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熔爐》真實事件發生在什麼時候
《熔爐》基於真實事件,根據同名小說《漩渦》改編,以韓國光州某聾人學校為背景,描述了學校里發生的性暴力事件。該事件為光州某聾人學校的校長、行政主任等高層教職員對聾啞殘疾學生習以為常地施加性暴力的事情。當時已通過MBC《PD手冊》公開報道過此事,而那幾名教職員最終重返學校復職便落下了帷幕。
孔侑在當兵服役期間曾讀過其原著小說,退伍後主動向所屬經紀公司提議,希望把這本小說拍成電影。該片上映一周便創下了近70萬名觀影記錄轟動韓國國內,其真實事件(2005年)也重浮水面,引發眾人的怨聲且被強烈要求廢棄現存的學校。
B. 韓國殘疾兒童遭教職員性暴力事件,就是熔爐那件案件!!有人清楚嗎
從2000年起的4年間,韓國光州的一所聾啞兒童學校的校長和某些教師相互勾奸,對校內的殘障耳聾實施長期卑鄙下流的性暴力虐待。校內的知情人員更是漠不關心、極力掩蓋事實。而最讓人吃驚的是,整個事件的加害者和責任人實際並沒有受到法律嚴明的處罰,而是至今還站在講台上授課。當時法律界的這一「棉花棒」處罰行為,和輿論的漠不關心導致了這一事件被世人迅速淡忘。但幸虧被害者堅持不棄的長時間孤軍奮戰,和事件原著小說的暢銷,再次引起了極大的省會反響。如今部分人權團體也對小說中反應的現象展開了相關調查,甚至政府的相關部門都宣布將此事件再次翻案調查。
這只是眾多案件中的一件,只不過它被披露出來拍成電影。不公平和陰暗太多,也許更有甚者, 我們看不到而已。
「我們不停的奮戰,不是為了要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使自己不被世界改變
擴展補充:《熔爐》的「熔爐效應」(來自豆瓣電影論壇.vince在路上)
「他無法聽到,也無法說話。」這是2011年韓國一部名為《熔爐》的電影中的一句台詞。
在影片的最後,美術老師姜仁浩抱著民秀這位用生命來爭取和捍衛承諾、尊嚴、正義的聾啞孩子的遺像,在警察驅趕人群的水柱中,竭力地、反復地抗爭著喊叫著……
玻璃的遺像鏡框在踐踏中碎裂,抗議的人群在警察的強力驅逐下無助的搖曳。碎裂的民秀的畫像,臉上帶著嚮往美好生活的孩童般的純真,似乎也在傾聽和注視著發生著的一切,他在期盼著什麼?在渴望著什麼?他能理解這樣的社會嗎?
看到這里,淚水浸潤了我的眼睛。
誰又能替他傾聽,又有誰能為他或他們說話?
《熔爐》改編自韓國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說。小說最早於2008年11月到2009年5月在韓國門戶網站Daum上進行連載,點擊率超過1600萬人次,創下網路文學連載點擊記錄。該小說以2005年發生在韓國光州仁和聾啞特殊教育學校的真實事件為藍本,講述了該學校新到任的美術老師發現該校校長和老師對在校的殘障兒童實施虐待和性暴力侵害。美術教師發現學校里彌漫著難言的壓抑氣氛,並頻頻聽到從洗手間內傳出女子的尖叫聲。學校的黑幕漸漸露出冰山一角,美術教師和人權主義者力圖揭開這些隱藏在象牙塔內的暴力事件,終止校園悲劇的進一步蔓延。小說發行單行本後,旋即登上2009年圖書熱銷榜,備受關注。
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一上映,就引發了韓國社會的集體反思。並且,《熔爐》以其無與倫比的影響效應被評選為2011年度韓國十大法律新聞事件之一。在韓國,還沒有哪部電影能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和深刻的變動,與「熔爐」事件有關的一切人物事態在「熔爐效應」的波及下都在主動或被動的改變。
不過,這部電影給韓國社會及民眾帶來的沖擊,遠不止於此。
性侵案調查重啟
