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韓語里的頭音是什麼意思
你說的「頭音」應該就是「首音」吧
韓文以音節為單位拼寫,一個音節就是一個韓字。
音節一般由首音、中間音、尾音構成。首音由輔音充當,中間音由母音充當,尾音由輔音充當,充當尾音的輔音叫做韻尾或收音。韓文有四種拼寫方式:
(1)母音---아,어,오,우...
單獨一個母音可以構成一個音節,此時位於首音的ㅇ
只是個裝飾符號,無實際音值,不發音。
(2)母音+韻尾---악,안,왕,...
(3)輔音+母音---소,녀,가,다...
(4)輔音+母音+韻尾---한,국,중,술...
『貳』 韓語里的頭音是什麼意思
你說的「頭音」應該就是「首音」吧
韓文以音節為單位拼寫,一個音節就是一個韓字。
音節一般由首音、中間音、尾音構成。首音由輔音充當,中間音由母音充當,尾音由輔音充當,充當尾音的輔音叫做韻尾或收音。韓文有四種拼寫方式:
(1)母音---아,어,오,우...
單獨一個母音可以構成一個音節,此時位於首音的ㅇ
只是個裝飾符號,無實際音值,不發音。
(2)母音+韻尾---악,안,왕,...
(3)輔音+母音---소,녀,가,다...
(4)輔音+母音+韻尾---한,국,중,술...
『叄』 怎樣區分韓語中的單音節、雙音節
韓國語是以音節為單位拼寫的。音節一般由首音、中間音、尾音構成。首音由輔音充當,中間音由母音充當,尾音由輔音充當。充當尾音的輔音叫做韻尾(也叫收音)。單音節詞在書寫上就是一個字,雙音節詞就是兩個字的詞。韓文有以下四種拼寫方法:
1. 母音。
母音可以單獨構成一個音節,這時位於首音的「ㅇ」只是一個形式上的輔音,是為使字形看起來整齊,美觀的裝飾符號,沒有實際音值,不發音。如:
아 唉,
어 啊,
오 五,
우 優。
2.母音+輔音(韻尾)。
輔音「ㅇ」位於首音時不發音,位於尾音作韻尾時發音,有實際音值。
약 葯,
음 聲音,
운 運氣,
양 樣子。
3. 輔音+母音。
輔音不能單獨構成一個音節,它必須與母音結合才能構成音節,拼寫時輔音字母作為首音可以位於母音字母的左邊或上邊。
가 主格助詞,
나 我,
노 櫓,
부 部。
4.輔音+母音+輔音(韻尾)。
輔音即可以位於母音之前作首音,也可以位於母音之後作尾音,這時的輔音被叫作韻尾(也叫收音)。輔音中 「ㄸ、ㅃ、ㅉ」 只能作首音,不能作韻尾(收音),輔音 「ㅇ」位於首音時不發音,只有位於尾音作韻尾時才發音。
눈 眼睛,
딸 女兒,
밖 外面,
돐 周歲,
젋다 年輕的。
『肆』 如何巧記韓國語音節
(一),中國人和韓國人的發音習慣不同。
韓語是不同於英語和漢語發音結構的一種獨立語言,是表音文字,字母本身就是實際發音,不需要藉助音標來表示。我們耳朵聽到的音,和我們習慣的輔音發音有所不同,這就是老師經常講的學好韓語不能全靠拼音和國際音標。
如ㅅ[s]: 韓國語的「ㅅ」音和漢語拼音里的「S」音相近。但從形成縫隙上和發音方法上看,兩者有區別。
「ㅅ」(在韓語中,屬「擦音,松音」,即唇前放一張紙紙無氣流沖出而不動,發音器官不緊張)發音時,上下牙齒靠近造成隙縫,舌尖不要貼到硬齶,舌身放平,氣流在舌面流出的同時把舌身往前送,以便使氣流通過牙縫擠出。「ㅅ」是經過牙齒摩擦而出的舌尖擦音。發漢語拼音「S」音時,舌面和硬齶之間造成的縫隙比發 「ㅅ」音時的縫隙要窄,發音部位比發「ㅅ」音時緊張。發「ㅅ」音時,也不要像發漢語「C」音那樣舌尖貼住上齒齦。
規律一:「韓語中輔音發音沒有捲舌音,舌頭都是放平的,鼻音比漢語中的多。」
(二)單獨一個輔音不能完整發音,而與不同母音結合和位置不同發音又不同。
在韓語里輔音不能單獨發音的成字,必須與母音結合才能發出正確的發音,韓語中輔音也叫子音,就象媽媽帶兒子一樣。要講清這一點,首先有必要理一下幾概念:
語言由語音、詞彙、語法三個方面組成。其中,語音是根本的、首要的,詞彙和語法通過語音得到實現的。語音的最小單位是音素。音素分為母音和輔音兩大類。
1. 韓國語的一個單詞是由一個或幾個音節構成的,一個音節可以看成是一個字(注意不是一個字母),從頭到尾的各個音節分別稱為:首音節(首字)、詞中音節(中字)、尾音節(尾字)
2. 韓國語中一個音節(一個字)的構成形式有以下幾種:
(1)ㅇ + 單母音或雙母音 構成開音節
(2)首輔音 + 單母音或雙母音 構成開音節
(3)ㅇ + 單母音或雙母音 + 輔音韻尾(單雙韻尾) 構成閉音節
