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吐司需要烤到什麼程度,最好吃
將吐司烤得酥脆與白色柔軟的吐司相比較,吃烤得酥脆的吐司其咀嚼次數自然增加
2. 最好吃的土司麵包是什麼牌子的
元祖
,
好利來
,
克莉絲汀
,
稻香村
,
米旗
,皇冠,
羅莎
等都是可以選擇的,它們都是上榜買購中國10大品牌網上的十大
品牌排行榜
的牌子,在全國都是有名氣的,在全國都是有連鎖店的,你可以參考下,都是大家買的多的牌子,都是很不錯的,我自己平時買的多的是元祖和好利來這兩個牌子的,我覺得不錯,不僅款式好看,味道也很不錯,你可以考慮下。
3. 烤麵包哪種好吃
1、按質感:可分為「軟質麵包」、「脆皮麵包」、「松質麵包」和「硬質麵包」4類。
從熱量來說,以表皮乾脆的脆皮麵包熱量最低,因為這類麵包不甜,含糖、鹽和油脂都很少,烘焙後表皮脆硬,趁熱吃非常可口。法式主食麵包和俄式「大列巴」都屬於這一類,營養價值和饅頭大體類似。
硬質麵包和軟質麵包加入雞蛋、糖、牛奶、油脂等材料,只是加入的水分不同。孩子們喜歡的「吐司麵包」、「奶油麵包」和大部分花色點心麵包都屬於軟質麵包。軟質甜麵包含糖約15%,油脂約10%,吐司麵包更多一些。但因為加入了雞蛋和奶粉,營養價值也有所增高,適合給寶貝食用。
麵包中熱量最高的是松質麵包,也叫做「丹麥麵包」。它的特點是要加入20%至30%的黃油或「起酥油」,能形成特殊的層狀結構,常常做成牛角麵包、葡萄乾扁包、巧克力酥包等。它口感酥香柔軟,非常美味,但因為飽和脂肪和熱量實在太多,而且可能含有對心血管健康非常不利的「反式脂肪酸」。要盡量少買這樣的麵包,最好一周不超過一個。
2、按原料:可以分為白麵包、全麥麵包和雜糧麵包3類。
一般的麵包都是用白麵粉做的,質地柔軟細膩,容易消化吸收,膳食纖維含量極低。許多營養知識比較豐富的人都知道,全麥麵包更有利於身體健康,因為它富含纖維,能幫助人體打掃腸道垃圾,還能延緩消化吸收,有利預防肥胖。
2歲以上的孩子就可以開始嘗試吃全麥麵包,以培養愛吃「粗」食的好習慣。
消費者要注意的是,顏色發褐,未必表明產品是全麥麵包。有些企業為了讓消費者更愛吃,會用白麵粉來做麵包,然後加少量焦糖色素染成褐色,看起來顯得有點「暗」,但本質上仍然是白麵包。一定要看到足夠多的麥麩碎片,才能認定是全麥麵包,不過口感真的有點粗。
除了全麥麵包之外,含各種雜糧配料的雜糧麵包,如燕麥麵包、黑麥麵包、豆粉麵包等,都可以提供不少的膳食纖維。
麵包中,澱粉糖約佔60%,植物蛋白質超過10%,另外還含有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早餐時,不妨選擇穀物麵包和全麥麵包,再搭配一杯牛奶,有條件再加點蔬菜水果,營養攝入更全面。
4. 大家認為哪家韓國料理最好吃
永慶巷的「小草屋」
2
)
湖南路的「一隻雞」:海鮮蔥餅、石鍋拌飯,炒年糕,烤肉、烤雞排、八爪魚、牛肉、烤鰻魚
3
)
南大西苑的金銀街里的「故鄉居」、「金銀小吃」
4
)
金絲利後面的"外婆家":炒年糕、烤五花肉、海鮮豆腐湯
5
)
牌樓巷克莉絲汀對面的「可家福」
6
)
石鼓路韓國高麗參雞湯:雞湯、鰻魚
7
)
王府大街的「大林料理」
8
)
王府大街的「浩之源」
9
)
三又口路後面巷子裡面的漢毋利
10
)
「金禾泰」:香葉西米糕、炸蝦餅、招牌咖喱肉蟹、海鮮卷、酸辣無骨雞爪
11
)
金絲利喜來登大酒店對面馬路居民區里「春香居」
