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日本比韓國發展的好
日本學習能力強,這是有日本歷史的原因的。
雖然在東亞,日本和韓國都是不大的國家,都曾經到中國學習。但實際上這兩個國家的差別是非常大的。
感謝你的閱讀。
Ⅱ 韓國與日本的經濟實力誰的比較強。
個人的觀點韓國經濟上不及日本 但是綜合國力比較好 日本民族比較狹隘
日本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2003年日本實質GDP達547萬億日元(約合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7%。GDP總量僅次於美國。其GDP規模約佔世界總量14%,占亞洲60%,相當於英、法、德3國總和。人均GDP3.6萬美元,在世界名列前茅。2003年對外貿易總額為8511.7億美元,居世界第3位。外匯儲備截至2004年1月末為7413億美元,居世界第1位。海外凈資產1.5萬億美元,是世界最大債權國。
雖然經歷泡沫經濟沖擊,日本經濟基礎條件仍相當好,泡沫經濟並沒有從根本上損害日本經濟元氣。日本國民教育發達,人口素質居世界前列。科技實力雄厚,競爭力排名世界第一。民間資本充裕,個人金融資產達12萬億美元。這些都是推動日本經濟增長的長期要素,其發展潛力仍不可估量。
Ⅲ 韓國的人均GDP跟得上日本嗎為什麼
韓國人均GDP首次突破3萬美元,這意味著韓國正式進入中等發達國家行列,向高度發達國家又邁進了一步。誰會想到,曾經貧窮的韓國能夠在短短十多年內迅速崛起,融入全球經濟,成為發達國家。我必須承認,韓國也創造了自己的奇跡。日本是亞洲最發達的國家,也是第一個成為發達經濟體的亞洲國家。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數據,日本人均GDP為39300美元,接近4萬美元,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國家。
在極權政治時期,爆發了許多非常嚴重的政治危機,但也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韓國政府也有許多極端政策,包括全面禁止使用進口產品、嚴格控制外匯使用、限制外國投資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容忍侵犯知識產權。韓國的發展完全是美國支持的結果。為了證明資本主義模式在冷戰時期優於蘇東集團,美國不惜犧牲日本的利益,不遺餘力地支持韓國的經濟發展。電器和造船業完全是美國要求日本將利潤讓與韓國的結果。這兩個行業原本是日本的強項。
Ⅳ 為什麼亞洲國家韓國GDP這么高
一方面有當時美國扶植,另一方面主要是韓國自身因素。朴正熙軍事政變後,韓國政策保持了較好的延續性,以經濟發展為中心,通過出口加工獲得經濟增長和工業化。到了1985年以後,隨著美國和日本一批中等技術產業的轉移,韓國接收了一部分,實現了產業升級。因此韓國GDP才保持了世界上比較靠前的水平。
Ⅳ 韓國現在的經濟已經達到或超過日本了嗎
當然是日本
韓國沒有韓劇中寫的那麼好了,很多城市遠不如內地。中國主要是經濟發展不均衡。你去韓國看看就知道韓國有多爛
日本是世界第二經濟大國。2003年日本實質GDP達547萬億日元(約合5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7%。GDP總量僅次於美國。其GDP規模約佔世界總量14%,占亞洲60%,相當於英、法、德3國總和。人均GDP3.6萬美元,在世界名列前茅。2003年對外貿易總額為8511.7億美元,居世界第3位。外匯儲備截至2004年1月末為7413億美元,居世界第1位。海外凈資產1.5萬億美元,是世界最大債權國。
雖然經歷泡沫經濟沖擊,日本經濟基礎條件仍相當好,泡沫經濟並沒有從根本上損害日本經濟元氣。日本國民教育發達,人口素質居世界前列。科技實力雄厚,競爭力排名世界第一。民間資本充裕,個人金融資產達12萬億美元。這些都是推動日本經濟增長的長期要素,其發展潛力仍不可估量。
國際國內形成對日本經濟10年低迷的認識,既有主觀認識因素,也有日本經濟自身出現結構性困難原因。主觀認識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應看到GDP增速隨規模增大而放緩。從1950年到1960年日本經濟平均增長率為15.5%,1970年到1980年平均為4.6%,1990年到2000年,平均增長率降至1.75%。增幅出現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基數增大。目前日本GDP為4.2萬億美元,其增長1個百分點,就相當於我們增長3.6個百分點。隨著經濟規模增大,增速自然會放慢。認識日本經濟現狀,不能迴避其巨大規模來談論增速。
二是與人們對日本經濟高增長期待有關。1990年到2000年,日本平均實質GDP增長率為1.75%,同期在7個主要發達國家中,法國為1.8%,英國為1.94%,義大利為1.56%。公認為資本主義優等生的德國同期增長率為2.25%,僅比日本高出0.5%。日本過去10年中經濟表現並不最壞。但國際社會不認為英法意經濟蕭條,這主要是日本經濟40年高增長,使人們對日本經濟持續高增長形成一種心理期待。
三是日本輿論過分強調經濟中的負面因素。日本國民具有根深蒂固的危機意識,習慣於經濟保持高增長,對經濟減速缺乏足夠承受能力。在對經濟現狀評估中,往往過分注意較差指標。如某季度GDP環比下降0.5%,同比增長1%,輿論往往只看環比,不看同比,並得出經濟下滑結論。但在說明經濟絕對量增長上,同比比環比更有意義。
