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韓國人那麼有禮貌
韓國:禮貌教育從小抓起
初次和韓國人打交道時,發現他們無論大人小孩,在問候別人的時候一定會先鞠躬,至少也是要上身欠一欠,然後面帶微笑地問候。「韓國人為什麼會這么講禮貌?」「韓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成這個好習慣的?」……這些問題直到兒子上了幼兒園,我才找到一些答案。
兒子初來韓國時剛滿2周歲。記得那時早上送兒子去幼兒園,一直要把他送到班級門口,每次老師一定要馬上迎上來和我們鞠躬問候。剛開始,兒子不懂得向老師問好,但在幼兒園生活幾天以後,他見到老師也會鞠躬問候了。每一次當我要離開時,老師還會要求兒子向我鞠躬道再見,在老師每天這樣的教育下,我也像進行了一次禮貌禮儀的學習。期末,兒子從幼兒園帶回來一張照片,是兒子接過園長頒發獎狀時的情景,只見兒子也是雙手接過獎狀並作鞠躬狀。老師的言傳身教,讓孩子從小感受一點一滴的禮貌教育,這是韓國人講禮貌的原因之一。
另外,孩子的良好禮貌習慣養成和家長教育也是分不開的。有一次,我去一位韓國朋友家玩,她那15個月的兒子雖然還不會說話,但那位媽媽還是馬上叫他向我問候。那個小不點還真的模仿媽媽的動作向我深深地鞠了一個躬。可見,韓國父母對孩子的禮貌教育,從孩子懂事起,甚至是從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便滲透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並在生活點滴中不斷得到強化和鞏固。
得一本書上說:禮貌是衡量一個社會、一個民族的文化層次和文明程度高低的一個標准。幾年的韓國生活,我不敢說韓國人的文化層次和文明程度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程度,但他們良好的禮貌禮儀確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次和韓國人打交道時,發現他們無論大人小孩,在問候別人的時候一定會先鞠躬,至少也是要上身欠一欠,然後才是面帶微笑的問候。與人握手的時候,一定是伸出右手,同時左手搭在右手的小手臂上,上身欠一欠。在一些公眾場合的迎賓小姐,在向大家鞠躬的時候,一定是鞠躬後上身在下面停留幾秒鍾,然後才直起上身的姿勢。韓國人的問候無處不在,走在韓國,無論是在銀行,還是在醫院、百貨商店,你都能聽到他們親切的問候聲,感受到他們的良好禮貌。雖然只是一聲簡簡單單的問候,卻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被尊重和被關心的感覺,心情也會變得很愉快。
「韓國人怎麼會這么講禮貌?」「韓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養成這個好的習慣?」……這些問題一直盤旋在我的腦中,直到兒子上了幼兒園,我才找到一些答案。
兒子初來韓國時剛滿2周歲,對於韓國人的禮貌和語言一點不懂,但幾個月的幼兒園生活後,我卻看到了他身上可喜的變化。以前看見大人無動於衷的他,看見熟人會主動上前鞠躬問候了,遇到不認識的人,只要大人在一旁提醒,他也能上前鞠躬問候,「爺爺好!」「奶奶好!」「老師好!」「小哥哥好!」……才2歲的小人給人家鞠躬也是腰彎得很低,頭差不多快要碰到地上了,作為媽媽的我每每看到此情此景真是又高興又覺得好笑,不禁感嘆幼兒園老師教育作用之大了。
記得那時每天早上送兒子去幼兒園,是一直要把他送到班級門口,每次老師只要在,看見我們到來,一定是馬上迎上來,雙手握著放在小腹部,很正規的和我們鞠躬問候。剛開始,兒子不懂得和老師也要這樣問候,但幾天幼兒園生活後,他也能做到見到老師也象老師那樣問候了。每一次當我要離開時,老師還會要求兒子向我鞠躬道再見,在老師每天這樣的教育下,我也象進行了一次禮貌禮儀的學習。每一次,在幼兒園的走道里,無論遇到哪一位老師,認識的也好,不認識的也罷,她們都一定會主動和父母問候的:「媽媽,您早!」「媽媽,請慢走!」……她們良好的禮貌總讓我有些許的感動。我想老師課堂的教育固然是很重要,但老師對孩子言傳身教的作用也一定是忽視不了的。
