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喊韓國為高麗棒子
高麗棒子
是對朝鮮人(朝鮮族、韓國人)的蔑稱!
取自諧音「高麗」
高麗(西元918年-1392年),又稱高麗王朝,
王氏高麗,
是朝鮮半島封建王朝之一。918年後高句麗國弓裔王的部將王建推翻弓裔建立高麗國,定都於自己的家鄉開京(即今朝鮮開城)。1392年被朝鮮王朝所取代。
高麗王朝自稱繼承高句麗。高麗的英文名「Goryeo」源於高句麗的英文名「Goguryeo」。
而韓國的英文名「Korea」是高麗英文名「Goryeo」的變形。
佛教是高麗王朝的國教。歷經16年時間雕刻成的高麗大藏經是世界瑰寶之一。高麗王朝青瓷製作手藝精湛。
為了不引起民族爭端!還是不要這樣稱呼他們!!!:)
Ⅱ 韓國人為什麼有時被稱作高麗棒子這裡面有什麼典故沒有
關於高麗棒子這個詞的起源,有人解釋是因為當年朝鮮人與漢人軍隊作戰的時候勇敢地用棒子打馬,使得漢人大為頭痛(他們怎麼好意思。。)!其實這根本就是韓國人美化自 己的臆造!稍微有些軍事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古代的騎兵及其坐騎都披有鎧甲,而且速度極快,如果徒步拿根棒子就來得及把人家打趴下,騎兵就不可能稱霸整個冷 兵器時代!當年的南宋軍隊也就不用那麼畏懼完顏宗弼的鐵浮圖和拐子馬了!南宋早就打到黃龍了。 這個詞並不見於古代史籍,而是起源於近代。生活在東北的、上歲數的老人們都知道這個詞的真正起源! 清末開始,覬覦東北的日本人開始向東北進行大規模滲透和殖民,在9.18東北淪陷後更是達到高峰。而要進行殖民最重要的就是移民,尤其初期日 本在華人員多數是軍人,日常統治和管理也需要人!但限於日本本國自然狀況,也是因路途遙遠和經費等問題,所以從日本本土不可能調來足夠的人手,於是,日本 就從當時早就與日本「合並」的朝鮮半島征調大量的韓國人(當時叫什麼的大韓帝國,屁大點的地方還能稱為大韓?)來華,這些韓國人在接受了所謂「日韓同祖」 的教育後,來華後開始為虎作倀。但是日本人對韓國人根本不信任,所以這些朝鮮警察手裡沒有任何武器,還不如中國的偽警察,偽警察還發一根警棍呢。無奈之 下,這些二鬼子就用朝鮮婦女洗衣服的洗衣棒當打人的武器。由於這些二鬼子比日本人還凶,所以老百姓背地叫他們高麗棒子 。 那些韓國警察,就隨身帶根棒子,稍見國人不順眼,就用棒子一頓毒打。已經無法算清當年多少國人慘死於韓國人的棒下。無奈之餘,國人背後把他們稱做「高麗棒子」! 在我國東北現在有好多朝鮮人和漢族人在一起生活工作。叫他們高麗可以,叫高麗棒子他會跟你急。
Ⅲ 韓國為什麼叫高麗棒子,出處是什麼
韓國人是高麗人的後代,在慈禧統治期間,高麗人進獻了玉米給慈禧品嘗,慈禧吃後贊不絕口,問這東西叫什麼名字,高麗人說,這是棒子。慈禧聽後說,這么好吃的東西怎麼能叫棒子呢,賜它玉米吧。後來網上貶低韓國人,就喊韓國人高麗棒子
Ⅳ 為什麼韓國人叫棒子
高麗棒子(고려봉자)是對朝鮮人、韓國人的蔑稱,有時也被稱作韓棒子(朝鮮語:한봉자)。直到現在,朝鮮人仍然對這個稱呼非常反感。[編輯本段]由來
1、種說法:
韓國自己的解釋是因為當年朝鮮人(也稱高麗)與漢人軍隊作戰的時候勇敢地用棒子打馬,使得漢人大為頭痛,所以漢人稱朝鮮為高麗棒子.
