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韓國資訊 > 韓國宮廷禮儀怎麼看

韓國宮廷禮儀怎麼看

發布時間:2022-05-31 22:21:21

㈠ 韓國有什麼禮儀

社交禮儀
在社交禮儀上,韓國一般不採用握手作為見面的禮節。握手時講究使用雙手,或是單獨使用右手。在晚輩、下屬與長輩、上級握手時,後者伸出手來之後,前者須先以右手握手,隨手再將自己是左手輕置與後者的右手之上。 在韓國,婦女和小孩一般情況下,婦女不和男子握手,以點頭或是鞠躬作為常見禮儀。 在稱呼上多使用敬語和尊稱,很少會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要是對方在社會上有地位頭銜的,韓國人一定會屢用不止。
服飾禮儀
社交場合中,大部分韓國人會講英語,對講日語的人沒有好感。 在韓國,穿衣上不會過於前衛,是莊重保守的。男子一般上身穿襖,下身穿寬大的長檔褲,女子一般是上穿短襖,下穿齊胸的長裙。
餐飲禮儀
韓國人在一般的情況下喜歡吃辣和酸。主食主要是米飯、冷麵。菜餚有泡菜、烤牛肉、燒狗肉、人參雞等等。總體來說,韓國人的菜品種不是太多,而且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比較清淡。一般來是說,韓國的男子的酒量都不錯,對燒酒、清酒、啤酒往往來者不拒,婦女則多不飲酒。平日,韓國人大都和茶和咖啡。但是,韓國人通常不喝稀粥,不喜歡喝清湯。韓國人一般不喜歡吃過油、過膩、過甜的東西。不啻鴨子、羊肉和肥豬肉,至於熊掌、虎肉。吃飯時,一般用筷子。為環保,韓國人的會為你提供鐵餐具。與長輩吃飯時不許先動筷子,不可以用筷子對別人指指點點,用餐完畢後將筷子整齊放在餐桌的桌面上。吃飯時,不宜高談闊論。吃東西時,嘴裡響聲太大,也是非常丟人的。在韓國人的家裡宴請時,賓主一般都是圍坐在一張矮腿方桌周圍。盤腿席地而坐。在這種情況下,切勿用手摸腳,伸直雙腿,或是雙腿叉開,都是不允許的。
習俗禁忌
韓國人珍愛白色。國花是木槿花,松樹為國樹,喜雀為國鳥,老虎為國獸。忌諱數字是"4"和"13",在發音與"死"相同的緣故,韓國人對相似的"私""師""事"等最好不要使用。
韓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強,反對崇洋媚外,倡導使用國貨。在贈送禮品時,最好選擇是鮮花、酒類和工藝品。最好不是日本貨。
韓國有男尊女卑的講究,進入房間時,女人不可以走在男人的前面,女人須幫助男人脫下外套,坐下時,女人要主動坐在男子的後面。不可以在男子面前高聲談論
韓國古代的中央官制

李氏王朝的官制主要跟隨中國模式,官職分為九品,由正一品到從九品,共計十八級。其中正三品分正三品堂上和正三品堂下。正一品至正三品堂上,稱為堂上官。正三品堂下到正七品,稱為堂下官〔或參上官〕。正七品以下為參下官。長今受中宗冊封為御醫時,官職為正三品堂上官。以當時來說,在男尊女卑的時代,賤民出身的女子可得此高位,確是史無前例,震驚朝野。

在國王下面,中央機關方面最高的是議政府。議政府之下有吏、戶、禮、兵、工、刑「六曹」,相當於中國的六部。其首長為判書〔正二品,相當於中國的六部尚書〕及參判〔從二品〕。

長今十歲入宮,從小宮女到醫女、御醫,一生與王宮結下不解緣,在她的日常生活中,出現過不少從屬六曹的內廷供奉機構,包括有內醫院、內侍府、內贍寺、司饔院、內需司等。做醫女時曾服務的機構則有典醫監、活人署等。