(4)首輔音 + 單母音或雙母音 + 輔音韻尾(單雙韻尾) 構成閉音節
輔音的特點之一是發音時氣流通過口腔時受到阻礙,發音短促,而母音則可以一直延續下去。
所以按照輔音的實際發音來指稱某個輔音的話,那麼在短短的一瞬間,可能會在幾個比較相近的輔音間產生混淆,即可能會聽不清楚。所以我們經常在輔音後加上一個母音來作為一個輔音的名稱,這樣比較容易讓人聽清楚。比如說漢語輔音「b,p,m,f……」的名稱就是「波(bo),潑(po),摸(mo),佛(fo)……」,也就是說在輔音的實際發音後加了一個母音「o」。 韓語也是一樣,需要在實際的發音後加一個母音來作為輔音的名稱。
與漢語不同的是,韓國語的輔音經常在收音位置出現,發音與在首音時有所不同,所以韓語輔音的名稱需要能夠表明某個輔音在首音和收音兩個位置上的發音情況。例如,「ㄱ」輔音名稱是「기역」,近似標音〔kiyok〕, 「기역」就表明「ㄱ」在首音位置時的念法和「기」里的「ㄱ」相同,而在收音位置時則發「역」裡面「ㄱ」的發音。輔音的名稱相當於在縱橫兩個坐標方向上確定出一個點,便於我們來指稱。
「ㄱ」在首音發굼[gum](ㄱ 在上邊的話,像 [g]);在韻尾,묵 : [muk](ㄱ 在下邊的話,像 [k]),這一字兩個音在韓語是因為舌的位置不一樣,與 [g,k] 跟英語不是完全相同的。
在韓國語中有個習慣,位於首音節的首輔音字母的發音一般都要重讀,而位於詞中音節和尾音節中的首輔音字母的發音一般要弱讀,所以當 ㄱ,ㄷ,ㅂ位於首音節的首輔音位置時重讀發生送氣化(爆破)就發為ㅋ( k ),ㅌ( t ),ㅍ( p ),位於詞中音節和尾音節中的首輔音位置時弱讀就發為它們本身的音ㄱ( g ),ㄷ( d ),ㅂ( b )。
嚴格說,用 [k/g]的表音「ㄱ」是錯誤的,它為了幫助外國人學習韓語的一種近似標音法,就象拐杖實際代替不了人的兩條腿。
規律二:「韓語中有些輔音與不同的母音結合,發音不同」
規律三:「輔音在首音和韻尾不同部位出現時,也有所不同」
(三)音變就是語音在語流中的變化,在語流中,有些音素受到前邊或後邊音的影響,會變成另外一個音節。韓語的音變是為了讓韓語發音更加流暢。
(1) 連音, 連音現象一般在一個單詞的內部或單詞與組詞和詞尾之間發生。
例;한국어→한구거 韻尾在與後面以母音為首音的獨立詞相連時,它應先轉換為尾音的7個代表音之一後,再把代表音移到後面音節上與其連音。
例;옷안→옫안→오단 、 옷아래→옫아래→오다래
(2) 輔音同化是指韻尾在和後面的輔音相連時,兩個不同或不相似的音連在一起讀,變為相同或相似的音的現象。
規律四:「輔音在單字和單字的連接中也有變化,這就是音變」
輔音發音時氣流通過口腔受到阻礙,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類:
1)按發音部位分:發音部位在雙唇的叫雙唇音,在舌尖的叫舌尖音,在舌面前部的叫舌面前音,在舌面後部的叫舌面後音,在喉頭的叫喉音。
2)按發音方法分:發音時氣流沖開形成阻礙發音器官的,叫破裂音(或叫爆破音)。發音時從發音器官的空隙中擠出時摩擦成聲的叫擦音。發音時即破裂又摩擦的叫破擦音。發音時氣流從鼻腔泄出的叫鼻音。發音時氣流從舌尖透出,舌尖輕輕彈動一下的叫閃音。發音時氣流經過舌頭兩側泄出的叫邊音。
3)按發音時擠喉與否、送氣與否分:發音時擠喉的稱緊音,不擠喉的稱松音,送氣的稱送氣音。
松音: ㅂ/ ㅈ/ ㄷ/ ㄱ/ ㅅ
緊音: ㅃ/ ㅉ/ ㄸ/ ㄲ/ ㅆ
送氣音:ㅋ/ ㅌ/ ㅊ/ ㅍ/ ㅎ
鼻音: ㅁ/ ㄴ/ ㅇ/ ㄹ
邊音(閃音)ㄹ」
細心的同學會發現這實際上也是韓語輔音字母表在鍵盤上的布局,將這些「孿生兄弟」相互比較相組合起來記憶更加方便,如把「ㄱ-ㄲ-ㅋ」/「ㄷ-ㄸ-ㅌ」/「ㅂ-ㅃ-ㅍ」/「ㅈ-ㅉ-ㅊ」/「ㅅ-ㅆ」,這樣一下子就可以把19個輔音中的14個都記憶下來,剩下的5個再單獨背出來就可以了。
『伍』 了解韓語發音和漢語發音的區別 輕松搞懂韓語音
有人講「韓語是世上三種最難學的語文之一」,事實上也沒這么恐怖,韓語的音變是有規律的,掌握了規律就簡單了。
