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韓國歷史概況
韓國歷史可分為古代史、統一新羅與渤海、高麗、朝鮮、日本佔領和韓國獨立運動、大韓民國的成立、近現代史七個歷史階段。
一、古代史
韓國歷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333年。據說,韓國歷史上的傳奇人物檀君,是天神之子與一位以熊為圖騰的部落的女子所生。檀君建立了韓國歷史上第一個王國。歷史學家將這段早期歷史稱為「古朝鮮」時代。古代韓國最初以組成小城邦的氏族社會為特徵,各小城邦又逐漸合並成政治結構復雜的部落聯盟,並最終形成了王國。
二、統一新羅與渤海
6世紀中葉,新羅王國征服了臨近的伽倻王國並與中國唐朝結成軍事同盟,征服了高句麗和百濟王國。當中國唐朝後來暴露出要將高句麗和百濟納入其帝國版圖時,新羅便以武力相抗。公元676年,新羅將中國人逐出韓半島。其後,居住在滿洲中南部地區的前高句麗人於698年建立了渤海王國。
渤海王國於公元926年被契丹人滅亡,其統治階級中的很多人(大部分為高句麗人)遷移到南方,加入了新成立的高麗王國。新羅在公元668年統一了韓半島,並在8世紀中葉進入繁榮強大的鼎盛時期。公元935年,新羅國王正式向新建立的高麗王朝投降。
三、高麗
盡管韓半島經常遭受外來入侵,但自公元 668 年由新羅統一後一直由一個單一的政府治理,並保持了政治獨立,以及文化和民族傳統。無論是高麗王朝(918-1392 年),還是朝鮮王朝(1392-1910 年),他們都鞏固了政權,發展了文化,驅逐了諸如契丹、蒙古和日本的入侵者。
高麗王朝的開國君主王建是新羅一位反叛王子弓裔手下的將軍。他選擇自己的家鄉松岳(即現今北韓的開城)作為都城,並宣稱要收復高句麗在中國東北的失地。他將他的王國定名為高麗,韓國現在的名稱「 Korea 」就是由此而來。
四、朝鮮
1392年,李成桂將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朝鮮。朝鮮早期的統治者支持儒家學說作為王國的指導哲學,以抵銷在高麗時代占統治地位的佛教影響。
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王國,准備對中國發動侵略戰爭。在海上,韓國歷史上最受尊敬的人物李舜臣將軍(1545-1598),指揮「龜船」與日本人作戰,並取得了一系列輝煌勝利。這種「龜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鐵甲戰船。
五、日本佔領和韓國獨立運動
19世紀,韓國依然是一個「閉關自守之國」,堅決反對西方關於建立外交與貿易關系的要求。此後,一些具有帝國主義野心的亞洲和歐洲國家競相對韓半島施加影響。日本在戰勝了中國和俄國後,於1910年強行吞並韓國,並開始對其實行殖民統治。
1919年3月1日,韓國人在全國范圍內展開了抗議活動,數千人犧牲。盡管「三 • 一獨立運動」失敗了,但卻加強了韓民族的團結,激發了愛國主義精神。這次運動促成了在中國上海成立韓國臨時政府,並在滿洲開展了有組織的反抗日本殖民主義者的武裝斗爭。韓國人民至今仍每年紀念「三 • 一獨立運動」,並將其確定為全國性的假日。
六、大韓民國的成立
聯合國大會於1947年11月通過一項決議,要求韓國在聯合國一個委員會的監督下舉行大選。然而,蘇聯卻拒不執行聯合國決議,並且不準許聯合國這個委員會進入韓國北方。於是聯合國大會又通過一個新決議,要求在這個委員會能夠到達的地方進行選舉。
韓國首次總統選舉於1948年5月10日在三八線以南地區舉行。這條線終於將韓半島分成了南方與北方。1948年,李承晚當選為大韓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與此同時,三八線以北建立了金日成領導下的共產黨政權。
七、近現代史
1950年6月25日,朝鮮進攻韓國,朝鮮戰爭爆發。在蘇聯等共產主義國家缺席下,當時由美國等主導的聯合國決議發動聯合國軍支援韓國。聯合國軍支援的韓國同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抗美援朝支持的朝鮮最終在1953年7月27日簽署停火協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沿三十八度線非軍事區分界而治。
朝韓分治後,韓國經歷民主與獨裁統治的反復交替:第一共和國處於李承晚的獨裁統治之下,直至1960年統治崩潰流亡夏威夷,民主的第二共和國建立並以尹潽善為總統,卻在不久後被朴正熙軍隊推翻。之後從第三到第五共和國,韓國都處於朴正熙及全斗煥軍政府的威權統治之下。
1987年之後,第六共和國開始逐漸建立起一個自由民主的政府。
(1)韓國文化來源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箕子朝鮮(約前1122 ~前194 ) 。在中國西漢歷史學家司馬遷的名著《史記》中記載,商代最後一個國王紂王的叔父箕子(商朝人華夏族)在周武王伐紂後,帶著商代的禮儀和制度率五千商朝遺民東遷至朝鮮半島北部,被那裡的人民推舉為國君,建立「箕氏侯國」,史稱「箕子朝鮮」。
武王伐紂成功後,曾經去尋找箕子,後來在武王勸說下,箕子同意歸附周王室。諸侯分封時,箕子被封為諸侯,其封國位於朝鮮半島北部,向西與燕國接壤,此後的八百年裡,箕子朝鮮一直以周朝的諸侯國存在。
王氏高麗和李氏朝鮮時期,由於儒學興盛的關系,箕子朝鮮受到極大的推崇與贊賞。朝鮮人時常以「箕聖」來稱呼箕子,而稱自己的國家叫「箕聖國」。
野史《三國遺事》造謠說,檀君的後人在箕子來到朝鮮半島之後,帶著人民南遷,以免和箕子帶來的人形成沖突。這些人後來成為了三韓的始祖。
箕子朝鮮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被認為是韓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家,現代韓國人否認箕子朝鮮的存在。但是無論如何,箕子朝鮮是中國歷史范疇,既非韓國人的祖先,也不是韓國的歷史政權。
⑵ 韓國文化更接近於中古的哪個朝代的文化
從韓國男女裝可以看出為大唐風格,特別是女裝,明顯帶有盛唐遺風,
只不過狹隘的韓國人不可能穿得出我中華盛唐之風范.
