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韓國人最喜歡的中國美食 除了麻辣燙還有什麼
我喜歡我們中國的羊肉串這些,因為他們很喜歡吃烤肉啊。
『貳』 韓國人愛吃的本土美食都是哪些呢
在韓國一檔影視節目這是這樣評論中國菜:只有炒和炸!這自信也是沒誰了。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一些韓國人敢大言不慚叫板中國菜呢?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韓國人最喜歡吃的韓國菜是什麼?
『叄』 韓國人最喜歡吃什麼
很多人以為韓國肉都很貴很貴,其實不然。然而最近韓國因為進口牛肉的問題導致不少民眾抗議,相關的新聞報道也出現不少。所以很多朋友問我,在韓國到底吃不吃得到肉啊?其實韓國雖然牛肉很貴,但豬肉價格還好,相對於他們的收入來說,並不能算誇張。只不過豬肉也分良莠,有些部分——像排骨就真的是貴了一點。但韓國燒烤店很多,出去改善一下,也不是多麼奢侈的事情。也有燒烤自助店,40多塊人民幣吃到飽。而且很多店都有排骨湯,牛尾湯等等。說到吃,其實很多國人還是蠻好奇的,韓國人平時到底吃什麼呢?難道都是泡菜么?韓國傳統正餐叫「定食」,其中包括一般定食和什錦定食等等。定食的主要規格一般都是小菜+主食+後食。小菜中包括泡菜,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辣白菜了,但也有蘿卜泡菜等。定食中的小菜很多樣,像煎魚、炒粉絲等。別小看這些小菜,因為它味道的好壞,也直接決定著飯店主菜的口味,不能小視。主食則一般包括醬湯和米飯。後食則包含糯米汁和水果等。這樣一餐下來,根據店規格和標准不同,一般在人均6千--2萬韓元不等,也就是40--120元不等。當然了,如果您選擇光顧那種很豪華的飯店,最高可達人均8萬韓元左右。韓國其他飲食也是湯為主。有的也不能叫做湯,可以叫做鍋,因為里邊不少料,不是用來喝湯而已。有大醬湯、豆芽湯、排骨湯等等。韓國人吃正餐時,習慣將飯都倒入湯內,連湯帶飯一起入口。韓國正餐中湯里邊的料,最喜歡用的輔助食材一般有白菜、豆芽、蘿卜、土豆、蔥和蒜等。並且很多其他種類的花樣菜中也都會常見到這些配菜。比如去吃河蟹,韓國叫做花蟹。它就是將花蟹煮熟以後,跟豆芽以及辣椒醬一起用鍋炒熱。還有很多韓國飲食,我不知道怎麼翻譯成中文,但都離不開這幾樣配菜。韓國人也很喜歡吃土豆湯,不過很有意思的是,土豆湯里的土豆很少,骨頭肉比較多。所以如果韓國人帶你去吃土豆湯,吃土豆其實是次要的,吃骨頭肉才是真的。在韓國,雞肉和魷魚還是很便宜的,所以有關雞肉和魷魚的料理也很多。但這些料理的普遍特點是油少。即使非常營養的參雞湯,也看不到湯水上飄著油花。土豆湯吃好的話,人均要6千韓元以上。韓國烤肉一定要說說,因為國內很多什麼這樣那樣的韓式燒烤。但其實正宗的韓國烤肉不是用炭燒。一般是很大的石板或者鐵板,然後底部加熱。當然了,近些年來,炭燒也多了起來。兩種燒烤方式的味道是截然不同的。在韓國,烤鴨子肉也是很不錯,且有點高檔的料理。但說起來,這些料理都是需要一點廚藝的,所以韓國人自家裡可能吃得不是這么麻煩,拌飯和醬湯是最普遍的。再或者就叫外賣。人均5千韓元就搞定了。如果隨便吃吃的話,一般的飯店,人均5千韓元也足夠了。也就是40塊人民幣左右。但是如果想吃好,就要貴很多了。但是大叔我到韓國,最喜歡吃的,反倒是自助餐。人均1萬--3萬不等。自助餐店裡一般以韓式、中式和日式餐為主。絕對是比較劃算,且環境都相當不錯。偶爾改善生活,是非常理想的選擇。
『肆』 不同的國家飲食不同,韓國人早飯一般都吃什麼
早餐非常的豐盛,而且在早餐的時候也會吃大米,有的時候也會吃辣椒加一些泡菜,然後也會吃麵包,隨後也會搭配一些果汁,然後有的時候也會吃飯團。
『伍』 你喜歡的韓國美食有哪些和中國飲食有什麼異同嗎
對於喜不喜歡韓國美食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韓國美食的種類也算蠻多的,有部隊鍋,火雞面,海帶湯,韓國炸雞,炒年糕,魚餅等等,總有一樣會喜歡,總有一樣會踩雷。對於本人來說,在吃過的韓食里,喜歡海帶湯,喜歡炸雞,喜歡烤牛腸,嗯,我就只是不喜歡這種韓式炸醬面,這種的
