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春運是什麼節日

韓國春運是什麼節日

發布時間:2022-05-07 22:04:05

『壹』 春運什麼時候開始

一般發生在春節節前15天及節後25天左右,在此期間,民眾返鄉和外出活動增加,全國旅客數量持續上升,探親流、學生流、民工流、旅遊流疊加,出現交通擁擠狀況。中國中央電視台形容春運為「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現象」,也被號稱是「地表最大規模人口遷徙」。

與中國大陸有同樣過春節習俗的韓國也有全國大范圍的返鄉過春節現象,因此韓國人將每年的春運稱為「民族大移動」。

(1)韓國春運是什麼節日擴展閱讀:

交通特點

1、城際交通壓力劇增,城市交通與國際交通沒有明顯變化。

2、交通壓力主要集中在陸路運輸,鐵路部門在20世紀80年代至1998年間更一度使用棚車運輸返鄉旅客;航空也有一些壓力,但由於受到價格等因素制約,壓力增長有限;河運與海運因可及范圍及安全等方面,壓力增長極為有限。

3、春運交通壓力有明顯的時間性和方向性。一般在春節前壓力主要集中在從較發達地區到欠發達地區,從周邊城市到旅遊景點的路線上;除夕、正月初一、初二這幾天的春運壓力較小;春節後運輸壓力轉移到在從欠發達地區到發達地區,從旅遊景點到周邊城市的路線上。

『貳』 春節和中秋不是中國特有的節日嗎韓國人怎麼也有

據說從新羅時代韓國就開始過春節了,然而在日本對朝鮮半島實行殖民統治時期,過春節被嚴格禁止。當時如果某個孩子的飯盒裡被發現祭祀用食品,這個孩子就會受到處罰。春節作為一個傳統的節日,在韓國經歷了一段「等待」的歷程,直到1985年它才以「民俗日」的名稱再次出現。
1999年,韓國正式恢復了春節這個節日。

在韓國,春節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過春節時,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韓國人祭祖有嚴格的說法,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栗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則,祭祀的程序也很嚴格。

每年春節一到,韓國婦女都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裝,從早到晚都要在廚房裡忙活,嫁到韓國的外國姑娘也要同韓國婦女一樣從早忙到晚。

祭祀了祖先,晚輩就要給長輩拜年了,長輩要給拜年的晚輩壓歲錢。春節期間,平輩人見面的寒暄是「新年多福」。春節時總有不能回家過年的人或者露宿街頭無家可歸者,政府和市民團體就組織起來為他們過春節,讓他們在春節期間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韓國人春節往往都要互贈禮物,禮物的范圍很廣,如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健康食品以及午餐肉、香油、蘑菇、柿餅、日用品等等,禮物都要包裹起來,而包裹的顏色以嫩粉色居多。

韓國人春節消費比平時大為增加,一些商品價格也上漲。韓國人祭祀時都喜歡用大而好的水果,一個蘋果或者梨差不多要2000多韓元,約合人民幣15元。像牛肉、豬肉、蔬菜、雞蛋、雞肉等副食品的價格,在節日期間往往會平均上漲10%至40%,韓國政府在春節期間常常設法穩定市場物價,保障供給。春節最有名的食品是大年初一早晨起來吃的年糕片湯,象徵新的一年團圓美好。因為韓國人大都在家裡過年,幾乎所有的飯店春節都關門。

在韓國,很多人都穿上一身顏色鮮亮的傳統民族服裝,一家幾口開著汽車奔向故鄉,構成了一幅典型的韓國春節風俗圖。韓國私家車普及率高,大部分人都喜歡開車回故鄉過年。韓國人稱春節回家探親為「歸省」。面對這種「公眾大移動」,交通等部門忙得不亦樂乎。

韓國春節一家人湊在一起玩得最多的要算從日本傳進的「花牌」了。據說90%的成年人都會打這種牌。當然有的人也利用春節休假外出旅遊。外國遊客在韓國春節期間可以體驗有著傳統韓國文化特色的跳跳板以及投壺、放風箏等活動,也可以在韓國各地的滑雪場度過白色的春節。
韓國人對中秋節的熱情讓許多去過韓國的中國人感到非常驚訝。中秋節在中
國不是法定節日,過節的氣氛越來越淡。而在韓國,要放假三天,舉國歡慶。全
韓國出現象中國春運一樣的交通緊張,所有的人都要回家祭祖,感謝祖先帶來豐
收。韓國人對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這樣的傳統節日遠比聖誕之類的外國節日
重視。在他們心目中,傳統節日才是「節」,外國節日不過就是「找樂」罷了。

