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戰國時期韓國叫什麼名字
問法就有問題 戰國七雄之一就有韓國
戰國時期的朝鮮叫什麼吧
中國戰國時期的朝鮮還處於原始社會時期,朝鮮韓國處於民族自尊的考慮,對外稱三韓(馬韓、辰韓和弁韓)已經形成了國家,其實三韓還只是部落聯盟而已,就如同中國的堯舜時期的性質一樣,但這決不能等同於國家。
㈡ 戰國時期居然也有韓國,這個韓國和今天的韓國有關系嗎
大家都知道,朝鮮和韓國的英文發音都是「高麗」,這是因為在公元918年,一個叫王建的人在半島上曾建立過高麗王朝,而且按照他們的說法,歷史上曾經威震東北亞的古國高句麗(實際是漢朝時建立的一個地方政權)也是自己歷史的一部分。
所以綜合下來,高麗可以算是半島上存在時間最長的也一度是最強盛的王朝。因此用高麗為名就如同我們用漢朝的「漢」字來作族名是一個道理。
而且連韓國人自己都是這么認為的。在他們的史料《五洲衍文長箋散稿》中就清楚寫著:秦始皇派徐福、韓終出海尋找長生不老葯,而韓終最終來到了我們這里,成為了馬韓的國王。「韓」字正是源自韓終的姓氏。
與此同時,據中外學者的考證,漢字正是秦漢時期傳入半島南部的,這也與韓終入韓的時間節點相吻合。除此之外,直到今天,江陵、漢陽、丹陽、襄陽、漢江、洞庭湖這些具有濃厚楚風的地名在韓國同樣也有,這顯然不是巧合。
㈢ 誰能介紹一下,戰國時期的韓國,不是現在的韓國,7國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韓國 是中國戰國七雄之一,後世歷史學家將韓、魏、趙、秦、楚、燕與齊合稱戰國七雄。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 起源 韓 起源於三家分晉,春秋末年,晉國大夫趙襄子、魏獻子和韓宣子於公元前433年先行暗殺智伯,然後再將晉的領地瓜分,成為三個諸侯國。後世歷史學家將韓、魏、趙合稱為三晉。 強盛 韓國北臨魏趙,東有齊,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敵。幸而韓國以其著名的兵器--弩,為各國所畏懼。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韓國的弩能射800米之外,「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除此以外,韓國的劍也異常鋒利,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前375年,韓便曾以其厲兵滅了中原傳統古國鄭國。而韓國國勢最強要數韓厘侯在位之時。他用法家的申不害為相,內政修明,國成小康之治。 衰微 由於地處黃河中游地區,韓國東部和北部都被魏國包圍、西有秦國、南有楚國、以及有當時已很薄弱的東周(洛陽),完全沒有發展的空間,國土在七國之中最小,屢遭列強欺凌。早年已經為魏齊之間的爭霸資本,於前341年的馬陵之戰是圍魏救韓的結果。秦楚爭霸時,秦又要挾韓魏共同伐楚。末期的韓國成了秦國和山東各國的緩沖地,苟延殘存;前262年,秦國大舉進攻韓國上黨,上黨不願被秦佔有,降於趙國,引發了長平之戰。兩場決定霸主局勢之戰都由韓國而起,充分體現了韓國被列強圍欺的困境。前230年,韓國軍隊屢戰屢敗,成為山東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諸侯國。 大事記 前403年:韓聯同趙魏三家滅知。周初命晉大夫韓虔、魏斯、趙籍為諸侯。 前400年:韓聯同魏趙伐楚,至桑丘。鄭圍韓陽翟。 前394年:韓救魯於齊。 前391年:秦伐韓宜陽,取六邑。 前385年:韓伐鄭,取陽城;伐宋,執宋公。 前380年:齊伐燕,取桑丘。韓聯同魏、趙伐齊,至桑丘。 前378年:韓聯同魏、趙伐齊,至靈丘。 前376年:韓聯同魏、趙三家廢晉靜公,分其地。 前375年:韓滅鄭,徒都新鄭。 前366年:秦敗韓師、魏師於洛陽。 前362年:魏敗韓師、趙師於澮。 