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韓國人不喜歡炒菜吃
炒菜一直是中國的特色菜,中國人的餐桌上講究葷素搭配,冷熱均勻,不僅要有熱菜,也要有冷盤,中國菜的種類之多和食材豐富,在世界上都是享有盛譽的,不僅因為中國菜好吃,還因為我們別具一格的傳統美食文化,所以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都喜歡吃中國菜。
韓國人雖然不喜歡吃炒菜,但是他們經常吃一些煎烤類的食物,我們經常能看到韓國烤肉這樣的門店,還有一些湯湯水水之類的食物,也是韓國人經常吃的,再加上各類小菜,基本上都是以腌制和涼拌為主,很少像國內這樣吃一些熱的炒菜,他們更喜歡把蔬菜煮熟以後,拌上一些調味料吃,認為這樣能夠更好的保存食物中的營養。
每個國家都有它獨特的飲食習慣,這是地理條件和各種客觀因素所形成的,中國地大物博,食材的種類多,烹飪方法也很多,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華美食文化。
B. 韓國人的飲食習慣有哪些有吃炒菜的嗎
就從餐具談起吧,韓國人同我們一樣使用筷子,但他們使用的多為金屬筷,餐館里見不到一雙竹木筷子,更不用說一次性的「方便筷」了。我問過他們,回答是金屬筷爽利、衛生、經久耐用,一次性的簡易筷子太浪費,即消耗資源又污染環境。僅此一點,我就覺得是我們應該仿效的。
韓國人和日本人一樣,習慣於席地而座,盤腿就餐。其傳統飲食比較簡單,主食為米飯,愛吃泡菜,泡菜的出口量據說是世界第一,種類之多我看也能拿冠軍,因為每餐都有它堂而皇之地上桌,精緻 盤碟中能擺出不少花樣:白菜、蘿卜、辣椒,還有我們叫不出名的,既開胃也好吃。他們餐桌上的素菜顯然比我們多,因為靠海的緣故,海產素菜也相當多。另外一項「多」是醬製品。我們的「醬缸文化」在那裡的影響,大概已達到「青出藍而勝於藍」的地步,他們有專門用來摻和著菜拌地飯的一種醬,我試了一下,味道很不錯。以上「三多」,恐怕構成他們飲食中的低糖、低脂肪、符合營養學要求的合理因素。我們注意到韓國人中肥胖者不多,一般中老年人都能保持身材且有健康的氣色,這是不是同良好的飲食習慣有關呢?
韓國人待客同我們一樣熱情、周到,但沒有用滿桌「大魚大肉」來顯示慷慨大方的。從官方到民間的宴請,從韓式到非韓式的吃法,至少我們沒有享用到我們在國內經常會碰到的「高大全」。他們的葷菜如烤鴨,做得也很正宗,瘦肉層較厚,不肥不膩,滑嫩可口。吃法與我們不同的是,他們不用面餅包鴨肉,而是用菜葉裹,碧綠的生菜上佐以蔥蒜、調料,夾上烤好的鴨塊,色、香、味俱佳。還有一種菜葉,是我們想不到的:芝麻葉。主人特別介紹說,這是目前的時興食品、科研新成果,芝麻葉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物質,還有防癌、抗癌作用。後來,我在商店裡看到有「芝麻葉罐頭」賣,也趕了回時髦。
