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韓國傳統樂器的介紹
韓國有大量的樂器,其中有一部分是由古代中國流傳過去並經演化而來,如唐笛、奚琴、伽耶琴等,現在一共有60種不同的樂器保存在國立國樂院。其中十五種已經不再使用,這或者是因為音樂的風尚發生了變化,或者是因為同宮廷有關的儀式不復存在。其餘45種樂器現在都在演奏,雖然演奏的頻繁程度不同。
⑵ 韓國有哪些傳統樂器
韓國傳統樂器韓國有大量的樂器,其中有一部分是由古代中國流傳過去並經演化而來,如唐笛、奚琴、伽耶琴等,現在一共有60種不同的樂器保存在國立國樂院。其中十五種已經不再使用,這或者是因為音樂的風尚發生了變化,或者是因為同宮廷有關的儀式不復存在。其餘45種樂器現在都在演奏,雖然演奏的頻繁程度不同。
以下是14種弦樂器、17種氣嗚樂器、13種體嗚樂器和16種膜樂器中用得最多的樂器的簡單介紹。
玄鶴琴
玄鶴琴同歐洲齊特琴相似,有六根用絲捻成的弦。第二、三、四根弦綳在16個固定的音品子上,用圓形琴軸定音,其他弦則綳在活動琴馬上,並通過向左邊式右邊移動琴馬定音。握在右手食指和中指之間的竹棍撥動琴弦,左手則按著琴弦,以產生微音。
伽耶琴
伽耶琴與中國琴和日本琴同屬一類,是又一種韓國齊特琴。伽耶琴有12根絲弦由12個活動琴馬支撐著。右食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撥動琴弦,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則被活動琴馬左邊的弦。音質清細。有一種又小又狹的伽 琴叫做「散調伽耶琴」,是仿照原來的伽耶琴(叫做「法琴」)製造的,這種琴用以迅速彈撥演奏民樂和散調音樂。
牙箏
牙箏是一種用琴弓的七弦齊特琴。琴弓用連翹木製成,弓弦上面擦松香,拉弓的時候發出的琴聲洪亮而圓潤。這種樂器主要用於宮廷管弦樂隊,以加強低音樂器的氣勢。
奚琴
這種二弦琴沒有指板,演奏者把琴放在左膝上,用琴弓垂直地演奏。音色帶有鼻音,聲音非常尖。這種樂器一向見於韓國宮廷和民間音樂演奏中。
大令
大令是韓國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橫笛。這種橫笛有一個吹孔、一個貼有一層薄膜的孔、六個指孔和下端的五個非指孔,一共有13個孔。薄膜的震動使這種樂器有一種優美的、富於表現力的音色。在韓國的任何音樂演奏會上都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樂器。
唐笛
唐笛是最小的橫笛,同西方的短笛相似。音色純凈,在高音區尤其如此。這種樂器只同大令一道演奏。
笛子
笛子是一種園柱形雙簧管,有一個又長又闊的雙簧片和八個指孔,其中包括後拇指孔。這是重要的樂器。這種樂器一向演奏韓國宮廷音樂或民樂合奏中的主要旋律。這種樂器的聲音響亮,在音色和音質方面富於特色。
太平簫
太平簫是一種園錐形木製雙簧管,有八個指孔、一個金屬吹口和一個杯形金屬鍾。這種樂器發出響亮而尖厲的聲音,被用於農民的樂隊音樂、傳統的軍樂隊音樂和一些民樂。
螺角
這種海螺殼小號只發出一種深沉的聲音,這種樂器完全是為了在列隊進軍樂中同一種叫做「喇叭」的長小號交替使用。
喇叭
喇叭是韓國唯一的金屬小號。這種樂器沒有指孔,只是用來發出一種持續的聲音。現在這種樂器完全用於列隊行進的軍樂,同海螺殼小號交替使用,發出只有一個音的嗡嗡聲。