和中國飲食有什麼不同
韓國飲食的主要特點
營養保健、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膩,喜歡涼辣。韓國准備的食物一般是准備好之後才吃,按開胃菜到甜點的順序,西餐食物和飯的提供方式是顯然不同,主食和副食有明顯的區別,有主食的飯和各種副食的菜餚。一般都會有一份湯。料理的方法也是多樣的。炒、煎、燉等。青菜、蔬菜、醬、醬菜、泡菜、湯、燉菜、燴菜等多種方法做飯吃。醬類、泡菜、醬和黃醬,吃發酵的食物也很多。韓國每餐都是由米飯、湯、各種小菜組成,這種吃法不僅能均勻攝取各種食物,還能達到均衡營養的目的。
中國菜分八大菜系,喜甜喜辣有明顯的地區差異
『陸』 我是韓國人。 中國人最喜歡韓國的飲食什麼
韓國烤肉排第一。
泡菜等雖然也喜歡,但是因為口味偏辣等原因,還是不夠普及。
『柒』 韓國人最喜歡中國什麼食物
韓國人日常飲食中以大米為主食,並以肉類、豆類、海產品、泡菜、湯等為輔食。其中,湯和泡菜在日常飲食中是必不可少的。這些輔食的味道往往因烹調者不同而異,盡管用的可能是同樣的原料。
韓國人對飲食很講究,有「食為五福之一」的說法。韓國菜的特點是「五味五色」,即由甜、酸、苦、辣、咸五昧和紅、白、黑、綠、黃五色調和而成。韓國人的日常飲食是米飯、泡菜、大醬、辣椒醬、鹹菜、八珍菜和大醬湯。八珍菜的主料是綠豆芽、黃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條、椿梗、藏菜、蘑菇八種。
韓國人特別喜歡吃辣椒,辣椒面、辣椒醬是平時不可缺少的調味料。這與韓國氣候寒冷濕潤、種植水稻,需要抗寒抗濕有如泡菜是具有韓國民族特色的冬季必備副食品。每年11月,把白菜、蘿卡洗凈晾乾之後,加辣椒、蒜、蔥、海鮮等各種調味料,用大缸掩漬起來,密封半個月至1個月後食用。每個家庭主婦都有腌制泡菜的獨特手藝和秘方,因此泡菜的口味,每家各不相同。
韓國人愛吃牛肉、雞肉和魚,不喜歡吃羊肉、鴨子以及油膩的食物。狗肉是他們喜歡吃的肉食之一。
韓國多泉水,泉水干凈清涼甘美,因兩韓國人一般不喝茶和開水。
韓國人都習慣在矮桌上吃飯,小桌上擺有飯碗、湯碗、盛醬的小碟,以及裝小菜的盤子。吃飯也使用筷子和湯匙。
韓國著名的鄉土名菜主要有:各種生魚片、木浦臭酶魚、光州燉乳豬、烤牛肉、生拌牛胃(即牛百葉)、人參雞、神仙爐(即悅口子湯,類似中國的火鍋)。
韓國人的飲食離不開脆製品,種類很多,主要為泡菜和腌魚。
韓國人喜愛喝湯。湯是韓國人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就餐時所不可缺少的,種類很多,主要有大醬湯、狗肉湯等。
韓國人常吃甜點、糕點和麵食,主要有麥芽糖、油蜜果、打糕、蒸糕、發糕、甲皮餅,油剪餅、冷麵等。
韓國人的日常飲品,包括酒類和軟飲料兩大類。三亥酒是一種濁酒,它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羅、百濟、高句麗時期。因系農家當釀制,俗稱農酒,清蜜混氈,但酒精度低,清涼可口;此外,還有保存期長的清酒和適宜冬天釀制的甘酒。軟飲料主要有民間自製的花茶和柿餅汁,前者與中國的花茶同名而實質不相干,後者多在元旦時飲用。
『捌』 誰能詳細地介紹一下韓國人的飲食
米飯,無論是白米飯還是和其他雜糧混合煮成的米飯,都是韓國人的主食。米飯通常佐以因地區和季節而異的各式小菜。
僅次於米飯的是「金齊」(泡菜)。泡菜是一種用芹菜、白菜和蘿卜或黃瓜加上鹽、蒜、洋蔥、生薑、紅辣椒和甲殼類海鮮等腌泡而成的辣菜。
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他的菜還有海鮮、肉或家禽、蔬菜、野菜和塊根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飯碗和湯碗,但所有的菜都擺在飯桌中央供大家享有。