(上海路上的13路雲南路站往東走右邊第一個巷子里也有
12
)
金絲利喜來登大酒店對面馬路里怡景花園附近的「福音」:烤五花肉,石鍋拌飯,紫菜包飯,泡菜湯,土豆餅、泡菜炒飯,大雜燴海鮮面、泡菜湯面、粉絲
13
)
金絲利喜來登對面星漢大廈對面的「韓園」:韓式冷麵、紫菜包飯、烤魷魚、海鮮鍋、地瓜餅
5. 好吃的吐司
1,法式吐司 French Toast / 麵包布丁
法式吐司簡便易行又營養豐富,還能拯救家裡稍微脫水發乾的吐司,是吐司加工的最好選擇了。
切好的吐司在1:1的蛋奶液裡面浸泡一個晚上最好,如果沒有時間,那可以將吐司浸在蛋奶液里,放到微波爐里轉個30秒左右,對充分浸透有幫助。
放置一晚上的蛋奶吐司,可以選擇烤箱烤,也可以選擇平底鍋煎,因為吐司內部不容易熟透,所以低火慢慢煎到表面變成金黃色,然後翻面。法式吐司外面焦香,裡面軟糯,法式吐司還可以搭配很多其他的東西,比如糖粉,杏仁,楓糖,或者做成法式三明治。甜咸皆宜,超級推薦。
法式吐司做三明治,也特別簡便,吐司浸滿蛋奶液後,在吐司間加上培根,芝士黑胡椒或者一切喜歡的食材,然後放進烤箱160/160,烤個11~16分鍾,如果不是當日食用,冷卻後放進冷凍層,要吃的時候解凍或者再烤個五分鍾就是非常簡便的早餐了~
法式吐司還有個類似變形,就是焗番茄鍋,吐司切小塊,放進烤杯里,鋪上喜歡的食材,和滿滿的新鮮番茄披薩醬,入烤箱前撒上芝士,等芝士稍微烤得金黃以後出爐,撒上香芹葉,感覺有它就是一個很美好的一餐了。
2,三明治 Sandwich
三明治是吐司最普通的做法了。(三明治的種類不要太多啊!!!!愛做三明治星人又要瘋了..)
吐司可以去邊也可以不去邊,兩片麵包裡面夾著什麼,按著個人口味其實也不是特別重要了呢~
火腿,培根,生菜,番茄,芝士片,荷包蛋,海鮮類,各色蔬菜,甚至水果和甜蛋黃醬,奶油。
只要能想到的食材,跟白吐司都非常搭配。
吐司可以像帕尼尼那樣食用前先烤好,也可以直接用白吐司在當中切開一個口,往裡面填入豐富的想像力。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大口享受自己搭配好的完美組合了。
3,吐司片 Toast Slice
烤吐司片其實跟三明治類似,有點換湯不換葯,比三明治少一片麵包,然後鋪上東西就可以自成一派么?事實證明它還真的自成一派了....
一般這類吐司食用的時候都會再加工,或煎或烤,然後在一片吐司上鋪上喜歡的食材。
這一類料理,估計是對食材有比較奔放又大氣的詮釋,擺盤也比三明治來得豐富美觀。所以在很多食譜上都有展現。
而且比三明治好的是,在鋪食材上好像沒有什麼底線,以上是入門版,放放煎蛋蔬菜,擠上醬汁什麼的~
不限於料理口味的,其實你能想到的,都可以往上鋪啊~
比如.....棉花糖~!~最近這款吐司,直接占據了吐司料理的榜首....可能因為長得太萌了。
製作起來也很簡單。
之前先把吐司稍微兩面烤好,不要烤得太干,在吐司上抹上自己喜歡的果醬啊之類的。
接著把棉花糖鋪在吐司上面,放進烤吐司的小烤箱里,看到棉花糖稍微融化然後上色就可以吃了
6. 吐司麵包哪種好吃
一直以來家裡大多數的時候都以吐司作為早餐,麵包片+黃油+果醬+煎蛋+麥片粥是早餐的標配。因為是自己吃,做吐司的時候也就沒有特別仔細對待過,有空了就用烤箱做的復雜一下,沒空就麵包機湊合一下。而且隨心所欲地加材料,果仁,全麥,以及其他輔料,只要好吃就行。方法也是想一出是一出,沒有特別的規律。做了那麼多問題來了,到底哪種發酵方式做的麵包最好吃呢?一直沒有深究過。
