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的面片湯是什麼

韓國的面片湯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6 19:07:20

A. 古人所稱的湯餅即現在的什麼

古人所稱的湯餅即現在的面條。

面條起源於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製作食用歷史。面條是一種製作簡單,食用方便,營養豐富,即可作為主食又可作為快餐的健康保健食品,早已為世界人民所接受與喜愛。

面條是一種用穀物或豆類的麵粉加水磨成面團,之後或者壓或擀制或抻成片再切或壓,或者使用搓、拉、捏等手段,製成條狀(或窄或寬,或扁或圓)或小片狀,最後經煮、炒、燴、炸而成的一種食品。花樣繁多,品種多樣。地方特色極其豐富,又如慶祝生日時吃的長壽面以及國外的香濃義大利面等。好吃的面條幾乎都是溫和而筋道的,將麵食的風味發展到極致。

北方地區著名的麵食有 :

山西的刀削麵、燜面、貓耳朵、餄餎、剔尖、撥魚、栲栳栳、不爛子等;

北京的炸醬面、龍須面;

河北的龍須面、勁面王、掛面、麻醬面、保定大慈閣素麵;

山東的福山拉麵、打鹵面(濟南);

陝西的油潑面、岐山臊子面、楊凌蘸水面、武功鎮的旗花面、扯麵、漿水面(漢中);

河南的燴面、道口麻鴨面、糊塗面條、手工面葉、漿面條、熗鍋面、鹵面(俗稱蒸面條)等;

蘭州的蘭州牛肉拉麵;

吉林的延邊冷麵、狗肉湯面、頭道溫面;

B. 荷包蛋面片湯的做法,荷包蛋面片湯怎麼做好吃

材料
主料:麵粉300g、雞蛋1個、白菜150g、土豆100g、香菜25g、蔥花25g;
輔料:油適量、鹽適量、醬油適量、胡椒粉適量
荷包蛋面片湯
1
麵粉放入盆中,加入適量清水,和成光滑的面團。

2
餳半個小時。

3
白菜洗凈切條,用水焯燙一下撈出,攥干。

4
土豆去皮,洗凈切條,在水中浸泡五分鍾撈出控干。蔥切成蔥花,香菜切末。

5
面團擀成大薄片。

6
切成面片。

7
鍋中倒入油,燒至七成熱,下入蔥花。

8
蔥花炒出香味後,放入白菜和土豆翻炒兩分鍾。

9
放入清水,將白菜和土豆煮開,打入雞蛋,小火煮至雞蛋成形。

10
再放入面片,調大火煮至面片熟爛。

11
放入鹽和醬油調味。

12
臨出鍋時,放入香菜和胡椒粉。

13
熱騰騰的面片就好了。

小貼士
1:喜歡吃辣的可以放些辣椒油。

C. 韓國餃子都包什麼餡

傳統的韓國餃子基本以素餡為主,分為扁首、桂芽象兩種。扁首用牛肉絲、香菇、炒好的南瓜和綠豆芽做餡,然後用餃子皮包成四角形的餃子。桂芽象是舊時宮廷里吃的餃子,在圓餃子皮上以牛肉、黃瓜、豆芽做餡,包成海參模樣。

現在,韓國人往往會在新年時吃泡菜餃子加面片湯。餃子餡是用泡菜、牛肉、菠菜、綠豆芽、豆腐、雞蛋、大蔥、蒜、香油、胡椒粉、醬油、鹽、芝麻做成的,包成和中國餃子一樣的元寶形,酸辣可口、營養豐富,喜歡韓式口味的人不妨一試。

