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韓國的商務禮儀與習俗有哪些
韓國商務禮儀及忌諱
禮節禮儀
韓國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習慣以鞠躬並握手為禮。握手時,或雙手,或用右手,可女人一般不與男人握手,只是鞠躬致意。他們崇尚尊老敬老的禮儀傳統習慣:一般起床後,子女須向父母問安,遠行歸來須向父母施跪拜禮;父母外出、回歸,子女須迎、送並施禮;若遇年長客人臨門時,一般父母要率先向來客施跪拜禮,然後令其子女向客人施跪拜禮,以表示對長者的尊敬。
韓國是一個禮儀之邦,特別是在與長輩握手時,要再以左手輕置於其右手之上。「是」與「否」要明確表示。在晴天時,於傍晚時分舉行降國旗的儀式,街頭、辦公室的人們肅立齊唱國歌。
「四」字在朝鮮語中發音、拼音與「死」字完全一樣,認為是不吉利的,因而樓房沒有四號樓,旅館不稱第四層,宴會里沒有第四桌,醫院里絕不設四號病房,軍隊沒有四師團,吃東西不吃四盤四碗,喝酒絕不肯喝四杯。朝鮮有李姓,但決不能說「十八子」李,因在朝鮮語中「十八子」與一個淫盪詞相近,絕不能在女子面前說此話,否則會被認為有意侮辱人。
按照韓國的商務禮俗,宜穿著保守式樣的西裝。商務活動、拜訪必須預先約會。韓國人和外國人打交道時,是准時的。宜持英文、朝鮮文對照的名片,可在當地速印。商界人士多通曉英語,老人多通曉漢語。決策均由最高層作出。進主人的屋子或飯館要脫鞋。他們很重視業務交往中的接待,宴請一般在飯館或酒吧間舉行,他們的夫人很少在場。宴請招待甚為頻繁。吃飯時所有的萊一次上齊。到朝鮮人家裡作客,最好帶些鮮花或一些小禮物,要雙手遞給主人。主人不當著客人的面打開禮物。
口味偏清淡,不喜油膩,但特別喜歡吃辣味萊餚。他們通常吃烤、蒸、煎、炸、炒、湯類萊,喜食萊餚有干燒桂魚、豆瓣魚、肉絲炒蛋、細粉肉絲、香乾綠豆芽、四生火鍋、炸蝦球、辣子雞丁、干炸牛肉絲、紅魚水餃等。辣飽菜和湯,這兩種食品是不可缺少的。漢城當地土產有壁飾和沈萊(韓國泡菜類浸漬物)。
韓國人對長者有必須嚴守的規矩。他們在社會交往、日常生活(在家庭)中,無不對長輩表示敬重,不敢怠饅。如:跟長輩同座的時候,他們總是保持一定的姿勢,絕不敢掉以輕心;若要抽煙,一定要先得到長輩的允許;用餐時,切不可比年長者先動筷子;小孩決不會吃得比父母快,或比父母早離開坐位。韓國人絕不說長輩的壞話,更不會背地裡批評長輩。
有的人習慣說一句話就施禮一次,往往在分手之前要敬禮5~6次,以示親切。男人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或用雙手,或用右手,關只限於點一次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無論在什麼場會,韓國人都不大聲說笑。婦女笑時用手遮掩住嘴。韓國不談婦女解放,進門時男人走在前面,婦女幫著男人脫大衣。韓國人對日常的禮節相當重視。當幾個人在一起,要根據身份和年齡來排定坐次。身份、地位、年齡都高的人排在上座,其他的人就在低一層的地方斜著坐下。男女同坐的時候,一定是男士在上,女士在下。要抽煙的時候,他們總是問上座的人:「可不可以抽煙?」
韓國人重視對交易對象的印象,從事商業談判的時候,若能遵守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對你的好感倍增。用餐時,不可邊吃邊淡。他們認為,吃飯的時候不能隨便出聲。如不遵守這一進餐的禮節,極可能引起人們的反感,因此務必小心。
韓國人以其文化悠久為榮,進入他們的住處或飯店須脫鞋,相處時,宜少談當地政治,多談韓國文化藝術。如11世紀的灰綠色陶瓷器,13世紀的活動鐵模,大邱保存的珍貴全套大藏經桃木原版等。
訪問韓國,最好選擇在2~6月, 11~12月, 10月假日太多,聖誕節前後兩周都不宜去訪。一般勿喝生水(飯店裡的水除外)。喝「波利茶」(以小麥製成的茶)比喝其他飲料更好。送禮選擇外國煙酒最受歡迎。
韓國有關方面規定,旅客每次入關,可攜帶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草半膀),酒2瓶。韓幣禁止攜帶出境。外幣不限,但入關時須申報數額,出關可攜出。計程車最方便,但遇到下雨天、下雪天,傍晚至午夜11點這段期間,較難搭乘。計程車收取10%的小費,飯店已在帳單內附加小費10%。其他服務每次給200~300元即可。公共汽車四通八達,但不懂朝語買票乘車是有困難
信仰忌諱