最近我做了一件小事情,就是用幾種不同的發酵方法來製作同一款吐司麵包,總結一下幾種發酵方法的特點,比較一下口感和效果的差異。用的是同一套材料,採用不同的發酵方法,比較一下不同的效果。
說到吐司,大家都不陌生,是我們最經常吃到的麵包之一,吐司的口味是五花八門,製作方法也是風格各異,各個商家也是在盡其所能製作出各種吐司討好顧客。各地的技術高手也在開發出風格迥異的新品,力爭求新求異。但是,回歸到本真的吐司是什麼樣的呢,我來介紹幾種做法。下面這幾種做法的吐司用的都是統一的材料和配方。
l 高筋麵粉250克
l 雞蛋50克
l 乾酵母3.0克
l 砂糖25克
l 無鹽黃油25克
l 鹽3克
l 牛奶138克
說明:這是酵母的夏天用量,冬天可以再加0.5-1克的量
這款吐司的含水量是75%,各種麵粉對水分的要求差異很大,注意調整。
如果用奶粉加水,就是10克奶粉加138克水就行了
一、 直接法
直接用酵母發酵的方法,直接法我又給分了二種,乾酵母和鮮酵母
1. 乾酵母:
l 普通的乾酵母就可以,按照常規的方法走程序就可以。在這里不詳細介紹製作方法了。做的時候用溫水將乾酵母先化開靜置15分鍾,再添加其他材料。
2. 鮮酵母
l 用市售的鮮酵母就行,用量是乾酵母的一倍,做的時候用溫水將鮮酵母先化開靜置15分鍾,再添加其他材料。
直接法的特點是:
l 乾酵母直接法是最簡單的模式,特點就是省事,因為含水量75%,產品的口感還是不錯的。保存時間不長,口感衰退很明顯。
l 鮮酵母直接法已經提升了一步,用鮮酵母的特點除了保存上要特別注意以外,和乾酵母在操作上完全一樣,但是做出來的產品的效果無論是口感上還是組織結構以及味道上都提升了一下。更柔軟更蓬鬆。但是操作上要注意,用鮮酵母發酵得比較快,特別是在夏季發酵時間的掌控要特別注意。
l 保存時間不長,口感衰退不明顯。
二、 湯種法
湯種法就是將整個面團的中的5-10 %麵粉和5倍的水提前調成漿糊狀冷藏保存後使用
l 湯種的比例是
湯種:20克麵粉+100克水在火上調成糊狀
主面團:高筋麵粉230克+雞蛋50克+乾酵母3.0克+砂糖25克+無鹽黃油25克+鹽3克+牛奶38克
l 當和面的時候將其他剩餘部分與湯種混合,再按直接法繼續混合發酵製作
湯種法的特點:
l 製作簡單,多了一道程序,但是並不復雜,提前准備好就行了。
l 做出來的麵包我個人覺得口感比直接法無特別大的變化,但是味道有很大變化,麵包中有種隱隱的麥香和酵母混合的味道
三、 中種法
中種法製作吐司是一種很經典的方法,其中最為經典的要數70%和100%兩種做法,還分為常溫法和冷藏法。前者就是把全部麵粉的70%製作中種,後者把100%的麵粉製作中種。我用的都是冷藏發酵,然後和主面團繼續混合發酵。當然你還可以嘗試75%-95%
1. 70%中種法
l 材料比例是:
種面團:麵粉175克+酵母1克+細砂糖5克+牛奶130克
主面團:麵粉75克+砂糖25克+鹽2.5克+酵母1.5克+牛奶38克+黃油20克
2. 100%中種法
l 材料比例是
種面團:麵粉250克+砂糖9克+酵母1.5克+牛奶168克+黃油5克
主面團:牛奶20克+砂糖25克+鹽2.5克+酵母2克+黃油17.5克
兩種中種法的特點是
l 要將所有製作分成兩個部分,並將種面團進行冷藏發酵,步驟上應該說復雜了,也增加了出問題的概率,我個人認為100%中種法更容易一些,畢竟所有麵粉一起發酵。70%中種法相對復雜一下,程序雖然一樣,但兩批麵粉的發酵要達到同步,需要下點功夫。