短簫
短簫是一種有凹口的竹製直握小簫,有五個指孔,一個指孔在後面。音色極其純細,因此這種樂器成了人們非常喜愛的獨奏樂器。
拍
拍是一種鍾錘形樂器,象一把折疊的扇子。這種樂器由六塊木板組成,上端由一根鹿皮細繩鬆散地系在一起。這些木板在未系住的一端較粗。每當音樂開始的時候拍就拍擊一次;每當音樂結束的時候,拍就迅速拍擊三次。宮廷和儀式管弦樂隊使用這種樂器。
編鍾
編鍾是懸掛在一個裝飾得很精緻的框架上的一套16個能奏出半音的黃銅鍾編擊樂器。鍾的大小和形狀完全一樣,但是鍾壁的厚度不同,因而每個鍾有不同的音高。演奏者坐在樂器後面地上,用小音槌敲鍾。
編磬
編磬是一套16塊「L」形的玉石板。同銅鍾編擊樂器對應的這種樂器自從12世紀以來在宮廷儀式中一直起一種必不可少的作用。玉石板的大小和形狀也完全一樣,但是厚度不同,因而每塊石板的音高不同。最厚的石板發出的聲音的音高最高,最薄的石板發出的聲音的音高最低。
小金
小金是最小的鑼,用木槌敲的這種樂器發出一種促人注意的尖聲。農民樂隊音樂(農樂)和薩滿教音樂用這種樂器。在農民樂隊音樂中,領隊敲這種樂器,為其他樂師定出節奏。
杖鼓
杖鼓即滴漏鼓,是韓國的幾乎所有形式的音樂中最常用的伴奏樂器。左邊的厚皮用手掌敲,發出柔和、低沉的聲音;右邊的薄皮則用竹棒敲,發出響而脆的聲音。為了增高或降低右邊的音高,可以綳緊或放鬆鼓面,辦法是把圍繞著「V」形系帶的中間皮帶向右邊或左邊移動。
座鼓
座鼓是一種懸掛在框架上的中型圓筒鼓。這種樂器的聲音加強了滴漏鼓的聲音。這種樂器主要用於宮廷音樂中,為管樂隊或者整個管弦樂隊伴奏。
⑶ 韓國的風土人情是什麼
韓國是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在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
韓國的美術主要包括繪畫、書法、版畫、工藝、裝飾等,既繼承了民族傳統,又吸收了外國美術的特長。韓國的繪畫分東洋畫和西洋畫,東洋畫類似中國的國畫,用筆、墨、紙、硯表現各種話題。此外還有各類華麗的風俗畫。
與中國、日本一樣,書法在韓國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
韓國人素以喜愛音樂和舞蹈而著稱。
韓國現代音樂大致可分為「民族音樂」和「西洋音樂」兩種。
民族音樂又可分為「雅樂」和「民俗樂」兩種。
雅樂是韓國歷代封建王朝在宮廷舉行祭祀、宴會等各種儀式時由專業樂隊演奏的音樂,通稱「正樂」或「宮廷樂」。
民俗樂中有雜歌、民謠、農樂等。樂器常用玄琴、伽耶琴、杖鼓、笛等。韓國民俗樂的特色之一是配上舞蹈。
韓國舞蹈非常重視舞者肩膀、胳膊的韻律。道具有扇、花冠、鼓。韓國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宮廷舞為中心,多姿多彩。
韓國的戲劇起源於史前時期的宗教儀式,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劇、曲藝、唱劇、話劇等5類。其中假面具又稱「假面舞」,為韓國文化象徵,在韓國傳統戲劇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穿著傳統服飾的王宮衛隊成員在漢城德壽宮外吹奏軍樂,重現李氏王朝時期王宮衛隊換崗儀的盛況.