就象五線譜,若直接給一個入門級的水準的人翻譯看懂交響樂的五線譜,還要明白作曲家的思想當然很難。韓國小朋友也最怕聽寫,實際上准確的聽寫出唯一正確的韓字是在片語甚至句子中。「?」這個字,單個念話,聽不清,是會寫成「?」,,但仔細聽會發現「?」開音節,而「?」是閉音節;而寫成「?」,就連韓語的門都沒進了,韓字中為了單個母音書寫美觀,是一定要在單個母音構成的字前加上不發音的「?」的。你一定又會問,那這么多類似的收音如何記?那是先掌握韓語收音規則,再在實際的片語甚至句子中去反復練習,最後就熟能生巧,能漸漸聽音寫字了。再舉個中文例子吧,大家在見面時介紹姓時會講,我姓「弓長張」,或說我是「立早章」一樣,若「張」,「章」兩字後不認識,就別說寫了。韓語輔音學習是初學者掌握的難點之一。當中國學生第一次接觸韓語輔音「?」,標音[k/g]就會大惑不解,時而聽的象K,時而g,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中國人和韓國人的發音習慣不同
韓語是不同於英語和漢語發音結構的一種獨立語言,是表音文字,字母本身就是實際發音,不需要藉助音標來表示。我們耳朵聽到的音(實際上是沒聽准),和我們習慣的輔音發音有所不同,這就是老師經常講的學好韓語不能全靠拼音和國際音標。如?[s]:韓國語的「?」音和漢語拼音里的「S」音相近。但從形成縫隙上和發音方法上看,兩者有區別。「?」(在韓語中,屬「擦音,松音」,即唇前放一張紙紙無氣流沖出而不動,發音器官不緊張)發音時,上下牙齒靠近造成隙縫,舌尖不要貼到硬齶,舌身放平,氣流在舌面流出的同時把舌身往前送,以便使氣流通過牙縫擠出。「?」是經過牙齒摩擦而出的舌尖擦音。發漢語拼音「S」音時,舌面和硬齶之間造成的縫隙比發「?」音時的縫隙要窄,發音部位比發「?」音時緊張。發「?」音時,也不要像發漢語「C」音那樣舌尖貼住上齒齦。規律:「韓語中輔音發音沒有捲舌音,舌頭都是放平的,鼻音比漢語中的多。
單獨一個輔音不能完整發音,而與不同母音結合和位置不同發音又不同
在韓語里輔音不能單獨發音的成字,必須與母音結合才能發出正確的發音,韓語中輔音也叫子音,就象媽媽帶兒子一樣。要講清這一點,首先有必要縷一下幾概念:語言由語音、詞彙、語法三個方面組成。其中,語音是根本的、首要的,詞彙和語法通過語音得到實現的。語音的最小單位是音素。音素分為母音和輔音兩大類。
韓國語的一個單詞是由一個或幾個音節構成的,一個音節可以看成是一個字(注意不是一個字母),從頭到尾的各個音節分別稱為:首音節(首字)、詞中音節(中字)、尾音節(尾字)
?2.韓國語中一個音節(一個字)的構成形式有以下幾種:
(1)?+單母音或雙母音構成開音節
(2)首輔音+單母音或雙母音構成開音節
(3)?+單母音或雙母音+輔音韻尾(單雙韻尾) 構成閉音節
(4)首輔音+單母音或雙母音+輔音韻尾(單雙韻尾) 構成閉音節
輔音的特點之一是發音時氣流通過口腔時受到阻礙,發音短促,而母音則可以一直延續下去。所以按照輔音的實際發音來指稱某個輔音的話,那麼在短短的一瞬間,可能會在幾個比較相近的輔音間產生混淆,即可能會聽不清楚。所以我們經常在輔音後加上一個母音來作為一個輔音的名稱,這樣比較容易讓人聽清楚。比如說漢語輔音「b,p,m,f……」的名稱就是「波(bo),潑(po),摸(mo),佛(fo)……」,也就是說在輔音的實際發音後加了一個母音「o」。韓語也是一樣,需要在實際的發音後加一個母音來作為輔音的名稱。與漢語不同的是,韓國語的輔音經常在收音位置出現,發音與在首音時有所不同,所以韓語輔音的名稱需要能夠表明某個輔音在首音和收音兩個位置上的發音情況。例如,「?」輔音名稱是「??」,近似標音[kiyok],「??」就表明「?」在首音位置時的念法和「?」里的「?」相同,而在收音位置時則發「?」裡面「?」的發音。輔音的名稱相當於在縱橫兩個坐標方向上確定出一個點,便於我們來指稱。「?」在首音發?[gum](?在上邊的話,像[g]):在韻尾,?:[muk](?在下邊的話,像[k]),這一字兩個音在韓語是因為舌的位置不一樣,與[g,k]跟英語不是完全相同的。在韓國語中有個習慣,位於首音節的首輔音字母的發音一般都要重讀,而位於詞中音節和尾音節中的首輔音字母的發音一般要弱讀,所以當?,?,?位於首音節的首輔音位置時重讀發生送氣化(爆破)就發為?(k),?(t),?(p),位於詞中音節和尾音節中的首輔音位置時弱讀就發為它們本身的音?(g),?(d),?(b)。
音變就是語音在語流中的變化,在語流中,有些音素受到前邊或後邊音的影響,會變成另外一個音節。韓語的音變是為了讓韓語發音更加流暢。(1)連音連音現象一般在一個單詞的內部或單詞與組詞和詞尾之間發生。例;???→???韻尾在與後面以母音為首音的獨立詞相連時,它應先轉換為尾音的7個代表音之一後,再把代表音移到後面音節上與其連音。例;??→??→??、???→???→???
