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街訪韓國如何看待中美

街訪韓國如何看待中美

發布時間:2022-05-03 18:26:27

1. 時事政治 經常很囂張的韓國,實際國際地位如何

根據目前的強國標准來說,韓國算不上強國,只能算個富裕國家。為什麼題主會得出韓國囂張的推斷呢。我想無非是,一,知名度比較高,韓國處在中美蘇日四大國之間,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在戰略博弈地帶,得之則可以直接威脅對手,失之則受制於人。所以韓國朝鮮彈丸之地能是不是吸引全球關注。二,朝鮮戰爭遺留問題,朝鮮戰爭其實就是目前戰後格局的一次重大調整的白熱化。雖然朝韓簽署了板門店停戰協議,但是三八線還存在,一個國家分裂成兩個對立政權,隨時有擦槍走火的可能,一旦均勢打破,則各方博弈的均勢也將打破,大家都不願意在發展的大好時機現身戰爭泥潭。三,韓國緊跟美國,所謂附驥之蠅,也可日行千里,抱緊美國老大哥這個大粗腿,好比小混混跟著大哥出入各種場合,難免會有一些名氣,雖然背後里遭人唾罵,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所謂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你以為韓國願意動不動派兵跟隨美國阿富汗伊拉克的出生入死,沒辦法的。第四,中國這些年來,崇洋媚外的集體無意識太強烈,百年來的自卑心態讓我們看誰都覺得是在看不起我們,其實是我們內心在作祟。另外韓國確實有一些東西確實比我們要先進,文化娛樂又很強勢,一些腦殘直接可以跪舔鳥叔都叫獸。使得一些腦殘韓國人順帶著看不起很多中國人,SO人家就偶爾真囂張了,你能怎麼地,還真沒怎麼地,於是更囂張了。第五,天朝對豬友邦的一貫政策,這一點就不展開了。

2. 對如今中美韓關系的認識

韓國本來是美國養的,可每天在中國吃喝,現在美國讓他咬中國,他就開始磨牙了,一句話就是喂不熟。

3. 中美、中韓建交時朝鮮是什麼反應

中美建交極大刺激朝鮮自尊心。朝鮮對中美建交始料不及,認為這對中朝戰略同盟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
中韓建交 金日成自然很火大 之前金日成就通過自己的渠道得知中國准備和韓國建交 所以去中國找鄧小平談 希望盡量能推遲(金日成自知中韓建交木已成舟 遲早的事情 所以想說服中國採取拖延戰術把中韓建交日起無限期往後推)後來真的中韓建交 金日成怒了 揚言 與台灣建交 小平就發威了 敢 否則中朝絕交

4. 怎樣看待當前的中美關系

其實兩國關系包括軍事,文化,,經濟,政治,人文。中美分別位於地球的兩端,地理上來講兩國很難對抗,但實際上中美互為最強大的潛在對手;在講軍事,中美戰爭稱為21世界最可能爆發也最不可能爆發的戰爭,因為中國的國力快速崛起勢必會干涉到美國的勢力范圍但雙方互為大國很難有某種利益使兩國陷入大規模戰爭;在講經濟,在國際大環境趨於和平的大格局下,各國都已發展經濟為主,美國也不例外,中國自從進入2000年經濟快速增長,美國看著當然不爽,當然也沒有辦法,所以叫上小弟給中國找麻煩。總得來說中美需要對抗更需要合作,對抗毫無意義,合作才是未來,兩國都懂。

