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味的香腸是怎麼做出來的
一、配方 瘦豬肉90公斤、白砂糖5公斤、肥豬肉10公斤、精鹽3公斤、味精200克、白酒750克、鮮薑末(或大蒜泥)150克。
二、製法
l、切丁:將瘦肉先順絲切成肉片,再切成肉條,最後切成0。5厘米的小方丁。
2、漂流:瘦肉丁用1%濃度鹽水浸泡,定時攪拌、促使血水加速溶出,減少成品氧化而色澤變深。2小時後除去污鹽水,再用鹽水浸泡6-8小時,最後沖洗干凈,濾干。肥肉丁用開水燙洗後立即用涼水洗凈擦乾。
3、腌漬:洗凈的肥、瘦肉丁混合,接比例配入調料拌勻,腌漬8小時左右。每隔2小時上下翻動一次使調味均勻,腌漬時防高溫、防日光照灑、防蠅蟲及灰塵污染。
4。皮腸:鹽、干腸衣先用溫水浸泡15分鍾左右,軟化後內外沖洗一遍,另用清水浸泡備用,泡發時水溫不可過高,以免影響腸衣強度。將腸衣從一端開始套在漏鬥口(或皮腸機管口)上,套到末端時,放凈空氣,結紮好,然後將肉丁灌入,邊灌填肉丁邊從口上放出腸衣,待充填滿整根腸衣後紮好埠,最後按15厘米左右長度翅結,分成小段。
5。晾乾:灌紮好香腸掛在通風處使其風干約半月,用手指捏試以不明顯變形為度。不能曝曬,否則肥肉要定油變味,瘦肉色加深。
6。保藏:保持清潔不沾染灰塵,用食品袋罩好,不扎袋口朝下倒掛,既防塵又透氣不會長霉。食時先蒸熟放涼後切片,味道鮮美。
⑵ 韓國香腸包裝上的手勢引熱議,對此你怎麼看
引言:韓國的某個品牌的香腸在網上包活包活的原因是因為這個香腸的包裝上面有一個手是被韓國的男子集體反對認為這是在。其實侮辱他們。這件事情也引起了韓國大部分網友的關注,連中國的很多網友也同樣在關注這件事情。
在小編看來這件事情也完全沒有必要上升到這種高度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也沒有必要去對號入座,認為別人是在嘲諷什麼。這可能也是因為韓國的男性普遍不自信吧,如果是中國的話,這種廣告圖片根本就不會引起大家的注意。
⑶ 香腸臘肉是怎樣做出來的
我家年年都會自己做香腸,其實嚴格來說,不是紅腸那種香腸,也不是火腿腸的那中,算是香腸中風干腸的范疇。
操作方法真是不能更簡單。
一整根灌完之後 ,找一個地方,扯一段繩,相當於晾衣架一樣的存在。
把腸放在上面風干。
晾個3、4天就可以了。
留下幾根用蒸鍋,蒸上20分鍾左右,就可以吃了。
剩下的放在冰箱里,想吃的時候,同上,蒸一下就可以了,是不是很簡單便捷?
