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朝鮮舞有哪些特點
朝鮮舞基本上是仙鶴式的步調和楊柳式的身條。朝鮮族民間舞蹈的呼吸的運用最具有典型意義,氣息的運用是朝鮮族舞蹈中的一大特點,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的動律與風韻,內在美與舞姿美的融合,都是通過特有的節奏形式由於呼吸方法協調一致,以達到藝術升華的結果。 朝鮮族舞的體態動律特點: 基本體態:吸腹、收臀、含胸、垂肩。 基本腳型:綳腳背、勾腳趾。 基本手型:食指、中指自然伸直,無名指、小指自然微屈,大拇指接近中指。男為自然手型。 朝鮮舞是有特點、十分細膩的,體態和手、腳型的特點皆貫穿在動律中,形成獨特的舞姿風格,它以氣息的運用帶動膝部的屈伸和步法,並貫注全身,有明顯的連續性。朝鮮舞動律應概括為垂直的屈伸動律和平移的屈伸動律兩種,運動線多為上拋弧線和涌浪式的下弧線。此兩種基本動律皆要求膝部和腕部的控制力,即:動中有線,靜時線不斷。 朝鮮舞基礎步法類動作: * 屈伸動律和以此緊密相連的氣息(屈時吐氣,伸時吸氣) * 每個步法邁步之前,都有一腿彎曲,另一腿抬起的動勢特點 * 腳抬起到落地都有從腳跟,腳心,腳掌或腳掌經過腳心到全腳一節一節的腳腕控制力的存在。朝鮮舞
Ⅱ 韓國舞與朝鮮舞的區別
朝鮮和韓國曾經是一個國家,由於美國和俄羅斯的制定的「三八」現才分開的。朝鮮舞和韓國舞的根源相同,差別並不大。由於經濟發展的原因,朝鮮可能受外來的影響因素小些,舞蹈比較傳統。
Ⅲ 中國朝鮮族和韓國朝鮮族的傳統民族舞蹈之間的異同
韓國舞蹈比較時尚,延邊舞蹈比較傳統。和一個國家的發展有著很大的關系
Ⅳ 北朝鮮舞蹈和南朝鮮舞蹈的具體區別是什麼
朝鮮族民間舞蹈——朝鮮民族先民中,不論是活動在中國東北地區傳說中壇君時代的古朝鮮,還是貊貌、扶余、高句麗以及朝鮮半島上的三韓,都是愛好與擅長歌舞的古老民族。據史料記載:古朝鮮「有婉轉悅耳的音樂、歌謠,有輕快多姿的舞蹈」。扶余有「臘月祭天」的風習,屆時「大會連日,飲食歌舞,名曰『迎鼓』」,平時也是「行人無晝夜、好歌吟,音聲不絕」,高句麗則有「暮夜輒男女群聚為倡樂」的習俗。朝鮮民族悠久的樂舞傳統中,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內涵,因此,不論是唐、宋兩代還是以後的文化輸入,他們都能在廣泛吸收外來的樂舞形式中,保持本民族的文化傳統並使之不斷發展。又由於宮廷的「樂舞」與民間的「鄉樂」互為影響,相應提高增強了民間舞蹈的民族色彩,而且擅長歌舞的古老風習至今盛行不衰。 朝鮮民族是勤奮團結、勇於抗暴的民族,歷史上曾多次遭受外來侵略,抗暴斗爭層出不窮。公元1910年日本吞並朝鮮後,大、小規模的人民起義和暴動此起彼伏。長期的反入侵斗爭與抗暴斗爭,使朝鮮民族的民族性更為沉著堅忍,從而增強民間舞蹈的力度並融入柔韌的特色。女性舞蹈更以柔美見長,而且優美中蘊藏著剛勁的力量。這是由於朝鮮族婦女和男子一樣參加繁重的勞動,又與父兄們一起參加抗暴斗爭而形成的。至今,朝鮮半島南方全羅南道沿海村落還盛行一種民間集體舞蹈。紀念「壬辰之役」時婦女配合作戰抗擊侵略豐臣秀吉的英勇事跡,現在演變成為朝鮮南方中秋之夜的民俗歌舞活動。 鶴的心態在民間舞蹈中的體現——朝鮮族民間舞蹈的動律,是朝鮮民族內在美與舞姿美的融合,是通過特有的節奏形式與呼吸方法協調、升華的結果,展示出他們崇鶴的心態與風韻。朝鮮族民間舞蹈中,模擬鶴自然形態的物質因素有「鶴步」「鶴飛翔」等舞蹈形象。