(2)輔音同化是指韻尾在和後面的輔音相連時,兩個不同或不相似的音連在一起讀,變為相同或相似的音的現象。規律:「輔音在單字和單字的連接中也有變化,這就是音變」韓語輔音的特點與分類:輔音發音時氣流通過口腔受到阻礙,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分類:
1)按發音部位分:發音部位在雙唇的叫雙唇音,在舌尖的叫舌尖音,在舌面前部的叫舌面前音,在舌面後部的叫舌面後音,在喉頭的叫喉音。
2)按發音方法分:發音時氣流沖開形成阻礙發音器官的,叫破裂音(或叫爆破音)。發音時從發音器官的空隙中擠出時摩擦成聲的叫擦音。發音時即破裂又摩擦的叫破擦音。發音時氣流從鼻腔泄出的叫鼻音。發音時氣流從舌尖透出,舌尖輕輕彈動一下的叫閃音。發音時氣流經過舌頭兩側泄出的叫邊音。3)按發音時擠喉與否、送氣與否分:發音時擠喉的稱緊音,不擠喉的稱松音,送氣的稱送氣音。
松音:?/?/?/?/?
緊音:?/?/?/?/?
送氣音:?/?/?/?/?
鼻音:?/?/?/?
邊音(閃音)?」
細心的同學會發現這實際上也是韓語輔音字母表在鍵盤上的布局,將這些「孿生兄弟」相互比較相組合起來記憶更加方便,如把「?-?-?」/「?-?-?」/「?-?-?」/「?-?-?」/「?-?」,這樣一下子就可以把19個輔音中的14個都記憶下來,剩下的5個再單獨背出來就可以了。學好韓語輔音的發音方法:首先一定要靜心聽清聽准,再是多練(感性的),仔細模仿練習發音;第三掌握正確的發音方法(理性的),多摸索,不斷反復糾正提高。一般講,聽力分三個層次:
1.生理聽力是第一層次的聽力,表示人的聽覺器官接收、辨別和內化聲音信號的能力,亦即捕捉聲音信號的能力。健全的聽覺器官是語言聽力的生理基礎。
?2.語音聽力是第二層次的聽力,表示人接收、辨別和內化語音信號的能力,亦即捕捉語音信號的能力。從理論上看,一個有良好語音聽力的人,不管他是否理解所聽到的語音信號所載荷的語義信息,都能較好地捕捉他所聽到語音信號。在現實中,有些人雖然聽不懂說話人所說的內容,但他卻能很好地捕捉所聽到的全部語音。
3.綜合聽力是最高層次的聽力,表示人通過語音信號捕捉語義信息的能力。一個具有良好生理聽力、語音聽力和語義理解能力的人,就能通過收聽過程成功地捕捉他所聽到的語音信號所載荷的語義信息。但是,一個具有良好語義理解能力但不具有語音聽力的人,雖然可通過閱讀捕捉以文字為載體的語義信息,但不可能通過收聽過程捕捉以語音為載體的語義信息。
我們要從韓語語音的若干特徵考察韓語語音聽力的結構,並指出韓語語音聽力教學中值得注意的若干問題。在韓語音素中有大量的漢語中沒有的音素。韓語母音相當發達,其中有好幾個在漢語中沒有的母音。韓語輔音的一個特點是,一些發音部位相同的輔音被嚴格地區分為不送氣(或微送氣)的平音和緊音以及送氣音,而且這三種音素的區分在韓語發音中非常重要,但是在漢語中只有送氣音和不送氣音的區別,而不存在平音和緊音的嚴格區別。又如,韓語中的閃音和某些舌尖音也是漢語中沒有的。在韓語音節的發音中有大量的收音(指其代表音為),而在現代漢語的發音中只有少數幾種「收音」(指輔音韻尾,有)。
有趣的是在古漢語中入聲字的「收音」(指塞音韻尾)分為三種(即),而這些漢字的韓語音讀中收音分為三種(即)但現代漢語中已不使用入聲。這樣,一些韓語收音的正確發音對許多中國學生來說是一個較困難的事情。在韓語單詞或片語的發音中發生大量的音變現象。當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節相結合而構成一個單詞或片語時,發生大量的音變現象,使得大量音節在單詞或片語中的發音不同於它們單獨出現時的發音。但是,漢語中音變現象極為少見,而且主要是聲調的變化。