在電影中,涉案校方動用權力壓迫、利益誘惑等手段疏通法官、檢察官,取得了被害兒童監護人的和解,並最終以處罰最輕的緩刑避開了法律的實際懲罰;在現實中,光州仁和聾啞特殊教育學校虐待和性侵殘障學生事件則發生於2000年。
2000年至2004年間,光州仁和特殊教育學校教職人員長期對殘障學生實施虐待及性暴力侵害。直到2005年6月,此事才廣為人知。原因是一位職員實在忍不住,向光州障礙人性暴力服務機構揭發了此事。之後,繼警察與檢方進行搜查後,國家人權委也展開了調查。但是當時對罪犯的處罰很輕,2005年11月,該案一審,涉案校長金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行政室長金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一名教師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不過,前述當事人在判決後事實上沒有接受實質性的懲罰,仍繼續在學校擔任職務。
事情過去6年了,無論是加害方,或是受害方似乎都將這件事埋藏在記憶深處,權當一切都不曾發生過。
電影的上映不僅引起了人們的反思,也再次將這起已結案的性侵害案件推上水面。在韓國民眾的集中關注和推波助瀾之下,韓國光州警方組成特別調查組再次著手對「仁和學校事件」進行調查。
2011年9月29日,40名涉案教職員工中,其中1名因涉嫌性暴力被起訴、12名因涉嫌向事業法人行賄予以不拘留起訴、13名受到向所任職機構通報處理、其他14人則接受內部調查。
2011年12月29日,光州地方檢察廳對涉嫌對女學生實施性暴力侵害的光州仁和特殊教育學校另一主要當事人實施逮捕,該名當事人2006年曾因證據不足作不起訴處理。仁和學校目前亦因援助資金中斷等而處於事實上的關閉狀態。
引發一系列法律修訂
電影《熔爐》暴露出的社會福祉機構內存在著的侵害殘障人人權的問題,也引發了韓國民眾對殘障人群體的集中關注效應。韓殘障人團體等民間組織一致呼籲應對《社會福祉事業法》進行修訂。
2011年12月29日,韓國國會通過了《社會福祉法事業法修訂案》。修訂後的社會福祉法規定,對觸犯《性暴力特別法》和《兒童青少年性保護法》規定的犯罪行為,十年內不得從事相關業務,在職期間對使用社會福祉設施的人員實施同類犯罪的,將永遠禁止從事社會福祉事業的經營管理業務。《社會福祉事業修訂案》還規定了經營管理人員停止執行職務,強化國家和自法團體的指導和監督力度,提高社會福祉經營管理機構公益性和透明性等措施。
同時,電影中暴露出的光州仁和學校虐待和性侵害學生事件,也引發人們對學生人權和性侵犯問題的關注。韓政府為預防「熔爐」事件的再次發生,積極推動國會通過《教育公務員法修訂案》。修訂案規定對實施性犯罪的老師將處以100萬韓元以上的罰金並予以清退。
2011年10月起,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對全國所有寄宿型特殊教育學校和普通特殊教育學校實施聯合檢查,並成立預防對殘障學生實施性侵犯的「常設監督團」。同時還將對幼兒園、學校等教育機關從業人員的性犯罪經歷進行調查。
韓國各級教育機關對殘障人學生性侵害現狀進行調查,並加強性教育以防止再次發生類似事件。韓國京畿道、光州、首爾等城市也相繼出台《學生人權保護條例》禁止間接體罰,禁止性別歧視等。
「熔爐法」通過
電影的最後,涉案當事人及協助他們的律師、官員在恣意地宣揚他們取得的「勝利」。這里,在當地有影響力的犯罪嫌疑人、曾擔任過法官而享有「前官禮遇」潛規則待遇的律師、主審法官甚至主訴檢察官們都屈尊於誘惑而結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而受害方的聾啞孩子們及殘障人團體組織等則形成為另一個期冀實現司法公正的共同體。然而,他們的抗爭卻受到公權力機關的驅逐。誰將會是最終的勝利者?政府及司法審判機關能用什麼來換取民眾的依賴?