韓國人信奉的主要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儒教、天道教等。他們崇拜熊,認為熊是本民族的祖先;民間還把虎視為山神;人們又把馬看作城陛的象徵;把豬看作地神;把狗視為客鬼;把蟒封為財神等等。
韓國人對語言詞彙中有許多忌諱。因他們的語音文字與中國的文字語音有許多不可分割的聯系,故同音字和一詞多義的也很多,如:「私」、「師」、「事」、「四」等字同「死」的發音類同,因此,人們對這些都很敏感,許多人還很忌諱,傳統上都認為與「死」同音的字語為不吉利的,「4」數也是個預示厄運的數字。他們對「李」字的解釋方法也有忌諱。韓國人也有李姓,但在解釋李字的寫法時,絕不要解說為「十八子」李,因在韓國語中,「十八子」的讀音與一個淫誨的詞近似,聽起來令人反感,尤其是男子在女人面前,絕不能說這種話,否則會被認為你是有意侮辱人。他們忌諱有人在面前擤鼻涕、吐痰、掏耳朵或衣裳不整。認為這些都是不禮貌的舉止。
韓國人在飲食上一殷不愛吃羊肉、肥豬肉和鴨子;他們厭油膩;不願喝清湯;熟菜中不喜歡放醋;不愛吃放糖和帶花椒的菜餚
飲食習慣
韓國冷麵是馳名國內外的一種深受人們喜歡的傳統民族食品。其中尤以養麥面冷麵為著稱。一般用牛肉湯或雞湯,佐以辣白菜、肉片、雞蛋、黃瓜絲、梨條、蔥絲、辣椒、味精、鹽等。食用時,先在碗內放少量涼湯與適量面條,再放入佐料,最後再次澆湯。其面條細質韌,湯汁涼爽,酸辣適口。
「餃子湯」是韓國民間傳統待客食品,是以牛肉熬湯,牛肉、豬肉、豆芽、白菜、洋蔥、辣椒、芝麻、香油、醬油等做餡包成大餃子,放入牛肉湯中煮熟。食用時,連湯帶餃,放些調料,其味道甚佳。「烤牛肉」是韓國民間著名的菜餚。其製作方法是將牛肉切成片,然後用力拍打松軟,再放入容器中,並投入各種調料攪拌勻,再浸泡、置放40分鍾後,放在烤架上或用烤簽串烤,其風味獨特深受喜愛。
韓國人多受中國和日本的影響,用餐也使用筷子,飲食口味近似我國東北人。在餐具使用方面,韓國人有其特殊的習慣,使用飯碗一般因年齡、性別和季節不同各有區別。有專門的男用碗、女用碗、兒童用碗;夏天多用瓷碗,冬天多用銅碗。他們就餐樂於菜齊後一起上桌;泡菜、濃湯及多種調料,是韓國人每餐必不可少的食品。
韓國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餐具的配用,注重湯的調料。
②口味 一般不喜太咸,愛辣、甜、香、蒜味。
②主食 以大米為主,麵食也是不可缺少的;他們愛吃干飯、打糕和湯餃子、冷麵等食品。
④副食 愛吃牛肉和瘦豬肉、雞、水產品、海味品、野味等,尤為偏愛狗肉;蔬菜方面愛吃黃豆芽、蒜苗、茄子、菠菜、蘑菇、捲心菜、蘿卜、黃瓜、青椒、蕨菜、蔥頭和細料等;調味品愛用大醬、海菜、蔥、姜、味精、蒜、辣椒、蜂蜜、芝麻、麻油等。
⑤製法 對烤、煎、蒸、炸、炒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⑧中餐 喜愛中國的川菜。
⑦菜譜 很欣賞於燒鱖魚、肉絲炒蛋、爽口牛丸、軟炸雞球、椰子燉雞、油爆蝦仁、細粉肉絲、香乾綠豆芽、炸蝦球、龍服海參、干燒牛肉絲、魚香油菜苔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 對中國的茅台酒極感興趣,大多數人都愛喝啤酒;飲料喜歡汽水,飯後一般都習慣喝涼白開水或綠茶。
⑨果品 喜歡水果,很愛吃梨、桃、石榴、桔子,尤其對蘋果更加偏愛;乾果喜歡松子、栗子等。
2. 韓國人的風俗習慣
1、韓服是韓國的傳統服裝,近代被洋服替代,一般只有在節日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穿。女性的傳統服裝是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男性以褲子、短上衣、背心、馬甲顯出獨特的風情。白色為基本色,根據季節、身份,所選用的材料和色彩都不同。
2、韓國有各種飲食,由於其過去處於農耕社會,因此從古代開始主食就以米為主。韓國飲食與各種蔬菜、肉類、魚類共同組成。泡菜(發酵的辣白菜)、海鮮醬(鹽漬海產品)、豆醬(發酵的黃豆)等各種發酵保存食品,以營養價值和特別的味道而聞名。
