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韓國本土民眾是如何看待平昌冬奧會的
我覺得韓國普通民眾對於2018年所舉行的平昌冬奧會也表示不恥的態度,為什麼這么說?因為韓國所具備的平昌冬奧會給各個國家都造成了陰影,從此韓國在體育界的名聲可以說是一落千丈,而韓國本土的人也表示丟不起這個臉。
另外韓國舉辦方在平昌冬奧會上的一系列騷操作更是令人大跌眼鏡,比如他為了配合美國的時間,讓自己的觀眾在體育場內從凌晨一直坐到了傍晚,這無疑是在給美國行方便,但是卻讓自己的人民受盡了等待的苦楚,同時在賽事中,他的體育判決也沒有這么公平公正,讓很多人都為此憤憤不平。韓國本土的民眾甚至直接表示希望中國的奧運會也向平昌奧運會的判決一樣公平公正,就是想讓中國以牙還牙。
Ⅱ 為什麼人們都說平昌冬奧會是史上最差冬奧會
平昌冬奧會是舉行得最窮的一場冬奧會,他們的場地隨時都能被搬走,不像我們中國的鳥巢。奧委會對此不太滿意。韓國短道速滑運動員的黑手出奇制勝為,自己的選手贏得金牌。
這就是我們大國運動員的風范。我看過一句有道理的話:運動員應該是站著的成年人,而不是跪著拿不屬於他的東西的孩子。雖然中國運動員輸了,但他們堂堂正正站在地上,是真正的運動員。另一方面,韓國千方百計合謀搶奪這個名次,並且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場上打不過別人,就用裁判給自己創造條件。不臟嗎?非常臟。這種骯臟的行為坑的不是別國的運動員,坑的只是這個國家的聲譽,坑的是裁判自己的職業素養。有句話說得好:做人不能那麼韓國,不然,連日本人都看不起你們。
Ⅲ 平昌冬奧會25日晚閉幕,你如何評價這屆冬奧會
總體來說,這次韓國平昌冬奧會讓人感覺是心裡膈應的很。
這種令人極為不舒服的膈應感,大體來自於兩個方面:
Ⅳ 韓國為舉辦平昌冬奧會付出了什麼代價
韓國現在負債累累。
從這個角度看,平昌冬奧會的實際經濟利益可能不太樂觀。當然,如果想促進韓國經濟發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只有舉辦成功的奧運會,才能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來促進經濟增長。實際上,韓國沒有等到該國其他地區。除了許多官方措施,韓國還在打文化牌,從開幕式的濃厚韓國風格和音樂中可以看出。實際上,韓國一直非常重視文化建設和傳播,並以其獨特的朝鮮浪潮文化在國際舞台上建立了市場,它的影響和影響在亞洲尤為突出。
Ⅳ 平昌奧運會韓國怎麼了
韓國平昌冬奧會上,韓國為了成績無所不用其極,裁判員被韓國收買,胡吹亂判,打壓除韓國以外的運動員,中國速度滑冰就被判犯規多次,取消資格。
韓國冬奧會遇冷,朴槿惠事件是其中一個原因沒錯,因為她總統沒當好,造成這樣大的波瀾,整個韓國的政治與經濟全局必然受其影響。但朴槿惠不是造成冬奧會受冷的唯一和直接原因,什麼事都賴到她頭上顯然很不理性。
韓國平昌冬奧會事件
受韓國目前政局影響,韓國企業對贊助冬奧會熱情不足。這屆韓國政府現在正抓住朴槿惠的受賄問題大做文章,三星那樣的巨無霸企業都受那麼大牽連,這樣的敏感時期,哪個企業還願意蹚渾水,贊助奧運會賽事招惹政商勾結的嫌疑呢。
贊助商不積極,必然導致各項賽事的檔次上不去,對觀眾的吸引力當然要下降了。
賽事場館據說還有沒如期完工的,賽事門票卻貴的離譜,周圍賓館、民宿的價格也貴。據說當地民宿賽事期間的價格飆升到了一晚2.000多元。如果再加上賽事門票錢、吃的、玩的、交通費,玩一天需要多少錢呢?這樣高的價格,真不知道有多少人去得起。
據統計,韓國人本身對平昌冬奧會關心度不到60%,想去看的不到一成,普遍覺得太貴了。那麼對千里迢迢的外國人來說,更是難以接受。
Ⅵ 平昌冬奧會為何會被評為史上最差冬奧會
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會(2018 The winter Olympics in Pyeongchang),第23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平昌冬奧會」,2018年2月9日~25日在韓國平昌郡舉行。這是韓國歷史上第一次舉辦冬季奧運會。該屆冬奧會的開、閉幕式以及大部分的雪上運動在平昌郡進行,而所有冰上運動將在江陵市、高山滑雪滑降比賽則將在旌善郡進行。平昌冬奧會被許多網友稱為史上最差的奧運會我認為情有可原,具體應該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韓國方面太過「節省」,服務態度不足
韓國經濟方面在冬奧會前期出現些許問題,期盼可以依靠冬奧會拉動人流重振旅遊經濟,可是成本付出不夠,又怎想要回報。首先是奧運村,平昌奧運村以節儉為主題,雖然沒有日本紙板床那麼誇張,不過簡潔的特點還是體現的淋漓盡致。在食品供應上,在開賽之前奧運村中的幾十名安保人員就因為食物中毒感染了諾如病毒,專供飲料也出現一定的品質問題。由於韓國裁判和選手的「奧運精神」,中國觀眾拒絕入韓觀賽,收視率慘淡,旅遊熱也沒拉起來。導致平昌冬奧都如此窮辦還是虧損了130億美元,奧運村也因為無人收購,不得不花資金維持又虧損7700億韓元,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Ⅶ 韓國平昌冬奧會對韓國地位有什麼提升嗎
平昌冬奧會對韓國地位提升多少有一些,至少增加了影響力。畢竟冬奧會是全球重大賽事,吸引了全世界冰雪愛好者的目光。