韓語中的音變包括母音的縮約與脫落,某些輔音的同化,清音的濁音化,平音的緊音化,不送氣音的送氣音化,某些收音的齶音化,兩個單詞結合而構成一個復合詞時所發生的贅音,收音後接母音時發生的連音現象等。如此廣泛而大量的音變給韓語初學者不僅造成發音上的困難,而且造成收聽和語義理解上的困難。這是因為:由於音變,發生單個音素的發音不同於它在音節中的發音,單個音節的發音不同於它在單詞或片語中的發音,單個單詞的發音不同於它在復合詞中的發音等現象。最後,韓語有自己特殊的音節的音長、音強和音高、單詞或片語的音高以及語句的語調。由於在這些因素決不是一種容易的事情。這對韓語語音信號的捕捉也會帶來一定的困難。」這樣來看,對一位中國人來說韓語聽力還是要下工夫學的呀,不要太輕視它了。
學習有困難或者想獲取日語資料請加妞妞老師QQ/微信:539430096(←長按可復制)
關注微信公眾平台:hanyuniuniu11(或微信搜索:基礎韓語)
『陸』 韓國怎麼拼音
簡單的舉個例子:
姐姐누나(男用),ㄴ[n]ㅜ[u]ㄴ[n]ㅏ[a]就念成nu
na
銀行은행(音標是en
haeng),但由於音變ㅎ音脫落,念成e
naeng
母音:ㅏ[a]、ㅓ[eo]、ㅗ[o]、ㅜ[u]、ㅡ[eu]、ㅣ[i]、、ㅐ[ae]、ㅔ[e]
ㅑ[ya]、ㅕ[yeo]、ㅛ[yo]、ㅠ[yu]、ㅒ[yae]、ㅖ[ye]、ㅘ[wa]、ㅙ[wae]、ㅚ[oi]、ㅝ[weo]、ㅞ[we]、ㅟ[wi]、ㅢ[eui]
輔音韻尾:
後面跟母音開頭的字
後面跟輔音開頭的字
後面不跟任何字
ㅄ
-ps
-p
-p
:ㄵ
-nj
-n
-n
ㄺ
-lg
-l
-k
ㄶ
-n
-n
-n
ㄳ
-gs
-k
-k
ㄻ
-rm
-m
-m
ㄼ
-rb
-p
-p
ㄽ
-rs
-l
-l
ㄾ
-rt
-l
-l
ㄿ
-rp
-p
-p
ㅀ
-r
-l
-l
作首音節,次音節,尾音
ㄱ
k-
-g-
-k
ㄷ
t-
-d-
-t
ㅂ
p-
-b-
-p
ㅋ
k'
ㅌ
t'
ㅍ
p'
ㅎ
h
ㄲ[gg]
ㄸ[dd]
ㅃ[bb]
ㅆ[ss]
ㅉ[jj]
ㄴ[n]
ㄷ[d]
ㄹ[r,l]
ㅁ[m]
ㅅ[s,x]
ㅇ[O,ng]
ㅈ[z,j]
ㅊ[ch,q]
但是韓語要看前後字的,因為音變太多了
音變的情況多種多樣,但對於大多數人只要掌握以下的幾種就可以了。
1、連音現象
收音(ㅇ,ㅎ
除外)
在與後面的母音相連時,收音便移到後面的音節上,與之拼成一個音節,這就是連音現象。
例子:
이것은[이거슨]
무엇을[무어슬]
무엇이에요[무어시에요]
책이에요[채기에요]
2、緊音化現象
A.
收音ㄱ(ㄲ,
ㅋ,
ㄳ,
ㄺ),
ㄷ(ㅅ,
ㅆ,
ㅈ,
ㅊ,
ㅌ),
ㅂ(ㅍ,
ㄼ,
ㄿ,
ㅄ)與輔音ㄱ,
ㄷ,
ㅂ,
ㅅ,
ㅈ
相連時,
ㄱ,
ㄷ,
ㅂ,
ㅅ,
ㅈ分別發成緊音ㄲ,
ㄸ,
ㅃ,
ㅆ,
ㅉ
국법[국뻡]
꺾다[꺽따]
삯돈[삭똔]
닭장[닥짱]
있다[읻따]
B.
收音ㄴ(ㄵ),
ㅁ(ㄻ)
與輔音ㄱ,ㄷ,ㅈ
為首音的語尾相連時,輔音ㄱ,ㄷ,ㅈ分別發成緊音ㄲ,ㄸ,ㅉ
신고[신꼬]
앉고[안꼬]
삼고[삼꼬]
젊지[점찌]
C.
在漢字詞中,收音ㄹ後面的輔音ㄱ,ㄷ,ㅂ,ㅅ,ㅈ分別發成緊音ㄲ,ㄸ,ㅃ,ㅆ,ㅉ
발동[발똥]
절도[절또]
일시[일씨]
물질[물찔]
D.
冠形詞形語尾-ㄹ/을與輔音
ㄱ,ㄷ,ㅂ,ㅅ,ㅈ相連時,輔音
ㄱ,ㄷ,ㅂ,ㅅ,ㅈ
分別發成緊音
ㄲ,ㄸ,ㅃ,ㅆ,ㅉ
할
것을[할꺼슬]
할
수는[할쑤는]
갈
데가[갈떼가]
할
적에[할쩌게]
할
바를[할빠를]
있을
데가[이쓸떼가]
很多書上指的「韻尾」就是「收音」。變音是很普遍的現象,幾乎所有的韓語句子都會有變音,變音需要不斷朗讀中體會並在大腦中形成一種「感覺」。
1.同化現象
ㄱ.
