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弓箭起源於哪個國家
弓箭起源於中國,古代東夷人最早發明弓箭,擅長射箭。
在距今4600至3300年的龍山文化時期東夷骨刻文中,已經發現了類似人背弓形的「夷」字,「從大從弓」有了原始依據。
在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封齊建國之前,齊地上繁衍生息著一個東夷部族,據專家考證,我國大約在兩萬八千年前就出現了弓箭,是世界上最早發明弓箭的國家。
那時的漁獵部族,在長期打獵的過程中,逐漸改進獵具。他們先是徒手與野獸搏鬥,後來學會拋擲石子、土塊打擊。最早的箭很簡單,可能起源於標槍,祖先們後來將其縮小為箭,和弓合用,成為一套。用一根樹棍或竹竿,截成一定長度的箭桿,在一端削尖就是箭。
而矢的真正起源應是原始社會石器時代,人們把石片、骨或貝殼磨製成尖利的形狀,安裝在矢桿一端,這就製成了有石鏃、骨鏃或貝鏃的矢了,比起單用木棍竹竿削的箭進了一大步。後來利用樹枝的彈性,發明了彈弓,最後發明了弓。
(1)為什麼韓國人說弓箭起源於韓國擴展閱讀:
近代,隨著火器的出現和使用,弓箭等冷兵器逐漸退出了戰爭舞台,但由於它的健身功能,競技性、娛樂性等特點,在上流社會,一段時期內,弓箭狩獵曾被世界各地的皇親貴族所喜好。
隨著人類歷史文明的進程,射箭逐漸普及化、平民化,現代社會生活中,發展成了人們娛樂休閑的一項體育運動。
現代射箭運動始於英國,而自1673年起,在英格蘭約克郡舉行的方斯科頓銀箭賽一直延續至今。1900年和1904年,射箭被列為奧運會表演項目,1908年被列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Ⅱ 韓國射擊冠軍稱弓箭起源於韓國,郭德綱一句話「懟」回去,哪句話
里約奧運會女子射箭個人、團體雙冠的韓國運動員張慧珍說:弓箭起源於韓國,我天生血液里就流淌射箭的天賦。這句話一說出來,頓時讓網上炸開了鍋。
我國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曾用相聲的形式告訴大家:韓國人最了不起,他們自己認為——端午節是韓國人發明的,中醫是韓國人發明的,孔子是韓國人發明的,如來佛是韓國人發明的,孫悟空也是韓國人發明的……因為孫悟空玩的是棒子!連四大發明都是韓國人發明的!於謙問:那中國人發明了什麼?郭德綱說:中國人發明了韓國人!
結語不得不說,這句話說出來雖然很解氣,但是仍然對韓國人的智商感到堪憂,不知道,將來會不會說,所有體育項目的球類是他們韓國滾糞球而形成的呢?
Ⅲ 為何韓國人特別擅長射箭類體育項目,是蒙古人種的原因嗎
參與群眾基礎:在韓國射箭是一項較為普及的群眾項目,參與人數多,其中有1300多名專業運動員,而中國的專業射擊人員僅300名,顯然,從1300人中挑選出來的奧運代表隊的實力當然不會比300人中選拔出來的代表隊差。國家政策支持:韓國政府對射箭項目始終十分關注,可以說是大手筆投資,除了在運動員培養和在役運動員報酬上的投入以外,對退役運動員也提供國家隊檔次的待遇,後援力量相當充足。社會公共環境:韓國射箭通過學校體育帶動全民參與,一方面學校體育為韓國人學習射箭提供了機會,另一方面完善的場館設備基礎也為全民參與提供了物質保障。意識文化氛圍:由於長期的社會文化培養,學習射箭對韓國人而言已經是理所應當,而達到全民族的較高水平也是大部分韓國射擊參與者追求的目標,這種積極參與、勇攀高峰的精神是韓國射擊運動蓬勃發展的源動力之一管理訓練制度:韓國人在長期的射箭學習及訓練過程中不僅掌握了先進的技術要領,也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訓練及管理制度,訓練有方、管理有度是韓國射箭運動發展的加速器民族生理特徵:據說韓國女性指尖的敏感程度很高,雖然我沒有具體數據證明這一點,不過韓國在射箭以及高爾夫一類運動上的傑出表現似乎都與這有點關系吧。並且韓國採用高科技手段來培養這一方面,為了這些,韓國還專門為射箭這些項目提供一個良好的訓練環境,總的來說是韓國政府重視並大力支持。