春節時小侄子小侄女見面,發現他們對長輩十分尊重,給他們禮物或者壓歲錢時,他們一定是雙手接過,鞠躬道謝的。後來,看見兒子從幼兒園帶來的照片,是兒子接過院長頒發的獎狀的情景,只見照片上的兒子也是雙手接過獎狀身體鞠躬狀的,覺得小孩子從小一點一滴禮貌教育的影響灌輸,也是他們韓國人能夠長大以後這么講禮貌的一個原因之一。
另外,我想孩子良好的禮貌習慣的養成和父母的教育也是分不開的。
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和一位鄰居在電梯里碰見,當時她十歲的兒子也在一旁。我們大人互相問候後,只見鄰居馬上示意兒子向我問候,孩子很聽話,馬上向我鞠躬問候。路過門衛時,媽媽也不忘提示孩子向門衛叔叔問候,我注意到媽媽也是一同問候的。自那次後,那個孩子不管在哪裡看見我,都一定會主動和我鞠躬問候。不只是這個孩子,只要是認識我的孩子,一般都能主動或者在大人的提醒下,和我問候。還有一次去一位韓國朋友家玩,看見了她15個月的兒子,孩子當時還不會說話,但媽媽還是馬上叫他向我問候,只見那個小不點還真的模仿媽媽的動作和我鞠了一個躬。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韓國父母對孩子的禮貌教育,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從孩子懂事起、從孩子還不會說話之際,禮貌教育滲透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中,禮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得到強化和鞏固,難怪……
時常的,在電視、電台會有一些公益廣告,有教育孩子要孝順父母的,也有教育大家節約用水的,也有教育公司職員接電話的禮儀的……在這樣的一個社會大氛圍中,孩子每天受到耳濡目染的影響。就如同我們古代的孟母三遷一樣,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作用之大也是不可忽視的吧。
總覺得,一種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靠一天兩天的突擊學習就可以學到的,而是要靠日積月累的反復強化、鞏固,才能形成一種習慣,相信禮貌教育也如此。
2. 為什麼韓國人會這么自信認為他們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
韓國人的自信是從骨子裡面透出來的,他們總是在心裡認為韓國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國家,沒有哪個國家能夠超越他們。他們的這種自信和他們古老的文化有關,以至於他們現在仍然有這樣的思想。01、他們引以為豪的是他們有很多世界之最。
韓國人覺得韓國是最厲害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韓國在許多方面佔領了世界之最的地位。比如說:韓國的上網人口、韓國的教育水平、世界上最擁堵的航班......毋庸置疑,他們在很多方面的確做得很出色,但是這些方面好像都沒有體現在科技領域吧?這樣蜜汁自信就很讓人摸不著頭腦。
韓國人的自信並不是真正的自信。他們現在還沒有這樣的自信資本,等有一天真的能夠獨立於其他國家並領先於世界再來說自信這回事吧。
3. 韓國人為什麼這么重視誠信,他們真的都很誠信么拜託了各位 謝謝
人有多中的。當然有誠信的也有沒誠信的。至於有些輿論中說這說那的我認為是不對的,那畢竟是個別人的行為而不是大多數人的行為,我相信大多數人還是好的。我們要用寬廣的胸襟去看待一切畢竟我們是文明古國。
希望採納
4. 世界各國為什麼都重視誠信建設
誠信是全人類推崇的美德。各國都有誠信建設,但特色各不相同。
德國:抹不掉的記錄。德國監督誠信的主要途徑是社會信用記錄,主資料庫在德國中央銀行。一旦公民在一家銀行沒有及時還款,這一信息都會經資料庫向全國公布,從而給個人的經濟生活帶來重重困難,比如失去生意、借不到款、被人另眼相看等。生活中的監督也無處不在,如乘車逃票一次,也會被寫入信用記錄,成為終生污點。
美國:有專門做信用的企業。在美國,你是否誠信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有企業專門收錄你的信用信息,並以買賣的形式,向銀行、社會組織或個人提供。負責任的消費者每年都要檢查一次自己的信用報告,發現經濟信譽問題,會立即更正。