⑷ 韓國人吃香腸嗎韓國超市有賣香腸的嗎在韓國中國的哪些食物比較暢銷
韓國也有香腸,但是在韓國韓氏烤腸居多。韓國人喜歡的中國食物有川菜
說到川菜,因為韓國人比較喜歡吃辣的食品,所以比較喜歡川菜,推而廣之是與辣沾邊的湘菜、滇菜、貴州菜。而這其中最喜歡的是「宮爆雞丁」。所以如果請韓國人吃飯,必點「宮爆雞丁」,另外川菜里的「夫妻肺片」、水煮魚等都是韓國人喜歡吃的菜點。在小吃當中,麻辣燙算是川菜吧,韓國人也不考慮糟糕的環境,與中國人一樣站在大街上大口吃著麻辣燙。重慶火鍋也是韓國人的最愛。另外滇菜的米線、米粉,也許是大米做的「面條」,也很受韓國人的喜歡。
2、京菜
京菜應該算是魯菜的分支,也許是肉多的原因吧,韓國人比較喜歡吃「京醬肉絲」、「烤鴨」,在韓國人也是中國名菜。所以在請韓國吃飯時,不一定點高檔菜,點點便宜實惠的「京醬肉絲」,效果可能會更好。
3、新疆菜
羊肉串算是新疆菜吧!也許韓國人遠離草原,少吃羊肉吧,所以當來中國吃到羊肉串時,正如八十年代羊肉串從新疆進入內地以後風靡中國的情況一樣,也很快在韓國人當中風靡起來,一般韓國人回國前必吃羊肉串,因為在韓國吃不到羊肉串。
這里特別註明一點是,韓國人最不喜歡吃香菜,不習慣那個味道,所以千萬不要點有香菜的菜,否則白花錢。另外一點韓國人對有異味的食品也不喜歡,如臭豆腐,芥沫、納豆等。
⑸ 香腸加工技術是什麼
香腸加工技術是原料肉的選擇→切塊→腌制→絞肉/斬拌→拌餡→填充/結扎→發酵→煙熏→蒸煮→乾燥。
原料肉一般以豬肉、牛肉、犢牛肉為主。綿羊肉因其肉質較硬,有獨特的膻味,價格較貴,所以作為加工原料受限制。兔肉和雞肉應用的比較也較小。選擇經獸醫衛生檢驗合格的肉為原料。選擇腿肉和臀肉為最好,因為這些部位的肌肉組織多、結締組織少,肥肉一般選用背部的皮下脂肪。
香腸做法
腌制就是用食鹽和硝酸鹽等混合對肉進行加工處理的一種方法。目的是通過提高產品的滲透壓,減少水分活性,達到抑制微生物繁殖、提高肉的保水性、改善肉的風味的目的。肉的腌制方法可分為濕腌法、干腌法、干濕混腌法和快速腌製法四種。
干腌法和濕腌法前面已經學習過。所謂干腌法,就是將腌制劑擦在肉的表面,然後層堆在腌制架上或層裝在腌制容器內,依靠肉外滲汁液將其溶解,形成高濃度食鹽溶液。此種腌製法設備簡單、易操作,小規模工廠多採用此法。
所謂濕腌法,就是將腌制材料在沸水中溶解,冷卻後倒入陶瓷缸中,腌制液的量要沒過肉的表面,通常為肉重量的50%~60%。
腌漬溫度一般為3~5℃,因pH值、肉塊大小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腌制完成時間有所不同,如1㎏的肉塊大約需5~7d。濕腌法腌制時,腌制劑滲入肌肉組織內較均勻,但其製品的色澤和風味不及干腌製品,蛋白質流失大。
⑹ 香腸是怎麼做的,在家裡可以做嗎
香腸在日常飲食上十分受到大眾的喜愛,香腸的味道不僅醇香可口,而且營養價值豐富,具有別具一格的風味,不僅可以烹飪食用也可以搭配其他蔬菜食用,味道非常好,而買來的香腸當中含有一定的添加劑,對身體不好,可以在家自製香腸,可以將豬肉餡放入腸衣當中,加入一些佐料後晾乾即可。
家裡自製香腸的配方是什麼?