2、種說法:
高麗棒子起源於上世紀的中國東北!
清末,覬覦東北的日本人開始向東北進行大規模滲透和殖民,在9.18東北淪陷後更是達到高峰。而要進行殖民最重要的就是移民,尤其初期日本在華人員多數是軍人,日常統治和管理也需要人!但限於日本本國狀況,經費等問題,所以從日本本土不可能調來足夠的人手,於是,日本
就從當時早就與日本「合並」的朝鮮半島征調大量的韓國(朝鮮)人來華,這些韓國人在接受了所謂「日韓同祖」
的教育後,來華後開始為虎作倀。但是日本人對韓國人根本不信任,所以這些朝鮮警察手裡沒有任何武器,還不如中國的偽警察,偽警察還發一根警棍。
無奈之下,這些韓國(朝鮮)人就用朝鮮婦女洗衣服的洗衣棒當打人的武器。這些韓國(朝鮮)人,就隨身帶根棒子,稍見人不順眼,就用棒子一頓毒打,由於這些韓國(朝鮮)人比日本人還凶,所以老百姓背地叫他們高麗棒子
。
3.種說法
一種說法為:已故史學家羅繼祖在其所著《楓窗脞語》一書中有所論述。全錄如下:
棒子
解放前,呼朝鮮人、韓國人為「高麗棒子」,不解所謂。解放後禁用,知非美稱。然其意義為何尚懵然也。及讀王一元《遼左見聞錄》,中有一則雲:
朝鮮貢使從者之外,其奔走服役者,謂之「棒子」。其國婦女有淫行,即沒入為官妓,所生之子曰「棒子」,不齒於齊民。鬢發蓬鬆,不得裹網巾;徒行萬里,不得乘騎;藉草卧地,不得寢處火炕。蓋國中之賤而勞者。
始知其人為私生子,世世相襲,遂自劃為一階層,略如吾浙之墮民。雍正元年曾諭令削除墮民籍而習俗仍相沿未革。清末,商部有折再請削除,文見楊壽枏《思沖齋文別鈔》謂乃據浙江紳士、江蘇候補同知盧洪昶等呈請,中言浙江墮民散處各郡不下二萬餘人。予婦家蕭山,曾聞墮民男女自為婚配,皆執賤役,是民國初年猶然也。徹底鏟除恐在解放後。朝鮮之「棒子」當亦早返為齊民矣。
參考資料:網路
高麗棒子
Ⅳ 為什麼中國人稱韓國人為高麗棒子簡單回答
因為以前朝鮮人打仗喜歡用木棒做武器,後來韓國人給日本人當HJ,不發槍,一人發一個木棒,所以把韓國人和朝鮮人稱之為棒子。
Ⅵ 高麗棒子是什麼意思
「高麗棒子」是中國人對朝鮮(韓國)人沿襲已久的蔑稱。
近年學者通過梳理朝鮮文獻《燕行錄》的相關內容可知,它來源於韓文的「幫子Bangza」一詞。「幫子」原本指的是明清時期朝鮮使行團中地位低微的服役者。
由於幫子們世代為奴,缺少教育,普遍素質不高,再加上常年在社會底層打拚,又沾染了許多不良習氣。在中國境內,朝鮮使團中的幫子們常常惹是生非,做一些偷雞摸狗、強取豪奪的勾當,令沿途中國百姓叫苦不迭。
——故此,出於對「bangza」的痛恨,轉而將這個名稱外化為所有朝鮮人的蔑稱
Ⅶ 棒子是什麼梗
「韓國棒子」又稱「高麗棒子」
高麗棒子
(
고려봉자
)是對朝鮮人、韓國人的蔑稱,有時也被稱作
韓棒子
(朝鮮語:한봉자)。直到現在,朝鮮人仍然對這個稱呼非常反感。
1、種說法:
韓國自己的解釋是因為當年朝鮮人(也稱高麗)與漢人軍隊作戰的時候勇敢地用棒子打馬,使得漢人大為頭痛,所以漢人稱朝鮮為高麗棒子.