電影《熔爐》使韓國民眾對法官性暴力犯罪審判表示失望、憤怒和懷疑。韓國法院系統負責性暴力案件審理的61名法官於2011年11月14日為此召開「性犯罪的量刑和受害者證人的保護」的專題研討會,表示將會對該類案件作出值得民眾依賴的判決,以回應質疑。
作為電影《熔爐》反映的針對殘障人實施的性暴力犯罪的對策而制定的法律,2011年10月28日,韓國會208名出席會議的議員以207票贊成,1票棄權通過了《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又名「熔爐法」)。
性暴力特別法修訂案規定,對殘障人及不滿13歲的兒童的性暴力犯罪不受時效限制;對殘障人性暴力犯罪的,刪除了「不能反抗」的構成要件;強奸犯罪的處於七年以上或無期徒刑,強制猥褻犯罪的處於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不僅提高了量刑刑期,而且不得宣告緩刑;從事殘障人保護及公益事業的人員,對殘障人實施性暴力犯罪的,在量刑標準的基礎上加重二分之一刑期以嚴懲。
韓國會還通過了《對殘障人實施性暴力等人權侵害預防對策特別委員會組成決議案》,該特別委員會將對以殘障人為對象實施性暴力等侵害人權問題進行調查並制定相關對策。依據該決議案,由18名國會議員組成的國會特別委員會將在2012年5月29日之前,承擔有關針對殘障人實施性暴力等人權侵害預防及受害救濟和相關法律案的審查和處理事務。
2011年12月19日,韓國大法院量刑委員會召開全體會議,在性犯罪類型中新設「對殘障人實施性暴力犯罪」,與對非殘障人實施性犯罪相比,量刑標准由三年提高至五年。新的量刑標准將於2012年3月16日正式實施。
熔爐效應擴大
當揭開暗幕明了事件真相的姜仁浩老師站在寫著「請來霧津吧,白霧的城市」的宣傳廣告牌匾前,若有所思的時候,這個場景不知是巧合,還是電影有意為之的另有所指,「霧」似乎已經不再是純粹的大自然現象了,而是有所暗示,或許,晦暗不明昧的「霧」就是這個「熔爐」事件的最好註解和註定的結局,甚或許也是這個社會的本來面目和本原現實的真實特點。社會中類似「熔爐」背後的諸多真實犯罪長久以來被金錢、權勢甚或冷漠所掩蓋。為隱瞞一個犯罪,必將會製造另一個更大的犯罪來掩飾,這才是最為擔憂和可怕的。
但韓國社會及民眾可以慶幸的是,由電影《熔爐》引發的「熔爐效應」,仍在無限的擴大和延展。
C. 韓國《熔爐》真實事件是什麼 《熔爐》原型結
《熔爐》以真實發生在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的事件為藍本,
描寫了一起性暴力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引起了社會上對弱勢團體保護的討論。
當然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都做了相應的藝術加工,真實情況要殘酷的多。
真實事件的兩個救助孩子的主人公均為男人(至於小說和電影都改成一男一女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其一位職業為律師,另一位職業為醫生。
當然牽扯到這件事中的人不止於此,其中律師是通過一個在該聾啞學校作教師的朋友了解這件事的,但就在二人准備開始為孩子們維權起初,教師朋友便因對方勢力過大而遭到暗殺,另外和此事牽連的一些法律工作者也因相同原因失去生命。律師本來青年才俊,在事業上一片光明。但因為執著於這件案子而被迫離開律師事務所,他拖著三個孩子(性侵的受害者),後來又身患癌症,卻在這條艱難的訴訟路上走了七年。
後來律師遇到了醫生,有了醫生的支持,律師拖著病體,兩個人一起共同抗爭,他們不畏艱險,受到一次一次的挫折卻迎難直上,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直接證據,但最終罪者卻因為種種潛規則而沒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他們收養三個孩子中的小男孩因為無法接受這個結果而拖著犯罪者之一卧軌自殺,另兩個孩子也強行被孤兒院從律師和醫生身邊帶走。
律師受到極大的打擊,已經病入膏肓,卻仍沒有放棄抗訴,最後因抗訴而被高壓水槍射擊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再也沒有起來。醫生繼續著抗訴的道路卻走投無路,無計可施,最後只得以自殺的方式來換取公眾的關注,並在自殺前留下幾萬字的遺書,把該事情詳細的敘述了一遍,在網上傳播,這才引起了社會的注意,相繼有了小說、電影,終於引起了當局的重視。