高蹺這種民間舞蹈看起來似乎與鶴、與朝鮮民間舞蹈無關,但在《高句麗文化》一書中,八清里古墳與水山裡古墳曲藝人物壁畫上有踩高蹺表演雜技的畫像,為古代朝鮮族鶴圖騰崇拜有關的物質直觀模擬。而舞蹈中有鶴的神態、鶴的意境、鶴的舞姿,典雅、飄逸、滿灑的風韻,則是仙鶴心態、觀念和心理的藝術升華。可見當時鶴對朝鮮民族文化與精神生活的影響。鶴與朝鮮族民間舞蹈的如此密切,究其源與朝鮮先民鳥圖騰崇拜有關,與遠古流傳的巫俗活動有關,又和儒家的清高、道家的神仙思想分不開,這些因素交織、融合在一起,遂形成特有崇鶴的審美情趣,並在民間舞蹈中展示出來。 朝鮮族民間舞蹈中有各種不同的節奏類型,細膩又具有跳躍感的12/8拍是主要的節拍型之一。人們還把不同節拍形成的節奏型稱作「長短」,如「古格里長短」「他令長短」等。長短一詞,是朝鮮語中形容樂舞的特有名詞,包括有:節奏、節拍、速度、風格等含義。每種「長短」都有特定的鼓點與敲擊方法,都有與它相應的特定舞蹈動作。而且舞者呼吸與「長短」相吻合中、與樂手默契交流,隨著「長短」流暢地進行,其表演才能充分體現出朝鮮族民間舞蹈的風格韻味。朝鮮族民間舞蹈富有藝術性,舞姿優美,技藝精湛,深受人們稱贊。 農樂舞:最有農耕生活特徵的傳統民間舞蹈,是古代農業豐收後,人們聚集飲酒、歌舞娛樂的遺風。每當夏收農忙時,農民自行組合,清晨同去大田勞作,黃昏返回村莊,在勞動的路上,邊行進邊歌舞,通過歌舞消除疲勞、慰藉辛勤、加強團結以及號召人們熱愛農耕生活。其中「象帽舞」最有特色,舞者戴特製的頭盔,上有可以旋繞的長纓,舞時擺動頭部使長纓在頭頂、身側旋繞飛舞。手中擊打小鼓,以喜鵲步跳躍前進,如騰空遙射,如沖鋒向前,頭上的長纓不斷旋繞,充分表現出朝鮮族勞動人民的樂觀精神。此舞是隨著朝鮮移民傳入東北地區,又發展為中國朝鮮族喜慶中的表演性舞蹈。其中「舞童舞」由兒童在大人肩上表演,也戴著象帽讓飄帶在空中旋繞飛舞。遼寧本溪的朝鮮族農樂舞叫「乞粒舞」,富有農村生活氣息。農樂舞的雛形聯想到漢族的「系鼓互歌」,「舞童舞」聯想到花鼓燈的「上肩」,都是農耕文化型古代樂舞在民間舞蹈中的遺存。 杖鼓舞:俗稱「長鼓舞」。多為女性表演的單人舞蹈,也有男子表演。表演者身挎杖鼓,右手持竹鍵敲打高音部鼓面,左手用掌拍低音部鼓面。高低音色的鼓聲,花樣繁多的鼓點相映成輝,很有特色。表演高潮時常作連續性的行進旋轉。 扇舞:以摺扇為道具表演的舞蹈形式。起源於古代朝鮮巫俗活動,原是巫女持繪有「三佛」神像的扇子作法器跳神表演。後來民間藝人把扇面改繪為花卉,又加強舞蹈的動作與造型,逐漸成為獨立的舞蹈形式,並由單扇發展為雙扇。 圓鼓舞:肩挎圓鼓置於胸前敲擊表演的舞蹈形式。圓鼓原是古代的樂器,後發展為擊打表演的圓鼓舞。男女皆可表演,女性用鼓較小,多為單人表演,舞姿優美,在技巧上發揮個人之長。男子多為群舞,動作開拓有力、富有戰斗性。 假面舞:帶面具表演的男性舞蹈。據說從中國南部傳入,曾為宮廷表演節目。民間流行的假面舞多把唱誦、對話、舞蹈融為一體,分場次表演一些風趣幽默的諷刺故事。 劍舞:是持可轉動的短劍進行表演的女性舞蹈。短劍連結於特製木柄,劍身可自由轉動,表演者甩動並使之隨腕旋轉,發出鏗鏘音響,與優美舞姿相輔相成造成特有的氣氛。原為男子表演,後發展成為典雅又具有韌性的女性舞蹈形式。 拍打舞:亦稱「手拍舞」,男子表演的自娛性舞蹈。舞者用手掌互擊,或用手掌、肘部擊打肩、胸、兩肋、大腿等部位表演。此舞據說源於漁業豐收時漁民們在船上赤膊、歡快地拍打身體以抒發喜悅的心情。下層士兵中曾盛行此舞。 即興舞:表演者合著音樂節奏即興跳舞的形式,稱為「瑪克村」。無一定程式,不論男女老幼都可參加。在喜慶節日、群眾聚集的場合,只要鼓聲一響,人們就自由進場跳舞,即興發揮,充分顯示自己所擅長的舞蹈技藝。