韓國人十分重視長幼尊卑,家長在家裡仍然是絕對的權威。一些韓國人每年
二月和八月初一,都按照從中國傳過去的傳統方式,到文廟祭祀孔子。人們頭戴
儒冠,身穿黑色古代祭服,畢恭畢敬,向孔孟行禮。中國封建時代的縣學和書院,
現在都已盪然無存,而韓國至今還完整地保存著281所鄉校和84所書院,他
們在這里設立「忠孝教育館」,開展有關儒學的學術活動。在韓國,至今的社會
共同道德,仍然是中國宋代提出的「八德」:「孝弟、忠信、禮義、廉恥」。元
代時,中國的《朱子家禮》傳入朝鮮,現在仍然是韓國人家庭倫理的規范基礎。

誰能想到,幾千年的儒教血脈在中國斷裂後,居然在韓國部分地保存了下來。
現在,一些中國學者需要到韓國去感受儒教的遺風流韻。

中國學者彭林在一篇訪韓筆記中,記載了他訪問韓國時在幾位韓國學者家中
見到的令他驚訝和情景。

彭林造訪了對韓國傳統文化造詣頗深的金兌仁家。這位中國學者他在筆記中
有點驚訝地記敘到,金先生的家在慶尚南道一個叫「桂八」的偏僻山村,象古代
的隱士一樣,耕讀為業,一個人親自耕作六十畝農田。金府外屋門的上方,寫著
「小學世家」四個大字,原來金先生的祖上是韓國名儒,對中國小學——頗有研
究。旁邊又有金先生親自題寫的「用因堂」一匾,這是取自《孝經》「用天因地」
之義。

主人用韓國風味的家宴招待了彭林先生。飯後,賓主談起古代文化,甚為相
得。金夫人專門為中國客人用古法吟唱了蘇東坡的《赤壁懷古》,這種唱法在中
國可能已經失傳了吧,「歌聲時而婉轉,時而激越,有一瀉千里之勢,一氣唱完,
博得滿堂彩。在國內我從沒有聽到過這樣的吟唱。」接著,金夫人又吟唱了朱熹
的《小學序》,而這位來自中國的學者,在這樣的場合下,只能以一首中國民歌
應付場面。

彭林先生拜訪的另一位學者叫河有楫。這位先生在現代的韓國社會里還依照
古禮生活,日常起居,交友待客,祭祖敬宗,無不如此。母親去世時,他按古禮
守孝三年。每年四時俗節,他都要帶領子孫舉行家祭,利用這個機會,為兒孫們
講述祖先的事跡,教育他們敬重祖宗,不辱先人。彭林到河氏府上時,正是中秋。
祭祀前一天,河先生齋戒沐浴,次日清晨,只見家裡上下一片忙碌,在河先生的
主持下,全家人按輩份跪列在祖宗神位之前,祭祀的過程與向生人敬獻酒食完全
相同。他的長子順序為祖先獻酒薦飯,時間和生人吃飯所用時間相當,長達一個
多小時。河先生始終嚴肅恭敬地跪著,這就是孔子說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在韓國,現在還有完全按傳統方式教學的學院。比如京畿道南揚州市的「泰
東古典研究所」。這個學校的課程以四書五經為主,學生必須象古時的書生那樣
在第一年內背誦「四書」,「四書」中孟子最長,可分兩次背完,一次四小時左
右,其它的都必須一次背完。這里的讀書方式完全是古代的,背誦時,即用「誦」
的方式來背,抑揚頓挫,有聲有調。據說,只有這種方式才能保證學生扎實地掌
握古典。

也許有些中國讀者讀到這些,會和西方的讀者一樣感到陌生和新奇。要知道,
在一百年以前,我們的先祖就是這樣生活的。西方有些學者把韓國稱為「儒教國
家的活化石」,在中國,發黃的典籍上記載的內容,在韓國仍然部分地存活著。

『叄』 中國有春運,外國有「春運」嗎

每年春節的時候購買一張火車票,對於出門打工的人來說,就是一個非常奢求的事情,其實春運這種事情只是在我國才有發生,在外國沒有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外國根本也不會過春節。而且外國人選擇出行的方式,坐火車的極少,大多數路途比較遙遠的人群會選擇乘坐飛機,因為外國人講究的是生活質量。

其實我覺得應對春運這樣的事情,國家應該在各個交通樞紐方面做出一些調整,對於一些交通出行的方式全部在春運期間進行大幅度的打折。如果那樣的話,大家選擇出行的方式就會更多一些,大家之所以選擇乘坐火車,還是因為火車的價格便宜,所以單從增加火車次數來減少壓力,效果並不明顯。