韓國飲食中最有名的恐怕還是燒烤。「鐵板燒」不僅用來燒菜,也用來炒麵。最有意思的,是一種「石頭燒烤」:用一堆鵝卵石放在鐵架上電熱升溫,先攤放肉塊,待到一定火候再用長剪將大塊肉絞成小塊,拼柔到滾滾的石頭中去,不一會就響吱吱地冒出香氣,你就可以大快朵頤了。據介紹,鵝卵石是進口的,既然能蓄熱均溫,使肉免於烤焦,又能去油去腥。我們是在仁川一家叫「海風」的餐館里,品嘗到這道古樸又摩登的美味,印象極深。
韓國人飲食主面的節約與科學,還可以從一種專供飲水機配套使用的「微型紙杯」上得到佐證。那是一種只有中指長、兩指寬的小紙片,經過特別處理,拿上手就變成一個很小的杯子,放到龍頭就能接水。比起那種透明塑料杯和普通紙杯,自有它微小、簡便的優越必天韓國街頭和快餐店裡常能見到
C. 朝鮮族朝鮮人韓國人為什麼都不會炒菜
因為他們是棒子 只會吃泡菜 哈哈
D. 韓國人為什麼不吃蔬菜
韓國人吃蔬菜,韓國泡菜就是由蔬菜製作的。
韓國飲食:韓食以泡菜文化為特色,一日三餐都離不開泡菜。韓國傳統名菜燒肉、泡菜、冷麵已經成了世界名菜。
韓國有各種飲食,由於其過去處於農耕社會,因此從古代開始主食就以米為主。韓國飲食與各種蔬菜、肉類、魚類共同組成。泡菜、海鮮醬、豆醬等各種發酵保存食品,以營養價值和特別的味道而聞名。
韓國飲食包括每天重復的日常飲食,一生中必經的舉行儀式時擺的食品,祈求豐年和豐漁時擺的豐年祭與豐漁祭食品,祈禱部落平安而擺的部落祭食品,還有悼念過世的人而擺的祭祀食品等。同時也隨季節的不同利用當時的食物做季節美食。
(4)韓國人為什麼不願意炒菜吃擴展閱讀
韓國特色美食:
1、韓國泡菜
韓國泡菜以蔬菜為主要原料,各種水果、海鮮及肉料、添加魚露為配料的發酵食品。主要有益因子成分為乳酸菌,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鈣、磷等無機物和礦物質以及人體所需的十餘種氨基酸。
2、韓國拌飯
韓國拌飯發源地為韓國全羅北道,後來演變為朝鮮半島的代表性食物。是朝鮮半島三大名菜(平壤冷麵,開城湯飯,全州拌飯)之一。
E. 韓國的飲食習慣是什麼
韓國的飲食習慣是:
1、早餐
韓國家庭以米飯為主食,早餐也習慣吃米飯,不吃粥,但必須喝湯。韓國家庭經常喜歡早餐喝湯和燉菜。包括牛肉湯,被認為是一種宿醉療法,它由豬肉、捲心菜、凝固的牛血和蔬菜組成的湯。
早餐必不可少的還有泡菜,在韓國,被稱為Banchan的泡菜配菜是早餐的一個常見部分。然而,泡菜種類繁多——幾乎總是與早餐以及其他所有正餐一起食用。
泡菜由發酵的蔬菜組成,比如捲心菜、黃瓜或者蘿卜,這些蔬菜被腌制在大蒜、蔥、辣椒和生薑中。其他的泡菜包括namul,這是蒸的。還有jeon,這是一種煎餅,通常有開胃的配料,如土豆或蔥。
韓國人飲食文化最講究小量多樣,不管是窮是富,桌上也不會少於三個小菜。當然了,數量不等同於質量。紫蘇葉泡菜放一碟、蘿卜泡菜放一碟、煮豆子放一碟、紫菜放一碟,豆腐湯盛一碗,那也叫四菜一湯。
受西方飲食的影響,越來越多的韓國人已經開始接受西方早餐食品的概念。因此,很容易在便利店和餐館找到谷類食品、早餐糕點和西方人熟悉的漢堡,三明治等標准早餐。
街頭小販還出售香蕉味牛奶、香蕉玉米餅、甜米粉製成的Chapssal甜甜圈,以及韓式雞蛋烤餅,它類似於在玉米松餅上面加一個煮熟的雞蛋。
2、午餐
韓國家庭的午餐會吃米飯、泡菜和一些小菜,同樣是泡菜佔了大頭,午餐的泡菜種類更多,除了黃瓜白菜和蘿卜,還有青蔥、捲心菜、洋蔥和高麗菜等等。
