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韓國上班為什麼穿拖鞋
韓國人經常到哪裡都換拖鞋。大概是因為他們進門需要脫鞋的習慣。但是公共場合不穿鞋不好。所以就換拖鞋。
『貳』 韓國「拖鞋商圈」火爆,韓國人的消費重心轉移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之所以轉移了消費中心,就是因為現在韓國也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的居民都不願意去比較遠的商圈購物。大家都知道韓國是個土地面積比較小的國家,所以說他們的居民區和商業區之間的距離還是有點遠的。像商業區一般都會在中心的位置,但是居民區可能會離商圈有一段距離。
那麼之所以將它稱之為是拖鞋商圈就是說在去這樣商圈購物的時候,根本不需要再更換衣服,重新打扮一遍,只需要穿著拖鞋就可以去了。而去一個地方是否能夠穿著拖鞋,其實也是衡量這個地方距離家遠近的一種尺度和方式。就像我們平常如果下樓扔垃圾的話,肯定不會重新收拾一下。因為他距離家非常的近走下樓就可以了,可能多數的人都會穿著睡衣或者是拖鞋下樓。但如果說需要去市中心扔垃圾的話,我想大概肯定是不會穿拖鞋去的。
『叄』 韓國人和日本人進室內為何要脫鞋
因為韓國和日本是海洋性氣候,空氣潮濕;傳統房屋多是木質結構,裡面鋪有叫「榻榻米」的稻草墊,上面是地毯,一旦受潮很容易發霉、變質。為了不把外面的濕氣帶進室內,自古以來,日本人進屋就要脫鞋。穿鞋進屋是對別人財產的不愛惜,也是對別人勞動的不尊重,因為家庭主婦費了很大的勁才把室內打掃干凈。
『肆』 韓國人的風俗習慣
通常在陽歷1月底或2月初到來的被韓國人稱作新年的農歷正月初一,是傳統上最盛大的節目。全家人聚集一堂,穿最好的衣服, 舉行祭祖儀式。祭祀後,享用豐盛的家宴,家庭中的晚輩向長輩拜年。盡管人們都繼續慶祝農歷新年,但陽歷的元旦也有兩天的法定假期。 其他的重要節日包括:元宵節,即陰歷每年的第一個滿月,此時農民和漁夫們祈求豐收並進行特殊的游戲;端午節, 陰歷五初五,農民們休息一天共同娛樂;中秋節,陰歷八月十五,是一個豐收和感恩的節目,還有浴佛節,農歷四月 初八,信徒們在寺廟中舉行特別儀式並舉行燈會。 有幾個家庭節日對所有韓國人來說都很重要,而且總是要設宴慶祝。它們是:百日,就是嬰兒出生後的第100天;周 歲,第一個生日;花甲,60歲生日,這一天被認為特別重要,因為在這一天一個人已經度過了一個年甲子的歲月;此外,還有古稀,即70歲生日。 除農歷中的傳統節日外,韓國人還過以下的國定節日: 1月1日:元旦——新年的頭兩天,舉世同慶的日子。 陰歷正月初一:民俗日——這一天,也稱為陰歷新年,以祭祖的家庭典禮、特別的事物、傳統游戲來慶祝。 3月1日:獨立運動紀念日-1919年3月1日反抗日本統治的獨立運動周年紀念日。 4月5日:植樹節-這一天,政府官員、教師、學生以及成千上萬全國各地的韓國人按照政府的植樹造林計劃栽種樹木。 5月5日:兒童節-「這一天為兒童舉行各種慶祝活動,讓他們與父母一起盡情游樂。 陰歷四月初八:浴佛節——在佛寺中舉行庄嚴的儀式,這天的慶祝活動在提燈遊行中達到高潮。 6月6日:顯忠日—全國在這天向陣亡將士獻祭,在漢城的國立墓地舉行紀念儀式。 7月17日:制憲節-這一天紀念1948年通過大韓民國憲法。 8月15日:光復節-1945年的這一天,韓國從日本35年的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這一天還標志著1948年大韓民國政府的建立。 