『肆』 韓國法定節假日各放假多少天

韓國因受中國文化影響,很多節假日依然為農歷節日,但有些還是會按照公歷在年初制定相關放假安排。

除周六日韓國法定節假日如下:

1、公歷2018年1月1號是中國的元旦,韓國這一天叫做新正,因此1月1日為法定假日,時間1天;

2、農歷新年,2月在韓國和中國都是過陰歷年的日子,例如2018年韓國法定假期是2月15號-2月17號三天,每年都會根據春節再做安排,時間3天;

3、三一節,為紀念1919年3月1號爆發的朝鮮民族獨立運動,韓國將每年的3月1號定為三一節,是法定休息日,時間1天;

11、聖誕節,12月25日,在韓國信奉基督教的人很多,約佔全國總人口的30%,因此,這一天也是韓國的法定節假日,時間1天。

(4)韓國春運是什麼節日擴展閱讀:


「中秋節」是目前韓國最大的節日,節日源於中國,但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發生了變化。中國人的中秋,主要是家人團聚,賞月吃月餅。。韓國人的「中秋節」,除了全家團聚之外,也是追憶祖先恩德的日子,更為重要的是祭祖和掃墓。

每年的「中秋節」假期,韓國都會上演同中國春運以一樣的「民族大遷移」的壯觀場面,火車票和大巴票很難買,對於平均每家有1.5輛車的韓國來說,這一天很多人都是開私家車回鄉的。

在韓國,「春節」是僅次於中秋節的第二大節日。韓國的春節和中國的春節是同一天,也就是中國農歷大年三十,在韓國過春節時,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祀祖先。韓國人祭祖有嚴格的說法,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棗栗梨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等規則,祭祀的程序也很嚴格。

參考資料:

人民網-解密韓國人的放假清單

『伍』 韓國人過春節嗎

韓國的春節也是農歷大年初一,稱為「舊正」,與稱新年為「新正」相對應。韓國的春節習俗也講究除夕之前回家與家人團圓、祭祀祖先、給長輩拜年及收壓歲錢。

韓國的法定春節假期為三天,即除夕、大年初一及初二。春節期間,大部分居住在城市裡的子女都會回到故鄉的父母身邊。但近年來,生活在地方的父母來到城市裡和子女一起共度春節的現象也愈發增多。假期一開始,韓國的春運大軍便開始移動,各種交通工具也會出現「一票難求」的狀況。

韓國人的春節以「孝」為主線,最重要的活動便是祭祀祖先。祭祀食品及擺放順序都是很有講究的。僅供桌的擺法就有「魚東肉西」、「紅東白西」、「左飯右羮」、「頭東尾西」、「棗栗梨柿」等規矩。

全家人要身著韓國傳統服飾對祖先行大禮,行禮時要按照家譜上的排序來進行。祭祀結束後方可與家人吃團圓飯。年糕湯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食物。韓國人認為,喝了年糕湯,就意味著又長了一歲。

喝完年糕湯,家中的晚輩要向父母長輩拜年磕頭,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祝願父母健康長壽。長輩也要給晚輩壓歲錢。這些活動全部結束以後,一家人會圍在一起玩韓國的傳統游戲——翻板子。

(5)韓國春運是什麼節日擴展閱讀:

大年初一,韓國人有一個既鄭重又庄嚴的禮儀,就是「祭禮和歲拜」,這是他們春節的核心內容。家家戶戶房屋的正室上方,擺放著祖宗的畫像,供桌上擺著各式供品。

供品不能隨意擺放,而要嚴格按照「魚東肉西」、「頭東尾西」、「紅東白西」、「生東熟西」、「左飯右羹」的規格來擺放。在祭祀的時候,也是嚴格按照家譜排位拜拜,全家人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依次向祖先鞠躬磕頭,祈求家庭平平安安,家人健健康康。

拜完以後,他們才開始吃大年初一的第一餐,這餐同樣有嚴格要求,必須是「米糕片湯」。韓國人把春節食品統稱為「歲餐」。所謂米糕是用大米粉做成,經過壓製成圓柱形後再切割成一片片。

古代的韓國人非常崇尚太陽和純潔的白色,所以白色的小圓狀米糕片既代表太陽,也象徵著辭舊迎新,正月初一早晨吃「米糕片湯」是寓意迎接太陽的光明和萬物更生的純潔。「米糕片湯」所用的湯,在以前是用山雞湯,後來因為山雞越來越少,就改用牛肉湯或普通雞湯。