3、韓國現代音樂大致可分為民族音樂和西洋音樂兩種。民族音樂又可分為雅樂和民俗樂兩種。韓國的戲劇起源於古代中國,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劇、曲藝、唱劇、話劇五類。其中假面具又稱假面舞,為韓國文化象徵,在韓國傳統戲劇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4、元宵節和春節、中秋節並稱韓國三大傳統節日。韓國的正月十五叫「正月大望日」,意為「望滿月」。韓國人在正月十五吃由糯米、高粱米、紅小豆、黃米、黑豆等雜糧製成的五穀飯,祈願新的一年五穀豐登。此外,韓國人當天還要吃花生、核桃、松仁、栗子等堅果,喝「清耳酒」。
(2)韓國人如何遞東西擴展閱讀
20世紀90年代末,韓國提出了「文化立國」戰略,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振興。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即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也隨著漢文化的傳播很早就傳到了朝鮮半島,成為韓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並傳承至今。
1967年「江陵端午祭」就被韓國政府批准為國家級第13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予以保護,每年吸引國內外大量遊客參與和觀光,同時也使人們從中了解韓國的民俗風情。2005年11月25日,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在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方面,韓國注重立法先行。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韓國經濟還處在起飛前夜,韓國政府就開始著力進行傳統民族、民間文化的搜集和整理。在一大批民俗文化學者的倡導和參與下,1962年韓國頒布了《文化財保護法》。
3. 韓國禮儀公共關系
禮貌禮節
N(D[Nr+L\ ^0龍城博客1Qu1UL8e/bo:y*X
韓國人能歌善舞,勤勞勇敢,性格剛強,民族自尊心強,富有集體意識。而且韓國人普遍熱情好客,注重禮貌禮節。有「禮儀之邦」的美譽!
QTt]who M0在人際交往中,韓國人的常規禮貌禮節既保留了自己的傳統民族特色,又受到中國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韓國人初次見面時,常以交換名片相識,有些商人養成通報姓氏的習慣,並與「先生」等敬稱聯用。韓國人待客十分重視禮節,男性見面要相互鞠躬,熱情握手,並道「您好」異性之間一般不握手,通過鞠躬、點頭、微笑、道安表示問候。分別時,握手說「再見」。若客人同自己一道離開便對客人說「您好好走」,若客人不離開則對客人說「您好好在這兒」
4M$j/z$H1} RMA0龍城博客 N~vX%?
若與長輩握手時,還要以左手輕置於其右手之上,躬身相握,以示恭敬。進門或出席某種場所,要請客人、長輩先行。與長輩同坐,要保持姿勢端正、挺胸、決不能偷懶。若想抽煙。必須徵得在場長輩的同意。用餐,請客人、長輩先入席,不可先於長者動筷。與客人或長輩遞接東西,要先鞠躬。然後再伸雙手。
H @0KrI.`)A0龍城博客1ItV2Jm
同韓國朋友約會,要事先聯系,盡管韓國人對客人不苛求准時,但他們自己是嚴格遵守時間的,因而客人也應守時,以示對主人的尊重。如果應邀去韓國人家裡做客,按習慣要帶一束鮮花或一份小禮物,見面時要雙手遞給主人。受贈者不要當著贈送者的面把禮物打開。進入室內時,要將鞋子脫掉留在門口,這是最普通的禮儀。不要當著眾人的面擦鼻涕,吸煙要向主人大招呼,否則會被視為不禮貌,不懂禮節。若訪問韓國家庭時,別忘穿襪子或長筒襪子。韓國人視光腳為失禮!
NR!F u`%G0龍城博客-{pe(TCy:hjMXQ C
韓國人待客熱情,一般以咖啡、不含酒精的飲料或大麥茶招待客人,有時還加上適量的糖和淡奶,這些茶點客人不能拒絕。龍城博客y#W?3t.T!H @#ts
龍城博客WTMhO1nw`!M"^!_
韓國人一般不輕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公共場所不大聲說笑,頗為穩重有禮。婦女在發出笑聲時要用手帕捂住嘴,以免失禮。多人相聚時,往往根據身份高低和年齡大小依次排定位置。
d1i C(h(mn0
${ @"|#J"YU]0在韓國,婦女對男子十分尊重。雙方見面時,女子先向男子行鞠躬禮,致意問候。男女同坐時,男子位於上座,女子則下座!