小菜一般會煎魚、煎蛋或者是午餐肉等等。7個菜裡面基本上都是素的,乍一看還有特別豐盛的感覺,但是真的去吃就覺得口味太單調了。
韓國人和東北人的習慣也有相似之處,他們比較喜歡吃辣椒蘸醬,或者生菜包飯。韓國家庭里邊很喜歡自己做生魚片吃。
而且魚肉都切得比較碎,配菜有生菜葉、薄荷葉、泡菜、酸蘿卜。用葉子包著生魚片,蘸著和著蔥和蒜的辣醬吃。生魚片在夏天吃起來非常爽口。
午餐還有大醬湯,韓國大醬湯是韓國特色料理,韓式大醬湯有熱湯、涼湯兩種。大醬是韓國人最愛的調味料,大醬可用來做大醬湯。大醬是由黃豆經過特殊工藝加工而成,大醬的脂肪含量少,熱量低,用來做大醬湯多食易有飽腹感。
一般在外工作的韓國人午餐愛吃炸醬面,拉麵,石鍋拌飯,涼盆拌飯,紫菜包飯,海鮮餅,各種年糕製品為主力。
有人說韓國飲食清淡為主,這個我不太同意,因為韓國菜幾乎沒有不放辣椒的,而且炸醬面里的韓式春醬,拌飯必備的各種韓國辣醬,辛拉麵的調料等等口味都是很厚重的,不能講它清淡。
韓國飲食給人清淡口感的印象我感覺可能來源於泡菜的清爽口感有一定關系。最主要的可能是韓國料理里油很少,幾乎沒有炒菜。
你說炒年糕?對不起,炒年糕雖然名義上是炒,實際上是類似燉。炒年糕是不放油的,製作過程是先用香菇,一種魚干為主,佐以一眾提鮮吊味的材料熬出鮮味極濃的湯來。
這在炒鍋里加熱這個湯,調進各種醬料,然後下年糕和配料來炒,直到湯基本燒干,醬料包裹年糕段之後出鍋。
3、晚餐
晚餐韓國家庭比較常見的涼盤拌飯。就是人手一個涼盆,國內常見的白鋼大碗,先盛白米飯,然後按自己口味放點各種泡菜,生的青菜,生菜等,煮過的蔬菜,豆芽菜等。
煎過的肉絲,雞蛋什麼的,倒上各種韓式辣醬,咔咔一頓神拌。配個海帶清湯之類的。
晚餐,如果你去韓國人家做客,韓國的主婦告訴你晚上我們吃煎五花肉,或者說晚上我們吃醬湯。那麼請絕對的相信她。
晚上餐桌上一定是居中一個大煎鍋,生菜,五花肉和醬料齊備,四圈六到八個不同種類的泡菜。或者居中是很大一鍋的大醬湯,四周都是泡菜。
韓國人比較喜歡吃螃蟹,他們喜歡把蟹膏和熱乎乎的米飯一起吃。雖然晚餐的種類豐富多彩,但是都是用小碟裝起來,只有幾口的樣子。
因為韓國的肉類食物價格是非常昂貴的,韓國人最愛的五花肉雖然價格偏高,普通老百姓還是能夠吃得起的,但是如果在包裝上寫著國產2個字,那麼這個肉就特別貴了,因為韓國人對國產的東西有著天然的自豪感。
晚餐有些韓國人還愛吃狗肉,韓國確實是有吃狗肉的傳統的,但是現在韓國街邊上基本看不到狗肉館。
去吃狗肉沒有當地人指點幾乎很難找到,而且狗肉湯也不叫狗肉湯了,那個名字翻譯過來大概叫養生湯,保身湯這個樣子。
由於我自己家裡養過狗,我雖然很饞,但是還是不太忍心吃,所以韓國的狗肉味道做得怎麼樣我就不知道了。
F. 韓國人為什麼不炒菜吃
有炒菜啊!大長今上看到炒菜
G. 韓國人的飲食特點
韓國人對飲食很講究,有「食為五福之一」的說法。韓國菜的特點是「五味五色」,即由甜、酸、苦、辣、咸五昧和紅、白、黑、綠、黃五色調和而成。韓國人的日常飲食是米飯、泡菜、大醬、辣椒醬、鹹菜、八珍菜和大醬湯。八珍菜的主料是綠豆芽、黃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條、椿梗、藏菜、蘑菇八種。