韓國人吃飯用匙和筷子。 最受歡迎的菜是「布爾高基」(烤肉)。將切好的肉片用醬油、香油、芝麻、大蒜、蔥和其他調味品腌泡,然後在餐桌上的火盆上燒烤而成。韓國人通常喜歡吃辛辣的食物,因此紅辣椒是一年四季少不了的
『玖』 韓國人的飲食習慣是什麼
說起吃,沒有哪個國家比得上中國,所以中國人到國外,無不覺得沒吃的。韓國雖說是近鄰,但畢竟還是有差異,不少人甚至說,到韓國吃飯就像進了廟,言下之意就是缺油水。的確,韓國的飲食以清淡為主,但這並不代表韓國沒有美食。都知道韓國的泡菜很有名,泡菜就是韓國的第一美食,營養好味道好還美容,是韓國人頓頓離不了的菜。
除了泡菜,韓國人還離不開辣醬,泡菜里有,烤肉上有,面條里有,海鮮上有,生菜黃瓜蘸辣醬就是一道菜。可以說,韓國菜的特點之一就是辣。這種辣和中國的辣不一樣,中國的辣是香香的咸辣,而韓國是甜甜的干辣,吃時不覺得,咽下去辣得人直喘粗氣。
韓國有一種小吃,類似中國的年糕,圓柱形,長長的被切成一小截一小截,放在煎鍋里用紅紅的辣醬拌了,煎熟吃。在很多餐館中都有這種小吃。
煎餅也是韓國比較有名的食物,但比中國的厚,裡面常常夾著魷魚絲之類的東西,而且多是手掌大小,捲起來很方便。還有一種用土豆粉做的煎餅,要蘸著調料吃,味道很好。
類似中國的飯食還有餃子,大多是煎餃、蒸餃,饅頭也有,只是都帶甜甜的餡,好像厚皮的豆包一樣。 韓國的冷麵想必都聽說過。
在冰鎮的甜酸冷湯中,放著一團細細的面條,上面卧著兩塊白煮蛋,還有兩片水梨或蘿卜,十分好吃。
冷麵主要有用蕎麥面做的平壤冷麵和用土豆做的咸興冷麵,食用方法也可分為加湯的和用辣椒醬拌的兩種,口感十分筋道光滑。炎炎夏日,盤腿一坐,來一碗加冰冷麵,爽呆了!
韓國人請客吃飯一般都是吃烤肉,就是將牛肉或牛排用佐料鹵腌好,放在鐵板上烤熟。蒜、辣醬、生菜葉、泡菜自然少不了,高級一些的就多幾樣海鮮,用菜葉包著肉吃,味道很不錯。還有一種火鍋,類似日本火鍋,其實就是煎鍋。在平底鍋里放上肉片、洋蔥、金針菇等,加入醬油,煎熟蘸調料吃,就是味道有點甜,吃多了有些膩。韓國人不喜歡油膩,當鍋里的肉滲出油時就用紙巾吸去。 一次,有位朋友請吃牛排湯,我想一定很好吃。端上來一看,砂鍋里孤零零幾塊大排,清湯里灑著幾點蔥花,味道清淡極了。他們早就把油撇掉了!我只好吃泡菜下飯。
拌飯也是韓國有代表性的美食,就是把白米飯盛在用石頭做的厚重的大碗里,那碗燒得熱熱的,放入肉、蛋、豆芽之類的菜,加進辣椒醬拌勻後吃,味道並不十分好,但是有鍋巴,脆脆的很香。
韓國人很講究滋補,他們在三伏天也要吃參雞湯。參雞湯是用童子雞加糯米、人參、棗等燉至爛熟,蘸鹽吃,據說很有營養。說起湯來,還有用牛骨牛肉熬制的牛肉湯,味道很鮮美。
雖然我並不很愛吃韓國飯,但是挺喜歡他們的各種餐具。據說韓國餐飲受古代皇宮生活方式的影響,比較注重形式,講究餐具。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不銹鋼筷子和帶蓋的小碗。筷子比中國的木筷短一點,拿在手上,沉甸甸的,上面刻著精美的各色花紋圖案,吃飯時不小心掉下來砸在腳上很疼呢。剛到韓國時,我以為那些小小的帶蓋的不銹鋼碗是手爐,捂了好大一會才發現裡面有米飯。可能是泡菜多的緣故,盛泡菜的器皿也就豐富多樣,方的、圓的、多層的、單層的、塑料的、陶瓷的……最叫我驚奇的是,他們吃飯時常常要用一把大剪刀。這把剪刀,吃冷麵時剪斷長長的面條,吃泡菜時剪泡菜,吃烤肉時剪烤肉,總之,是用餐時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韓國的飯館吃飯,一般都是脫鞋上炕盤腿就餐。房間小小的,桌子矮矮的,要是人多如宴請時,這些小房間的牆壁就像百葉窗似的可以拉上去,要多大空間隨時可以變化調整,十分方便。客人們通常都是分坐在一張張方桌兩邊,房間多長桌子就可以拼多長,這讓我想起幼兒園小朋友排排坐分果果的情景。
韓國也是一個多禮的國家。吃飯還好說,喝酒可就不一樣了。他們給別人敬酒時,拿著自己的酒杯,遞給對方,倒酒半杯,被敬者轉身、背臉、仰頭喝酒,再回敬。喝酒時給人一個後腦勺,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