該事件也拉上了帷幕,但是鬥士已經死去,知道真相的人卻並不多,筆者也是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了解到這個事件,僅盡微薄之力來讓更多的人知道個中原委。
D. 韓國電影熔爐真是改變了韓國的法律嗎
改變了。
2009年小說家孔智英以發生在韓國光州仁華學校的教師性侵殘疾學生的暴力事件為藍本創作了小說《熔爐》,引發社會廣泛關注。2011年該小說被改編拍攝為同名電影被搬上大銀幕,隨後在韓國上下引發震動,推動了案件重申,並促成了「性侵害防治修正案」(又名「熔爐法」)。
2011年電影《熔爐》上映後,韓國百萬網民聯名要求重新調查,審判此事。
電影上映第37天,韓國國會以207票通過,1票棄權壓倒性通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爐法」。性侵女身障者、不滿13歲幼童,最重可處無期徒刑;廢除公訴期。加害者如任職於社會福利機構或特殊教育單位可加重處罰,新法於2012年7月實施。
最終的現實卻是,韓國雖因此通過了針對幼童性情的《熔爐法》,學校里的孩子們也在社會的幫助下,重新找到了安全的容身之地,並接受了心理治療。
但是校長患癌去世,逃脫懲罰,其他幾名涉案老師也只是被判處了11-1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同時還判處金某戴電子追蹤儀10年,身份信息公開10年。罪犯伏法,正義得以伸張。
至此,一波三折的熔爐案終於在民眾的一片歡呼聲中落下了帷幕。
(4)韓國為什麼會發生熔爐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來自首爾的啞語美術老師姜仁浩(孔劉飾)來到霧津,應聘於慈愛聾啞人學校。天降大霧,他意外撞車,維修時邂逅了人權組織成員友真(鄭裕美飾)。姜仁浩妻子早亡,8歲女兒松兒天生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辭辛苦謀職養家。然而,雙胞胎的校長與教導主任竟逼仁浩索賄5千萬韓元,並美其名為學校發展基金。
同時,姜仁浩逐漸發現學校籠罩著一種緊張壓抑的氣氛,令人窒息。尤其有三個孩子引人關註:聰穎的金妍斗(金賢秀飾)和貪吃的陳宥利(鄭仁絮 飾)總是躲閃。全民秀(白承煥 飾)的弟弟自殺身亡,他總是滿臉淤青。
下課後,仁浩還聽到女廁所中有呼喊與哭泣,在門衛的阻攔下他未深究。之後,他意外目睹了校長行賄警察,教導員毒打民秀,宿舍督導溺罰妍斗的行徑。一個驚天的隱秘被慢慢揭開,真相震動整個韓國。
《熔爐》是根據孔枝泳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影片由黃東赫執導,孔劉、鄭裕美、金賢秀、金志映等主演。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
2011年9月22日在韓國上映。由於該影片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受到韓國國家高度關注,故該電影亦被稱為「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
E. 真相總是那麼的觸目驚心,電影《熔爐》在韓國法律界的反響如何
電影《熔爐》真的改變了韓國法律。
電影《熔爐》暴露出的社會福祉機構內存在著的侵害殘障人人權的問題,也引發了韓國民眾對殘障人群體的集中關注效應。韓殘障人團體等民間組織一致呼籲應對《社會福祉事業法》進行修訂。
2011年12月29日,韓國國會通過了《社會福祉法事業法修訂案》。修訂後的社會福祉法規定,對觸犯《性暴力特別法》和《兒童青少年性保護法》規定的犯罪行為,十年內不得從事相關業務,在職期間對使用社會福祉設施的人員實施同類犯罪的,將永遠禁止從事社會福祉事業的經營管理業務。
《社會福祉事業修訂案》還規定了經營管理人員停止執行職務,強化國家和自法團體的指導和監督力度,提高社會福祉經營管理機構公益性和透明性等措施。
同時,電影中暴露出的光州仁和學校虐待和性侵害學生事件,也引發人們對學生人權和性侵犯問題的關注。韓政府為預防「熔爐」事件的再次發生,積極推動國會通過《教育公務員法修訂案》。修訂案規定對實施性犯罪的老師將處以100萬韓元以上的罰金並予以清退。