自製香腸的方法
材料:豬肉15磅、白酒1杯、白糖1/2杯、鹽1/4杯、調味料適量、腸衣適量。
做法:豬肉切成細長條。肥肉可以適當切的更短更碎一些。現成的腸衣用清水沖洗一下。豬肉用調味料拌勻。還加了姜粉、蒜粉、黑胡椒、五香粉,部分的豬肉還加了一點辣椒粉。選一個粗細合適的漏斗,把腸衣套在漏鬥上面,低端打結。把豬肉通過漏斗塞進腸衣,每隔一段用線扎緊。香腸灌好之後在陰涼乾燥處晾至少一個星期,到腸衣和肉都干透。
1、自製香腸的最佳時間
腌制香腸最好是在10度的天氣,因為天氣太熱並不適宜腌制香腸,反而會使肉都臭掉!而立冬一過,表示冬天剛剛到來,但氣溫仍沒達到做香腸的要求。到了小雪節氣時,才是臘肉製作的最佳時間。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過後溫度急劇下降,天氣變得乾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間。
2、香腸怎麼吃最安全
把香腸洗凈,用水煮一下再炒或煎。研究發現,只要把香腸在60℃熱水中煮30秒,就能把其中亞硝酸鹽含量減少1/3。同時,將香腸先用水煮,還能盡量降低其中的鹽分和脂肪,使其更符合健康膳食的要求。另外,用水煮後再炒或烤的香腸,口感更嫩,不易變柴。這樣還能縮短後期加工的時間,是節省能源的好辦法。一定要用冷水下鍋煮。這樣才能讓水分緩慢地滲入肉的組織中,讓本來干癟的香腸變得更加滋潤。如果用沸水下鍋煮,肉的表面蛋白質會受熱急劇收縮,影響水分的滲入,同時亞硝酸鹽也難以充分滲出。
臘腸如何晾曬才合適
1、將灌好的香腸扎分成一段一段的,掛在通用的地方涼曬,不然曬不及時干容易壞。
2、分好段的香腸做進一步處理,這是很關鍵的一步,即用竹簽或小針在上面間隔著紮上一些小孔,一來容易晾曬,二來可控去淌出來的油脂。
3、臘腸宜風乾和陰干。一般建議晾曬陰面的,且通風比較好的陽台地方。隔兩天翻個面,以便風乾的均勻。一般晾一星期左右即可。注意,不要曬得太干,否則口感就差了。
4、屋子裡風干也是可以的,但屋子裡通風條件不是太好,所以風乾的時間會長一些。而且,屋子裡的溫度也高些,可能在沒有風干前就會有變質的
⑺ 香腸怎麼灌的
用灌腸儀器,常見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豬前腿肉10斤、腸衣1-2包 、東北味料1-2包、麻辣料1-2包、高度白酒一瓶。
1、豬肉去皮,切成大片或是長條塊。
⑻ 香腸製造過程
香腸:
摩梭語伸布。把豬小腸洗凈後獎配好佐料的小塊鮮瘦肉從豬肚子中擠壓進小腸內,圈成8字形晾乾。摩梭人加工的香腸,其味道有獨特的鮮美和舉家旅行攜帶方便之優點。
優質香腸製作法
優質香腸色澤紅艷,間有白色夾花,滋味咸口帶甜,細品時芳香濃郁。
一、配方 瘦豬肉90公斤、白砂糖5公斤、肥豬肉10公斤、精鹽3公斤、味精200克、白酒750克、鮮薑末(或大蒜泥)150克。
二、製法 l、切丁:將瘦肉先順絲切成肉片,再切成肉條,最後切成0.5厘米的小方丁。2、漂流:瘦肉丁用1%濃度鹽水浸泡,定時攪拌、促使血水加速溶出,減少成品氧化而色澤變深。2小時後除去污鹽水,再用鹽水浸泡6-8小時,最後沖洗干凈,濾干。肥肉丁用開水燙洗後立即用涼水洗凈擦乾。3、腌漬:洗凈的肥、瘦肉丁混合,接比例配入調料拌勻,腌漬8小時左右。每隔2小時上下翻動一次使調味均勻,腌漬時防高溫、防日光照灑、防蠅蟲及灰塵污染。4.皮腸:鹽、干腸衣先用溫水浸泡15分鍾左右,軟化後內外沖洗一遍,另用清水浸泡備用,泡發時水溫不可過高,以免影響腸衣強度。將腸衣從一端開始套在漏鬥口(或皮腸機管口)上,套到末端時,放凈空氣,結紮好,然後將肉丁灌入,邊灌填肉丁邊從口上放出腸衣,待充填滿整根腸衣後紮好埠,最後按15厘米左右長度翅結,分成小段。5.晾乾:灌紮好香腸掛在通風處使其風干約半月,用手指捏試以不明顯變形為度。不能曝曬,否則肥肉要定油變味,瘦肉色加深。6.保藏:保持清潔不沾染灰塵,用食品袋罩好,不扎袋口朝下倒掛,既防塵又透氣不會長霉。食時先蒸熟放涼後切片,味道鮮美。