~t(~y/GgG-Y0
:}P6~9Rk#a"p0`-X0韓國人很重友情,朋友有什麼不好的事,自己也會感到難受。
l9W%qN4{8QE[0禮金要用白色的禮袋來裝,而不是紅色的。<br>9_`a5O2VrN(g$V5hj0<br>(x+LJiCUs0龍城博客2oz5u+as<br>節慶習俗<br>7ta,}u${%c8|0
f`[5jcCL#m4d0韓國的節日與我國的傳統節日近似,也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只不過我過用的是陰歷,而韓國則是公歷。端午節還流行一種婦女們盪鞦韆的傳統習俗,端午節也是韓國的兒童節。此外,每年的6月19日還有個洗頭節,每當節日來臨,男女老少都到河邊洗頭;晚上,在家舉行洗頭宴,高唱洗頭歌。
6[YTQ/?(u p"l&\3c0
8[y+p']\@9ZF._)O04月5日也是在元的生日是韓國的「植木日」
o2`)n2B3K0龍城博客)@g2h cq&K bQ
韓國人的等級制度嚴明 。韓國人在喝酒的時候,不能自己給自己倒酒,給別人倒酒的時候必須要雙手,特別是上級,接受別人倒酒也應要雙手拿杯龍城博客n3q9M)V;| q@
龍城博客{-mV&Q[5R j
韓國的男性給女性倒酒的時候,要是顫抖雙手代表著對該女子有追求之意
yHg_"e0龍城博客 pp{(@ C
.XY(Um"pN9~'n.M*u0飲食習慣龍城博客(D/Bm#d u1e}9t
龍城博客 n4M?"t^QF
韓國人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冷麵,大醬湯與泡菜是副食中不可缺少的兩道菜。醬是韓國各種菜湯的基本作料,有時湯中要放豬肉、牛肉、狗肉、雞肉燒煮;有時也簡單地倒些醬油,加點豆芽既成。泡菜的主料是白菜、蘿卜,作料是辣椒、大蒜、大蔥,有時還要佐以魚蝦醬加以腌制。韓國人愛吃辣和酸,尤以酸辣白菜最為爽口。平時喜食干香綠豆芽肉絲炒蛋、肉末線粉、干燒桂魚、辣子雞丁、四生火鍋等。此外,也愛吃用臘肉調成的生拌冷盤。近年來韓國的燒烤盛行,在我國也開始流行起來!
Wx/eq kY;K kB0龍城博客Oe(L [^ b'~CG%t
現在,韓國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年輕人偏愛西餐。韓國人接待經貿業務方面的客人,多在飯店或酒吧舉行宴請,而且多以西餐招待。非業務交往,多在家中請客吃飯,用傳統膳食招待。龍城博客3ti} H3y#U"@H
6t_-HG T%C7ZT0韓國人正式宴會上,第一道菜是用九折板盛有九種不同食物送上來,還必須有火鍋,隨後再上其他的菜。在家中請客,所有的菜一次性上齊。
9U@Na#I4Ge0龍城博客~|)\ \|&@:C&N
吃飯時,主人總要請客人品嘗傳統飲料———低度的濁酒和清酒。濁酒亦稱濃酒,酒色渾濁,但酒精度低,清涼宜人,健胃提神,各商店有售。對於不飲酒的客人,主人多用柿餅汁招待。柿餅汁是一種傳統清涼飲料,味道甜辣清涼,家人逢年過節飲用,平時用來招待客人。有的人家還用油煎餅、松餅、油蜜果等傳統食品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龍城博客(XT8oE,oHJ
龍城博客,vo1KK(Dz$X
龍城博客:} m@K-Zv:z
禁忌龍城博客Am%J C,{)V~Xn2j.QY
8N x A/l-C:SC9~"U0韓國人不喜歡雙數,尤其是「4」,他們認為是個不吉利的數字。因此,許多樓房的編號嚴禁出現「4」字;醫院、軍隊更上一絕對不用「4」字編號。韓國人在飲茶或飲酒時,主人總以1,3,5,7的數字單位來敬酒、敬菜、布菜,並力避以雙數停杯罷盞。龍城博客 Je8UCl4j
9Sbx1\8o5j Q@0韓國人不喜歡聽人家叫他們的國家為朝鮮,因為這個名詞在韓國人心目中,包含有被日本投擲的侮辱的意味,因此在韓國人面前,切勿提到「朝鮮」二字,也不要用京城來指漢城,這個名詞也會令韓國人不舒服。
6TDY+LO-O o0韓國人不習慣在別人面前談論金錢
4. 去韓國注意禮儀禮貌方面應怎樣做
1韓國人有著傳統的尊老敬老的好習慣 晚輩對長輩 下級對上級規矩嚴格 若與長輩握手時 還要以左手輕置於其右手之上 躬身相握 與長輩同坐 要保持姿勢端正、挺胸、絕不敢懶散
抽煙須得在場的長輩的同意 用餐時不可先在長輩前動筷
2在韓國就餐、住飯店是不要付小費的 因為賬單中已加了10%的服務費了 但計程車司機幫你提行李或是提供了特殊服務你就要給點小費了哦
3如果你與韓國人正在做生意的話 晚宴是不可缺少的 應邀出席宴請時一般不要帶夫人還要做好喝酒的准備 客人再三推辭主人的勸酒 會引起主人的不快的 惟有奉陪到底 一醉方休 席間遞東西或接飲料時 也要用左手支撐右臂或右腕 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事後還要設法回請一次表示禮貌
4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
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你要離去時,主人送你到門口,甚至送到門外,然後說再見 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不宜送外國香煙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在贈送韓國人禮品時應注意,韓國男性多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須刀等。女性喜歡化妝品、提包、手套、圍巾類物品和廚房裡用的調料。孩子則喜歡食品。如果送錢,應放在信封內。
和他們不要談論政治 不要把韓國和日本相比 也不要把韓國稱作「朝鮮」 可以談些韓國文化、經濟成就足球等
5給韓國商人送禮時 可以送鮮花和一些小禮品 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禮品 不要送食物或貼有他本國的和日本製造商標的東西
6他們忌諱的數字是「4」
我覺得韓國人酒量都超好 去了你可多小心
護照方面.
