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筷子是我們用來吃飯的工具,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用筷子吃飯
中國是筷子的發源地,以筷進餐至少已有3000年歷史,除了中國人用筷子外,還有日本、韓國、越南等地普遍使用。筷子是由漢族發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民間關於筷子的傳說不少,一說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發明絲竹筷,一說妲己為討紂王歡心而發明用玉簪作筷,還有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的傳說。
為什麼呢?原來古代,中國人就把筷子叫做「箸」。但是到明朝,南方劃船的人們忌諱這個「箸」,因為它跟「住」同音,船一住,還怎麼掙錢?所以他們反過來叫「快」,這樣就吉利了。後來人們寫的時候再加個竹頭,就成了「筷」。現在好象全國普遍都這么叫了,我猜,或許只有古老的閩語、客家話還保持古代的叫法吧?
⑵ 韓國人的餐具是什麼樣子的筷子和勺子
韓國人的餐具是不銹鋼筷子和帶蓋的小碗,筷子比中國的木筷短一點,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上面刻著精美的各色花紋圖案。韓國餐飲受古代皇宮生活方式的影響,比較注重形式,講究餐具。
在韓國吃飯,都是脫鞋上炕盤腿就餐,房間小小的,桌子矮矮的,要是人多如宴請時,這些小房間的牆壁就像百葉窗似的可以拉上去,要多大空間隨時可以變化調整。
(2)筷子在韓國叫什麼擴展閱讀:
韓國人請客吃飯一般都是吃烤肉,就是將牛肉或牛排用佐料鹵腌好,放在鐵板上烤熟。蒜、辣醬、生菜葉、泡菜少不了,高級一些的就多幾樣海鮮,用菜葉包著肉吃。還有一種火鍋,類似日本火鍋,其實就是煎鍋。
韓國人講究滋補,也比較相信中醫(韓國說成韓醫),參雞湯一般在三伏天食用。跟韓國人喝酒時不能自己給自己倒酒,按照韓國的說法是:如果給自己倒酒,坐在對面的人會倒霉三年。在韓國不能當著年長者喝酒,在年長者面前喝酒時要轉身、背臉喝掉。
⑶ 中、日、韓三國的筷子為何大不同
相信大家剛去西方國家,在外面吃飯的時候都會遇到“尬吃”的一刻。。。面對西方精緻的刀叉和繁復的進餐禮儀都不免有一絲尷尬。。。這時候只想仰天長呼:神吶,賜我一雙筷子吧!
要說起東亞的筷子文化,自然不得不提我們亞洲的“用筷”三大天團:中國、日本、韓國。。。
在韓國吃飯與中日不同的是,餐桌上大家從不端起碗來吃,而是以筷撮起碗中飯進食,因為韓國人認為“捧碗”有“要飯”之意。但是,倘若你跟跟韓國朋友去他們家裡吃飯,並沒有“專人專筷”的限制。跟中國一樣,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夾菜謙讓,一頓飯保准能吃得熱火朝天、熱情四溢。
除了中國、日本和韓國,在泰國、越南,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南亞的國家也有使用筷子的習慣,它們大部分都是受到過儒家文化熏陶或是中華文化影響的地區,只不過,這些國家大多是筷子+勺子的組合。
不管怎樣,筷子在飲食文化中都佔有重要的一部分,從一雙筷子里,也能發現這么多隱藏的細節秘密和文化差異。
⑷ 除了中國以外還有哪些國家使用筷子吃飯
除了中國,現在仍然用筷子的國家還有,日本,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寮國等東南亞國家。
所以說,筷子在中國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別的國家當然也有使用,除了中國之外,大多數就是韓國,日本,還有一些東南亞的部分國家了。
⑸ 中國筷子,日本筷子和韓國筷子有區別嗎
中國的筷子最長,因為我們的宴席上都有很多人圍在一起夾菜吃,所以長度不夠是不行的,而日本的筷子相對比較短,因為他們和西方人一樣,喜歡一人一份菜,因此不需要長筷子,韓國人學習了我國古代的筷子材質,因為古代為了防止在菜裡面有人下毒,所以一些宮廷都會選擇銀筷子,韓國也使用了金屬筷子,至今都是這樣。
比方說大家在吃火鍋的時候,如果你筷子不夠長的話,連菜都夾不到,而日本人喜歡一個人吃飯,所以他們的筷子就比較短了,和西方人一樣都是一人一位的,不需要伸手到很長的地方,而韓國之所以用金屬的筷子,因為在古代金屬的筷子是可以檢測出食物裡面有沒有下毒,所以韓國人也就習慣跟隨著我們使用了金屬筷子,最後就一直沒有改過來。
⑹ 中國、日本、韓國筷子究竟有哪些區別
韓國筷子:中等長度,扁吃飯方式結合中日,即一個家族圍著一個大矮桌吃飯,因此筷子比日本長,比中國短且韓國傳統上腌菜為主食(別想到泡菜去了),扁平的筷子比較適合夾這些腌菜。而且木筷子沾上腌菜的味道就永遠沒法去掉那種味道了。日治時期前朝鮮半島的銅礦錫礦礦藏量還可以,於是傳統上就用了銅錫合金為原料的筷子。