韓國:失信結婚都困難。韓國個人信用分10級。7至10級為不良等級,借貸十分困難,信用卡交易基本被停止,有的工資和帳戶還會被凍結。目前,韓國人戀愛前,有的人會要求婚介機構提供對方的個人信用信息,不良者不受歡迎。
……
5. 韓國人真的那麼有禮貌嗎
韓國素有「禮儀之國」的稱號,韓國人十分重視禮儀道德的培養,尊敬長是韓國民族屬恪守的傳統禮儀。韓國人熱情好客,每逢賓客來訪,總是根據客人身份舉行適當規格的歡迎儀式,接待外國首腦來訪,要按國際慣例舉行盛大迎送儀式,數十萬人夾道歡迎或送別,場面隆重。無論在什麼場合遇見外國朋友,韓國人總是彬彬有禮,熱情問候,談話得體,主動讓道,揮手再見。邀到韓國朋友家中做客,主人家事先要進行充分准備,並將室內院外打掃得乾乾凈凈。韓國人時間觀念很強,人總是按約定的時間等候客人的到來,有的人家還要全家到戶外迎候。客人到來時,主人多彎腰鞠躬表示歡迎,並熱情地將客人迎進家中,有飲料、水果等招待。韓國人素來待客慷慨大方,主人總要挽留客人吃飯,許多人家還要挽留遠到而來的客人在家中留宿幾天,用豐盛的飯菜款待。敬煙向客人敬煙也是韓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但是,一般情況下身份地位低的人不能在身份高的人面前抽煙。子女絕不能在父母面前抽煙,更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韓國社交禮儀食俗:韓國人喜用狗肉招待客人(在韓國狗肉很少,也是很貴的)。有客人來,買狗肉煮成狗肉湯,配上涼拌菜,招待客人飲酒,撕狗肉吃,喝肉湯。製作豬肉湯進,要用煮狗的原湯,加熟狗肉絲、精鹽、辣椒面、香菜、蔥絲、熟芝麻,調制好,再隨意配醬油、芥末醬、韭菜花及辣椒面,鮮咸辣,其味極煮好的狗肉撒成絲,加蔥絲、薑末、蒜末、香菜、清鹽、熟芝麻,食之肉香不腥,香辣爽口。韓國的食禮:注意:穿襪子進韓國人家裡要脫鞋,到韓國式食堂進餐也要脫鞋,因此一定要注意穿干凈的襪子。襪子不幹凈或有破洞是失禮行為,被人看作沒有教養。入座時,賓主都要盤腿席地而坐,不能將腿伸直,更不能叉開。韓國飯館內部的結構分為兩種:使用椅子和脫鞋上炕。在炕上吃飯時,男人盤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這種坐法只限於穿韓服時使用。現在的韓國女性平時不穿韓服,所以只要把雙腿收攏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坐好點好菜後,不一會兒,飯館的大媽就會端著托盤中先取出餐具,然後是飯菜。韓國人平時使用的一律是不銹鋼制的平尖兒的筷子。中國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飯碗吃飯的習慣,但是韓國人視這種行為不規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觸飯碗。圓底兒帶蓋兒的碗「坐」在桌子上,沒有供你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飯傳導給碗的熱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於碗蓋,可以取下來隨意放在桌上。既然不端碗,左手就一定要聽話,老實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露一手兒」。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從水泡菜中盛一口湯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飯,然後再喝一口湯、再吃一口飯後,便可以隨意地吃任何東西了。這是韓國人吃飯的順序。勺子在韓國人的飲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負責盛湯、撈湯里的菜、裝飯,不用時要架在飯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負責夾菜。不管你湯碗中的豆芽兒菜怎麼用勺子也撈不上來,你也不能用筷子。