1 要提前辦理護照,給頒發護照的機關以足夠的時間,不可等出國日期臨近時才匆匆前去申辦,以免誤事。
2. 經辦人和持照人在領取護照時,應認真核對護照上的姓名、性別、出生 地等,並檢查一下漢語拼音是否正確,鋼印、發照機關印章、簽署是否齊全。持照人應用鋼筆在護照持照人簽名欄簽名。如護照上的姓名有誤,則暫不簽名,向發照機關報告。
護照是出國必備的 你還需要去韓國的簽證 如果是幾天的話,辦理韓國個人旅遊簽證就是了,能停留15天
所需資料:
1、簽證申請表1張
2、護照(有效期半年以上,末頁持照人簽名)
3、近期2寸彩色免冠照片1張
4、韓國旅遊日程表
5、身份證復印件
6、在職證明原件(註明單位地址及電話,加蓋公章)
7、具有單獨旅行經濟能力的證明文件(在銀行存期3個月以上存,人民幣10萬元以上的存款證明或者相當於人民幣10萬元的房地產證、車證原件及復印件;存款證明僅在送簽前兩個星期內開具的方為有效,存款證明上須註明開具銀行的地址及電話)
*經濟能力由本人的名義(或者配偶)來證明,不能代理人或者家人的來代替.(但學生可以由父母來代替);如使用配偶的證明文件,請提供結婚證復印件;學生使用父母的證明文件,須提供全家戶口本復印件。
8個人簡歷,從初中寫起
19申請人所在單位的營業執照復印件
5. 韓國人怎麼教育小孩
韓國人如何教育孩子 韓國是受中國文化影響很深的國家,在教育方面自然與中國有不少共通之處。而據記者身在韓國的見聞,覺得韓國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有許多值得中國借鑒的地方。 重視品德教育 韓國非常重視對青少年的道德品質教育,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一年級都設有德育課,這其中的禮節教育最令人印象深刻。韓國學校中的禮節教育內容包括: 1.個人生活禮節,如坐、立、走的姿勢,與人談話時的語調、眼神及面部表情,接遞物品時的舉止; 2.家庭生活禮節,如對父母長輩、兄弟姐妹、親戚鄰里的禮節; 3.學校生活禮節,如對老師、前輩、同窗的禮節,上學、放學時的見面禮、告別禮; 4.社會生活禮節,如在社會交往中的鞠躬禮、舉手禮、注目禮、對拜禮以及各種稱謂; 5.國家生活禮節,如對國旗、國歌的禮節等。 至今韓國的每個家庭都有教育子女品德、修養的家訓掛於家中的居室。這使得韓國的青少年大多講究禮貌、尊重長輩。如果你有機會到韓國人家中做客的話,就會發現不論多小的孩子,都懂得為客人和長輩倒水時雙手捧著,恭敬地奉上。有一次我在韓國朋友家中吃飯,席中主人上大學的兒子回來了,這個20歲出頭的小夥子見到家中有客,連忙十分恭敬地過來問候。我的同伴邀請小夥子喝一杯酒,這小夥子看到他父親點頭,才低眉順眼地雙手拿起杯,先是面對客人高高舉起表示感謝,然後側過身掩著杯喝了這杯酒。 韓國是受中國儒家倫理思想影響頗深的一個國家,韓國人認為一個不懂得尊敬長輩、孝順父母的人,根本就不能愛國。 廉美的課程表 韓國非常重視幼兒教育。