收音ㄱ(ㄲ,
ㅋ,
ㄳ,
ㄺ),
ㄷ(ㅅ,
ㅆ,
ㅈ,
ㅊ,
ㅎ),
ㅂ(ㅍ,
ㄼ,
ㄿ,
ㅄ)
在輔音ㄴ,
ㅁ
前出現時,
分別發
ㅇ,
ㄴ,
ㅁ
국물[궁물]
깎는[깡는]
부엌만[부엉만]
몫몫이[몽목씨]
긁는[긍는]
닫는[단는]
짓는[진는]
있는[인는]
맞는[만는]
젖멍울[전멍울]
쫓는[쫀는]
꽃망울[꼰망울]
붙는[분는]
놓는[논는]
밥물[밤물]
앞마당[암마당]
밟는[밤는]
읊는[음는]
없는[엄는]
ㄴ.
收音ㅁ,
ㅇ後面的輔音ㄹ都發成ㄴ;
ㄴ與ㄹ相連時,
不論ㄹ
音在ㄴ的前面還是後面
ㄴ
都發成ㄹ音
침략[침냑]
侵略
향로[향노]
香爐
대통령[대통녕]
總統
담력[담녁]
膽識
난로[날로]
暖爐
천리[철리]
千里
ㄷ.
在一部分漢字詞中,
收音ㄱ,
ㅂ
與
ㄹ
相連時,
ㄹ
發成
ㄴ
音
백리[백니-뱅니]
百里
십리[십니-심니]
十里
협력[협녁-혐녁]
合作
막론[막논-망논]
不論
ㄹ.
收音ㄷ,
ㅌ,
ㄾ與助詞或接尾詞-이相連時,
發為
ㅈ,
ㅊ
音,
並成為後一個音節的首音
땀받이[땀바지]
굳이[구지]
미닫이[미다지]
밭이[바치]
벼훒이[벼훌치]
2.音的縮略,
脫落與添加現象
ㄱ.
在韓國語中,
部分音有縮略或脫落的現象
쓰어라->써라
보아라->봐라
푸어서->퍼서
치어서->쳐서
솔+나무->소나무
딸님->따님
바늘+질->바느질
上面的例子中,
既有三個音節變為兩個音節的現象,
也有雖然音節沒發生變化,
但ㄹ韻尾
脫落的現象
ㄴ.
在部分合成詞中,
還有添加音的現象
콫+잎->꽃잎[꼰닙]
늑막+염->늑막염[능망념]
콩+엿->콩엿[콩녇]
신+여성->신여성[신녀성]
코+등->콧등[코뜽/콛뜽]
배+머리->뱃머리[밴머리]
깨+잎->깻잎[꺤닙]
기+발->깃발[기빨/긷빨]
배+속->뱃속[배쏙/밷쏙]
전보+대->전봇대[전보때/전볻때]
아래+이->아랫니[아랜니]
3.首音法則
韓國語發音有這樣一個特點,
即作為單詞首音的ㄹ除了在少數的外來語詞彙仍發ㄹ音外(라디오radia,
레코드record,
라인line,
럭비rugby),
大多數情況下不發音.
這個也是韓國語和朝鮮語的區別之一.
『柒』 韓國語中首音節,中音節,尾音節怎麼分
比如중,ㅈ是首音,ㅜ是中音,ㅇ是尾音
『捌』 韓語「首音節」到底是怎麼回事
應該指的某些特殊的輔音吧,比如
바보: 發音是pabo,
ㅂ: 放在首音節時偏向爆破音 p, 非首音節時發 b,
首音節就是單詞的第一個音節
『玖』 韓語的母音和輔音還有雙輔音怎麼讀
單母音有10個:ㅏ, ㅓ, ㅗ, ㅜ, ㅡ, ㅐ, ㅔ, ㅚ, ㅟ.
ㅏ[a] 發音時口自然張開,下頜向下申,舌尖也隨之向下,接近下齒齦,雙唇自然放鬆。發音與漢語拼音的「a」 相似,但比「a」稍靠後。
[eo] 比發「」口張得小一些,舌面後部稍為抬起,嘴唇要成自然狀態,不要成圓形。與漢語拼音中的e 發音相同。
[o] 口稍為張開,雙唇向前攏成圓形,舌後部自然向上抬起。與漢語拼音的「o」相似,但比「o」口形要小且圓。
ㅜ[u] 比發ㅗ音時口張得小一些,舌面後部抬起,離軟齶很近,雙唇攏成圓形,比發「ㅗ」時更加圓。與漢語拼音的韻「u」相似。
[eu] 嘴稍微張開,舌身稍向後縮,舌前部放平,舌後部略向軟齶抬起,嘴唇向兩邊拉開。發音時口稍為張開,其唇形比發「」時更扁一點,舌頭在口腔中的位置比發「」時更抬起一點。
[ i ] 口稍為張開,舌尖貼下齒齦,舌面抬起,貼近上顎,雙唇向左右自然拉開。與漢語拼音的「yi」相似。
ㅐ[ae] 嘴張的比「ㅏ」要小一些,嘴唇向兩邊拉緊一點,舌尖頂住下齒,舌面抬起靠近硬齶,這時舌面左右兩邊夾在上下齒之間,舌面與硬齶形成扁的橢圓形。
ㅔ[e] 口形比「ㅐ」要小一些,嘴唇兩邊放鬆,舌尖頂住下齒,這時舌面硬齶之間比「ㅐ」圓。與漢語拼音中「ye,jie」的韻母e發音。
ㅚ[oe] 嘴張的與「ㅗ」相同,舌面向軟齶抬起,雙唇攏成圓形。
ㅟ[wi] 口形與「ㅜ」相同,但舌位及舌形與「ㅣ」相同。雙母音:發音時有口形和舌位發生變化的母音。
雙母音有11個:ㅑ, ㅕ, ㅛ, ㅠ, ㅒ, ㅖ, ㅘ, ㅙ, ㅞ, ㅝ, ㅢ.