當然日本經濟確實存在一些結構性困難,如企業破產、失業率高、需求不足、銀行呆壞賬等。90年代以來日本政府一直高調改革,但10屆內閣都沒有將日本經濟帶上快速增長道路。產生這種狀況的原因是:
經濟體結構性效率降低。日本護送船隊式經濟發展產生各種利益集團,以「特殊法人」和「公益法人」形式廣泛分布於政經領域,屬於非營利組織,享受財政撥款。此類法人1994年時有2.6萬多個,享受政府補助金近5萬億日元。這些組織曾為日本企業成長發揮過重要作用,但在經濟體系逐漸成熟,需要更廣闊增長空間時,就成為發展桎梏,並構成國家財政沉重負擔。作為既得利益者,又是日本經濟改革主要阻力。
政府經濟組織功能弱化。在政府高度控制下,日本企業自生能力嚴重減弱。政府推進經濟功能僅限於水、電、煤氣、交通等公共事業領域。90年代以來10屆內閣為推動經濟復甦,不斷增加公共開支,導致日本目前政府債務高達686萬億日元,是2001年GDP的1.4倍,創下發達國家最差財政紀錄,但由於企業等微觀主體缺乏活力,經濟依然沒有起色。
內部有效需求嚴重不足。經濟持續下滑,國民對經濟增長前景普遍失去信心,日本經濟陷入消費預期不好,企業生產和投資下降,企業破產,銀行壞賬增多,失業率升高,消費進一步不足的惡性循環。從1990到2000年,日本消費物價指數年均增長僅為0.7%。內需不足使經濟發展失去最根本動力。
對外開放步伐明顯滯後。日本經濟開放性明顯落後於經濟增長速度。從1990年到2000年,日本年均外資流入僅為94億美元,遠不及美國1500億美元水平,與中國近400億美元規模相比,也差距巨大。在部分產業和技術領域,日本對世界需求考慮不夠,實施獨立技術標准,如行動電話制式。由於缺乏長遠戰略,參與亞洲產業分工滯後,如汽車業對華投資戰略等,沒有分享到近10年東亞經濟增長好處。封閉型經濟體系導致內部活力不足。
日本經濟既有明顯積極因素,也存在現實困難,但困難是暫時的,發展是長遠的。預計今後日本社會仍將保持高收入、高消費和高福利社會。目前經濟受世界經濟形勢和國內變革等變數因素影響,短期內不會有明顯起色,但也不會出現大的滑坡。如果改革進展順利,存在2、3年內實現經濟復甦可能。應從發展的眼光把握日本經濟今後走勢
Ⅵ 日本和韓國,哪個國家更強大,主要是經濟上對比
1、兩國經濟總量
日本GDP:5.9萬億美元
韓國GDP:1.3萬億。
2、兩國人均GDP
日本人均GDP 4.6萬美元
韓國人均GDP2.2萬美元
所以日本比韓國強大很多。
Ⅶ 為什麼韓國和日本地方比較富
日本和韓國號稱亞洲四小龍,
1.
成熟的社會制度和工業基礎:19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大量的引入西方國家的..
.
2.
重視科技,發展教育,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戰後日本大力發展教育,長期堅持智力投資,不斷改革...
3.
企業管理制度改革:20世紀50年代,日本許多大企業推行「終身僱傭制」和「年功序列工資制」...
4.
日本長期實行低消費、高積累的政策:戰後日本經濟發展所需資金很大部分就是來自他們的高額儲蓄。
Ⅷ 韓國的經濟有沒有可能趕超日本為什麼
經濟發展一直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最重要的依據,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韓國的經濟有沒有可能趕超日本?為什麼?
2013年世界前20大經濟體而日本1.25億人口的國內市場差不多是韓國5000萬人口市場的2.5倍左右,而且日本和韓國人口增長都陷入停滯這一比例不會有太大變化,因此在雙方都可以把國內市場開發到極致的情況下韓國的國內市場是不如日本大的,所以從發展潛力來看韓國不如日本。所以按正常情況來看韓國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將面臨和日本一樣的瓶頸難以超越日本,但是有一個可能的機會使得韓國經濟有機會超越日本,那就是一旦韓國統一了朝鮮將形成一個人口達8000萬的國內市場。
Ⅸ 韓國gdp相當於哪個省
韓國的GDP只相當於我國的八分之一不到,韓國的GDP相當於我國廣東省的GDP。
韓國GDP在亞洲排名第四,僅次於我國、日本、印度,可以說這個排名還是比較高的。畢竟亞洲有幾十個國家,有錢的國家也不在少數,韓國能取得這么高的排名還是比較厲害的。不過雖然是第四,韓國和前三名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和日本相比,韓國的GDP相當於日本的三分之一,如果按人均GDP看的話,日本只是比韓國高一點,畢竟日本人口多,這是日本最大的優勢。
GDP表現形式:
即價值形態,收入形態和產品形態。從價值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超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
即所有常住單位的增加值之和;從收入形態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所創造並分配給常住單位和非常住單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從產品形態看,它是最終使用的貨物和服務減去進口貨物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