不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幼兒園每學期開學前,幼兒園會把當年的教學計劃送給家長,每周也會把具體的活動內容計劃送給家長。不過最令人稱道的還是,韓國幼兒園的教育在注重培養孩子的素質的同時講究寓教於樂。我有一位朋友的孩子叫廉美,在首爾市一所極為普通的公立幼兒園入托。該幼兒園4月、7月、10月和12月的活動主題則分別是春、夏、秋、冬,主要是圍繞這四個季節開展教學,注重培養孩子觀察力。比如,10月份的活動主題就有:「領悟秋天的變化」、「中秋節」、「累累果實」、「韓國的秋天」、「世界的秋天」。 其他月份的教學則結合韓國的傳統、現實生活來教育孩子。比如5月是韓國的家庭月,韓國的父母節、兒童節都在這個月份。廉美小朋友所在幼兒園5月的活動主題就是:「我和我的家庭以及鄰居」。主要是培養孩子的自我認知能力、對家人鄰居的感情、對周圍環境的認知能力。比如說,在「我的鄰居」這一活動中,要求孩子介紹自家的鄰居,這樣就自然而然地使孩子鍛煉與人交往和語言溝通的能力,讓孩子自然地除了關注自我家庭,也要關注周圍的「小社會」。 「粗放式」育兒 在中國常常有這樣的現象,家長們很少帶小孩子們出外遠行,即使出門也要捂得很嚴實,做足各方面的准備。而韓國人則採取「粗放式」育兒。 韓國人周末愛舉家到大自然里遊山玩水。這時候經常可以見到家長們身背幾個月大的孩子,手拉著一個3歲左右完全能走的孩子一起爬山的情景。有時小孩子爬累了,走不動了,家長們也很少抱起他們,而只是在一邊等他們休息一會兒再接著走。有幾次和韓國朋友們一起出外玩,常見到他們帶自己的小孩子一起參加,碰到路途遠,孩子顯得相當辛苦。後來我就忍不住問,這樣孩子會不會生病,是不是家裡沒有老人照顧?韓國朋友覺得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他們覺得只要有機會就應該多帶孩子出去,雖然路途中辛苦一點,但對孩子也是鍛煉。韓國人認為從小就要鍛煉。
6. 韓國的禮儀
韓國飲食
宮 廷 宴
韓國的宮廷宴有多豐富?從國王的日常飲食中可知一二。
國王一日五餐,一早起來,先食粥和補身湯,這一餐叫做「初早飯」,然後依次是早、午、晚三餐,每餐都有十二道菜,包括:野菜、生菜、燒烤、燉煮、醬菜、乾果、魚蝦醬、煎魚、肉片九大類,及生魚片、熱烤、荷包蛋作附餐,繼而是宵夜。
國王的宵夜主要吃一點乾果,因為吃足一天,未免過於油膩,乾果可有助消化,另外,亦關乎韓國的習俗,他們相信吃乾果時的卜卜聲,能趕走鬼怪。
其實,不少宮廷菜都已流入民間,如九折板,由一種肉和八種蔬菜組成,好象中國的拼盤,屬於前菜,現在大時節或喜慶事,韓國人都會吃九折板。而韓國的飲食文化包含陰陽五行的思想,即是「咸、甜、酸、苦、辣」,和「紅、綠、白、黑、黃」」五種顏色融入菜餚,所以韓國菜往往色彩繽紛。
宮 廷 小 食
以往的宮廷小食是用蜂蜜製成,現在選用麥芽糖、糖水、再加入糯米粉、麵粉、乾果、種子、水果、和五穀等製造,味道有點像中國的糯米。
泡 菜
來自韓國不同地方的泡菜,都有自已的腌制方法,味道各有不同,唯一相同是食家的反應:「嘩!好辣呀」!