ㅑ[ya] 先發「ㅣ」,然後迅速滑到「ㅏ」 ,即可發出此音。
ㅕ[yeo] 先發「ㅣ」,然後迅速滑到「ㅓ」 ,即可發出此音。
ㅛ[yo] 先發「ㅣ」,然後迅速滑到「ㅗ」 ,即可發出此音。
ㅠ[yu] 先發「ㅣ」,然後迅速滑到「ㅜ」 ,即可發出此音。
ㅒ[yae] 先發一個「ㅣ」,然後迅速滑到「ㅐ」,即可發出此音。
ㅖ[ye] 先發一個「ㅣ」,然後迅速滑到「ㅔ」,即可發出此音。
ㅘ[wa] 先發一個「ㅗ」,然後迅速滑到「ㅏ」,即可發出此音。
ㅙ[wae] 先發一個「ㅗ」,然後迅速滑到「ㅐ」,即可發出此音。
ㅝ[wo] 先發一個「ㅜ」,然後迅速滑到「ㅓ」,即可發出此音。
ㅞ[we] 先發一個「ㅜ」,然後迅速滑到「ㅔ」,即可發出此音。與漢語拼音的「yue"相似。
ㅢ[ui] 先發一個「ㅡ」,然後迅速滑到「ㅣ」,即可發出此音。
韓語輔音的正確發音規則
輔音是仿照人發聲器官發音時的模樣創造的。 韓國語輔音共有19個。
可按發音方法分為松音,緊音,送氣音,鼻音,閃音 5種。
1、松音:
ㄱ:發音時,將舌面後部抬起,使舌根接觸軟齶,堵住氣流,然後放開,使氣流沖出而發聲。它與漢語拼音的「g」相似,但力度要小一點。
ㄷ:發音時,先用舌尖抵住上齒齦,堵住氣流,然後舌尖離開上齒齦,使氣流沖出,爆發、破裂成聲。它與漢語拼音的「d」相似。
ㅂ:發音時,雙唇緊閉並稍向前伸,堵住氣流,然後用氣流把雙唇沖開,爆發成聲。它與漢語拼音的「b"相似,但力度稍輕一點。
ㅅ:發音時,舌尖抵住下齒,舌面前部接近硬齶,使氣流從舌面前部和硬齶之間的空隙處擠出來,磨擦成聲。它與漢語拼音的「s」相似。
:發音時,舌尖抵住下齒,舌面前部向上接觸上齒齦和硬齶堵住氣流,使氣流沖破阻礙的同時,磨擦出聲。它與漢語拼音的「z」相似。
2、緊音:
ㄲ:發音時,與輔音「ㄱ」時基本相同,緊閉聲門,使氣流在喉倉中受阻,沖破聲門而出。力度上要大一點。
ㄸ:發音時,與輔音「ㄷ」時基本相同,緊閉聲門,使氣流在喉倉中受阻,沖破聲門而出。
ㅃ:發音時,與輔音「ㅂ」時基本相同,緊閉聲門,使氣流在喉倉中受阻,沖破聲門而出。
ㅆ:發音時,與輔音「ㅅ」時基本相同,緊閉聲門,使氣流在喉倉中受阻,沖破聲門而出。
ㅉ:發音時,與輔音「ㅈ」時基本相同,緊閉聲門,使氣流在喉倉中受阻,沖破聲門而出。
3、送氣音:
ㅊ:發音時,方法與輔音「ㅈ」基本相同,只是發音時要用爆破性的氣流推出。與漢語拼音的「c"相似。
ㅋ:發音時,方法與輔音「ㄱ」基本相同,只是發音時要用爆破性的氣流推出。與漢語拼音的「k"相似。
ㅌ:發音時,方法與輔音「ㄷ」基本相同,只是發音時要用爆破性的氣流推出。它與漢語拼音的「t"相似。
ㅍ:發音時,方法與輔音「ㅂ」基本相同,只是發音時要用爆破性的氣流推出。它與漢語拼音的「p"相似。
ㅎ:發音時,使氣流從聲門擠出,這時聲帶磨擦就發出此音。它與漢語拼音的「h」相似。
4、鼻音:
:發音時,先用舌尖抵住上齒齦,堵住氣流,然後使氣流從鼻腔中留出來,同時舌尖離開上齒齦,震動聲帶而發音。它與漢語拼音的「n」相似。
ㅁ:發音時,首先緊閉嘴唇,堵住氣流,然後使氣流從鼻腔中流出的同時,雙唇破裂成聲。它與漢語拼音的「m」相似。
ㅇ:做為字的首音時不發音,只是起到裝飾作用。
5、閃音:
ㄹ:發音時,先使舌尖和上齒齦接近,然後使氣流通過口腔,這是舌尖輕輕振彈一下而發聲。與漢語拼音的「r」相比,舌尖靠前的,而且舌尖也不可捲起來。
(9)韓國首音節到底是什麼擴展閱讀:
韓語發音的規則有很多,韓語輔音中的各種特殊發音也常常讓剛入門的學習者頭昏腦脹的。其實只要記住一些簡單的規律,在實際運用中多多記憶聯系,便能克服這些問題。
經常會有韓語初學者提出自己聽到的音和實際的音不符,比如"비누(肥皂)的讀音聽上去像피누, 구두(皮鞋)聽上去像쿠두, 다리(腿, 橋) 聽上去像타리"。這里介紹一下韓語的語言特點,幫助初學者理解其中的原因。