四川麻辣香腸
豬肉:五公斤、洗凈切成大拇指大小、備用。
豬小腸(就是粉腸):反一面用鹽洗凈、最後用少許醋洗一遍(除腥)在反過來備用。
作料:辣椒面、花椒面自己喜好(多少)、鹽多放點(防止香腸壞掉)白酒四兩、白糖少許、味精少許。
材料:棉繩、鐵絲圈(腸口大小)針。
製做:把作料全部放到肉上面,戴上手套,使勁的拌均勻,腌十五分鍾,再用手攪拌一下就可以裝灌了、把腸子的一頭用棉繩紮好,把鐵絲圈放在另一頭,裝灌完成用針在腸子上面扎(放氣),最後把裝灌好的香腸用繩子紮成自己喜歡的長短,在掛起來,放在有風的地方吹五六天就可以吃了,呵呵好香。
蒜香孜然香腸
1)准備材料,瘦肉餡兒一碗,蒜幾瓣,黑胡椒粉適量,孜然粉2小匙左右,鹽適量。
2)蒜切成碎末,然後,和其他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一個大碗里,孜然粉可以稍微多放一些。
3)把所有的材料攪和勻,然後,蓋好,放在冰箱里腌半個多小時,入味。
4)把調好的肉餡兒,搓成大小相等的小條(嗯,大小呢,比小手指稍微短點兒粗點兒)。為了順便吃些胡蘿卜,我把胡蘿卜去皮,切粗條,裹在肉餡兒里了,實在不喜歡的話,可以省略胡蘿卜。
5)煎鍋用中高火燒熱,把搓好的肉餡兒一個一個擺放進去,保持用中高火力,不要太大的火力。
6)一面煎1-2分鍾之後,翻面再煎1-2分鍾,關火出鍋。(注意:1)關於肉餡兒,我用的是火雞肉餡兒,也可以用瘦的豬肉餡兒,不建議用肥的肉餡兒,呵呵,咱們還是少吃肥肉吧.2)不喜歡看到蒜末的話,建議搗成蒜泥,拌進肉末里更好,我實在是偷懶,就只是切碎了.3)胡蘿卜也可以用其他的蔬菜條來代替,比如,芹菜條,菠菜梗之類的都可以。當然,不用任何蔬菜會更像香腸一些啦,我這樣做,只是想「見縫插針」地加點胡蘿卜.4)關於火力,不要太大了,容易外面煎糊了裡面還不熟。但是也不要煎的時間太久,煎得太久,肉餡兒里的汁水都煎出來了,乾乾的,口感就不好了。這個時間,要根據自己做的大小來適當調整一下,反正,剛一熟了就出鍋,就對啦.
如皋香腸
每根長約7寸,原料凈重9兩,曬干後約6兩左右。它的作法是:將*的前夾心和後腿部分精肉及足膘肥肉切成小方塊,放在木盆或瓦盆里,加盥、硝水拌和。拌好後,靜置30分鍾。這樣盥和硝水就慢慢地浸入肉里,然後再加糖、醬油、酒拌和,要拌得勻透。拌好後,將肉灌進大腸衣內,一面用針在腸上戳眼放出裡面的空氣,一面用手擠抹,並用花線將兩頭扎牢。這樣做,肉塊擠得緊,質量好。灌進肉的腸,掛在曬架上吹曬。一般約曬5個晴天(夏天只需二天),然後取下入倉涼掛。倉庫內必須通風透氣,好使曬後的腸子退去余熱,慢慢干透。涼掛一個月後就成成品了。
過去如皋香腸的配料是:每百斤鮮*肉(精肉70%,肥肉30%)配用食鹽70兩,白砂糖30兩,醬油20兩,大麴酒10兩,硝水10兩。為了保持和發揚民族遺產,使其更加美味可口,當地的香腸工廠改進了配料。現在每百斤肉多加糖20兩,醬油10兩,少加鹽6兩,酒4兩,香腸有僅更好吃,而且色澤也理加鮮艷了,外形美觀。
遠鴻睢寧香腸
睢寧香腸是聞名蘇、魯、豫、皖、冀的歷史名菜。本品選用豬後腿精肉,佐以數十種名貴天然植物香料,傳統工藝精心製作。特點:農家風味,臘香襲人,醇香適口,回味久長。是酒席、宴會之首選葷盤,是居家、旅遊、饋贈親友之佳品。本品真空包裝,二次滅菌,開袋即食。
波羅羅卡香腸
傳說中馬可波羅在元大都食用的香腸的名稱,在書中以「外酥內嫩,巧奪天工,猶如天仙製造的一樣」。具體原料未知,但相傳是人肉所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