前358年:秦敗韓師於西山。 前353年:韓伐東周,取陵觀、廩丘。 前351年:韓昭侯以申不害為相。 前341年:韓被魏伐。齊救韓,馬陵之戰。 前337年:韓申不害卒。 前335年:秦伐韓,拔宜陽。 前333年:合從。 前323年:韓、燕皆稱王。 前318年:楚、趙、魏、韓、燕同伐秦,攻函谷關。秦人出兵逆之,五國之師皆敗走。 前317年:秦敗韓師於脩魚,斬首八萬級,虜其將麿、申差於觀澤。 前316年:侵秦,敗北。 前314年:被秦敗於岸門,韓太子倉入質於秦以和。 前312年:秦、韓、魏南襲楚,至鄧。 前308年-307年:秦將甘茂破韓國宜陽,斬首六萬。 前306年:秦以武遂復歸之韓。楚王與齊、韓合從。 前303年:秦復取韓武遂。齊、韓、魏以楚負其從親,合兵伐楚,秦救楚,三國引兵去。 前301年:秦會韓、魏、齊兵伐楚,敗楚。 前296年:齊、韓、魏、趙、宋同擊秦,至鹽氏而還。 前293年:韓、魏伐秦。秦白起擊敗魏師、韓師,斬首二十四萬級,拔五城。 前291年:秦伐韓,拔宛。 前290年:韓入武遂地二百里於秦。 前286年:秦敗韓師於夏山。 前284年:樂毅領燕、秦、魏、韓、趙聯合伐齊。 前275年:秦相國穰侯伐魏。韓暴鳶救魏,穰侯大破之,斬首四萬。 前273年:魏趙聯合伐韓華陽。秦救韓,殺魏趙兵十四萬。秦王欲令韓、魏與秦一起伐楚,未行。 前265年:齊趙聯合伐韓,取注人。 前264年:秦伐韓,拔九城,斬首五萬。 前263年:秦武安君伐韓,取南陽;攻太行道,絕之。 前262年:秦伐韓,拔野王。上黨路絕,韓獻上黨與趙。 前256年:秦伐韓,取陽城、負黍,斬首四萬。 前254年:韓王入朝於秦。 前249年:秦伐韓,取成皋、滎陽,成為秦國的三川郡。 前246年:韓使水工鄭國為間於秦。 前244年:蒙驁伐韓,取十二城。 前241年:楚、趙、魏、韓、衛合從以伐秦,楚王為從長,春申君用事,取壽陵。至函谷,秦師出,五國之師皆敗走。 前233年:韓王向秦納地效璽,請為藩臣,使韓非聘秦。 前231年:韓向秦獻南陽地。 前230年:秦滅韓,虜韓王安,以其地置潁川郡。韓亡。
㈣ 請問戰國時期的韓國是不是現在的韓國
當然不是 現在的韓國是南朝鮮.
戰國的韓國是戰國7雄中的一國.
㈤ 秦始皇時期的韓國指的是現在哪裡
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滅鄭國後遷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
秦始皇十二年呂不韋死,秦始皇真正執掌大權,秦國開始開展滅國大戰,秦始皇十三年,秦將樊於期攻打趙國,殺了十萬趙軍,秦始皇十四年,趙國調來了李牧擋住了秦軍攻勢,樊於期逃亡燕國。秦始皇十五年,秦軍再度分南北兩路攻擊趙國,仍被李牧擊敗。秦始皇十六年,韓國滅亡。
在秦始皇十三年時其實韓國已經投靠了秦國將近三十年,韓國平時要給秦國上供,相當於秦國的一個郡縣,但韓王仍舊感到惴惴不安,他看到樊於期滅殺十萬趙軍之後,派韓非去秦國工作,希望通過韓非做秦國內部工作保全韓國,但無奈沒有成功。
(5)戰國韓國叫什麼擴展閱讀:
公元前45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滅智伯荀瑤,瓜分晉地,是為晉陽之戰。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韓國建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禹州)。
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新鄭)。前325年魏惠王與韓宣惠王(韓威侯)在巫沙會面,並尊為王。前230年韓國被秦國所滅,舊地置潁川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韓國(戰國七雄之一)
㈥ 戰國時韓國都城在當時叫什麼
韓國以平陽(今山西臨汾)為都城,後千鄭(今河南新鄭)。