陰歷八月十五:秋夕(或稱中秋節)——這是一年中重要的全國性節日之一。這一天要擺設宴席,各家要在家庭墓地舉行紀念儀式,晚上要共賞圓月。 10月3:日開天節-這一天是傳說中檀君於公元前2333年建立韓國的日子。 12月25日:聖誕節-像在西方一樣,基督徒和其他國民都慶賀這個神聖的日子。元旦習俗新年有貼窗花、桃符的習俗。元旦黎明,人們把一些鈔票塞進了除夕預先紮好的稻草人中,扔到十字路口,表示送走邪惡,迎接吉祥福星。黃昏,人們又將全家人一年中脫落的頭發燒掉,祝願家人四季平安。元旦日少女們頭戴一種麻制的帽子,稱為「福巾」,身穿帶花紋的五色綵衣,進行盪鞦韆比賽。新年期間,朝鮮人除了享受美酒佳餚外,還必須要做一種米加上松子、栗子粉、棗泥和蜂蜜等,蒸煮成與我國的八寶飯相類似的甜飯食用,以預示家裡人丁興旺日子過得像蜜一樣甜。 春節習俗韓國是一個非常遵從傳統的國度,春節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思想為基礎的節日,是祭祖祈願家庭平安的一天。今天,春節也被現代人賦予了新的含義,那就是讓人們從都市生活的緊張節奏中暫時解脫出來,得到片刻的寧靜與快樂。所以,春節到韓國你的所到之處都會充滿歡樂和吉祥的氣氛。韓國春節的傳統風俗有很多,有歲妝、歲畫、福笊籬、趕夜光鬼等等傳說。至今流傳下來的習俗有祖先祭拜、歲拜、德談、「擲木四」和跳板等習俗。中國人春節都要吃年糕,韓國人春節也有專門講究吃的食品,統稱為「歲餐」。流傳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春節料理是「米糕片湯」。古代的韓國人崇尚太陽,白色的小圓狀米糕片就代表著太陽,正月初一早晨吃米糕片湯代表著迎接太陽的光明。另外依照原始的宗教信仰,也代表著辭舊迎新、萬物更生復活之際的嚴肅和清潔。以前做米糕片湯的湯是用野雞湯熬成,現在野雞難得,因此改用牛肉或雞肉湯代替。中部和北部地區還喜歡在米糕片湯里加入山雞肉、綠豆芽、蘑菇和泡菜為餡的餃子。此外,每個家庭還會准備蜜糯油果、桂皮湯、八寶飯和肉片等食品接待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 端午節習俗韓國江陵端午祭起源於新羅時代的山神祭,原是村農祈祝豐收的慶典,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主要是祭拜大關嶺山神與大關嶺國師城隍以及國師女城隍神的。整個活動包括祭儀、演戲、游藝三大部分。迎神祭祀活動從4月15日開始至5月7日送神,長達20多天。祭禮有25種之多,其中國際城隍祭儀初獻官為市長,奉安祭初獻官由議長擔當,迎神祭初獻官為文化院長,還有朝奠祭、送神祭等,也分別由警察署長、教育廳長等各級長官擔當。最傳統的是巫俗祭儀,用歌舞來娛神又娛人,由女巫向神轉達人的願望,儀式分為18幕,有不凈巫祭、七星巫祭、世尊巫祭、花歌巫祭,均由女巫導引,全民參與,共祝村落安寧,漁農豐收。 民俗戲最有特點的是官奴假面舞劇,巡迴在各城隍堂演出,幽默諧趣,大同合樂。其他民俗游戲有盪鞦韆,角力,投壺,民謠演唱等,最後一項是「亂場」,實際是一次大規模的綜合集市,有點像中國的廟會,每年都有上百萬人參加,並說這是江陵端午祭的時代意義之所在。其他民俗活動還有打造車輪餅食、釀濁酒、削制菖蒲發簽、用菖蒲洗頭、沐浴、繪制午時符、端午扇等。