「米糕片湯」里,也可以加入蘑菇、蔬菜或者韓式「饅頭」的。所謂「饅頭」,是帶餡的「餃子」。他們把「餃子」稱為「饅頭」。

韓國人春節也有互贈禮物的習俗,禮物是牛排、黃花魚、傳統點心等。他們在禮物的包裝上也很有特點,大都是用粉色四方形綢布包紮,給人一種喜慶氣氛。現在的中國人在春節的時候越來越喜歡到外面吃年夜飯,韓國人卻講究自己動手做年夜飯,所以一到春節,那邊的酒店都關門歇業。

『陸』 世界哪些國家把春節作為法定假日

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多個國家有過春節的習俗,主要是一些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東南亞國家,如越南、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這些國家都把春節列為了法定假日。 在越南,春節是最隆重的節日,也是國家法定休息時間最長的一個節日。越南的過節習俗與中國大同小異,臘月二十三開始過年,臘月三十除夕守歲,放鞭炮,吃團圓飯。大年初一拜年、趕廟會。韓國人也一直保留著正月初一過春節的習俗,韓國稱春節為「舍爾」,意思是新年之首。春節期間全國放假,人們紛紛從城市返回故鄉,春運的繁忙跟中國有點兒相似。春節全家人團聚在一起,祭祀祖先,在家靜心祝福,祈求好運。新加坡春節一般放假兩天。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拜年,拜年不提貴重禮品,只帶兩個桔子,進門送給主人,桔與「吉」諧音,象徵大吉大利。馬來西亞過春節習俗也跟中國大致相同,由於當地華人多來自福建,受閩南文化影響,人們過春節一定要買鳳梨(菠蘿),閩南語「鳳梨」與「旺來」諧音,鳳梨就成了春節的吉祥水果。 在歐美一些國家,也經常有慶祝春節的活動,但多隻局限在華人范圍內,春節很少成為全國性的法定假日。不過,隨著華人影響力的增強,春節在歐美國家也日益得到重視。美國紐約曾在2003年將春節定為市民的公共假日,專門為華人安排了燃放鞭炮的時間和地點。春節大遊行已成為紐約重要的觀光項目。在加拿大,春節也日益成為地方重大節日,從多倫多到溫哥華,春節期間華人都要舉行大型的遊行聯歡活動。

『柒』 韓國人怎麼過年

春節前夕> 購物!

大部分家庭從春節的1周前開始忙碌。平日里生活忙碌的韓國人,很難得的到了春節,才能聚在一起,又是祭祀又是團圓,所以需要購買的東西很多。因此,春節的1周以前就要開始行動了。此時,大型購物超市,百貨商店等真是人群擁擠,好不熱鬧。這時還要購買給親人和朋友們的禮物。其中,肉類,魚類,水果,韓果,年糕湯,各種蔬菜等祭祀材料會按照模樣,色澤,新鮮度等原則嚴格挑選購買。一般每個家庭的購物消費在20萬韓元左右。

故鄉在地方的韓國人提前預訂火車票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此時,高速公路會發生堵車現象,所以比起開車來坐火車是最輕松最准時的交通手段。為了買到火車票,幾乎要從1個月前開始進入爭相購票的'戰爭'階段。此外,為了方便選擇開車回故鄉的人們,韓國的交通廣播會在春運期間隨時播送當時的交通狀況。由於堵車,大約所需時間是平時的2倍。最近,很多在地方的父母還會到首爾看望兒女,在首爾過節。

最受歡迎的春節禮物是什麼?

春節禮物會根據經濟狀況和當時的流行趨勢而有所不同。一直以來,備受歡迎的禮物應該算是百貨商店購物券和現金了。

向父母可以贈送一些人參,蜂蜜等健康食品及按摩等健康,保健用品。向周邊的知人,朋友們可以贈送一些禮物專用生活用品套裝和禮物專用食品套裝等。同時,作為祭祀食品的韓果,水果,干黃花魚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春節當日> 祭祀,做傳統游戲!