Ⅳ 射箭最早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射箭在我國有著久遠的歷史,可謂是中國古代體育項目的鼻祖,據考古發現,它在距今兩萬八千多年前就已經出現了。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峙峪人文化遺址,曾經發現了一件距今兩萬八千年前的石箭頭,這表明當時人類已經在開始使用弓箭了,這是用石頭磨製的箭頭,綁在木桿上作為當時射箭的用具。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一書中,把弓箭的發明使用,作為由中級蒙昧社會向高級蒙昧社會開始過渡的一個重要標志。他說:」由於有了弓箭,獵物便成了日常食物,而打獵也成了普通的勞動部門之一了。」弓箭的使用對於上古仕會的進步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由於弓箭具有強大的殺傷能力,增加了人類征服自然的威力。
據《太平御覽》三百四十七卷記載,夏朝已經有了教授射箭的專職教員,同時還有了習射機構-「序」。夏之大學稱「序」。《孟子》雲:「序者,射也」。商朝沿襲了夏朝的習射制度並有所發展,亦有專人從事習射的管理工作。《禮記·王制》雲:「耆老皆朝於癢,元日,習射上功」。說明當時學校習射是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
據《太平御覽》三百四十七卷記載,夏朝已經有了教授射箭的專職教員,同時還有了習射機構-「序」。夏之大學稱「序」。《孟子》雲:「序者,射也」。商朝沿襲了夏朝的習射制度並有所發展,亦有專人從事習射的
管理工作。《禮記·王制》雲:「耆老皆朝於癢,元日,習射上功」。說明當時學校習射是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在弓箭製作方面,春秋戰國時期已具有一套完整的方法和經驗。對於弓箭的選材、製作程序和規格都有嚴格的規定,並有專門的弓匠來製作。弓箭的種類與西周時沒有太大的差異,只是製造更加精細。箭鏃同屬中軸制及三棱制的范疇,而形式卻是多種多樣的,真所謂萬變不離其宗。
春秋時期還發明了弩,它又比弓先進了一步。一個是比弓射的遠,二是命中率比弓高。到了戰國時期弩已增加到四種。在《吳越春秋》中,詳解了關於弩射之法,當時對弩射研究的深入程度反映了它的重要地位。
到了漢代,隨著鐵制器械的發展,青銅箭鏃逐漸地向鐵箭鏃發展。射箭運動除了在實踐上有了很大的發展,在理論上也得到了進一步的總結,僅《漢書·藝文志》記載的射法,就包括《李將軍射法》、《魏氏射法》等等有八種六十九篇之多。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射箭出現了專業的比賽,在《魏宗室常山王遵傳》里邊,曾經記載了這樣一件事:當時的北魏孝武帝在洛陽的華林園舉行了一次射箭比賽,他把一個能容兩升的酒杯,懸於百步之外,讓19個運動員進行競射,最後誰把這個酒杯射著了,誰就把這個酒杯據為己有,這在當時叫「獎杯賽」,在中國體育史上,這可是最早的一次獎杯賽了。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一直到隋唐,射箭活動得到了巨大發展。唐代武則天設立了武舉制,在武舉制里規定了九項選拔和考核人才的標准,其中五項是射箭,包括長跺、馬射、步射、平射還有筒射等等。從唐代到宋代,整個射箭在民間更為普及,根據有關文獻記載,在當時的河北一帶,民間組織的「弓箭社」就有六百多個,參加的人員有三萬多,這可以說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專業運動員組織了。
清朝時期,由於滿族人入主中原,把少數民族的射箭活動也帶入中原,射箭得到了更廣泛的開展。康熙61年(1722年),曾經將「木蘭秋獮」定為恆制,把承德作為涉獵的一個重要活動場所,提高了整個射箭的開展。當時,由於射箭活動比較普及,加上清代中後期西方的火器在中國進一步普及,射箭逐漸地從軍事領域退出去了,演變為一種純粹的射箭比賽。