小小筷子文化,衍生道理許多。中國人過去看一家人的筷子就知貧富。筷子越長,家產越殷實,原因很簡單,大戶人家吃飯菜多,筷子長了好夾住遠處的菜。過去沒有轉盤,多好吃的菜也轉不到你的面前。不過,在使用筷子的某些習慣上,比如,中國忌以筷敲碗,日本也有忌敲筷一說,韓國則乾脆吃飯就不端碗了。中日韓倒是極其相似。說穿了,都是忌諱變成「要飯的」或「乞丐」之說。看來,在這一點的認識上,三國倒是高度地統一了。
⑺ 同樣是筷子,為什麼中日韓三國的筷子卻很不同
中國,韓國,日本的文化和習慣有一些相似之處。中日韓才餐具方面都使用筷子,雖然都叫筷子,但它們還是有區別的。在中國, 我們的歷史文化很悠遠。在古代人們的筷子除了吃飯使用,在婚喪等禮俗上也有使用。
中國的筷子大多為圓柱體的,並且是竹製的。因為我們喜歡於大桌吃飯,並且很少吃或者不去吃生冷的食物,所以我們不需要筷子的頭過於尖銳,因此我們的筷子是圓頭的。
筷子可以說是一種工具,但其實它是一種文化的體現,體現出了不聽國家人飲食習慣的不同,也反映出文化上的差異。我們要把我們祖先留下來的傳統文化流傳下去,不能做一些崇洋媚外的事情,要用心去發揚我們國家真正的文化。
⑻ 韓國人為什麼也用筷子、
因為歷史原因。
筷子是世界上常用餐具之一,中華飲食文化的標志之一,發明於中國,後傳至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朝鮮半島是最早引入筷子文化的中華境外地區,約有一千多年,他們的筷子都是扁平的兩片金屬製成,稱之「젓가락」。
世界各國以筷子為日常飲食工具的,有中國、朝鮮、韓國、日本、越南、蒙古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
竹筷使用保養事項:
1、一家人盡量不要混用筷子。因為混用的話,容易造成一些疾病的交叉傳染。
2、清洗筷子要徹底。用洗潔精仔細搓洗筷子,瀝干水後,再放進筷子筒。而且,筷子筒應該選擇鏤空、底部不積水的,並做到經常清洗、消毒。
3、筷子要勤更換。筷子一旦用久了,表面就不再光滑,而且經常搓洗也容易使筷子變粗糙,出現許多細小的凹槽,非常容易殘留細菌。因此,筷子最好每半年就更換一次。
⑼ 同樣使用筷子的中日韓,三國的筷子有何區別
筷子作為中國傳統的餐具之一,隨著歷史文化的變遷,也傳到了東南亞其他各國,比如說日本和韓國等。至今為止,中日韓三個國家的主要餐具都有筷子,但是每個國家使用筷子的方法卻是大相徑庭。
至於韓國,因為韓餐有飯有湯有菜,而且食材也比較多種,在韓國人眼中,被湯水沾濕的筷子是不衛生的,所以韓國人用鐵筷子用的最多。
就使用的難易程度來看的話,由於日本的筷子最短,所以最好掌控。而韓國筷子因為是金屬製成,又比較細,所以對於外國人來說是最難使用的。
⑽ 中國桌上擺上筷子勺子韓國叫什麼
叫法和中國一樣。
在韓國飲食文化中,筷子和勺子是韓國人必不可少的餐具,不過韓國人對於筷子和勺子的使用卻有很多講究,不然可能會犯了餐桌上的禁忌。
那麼,韓國的筷子和勺子有什麼使用的注意事項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中國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飯碗吃飯的習慣,但是韓國人視這種行為不規矩。韓國人是用勺子喝湯、吃飯的。而筷子呢,它只負責夾菜。不管你湯碗中的豆芽菜怎麼用勺子也撈不上來,你也不能用筷子。桌子上的飯碗是不能用手碰的,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觸飯碗。
左手不端碗,藏在桌子下面,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從水泡菜中(沒有水泡菜時,用其他湯代替也可以)盛上一口湯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飯,然後再用勺子喝一口湯,再吃一口飯後便可以隨意地吃任何東西了。這是韓國人吃飯的順序。筷子在不夾菜時,傳統的韓國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兩根筷子要攏齊,2/3在桌子上,1/3在桌外——這是為了便於拿起來再用。
在韓國的飯館吃飯,一般都是脫鞋上炕盤腿就餐。房間小小的,桌子矮矮的,要是人多如宴請時,這些小房間的牆壁就像百葉窗似的可以拉上去,要多大空間隨時可以變化調整,十分方便。客人們通常都是分坐在一張張方桌兩邊,房間多長桌子就可以拼多長,這讓人想起幼兒園小朋友排排坐分果果的情景。
中國人用筷子吃飯、勺子喝湯;韓國人用勺子吃飯、喝湯,用筷子夾菜;而日本人用筷子既吃飯又喝湯。為什麼日本人的飲食生活中沒有勺子呢?有一位日本老人曾經說:「勺子只從中國傳到了朝鮮半島上,因為朝鮮半島和日本之間隔著海,所以勺子沒有傳到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