2、種說法:
高麗棒子起源於上世紀的中國東北!
清末,覬覦東北的日本人開始向東北進行大規模滲透和殖民,在9.18東北淪陷後更是達到高峰。而要進行殖民最重要的就是移民,尤其初期日本在華人員多數是軍人,日常統治和管理也需要人!但限於日本本國狀況,經費等問題,所以從日本本土不可能調來足夠的人手,於是,日本
就從當時早就與日本「合並」的朝鮮半島征調大量的韓國(朝鮮)人來華,這些韓國人在接受了所謂「日韓同祖」
的教育後,來華後開始為虎作倀。但是日本人對韓國人根本不信任,所以這些朝鮮警察手裡沒有任何武器,還不如中國的偽警察,偽警察還發一根警棍。
無奈之下,這些韓國(朝鮮)人就用朝鮮婦女洗衣服的洗衣棒當打人的武器。這些韓國(朝鮮)人,就隨身帶根棒子,稍見人不順眼,就用棒子一頓毒打,由於這些韓國(朝鮮)人比日本人還凶,所以老百姓背地叫他們高麗棒子
。
3.種說法
一種說法為:已故史學家羅繼祖在其所著《楓窗脞語》一書中有所論述。全錄如下:
棒子
解放前,呼朝鮮人、韓國人為「高麗棒子」,不解所謂。解放後禁用,知非美稱。然其意義為何尚懵然也。及讀王一元《遼左見聞錄》,中有一則雲:
朝鮮貢使從者之外,其奔走服役者,謂之「棒子」。其國婦女有淫行,即沒入為官妓,所生之子曰「棒子」,不齒於齊民。鬢發蓬鬆,不得裹網巾;徒行萬里,不得乘騎;藉草卧地,不得寢處火炕。蓋國中之賤而勞者。
始知其人為私生子,世世相襲,遂自劃為一階層,略如吾浙之墮民。雍正元年曾諭令削除墮民籍而習俗仍相沿未革。清末,商部有折再請削除,文見楊壽枏《思沖齋文別鈔》謂乃據浙江紳士、江蘇候補同知盧洪昶等呈請,中言浙江墮民散處各郡不下二萬餘人。予婦家蕭山,曾聞墮民男女自為婚配,皆執賤役,是民國初年猶然也。徹底鏟除恐在解放後。朝鮮之「棒子」當亦早返為齊民矣。
Ⅷ 為什麼叫高麗棒子
高麗棒子是中國人(包括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對韓國與朝鮮(族)的貶性稱呼。
關於「棒子(高麗棒子)」一詞的來歷,一般有三種說法:
(1)棒子的由來,很多人知道韓國人又叫棒子,但對於棒子的由來不甚了解其實棒子這個稱號還是乾隆皇帝所賜。棒子也就是棒槌,是北京的方言,也就是愚蠢無知的意思。乾隆時期,朝鮮的國王來京師朝見乾隆,乾隆很高興,在紫禁城設宴,席間有太監端來一盆凈手水,為了消毒和增加香味,在這盆水裡加了花瓣和鹽。朝鮮國王以為是湯,就端起來喝了幾口,然後大贊好喝,乾隆見了大笑,說朝鮮國王,『你真是個棒槌啊』。朝鮮國王以為皇帝封他什麼大官,趕緊謝恩。從此朝鮮人就叫棒子了。就是說朝鮮人的愚昧無知而已。
(2)日本(倭國)佔領東北的時候,低層的保安多是朝韓半島的人,由於他們也是二等公民,日本人對他們不信任,不配備槍支,只發一根棒子。可是這些朝鮮半島的人卻喜歡欺負中國人,經常拿警棍打中國人,於是人們就把這些保安叫高麗棒子。
(3)棒子一般是指韓國人。韓國以前是高麗。高麗盛產人參。人參在中國的別名中有叫做「棒子」的。所以就有了用高麗棒子來稱呼韓國人的一個習慣。