5. 如何看待當前中美關系

中美建交三十多年來,兩國的摩擦和沖突不斷,但雙方的交流合作也在同步展開。
奧巴馬政府上任之後,對中美關系也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調整,更加側重於拉近與中國的距離,去年他曾表示說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為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但隨後美國政府又做出了諸如對台軍售、人民幣匯率、貿易保護主義,等等這些不友好的舉措,其實不難看出美國在對華政策上的搖擺不定!這種不確定性使我們必須要清醒的認識到中美關系的發展是一個非常曲折的過程!美國在一些重大國際議題上為了謀求中國的支持,開始傾向於緩和中美關系,當遇到制衡美國切身利益的問題時,美國又要以某種表態和做法來牽制和打壓中國。綜上所述,中國與美國存在著戰略利益的切合點,但也有矛盾的存在,並且這些問題將會時刻左右和決定著中美兩國外交政策的走向。
追問:
可以說一下中美交流中國應該保持的態度和底線嗎?
回答:
由於
中美關系
兩國利益互相滲透,以及雙方在全球問題上互相依賴,個別爭端一般不會影響中美關系的大框架,因此中美關系將始終維持斗而不破的局面。
中國會對美國的做法採取反制措施,對於美國的台灣軍售,中國會在伊朗和
朝核問題
上不予合作,貿易問題是中美關系中的主要摩擦...中美建交三十多年來,兩國的摩擦和沖突不斷,但雙方的交流合作也在同步展開。
奧巴馬政府上任之後,對中美關系也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調整,更加側重於拉近與中國的距離,去年他曾表示說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為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但隨後美國政府又做出了諸如對台軍售、人民幣匯率、貿易保護主義,等等這些不友好的舉措,其實不難看出美國在對華政策上的搖擺不定!這種不確定性使我們必須要清醒的認識到中美關系的發展是一個非常曲折的過程!美國在一些重大國際議題上為了謀求中國的支持,開始傾向於緩和中美關系,當遇到制衡美國切身利益的問題時,美國又要以某種表態和做法來牽制和打壓中國。綜上所述,中國與美國存在著戰略利益的切合點,但也有矛盾的存在,並且這些問題將會時刻左右和決定著中美兩國外交政策的走向。
追問:
可以說一下中美交流中國應該保持的態度和底線嗎?
回答:
由於
中美關系
兩國利益互相滲透,以及雙方在全球問題上互相依賴,個別爭端一般不會影響中美關系的大框架,因此中美關系將始終維持斗而不破的局面。
中國會對美國的做法採取反制措施,對於美國的台灣軍售,中國會在伊朗和
朝核問題
上不予合作,貿易問題是中美關系中的主要摩擦來源,中國會採取彈性的
匯率政策
,擺脫和美元的捆綁,在國際交流採取更加靈活和多樣的方式,和俄羅斯貿易棄用美元用人民幣,避免美元貶值
順差
帶來的風險。

6. 如何看待中美中韓關系

中美關系就是潑婦吵架,吵得全世界都聽得見,但也不會真動手。
中韓關系就是小孩過家家,今天你痛斥,真討厭,不跟你玩了,也不會真動手。

7. 日本韓國為什麼寧願向著美國 也不向著中國

這很難說吧!韓國向著美國,朝鮮向著中國,中美會達成「統一」嗎?,再說它們的社會性質不同,文化底蘊不同,就算統一了,不一定就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強強合作。

8. 怎麼評價薩德如何看待中美與韓的關系

1、薩德是什麼

『薩德』系統中的核心部件就是一部X波段雷達。這部X波段雷達是要在遠距離上搜索和跟蹤彈道導彈,其探測距離均可達4000公里到5000公里之間。『薩德』系統中X波段雷達的探測精度高,『薩德』系統可由X波段雷達通過指揮控制部件直接引導攔截彈飛向目標,雖然『薩德』系統是一種防空武器,但是核心確實那個X波段雷達。有了這個雷達,中國在的華北、東北部署發射導彈,美國一目瞭然就可以看到,這對中國是一個很大的不利。

所以中國、俄羅斯反對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

但是要說薩德到底多麼厲害不至於,薩德核心就是X波段雷達,這東西在日本早就有了。
另外,台灣的鋪路爪雷達,跟薩德有點類似,但是薩德看的更近一些,更精確一些,鋪路爪看的更遠,不精確,但是鋪路爪部署這么多年了,中國也沒則么地。