韓國古代的醫女制度

朝鮮的醫女制度是太宗六年〔1406年〕建立的。因為男女有別的觀念越來越嚴格,內宮女眷忌諱被男性醫官診治,即使病入膏肓也不就醫,最後導致死亡。

醫女屬一種看護性的工作,一般中人家庭都不會讓自己的女兒去做這些事,因此制度之初,指定由賤民身分的婢女充任。

當時選擇漢陽各官衙的女性官婢在惠民署學習。在地方也會挑選十到十五歲左右的官婢前往惠民署接受教育,學成後再送回故鄉從事醫療工作,讓地方的婦女有病時也可就醫。〔朝鮮的醫療機關〕

世祖時代還設立獎懲法,規定每月必讀書籍,並考試評核,成績優異者有俸祿。成績不佳者下放為茶母〔即在官署中擔任雜役的賤婢〕,到醫術稍進步才復職為醫女。醫女和茶母都是官婢,同屬賤民階級。所有醫女一年有兩次米糧俸祿。茶母就沒有了。

醫女接受醫學教育前,需先修讀《千字文》及《孝經》,再者因要濟世救人,品德必須高尚,因此需熟讀四書,之後才學習看病、助產、把脈、針灸等醫術及研讀醫書。另外判定宮女是否處子的工作,也是由醫女負責。

在成宗時,醫女制度更具規模,將醫女分為內醫、看病醫及初學醫三個等級。

可惜醫女制度在燕山君時逐漸變質。通曉四書五經及兼備醫學知識的醫女,被燕山君派往參加各種飲宴,甚至擔任宮中儀式的儀隊、賜送賜死毒葯等活動。她們原先最重要的本業—治療及看護病人,竟變成輔業。

中宗即位後,費盡心思矯正前人惡習,明文禁止召喚醫女參加飲宴場合。但一時積習難改,醫女仍需出席宴合,成為有學識,卻又是受到非人道對待的賤民。甚至與妓女待遇相同,稱為醫妓。

韓國古代的宮女的制度

宮女,即「宮中女官」的簡稱,指的是在宮中擔任官職的女人。

王宮內有不同的正殿偏殿〔如大殿、太後殿、中殿、東殿等〕,內有不同的部門,如針房、綉房、御膳房、退膳間、洗踏房、洗水間、生果房等,由王上以致小王子小公主的日常起居飲食,都得靠宮女打理照顧,所以宮女的需求量很大。

王宮每年會從民間招收女孩入宮,中人、白丁女兒均可報名。入宮後從小宮女做起,以後可晉升為內人、上饌內人、尚宮,或最高尚宮等職級。〔尚宮的職務〕

女孩入宮當小宮女的年齡,由四、五歲至十多歲不等。一般來說,入宮年齡越小,接受宮廷教養培訓的時間越長,由於自幼熟習宮廷禮儀,長大後大多被派往大殿,擔任王上身邊的「至密尚宮」。

若是十歲以後才入宮,就像劇中主角徐長今一樣,多派往御膳房、退膳間、洗踏房、洗水間、生果房等地方,因為這些部門較側重教授有關職務的技術。如御膳房學做料理、針綉房學做針線等。

每個入宮的孩子會歸一個內人或尚宮管教,擔任老師兼母親的角色。大家在同一個房間生活。

小宮女在宮內學習禮儀及技術後,大約八至十年後可參加「內人試」,合格後正式成為內人,屬九品官階。

內人再經過十多廿年歷練後,可以參加尚宮考試。通過考試,會獲賜予牒紙與假髻,屬正五品官階。以後有機會晉陛至最高尚宮、提調尚宮的話,官階會更高。

其實,王宮內所有妃嬪及宮女,均屬內命婦;內命婦之首為王後。一朝為宮女,終身是王上的女人。一旦舉行內人試〔內人禮〕,即意味著婚禮,宮女正式成為王上的女人,一生不能婚嫁。

作為宮女,要離開王宮只有兩個可能,一是年老體衰或疾病纏身,再不就是服侍的主子病逝,守喪三年後才可回家。離開王宮後也不能婚嫁,或作妾。

既然宮女不能像一般百姓般,為人賢妻良母,唯一的前途,似乎是努力邁向成為尚宮的漫漫長路。

議政府:最高中央行政單位
承政院:為國王起草旨意,直接下達王命
兩司:檢察諫議的機構
內醫院:負責宮中皇族的醫療
內侍府:管宮廷內膳食、傳令、守門、打掃等
司饔院:管御膳以及宮廷內三餐
典醫監:負責訓練醫官
內禁衛:御前侍衛
兼司仆:禁軍
捕盜廳:維持治安和捕捉犯罪者