韓國人民十分喜歡運動,尤其愛好參加民間游戲。主要民間游戲有盪鞦韆、踩蹺蹺板、放風箏、踏地神等。韓國的民間體育活動種類頗多,主要有圍棋、象棋、擲棋、摔跤、跆拳道、滑雪等。
韓食以泡菜文化為特色,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泡菜。韓國傳統名菜燒肉、泡菜、冷麵已經成了世界名菜。
薩滿教
薩滿教是韓國國內流傳至今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種宗教,源自中國東北地區的古老民族。
該教起源於原始社會人們對自然和鬼神的崇拜,朝鮮半島的土著民族本來從新石器時代就普遍信奉泛靈論,認為山川、天體、岩石、樹木等自然界萬物皆有靈魂,而且他們認為人類也有靈魂,並且永不消亡。
他們相信善良的神靈會給予人帶來吉祥,而邪惡的神靈則會帶來惡運。
時至今日,薩滿教仍是韓國人的重要宗教之一,部分人仍保留著薩滿教的信仰。而對現代人來說,薩滿教儀式中富有表現力的驅妖降魔的內容,則成了音樂、舞蹈、戲劇等現代藝術中一個多姿多彩的組成部分。
佛教
佛教是公元4世紀由中國傳入朝鮮半島的。佛教作為韓國歷史悠入的宗教教派,一直對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著巨大的影響。現在韓國佛教共有26個宗派,9,200多座寺廟和1,100多萬名信徒,是信徒最多的宗教。
佛教
佛教是公元4世紀由中國傳入朝鮮半島的。佛教作為韓國歷史悠入的宗教教派,一直對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著巨大的影響。現在韓國佛教共有26個宗派,9,200多座寺廟和1,100多萬名信徒,是信徒最多的宗教。
儒教
儒教是公元前6世紀孔子創立的倫理和宗教信仰。儒教的基本倫理思想為仁、義、禮、智,是用於齊家治國的一種倫理體系。
公元初期儒教傳入朝鮮半島。千百年來,儒教的倫理道德思想和生活哲學一直影響著韓國。時至今日,儒教思想已經滲透、紮根於韓國社會之中,這尤其體現在教育、禮儀等方面。同時,它在韓國的經濟發展、社會現代化進程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日常禮俗
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老,長者進屋時大家都要起立,問他們高壽。
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
早晨起床和飯後都要向父母問安;
父母外出回來,子女都要迎他人才能吃。
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接、吃飯時應先為老人或長輩盛飯上菜,老人動筷後,其他人才能吃。
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計其先行, 以示敬意。
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左手,並只限於點一次頭。鞠躬禮節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
和韓國官員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一下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在社會集體和宴會中,男女分開進行社交活動,甚至在家裡或在餐館里都是如此。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
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後鞠躬致祝辭,最後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
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
你要離去時,主人送你到門口,甚至送到門外,然後說再見 。
