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韓國從中國主要進口些什麼
除了韓國自己種植的,基本上就是從中國進口的,日本的香菇價格高。不過,棒子們也喜歡從中國進口發育好的香菇菌棒,在他們國內出菇。
⑵ 日本進口什麼出口什麼,韓國進口什麼出口什麼,中國呢詳細些。非常感謝
這個問題不太好回答,回為這三個國家都是進出口很大的國家,基本上什麼產品都進出口。
日本海產品、食品,木製品進口多一些,進口原料、礦什麼多一些,電子家電,汽車出口多一些,還有些是轉口,從中國進了再出口到歐美,賺取差價。
韓國也是進口食品多一些,也是出口電子、家電、汽車什麼多一些。很多也是進了再出到發達國家。
中國,原油燃油、鐵礦,煤,木材等大量能源,基本依賴進口。家電電子進的也多出的也多。紡織衣服、傢具、鞋等密積型勞動產品、稀土礦等、太陽能板等出口較多。汽車以前進的多,現在進的也多合資自產的也多。
⑶ 中國都從韓國進口什麼商品
1、優質零部件
韓國聯合通訊社援引分析師的話報答,中國機械、電子產業高速發展,對韓國優質零部件需求激增;同時,中日關系惡化,讓韓國企業間接受益。
2、集成電路
數據顯示,中國從韓國進口最多的產品為集成電路,進口額為452.5億美元,同比增長14.7%。無線通信設備零部件進口額為100.7億美元,同比增長20.6%。
2013年韓國出口額為5597億美元,對中國出口佔26.1%。
2016年2月25日,韓國企業入網中國產品質量追溯網路平台協議在韓國仁川華美達大酒店正式簽署,韓國近千家企業入網中國追溯網路平台。
中國檢驗檢疫學會產品追溯委員會、國家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品追溯委員會主任王仕傑、副主任於輝宏、副秘書長黃上,韓國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韓國企業家代表出席了簽約儀式。會上,中國追溯代表團與韓國企業家就入網細節進行了認真友好的交接協商。
本次簽約的近千家企業是首批入網中國追溯的韓國企業,未來三個月內,第二批約六千家韓國企業將陸續加入中國產品追溯網路平台。
一位韓國企業代表說:我們的產品早有進入中國市場的計劃,但最大的擔心是看到一些韓國的產品在中國市場被迅速仿冒並充斥市場,企業不但受到巨大經濟損失,還損害了品牌聲譽。今天我們加入中國追溯,使我們的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有了信譽保障。
據介紹,本次協議的簽署,標志著中國追溯為韓國產品保駕護航的正式啟程。
⑷ 在韓國有哪些特別暢銷的中國商品
摘要 你好,中國有很多東西在韓國都非常暢銷,比如大白菜
⑸ 中國與朝鮮.韓國有哪些貿易往來
韓國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70、80年代其發展速度之快是有目共睹的。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國內工資成本也快速上升,某些一般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逐漸削弱,部分勞動密集型工業及部分重化工業(如水泥)也逐漸歸入了夕陽產業之列。韓國政府為了鼓勵新興產業如電子、生物工程、航空等產業的發展,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積極採取措施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海外轉移。而中國與韓國地域相近,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勞動力成本又低,農礦資源豐富,自然成為韓國進行該類產業投資的首選對象。
中國與朝鮮的雙邊貿易在2005年增長14%。2005年的貿易額已接近16億美元,中朝貿易領先朝韓貿易。朝鮮從中國進口了10億多美元的商品,包括石油和玉米,向中國出口了5億美元的商品,主要是煤炭和鐵礦石。韓國貿易協會說,中朝雙方貿易額的增加得益於雙方經濟關系的迅速擴展和中國對朝鮮礦產業投資的持續增加
⑹ 韓國主要進口和出口哪些東西
據韓國海關統計,2019年1-9月,韓國貨物進出口額為7835.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下同)下降7.4%。其中,出口4061.0億美元,下降9.8%;進口3774.2億美元,下降4.7%。貿易順差286.8億美元,下降47.3%。
分國別(地區)看,中國、美國和越南是韓國出口排名前三位的國家,1-9月出口額為998.5億美元、543.4億美元和360.2億美元,其中對中國出口下降18.1%,對美國和越南出口增長3.6%和0.7%,占韓國出口總額的24.6%、13.4%和8.9%。中國、美國和日本是韓國進口排名前三位的國家,1-9月進口額為800.1億美元、457.7億美元和363.0億美元,其中自中國和美國進口增長3.7%、6.1%,自日本進口下降11.5%,占韓國進口總額的21.2%、12.1%和9.6%。韓國貿易逆差主要源於日本、澳大利亞、德國和中東的一些產油國家。韓國貿易順差主要來自中國香港、越南和中國,1-9月順差額為229.9億美元、200.6億美元和198.5億美元。
分商品看,機電產品、運輸設備和賤金屬及製品是韓國主要出口商品,1-9月出口額分別為1671.8億美元、638.7億美元和357.1億美元,機電產品出口下降15.0%,運輸設備出口增長5.9%,賤金屬及製品出口下降8.5%,占韓國出口總額的41.2%、15.7%和8.8%。
礦產品、機電產品和化工產品是韓國前三大類進口商品,1-9月進口額為1075.4億美元、1061.2億美元和328.3億美元,分別下降9.6%、1.5%和4.3%,占韓國進口總額的28.5%、28.1%和8.7%。
⑺ 在韓國有哪些特別暢銷的中國商品
在韓國比較暢銷的中國商品是工藝品、玩具、五金製品、紡織品等。
大韓民國(韓語:대한민국;英語:Republic of Korea,South Korea),簡稱「韓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南部,總面積約10.329萬平方公里(占朝鮮半島面積的45%),通用韓語,總人口約5200萬。首都為首爾。