這首先是食禮的問題,其次是湯水有可能順著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夾菜時,傳統的韓國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兩根筷子要攏齊,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這是這了便於拿起來再用。韓國人是一個好動感情民族,對於我們這種把感情通過聚餐表現時,應該給予充分的理解。韓國飲酒禮儀:韓國人家裡如有貴客臨門,主人感到十分榮幸,一般會以好酒好菜招待。客人應盡量多喝酒,多吃飯菜。吃得越多,主人越發感到有面子。傳統觀念是「右尊左卑」,因而用左手執杯或取酒被認為不禮貌的。經長輩允許,下級(晚輩)才可向上級(長輩)敬酒。敬酒人右手提酒瓶,左手托瓶底(雙手都要用上),上前鞠躬、致詞,為上級(長輩)斟酒,一般是一連三杯,敬酒人只是敬酒,自己是不能與長輩同飲的。級別與輩份懸殊太大者不能同桌共飲。在特殊情況下,身份高低不同者一起飲酒碰杯進時,身份低者要將杯舉得低,用杯沿碰對方的杯身,不能平碰,更不能將杯舉得比對方高,否則是失禮,晚輩和下級也應背臉雙手舉杯而飲。韓國人普遍忌"四"字。因韓國語中"四"與"死"同字同音,傳統上認為是不吉利的,因此,在韓國沒有四號樓、四層樓、四號房,軍隊里沒有第四師,宴會廳里沒有四桌,敬酒不能敬四杯,點煙不能連點四人。此外,孕婦忌打破碗,擔心胎兒因此而裂嘴;婚姻忌生肖相剋,婚期擇雙日,忌單日;節慶期間要說吉利話;男子不要問女子的年齡、婚姻狀況;打噴嚏時要表示歉意;剔牙要用手或餐巾蓋住嘴;交接東西要用右手,不能用左手,因傳統觀念上認為"右尊左卑",認為用左手交接東西是不禮貌的行為,給長輩或接長輩給的東西是要雙手的等等。社交禮儀在社交禮儀上,韓國一般不採用握手作為見面的禮節。握手時講究使用雙手,或是單獨使用右手。在晚輩、下屬與長輩、上級握手時,後者伸出手來之後,前者須先以右手握手,隨手再將自己是左手輕置與後者的右手之上。在韓國,婦女和小孩一般情況下,婦女不和男子握手,以點頭或是鞠躬作為常見禮儀。在稱呼上多使用敬語和尊稱,很少會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
6. 韓國和韓國人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韓國人 不喜歡朝鮮人 具體說說不好的地方
首先、不是不喜歡朝鮮人、而是一堆無知少女喜歡韓國整容小白臉,韓國人很傳統、十分尊敬長輩、但是就是不懂得尊重別人、自以為是、什麼孔子、李時真等都成被他們說成有韓國血統、還說是亞洲文明發源地、沒見過這么不要臉的啊、中華文明豈能讓他們玷污!
7. 韓國人的性格特點和處事是怎麼樣的
1、重視地緣關系:
同鄉之間要相互團結和幫助,非同鄉之間則可能存在某種矛盾和對立。
2、學緣關系極重要:
韓國人很重視校友,特別是同窗好友,如朴正熙總統重用陸軍士官學校的學生,全斗煥總統特別照顧陸校第11期的學生。由於重視學緣,韓國各種校友會特別多,政界要人也常去參加校友會的活動,藉此籠絡、擴大自己與各界的關系。
3、愛面子:
韓國人重視外表,外出時一定要穿好的衣服,仔細化妝打扮。交往中重視輩分、職位、言談舉止,違背規矩就會令人不快,甚至變成仇人。
4、狹隘:
韓國人以其超強的民族自尊心、愛國心引以為豪,殊不知這正是其狹隘的表現。街上的車要是國產的;漢城不能讓中國人沿用古稱「漢城」,要按英文的直譯稱「首爾」;
5、堅韌,頑強:
韓國人的堅韌、頑強在經濟發展中表現得很突出。韓國人在現代化的過程中,用了極大的意志力克服掉幾千年養成的惰性,以「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今後種種譬如今日生」的決絕去改變自己舊日的生活習慣。
處事風格
在外一定要聽前輩的
韓國是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國家,儒家文化講究上下尊卑、長幼有序。在家裡要聽長輩的話,在校園和工作單位就得聽前輩的話。深入了解韓國人的生活,你會發現前後輩關系無處不在,在學校、公司、軍隊甚至是娛樂圈都普遍存在。
後輩打招呼必須鞠躬
作為後輩,首先要對前輩表示「尊敬」。韓國社會對在什麼場合跟什麼人說什麼話有一套嚴格的規矩,韓國人是很重視面子的,對自己的長輩或者地位比較高的人,不熟悉的人都需要用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