春節的前一天,整個家族聚在一起做祭祀食物。因為是向祖先進奉的食物,所以要用心做,做得漂亮些,以表示對祖先的尊敬。春節的代表飲食是年糕湯,此外還要做各種其他菜樣兒20多種,很費時間。韓國的婦女們對此負擔較重,因此也出現了「節日癥候群」的說法。

最近,韓國有關於節日的'家庭的慶典'的說法。所以家人們無論男女大家共同參與,做節日食物或者是分工製作,在自己家裡做完後帶來。此外,關於節日食物訂做的此類飲食店也層出不窮,並且送貨上門,受到一些年輕夫婦的歡迎。

春節這天早上,早早起床,穿好美麗的韓服,祭祀祖先。韓國人認為,去逝的祖先只有在這天才會回來,吃掉祭祀的食物。祭祀時,在寫著祖先名字的靈位上貢上各種食物後,後孫們倒上酒然後行禮。向祖先表達後孫們的感激之情,並祈求祖先保佑一年期間的平安和健康。|

完成祭祀後,大家一起吃早餐。其中,主要的菜單應該是年糕湯了。切成薄薄的年糕片放上牛肉後做成的年糕湯具有漲一歲的意義。吃過早餐後,向家中的長輩拜年並聽長輩們的吉言,此時長輩們還會給壓歲錢。

最近,由於相信基督教的人越來越多,所以不祭祀的家庭也越來越多。

春節期間玩兒什麼?

結束祭祀後,家人們聚在一起玩兒傳統游戲。其中,尤茨游戲最為普遍。紙牌和 Board Game也很受歡迎。紙牌在玩兒法上要比尤茨游戲復雜且更為有趣,是成人們喜歡的游戲。一盤游戲可以持續3,4小時,兒童們則享受Jenga等Board Game.

此外,如果您還想體驗一下兒放風箏,踢毽子等韓國傳統游戲的話,請到古宮或公園來吧。這里,為方便遊客早已為您准備好了啊。

最近,春節期間觀賞電影也是一種不錯的享受。

春節後> 從婆家到娘家的大移動!

在婆家完成了春節祭禮後,開始向娘家移動了。最近也有些夫婦先去娘家,然後去婆家。無論是婆家還是娘家,都會遵循相同的禮節,拜年,道吉言等。

『捌』 對韓國人來說,公歷新年和農歷新年哪個更重要-

農歷新年重要,韓國人口7000萬,春節前夕(除夕前)會有2500人進行民族大遷徙,就是返鄉,也就是韓國版「春運」,韓國人在除夕(一般是大年三十,偶爾有大年二十九)一定要到家,否則是不孝,正月初一到初三全國放假,元宵節也必須放假。

韓國自古代以來都使用農歷,過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和除夕等傳統節日,除七夕以為各節日都是法定節日,基本和中國一樣。
韓國節日中最重要的節日是春節,在春節元宵節和中秋節時全家要團圓,其中春節最為重要,大家都在除夕晚上守歲(不準睡覺,否則是對祖先的不敬),春節是家族祭祖,合家團圓的時候。
韓國人因為美國政府媒體學校等都稱春節為中國年,引起韓國人極度不滿,奧巴馬上台後改稱「亞裔農歷新年」。
PS:新加坡中國台灣香港澳門朝鮮韓國越南和日本的琉球春節是第一重要節日,泰國春節是第二重要節日,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國人民也過春節,而且在這些國家和地區春節是法定節日,必須放假1天以上。

『玖』 哪個國家把中國的新年作為法定節日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中國,亞洲地區有13個國家將農歷新年法定為公共節日。除了中國,亞洲的12個國家是:朝鮮,韓國,越南,蒙古,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緬甸,菲律賓,汶萊和不丹。這里,菲律賓春節為公共節日,但是不放假;其它11個國家春節放假。除此以外,柬埔寨、寮國等國家,雖然春節不是國家規定的假日,但是華人老闆往往在春節期間給員工放假。這12個國家的人口共計將近五億。加上中國的人口,亞洲共有將近19億人口過春節,比過聖誕節和其它節日的人口多很多。因此,春節是亞洲最重要的節日。
當中國人民歡天喜地鬧新春的時候,許多亞洲國家的人民也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歡度春節,辭舊迎新。

朝鮮: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初一到處歡歌笑語

在朝鮮半島,韓國和朝鮮,農歷新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在韓國和朝鮮,農歷新年不叫春節,而被稱為Seollal,漢字為「舊正」或「年節」。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全民族的法定假日。
朝鮮政府規定從初一起放假三天;在節日期間,劇場、影院和體育館等場所增添節日活動。
在春節期間,政府和民間都舉行很多慶祝活動。
朝鮮民族生性樂觀、能歌善舞,每逢佳節,游樂是必不可少的。按照朝鮮習俗,春節拜完年,全家老少便齊上陣一起游樂。女人們玩擲尤茨、踏跳跳板。孩子們則會抽陀螺、放風箏和滑冰車等。大年初一這一天,在平壤的大街上,從四·二五廣場到金日成廣場,到處都是遊玩的男女老少,人們歡歌笑語,享受節日的喜悅。