韓國三面環海,西瀕臨黃海,東南是朝鮮海峽,東邊是日本海,北面隔著三八線非軍事區與朝鮮相鄰。
韓國屬溫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3℃~14℃,年均降水量約1300~1500毫米。
韓國四季分明,春、秋兩季較短;夏季炎熱、潮濕;冬季寒冷、乾燥,時而下雪。北部屬溫帶季風氣候,南部屬亞熱帶氣候,海洋性特徵顯著。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炎熱潮濕,春秋兩季相當短。
自然資源
韓國礦產資源較少,已發現的礦物有280多種,其中有經濟價值的50多種。有開采利用價值的礦物有鐵、無煙煤、鉛、鋅、鎢等,但儲量不大。自然資源匱乏,主要工業原料均依賴進口。
以上內容來自 網路-韓國
⑻ 中國出口韓國的產品都有哪些
中國出口韓國最多的商品主要是機電產品、賤金屬及製品和化工產品。在上述產品中,相比於其他國家,中國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而韓國出口中國的產品主要是機電產品、化工產品和塑料橡膠。
拓展資料:
進出口是指國家(地區)與國家(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進為購入,出為外銷,進口和出口的綜合。通過締結契約進行買賣商品,包括勞務、技術等的一系列具體業務。進出口貿易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形成進出口貿易的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導致可供交換的剩餘產品的出現;二是國家的形成。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產生出用於交換的剩餘商品,這些剩餘商品在國與國之間交換,就產生了國際間的進出口貿易。
業務內容
進出口是指與外國當事人通過締結契約進行買賣商品,包括勞務、技術等的一系列具體業務。具體內容包括:進出口商品的買賣和貿易方式;進出口商品的運輸和保管業務;進出口商品的檢驗工作;進出口商品的海關監管業務;進出口商品的貨運保險業務;進出口商品結算貨款和提供資金的國際結算與銀行信用業務,解決進出口業務糾紛的仲裁工作和司法審理;進出口業務的經營與管理,等等。
主要程序
一般可分為交易洽商、合同履行和交貨三個階段。
1、在交易洽商階段,首先由進口商開出需要條件,向出口商提出詢查或經過中介商表達其購買意向,使有關「供應商」或「出口商」與其接洽,或由出口商直接向進口商提出洽銷;然後是出口商向進口商發盤,經進口商還盤,並經雙方函電往返同意「接受」,完成發盤,然後是成交,雙方對買賣條件協議完妥,換文或簽約,完成買賣手續。
2、在合同履約階段,進口商方面的工作是申請進口許可證、進口簽證,開發信用證,以FOB交貨條件成交的洽船(訂艙),以及FOB或C&F等條件成交的投保水險等;出口商方面的工作是備貨,境內運輸,以C&F或CIF條件成交的洽訂船位,以CIF條件成交的投保水險,出口簽訂,商檢和報關。
3、在交貨階段,出口商根據信用證規定。備齊裝船文件於信用證規定的時間內向指定銀行結匯(或押匯)收回貨款,或請銀行托收貨款(D/P,D/A);進口商應備齊提貨文件,准備報關提貨,並處理公證檢驗等事宜。
⑼ 中國製造的商品都出口到哪些國家
中國商品主要出口:印度、日本、韓國、東南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歐洲聯盟(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荷蘭、俄羅斯、南非、巴西、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中國製造(MadeinChina、MadeinPRC)是世界上認知度最高的標簽之一,因為快速發展的中國和他龐大的工業製造體系,這個標簽可以在廣泛的商品上找到,從服裝到電子產品。
中國製造是一個全方位的商品,它不僅包括物質成分,也包括文化成分和人文內涵。中國製造在進行物質產品出口的同時,也將人文文化和國內的商業文明連帶出口到國外。中國製造的商品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中國正改變世界創新版圖。
(9)韓國進口中國哪些東西多擴展閱讀
製造業產品成為出口商品的主體,為國家換取了大量的外匯;我國財政收入的近一半來自於工業;2010年,僅年主營業務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就業人數就超過9000萬,解決了大量的城鎮人口和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大大緩解了我國沉重的就業壓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工業化成為我國最主要的發展方向,工業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主導地位顯著加強。2010年,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高達40.1%,比1952年的17.6%增加22.5個百分點。
⑽ 我國向韓國進口和出口最多的是什麼
韓國對中國出口的主要品種為半導體、石油製品、平板顯示器及感測器、無線通信儀器、合成樹脂、光學儀器、計算機、石油化學化纖原料、鋼鐵板及石油化工半成品原料等;中國對韓國市場出口的主要品種為鋼鐵板、半導體、計算機、平板顯示器及感測器、服裝、煤炭、造船用棒鋼及鋼筋、無線通信儀器、精密化學原料及鋁等。
韓中貿易過去平均的年增長率在25%以上,目前仍保持著一定的發展,我們的目標是,在2015年韓中的雙邊貿易能夠超過3000億美元,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