從宮女成為妃子很艱難的,正式的妃子都是從大貴族「班」里頭選出來的,看女人天下就知道啦,沒有後台的妃子在後宮很難生存的。
《大長今》的連生只因為懷了孕才被封為淑媛(最低級的),中宗死後才被升為淑儀(第四級)。
《明成皇後》的李尚宮因為出身低微,費了多大的勁,最後還是因為生了兒子才封為淑媛。
韓國傳統服飾

韓服是韓國的傳統服裝, 優雅且有品位。 近代被洋服替代。只有在節日和有特殊意義的日子裡穿。女性的傳統服裝是短上衣和寬長的裙子,
看上去很優雅: 男性以褲子, 短上衣, 背心, 馬甲顯出獨特的品位。 白色為基本色, 根據季節, 身份, 材料和色彩都不同。
在結婚等特別的儀式中, 一般平民也穿戴華麗的衣裳和首飾。 最近, 增加實用性的生活韓服很受歡迎。

宮中服裝

朝鮮時代隨著儒教地位的鞏固, 衣著上也開始重視形式與禮節。 朝鮮時代大禮服是祭禮服。 大禮服也稱冕服, 戴冕冠。 穿冕服。
冕服是宗廟, 社稷等祭禮或正初,冬至等大節日里穿的衣服。

韓服的美

韓服的美可以從外觀的線條, 布料的色彩及裝飾的變化中看出。強調女性頸部柔和線條的短衣, 內外邊V字型領或自然柔和的袖口曲線,
突出溫和感。 從短衣到裙子, 垂直下垂的線條都體現端莊, 賢淑。 裙子從上到下漸漸擴散細紋增加優雅之美。 線條的美在男性的服裝中也一樣。

韓服的特徵是色彩, 紋路, 裝飾等很隨意。 使用兩種以上顏色, 超越單純色彩的范圍, 受陰陽五行思想影響。 花紋,
衣邊裝飾也增添了韓服的美。

韓服的種類

韓服可根據身份, 功能, 性別 , 年齡, 用途, 材料分類。 現代觀點中, 用途上的區分最有代表性。 根據生活風俗用途,
韓服分為婚禮服, 花甲服, 節日服, 周歲服等。

節日服

在韓國, 春節早上必須給父母拜年, 父母穿平常韓服, 孩子們穿色童(七色彩緞)短衣和韓服拜年。

花甲宴服

是子女們為花甲的父母舉辦的儀式, 祝父母身體健康, 長壽, 這時擺上宴席祝壽。花甲宴的男性穿戴金冠草服; 女性穿小禮服一唐裝。

周歲服

在韓國, 孩子一周歲的時候要舉行祈求孩子, 無病長壽的儀式。 這時, 孩子要穿周歲服。 男孩子轉淺色衣服,
一般是籃色邊粉紅色短衣淺紫色褲子, 上面穿藍色背心, 草綠色衣帶。 女孩子用深綠色或黃色做短衣, 周歲或特殊的日子裡穿色童短衣,
最近也給周歲的女孩子穿唐裝。

婚禮服

傳統婚禮上的韓服比平常韓服華麗。 婚禮上, 新郎的穿戴是褲子, 短衣背心, 帶結上穿外套, 戴紗帽冠帶, 穿木靴。
新娘是紅裙黃短衣上穿圓衫, 戴發簪, 龍簪上垂著前綴和飄帶。

生活韓服

傳統韓服因穿戴復雜繁瑣, 只有在特殊的日子裡穿。 因此,最近出現追求簡單便利的生活韓服。 生活韓服種類繁多,
根據材料的多樣性和設計的差異生產各種各樣的樣式。 因其傳統美和價格低廉也受到國外遊客的歡迎

㈡ 韓國古代宮廷女子等級如何劃分

1、朝鮮國王的正室妻子,稱呼為王妃或者中殿。朝鮮王朝沒有皇後之稱,只有中國有皇後,另外,其本身是不列入品級的。(等同於皇後)。

2、朝鮮國王的側室妾室以及宮中女官等均屬於內命婦,而像朝廷大臣的妻女等都屬於外命婦,王妃是內、外命婦之首。

3、朝鮮國王的母親則稱呼為大妃或者王大妃(等同於皇太後) ,朝鮮國王的祖母則稱呼為大王大妃(等同於太皇太後)