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
不宜送外國香煙給韓國友人。
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
在贈送韓國人禮品時應注意,韓國男性多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須刀等。
女性喜歡化妝品、提包、手套、圍巾類物品和廚房裡用的調料。
孩子則喜歡食品。如果送錢,應放在信封內。
若有拜訪必須預先約定。
韓國人很重視交往中的接待,宴請一般在飯店或酒吧舉行,夫人很少在場。
禁忌
政府規定,韓國公民對國旗、國歌、國花必須敬重。不但電台定時播出國歌,而且影劇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國歌,觀眾須起立。
外國人在上述場所如表現過分怠慢,會被認為是對韓國和韓族的不敬。
逢年過節相互見面時,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生氣、吵架。
農歷正月頭三天不能倒垃圾、掃地,更不能殺雞宰豬。
生肖相剋思婚姻,婚期忌單日。
漁民吃魚不許翻面,因忌翻船。
忌到別人家裡剪指甲,否則兩家死後結冤。
吃飯時忌帶帽子,否則終身受窮。
睡覺時忌枕書,否則讀無成。
忌殺正月里生的狗,否則三年內必死無疑。
與年長者同坐時,坐姿要端正。
由於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時,賓主都應席地盤腿而坐。
若是在長輩面前應跪坐在自己的腳底板上,無論是誰,絕對不能把雙腿伸直或叉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或侮辱人。
未徵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級、長輩面前抽煙,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
吃飯時不要隨便發出聲響,更不許交談。
進入家庭住宅或韓式飯店應脫鞋。
照相在韓國受到嚴格限制,軍事設施、機場、水庫、地鐵、國立博物館以及娛樂場所都是禁照對象,在空中和高層建築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⑷ 朝鮮族的傳統樂器有哪些
主要傳統樂器有:洞簫、短簫、篳篥、嗩吶等吹管樂器;奚琴(鄉胡)、四弦奚琴、牙箏等拉弦樂器;玄琴(玄鶴琴)、伽倻琴等彈撥樂器和杖鼓(長鼓)、手鼓、架鼓、大鑼、大金、小金等打擊樂器。其中伽倻琴是歷史最為悠久的傳統樂器之一。
⑸ 韓國國樂有哪些
唐笛、奚琴、伽耶琴、長鼓、等等。
韓國有大量的樂器,現在一共有60種不同的樂器保存在國立國樂院。其中十五種已經不再使用,這或者是因為音樂的風尚發生了變化,或者是因為同宮廷有關的儀式不復存在。其餘45種樂器現在都在演奏,雖然演奏的頻繁程度不同。
伽耶琴
伽耶琴與中國琴和日本琴同屬一類,是又一種韓國齊特琴。伽耶琴有12根絲弦由12個活動琴馬支撐著。右食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撥動琴弦,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則被活動琴馬左邊的弦。音質清細。有一種又小又狹的伽 琴叫做「散調伽耶琴」,是仿照原來的伽耶琴(叫做「法琴」)製造的,這種琴用以迅速彈撥演奏民樂和散調音樂。
牙箏
牙箏是一種用琴弓的七弦齊特琴。琴弓用連翹木製成,弓弦上面擦松香,拉弓的時候發出的琴聲洪亮而圓潤。這種樂器主要用於宮廷管弦樂隊,以加強低音樂器的氣勢。
奚琴
這種二弦琴沒有指板,演奏者把琴放在左膝上,用琴弓垂直地演奏。音色帶有鼻音,聲音非常尖。這種樂器一向見於韓國宮廷和民間音樂演奏中。
大令
大令是韓國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橫笛。這種橫笛有一個吹孔、一個貼有一層薄膜的孔、六個指孔和下端的五個非指孔,一共有13個孔。薄膜的震動使這種樂器有一種優美的、富於表現力的音色。在韓國的任何音樂演奏會上都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樂器。