⑶ 關於韓國古代的所有歷史
古代在朝鮮半島忠清道的位置,生活著一群部落,統稱為三韓,分別為馬韓、辰韓、弁韓。
三韓人是朝鮮韓國人的祖先。後來建立了一個國家叫做新羅。
在唐朝的時候,來自中國東北的高句麗,勢力已經發展到朝鮮半島北部,新羅害怕高句麗吞並它,於是向唐朝求援。
唐朝幫助新羅,滅了高句麗的附屬國百濟,後來又滅了高句麗,為了有效壓制高句麗復國,與新羅簽訂條約,把朝鮮半島北部和東南部送給了新羅。這樣新羅人就移民到了整個朝鮮半島。
新羅占據整個朝鮮半島以後,開始向唐朝學習制度、文化,建立新羅王朝。
新羅王朝後來又分裂為高麗、百濟、新羅三個國,這里的高麗、百濟不是之前的高句麗、百濟,而是新羅人假託高句麗、百濟建立的國家。(就像北魏和曹魏的關系一樣,國號一樣,但是統治者不一樣)
後來高麗統一三國,建立高麗王朝。然後高麗王朝被李成桂所滅,李成桂受明朝冊封,建立朝鮮王國,史稱李氏朝鮮。李氏朝鮮後來臣服清朝,到了甲午戰爭以後,清朝戰敗,李氏朝鮮改名大韓帝國(大韓帝國脫離了清朝控制)。之後,日本吞並了大韓帝國。
大韓帝國王室全部被誅殺,之後韓國人(朝鮮人)開始了流亡復國,其中金九提出了建立大韓民國的設想。
然後,二戰之後,日本戰敗,雅爾塔協定準備讓朝鮮半島脫離日本,金九准備復國,然而可恥的美國人為了控制朝鮮半島,暗殺了金九,扶植了李承晚;蘇聯看著美國扶植了李承晚,也扶植了金日成,與之抗衡。然後就出現了朝鮮和韓國兩個南北對峙的國家。
⑷ 韓國和朝鮮古代是屬於中國的
韓國和朝鮮古代只有唐朝和西漢是中國的領土,其他朝代如元、明、清,只是中國的屬國。
1、西漢。西漢漢武帝在公元前108年平定衛氏朝鮮後,在今朝鮮半島設置的漢四郡樂浪郡、玄菟郡、臨屯郡、真番郡四郡,屬於幽州,此時朝鮮成為漢朝的郡縣之一。
2、唐朝。繼隋朝隋煬帝三征高麗之後,唐朝也發動了對朝鮮的戰爭,並吞並朝鮮,設立安東都護府,此時朝鮮正式列入唐帝國的版圖。
3、唐朝之後,朝鮮王朝就成了中國的附屬國,但不屬於中國,跟琉球王國一樣,每年給中國朝貢。
(4)韓國文化來源哪個朝代擴展閱讀:
漢四郡(公元前108年~公元313年)漢武帝在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108年間剿滅衛滿朝鮮後在朝鮮半島北部和中部設立的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四個郡的總稱,漢四郡對朝鮮半島北部有很大的影響力。
公元前82年,漢朝將臨屯、真番二郡並入樂浪、玄菟二郡。樂浪郡治所仍在今朝鮮平壤;玄菟郡治所則初在夫租(今朝鮮咸興),後因受貊所反抗而遷往遼東高句麗(今遼寧新賓),統治夫余、高句麗等族。
東漢、曹魏和西晉皆保留了樂浪郡和玄菟郡。東漢末割據遼東的公孫氏分出樂浪郡南部設立帶方郡,並為魏晉所承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