4、正宮:王妃。為內命婦之首,沒有品階,居住在景福宮交泰殿(也叫中宮或者中殿)

正一品:嬪 從一品:貴人(嬪是朝鮮國王側室中地位最高的,僅次於王妃)

正二品:昭儀從二品:淑儀

正三品:昭容從三品:淑容

正四品:昭媛 從四品:淑媛(正一品到從四品均為上殿,正五品到從九品皆為宮中女官階級)

正五品:尙宮 尙儀 從五品:尙服 尙食

正六品:尙寢 尙功 從六品:尙正 尙記

正七品:典賓 典衣 典膳 從七品:典設 典制 典言 、

正八品:典贊 典飾 典葯 從八品:典燈 典彩 典正

正九品:奏宮 奏商 奏角

從九品:奏變徵 主徵 奏羽 奏變宮

內命婦指在宮中奉職女官中有品階(官位)者。正一品到從四品實際上都是國王的側室,正五品以下到從九品都是宮女,按各自名稱所示任職。

嬪是國王側室中地位最高的人。國王的正室稱為妃,一旦嬪被封為正室即成為妃,妃是沒有品階的。

此外,淑容娘娘是從三品;王妃是正室,是內、外命婦之首,無品階;王妃所生的女兒稱呼為公主;後宮所生的女兒則稱呼為翁主。

(2)韓國宮廷禮儀怎麼看擴展閱讀:

宮女即「宮中女官」的簡稱,指的是在宮中擔任官職的女人。朝鮮王朝王宮中的大殿、大妃殿、中殿、東殿等,內設不同部門,如御膳廚房、退膳間、餅果房等,宮女們就在這些部門當差。

此外,國王、王妃、王子和公主的日常起居飲食也都由宮女負責,宮女的需求量很大。王宮每年從民間招收女孩入宮,中人、白丁的女兒都可以報名。這些女孩入宮以後從小宮女做起,以後可以晉升為內人、上贊內人、尚宮、最高尚宮、提調尚宮等。女孩入宮當小宮女的年齡,由四五歲至十多歲不等。

宮女要接受很長時間的訓練,要熟悉宮廷禮儀,以備長大以後派往大殿,擔任國王身邊的「至密尚宮」。每個入宮的孩子會由一個內人或尚宮管教,尚宮擔任老師兼母親的角色,大家在同一個房間生活。小宮女在宮內學習禮儀以及技術,大約8至10年後可參加考試,合格後正式成為九品官階的內人。

宮女通過內人考試即意味著正式成為國王的女人,一生不能婚嫁。內人再經過數十年的磨練後,可以參加尚宮考試。通過考試獲賜碟紙與發盤,取得正五品官階。以後,可以升任更高官階的最高尚宮、提調尚宮。

王宮內所有妃嬪及宮女,均屬內命婦,內命婦之首是王妃。作為宮女,要離開王宮只有兩個可能,一是年老體衰、疾病纏身,再有就是服侍的主子病逝,守喪3年後才可離開宮廷。宮女離開王宮以後仍不能婚嫁。