唐笛
唐笛是最小的橫笛,同西方的短笛相似。音色純凈,在高音區尤其如此。這種樂器只同大令一道演奏。
笛子
笛子是一種園柱形雙簧管,有一個又長又闊的雙簧片和八個指孔,其中包括後拇指孔。這是重要的樂器。這種樂器一向演奏韓國宮廷音樂或民樂合奏中的主要旋律。這種樂器的聲音響亮,在音色和音質方面富於特色。
太平簫
太平簫是一種園錐形木製雙簧管,有八個指孔、一個金屬吹口和一個杯形金屬鍾。這種樂器發出響亮而尖厲的聲音,被用於農民的樂隊音樂、傳統的軍樂隊音樂和一些民樂。
螺角
這種海螺殼小號只發出一種深沉的聲音,這種樂器完全是為了在列隊進軍樂中同一種叫做「喇叭」的長小號交替使用。
喇叭
喇叭是韓國唯一的金屬小號。這種樂器沒有指孔,只是用來發出一種持續的聲音。現在這種樂器完全用於列隊行進的軍樂,同海螺殼小號交替使用,發出只有一個音的嗡嗡聲。
短簫
短簫是一種有凹口的竹製直握小簫,有五個指孔,一個指孔在後面。音色極其純細,因此這種樂器成了人們非常喜愛的獨奏樂器。三面鼓、
⑹ 韓國傳統音樂的主要樂器
用於傳統音樂的樂器多達100多種,按演奏方法的不同分為撥弦彈奏的弦樂樂器、用嘴吹奏的管樂樂器和擊打發聲的打擊樂器三種。·
弦樂器
伽倻琴、玄琴、洋琴(四角形板面玄琴,因自西洋傳入而稱洋琴)、 奚琴、牙箏(7弦箏,弦樂樂器中音域最窄的低音樂器)等
管樂器
大笛、小笛、簫、短簫、太平簫、笙簧、喇叭、螺角、洞簫等。
打擊樂器
拍(也叫拍板,類似快板,但木板的數量為6塊)、編鍾、編磬、腰鼓、鑼、鼓等。
⑺ 韓國的風俗
韓國是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在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韓國的美術主要包括繪畫、書法、版畫、工藝、裝飾等,既繼承了民族傳統,又吸收了外國美術的特長。韓國的繪畫分東洋畫和西洋畫,東洋畫類似中國的國畫,用筆、墨、紙、硯表現各種話題。此外還有各類華麗的風俗畫。與中國、日本一樣,書法在韓國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韓國人素以喜愛音樂和舞蹈而著稱。韓國現代音樂大致可分為「民族音樂」和「西洋音樂」兩種。民族音樂又可分為「雅樂」和「民俗樂」兩種。雅樂是韓國歷代封建王朝在宮廷舉行祭祀、宴會等各種儀式時由專業樂隊演奏的音樂,通稱「正樂」或「宮廷樂」。民俗樂中有雜歌、民謠、農樂等。樂器常用玄琴、伽耶琴、杖鼓、笛等。韓國民俗樂的特色之一是配上舞蹈。韓國舞蹈非常重視舞者肩膀、胳膊的韻律。道具有扇、花冠、鼓。韓國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宮廷舞為中心,多姿多彩。韓國的戲劇起源於史前時期的宗教儀式,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劇、曲藝、唱劇、話劇等5類。其中假面具又稱「假面舞」,為韓國文化象徵,在韓國傳統戲劇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韓國人民十分喜歡運動,尤其愛好參加民間游戲。主要民間游戲有盪鞦韆、踩蹺蹺板、放風箏、踏地神等。韓國的民間體育活動種類頗多,主要有圍棋、象棋、擲棋、摔跤、跆拳道、滑雪等。
韓食以泡菜文化為特色,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泡菜。韓國傳統名菜燒肉、泡菜、冷麵已經成了世界名菜。
韓國是一個十分重視教育的國家。全國各類大專院校數以千計。著名的首爾大學、成均館大學、延世大學、高麗大學和梨花女子大學等。
⑻ 關於韓國的一些風土人情
1、面具和面具舞劇
韓國的面具以紙、木、葫蘆、皮毛製成,大多數面具反映出韓國人面部骨骼狀貌和面部表情,但有一些則代表真的或想像中的動物和鬼神。由於面具舞劇過去是在夜間篝火中演出,面具十分誇張,顯得怪誕。
面具舞劇基本上是一種民間藝術,朝鮮時代,在與上層統治階級格格不入的平民百姓之中自然發展。在大多數情況下,演出結束時,演員和觀眾都要一道縱情歡舞。
2、高麗參