泡菜是韓國的代表食品。眾所周知,泡菜辛辣無比,其實古時的泡菜一點也不辣。到16世紀,辣椒從西班牙和葡萄牙,經日本傳到韓國,泡菜才來個大變身,變成帶辣味的腌菜。
節 日 食 品
西方人生日,必定切蛋糕許願,而韓國人會飲海帶湯。海帶湯有豐富的鐵質,具有補血作用,通常產後婦女都會飲用,亦因為母親生產時極為痛苦,子女生日時飲海帶湯,就是要記著母親的偉大。
韓國人通常在新年會吃石頭飯。將新鮮蔬菜加牛肉,放入燒熱的石碗一齊煮,吃時加入醬料進食。據說,因為石碗是用角閃石來造,這些元素會令煮出來的飯更有營養。由於古時重男輕女,男人必先吃石頭飯,待他們吃罷,女人會把麥茶加入石碗中,刮下飯焦來進食。
韓國飲食之道
韓國飲食的主要特點: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膩,味覺以涼辣為主。韓國人自古以來把米飯當做主食。菜餚以燉煮和烤制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韓國人喜歡吃面條、牛肉、雞肉和狗肉,不喜歡吃饅頭、羊肉和鴨肉。
韓國人普遍愛吃涼拌菜。涼拌菜是把蔬菜直接切好或用開水焯過後,加上佐料拌成的。還有生拌魚肉、魚蝦醬等菜餚。生拌魚肉,是把生肉、生魚等切成片,加上作料和切成絲的蘿卜、梨等,再澆上加醋的醬或辣醬拌成。
湯也是用餐時必不可少的部分,它通常用蔬菜、山菜、肉類、大醬、咸鹽、味素等各種原料烹調而成。
韓國人愛吃辣椒,家常菜里幾乎全放辣椒。韓國人有一日四餐的飲食習慣,分別安排在早上、中午、傍晚、夜晚。韓國人就餐用勺和筷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飯碗和湯碗,其他所有的菜則擺在飯桌中間供大家享用。韓國人使用飯碗也很有講究,分男用、女用和兒童用。韓國人注意節儉,無論是自己食用還是招待窮人,都盡可能把飯菜吃光用凈。
雖然有不少人經常說自己愛吃韓國菜,但對於韓國菜的認識多指燒烤食法,最多是對人參雞湯或泡菜略知一二,其餘的飲食文化和禮儀可謂一無所知。
自古以來,韓國極重禮儀,在語言方面,年幼者必須對長輩使用敬語,至於飲食方面,上菜或盛飯時,亦要先遞給長輩,甚至要特設單人桌,由女兒或媳婦恭敬地端到他們面前,等待老人家舉箸後,家中其他成員方可就餐。至於席上倒酒,亦需要按年齡大小順序,由長至幼,當長輩舉杯之後,年幼者才可以飲酒。另外,還有一個傳統習慣,男女七歲不同席,女孩子到了七歲之後就不與任何男子(包括父親和兄弟)在同一房間同席。不過,這種習俗在大城市已漸漸破除,偶爾在鄉間仍然可見。昔日的韓國家庭,是將盛著米飯的器皿放在台中央,而菜則在碗里,並放置於周圍,每個人則有一把長柄圓頭平匙,一雙筷子,一盤涼水,用餐時就用匙把飯直接送到嘴裡,筷子用來夾菜,涼水則是涮匙用的。現代的韓國人用餐習慣已有很大變化,不少是使用食品盤,每人的一份飯菜裝在盤中,也有些更加摩登的家庭已不用食品盤,而是用碗盛飯了。
韓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亦保留了不少傳統文化。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腳的小桌,賓客地盤腿而坐。年輕人更會在長輩面前跪坐在自己的腳底上,絕不能將雙腿伸直,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如果遇上房間太小,可以將餐桌擺在院子里,鋪上席子便可。不過,現代的韓國人越來越崇尚外國潮流,無論餐桌或者飲食禮儀,都離傳統越來越遠了。
韓國服飾
韓國人會在新年、中秋節或喜慶日子,穿著傳統韓服。
大致上男性的服飾是以短上衣配束緊腳踝的闊長褲,女性的服飾是短上衣配闊長裙,她們的五色衣袖,代表著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
而一些特定場合,亦有指定穿著的韓服,例如:小朋友滿一歲,父母會為子女穿周歲服,男的以藍色、紅色、粉紅色為主,女的以深綠色為主,穿周歲服寓意他們健康成長。婚禮中新郎服飾,有點像中國明朝的官服,只是布料上綉上雙喜的字樣。
至於國王的龍袍,亦與明朝皇帝差不多,袍上有龍的圖案,要注意的是龍袍的蝴蝶結是向內,寓意好運向著自己,腰帶要朝向上,才算穿著得宜。平民服飾大多是粗衣麻布,極其量加件白色的工作服。
值得一提是韓國政府為了保留傳統文化,特別把龍山區列為文物保護區,在這里遊客可欣賞過百年的傳統民居,也可以試穿傳統韓服。
漢醫中葯
韓國盛產人參,不少遊客會順道購買,作為手信。在東大門區京東市場這個中草葯集散地,除了人參外,還有林林總總的土產葯材,可供選購。
若然遇上水土不服,這里也有漢醫館,即是中醫醫務所,請漢醫診症,他們還代客煎葯,葯到病除就可以繼續遊玩。
其實中醫學在東漢時,亦即是韓國的三國時候傳入韓國,自此成為韓國醫學的主流。不過,漢醫和中醫略有不同,是他們會兼任針灸師,想打通任督二脈也可找他們呢。
7. 韓國有什麼禮節
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者,長者進屋時大家都要起立,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該帶小禮品。送禮不宜送香煙。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韓國男性多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須刀等。女性喜歡化妝品、提包、手套、圍巾等物品和廚房裡用的調料。孩子則喜歡食品。
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後鞠躬致祝辭,最後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
與年長者同坐的,坐姿要端正。席地盤腿而坐或跪坐在自己的腳底板上,無論是誰,絕對不能把雙腿伸直或叉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或侮辱人。未徵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級、長輩面前抽煙。在大街上吃東西被認為是粗魯的。
照相在韓國受到嚴格限制,軍事設施、機場、水庫、地鐵、國立博物館以及娛樂場所都是禁照對象,在空中和高層建築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韓國人禮節
--------------------------------------------------------------------------------
韓國人的禮節很復雜, 尊敬老人被為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你的事業夥伴年齡比你大, 那麼在他面前盤腿坐或抽煙可能視為失禮. 手在口袋裡或談話時正視
對方也被認為沒有禮貌, 與人見面握手時也要把頭稍微低下為好.
