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韓國生活和在中國生活有什麼不同
韓國人非常看重自己留給交往對象的印象如何,為了維護個人形象,他們對社交場合的穿著打扮十分在意。 除個別墨守陳規的老年人外,韓國人在交際應酬中通常都穿著西式服裝。但是,他們的著裝很講究樸素整潔,並且較為莊重。比如,在商務活動中,韓國男子都會穿深色的西服套裝,而韓國婦女的著裝則絕對不會過於前衛。在韓國,衣冠不整的人,和著裝過露、過透的人,都是讓人看不起的。韓國人的傳統服裝是:男子上身穿襖,下身穿寬大的長襠褲,外面有時還會加一件坎肩,甚至再披一件長袍。韓國婦女則大都上穿短襖,下著齊胸長裙。
『貳』 說一說中國大學生和韓國大學生差異是什麼
韓國的大學生如果當選了學生會,就會給學生謀求各種福利。比如,各種考試季的時候,在圖書館免費送學生三明治等等。中國的學生會就和官一樣。
『叄』 韓國大學生活與中國大學生活有什麼不同
我有同學去韓國留學的,其實她說差不多吧,就是韓國帥哥多一點,消費比國內高一點,見的都是韓國人而已,生活還是那樣,還有,烤肉很好吃,很有氛圍。
『肆』 中國大學生和韓國大學生最大的差異是什麼
我當時在女大做交換生。 1.女生們的發型、服飾都大同小異,所以即使不看臉,放眼望去也覺得大家都長一樣...... 2.抗寒指數爆表...我們自己都吐槽說「在校園裡面穿褲子上下課的肯定是外國人」,因為她們一年四季都光腿or穿一雙肉色絲襪 3.我們學校在個山頭上,所以上下課時可以看到三類人:穿三線拖鞋的人、穿nb運動鞋的人和穿細高跟的人............妹子們的腳後跟都被磨出血了也依然能踩高跟爬山我實在是佩服 4.中國的學生們關系好的話路上會勾肩搭背,挽手摸臉什麼都做...但韓國的女生們即使關系好也不會黏著,除非是les...後來我才知道我那時和我小夥伴那樣那樣周圍女生的眼神為什麼那樣了╮(╯_╰)╭ 5.韓國女大生都比較好面子...就是我即使只有5000韓元,不吃飯也要跟朋友去咖啡店喝咖啡。就是不能讓朋友覺得我連喝咖啡的錢都沒有... 6.當時作為追星狗,我深感孤單...畢竟在韓國追愛豆的女生90%都是小中高女生...大學女生要麼喜歡真正的「歌手」,要麼喜歡演員,要麼喜歡男朋友=.= 7.女大生們真的很喜歡歐美的男人.................我們學校有歐美男的做交換生的...學校里1個德國男身邊圍2個以上女大生真的很常見 8.教材真的很貴...因為一門課教材需要6本書,平均每本2萬韓元,我特么就放棄了這節男教授的課...
『伍』 韓國大學生活和中國大學生活有什麼不同
原先來韓國留學的還好一些,因為可以跟韓國人一起上課生活,現在好像越來越少了,都是咱們學生扎堆上課,感覺跟國內沒什麼兩樣了。
韓國大學裡面都有針對中國留學生開展的活動,學習、郊遊、文化體驗什麼的,還會安排中國老師照顧日常生活。學部(大學)和大學院(研究生)也有不同,要說的話估計這一天不用做別的了
吃的可能沒有國內那麼豐富,米飯泡菜、烤肉什麼的,水煮的菜會比較多,數數就那麼幾樣。
你選擇的專業不同,可能生活也不太一樣。
韓國人是見人就彎腰,尤其是對長輩,其實看看就學會了,說話比較客套。
住宿嘛,有些學校是有學生宿舍可以提供留學生居住的,學校裡面的有,學校外面的也有,相對便宜,好像有些地方還有學校食堂。你去了適應一下,之後搬出來和小夥伴一起住也很方便,房租平攤的話也不是很貴。
『陸』 韓國大學生生活和中國的差別
那麼韓國大學生開學前到底跟國內有什麼不一樣呢?