韓國因氣候和土壤適宜而廣泛種植人參,其所產的人參以質量最佳而聞名於世。為了區別世界其他地方所產的人參,韓國稱其所產的人參為「高麗參」,高麗是韓國古代一個王朝的名稱,韓國的英文譯名「Korea「即由高麗而來。
人參是一種恢復劑或補品,一向被認為能增強人體的重要器官、促進心臟功能、護胃、提高耐力和鎮靜安神。人參是東葯(韓葯)中重要的葯材。在韓國,人參的簡便服法是將它用開水沖泡飲用。
3、韓國傳統服裝——韓服
女式韓服包括一條長裙和一件短上衣,男式韓服包括一件短上衣和一條長褲。男女韓服外面都可罩一件剪裁類似的長衫。今天,韓國人大多在節日或婚喪慶典之時才穿韓服。
4、烤肉
烤肉是深受韓國人喜愛的佳餚。烤肉可用任何肉類製作,但最常用的是牛肉和豬肉。烤肉的味道,佐料起到重要的作用。
5、泡菜
泡菜是一種經發酵腌制的蔬菜,味道香辣。泡菜可用任何蔬菜來製作,但最常用的是大白菜和小蘿卜。製作時先將蔬菜用鹽水腌漬,再用清水沖洗。待水稍稍晾乾後,在蔬菜中添加佐料。泡菜是熱量和膽固醇低、纖維含量高的食品。與蘋果相比,泡菜的維生素含量更高。
⑼ 韓國有什麼風俗習慣呢
文化
韓國的文化受中國影響十分明顯,早在唐朝時期,朝鮮半島的新濟國就專門派人到中國學習中國的文化以及治國的策略,甚至有些東西直接照搬照抄地拿回去,中國的文化對新濟國影響十分久遠,新濟也因為吸收了中國的文化而強大起來因此統一了朝鮮半島。
韓國是個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在文學藝術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韓國的美術主要包括繪畫、書法、版畫、工藝、裝飾等,既繼承了民族傳統,又吸收了外國美術的特長。韓國的繪畫分東洋畫和西洋畫,東洋畫類似中國的國畫,用筆、墨、紙、硯表現各種話題。此外還有各類華麗的風俗畫。與中國、日本一樣,書法在韓國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韓國人素以喜愛音樂和舞蹈而著稱。
韓國現代音樂大致可分為「民族音樂」和「西洋音樂」兩種。民族音樂又可分為「雅樂」和「民俗樂」兩種。雅樂是韓國歷代封建王朝在宮廷舉行祭祀、宴會等各種儀式時由專業樂隊演奏的音樂,通稱「正樂」或「宮廷樂」。民俗樂中有雜歌、民謠、農樂等。樂器常用玄琴、伽耶琴、杖鼓、笛等。韓國民俗樂的特色之一是配上舞蹈。韓國舞蹈非常重視舞者肩膀、胳膊的韻律。道具有扇、花冠、鼓。
韓國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宮廷舞為中心,多姿多彩。韓國的戲劇起源於史前時期的宗教儀式,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劇、曲藝、唱劇、話劇等5類。其中假面具又稱「假面舞」,為韓國文化象徵,在韓國傳統戲劇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韓食以泡菜文化為特色,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泡菜。韓國傳統名菜燒肉、泡菜、冷麵已經成了世界名菜。
韓國是一個十分重視教育的國家。全國各類大專院校數以千計。延世大學和高麗大學等享譽世界,此外,還有成均館大學、西江大學、中央大學、慶熙大學、漢陽大學、檀國大學、建國大學、忠國大學、世宗大學、梨花女子大學、慶北大學、忠北大學、浦項工業大學、釜山大學、釜山外國語大學、仁荷大學、仁濟大學等享有名譽。
服飾
韓服是韓國、朝鮮、以及中國朝鮮族的傳統服裝,起源於中國明朝的服裝--儒裙,優雅且有品位。近代被洋服替代,只有在節日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穿。女性的傳統服裝是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看上去很優雅;男性以褲子、短上衣、背心、馬甲顯出獨特的品位。白色為基本色,根據季節、身份,所選用的材料和色彩都不同。在結婚等特別的儀式中, 一般平民也穿戴華麗的衣裳和首飾。最近,增加實用性的生活韓服很受歡迎。
體育
韓國在1988年成功舉辦了漢城奧運會,2002年也成功舉辦了日韓世界盃及釜山亞運會.
