量推到飛行甲板靠艦首的部位,或者把它們送進甲板下的機庫里去。艦上給飛機加油和檢修的工作還沒有完,美艦載機來襲。因此當阿部下令進攻時,山口派不出魚雷機去與俯沖轟炸機組成機種配備恰當的攻擊部隊。他沒有耽擱時間,把能派出的飛機都立即派出。
小林機隊成功找到美航母「約克郡」號並發動攻擊,命中三彈,致其重創。但日機也損失慘重,24架飛機,僅有6架返航,飛行員報告敵一艘航母爆炸起火。山口決定繼續攻擊,消滅美軍剩餘航母。
在「飛龍號」艦橋上,山口和加來給即將率第二波攻擊飛機的友永、橋本和森茂海軍大尉作最後指示:「不要再攻擊那艘被小林機群擊中起火的航空母艦了,攻擊另外幾艘航空母艦。要是在那片海域沒發現其它航空母艦,那就再攻擊那艘航空母艦。」接著,山口和加來到飛行甲板上,親自為參加第二波攻擊的人送行。山口與飛行員們一一握手說:「望勇敢戰斗。」
他們臨起飛之前,飛行長的傳令兵亮出一塊標明敵艦隊最新位置的小黑板。橋本把這個位置標在自己的航圖上。他突然想起,應該問問友永是否了解這個情況,但由於忙著起飛,一時無暇顧及問他。
據橋口說,參加攻擊的飛行員們都知道,此行大概是有去無回的,但他們爬進機艙時卻個個面帶笑容。眼下隨友永出征的飛機與那天早上壯觀的攻擊機群相比顯得何等寒磣!10架魚雷機分2組,分別由友永和橋本率領。由森茂率領隨轟炸機出發的6架戰斗機中,4架原是「飛龍號」上的,2架來自起火燃燒的「加賀號」。
友永的轟炸機上被打漏的油箱也沒有來得及修補。他只帶了一半油料,不大可能再飛回航空母艦了。但他堅持要率機出擊,拒絕別人關於要和他換飛機的建議。他這個人性情孤僻,從不向人吐露思想感情。橋口對他不僅佩服之至,而且了解頗深。他的印象是,友永感到自己建議再度襲擊中途島,結果間接地造成了災難性後果,自己要負責任。橋口對友永飛機上的其他人產生了憐憫之情。這些人並無內疚之感,但卻要和友永一道去死。橋口說:「當時『飛龍號』全體艦員,包括飛行員,都決心效忠天皇和帝國,因此我們對這一點考慮得不多。把生死置之度外的不僅是飛行員,實際上是艦上所有的人。」他還說:「我們決心擊沉一艘敵艦,即使去撞也要把它撞沉。」
橋口對友永的動機也許估計得太浪漫了,因為橋本並無此種印象。他認為,友永的決定是出於以下幾個實際因素:只剩下「飛龍號」尚能作戰,現有的飛機數量很少,「哪怕只減少一架飛機,都會嚴重影響預期的攻擊結果」,據報告說敵人在大約100海里之外,即使飛機有傷,他也能飛回來,實際上友永就是這樣對橋本說的。當橋本要把自己的飛機讓給友永飛時,友永謝絕說,「敵人離得很近,我攻擊之後是可以返航的。」
㈧ 關於「飛龍」號航空母艦的問題。
飛龍離另外三艦稍遠,所以逃過一劫。一種說法是飛龍上的山口多聞少將知道艦隊換彈是錯誤的,但是又不能違抗上級南雲的命令,只能要求自己的座艦飛龍稍稍遠離了艦隊放置一鍋端。
㈨ 巔峰戰艦飛龍號和獨角獸號哪個更好
飛龍號好,因為飛龍有很多魚雷機,用完魚雷機還可以有轟炸機。求採納!!!
㈩ 飛龍號是怎麼被擊沉的
1942年6月,日本聯合艦隊的赤城號、加賀號、飛龍號和蒼龍號參與中途島戰役。6月4日赤城號、加賀號和蒼龍號同時遭到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的俯沖轟炸機攻擊而被摧毀。當時日軍僅剩飛龍號可以作戰,指揮權移至飛龍號的第二航空戰隊司令山口多聞少將,隨後飛龍號發動反擊,其艦載機重創了約克城號航空母艦,命中炸彈三枚、魚雷兩條(約克城號最後被日本潛艇擊沉)。當天,企業號起飛的俯沖轟炸機(有部分原屬約克城號)命中飛龍號4枚炸彈。第二天因無法挽救由驅逐艦卷雲號發射魚雷擊沉飛龍號。山口多聞拒絕離艦,隨飛龍號一起沉沒。 1942年9月25日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