Ⅷ 平昌冬奧會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哪些利益
讓當地的居民都賺了很多的錢。
當然,由於奧運會的舉辦,開通了通往首都的高速鐵路,使全市人民對服務的認識和接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最幸福的是平昌和江陵市政府。江陵是韓國最後面的山之一,是一個稀疏的城市。主管認為,雖然冬季奧運會的舉辦費用很高,但是給城市的發展帶來了寶貴的機會,在奧運會之前,擔心接收能力不足,對此感到擔憂。首先,在交通方面,由於江陵到首爾的高速鐵路能夠通行,遊客從江陵到首爾的訪問和交通變得容易,市內各種各樣的產業的服務水平大幅度提高。
Ⅸ 平昌冬奧會的舉辦,是否為韓國增大了影響力
韓國必然想憑著這次平昌冬奧會的舉辦,提高在國際的影響力,以及為他們停滯不前的經濟帶來增長動力。他們在此前預言平昌冬奧會的舉辦可以給韓國帶來65萬億韓元的收入。而這樣的經濟效益,將會給韓國的經濟振作帶來極大的積極作用。
但這65萬億韓元並不是一次性的收入,而是持續性很長的收益。在奧運會舉辦期間,韓國可能會獲得21萬億韓元的收益,而剩下的四十幾萬億韓元的收益是在未來十幾年由於平昌奧運會給韓國帶來的間接收益。如果真的是這樣,那麼韓國絕對是穩賺不虧的,可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韓國早期對於這次冬奧運會的情況過於樂觀了,人們甚至預言這次的奧運會可能是人氣和經濟生生慘淡而收場。
為了提高奧運會的影響,也為了門票的銷售,韓國可以說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不僅讓持有東奧運會門票的外境遊客可以免簽入境。更是讓在世界各地擁有許多粉絲的韓國明星出席平昌奧運會,比如權志龍李敏鎬,林允兒等等。甚至連韓國總統都親自為奧運會進行宣傳。正是這樣的宣傳手段,才使得門票的銷售率曾經一度達到78%。但這也使得美國預言這可能是一場巨大的豪賭,韓國此次的算盤可能會打翻,對冬奧會的投資過度可能適得其反。因為平昌冬奧會本來政府預計支出2.8萬億韓元,直接收益2.5萬億韓元,這中間的3000億韓元的損失可以通過平昌奧運會所帶來的間接價值慢慢補足,再加上對於一些基礎建設投資的費用,零零總總的加起來整個冬奧會的預算為14億韓元,可是到了如今這個節骨眼上,冬奧會的實際預算已經達到了28萬億韓元,已經遠遠超過了之前的預算如果這中間的差額補不回來,那麼韓國政府可能還沒能看到收益的希望率先破產了。這不僅給韓國財政帶來了巨大的負擔,連韓國民眾的賦稅也將加重。
希望韓國此次不要弄巧成拙,畢竟勢頭已經放了出去,如果最後的結果不如料想那般美滿,可能反而不會使得韓國的形象在國際上得到提升反而會下降。
Ⅹ 平昌冬奧會帶來什麼啟示
平昌冬殘奧會18日閉幕,冬季奧林匹克與平昌作別,向北京走來。平昌在辦賽各方面有什麼經驗和教訓值得北京借鑒?國際奧委會官員、當地組委會、北京冬奧組委官員等專家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提出了建議。
北京冬奧會的開、閉幕式和冰上項目將集中在北京市區,雪上項目則分散在延慶和張家口舉辦,這與平昌情況類似。李熙范表示,如何在賽事期間運送雪上項目的參賽選手和觀眾,需要事先進行周密的准備。
平昌挑戰提醒北京引以為戒
平昌冬奧會也遇到不少挑戰,如諾如病毒、嚴寒天氣、志願者待遇、場館間交通等,這也提醒北京引以為戒。
李熙范說,第一,冬奧會恰巧趕上韓國農歷新年假期,高峰期有超過20萬人前來觀看比賽,而比賽舉辦地一帶的人口只有6000人,所以在交通、住宿等配套方面遇到了困難。因此,如何在賽事期間解決短時間內激增的人員輸送、住宿等需求至關重要;第二,雪上項目室外動輒零下20多攝氏度,平昌的志願者初期也對組委會有很多不滿,因此對確保運動員、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保暖和健康也應有充足預案。
在平昌,北京冬奧組委選派的業務骨幹親自參與各個崗位工作,發現了不少亮點和不足。如在開幕式後,近5萬名觀眾的疏散出現問題,由於附近沒有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只靠組委會提供的擺渡車,導致大量人群在寒風中等待兩三個小時。專家認為,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在「鳥巢」舉行,屆時應利用好全市公交系統,協調人員疏散。
中國在雪上項目場館規劃設計、競賽組織管理、賽事技術支撐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缺乏,韓國其實也有這個問題。在平昌高山滑雪中心考察的北京冬奧組委新聞宣傳部副部長徐濟成介紹說,平昌把索契冬奧會的150人賽道團隊整體引進來挑大樑,同時組委會配了130個韓國人來混合編隊,國際團隊走了之後,這130個韓國人就成為高水平的專家。這個方式對北京來說也有一定借鑒作用。
在冰雪項目普及方面,韓國本地觀眾對冬奧會傳統熱門項目如冬季兩項、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項目興趣不大,北京冬奧會也面臨同樣問題。專家認為,如何在四年時間里引進冰雪比賽,尤其是雪上項目賽事,幫助民眾補足冰雪項目「應知應會」,對於營造良好的冬奧會氛圍也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