宗教信仰
薩滿教
薩滿教起源與中國東北民族,是韓國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種宗教,起源於原始社會人們對自然和鬼神的崇拜。朝鮮新石器時代的先民信奉泛靈論,認為山川、天體、岩石、樹木等自然界萬物皆有靈魂。而且他們認為人類也有靈魂,並且永不消亡。他們想念善良的神靈會給予人帶來吉祥,而邪惡的神靈則會帶來惡運。至今,薩滿教仍是韓國人的基礎宗教,部分人仍保留著薩滿教的信仰。而對現代人來說,薩滿教儀式中富有表現力的驅妖降魔的內容,則成了音樂、舞蹈、戲劇等現代藝術中一個多姿多彩的組成部分。
佛教
佛教是公元4世紀由中國傳入朝鮮半島的。佛教作為韓國歷史悠入的宗教教派,一直對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著巨大的影響。現在韓國佛教共有26個宗派,9,200多座寺廟和1,100多萬名信徒,是信徒最多的宗教。
儒教
儒教是公元前6世紀中國孔子創立的倫理和宗教信仰。儒教的基本倫理思想為仁、義、禮、智,是用於齊家治國的一種倫理體系。
公元初期儒教傳入朝鮮半島。千百年來,儒教的倫理道德思想和生活哲學一直影響著韓國。時至今日,儒教思想已經滲透、紮根於韓國社會之中,這尤其體現在教育、禮儀等方面。同時,它在韓國的經濟發展、社會現代化進程中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流行與風尚:整容
在一般的國家裡,明星演員整容是比較平常的事,普通人整容一般不多。
然而在韓國,整容即使對於普通人來說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整容醫生也很多。早期整容以女性為主,但近年男性整容的數量急劇增加。
甚至就連政界要人,也有熱衷整容的。韓國前總統盧武玄就曾經在就職期間整過容。此類事情在其他國家較少有所聽聞。
國鳥
韓國國鳥為喜鵲。
重要節日
韓國民眾最重視中秋節及聖誕節。
1月1日
元旦—新年,1月1日、2日為國家規定的公休日。國歷正月初一/民俗日—也稱陽歷新年,以祭祖的家庭典禮、特製的食物、傳統游戲來慶祝。全家人團聚,親朋好友間互相拜年歡度佳節。
3月1日 獨立運動紀念日
紀念1919年3月1日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獨立運動。
4月5日 植樹節
這一天,政府官員、教師、學生以及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韓國人按照政府的重新造林計劃植樹。
5月5日 兒童節
這一天為兒童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讓他們與父母一起盡情遊玩。
8月15日 光復節
1945年的這一天,韓國從日本35年的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獲得獨立。
陰歷8月15日 中秋節(或稱豐收節)
這是一年中重要的全國性節日之一。這一天要擺設筵席,各家要在家族墓地舉行紀念儀式,晚上要一起賞月。
陰歷10月3日 開天節
這一天是傳說中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建立韓國的日子。
12月25日 聖誕節
和西方一樣,基督教徒和其他國民都慶賀這個節日,紀念耶穌誕生。
⑽ 朝鮮族的傳統樂器是什麼
朝鮮族傳統樂器有伽倻琴、筒簫、奚琴等。
1、伽倻琴為朝鮮族傳統弦樂器之首,是民族色彩很濃的彈拔樂器,形狀近似於漢族民樂器古箏,演奏時一端著地、一端放於腿上,右手彈,左手弄,表演姿態穩雅別致。
2、筒簫是朝鮮族民族音樂中一種重要的吹奏樂器,自其誕生以來就備受朝鮮族人民的青睞,其音色十分優美,是竹管樂器中的中音樂器。
3、奚琴是朝鮮族人民喜歡使用的一種弓弦樂器,相傳是我國宋代東北一帶的奚部族所創造,故而得名。
(10)韓國民俗樂器常用的有哪些擴展閱讀:
朝鮮族的音樂風格
朝鮮族人民具有悠久而優美的民族文化藝術傳統,尤其是能歌善舞,節日或勞動之餘,都喜歡用歌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家庭中遇有喜事,便高歌歡舞,形成有趣的「家庭歌舞晚會」。
朝鮮族舞蹈優美典雅,其舞姿或柔婉裊娜,如仙鶴展翅,如柳枝拂水;或剛勁跌岩,活潑瀟灑,反映了明朗激昂與細膩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
朝鮮族歌曲具有旋律流暢、婉轉、明朗的特點。朝鮮族歌曲旋律流暢婉轉、歡快明朗,如《桔梗謠》、《阿里郎》、《諾多爾江邊》等人人會唱。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長白之歌》、獨唱《閨女之歌》.朝鮮族最有名的樂器是伽倻琴,伽倻琴有12根弦,音色深沉柔和,表現力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