第一種來源說法是「高麗棒子」一語來自明清時期朝鮮貢使團的雜役,古代朝鮮為中國的屬國,必須定期派使團向中國皇帝朝拜、進貢,貢使隊伍中由三使臣(正使、副使、書狀官)、軍官、譯官、醫官和雜役等組成。史學家羅繼祖指出「棒子」原為朝鮮人對私生子的稱呼,由於這等人地位低下,故只能在使團中充當雜役,由此傳入中國。他在其所著《楓窗脞語》一書中有如下論述:「解放前,呼朝鮮人為『高麗棒子』,不解所謂。解放後禁用,知非美稱。然其意義為何尚懵然也。及讀王一元《遼左見聞錄》,中有一則雲:『朝鮮貢使從者之外,其奔走服役者,謂之「棒子」。其國婦女有淫行,即沒入為官妓,所生之子曰「棒子」,不齒於齊民。鬢發蓬鬆,不得裹網巾;徒行萬里,不得乘騎;藉草卧地,不得寢處火炕。蓋國中之賤而勞者。』始知其人為私生子,世世相襲,遂自劃為一階層,略如吾浙之墮民。雍正元年曾諭令削除墮民籍而習俗仍相沿未革。清末,商部有折再請削除,文見楊壽枏《思沖齋文別鈔》謂乃據浙江紳士、江蘇候補同知盧洪昶等呈請,中言浙江墮民散處各郡不下二萬餘人。予婦家蕭山,曾聞墮民男女自為婚配,皆執賤役,是民國初年猶然也。徹底鏟除恐在解放後。朝鮮之『棒子』當亦早返為齊民矣。」根據南京大學歷史學系黃普基的考證, 棒子原本寫作「幫子」,原本指的是明清時期朝鮮貢使團中地位低微的服役者;這些人由於地位卑賤、素質低下,在中國境內偷摸扒竊、違法亂紀,給中國政府和百姓帶來很大麻煩,因此造成了中國人對朝鮮人的惡劣印象,再加上明清朝廷以「柔遠」之姿態來優待使團而犧牲沿途官民的部分利益,致使中國百姓將帶來的不便歸咎到朝鮮使團頭上。而明清時期中國老百姓習慣稱朝鮮為「高麗」,所以就產生了「高麗棒子」這一蔑稱。它從一個特定的稱謂演變為「高麗棒子」這一含有貶義的泛稱的歷史過程,反映出的是明清時期朝鮮使團與沿途的中國百姓之間的矛盾。清朝康熙年間王一元所撰《遼左見聞錄》中的記載是關於「棒子」一詞的最早記錄。據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版的《皇清職貢圖》第一冊中「朝鮮國民婦」圖後一頁載:「朝鮮國民人,俗呼為高麗棒子。」而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來華的朝鮮使臣洪大容亦曾記錄他們在京師(今中國北京)被中國小孩罵為「高麗棒子」的經歷:「有乘車少婦,掀簾窺望,頗艷麗。平仲直視不迴避,指點稱奇。其幫子看車者,蹲坐簾前,喃喃誶罵,平仲不知覺也。而已,有群童數十,競呼『高麗幫(棒)子』,吆喝而追之。余促平仲疾馳,僅以免焉。」 以上事實說明早在清代康乾時期,中國民間就普遍對朝鮮人使用「高麗棒子」的稱謂。
由來之二: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由於對佔領區的日常管理人手不足,於是從當時已被其吞並的朝鮮半島征調大量朝鮮人來華。因為這些朝鮮人來華後比日本人還凶惡,所以被當地百姓稱為「二鬼子」。但由於日本人對朝鮮人並不信任,沒有配備朝鮮人武器,這些人便用朝鮮婦女洗衣服的洗衣棒當打人的武器,所以當地百姓叫他們「高麗棒子」。
http://ke..com/link?url=HeREOE7fuWue5Vqa
Ⅸ 韓國棒子是什麼意思
韓國棒子一般指高麗棒子