每年這個時候,都由官府出面主祭,民間也一直保持這些風俗習慣,因為這時間與中國的端午節相近,許多風俗又與中國端午節相似,1927年正式把山神祭定名為端午祭,1967年列為國家重點無形文化財產第13號,並擬於2005年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申報「世界無形遺產」,因而引發了前段被我國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保衛端午」之類的事件,實際上此端午並非彼端午。韓國的端午祭與中國端午節是兩回事。中秋節習俗 韓國的中秋節與中國一樣,也是在陰歷的八月十五日,這個節日對韓國來說和春節一樣是個重大的節日。隨著秋夕的臨近,回故鄉過節的人越來越多。這天也是一年來收獲的季節。在這天,韓國人都要到墓地去祭拜祖先,然後他們分著吃收獲的各物與水果,代表性的飲食有蒸糕,它的形狀就像餃子一樣,餡是由豆和芝麻混合,味道非常好。八月節日里,通常的游戲是摔跤與羌羌水越來舞。摔跤是男子們的游戲,在一個大的庭院里,大家都圍起來看壯士們摔跤,摔跤最好的人被稱為「天下壯士」。 羌羌水舞是韓國女子所跳的富有節奏感的一種舞蹈。當月亮升起的時候,都穿上美麗的韓服圍成一圈, 邊跳邊唱民歌。因為人們在跳的過程中,還夾帶類似中國少數民族舞蹈中的「吆喝聲」,所以被稱為羌羌水越來舞,也叫圓圓舞。
『伍』 鄭州韓語韓國人幹嘛總脫鞋
韓國人跟日本人一樣有席地而坐的習慣。
韓國的所謂「榻榻米」其實並不是榻榻米。
它有點類似中國北方的「暖炕」,只不過高度較低,看起來像席地而坐。
沒有暖氣的時候,人們就是靠著火炕過冬的。
如今隨著時代的變遷,床的使用更普遍化了,但是韓國人席地而坐的習慣依然被保存了下來。
其實韓國人脫鞋的習慣就因為要席地而坐。
以上是紅鉛筆韓日語為您提供的一點信息,
詳情請參考 紅鉛筆 在 搜狐 的博客
『陸』 韓國人為什麼回家一定要換鞋
韓國人的屋子裡面是這樣的,基本都是木地板,然後在家裡一般是不穿鞋的,有些家庭也穿拖鞋,但是非常干凈,每天都要收拾屋子,要擦地板,所以屋子裡面是非常干凈的,你想想那還能把外面穿著的鞋穿進屋子裡面嗎?
你要是認識朝鮮族朋友的話就能明白這個道理了,朝鮮族也是家裡不穿鞋的,屋子裡面都非常干凈,每天都要擦地板,有些特別愛干凈的朝鮮族家庭里 你在地上連個頭發都找不到的,稍微誇張點是這樣,不過真的很乾凈,這個是大部分中國人做不到的。
『柒』 韓國人的怪習慣
我在國外和大韓冥國的人接觸了4年多,很了解他們折習慣。
他們的表情很誇張,而且說話的時候都有手語來配合,不管語說的話有沒有關,都要把手擺來擺去的,雖然不會像電視里那樣出來上竄下跳的情形,但他們習慣用表情和動作真是個壞習慣。例如某人考試沒考好,正在郁悶,韓國人就跑過來用很痛苦的表情來和他說我們也為此深表遺憾,真是看了就討厭。
至於你說的用助聲詞這個毛病,和他們的動作表情歸屬一類,這里就不多說了。
刷牙好象沒泡沫.確實是因為他們不用牙膏。
以前看一個韓國的綜藝節目叫好奇心王國,裡面講除口臭最佳的方法不是用牙膏,而是用清水刷舌頭,這是他們的信仰,我們也這不了。
被罰時一般雙腿跪地,雙手高舉過頭。這是自古留下來的傳統。我們中國人講究男兒膝下有黃金,而他們不一樣。他們一直是我們中國的附屬國,跪習慣了,也就由著他們去吧。
踹小腿確實很疼,不信你自己試試。這可能是他們國家的習慣吧,就像中國女生都是喜歡掐人一樣,來自不同的對男生態度。
他們喝的酒(就是真露)明明那麼甜,為啥喝了一口之後都要那麼誇張的閉上眼睛使勁呵口氣?像女演員在小吃攤喝酒的時候,每喝一口都會發出要吐痰一樣的聲音?