申請課程
韓國大學生除了一些基本課之外,選課的自由度還是蠻大的,也可以跨專業選課。所以每學期開學前,你都會看到學生們爭分奪秒地選課。選個課為什麼還這么緊張呢?因為每門課的人數是有限制的,而且都是要通過網上注冊的方式才能選到,所以熱門或者好過的課程,絕對是炙手可熱。不抓緊時間的話,就可能下學期再見了。韓國大學里的課程都是可以試聽的,開學前兩個禮拜左右選課,開學的第一周是試聽時間。如果覺得不合適,可以在這個期間改課,但如果過了這個時段,對不起,聽不懂也得湊合聽了。選課也有一些限制,比如有些課,是只有你修過相關別的課程才能選,而且每學期選課的數目也是有上限的。
申請宿舍
之前就提過,韓國大學里的宿舍床位有限,如果想住進來,也要經過一番競爭的。但因為住校的開銷相對比較劃算,所以學生們都希望申請到宿舍。大部分學校採取的都是分數限制度,即學期平均分在xx以上才有資格申請宿舍。但因此每學期過後都要重新申請,報名人數如果多的話,就先到先得,也是網上申請注冊。所以開學前的宿舍申請,通常也是硝煙彌漫。那申請不到宿舍的學生,就只有出去租房子了。所以開學前,學校附近出租房屋的房東們是最忙的時候,因為不斷地有人來看房子。正因如此,開學前,很多韓國學生都在忙著搬家。
休學/復學
韓國大學的休學制度很是方便,因為大部分學生要服兵役的關系。所以每學期休學或者復學的學生很多。開學前,課系的通知欄里都會登出復學手續的辦理時間或者名單。韓國學生休學的理由也五花八門,不過除了兵役外,大部分以出國游學為主。有些學生服完兵役後並不會馬上復學,而是在家呆個一年半載的再回到學校。所以韓國大學里,同年級學生的年紀有時相差也蠻大的。下次看到大批忙著復學的韓國學生就不要驚訝了!
繳納學費
繳納學費似乎沒什麼可說的,但是韓國大學交納學費的途徑還是蠻多的。首先在網上列印出學費單,然後可以去學校里的銀行繳,或者去學校銀行ATM機上繳,再或者網上轉賬也可以。但是即便如此,開學前夕,學校銀行每天還是人滿為患。都是前來忙著繳納各種費用的學生。人多的時候,等個30分鍾都有可能。
社團活動
很多大學里的社團在開學前,就會把團員召集回來。像前幾天就看見大晚上的,跆拳道社團的孩子們在圍著學校跑步,口號聲還喊得蠻響。那感覺就是:我們跆拳道社團又回來了!相應的什麼音樂社團,舞蹈社團也都會在開學前就一兩周就開始敲鑼打鼓、蹦蹦跳跳了。而且趕上這學期學校有什麼大型活動,如果想佔有一席之地的話,開學前夕必須申請,否則許多的努力可能學生們就看不到了。
比帥比美
新學期、新氣象。為了開學後爭奇斗艷,韓國學生開學前的「美容美發」也是相當重要的。尤其是女孩子,要換個新發型,購置幾件新衣服,可能都是必不可少的。這點跟國內大學差不多。所以開學的前幾天里,學校里真是賞心悅目。因此開學前,理發館的生意也是蠻紅火的!
『柒』 韓國的生活習慣與中國有哪些不同
如下:
1、鞠躬:中國人日常問候可能就揮手打個招呼,但是在韓國這種場景很少見到,只有在朋友間才可能這樣。韓國人在跟年長者、前輩見面都是要點頭鞠躬才足夠禮貌。
2、敬語:中國人在語言上沒有特別明顯、成體系的敬語這種說法,只會在少數詞彙上用更加正式的詞彙來表示尊敬,比如用「您」代替「你」。韓語中有成體系的敬語,在對長輩、前輩、陌生人的時候都必須使用敬語來表示尊敬和客氣。
3、秩序:韓國人遵守秩序,比如:在人多的時候,食堂點餐、上公交、上洗手間、上電梯等各種場景都是需要排隊的;上手扶電梯時,所有人都靠右站,把左邊的空間騰開給緊急的人通過等等。如果你沒有遵守,你可能會受「千夫指」。
餐飲方面韓國與中國的不同
韓國的餐飲除了在飲食習慣、烹飪方式之類的與中國的餐飲有區別之外,在飲食文化方面也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點。
在韓國,大家喜歡抱團吃飯,如果看到有人是一個人吃飯的,大家會「歧視」他/她,會覺得那個人被「孤立」了。但是在中國,一個人吃飯並不是什麼特別奇怪的事情。不過近年來,在韓國一個人吃飯也漸漸開始被人們熟知,漸漸地不害怕一個人吃飯了。
『捌』 韓國教育和中國教育的對比關於娛樂
韓國大學內部有很多的俱樂部,大一點的大學有近百來個,學生可以自由選擇。這些俱樂部涉及到學習、體育、娛樂、還有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在這些俱樂部中,韓國學生可以得到很大的發揮。
韓國學生還特喜歡狂歡,只要沒事,就喜歡去酒吧喝酒或是卡拉OK廳K歌。因而學校的周圍常被一些酒吧等包圍,就如中國的大學被網吧所包圍一樣。最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的校園里很少看到情侶親昵的身影。他們認為當街擁抱,或在校園里親密是很不文明的行為,一般都選擇去咖啡館或酒吧之類的場所。近十年來,在韓國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響。然而,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東方國家,它並不像很多人想像中的那麼開放。甚至,在很多方面,韓國比中國更傳統。
『玖』 韓國大學怎麼樣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我們的友好鄰國—韓國留學。但是,很多人在去韓國留學之前並不知道韓國的大學生活到底是怎麼樣的?跟中國相比又有哪些不同呢?