㈦ 戰國時期韓國都城在哪
公元前403年,韓國建立,建都於陽翟(今河南省許昌市禹州市)。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鄭國,遷都新鄭(今河南省鄭州市)。
韓國國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中原地區晉三分為韓、趙、魏三家。韓國北臨魏趙,東有齊,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敵。
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起源於三家分晉:春秋末年,公元前453年,晉國的韓、趙、魏三家大夫滅智伯荀瑤,瓜分晉地,是為晉陽之戰。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認,正式位列於諸侯,成為三個諸侯國。後世歷史學家將韓、魏、趙三國與秦、楚、燕、齊合稱戰國七雄。
(7)戰國韓國叫什麼擴展閱讀:
晉國韓氏的第一位為韓萬,本為晉君之後,姬姓,生卒年不詳,生活在公元前679年前後。韓萬是曲沃桓叔的庶子,曲沃武公奪得晉君之位後,將韓原(今陝西韓城)封給韓萬作為采邑。
因而以韓為氏。韓萬生韓賕伯,韓賕伯生韓簡,韓簡生韓輿,韓輿生韓厥,韓厥生韓起,韓起生韓須,韓須生韓不信,韓不信生韓庚。以上為春秋時歷代韓氏家主。
戰國時期的開始年代,公元前475年的韓氏家主為誰,由於史書記載的缺失,已不可考。公元前514年,韓宣子(韓起)去世,之後至公元前455年之前,韓氏家主有:韓貞子(韓須)、韓簡子(韓不信)、韓莊子(韓庚)。
韓須在公元前541年之時已為成熟的政治家,公元前514年繼其父為韓氏家主,在位時間當不長。韓莊子在位時間已不可考,以韓莊子之子韓康子為戰國時期韓氏第一位家主。
㈧ 現在的韓國跟戰國七雄的韓國,兩者有著怎樣的聯系
世界上有一個國家叫韓國,全稱是大韓民國,成立於1948年。是發達國家,每年去旅遊的人很多很多,以中國人居多。實際上,中國歷史上也有一個國家叫韓國,那就是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看到這,很多人可能就存在疑問了,這兩個國家都叫韓國,戰國七雄的韓國和現代的韓國有關系嗎?
我現在可以告訴你,有關系,而且是直系關系。實際上,現代的韓國就是中國歷史上戰國七雄的韓國族系遷徙過去的。
這的從周王朝說起,當年周武王滅商後,建立周王朝。周公輔佐,周公為周王朝設計了一整套的國家制度,有井田制、禮樂制、分封制,這是一套邏輯嚴密的制度,至今都對中國人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分封制,確保了周王朝八百年江山。
但國名叫什麼呢?李熙說:“我邦本為馬韓、辰韓、弁韓三韓之地……及高麗時吞並馬韓、辰韓、弁韓,是謂統合三韓……定有天下之號曰大韓。”於是國號定為“大韓帝國”。於是韓國這一名稱被重新啟用,直至今日。
這就是現代韓國名稱的來歷,但現在韓國好像不承認。他們拒絕承認這個名字來自中國。當然,我們也能理解,他們篡改歷史也不是一兩天了。
㈨ 春秋戰國時期韓國國史叫什麼
叫長史,所有國家都一樣
長史是周天子派到各各國家的官員,專門負責記錄國家發生的大事,也是史記的重要參照
㈩ 韓國之所以叫韓國,和戰國七雄的韓國有關系嗎
名字一樣而已,但是沒有絲毫的關系,中國古代的韓國是戰國七雄之一,在公元前403年,趙魏韓三國得到承認,正式成為諸侯國,但是卻是在戰國七雄中比較小的國家,後來被秦國所滅。而現在的韓國指的是大韓民國,是對朝鮮半島南部國家的稱呼。
所以我們現在也是這么稱呼朝鮮和韓國,雖然說前者是有一種想要推翻大韓帝國以及之前被殖民的意圖,但是在我看來,朝鮮和韓國不過就是同物不同名的關系,就像是獼猴桃和奇異果一樣,本質是一樣,起源是一樣的,非得要費那個勁兒分個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