對你勸食, 飲料時最好不要以下子拒絕. 吃飲食時僅有誠意, 不要矢態. 如果客人把飲食剩下, 韓國
人會誤解為飲食口味不好.
吃泡菜或其他飲食時要盡量對飲食做一些得體的評價. 另外, 韓國人不習慣在別人而前論金錢
韓國人禮節
--------------------------------------------------------------------------------
韓國人的禮節很復雜, 尊敬老人被為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你的事業夥伴年齡比你大, 那麼在他面前盤腿坐或抽煙可能視為失禮. 手在口袋裡或談話時正視
對方也被認為沒有禮貌, 與人見面握手時也要把頭稍微低下為好.
對你勸食, 飲料時最好不要以下子拒絕. 吃飲食時僅有誠意, 不要矢態. 如果客人把飲食剩下, 韓國
人會誤解為飲食口味不好.
吃泡菜或其他飲食時要盡量對飲食做一些得體的評價. 另外, 韓國人不習慣在別人而前論金錢
韓國是單一的朝鮮民族,通用朝鮮語(亦稱韓國語),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等多種宗教,風俗習慣獨特而有趣。
韓國人待客十分重視禮節,男性見面要相互鞠躬,熱情握手,並道「您好」。異性之間一般不握手,通過鞠躬、點頭、微笑、道安表示問候。分別時,握手說「再見」,若客人同自己一道離開便對客人說「您好好走」,若客人不離開則對客人說「您好好在這兒」。進門或出席某種場所,要請客人、長輩先行;用餐,請客人、長輩先入席;與客人或長輩遞接東西,要先鞠躬,然後再伸雙手。
同韓國朋友約會,要事先聯系,盡管韓國人對客人不苛求准時,但他們自己是嚴格遵守時間的,因而客人也應守時,以表示對主人的尊敬。到韓國人家裡作客,最好送一束鮮花或者一些小禮物,見面時雙手遞給主人,感謝主人的盛情接待。進入韓國朋友家裡,須事先脫掉鞋子,交談時,說話要細語輕言,不可大聲說笑,女性發笑時用手遮掩住嘴,不要當著眾人的面擤鼻涕,吸煙要向主人打招呼,否則會被視為不禮貌,不懂禮節。 韓國人接待經貿業務方面的客人,多在飯店或酒吧舉行宴請,而且多以西餐招待。非業務交往,多在家中請客吃飯,用傳統膳食招待。韓國人愛吃辣味,主食副食里常常少不了辣椒和大蒜。主食以大米和麵食為主,最喜愛的傳統麵食是辣椒面和冷麵。韓國人製作冷麵的面條是用蕎麥面做的,湯里放入大量辣椒、牛肉片和蘋果片等,而且要冰鎮,吃起來清涼爽口,但過一會就會周身發熱。副食中的名菜有生魚片、烤牛肉、干燒桂魚、脆皮乳豬、油泡蝦仁、脆皮炸雞、爽口牛九、軟炸子雞、冷拼盤等。韓國人每頓飯要有一碟酸辣菜,尤以酸辣白菜最為爽口。在正式宴會上,第一道菜是用九折板盛有九種不同食物送上來,其中必須有火鍋,隨後再上其他的菜;在家中請客,所有的菜一次性上齊。 吃飯時,主人總要請客人品嘗傳統飲料——低度的濁酒和清酒,濁酒亦稱農酒,昔日是農家自釀酒,製作簡單,歷史悠久,將糧食搗碎下酒麴發酵而成,酒色混濁,但酒精度低,清涼宜人,健胃提神,各商店有售。對於不飲酒的客人,主人多用柿餅汁招待。柿餅汁是一種傳統清涼飲料,把柿餅(亦可用梨、桃、桔、石榴等果品)、桂皮粉、松仁、蜂蜜、生薑放在冰中煮沸,待涼後濾去渣皮即可,味道甜辣清涼,家人逢年過節飲用,平時用來招待客人。有的人家還用油煎餅、松餅、油蜜果等傳統食品招待遠道而來的客人。
此外,韓國擁有許多西餐館和日本餐館,漢堡包、炸雞、熱狗等快餐食品受到人們歡迎,使韓國人以魚、蔬菜和米飯為主的傳統膳食結構趨向方便化、快捷化和多樣化。在韓國沒有收取小費的習慣,客人進餐、購物、住賓館等不必送小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