2、中美韓關系就太復雜了,從歷史上、地緣上、經濟上,文化上,還有東亞各國關繫上,可以寫一面書架的圖書了。
最簡單就是美國要用韓國制衡中國。

9. 如何看待中美關系

中美兩國,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明顯的成本優勢,廣闊的市場和無可限量的發展潛力;另一個是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經濟,科技實力的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美兩國的關系,直接影響到世界經濟的發展。就中美當前的關系來說,是處於一個蜜月期,但問題與沖突同樣存在。因為在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況來看,還在意識形態,政治影響,經貿摩擦等方面存在問題。
在現代國家的發展進程中,經濟是一個國家強大的物質條件,是最核心,最現實也是最切實的國家利益,直接決定著國家的地位與影響力。所以經貿是國家間關系的晴雨表。中美兩國處於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兩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具有很強的互利性和互補性。同時,在互相競爭中,又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摩擦。中美在經貿中存在的摩擦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貿易差額,人民幣匯率,知識產權保護。
不斷擴大的中美貿易逆差是中美關系動盪的一個決定因素。2005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1629億美元,從美國進口487.3億美元,順差為1147.7億美元。根據美方統計,2005年美對華貿易逆差激增24.5%,達2016億美元。中美之間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大的貿易差額,一方面與中美雙方採取的統計方法有關;另一方面又與美國將經濟問題政治化有關。中美又方的統計差異主要緣於中美貿易的特殊性和統計方法的不同。中國對美國出口的60%和自美國進口的30%,是經過以香港為主的第三方轉口進行的。美國把中國出口至香港,東南亞等國家後,這些國家再轉口到美國的產品都算作從中國的進口。而美國在統計對中國的出口時,卻對其通過香港等對華轉口的商品忽略。這是造成統計不同的一個原因。在中國對美出口的商品中,很多是美國企業在華分公司的商品。中國賺取的只是很少的加工費,大量利潤被美國在華企業取得。根據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利益學說,一國應該生產它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通過自由貿易出口這種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同時,進口其沒有比較優勢或有比較劣勢的產品。在這種自由貿易的框架下,按照比較利益學說進行的國際貿易會使所有參與國得到貿易利益最大化。中美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經濟的互補性很強,也符合比較利益學說。中美貿易會造成如此大的貿易差額,與美國對華採取的貿易限制有關。中國向美國的出口產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主要是農產品,附加值低,滿足了美國一般消費者的需要。而美國向中國的出口產品應該以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但美國把經貿政治化,以安全為由拒絕向中國出口高新技術。美國的高新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技術產品在美國對外出口中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處於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對技術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美國的這種經貿限制,嚴重影響了貿易的互補性,導致貿易差額進一步擴大。由中美貿易逆差這問題來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種理解,信任。正是這種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貿易摩擦。中美雙方只有靜下心來,加強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決方法,而不是直接對抗。
中美經貿的另一個結就是人民幣的匯率問題。自1994年以來,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按照1美元兌8.277左右的匯率自由兌換。美元從2002年開始持續貶值。從2003年起,美國公開要求中國採取「靈活匯率」。在美國,有一種意見認為,中國的匯率政策加重了美國國內失業問題。許多美國人把美中貿易赤字歸咎於匯率過低。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美國企業和民眾都希望看到人民幣升值。目前,中國已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中國如調高人民幣匯率而大量減持美國國債,美國的政府開支和個人消費可能都受到沖擊。實行浮動匯率和開放資本市場會使中國金融業固有的困難加惡化,擾亂中國經濟,甚至擾亂全球經濟。事實上,中國已實行人民幣匯率浮動的機制,只是這過程比較緩慢,但這是完全按照中國國情來發展的,適合中國的實際發展情況。美國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這是不現實的。世界上不存在什麼正確或錯誤的匯率。只有在適當的是機,實現浮動匯率才會對中美兩國的經濟和貿易有利。美國在人民幣升值這個問題,一方面要求人民幣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又沒有為人民幣升值高定「時間表」。可見,中美雙方都是利益相關者,誰也離不開誰的發展。只有雙方更了解對方的國情與現實,才能找到雙方平衡的支點。強勢壓迫並不是解決之道。
知識產權保護,是夾在中美貿易中的一根刺。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美就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出現糾紛。美國在技術密集型產業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美國十分關注知識產權保護,並將其視為事關美國核心競爭力和優勢地位的重大問題。在知識產權保護這方面,我們中國確實做到不夠好,但我們在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和執法方面都不斷取得重大進步。我們加強了打擊盜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動,並加強了對公眾尊重知識產權的宣傳工作。但是,保護知識產權也是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國際合作,並不是一個國家內部的事情。中美雙方只有在實事求是的精神指導下,加強對話,加強監督與合作,才能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保證充分的自由競爭,最終解決知識產權紛爭。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裡,在經濟全球化的世界裡,摩擦是正常的,也是無法避免的,這並不可怕。中美經常性的經貿摩擦,反映兩國經濟關系的密切。中美經濟對雙方的重要性與俱增。貿易中產生的問題,雙方只有理性面對,在經常性的協調和合作機制中,通過平等協商的辦法加以妥善處理。從中美貿易摩擦來看,都是因為中美雙方的意識形態不同,國情不同,相互不了解,不信任等原因引起的。中美雙方都應該擺正心態,採取合作,尊重的態度,才能更切實地找到兩國利益的平衡點,才能達到雙羸。
為了改善中美貿易關系,消除貿易摩擦,我們中國可以在以下方面採取措施: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市場經濟運作方式,使中國最終成為一個真正的市場經濟體。在處理中美貿易逆差與具體的貿易摩擦中,中國有必要採取國際上常用的自動出口限制等貿易政策措施。這樣既起到了安撫的作用,又減少了貿易摩擦的代價。積極籌劃、組織、實施對美國的直接投資。這樣不僅可以避開貿易壁壘,大大減少貿易摩擦,而且通過投資設廠可以更有效地引進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經驗,提高中國企業的綜合國際競爭能力。中國還應該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諸多方面對美國進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中國必須學會站在美國人的角度認識與思考中美之間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美貿易政策和運作技巧。通過這種了解的增進,以使對美貿易政策與對策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貿易戰並不是出路,中美雙方誰也打不起貿易戰。只有雙方妥善處理好貿易關系,才能更好地鞏固雙方的關系,才能更好使意識形態,政治問題得到解決。處理好一個地區發展大國與一個世界強國的關系,不但對兩國有益,達到雙羸;而且對世界的和平發展,持續發展也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中美關系錯綜復雜,並不是一兩天能全部解決的。但只要本著接觸,了解,信任,尊重,合作的原則,就能把這些問題逐步理清,並逐步解決。