韓國:對春節的重視不亞於中國,尤其講究過除夕

韓國人對春節的重視不亞於中國。國家規定春節放假三天,是一年中假期最長的。韓國過年時的年味很濃。
韓國人講究年三十之前必須回家探親,不管在哪裡工作,也不管離老家有多遠,一到春節,都要趕回家鄉去團聚。因此,韓國也有「春運」,每年除夕之前,就會出現一幅數千萬大軍流動的回鄉畫卷,給交通造成緊張。韓國飯店「三十不開門」的風俗由來已久。韓國人自古以來十分講究年夜飯自家動手,並在家裡就餐。
韓國很講究過除夕,像中國許多農村一樣,有守歲的風俗。按風俗,韓國人年三十的晚上不能睡覺,全家族人必須同祖先一道熬夜迎接初一的日出。否則,人的眉毛就會變白。韓國的年夜飯講究很多,最大的特點是飯菜一律為傳統飲食。

越南:春節有「黃金周」,正月是「吃喝玩樂」的月份

在越南,春節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全民節日,也是民間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在越南,農歷新年不叫春節,而被稱為Tet Nguyen Dan ,即「元旦節」。

根據越南勞動法的規定,越南春節放假四天,分別為:除夕、初一、初二、初三。此外,星期六和星期日換休。所以,春節的假期共八天,類似於中國的「黃金周」。
越南的春節從每年農歷臘月廿三灶王節開始,過年的氣氛一直延續到整個正月。用越南的民間說法,正月是「吃喝玩樂」的月份。
在除夕,越南人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一起守歲。越南人有在除夕夜豎幡、吃粽的習俗。竹竿一枝,修掉頂端竹葉,上掛紅幡和風鈴,傳說風吹時發出的聲響會把鬼嚇跑。而粽子有圓有方,象徵天圓地方,被認為是喜慶有餘的象徵。
在越南人的春節中,鮮花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不少大城市都會舉辦各種迎春花市和花展。黃梅、桃花、蘭花、百合和太陽菊等各類花卉為節日增添喜氣。
在越族(京族)人家裡,春節期間有三樣裝飾品是必不可少的:桃花、金橘盆景和「五果盆」。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桃花是避邪之物,也是幸運的象徵。金橘是取吉利之意。「五果盆」是用於供奉祖宗的。

蒙古:裝束色彩繽紛,吃喝足,歌舞盛

在蒙古共和國,農歷新年(春節)稱為Tsagaan Sar,意思是「白月」,是蒙古僅次於那達慕的第二大節日,在時間上與華人春節往往略有差異。今年的蒙古新年是2月8日。

1988年12月,蒙古大人民呼拉爾主席團決定,春節即農歷新年為全民的節日,放假三天。

在歷史上,春節本來不是蒙族傳統的節慶,但是由於後來蒙古人居住地的漢人越來越多,人民的風俗也隨之起了變化,使得春節變成蒙古族和漢族人民共同慶祝的節日。蒙古人民共和國是從中國分裂出去的,所以保留了慶祝春節的習慣。

蒙古人在盛大的節日中,穿上色彩繽紛的盛裝,拿出最美味的食物,邀請最好的朋友和親友來到自己的家裡,一邊痛飲濃香的馬奶酒,一邊盡情地唱歌跳舞,一邊品嘗肥嫩的手抓肉。

春節是草原人民相互聚會交流的大好時機。他們之間在平時很難有見面的機會。在過春節時,分隔很久的朋友也許能夠在賽馬大會上,或者摔跤大會上相遇。

生長在城市中的蒙古人過春節時,一方面,他們保留某些自己的慶祝方式,比如吃手抓羊肉,燒烤羊肉串,邊喝酒邊唱歌,拉馬頭琴,等等。另一方面,他們也有基本和漢人一樣慶祝方式,例如,在除夕晚上吃團圓飯;親戚相聚會,朋友聚餐;放爆竹,吃餃子,小孩子穿新衣等。

新加坡:紅燈籠高高掛起,兩個柑橘作賀年禮

在新加波,華人占總人口的80%以上。新加波建國以來,其主要領導人都是華人後裔。因此,新加波對春節的重視和慶祝春節的習慣與中國南方基本相同。
新加坡法定春節放兩天假。加上星期六和星期日換休,共四天假期。
元旦一過,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和商業區就撤走了聖誕裝飾,換上了中國傳統的春節盛裝,大大小小的紅燈籠高高掛起,年畫也貼了出來。大多數華人家裡都貼一個紅底金色的「福」字,寄託對幸福生活的嚮往。
新加坡華人過春節,家家都要蒸年糕、貼春聯、逛花市。最重要的事情還是除夕全家吃團圓飯。大年初一,晚輩紛紛給長輩拜年祝賀,孩子們從長輩那裡得到壓歲錢。

