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六國是哪六國以及在哪個省
秦始皇一統天下的六國為:韓趙魏楚燕齊。
齊國,主要在山東,還有部分河北,部分江蘇等等。
楚國,主要在湖南湖北一帶,還有部分安徽、江蘇、江西、浙江,甚至曾包括一小塊貴州和四川。
燕國,主要在河北、京津和遼寧,巔峰時還包括一部分內蒙古和一小塊現在的韓國朝鮮。
韓國,主要在河南。
趙國,在河北、山西和一部分內蒙。
魏國,在山西、河南、陝西和河北。
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意義
秦國前後用了十年時間就完成了中國的統一,從此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
秦的統一使人民可以有一個比較安定的環境從事生產。秦朝推行了許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為中國長期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這對中國歷史的發展,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長期以來,中國社會以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來侵略,保持國家的獨立,這與秦統一的開創之功,有著不可分割的歷史聯系。
㈡ 秦國時代的六國是現在的那些省
齊楚秦燕趙魏統稱戰國七雄;齊國,山東、河北的一部分,都城臨淄,山東淄博東北部;楚國,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帶,後發展至江蘇、重慶、廣西等地,都城鄢郢後遷壽春,湖北荊州後為安徽壽縣;燕國,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的一部分,都城薊後遷遼東,北京後為遼寧遼陽;韓國,河南、山西一部分,都城新鄭,今河南新鄭;魏國,陝西、河南一帶,極盛時地跨陝、豫、冀、晉、魯、皖六省,都城安邑後遷大梁,今河南開封;趙國,山西、內蒙古、河北的一部分,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
㈢ 六國是哪六國以及在哪個省
六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
齊國國都是臨淄,是現在的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齊胡公時曾遷都至薄姑(臨淄西北五十里),田氏代齊之後,仍以臨淄為都城,至今,臨淄的齊國遺址仍在。
楚國大致為現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慶、河南、山東、安徽、江蘇、江西、浙江、貴州、廣東部分地方。
燕國在今北京、天津、河北中北部、遼寧西部一帶。燕國在古代指的是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
韓國的地盤就是今天的河南的一部分,同時河北這邊還掛一個角。
趙國的初都晉陽(今山西太原),後遷都中牟邑(今河南鶴壁山城區),又遷至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地處四戰之地,疆土主要有當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陝西省東北隅。
魏國的地盤包括河南的大部、河北、山西的一部分。
知識擴展
戰國時的「山東」指的是崤山以東,今天的山東省指的是太行山以東,兩者不能混為一談。戰國七雄之中,秦國與其他六國以崤山為界,除了秦國在崤山以西之外,其餘的六國均在其東邊,因此這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㈣ 齊楚秦燕趙魏韓中的韓國國地是哪裡
齊楚秦燕趙魏韓中的韓國國地在今天的山西、河南。
在戰國歷史上,韓國的疆域基本上固定在今山西、河南一帶。當然,到了戰國後期,特別是在長平之戰後,韓國逐漸丟失了在今山西省一帶的疆域,也即當時的韓國,其地盤主要集中在今河南省一帶。
因為韓國的疆域只包含今山西省、河南省的部分地區,所以韓國的整體地盤,可謂十分有限,從而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小的一個。
(4)六國中韓國屬於現在哪個省擴展閱讀:
韓國(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先秦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與魏國、趙國合稱三晉,國君為姬姓韓氏,是晉國大夫韓武子(晉武公叔父)的後代。
公元前45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滅智伯荀瑤,瓜分晉地,是為晉陽之戰。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韓國建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州)。
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新鄭)。前325年魏惠王與韓宣惠王(韓威侯)在巫沙會面,並尊為王。前230年韓國被秦國所滅,舊地置潁川郡。
㈤ 戰國時期的韓國位於現今的哪個省市
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新鄭(今河南新鄭)。
韓國先祖為晉公族。曲沃桓叔生子萬,封於韓原,立韓氏。後晉國稱霸,韓氏中衰。至韓厥,為晉悼公正卿,晉悼公復霸,韓厥之力頗多。後韓起執政晉國27年,韓氏顯貴。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韓虔與趙、魏同為諸侯,建立韓國。
韓虔位列諸侯,不及魏氏強盛。「三晉」同盟之時,韓國隨之瓜分中原,獲利頗多,國勢達到鼎盛。但由於韓國四面受敵,且國人不尚武,屢為列強所攻打。在殘酷的戰果烽煙中,韓國不得不先後依靠於魏、齊、楚、趙、秦等大國,至前230年,秦王政首滅韓國。
(5)六國中韓國屬於現在哪個省擴展閱讀
晉國韓氏的第一位為韓萬,本為晉君之後,姬姓,生卒年不詳,生活在公元前679年前後。韓萬是曲沃桓叔的庶子,曲沃武公奪得晉君之位後,將韓原(今陝西韓城)封給韓萬作為采邑。
因而以韓為氏。韓萬生韓賕伯,韓賕伯生韓簡,韓簡生韓輿,韓輿生韓厥,韓厥生韓起,韓起生韓須,韓須生韓不信,韓不信生韓庚。以上為春秋時歷代韓氏家主。
戰國時期的開始年代,公元前475年的韓氏家主為誰,由於史書記載的缺失,已不可考。公元前514年,韓宣子(韓起)去世,之後至公元前455年之前,韓氏家主有:韓貞子(韓須)、韓簡子(韓不信)、韓莊子(韓庚)。
韓須在公元前541年之時已為成熟的政治家,公元前514年繼其父為韓氏家主,在位時間當不長。韓莊子在位時間已不可考,以韓莊子之子韓康子為戰國時期韓氏第一位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