㈢ 韓國宮廷禮儀

雲峴宮,每年再現兩三次高宗皇帝與明成皇後的婚禮儀式。朝鮮時代王家婚禮的程序和禮節非常復雜且嚴格,將其規定為國家准則。太子到適婚年齡,國家發布國婚准備令和禁婚令,以禁止適齡姑娘結婚。揀擇王後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初揀擇"。在結束初揀擇後,解除禁婚令,被揀擇的王後候選人除外。韓國的傳統婚禮在新娘家舉行,第二天新郎帶新娘回家,國王也照此風俗。不過,一般私宅無法舉行大規模國王婚禮,因此,採取別宮制度,將雲峴宮作別宮。這里曾舉行過高宗皇帝與明成皇後的婚禮儀式。其程序為以"納采"、" 納征"、"告期"、"冊妃"、"親迎"、"同牢"的六個部分組成。 "嘉禮"是國王或太子等繼承王位的王族婚禮。其程序有納采、納徵、告期、冊妃、親迎及同牢等六禮,持續幾個月,動員數千人,為名副其實的國家喜事。雲峴宮為興宣大院君的私宅,他的老二高宗到即位前一直生活於此,亦為1866年(高宗3年)高宗皇帝與明成皇後的嘉禮別宮。 嘉禮期間,將別宮作為王妃住處,通過"第三揀擇"的王妃當選人,在此學習宮廷規矩。其簡單程序為如下 納采:宮廷派使者到別宮,向當選王妃求婚。 納徵:宮廷派使者到別宮,送禮紀念婚事成全。 告期:宮廷決定嘉禮日期,通知別宮。 冊妃:先在宮廷冊封王妃,再派使者到別宮,冊封王妃。 親迎:國王親臨別宮帶王妃回宮。 同牢:國王和王妃互相行禮,分嘗酒菜,過初夜。

㈣ 韓國的禮儀風俗都有哪些

韓國飲食風格介於中國和日本之間,多數人用餐使用筷子。萊料以高蛋白食物為主,輔以蔬菜。喜食湯和飯(牛肉湯、排骨湯等和在飯中)、火鍋、湯面、冷麵、生魚片、生牛肉、什錦飯等。也喜歡熱辣口味。在宴會上,韓國人習慣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勸酒時不可拒飲;不勝酒力時杯中應留點酒;對於醉酒者,他們多持寬容的態度。受人敬菜時要禮貌地推讓兩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飯後被人邀歌時不可拒唱。

韓國的民族服裝是:男子穿襖、坎肩、褲、長袍,上下一色,且多用白色;女子穿襖、裙、長袍,裙子長而肥大,豐滿流暢。現代男女也常穿西式服裝,講究服飾。進屋脫鞋是他們的傳統習慣。他們也用炕,炕內用熱水管取暖。

韓國人注重禮儀。見面必互致問候,男子見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雙手,分手也鞠躬。男子不得主動與女子握手。初次見面,交換名片。韓國人多以軟飲料待客,客人必須接受主人提供的茶點。韓國人在一起聊天,都不談本國政治、經濟、妻室等話題,但喜歡詢問個人情況。他們自尊心極強,不容公開被人批評或異議。在社交場合,男女必須分開。在公開場合,得讓男土先行,各種會議發言者致辭都把「先生們」放在「女士們」之前。尊敬師長,使用敬語,不得當長者面抽煙、戴眼鏡。上門造訪習慣帶上小禮品,但不送外國煙;接物時必須用雙手,不能把禮品當場打開。在任何場合的坐姿都不能叉腿。

韓國節慶較多。農歷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節日活動類似我國春節。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傳統飲食是種果(栗子、核桃、松子等)、葯膳、五穀飯、陳茶飯等。農歷4月8日為佛誕節及頌揚女性的春香節。農歷5月5日為端午節,家家戶戶都以食青篙糕,掛菖蒲來過節。農歷8月15為中秋節,農歷9月9日為重陽節。清明掃墓,冬至吃冬至粥(摻高梁面團子的小豆粥)。除上述傳統節日外,韓國人還重視聖誕節、兒童節(5月5日)、恩山別神節(3月28日至4月1日)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有射箭、摔跤、拔河、鞦韆、跳板、風箏、圍棋、象棋等。

韓國人喜歡單數,忌諱雙數。忌用「四」(韓語音同「死」)。忌用一個手指指人。站立交談時不能背手。女子發笑時必須掩嘴。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禮節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讓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並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左手,並只限於點一次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裡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後鞠躬致祝辭,最後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後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

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不宜送香煙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

韓國政府規定,韓國公民對國旗、國歌、國花必須敬重。不但電台定時播出國歌,而且影劇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國歌,觀眾須起立。外國人在上述場所如表現過分怠慢,會被認為是對韓國和韓族的不敬。

與年長者同坐時,坐姿要端正。由於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時,賓主都應席地盤腿而坐。若是在長輩面前應跪坐在自己的腳板底上,無論是誰,絕對不能把雙腿伸直或叉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或侮辱人。未徵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級、長輩面前抽煙,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飯時不要隨便發出聲響,更不許交談。進入家庭住宅或韓式飯店應脫鞋。在大街上吃東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認為是粗魯的。