D. 面條的高大上叫法

在中國,最初所有麵食統稱為餅,其中在湯中煮熟的叫「湯餅」,即最早的面條。漢劉熙《釋名·釋飲食》中有索餅;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記有「水引餅」,是一種一尺一斷,薄如「韭葉」的水煮食品;唐朝又有稱為冷淘的過水涼面;宋朝飲食市場上的面條品種達10種之多,豐富多彩,有插肉面、澆頭面等;元朝出現了可以久存的掛面;明朝有製作技術高超的拉麵,還有山西等地製作特殊的刀削麵;清朝乾隆年間又有經過煮、炸後,再加入菜餚燒燜而熟的伊府麵,這些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面條製品。
《荊楚歲時記》說:「六月伏日進湯餅,名為避惡。」惡,疾病和污穢也。伏天蒼蠅細菌多,飲食不潔,易患腸道疾病,而「湯餅」用開水沸煮,趁熱吃,這可能是古代伏天污染最少的食品,會大大減少疾病的發生。病人抵抗力差,當然要吃最潔凈的食品。這也就是為什麼千百年來,侍候病人的飯食,多用面條。
今人考證,湯餅實際是一種面片湯,將和好的面團托在手裡撕成面片,下鍋煮成。如果將「撕」改成「刀削」,就成了至今仍在山西一帶廣為流傳的刀削麵。後來制面工藝改為:先揉搓到像筷子那樣粗細,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挼令薄如韭葉,逐沸煮」(《齊民要術》),這時面的樣子類似寬面條。到晉時,又成細條狀。傅玄《七謨》道,「乃有三牲之和羹,蕤賓之時面,忽游水而長引,進飛羽之薄衍,細如蜀繭之緒,靡如魯縞之線」,這幾乎可以和厲恩海的手藝相媲美了。
面條的形狀最後定格為長條。到宋代,湯餅也改稱為面條(唐時叫「餺飥」)。面條的這種樣子,使人的聯想「因勢賦形」,把面與生日、壽誕聯系起來。按風俗禮儀,過生日賀誕辰吃長壽面。為什麼過生日要吃面?宋人馬永卿在《懶真子》中說:「必食湯餅者,則世欲所謂『長壽』面也。」為什麼面條能作為人長命百歲的象徵?因為面的形狀「長瘦」,諧音「長壽」。面條也就成為討口彩的最佳食品。還有一種說法是:漢武帝時,人們認為壽命長短與人中長短有關,人中長短取決於面孔長短,而面條正暗合「面長」,長壽面由此而來。
面條歷史
面條的故事要從「面條帝國」——中國說起。千年炊煙孕育了兩千多種面條的做法,影響了整個東亞的面條文化。不過,無論是面條還是製作面條的主要原料小麥,源頭都不在這里。
中國的漢字「麥」原指「遠道而來的人」,與面條的「面」字結合,就成了「面」(「面」的繁體字),而小麥以及小麥粉製作而成的面條,在數千年前也確實是遠道而來的。每年有6億噸產出,已經成為地球上60%人口主糧的小麥,最早誕生於9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農耕文明。在它誕生後的6500年,小麥種植技術連同制面技術,開始從中東地區傳到地中海,穿越巴爾干半島和阿爾卑斯山,向東經過中亞來到中國。因此,這條以長安為起點,途經西域、中亞、西亞,乃至地中海各國的「絲綢之路」又被叫做「面條之路」。
菜園手工掛面
菜園手工掛面 [9]
穿梭在絲綢之路上的阿拉伯商人隨身攜帶面團作為干糧,食用前將面團分成小塊,搓成條狀曬干,置於火上烤炙,這幾乎是人類歷史上早期面條的雛形。這樣的面條沿著絲綢之路進入中國,開始在中原地帶繁榮興盛。但喜食湯羹的中原人將面條與水同煮,熱湯中取面時,「箸」(筷子)也就因此誕生。
中國雖不是面條的最早發源地,卻是人類現存至今最早面條的發現地。四千多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摧毀了中國西北部的一個村莊,緊隨其後的洪水又將其封凍。四千多年後,准確說是在2005年,考古學家們在被稱為「中國龐貝」的青海喇家村裡,發現了裸露在岩層中長約50厘米、寬約3毫米的面條。不過在那時它的名字很有可能還不叫「面條」。
在中國,最早的面條被叫做「餅」或「湯餅」。1400年前的《齊民要術》首次記載了製作面條的「水引餺飥法」——
「挼(ruó)如箸大,一尺一斷,盤中盛水浸,宜以手臨鐺上,挼令薄如韭葉逐沸煮。」
「挼如大指許,二寸一斷,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極薄,皆急火逐沸熟煮。」
簡單來說,「水引面」是將拉成筷子粗細的面條,掐成一尺狀,水浸之後,在沸鍋的蒸汽上用手快速捏成扁條狀下鍋,煮熟出鍋淋上雞湯。餺飥的做法與水引面相似,只是形狀更似扁平的面揪皮,但口感上都「滑美殊常」,這是中原地區最早的湯面。
在面條剛被引入歐洲時,中國的面條已經進入了令人眼花繚亂的繁榮期。宋代都城開封別稱「面條之都」,這座擁有50萬人口的國際都市(同期的巴黎只有10萬人)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商業街,商業街上鱗次櫛比的食肆比歐洲大型餐館的出現早了五百多年。手擀麵、刀切面、拉麵……食肆中主流的面條做法就有三十多種。沿著絲綢之路進入中國內地的面條,又從這里向北向東傳播,進入蒙古、韓國和日本,向南進入越南、泰國和印度尼西亞,面條文化席捲了東亞及東南亞各地。
漢族人製作的手動「壓面機」(將面團放入凹槽中,槽下開若干小孔,通過杠桿原理用壓力將面條從小孔中擠出)至今仍被朝鮮、不丹等國家使用。從唐代起,細長的面條在中華飲食文化中有長壽、綿延不絕的美好寓意,因此壽星過生日少不得一碗長壽面。同樣的彩頭也在亞洲的面條圈裡流行:韓國在婚禮當天的宴席上要有面條,意寓「白頭偕老、天長地久」;泰國在傳統歡慶日里吃面條,為的是「喜事不絕」;日本人流行在七月初七那天吃素麵,以祈願「好運連連」,除夕時候也會吃面條,叫做「年越面」——這種又細又長的食物如紐帶一般,從中國出發,聯系了亞洲各國的廚房。
最典型的麵食文化傳遞莫過於日本。同樣是在宋朝,一位名叫「圓爾辨圓」的日本僧人(後被稱為「面條和尚」)從臨安學成歸國。他的歸國行李里除了禪宗佛教的經書,還有一張以水車帶動齒輪的磨面機設計圖。來自中國的磨面技術連同吃面的風尚,經由日本僧人一起傳到了日本的寺廟廚房。以小麥或蕎麥磨粉製成面條,煮熟後澆上海藻和蘑菇熬製成的高湯,日本僧人只有在吃面的時候才被允許發出進食聲,而面條從僧侶流傳到日本民間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習俗:吃面的時候發出的聲音越大,越表示禮貌。