Ⅳ 韓國人為什麼特別擅長射箭類體育項目
「練膽」訓練獨樹一幟。
韓國選手從小學開始就接受艱苦的訓練,參加激烈競爭,時間久了對拉鋸戰的承受能力也會變強,這就是韓國選手和其他選手不同的地方。
韓國射箭隊的「練膽」訓練可謂是獨樹一幟,射箭運動員從小就要經受「練膽」的考驗,象蹦極、11米跳水、越野行軍等對韓國箭手來說都是小兒科。
不過隨著世界各地射箭水平的快速提高,韓國射箭隊曾經保持的遙遙領先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為了在水平相當的情況下取得勝利,韓國隊特別注重運動員心理素質的培養,以保證運動員在比賽勢均力敵的情況下不出失誤、穩中求勝。
射箭項目歷史
射箭有悠久的歷史,最初用於打獵和戰爭。最初的射手就是獵人,他們用弓箭捕殺動物維持生存。後來弓箭變成了戰爭中可怕的武器。公元前5000年古埃及人就掌握了如何使用弓箭。古代文明中,弓箭是使用非常普及的武器。許多神話人物,如阿波羅和奧德修斯,都佩戴著弓箭。
現代射箭運動最早開始於英國,英格蘭約克郡自1673年起舉行方斯科頓銀箭賽。
1787年,英國成立皇家射箭協會,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射箭組織。
19世紀初,射箭傳入美國,1828年成立費城射箭聯合會。
1844年,第1屆全英射箭錦標賽在英國舉辦。
1861年,英國射箭協會成立,統一競賽規程。
1879年,全美射箭協會成立,同年在芝加哥舉行第1屆全美射箭比賽。
1900年,第2屆奧運會射箭就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但它卻經歷了曲折而艱難的發展。在第2、第3、第4、第7屆奧運會設有射箭比賽,由於射箭項目沒有統一的競賽規則,第7屆奧運會後,射箭項目被取消。
1931年,以英國和法國為主,成立了國際射箭聯合會,制定了國際箭聯輪賽規則,同年,在波蘭的里沃夫舉行了第1屆世界錦標賽。
1964年2月3日,中國射箭協會成立,會址設於北京。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射箭項目才重返奧運大家庭,設立了個人賽。男、女團體賽則均於1988年被列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新中國成立前,射箭作為武術項目中的表演項目,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以前射箭仍然為表演項目,1956年開始列為比賽項目,1959年才開始按照國際規則舉辦比賽。
射箭運動先後在中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展起來,1961年,上海運動員趙素霞首次打破世界紀錄。
從1961年—1994年間,先後曾有趙素霞、李淑蘭、徐開才、王錫華、孫春蘭、石桂珍、王榮娟、扎拉嘎、姜勝玲、黃淑艷、宋淑賢、王文娟、孟凡愛、孫偉、劉光志、王曉竹、林桑、張帆等運動員,共計46次打破世界紀錄。
Ⅵ 射箭起源於中國嗎還是哪個國家
射箭不是起源於中國。射箭的淵源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5萬年。射箭活動曾經在古代的非洲、歐洲、亞洲等地區流行。
射箭,即箭術(Archery),助弓的彈力將箭射出,在一定的距離內比賽准確性的體育運動項目,為射箭運動。遠在1萬年前的中石器時代,人類就發明了弓箭來狩獵捕魚。以後很長時間,弓箭又是用於戰爭的武器之一,現弓箭作為人們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存了下來。
射箭的淵源可追溯到大約公元前5萬年。射箭活動曾經在古代的非洲、歐洲、亞洲等地區流行。中國的射箭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就發明了弓箭,弓箭一直是人們狩獵和軍隊打仗的重要武器。現代射箭運動於14世紀起源於英國,它由武士的軍事需要演變成娛樂運動。16世紀出現了三種射箭的運動形式:第一種是對靶射箭,第二種是地靶射箭,第三種是漫遊射箭。三項重要的世界射箭錦標賽是:世界室外射箭錦標賽,世界室內射箭錦標賽以及世界野外射箭錦標賽。