在韓國,大家在讀語言時期,課業壓力沒有那麼大,大家平時的大學生活就是和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小夥伴們學習韓語或者參加韓語體驗課,總而言之,學習生活還是很輕松的。
那麼,究竟韓國的大學生活是怎麼樣的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教學方式之發表
如果你去韓國大學讀本科的話,你就會逐漸接觸一些國外比較特色的教學方式,比如發表。「發表」是韓國大學生活中最常見的作業、考試模式之一,非常鍛煉一個人的邏輯思維方式和臨場發揮能力。通常教授們會按照學號分組,布置一些課題,各個小組成員一起合作,完成發表。所以說,韓國大學「寬進嚴出」的特點是名不虛傳的,所以童鞋們一定不要鬆懈哦。
二、名不虛傳的「外賣民族」
留學生在生活上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衣食住行。那麼,提到吃,小編就在這里給大家講一講韓國這個「外賣民族」。韓國人喜歡稱自己為外賣民族,一方面是外賣這個行業很發達,還有就是大家真的很喜歡訂外賣。
在韓國,幾乎沒有外賣送不到的地方,而且配送超級超級超級快,經常都是15分鍾左右就送到了。所以,很多同學都養成了個習慣,到了晚上肚子餓,就想打電話訂個外賣,分分鍾就能吃到熱氣騰騰的宵夜,於是就這么不知不覺的吃胖了。
三、特色生活方式之聚會
學習之外,韓國的各種課余、休閑娛樂也給韓國的留學生活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韓國,聚會是非常常見、非常有韓國特色的生活方式。讀書的時候,開講會有開講聚餐,學期結課的時候,也會有結課聚會。都是和教授們一起吃吃喝喝,不僅增進了相互的了解,而且也是一種放鬆的方式。
說了這么多韓國或便利或特色的大學生活,那麼,又有哪些地方和中國不一樣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對比分析一下吧。
一、課堂組織和授課情況
國內:學習課堂人數較多,跟高中的時候差不多,只是課後沒有老師追著你學習,全憑自覺了。
韓國:研究生階段課程人數相對較少,5-15人比較典型,也有大課。但也就是二三十人了。不會有好幾個專業合在一起上全校選修課的場景。人少的時候,大家圍坐一圈,按照本節課的主題討論教材或文獻的相關問題。
二、 關於「發表발표」
發表這個詞,是學了韓語才了解的。在國內說發表,大家會覺得你是有文章發表在什麼報紙期刊上了,在韓國,發表指的就是課堂上學生的presentation。
國內: 本科韓語系,已經接觸過韓國大學的發表形式。其他專業不太了解是否也有這樣的形式。
韓國: 發表是最常見的學生展示個人或小組學習成果的形式之一。新學期第一堂課,通常是orientation,也就是所謂的課程介紹課,老師會提前告知本學期的學習內容,定主題,分小組任務。大家根據領取或者自行報名的主題,進行准備。最後上台進行成果展示。發表非常鍛煉人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這個能力是通過不斷訓練達到的。說實話,發表的確是韓國課堂上,讓人很有壓力的一件事。當然在壓力之下,我們的能力才能得到激發。
三、 食堂、宿舍等相關的校園生活
韓國大學的校園生活更加便利。
宿舍:國內基本6人間、上下鋪,無空調。集體浴室在學校的另一頭,洗澡還得算好時間提前排隊。韓國有各種類型的宿舍,有錢可以住單人間,基本等同於你溫暖舒適家的校園版。然而宿舍不是每個人都能申請上的,很多學生還是選擇在外面自己租房子,花費稍高,但自由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