10. 如何看待中美關系的發展

回顧50多年來中國的對美政策和中美關系的歷史,雙方既有尖銳的對立,也有真誠的合作.冷戰後的中美關系也曾經出現了多次起伏和危機,但是中美關系並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於,中美之間存在著許多共同的戰略利益.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兩國對亞洲和世界局勢都負有重大責任.在新的國際形勢下,中美之間在許多全球性和區域性的重大問題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著廣泛的合作基礎,中美經濟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紀的中美關系,我們有理由表示審慎的樂觀.當然,影響兩國關系的負面因素也不容忽視,諸如人權問題、貿易問題、軍售問題和台灣問題等,其中台灣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影響中美關系改善和發展的最大障礙,也是最容易導致中美兩國發生直接沖突的敏感問題.然而,只要中美雙方能夠站在歷史的高度,用戰略的眼光來處理中美關系,在中美3個聯合公報的基礎上審視和處理台灣問題,中美關系就會沿著健康的軌道順利前進.
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從歷史上看,影響中美關系的因素很多,諸如國際格局、經濟和意識形態、地緣政治和國家利益以及彼此處理雙邊關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處理雙邊關系的政策在中美關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70年代以來,美國和中國國內的一些學者已經對美國的對華政策與中美關系的關聯作了比較深入的研究.中國國內的某些年輕學者也對不同時期的中國對美政策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統地研究中國對美政策與中美關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見.本文試圖運用史學和國際關系學學科滲透的方法,對中國對美政策和中美關系問題進行綜合研究.本文的重點是分析中國對美政策的緣起、變化和發展,及其對各個時期中美關系的影響.
穩定同美國關系,是中國外交的關鍵.近年來,中美關系中的合作關系越來越多,越來越廣泛;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中美關系的發展越來越和諧.美國是當今最大的發達國家,在世界舞台居於權力中心.從中國建國以來,美國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國,企圖通過經濟、軍事、外交等手段阻礙中國經濟發展,其中的原因不難理解.尤其在近幾年,中國的經濟增長率一直為其他國家所震驚,而中國本身所擁有的龐大的市場,又成為了中國經濟發展有利的依託平台.在這樣一個為諸多國家眼紅的平台上,中國的經濟將會持續、高速的增長將是不爭的事實.而隨著經濟的增長,中國的軍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飛猛進.這一切迫使美國不得不將中國作為阻礙其在實現全球霸權主義統治的一個強勁的對手.並且,在台灣問題上,美國雖然沒有明確表態將台灣劃進美日聯合防禦范圍,但從其模糊描述的背後不難看出,中國台灣乃至中國大陸早就是美國窺視以久的土地.對於中美關系,應堅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框架,在當前國際形勢下為我國經濟求得穩定,高速的發展空間.中美雙方經貿關系密切,在許多方面存在著共同利益.中美關系非常復雜,必須處理好.中國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圍繞這個問題展開的.
中國對美政策應循之道
「變」與「不變」是50多年來中國外交發展過程中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一方面,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外交經歷了幾次大的戰略調整;另一方面,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貫穿其中.中國外交的基本內容正是在這種變與不變中不斷充實、發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時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國外交獨特而又豐富的內涵和風格.
「變」是與時俱進的要求和表現,更是在不同國內外環境下更好地謀求國家利益的需要.而「不變」則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有意識繼承的部分,表現為連續性;另一部分則是不願繼承、希望改變的內容,但由於不同的原因,歷史上的政策對決策者或大眾心理有巨大影響,使現有政策有意無意地保持了原來政策的某些內容、某些宣示、某些態勢或傾向,表現為外交政策的「慣性」.「變」突出了中國外交的特點,而「不變」在很多方面已經成為制約和影響中國外交的消極因素.
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政策已經不是原來的政策,援助也與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國的對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項原則作為中國對外援助的指導思想,實際上這也是一種慣性的表現.
●機遇來自全球化這個國際背景. 美國有求於中國的面上升.
●雙方在安全關切上既有交叉點又有不同點.
●並不是說美國不把中國當做潛在對手了.
●美國必須在台灣「統獨」問題上作出抉擇.

閱讀全文

與街訪韓國如何看待中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6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3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8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