2008年6月7日,射箭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Ⅶ 韓國射箭為何能如此強大真正的奧秘在哪裡
除了上述所說的以外,韓國人在射箭運動成績的保持也離不開嚴苛的管理和訓練,據韓國媒體統計,韓國射箭運動員的日訓練量大約為800之箭,在比賽期間,這個數字甚至會提到1000以上,是其他國家射箭運動員的8-10倍。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韓國人如此拚命地練習射箭也保證了他們在大賽上的發揮,而成績的取得又會反過來再次激勵到政府和民眾。
Ⅷ 韓國人的射箭項目,為何能在世界上有超強的統治力
首先說一下中國乒乓球,很多人給乒乓球劃分了難度標准:新手,入門,簡單,普通,困難,地獄,中國隊,隊內選拔賽。遙想而知,你們就知道中國的乒乓球有多強了,幾乎是強到沒朋友 。從之前到現在,男子隊有劉國梁,孔令輝,王皓,馬龍,張繼科,許昕。女子隊有鄧亞萍,王楠,張怡寧,劉詩雯,丁寧。太多了寫不過來,就不一一列數了。英國人發明乒乓球時一定想不到今天,中國乒乓天下無雙,毫不誇張。
但在我眼裡,還是中國的乒乓球統治力最強大,把一大票外國人打到退役。
Ⅸ 韓國人射箭厲害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韓國人的祖先是東夷人嗎
不是,是因為全民重視,就如同我們重視乒乓球是一樣的
Ⅹ 韓國的射箭歷史你知道多少呢
從他們作為狩獵採集者的時代起,射箭一直在韓國歷史和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弓和箭不僅僅是生存和防禦的工具,也是權力和尊嚴的象徵。當然,如果中國是功夫之國,日本是劍之國,那麼韓國無疑是弓之國。
射箭在歷史上
盡管射箭在朝鮮半島上已經存在了一千多年,但直到三國時期,它才似乎成為一種突出的軍事和文化資產。根據書面資料和現存的藝術品,射箭似乎對高古麗有更大的重要性,可能比百傑、蓋雅和新羅更重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句麗是朝鮮三國中第一個徹底發展了馬弓射箭的國家,這可能是由於接近滿洲和它的許多部落的影響,盡管這種影響可以追溯到更早的go朝鮮時期。
「獵景」壁畫,創始於高麗時代的「舞者墓」,位於吉林。
但這並不是說射箭在半島南部沒有重要性。百傑和蓋耶都有自己的傳統,都使用竹子製成的長弓,這被認為影響了日本弓的發展。對新羅來說,射箭的重要性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在有關花郎的文獻中,記載了他們除了騎馬之外,還受過射箭訓練,這表明他們也受過騎馬射箭訓練。這實際上可能是高句麗的影響,因為花郎是新羅在被高句麗征服一段時間後建立的。
在19世紀末,由於高宗的現代化改革,箭術最終在軍隊中被淘汰,但它並沒有完全消失。在普魯士的海因里希王子的建議下,高宗使射箭成為一項國家運動,沿用了幾百年前使用的相同的設備和技術,直到今天仍然存在。
喬治·c·福克斯(George C. Foulke)的《普汗(山上堡壘)的射箭訓練》(Archery Drill In The Pukhan (Mountain Fortress)), 1885年,描述了射箭一直持續到19世紀後期的軍事存在。
權威和依戀的象徵
盡管許多人可能認為射箭只不過是一種可靠的軍事技術,但有很多理由相信弓和箭對韓國人也具有更深層次的文化意義。我們不僅在武器的壽命中看到了這一點,特別是在國王和王朝創始人的故事中。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例子是我們在高句麗王國創始人朱蒙國王的故事中看到的射箭的象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