柑橘是必購年貨。新加坡華人在拜年時,一定用一個精緻的小紙袋裝上兩個柑橘作為賀年禮,以表達「 大吉大利」、「兩粒黃金」和「好事成雙」的多重祝福。主人在客人告辭時,也要奉還兩只桔子。

馬來西亞:政府舉辦盛大的春節慶祝活動

馬來西亞人口中有四分之一是華人。馬來西亞華人把春節視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政府將正月初一和初二定為法定假日。
在馬來西亞,一般從冬至到正月十五都算過年。這段時間,「恭喜拉雅」的祝福聲不絕於耳,「恭喜」為華語,「拉雅」為馬來語。華人和馬來人巧妙地把兩個祝賀詞融為一體,表達共同心聲:「恭祝節日快樂!」大年三十,全家在一起吃團圓飯,守歲。大年初一,人們一般待在家中接受其他民族如馬來族和印度族親友的拜年,並准備豐盛飯菜——春卷、龍蝦片、咖喱雞、咖喱牛肉、椰飯……招待貴客。

今年2月10日晚,馬來西亞藝術、文化和遺產部在首都吉隆坡繁華鬧市區舉辦盛大的春節慶祝活動,馬來西亞各族人民以及外國遊客數萬人聚集在武吉賓唐路和金河廣場,共慶新春佳節。馬來西亞總理巴達維、副總理納吉布以及馬來西亞印度人國大黨主席薩米·韋盧等到場參加了慶祝活動。巴達維在會上發表講話。他說:馬來西亞是一個多元種族的國家,不同種族的人民相互尊重、文化相互交融是馬來西亞的特色。他用中文祝福全國華裔「恭喜發財」,最後還用毛筆為當地書法家寫下的「萬事如意」賀詞添上了最後一筆。

馬來西亞華人還有一個有趣的傳統活動:在正月十五,未婚男女男的向女的拋蘋果,女的向男的拋柑子,希望找到一個如意郎君或溫柔倩女。

印度尼西亞:瓦希德廢除蘇哈托的禁令,梅加瓦蒂宣布春節為國家節日

印度尼西亞是全世界海外華僑華人聚居最多的國家,總數超過1000萬人。現在,印尼的大型企業大多數是華人創辦和領導的。
印度尼西亞政府已在2002年正式將春節規定為官方節日,全國放假一天。但是,這個法定假日來之不易,幾十萬華人付出了鮮血的代價。
印尼華人雖然大部分已經加入了印尼國籍,但生活習慣和文化傳統仍然保留著中國特色。蘇哈托於1965年發動政變推翻合法的蘇加諾總統後,屠殺了幾十萬華人。蘇哈托軍人政權於1967年禁止華人公開歡度春節和元宵節,印尼華人的正當權利被剝奪了30多年。直到具有華人血統的瓦希德當總統後,才於2000年2月18日正式廢除了這一禁令,承認孔教為印尼合法宗教。同日在雅加達舉行了30多年來的首次春節晚會,瓦希德總統出席了晚會並發表了講話。2002年2月17日,當時的總統梅加瓦蒂(蘇加諾的女兒)在雅加達華人慶祝馬年春節的大會上正式宣布,印尼政府決定把春節定為這個國家的全國性假日,並向廣大華人祝賀春節快樂。
今年(鼠年)春節來臨之前,印度尼西亞最大英文報紙《雅加達郵報》,用四個版面的中華春節專版,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全面地介紹了中國的春節。此外,《國際日報》、《印度尼西亞商報》等印尼主要華文報紙春節期間也大量報道各地慶祝春節的活動。
春節前夕,印尼各大商場為迎接春節而精心裝點中式樓閣,酒店餐廳推出中式禮品和年夜飯套餐,華人廟宇粉刷一新,燈籠高懸,信男信女虔誠祭拜。前總統瓦希德和在職的政府要員每年都參加雅加達的大型春節慶祝活動。

菲律賓:總統向華人祝賀春節,宣布春節為全國公共節日
菲律賓的大多數人信仰基督教。華人占菲律賓全國人口的12%左右。近些年來菲律賓也喜歡中國的春節。菲律賓在2004年將農歷新年定為全國公共節日,但不放假。只有華人學校在大年三十和大年初一放兩天假。

2002年春節前夕,菲律賓總統阿羅約專門簽署了向華人表示祝賀的文告,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在中國新年簽署祝賀文告的菲律賓總統。阿羅約總統除了向菲律賓華人表示節日的祝賀外,還說了一句很有中國文化特色的話:「我是屬豬的,按照中國的傳統說法,屬豬的人在馬年會行好運。」