1、ㅅ,ㅂ,ㄱ,ㄷ在第一個音節的時候是무기음(聲帶不震動),所以發音類似於ㅍ,ㅋ,ㅌ,所以聽起來也像ㅍ,ㅋ,ㅌ。例如 바다,가루,다방, 三個單詞中 바 的 』ㅂ』, 가 的 』ㄱ』, 다 的 』ㄷ』
2、但是ㅅ,ㅂ,ㄱ,ㄷ在母音之間或者在母音和ㄹ,ㅁ,ㄴ之間的時候是유성음(聲帶振動),所以發音是[s] [b], [g] [d],
總結起來的話就是,在第一音節的時候是무기음,在其他位置時是유성음。所以 바다 的發音聽起來像 파다, 實際發出來的音是 바 和 파 之間的音。
韓國語的輔音中的 ㄱ,ㅋ ㄷ,ㅌ ㅂ,ㅍ 是互成對應的三對字母輔音,在韓國語中有個習慣,位於首音節的首輔音字母的發音一般都要重讀,而位於詞中音節和尾音節中的首輔音字母的發音一般要弱讀。
所以當ㄱ,ㄷ,ㅂ位於首音節的首輔音位置時重讀發生送氣化(爆破)就發為ㅋ( k ),ㅌ( t ),ㅍ( p ),位於詞中音節和尾音節中的首輔音位置時弱讀就發為它們本身的音ㄱ( g ),ㄷ( d ),ㅂ( b ),這樣就應該能很好理解韓語輔音發音了。
『拾』 韓文的拼寫規則
韓文是以音節為單位拼寫的。音節一般由首音、中間音、尾音構成。首音由輔音充當,中
間音由母音充當,尾音由輔音充當。充當尾音的輔音叫做韻尾(也叫收音)。韓文有以下
四種拼寫方法:
1. 母音——아,어,오,우…
母音可以單獨構成一個音節,這時位於首音的「ㅇ」只是一個形式上的輔音,是為使字形看起來整齊,美觀的裝飾符號,沒有實際音值,不發音。
2.母音+輔音(韻尾)——약,음,운,양…
輔音「ㅇ」位於首音時不發音,位於尾音作韻尾時發音,有實際音值。
3.輔音+母音——가,나,노,부…
輔音不能單獨構成一個音節,它必須與母音結合才能構成音節,拼寫時輔音字母作為首音可
以位於母音字母的左邊或上邊。
4.輔音+母音+輔音(韻尾)——눈,학,딸,밖,돐,젊
輔音即可以位於母音之前作首音,也可以位於母音之後作尾音,這時的輔音被叫作韻尾(也叫收音)。輔音中 「ㄸ,ㅃ,ㅉ」 只能作首音,不能作韻尾(收音),輔音 「ㅇ」位於首音時位於首音時不發音,只有位於尾音作韻尾時才發音。
韓文字母書寫的基本原則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這與漢字的書寫方法大體相同。
書寫比畫的順序如下圖所視。
下面是圖片的連接 http://www.learningnet.com.cn/contents/hgy-jc/images/02c-02g2.gif 和 http://www.learningnet.com.cn/contents/hgy-jc/images/02c-02g3.gif
基本字母表
가 갸 거 겨 고 교 구 규 그 기
나 냐 너 녀 노 뇨 누 뉴 느 니
다 댜 더 뎌 도 됴 두 듀 드 디
라 랴 러 려 로
료 루 류 르 리
마 먀 머 며 모 묘 무 뮤 므 미
바 뱌 버 벼 보 뵤 부 뷰 브 비
사 샤 서 셔 소 쇼 수 슈 스 시
아
야 어 여 오 요 우 유 으 이
자 쟈 저 져 조 죠 주 쥬 즈 지
차
챠 처 쳐 초 쵸 추 츄 츠 치
카 캬 커 켜 코 쿄 쿠 큐 크 키
타
탸 터 텨 토 툐 투 튜 트 티
파 퍄 퍼 펴 포 표 푸 퓨 프 피
하
햐 허 혀 호 효 후 휴 흐 히
韓文字母書寫的基本原則為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這與漢字的書寫方法大體相同。
書寫比畫的順序如下圖所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