l 從口感和味道上來看,與前面的直接法和湯種法相比有了很大不同,提升了一個層級,色香味更佳。70%與100%比較,前者偏韌有嚼勁,後者更嫩入口糯糯感覺。
l 保存時間延長了,口感衰退不明顯。幾天後口感依然很好。
四、 液種法(波蘭種)
波蘭種也稱為液種,是麵包發酵常用的一種方法。它的特點就是把要做的食材中的麵粉中的一部分和水提前發酵冷藏,然後再拿出來與主材料混合,進而完成整個發酵製作過程的一種方法
l 液種的配比
種面團:50克麵粉+50克水+0.5克酵母
主面團:高粉200克+水85克+雞蛋50克+奶粉15克+砂糖25克+酵母3克+黃油20克+
液種的特點,
l 液種有點類似於湯種,不同的地方是把少部分的麵粉發酵,步驟也是多了一步,也是需要冷藏。
l 從直觀上來看,外觀組織都區別不大,方法也不復雜。口感上來看更加韌,有嚼頭。
l 保存時間延長了,口感衰退不明顯。吃到最後口感依然很好。
幾種方法的總結,幾種發酵方法各有千秋,外形都差不多,沒有什麼區別,變化的是,口感,保存時間,風味
l 以乾酵母直接法為基準,簡單,方便,內部組織結構正常,常溫下變幹得快,三四天以後口感很差了。
l 鮮酵母直接法,簡單,方便,口感更好水分保存得更好,內部組織結構更完美,常溫下變幹得慢,但是保質期沒有明顯延長,超過幾天會出現發霉變質的情況。
l 湯種法製作的吐司我個人認為跟乾酵母直接法相比,差別不大,不同之處是在吐司的味道上,掰開吐司會有面香與發酵的混合的香味。保存期變化不大
l 中種法,中種法我個人認為是這幾種方法中最復雜的,把整個過程要分開兩步走,增加了出問題的概率,比如中種面團發酵的程度,特別是不可發酵過度。與直接法相比保濕期時間更長,三四天之後在吃口感衰退還不是特明顯,70%的韌一些,100%的更嫩。
l 波蘭種,程序與湯種差不多,但是效果差別很大。內部結構組織上,保濕期上,都要比直接法好很多。和中種差不多。口感上韌勁更大一些,很有嚼頭。
l 我個人點評,鮮酵母直接法屬於既簡單效果又更接近專業發酵的手法,如果做的量大或者經常做可以用鮮酵母直接法。中種法和波蘭種效果最佳,無論是從口感上組織結構上,保存期上都是最佳的,口感衰退不明顯。吃到最後口感依然很好。湯種適合於與某些發酵結合起來使用,效果會更好。
7. 韓國的烤肉最好吃的在哪
國的烤肉最好吃的在哪,目前來手首爾的沒有好吃的,誰知道好吃的在哪,即使遠點也行
8. 吐司的吃法有很多,你認為哪種最好
吐司是很容易買到的食物,在烘焙店、商場和各種便利店基本上都是有販售,可以夾進生菜、蛋、肉類食品等食材製成三明治,也可以塗上蘋果醬、鮮奶油、番茄醬等抹醬製成簡單的點心,確實十分萬用,但有時候依然會略微感覺有一點很膩,要想試一試其他食用方法,這時候就可以好好地利用。下面要分享的各種各樣轉變食譜,還可以做給家人和朋友吃,讓大夥兒一起感受吐司的魅力!
麵包布丁
在美國的傳統食物中,有一種稱為麵包布丁的甜品,烤過之後外酥內軟,味兒香香甜甜。實際上 麵包布丁最開始是為了更好地不消耗食材而創造發明的,那時候假如家中的吐司麵包放很久,早已沒有那麼新鮮、美味可口的話,便會做這道味道豐富多彩的麵包布丁來吃。用吐司來做也很合適喔!
吐司酥條
口味鬆脆的吐司酥條是如今十分受歡迎的零嘴,乃至還變成了團購價名產。要想自己做原汁原味鮮奶油酥條時,只必須使用吐司、糖、鮮奶油這三種原材料,製作流程也比較簡單。除開原汁原味,還能利用各種各樣調味料製成別的口感,比如香蒜、純蜂蜜、咖喱醬等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