2004年1月11日,阿羅約宣布,把今年中國春節2月9日定為全國特別工作假日,以慶祝農歷春節。阿羅約在公告中指出:「這是要促進文化了解及融合,讓菲律賓人有機會和所有華人一起慶祝該節日。」雖然春節被宣布為特別工作假日,但除華人社會外,私營界雇員和政府工作人員2月9日仍將正常上班而沒有加班費。
從2004年起,每年春節,菲律賓華人在比以往更為濃郁的節日氛圍中慶祝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一些政界要人也參加春節慶祝活動。

泰國:公主和政府要員主持春節慶祝活動
泰國除政府部門和銀行會照常上班營業外,春節初一至初三放假三天。
泰國華人始終保留著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如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節日。每年除夕,各家各戶都舉行祭祖儀式,然後全家圍坐吃團圓飯。年初一,大家都穿上新衣服,親戚朋友互相拜年時,習慣拱手合十,互致「吉祥如意」。
泰國最具華人過年氣氛的地方要數曼谷的中國城——唐人街。春節期間,街道會有舞獅、舞龍等。曼谷市政府主要官員會在除夕前後前往唐人街,主持一系列慶祝活動。詩琳通公主常會在除夕或初一到唐人街主持高規格的中泰文化交流活動。
在曼谷以北300多公里的北欖坡府會舉行泰國規模最大的春節**盛會。在此期間會有舞獅舞龍、敲鑼打鼓、踩高蹺和跑旱船等,最高潮的節目是長達30多米的「金龍飛舞」表演。這一盛會每年都吸引眾多觀眾。

緬甸:初一是全國假日,北部更重視春節
在緬甸,農歷新年初一是法定的公休假日。
在除夕夜,緬甸華人都是全家人在一起吃年飯,飯後熱熱鬧鬧地歡聚一堂,等待大年初一的到來。年初一人們穿上新衣走親戚,分住各地的親戚朋友,都利用這個節日團聚,共賀新年,「恭喜發財」。
在緬甸北部地區,華人較多,而且華人地位很高。那裡漢語是通用語言,人民幣是通用貨幣,手機的號碼是中國的號碼。春節時,那裡的節日氣氛比其它地區熱烈,活動較多。

寮國:國家領導人很重視中國的春節

在歷法方面,寮國同時使用公歷、佛歷和小歷;在一些少數民族中,也使用中國農歷。寮國有春節,但是歷法和中國的不一樣,因此和中國的春節不是同時的。寮國的華人和使用中國農歷的少數民族每年都過中國的春節。中國的春節不是全國的法定假日;但是,華人老闆往往在春節期間給員工放假。

寮國的領導人很重視中國的春節,他們參加華人的春節慶祝活動。一次,華人企業家張貴龍先生請中國駐寮國大事以及大使館的官員到他們家出席春節聚會。有好幾位寮國黨的政治局委員也應邀到場,同時還邀請了寮國佛教聯合會的會長參加。

日本:春節曾經是日本最盛大的節日
春節曾經是日本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前,每家用松柏裝飾房屋。除夕晚上全家人圍著火爐守歲。午夜時寺院響起108聲鍾聲,第二天互相拜年。
但是,在明治天皇時期的1873年,日本停止使用農歷改用陽歷,同時廢止了春節。此後,日本人以陽歷1月1日(元旦)作為法定的新年。
改用新歷後,雖然日本大部分地區不過舊歷新年,但是沖繩縣、鹿兒島縣的奄美群島等地區還保留著完整的舊歷年俗。而且,春節作為一個文化現象仍然可以在日本感受到。日本的華人仍然過春節。

汶萊:春節小孩拜年,主人給小孩送「綠包」
春節是汶萊的國家法定假日。
汶萊過春節,最有特色的活動要數「開門迎賓」。春節期間,人們會打開門戶,歡迎左鄰右舍、親朋好友登門賀年,互致問候。當地馬來人還有帶小孩外出拜年的習慣,主人一般都要給小孩子「壓歲錢」,但汶萊「壓歲錢」外包裝是綠色的,所以不叫「紅包」而叫「綠包」。

不丹:春節的習慣與藏族基本相同
在不丹,春節是國家的法定假日。

不丹的陰歷新年稱為 Losar(藏語「新年」的意思),其日期與中國的春節一致。不丹人民過新年的習慣與中國藏族過春節的習慣基本相同。

閱讀全文

與韓國春運是什麼節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