E. 韓國泡菜面片湯怎樣做

需要准備的食材包括:

面片適量、泡菜適量、西葫蘆半個、洋蔥半個、土豆一個、鯷魚湯包一包、胡椒粉適量、海米十顆、雞蛋一個、即食紫菜兩片、大蒜適量、大蔥適量、醬油五勺、香油一勺。

具體做法如下:

1、將西葫蘆、洋蔥、土豆洗凈處理好後留作備用

F. 好吃的面片湯面

1

餛飩皮切成面片備用

G. 菠菜雞蛋面片湯的做法

菠菜雞蛋湯】所需材料:菠菜半斤、雞蛋2個、西紅柿1個、油鹽適量、香油1湯匙、姜1片、白鬍椒粉1茶匙、雞精1茶匙、水澱粉適量。

做法步驟:

把雞蛋磕入碗內,用筷子攪打均勻,西紅柿切去果蒂,再把西紅柿切成塊。

把菠菜擇去顏色發黃的老葉,再把菠菜擇洗干凈,瀝凈水分。鍋內加入水燒開,加入少許鹽,先下入菠菜的莖部,顏色變深綠後,再下入菠菜的葉部,這樣菠菜的葉子和莖部熟制時間一致,菠菜的葉子不會焯過火,焯水時,在水中加入少許鹽,會使菠菜的顏色更翠綠。

菠菜撈出後,迅速放到冷水中投涼,撈出瀝凈水分,再把菠菜切成段待用。焯好的菠菜需要過冷水,這樣菠菜的顏色不會變黃。菠菜焯水,用沸水對菠菜進行焯煮時並不會分解草酸,而是對其進行了溶解稀釋。再把焯煮菠菜放到冷水中投涼,菠菜草酸含量就大大下降了。所以做菠菜的菜餚時,首先要多做這一步,既可以除去澀味,又能大大減少草酸不好的作用,菠菜的營養成分損失也不太大。這是做菠菜的小技巧。

鍋內加入少許油燒熱,油量不要太多,一點就夠了,油多,湯喝著油膩,下入薑末爆香,下入西紅柿塊翻炒,將西紅柿翻炒出水。

加入適量的水,把水燒開,煮幾分鍾,再下入菠菜段,加入鹽,雞精,白鬍椒粉,攪拌均勻,淋入適量的水澱粉勾芡,勾成米湯芡,把湯燒開後,撇去飄起的浮沫,勾芡使菜餚的湯汁濃度略稠一些,這樣做出的湯口感好,米湯芡又叫:玻璃芡,薄芡,是芡汁中最稀的一種,使湯汁略稠。

把湯燒開後,關小火,使湯保持微開的狀態,轉圈淋入雞蛋液,繼續用小火加熱,待蛋液凝固,關火,這樣雞蛋是大片的狀態,如果攪散開就成了蛋花,按自己口味調整,淋入香油,攪拌均勻即可。

小貼士:菠菜焯水時,在水中加入少許鹽,會使菠菜的顏色更翠綠。焯好的菠菜需要過冷水,這樣菠菜的顏色不會變黃。菠菜焯水,用沸水對菠菜進行焯煮時並不會分解草酸,而是對其進行了溶解稀釋。再把焯煮菠菜放到冷水中投涼,菠菜草酸含量就大大下降了。所以做菠菜的菜餚時,首先要多做這一步,既可以除去澀味,又能大大減少草酸不好的作用,菠菜的營養成分損失也不太大。這是做菠菜的小技巧。

H. 雞蛋面片湯的做法是怎樣的

【原料】麵粉400克,雞蛋4個,青菜200克,香油15克,醬油20克,精鹽10克,味精3克。

【做法】1.將麵粉放盆內,加雞蛋液,和成面團,揉好擀成薄片,切成小象眼塊待用;菠菜擇洗干凈切末。

2.將鍋內倒入適量水,放在火上燒開,然後把面片下入,煮好後,加入菠菜末、醬油、精鹽、味精,滴入香油即成。

3.製作的關鍵是:此面片是用雞蛋和面,如雞蛋少,可加少許水調勻。面擀得要薄,片切得要小,要煮爛。

閱讀全文

與韓國的面片湯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