這個問題和第一個問題一樣,他們就愛表現得很誇張。
再就是民族習慣問題,像我國人在酒席上打嗝是很不文明的,但他們覺得在飯桌上打嗝是表示稱贊飯好吃。(他們的壞習慣還真不少)
進門就脫鞋,萬一腳臭那怎麼辦呢?
他們就這習慣,你有什麼辦法。我們華人去韓國人那裡還好,那些印度阿三到了他們那裡,腳臟得不得了(因為他們只穿拖鞋,有的還光腳走路),韓國人還是讓他們進,地毯被搞得很臟,他們也不在意。顯然就算腳臭的人來了,他們也不會介意的。
不管認不認識都叫人家哥啊,叔啊之類~~~老的叫叔,年輕的也叫叔
這是和人家套近乎唄。
不過韓國人的傳統一向是長幼有序。在他們那裡,一個比你早出生一天的人,就算是第一次見面,也可以像教訓兒子一樣,來呵斥你,而你只能低著頭在那裡聽著,不能有任何反駁。
我一開始還不知道他們這個習慣。後來來了個從來沒出過國的韓國人,出來後也住到我那些韓國朋友的家裡,見我與那些韓國朋友開玩笑,就來對我怒罵,說我不能和比我大的人開玩笑,以後再也不許有類似現象。當時真想扁他,但在國外打人是犯法的,就走了。從那以後再也不和那些韓國人來往了。
『捌』 亞洲這個國家的人只穿拖鞋,是什麼原因
因為他們國家比較信佛,而且處於熱帶氣候,他們認為皮鞋是對別人的不尊重,所以他們這個國家只穿拖鞋。
『玖』 有什麼你去了韓國才知道的事
韓國人整體穿搭水平會比高內高一些.畢竟你能看到的光鮮外表就是全部了
東大門的服裝確實便宜又好看,只是需要最少買兩件
你在個人網站看到的服裝基本都能在신상마켓上半價找到同款
很多韓國人才知道的服裝網站,真的物美價廉
打折季很瘋狂,原件一千多的羽絨服可能只需要200人民幣
女高的校服是短裙,青春靚麗
韓國男生對高中校服有特殊愛好
SKY大學的校服是身份的象徵
拖鞋是國民標配,特指三條杠
拖鞋冬天可以穿,上班可以穿,只是需要穿襪子才會顯得不那麼輕浮
帽子和拖鞋是生活必需品
電視購物到現在依然火熱,電商直播沒見過還
上了歲數的韓國人蜜汁喜歡登山服
3CE是韓國第一代國民女性電商品牌,至今人氣不減
Imvely因為創始人越來越作,已經離死不遠了
韓國女性貸款分期買衣服的大有人在,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心痛
韓國的服裝絕大部分都是從中國進口的
從中國進口的衣服最近口碑很不錯
穿著打扮是一種社會禮儀
排通宵就為了買雙鞋的事,韓國人也樂此不疲
就算夏天也要准備件開衫,店裡真的太冷了
七十歲的大媽出門都會化妝
八十歲的老爺出門也是"五顏六色"(在韓國待過的一定懂這個)
好的韓服真的貴,還有自己的高端品牌
韓國人到了冬天也是以黑色外套為主,還有一個詞叫얼죽코(凍死也要穿大衣)
『拾』 我們學校的韓國人為什麼都穿拖鞋,他們是汗腳嗎
民族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