2011年10月起,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對全國所有寄宿型特殊教育學校和普通特殊教育學校實施聯合檢查,並成立預防對殘障學生實施性侵犯的「常設監督團」。同時還將對幼兒園、學校等教育機關從業人員的性犯罪經歷進行調查。
韓國各級教育機關對殘障人學生性侵害現狀進行調查,並加強性教育以防止再次發生類似事件。韓國京畿道、光州、首爾等城市也相繼出台《學生人權保護條例》禁止間接體罰,禁止性別歧視等。
(5)韓國為什麼會發生熔爐擴展閱讀:
在電影中,涉案校方動用權力壓迫、利益誘惑等手段疏通法官、檢察官,取得了被害兒童監護人的和解,並最終以處罰最輕的緩刑避開了法律的實際懲罰;在現實中,光州仁和聾啞特殊教育學校虐待和性侵殘障學生事件則發生於2000年。
2000年至2004年間,光州仁和特殊教育學校教職人員長期對殘障學生實施虐待及性暴力侵害。直到2005年6月,此事才廣為人知。原因是一位職員實在忍不住,向光州障礙人性暴力服務機構揭發了此事。
之後,繼警察與檢方進行搜查後,國家人權委也展開了調查。但是當時對罪犯的處罰很輕,2005年11月,該案一審,涉案校長金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五年,行政室長金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一名教師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不過,前述當事人在判決後事實上沒有接受實質性的懲罰,仍繼續在學校擔任職務。
事情過去6年了,無論是加害方,或是受害方似乎都將這件事埋藏在記憶深處,權當一切都不曾發生過。
電影的上映不僅引起了人們的反思,也再次將這起已結案的性侵害案件推上水面。在韓國民眾的集中關注和推波助瀾之下,韓國光州警方組成特別調查組再次著手對「仁和學校事件」進行調查。
2011年9月29日,40名涉案教職員工中,其中1名因涉嫌性暴力被起訴、12名因涉嫌向事業法人行賄予以不拘留起訴、13名受到向所任職機構通報處理、其他14人則接受內部調查。
2011年12月29日,光州地方檢察廳對涉嫌對女學生實施性暴力侵害的光州仁和特殊教育學校另一主要當事人實施逮捕,該名當事人2006年曾因證據不足作不起訴處理。仁和學校目前亦因援助資金中斷等而處於事實上的關閉狀態。
F. 《熔爐》的原型事件是什麼,真實情節遠遠比電影悲慘
《熔爐》背後的真實故事,是根據韓國真實事件改編,該事件其實比影片還要殘酷,黑暗。
真實的事件中,從校長到老師,一共有10多人參與施暴,從2000年開始,他們先後對超過30名聾啞兒童進行性侵,而這些孩子的年齡僅僅是7到20歲;這個案子起初是一名男律師從他的朋友那裡偶然得知此事,他的朋友是聾啞學校的老師,兩人決心為學校孩子討回公道,他的教師朋友在收集資料過程中,遭遇校長方暗殺。
還不止這樣,此後7年,這名律師一直致力於這件案子的真相,相繼有幾名富有正義的法律工作者也因此遭到暗殺,而律師最後也不得不帶著他救助的3名聾啞兒童離開。之後,為了這件案子,律師輾轉在7年間上訴數次,卻始終無果,後來,律師遇到一名醫生朋友,醫生大為震動,決定幫他,兩人一起尋求公道,在此期間,律師身患癌症,他們雖然找到證據,校長方面卻因為勢力太大,而沒有遭到應有的懲罰。
此事發生後,兒童福利機構用強硬手段帶走另外兩個孩子。飽受打擊的律師因抗訴而被高壓水槍射擊,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再也沒有起來。他的醫生朋友繼續接過他的理想,為此奔走,但依然沒有結果,絕望的醫生最終選擇自殺,以這種方式獲得關注,自殺之前,他寫下了數萬字的遺書,將這件事發布在網上希望引起關注。
遺書在網上引起關注之後,韓國女作家孔泳枝讀到相關報道,大為震驚,立刻前往光州,與受害學生相處數日,深入了解孩子受創心靈後,將該事件寫成小說,2008年底至2009年中連載於網路,點擊率超過1600萬人次,最後出版了。正是由於這位女作家的文字記錄了這個故事,才有了後來的電影,以及後來的故事。
電影上映後,數百萬網友在網路上簽名,要求政府重新查處此事。光州警方在各方壓力下,不得不重新開始調查,但也就做做樣子,因為過了追訴期,校長因病過世了,竟然沒受到法律的制裁!!