高麗棒子(朝鮮語:가오리빵즈/고려봉자)是華人對朝鮮半島的朝鮮民族的貶稱。該詞早在清代就已出現,但卻是清末民國時期尤其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1931年—1945年)才廣泛使用。由於日本派遣很多朝鮮人到中國為戰爭服務,使得中國民眾對其恨之入骨,「高麗棒子」這一蔑稱便大范圍流傳開來。
現在韓國棒子一般都是說韓國人。
Ⅹ 韓國棒子的來歷
一、「高麗棒子」來源一
一說「高麗棒子」一語來自明清時期朝鮮貢使團的雜役。古代朝鮮為中國的屬國,必須定期派使團向中國皇帝朝拜、進貢,貢使隊伍中由三使臣(正使、副使、書狀官)、軍官、譯官、醫官和雜役等組成。
史學家羅繼祖指出「棒子」原為朝鮮人對私生子的稱呼,由於這等人地位低下,故只能在使團中充當雜役,由此傳入中國。
根據南京大學歷史學系黃普基(韓國人)的考證,棒子原本寫作「房子」或「幫子」,原本指的是明清時期朝鮮貢使團中地位低微的服役者;這些人由於地位卑賤、素質低下,在中國境內偷摸扒竊、違法亂紀,給中國政府和百姓帶來很大麻煩。
因此造成了中國人對朝鮮人的惡劣印象,再加上明清朝廷以「柔遠」之姿態來優待使團而犧牲沿途官民的部分利益,致使中國百姓將帶來的不便歸咎到朝鮮使團頭上。
而明清時期中國老百姓習慣稱朝鮮為「高麗」,所以就產生了「高麗棒子」這一蔑稱。它從一個特定的稱謂演變為「高麗棒子」這一含有貶義的泛稱的歷史過程,反映出的是明清時期朝鮮使團與沿途的中國百姓之間的矛盾。
二、「高麗棒子」來源二
據韓國學中央研究院碩士劉安琪及其父暨南大學教授劉永連考證,「棒子」一詞與被稱為「房子」或「幫子」的朝鮮使團僕役無關,而是中國民間的一種土語,帶輕蔑之意,也不獨與「高麗」連用。
據《清史稿》記載,有東北少數民族土著被稱為「葛蘭棒子」,此外文獻證實清代民間還存在「山東棒子」、「陝棒子」、「窮棒子」等稱謂,「高麗棒子」只是其中一種罷了。
而且明代並無高麗棒子之稱,該詞在清代才出現,這並非朝鮮使團僕役在明代表現良好卻在清代表現惡劣,而可能是明清易代後的明朝遺民(尤其是朝鮮使團經過的遼東、直隸地區的人)對朝鮮人產生了厭惡感(如朝鮮降清、在松錦大戰中助清攻明、不用剃發易服等 )。
故將口語中蔑稱某種人群的「棒子」一詞用於朝鮮人身上,稱之為「高麗棒子」,與朝鮮僕役的稱謂「房子」或「幫子」並無關系,僅是巧合相似而已。
由於時間的流逝,「棒子」一詞的其他連用逐漸淡化,唯獨「高麗棒子」一詞使用至今,這或許是由於抗日戰爭時期大量朝鮮人協助日本侵略者在華作惡的緣故。
(10)在韓國什麼叫做高力棒擴展閱讀:
高麗棒子(朝鮮語:가오리빵즈/고려봉자)是華人對朝鮮半島的朝鮮民族的貶稱。該詞早在清代就已出現,但卻是清末民國時期尤其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1931年—1945年)才廣泛使用。
由於日本派遣很多朝鮮人到中國為戰爭服務,使得中國民眾對其恨之入骨,「高麗棒子」這一蔑稱便大范圍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