韓國人特別喜歡吃辣椒,辣椒面、辣椒醬是平時不可缺少的調味料。這與韓國氣候寒冷濕潤、種植水稻,需要抗寒抗濕有如泡菜是具有韓國民族特色的冬季必備副食品。每年11月把白菜、蘿卡洗凈晾乾之後,加辣椒、蒜、蔥、海鮮等各種調味料,用大缸掩漬起來,密封半個月至1個月後食用。每個家庭主婦都有腌制泡菜的獨特手藝和秘方,因此泡菜的口味,每家各不相同。韓國人愛吃牛肉、雞肉和魚,不喜歡吃羊肉、鴨子以及油膩的食物。狗肉是他們喜歡吃的肉食之一。
韓國多泉水,泉水干凈清涼甘美,因兩韓國人一般不喝茶和開水。韓國人都習慣在矮桌上吃飯,小桌上擺有飯碗、湯碗、盛醬的小碟,以及裝小菜的盤子。吃飯也使用筷子和湯匙。韓國著名的鄉土名菜主要有:各種生魚片、木浦臭酶魚、光州燉乳豬、烤牛肉、生拌牛胃(即牛百葉)、人參雞、神仙爐(即悅口子湯,類似中國的火鍋)。韓國人的飲食離不開脆製品,種類很多,主要為泡菜和腌魚。
韓國人喜愛喝湯。湯是韓國人飲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就餐時所不可缺少的,種類很多,主要有大醬湯、狗肉湯等。韓國人常吃甜點、糕點和麵食,主要有麥芽糖、油蜜果、打糕、蒸糕、發糕、甲皮餅,油剪餅、冷麵等。
韓國人的日常飲品,包括酒類和軟飲料兩大類。三亥酒是一種濁酒,它的歷史可追溯至新羅、百濟、高句麗時期。因系農家當釀制,俗稱農酒,清蜜混氈,但酒精度低,清涼可口;此外,還有保存期長的清酒和適宜冬天釀制的甘酒。軟飲料主要有民間自製的花茶和柿餅汁,前者與中國的花茶同名而實質不相干,後者多在元旦時飲用。
H. 韓國人不吃炒菜嗎
有的,只是量很少的.
有的在做有些泡菜的時候會放些好的魚肝油.
(中國人福氣好,如果到韓國住一段,會瘦身! 韓國的MM到中國來,會發福.)
還是中餐好吃啊
I. 為什麼韓國人很少吃炒菜
韓國飲食的主要特點: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膩,味覺以涼辣為主。韓國人自古以來把米飯當做主食。菜餚以燉煮和烤制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韓國人喜歡吃面條、牛肉、雞肉和狗肉,不喜歡吃饅頭、羊肉和鴨肉。韓國人普遍愛吃涼拌菜。涼拌菜是把蔬菜直接切好或用開水焯過後,加上佐料拌成的。還有生拌魚肉、魚蝦醬等菜餚。生拌魚肉,是把生肉、生魚等切成片,加上作料和切成絲的蘿卜、梨等,再澆上加醋的醬或辣醬拌成。湯也是用餐時必不可少的部分,它通常用蔬菜、山菜、肉類、大醬、咸鹽、味素等各種原料烹調而成。韓國人愛吃辣椒,家常菜里幾乎全放辣椒。韓國人有一日四餐的飲食習慣,分別安排在早上、中午、傍晚、夜晚。韓國人就餐用勺和筷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飯碗和湯碗,其他所有的菜則擺在飯桌中間供大家享用。韓國人使用飯碗也很有講究,分男用、女用和兒童用。韓國人注意節儉,無論是自己食用還是招待窮人,都盡可能把飯菜吃光用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