韓國民眾開始靜坐抗議,網路抗議,在各種輿論壓力之下,得到了韓國高層的重視,電影上映37天之後,韓國國會通過「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爐法」,以及《社會福祉事業法》修正案等一系列法律,確保社福機構經營公開透明,納入外部監督力量,並保護聾啞兒童。一個月之後,這所作惡多端的學校,終於被關閉了。
(6)韓國為什麼會發生熔爐擴展閱讀:
《熔爐》是根據孔枝泳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影片由黃東赫執導,孔劉、鄭有美、金賢秀、金志映等主演。該影片以2000年至2004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性暴力事件為藍本,描述該時間所引發的悲劇以及學校的教師和人權運動者一起力圖揭開背後黑幕的故事。電影於2011年9月22日在韓國上映。該影片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受到韓國國家高度關注,電影亦被稱為「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
《熔爐》的一句經典台詞:「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能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這句台詞曾感動了無數人,並繼續回盪在每一個有公民責任感的人心裡。因為面對把啞巴般存在的弱勢群體置於痛苦的社會不義,改變和矯正是有可能的!
G. 韓國電影《熔爐》 真實事件是什麼
以下為引用
"我朋友是韓國學生,他告訴我了一些細節。這個片子去年出來的時候是非常熱門的,韓國民眾對此也是反應強烈。這個案件事實上是2005年爆出來的,但由於『證據不足』,罪犯們沒有收到相應的懲罰。那個時候校長並沒有被判刑,只是他後來死於癌症(便宜他了啊!!!)。之後,正義人士始終在收集證據上訴抗議什麼的,屢敗屢戰。
由於這個影片在2011年引起的社會輿論,加之一些新的證據出現以及測謊技術的應用,法院之後追究了相關人員的罪責,對罪犯依法判刑11-12年不等(太短了,真應該把他們送北韓去終生挖礦!!!)。但很讓人心寒的是,地方政府直到2012年初才勒令學校關停,把學生轉到其他殘障學校。"
H. 為啥韓國能拍出《熔爐》這么偉大的電影
這是韓國發生過的真實事件改編的,為的是讓社會多關注這些孩子們,引起人們的反思。韓國電影本來就有自己獨特的魅力,熔爐確實是部好電影
I. 熔爐真實故事原型
熔爐真實故事原型是發生在韓國光州的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實際事件中的兩個救助孩子的主人公是兩個男人,一位是律師,一位是醫生,如果沒有參與到這件事中,憑借兩個人的職業,前途光明,生活都會過的不錯。
劇情簡介
來自首爾的啞語美術老師姜仁浩來到霧津,應聘慈愛聾啞人學校。天降大霧,他意外撞車,維修時邂逅了人權組織成員柔珍。姜仁浩妻子早亡,8歲女兒松兒天生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辭辛苦謀職養家。然而,雙胞胎的校長與教導主任竟逼仁浩索賄5千萬韓元,並美其名為學校發展基金。同時,姜仁浩逐漸發現學校籠罩著一種緊張壓抑的氣氛,令人窒息。尤其有三個孩子引人關注,聰穎的金妍斗和貪吃的陳宥利總是躲閃。
全民秀的弟弟自殺身亡,他總是滿臉淤青。下課後,仁浩還聽到女廁所中有呼喊與哭泣,在門衛的阻攔下他未深究。之後。他意外目睹了校長行賄警察,教導員毒打民秀,宿導溺罰妍斗的行徑。一個驚天的隱秘被慢慢揭開,真相令韓國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