在韓國人面前,切勿提「朝鮮」兩字,也不要把「漢城」說成「京城」。照相在韓國受到嚴格限制,軍事設施、機場、水庫、地鐵、國立博物館以及娛樂場所都是禁照對象,在空中和高層建築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飲食

韓國餐蔥蒜、生薑、辣椒很多,若難適應,可自己帶一些可口的小食品(如榨菜等)。在濟州島一定要吃生猛海鮮,因為那兒的海產品絕無污染。

◆打電話

賓館會增加服務費,所以最好不要在房間里打電話,最經濟的方法是買一張電話卡(隨處有售)到卡式電話機打。

韓國是世界上最早推廣CDMA移動技術的國家,國內的CDMA133的手機開通了國際漫遊和國際長途後,可以直接在韓國使用。如果是GSM制式的手機,則無法在韓國使用,可事先到中國移動的營業點租借韓國手機帶去使用。韓國國內接聽電話免費。

◆購物

漢城有一個繁華地下商業網。很多地鐵入口和地下過道,都通向這種令人驚奇的能買到廉價物品的地下商業網道。不過,在漢城的商業區中,外國人光顧最多的要算與美軍主要駐地鄰近的梨泰院了。在仁寺洞,也稱為瑪麗小巷,聚集了許多古玩和藝術品商店。南大門和東大門是韓國最大的綜合批發市場,市場內有數千家店鋪和貨攤,以日用商品品種繁多和價格便宜聞名。每日夜半時分到凌晨4時,來自全國各地的零售商來此進貨,這里便呈現一片繁忙的批發夜市的景象。漢城還有大量各種專業市場,其中包括專賣補品和東葯(韓葯)的京東市場,以及亞洲最大的電子市場龍山電子市場。韓國大多數露天市場於星期日關閉,但其他大型讓利商店和百貨公司都在周日營業。

㈤ 韓國禮儀常識有哪些

韓國是單一的民族朝鮮族,佛教徒佔全國人口的1/3。

韓國人講究禮貌,待客熱情。見面時,一般用咖啡、不含酒精的飲料或大麥茶招待客人,有時候還加上適量的糖和淡奶。這些茶點客人必須接受。

韓國人初次見面時,經常交換名片。韓國很多人養成了通報姓氏習慣,並和「先生」等敬稱聯用。韓國一半以上居民姓金、李、朴。韓國人業務洽談,往往在旅館的咖啡室或附近類似的地方舉行。大多數辦公室都有一套會客用的舒適的傢具,在建立密切的工作關系之前,舉止合乎禮儀是至關重要的。韓國人注重服飾,男子穿西服、系領帶。

如果邀請去韓國人家裡做客,按習慣要帶一束鮮花或一份小禮物,用雙手奉上。不要當著贈送者的面把禮物打開。進到室內,要把鞋子脫掉留在門口。

韓國的農歷節日和我國差不多,也有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韓國人以米飯為主食,早餐也習慣吃米飯,不吃粥。還喜歡吃辣椒、泡菜,吃燒烤的時候要加辣椒、胡椒、大蒜等辛辣的調味品。湯是每餐必不可少的,有時候湯里放豬肉、牛肉、狗肉、雞肉燒煮,有時候也簡單地倒些醬油、加點豆芽。韓國人還對邊吃飯邊談話非常反感。

韓國人不輕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公共場所不大聲說笑。特別是女性在笑的時候還用手帕捂著嘴,防止出聲失禮。在韓國,婦女十分尊重男子,雙方見面的時候,女性總會先向男性行鞠躬禮、致意問候。男女同座的時候,往往也是男性在上座,女性在下座。

韓國人對「4」非常反感。許多樓房的編號嚴忌出現「4」字;醫院,軍隊絕不用「4」字編號。韓國人在喝茶或喝酒的時候,主人總是以1、3、5、7的數字單位來敬酒、敬茶、布菜,並忌諱力用雙數停杯罷盞。