滿意請採納
Ⅳ 韓國民族舞和朝鮮民族舞一樣嗎
算是的,因為都是一個民族的文化,
但是朝鮮的舞蹈和韓國的扇子舞略有區別,
比如在
①舞蹈服裝(朝鮮扇子舞是輕盈的朝鮮服,韓國扇子舞的服裝是宮廷化的圓衫韓服),
②舞蹈配樂(朝鮮扇子舞用陽山道或諾多爾江邊,韓國則用的是倡夫打令),
③舞蹈動作(朝鮮扇子舞突出舞蹈動作,韓國扇子舞是一人手持兩扇,配合群舞擺出不同陣型)
等方面都有差異。
Ⅵ 韓國民俗舞蹈和其他國家的差異(韓文)
1,韓國民俗舞是朝鮮舞 中國民俗舞有56種民族舞蹈
區別是:各國的民俗舞都是根據自己當地的風俗創造的
2,韓國民俗舞蹈種類少,節拍較慢,跳起乏味
中國民間舞蹈種類多,各有各得韻味,很了不起~
3,韓國人太自戀
其他國家不太自戀
中國人不自戀,很謙虛, 哇哈哈~
Ⅶ 街舞與韓舞的區別
1、發源地不同
街舞起源於美國,基於不同的街頭文化或音樂風格而產生的多個不同種類的舞蹈的統稱,最早的街舞舞種為Locking,起源於20世紀六十年代;韓舞起源於韓國。
2、動作不同
街舞動作是由各種走、跑、跳組合而成,並通過頭、頸、肩、上肢、軀乾等關節的屈伸、轉動、繞環、擺振、波浪形扭動等連貫組合而成的,動作幅度大,容易受傷;
韓舞基本動作就是頭肩胸跨、身體控制以及律動,比較簡單,適合沒有基本功的初學者。
3、舞蹈服裝不同
街舞:籃球服,大的T恤、拖地的多兜褲、寬大的牛仔褲、棒球帽、緊身背心、運動鞋;
韓舞:一般是穿短裙以及短褲和T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街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街舞
Ⅷ 朝鮮舞和朝鮮族舞一樣嗎
一樣的 朝鮮舞的傳統舞和朝鮮族舞是一樣的 但是單獨的朝鮮舞不但包括傳統舞還有一部分符合朝鮮國情的舞蹈統稱為朝鮮舞 現在國內舞蹈界稱的朝鮮舞指的就是單純的傳統舞 也就是朝鮮族舞
Ⅸ 爵士舞和韓舞區別
1、形成不同
朝鮮半島的韓民族(朝鮮民族)是從事水田種植的古老民族,韓舞是在三韓及朝鮮半島的傳統農業文化基礎上形成的。1948年大韓民國建國之後,經過六十餘年的發展,形成與北朝鮮、中國朝鮮族不一樣的舞蹈流派。
爵士舞,即美國現代舞,是一種急促又富動感的節奏型舞蹈,是屬於一種外放性的舞蹈,不像古典芭蕾舞或現代舞所表現的一種內斂性的舞蹈。爵士舞蹈最初是非洲舞蹈的延伸,經被販賣作為奴隸的黑人群體帶到美國本土,而在美國逐漸演進形成本土化、大眾化的舞蹈。
2、特點不同
韓舞特點是古典與現代並存,北朝鮮和中國沒有的宮廷舞、古典舞在韓舞中都有保留。 主要形式有宮廷舞、農樂舞、古典舞、祭祀舞四種(有時候中國民族民間舞中的鮮族舞和北朝鮮舞蹈也被翻譯為「韓舞」)
爵士舞主要是追求愉快、活潑、有生氣的一種舞蹈。它的特徵是可自由自在的跳,不必像傳統式的古典芭蕾必須局限於一種形式與遵守固有的姿態。
3、風格不同
韓舞優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裊娜,如仙鶴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剛勁跌岩,活潑瀟灑,反映了明朗激昂與細膩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爵士舞是一種急促又富動感的節奏型舞蹈,是屬於一種外放性的舞蹈,不像古典芭蕾舞或現代舞所表現的一種內斂性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