㈥ 韓國的禮儀

韓國飲食
宮 廷 宴
韓國的宮廷宴有多豐富?從國王的日常飲食中可知一二。
國王一日五餐,一早起來,先食粥和補身湯,這一餐叫做「初早飯」,然後依次是早、午、晚三餐,每餐都有十二道菜,包括:野菜、生菜、燒烤、燉煮、醬菜、乾果、魚蝦醬、煎魚、肉片九大類,及生魚片、熱烤、荷包蛋作附餐,繼而是宵夜。
國王的宵夜主要吃一點乾果,因為吃足一天,未免過於油膩,乾果可有助消化,另外,亦關乎韓國的習俗,他們相信吃乾果時的卜卜聲,能趕走鬼怪。
其實,不少宮廷菜都已流入民間,如九折板,由一種肉和八種蔬菜組成,好象中國的拼盤,屬於前菜,現在大時節或喜慶事,韓國人都會吃九折板。而韓國的飲食文化包含陰陽五行的思想,即是「咸、甜、酸、苦、辣」,和「紅、綠、白、黑、黃」」五種顏色融入菜餚,所以韓國菜往往色彩繽紛。
宮 廷 小 食

以往的宮廷小食是用蜂蜜製成,現在選用麥芽糖、糖水、再加入糯米粉、麵粉、乾果、種子、水果、和五穀等製造,味道有點像中國的糯米。

泡 菜

來自韓國不同地方的泡菜,都有自已的腌制方法,味道各有不同,唯一相同是食家的反應:「嘩!好辣呀」!

泡菜是韓國的代表食品。眾所周知,泡菜辛辣無比,其實古時的泡菜一點也不辣。到16世紀,辣椒從西班牙和葡萄牙,經日本傳到韓國,泡菜才來個大變身,變成帶辣味的腌菜。
節 日 食 品
西方人生日,必定切蛋糕許願,而韓國人會飲海帶湯。海帶湯有豐富的鐵質,具有補血作用,通常產後婦女都會飲用,亦因為母親生產時極為痛苦,子女生日時飲海帶湯,就是要記著母親的偉大。
韓國人通常在新年會吃石頭飯。將新鮮蔬菜加牛肉,放入燒熱的石碗一齊煮,吃時加入醬料進食。據說,因為石碗是用角閃石來造,這些元素會令煮出來的飯更有營養。由於古時重男輕女,男人必先吃石頭飯,待他們吃罷,女人會把麥茶加入石碗中,刮下飯焦來進食。

韓國飲食之道

韓國飲食的主要特點:高蛋白、多蔬菜、喜清淡、忌油膩,味覺以涼辣為主。韓國人自古以來把米飯當做主食。菜餚以燉煮和烤制為主,基本上不做炒菜。韓國人喜歡吃面條、牛肉、雞肉和狗肉,不喜歡吃饅頭、羊肉和鴨肉。

韓國人普遍愛吃涼拌菜。涼拌菜是把蔬菜直接切好或用開水焯過後,加上佐料拌成的。還有生拌魚肉、魚蝦醬等菜餚。生拌魚肉,是把生肉、生魚等切成片,加上作料和切成絲的蘿卜、梨等,再澆上加醋的醬或辣醬拌成。

湯也是用餐時必不可少的部分,它通常用蔬菜、山菜、肉類、大醬、咸鹽、味素等各種原料烹調而成。

韓國人愛吃辣椒,家常菜里幾乎全放辣椒。韓國人有一日四餐的飲食習慣,分別安排在早上、中午、傍晚、夜晚。韓國人就餐用勺和筷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飯碗和湯碗,其他所有的菜則擺在飯桌中間供大家享用。韓國人使用飯碗也很有講究,分男用、女用和兒童用。韓國人注意節儉,無論是自己食用還是招待窮人,都盡可能把飯菜吃光用凈。

雖然有不少人經常說自己愛吃韓國菜,但對於韓國菜的認識多指燒烤食法,最多是對人參雞湯或泡菜略知一二,其餘的飲食文化和禮儀可謂一無所知。

自古以來,韓國極重禮儀,在語言方面,年幼者必須對長輩使用敬語,至於飲食方面,上菜或盛飯時,亦要先遞給長輩,甚至要特設單人桌,由女兒或媳婦恭敬地端到他們面前,等待老人家舉箸後,家中其他成員方可就餐。至於席上倒酒,亦需要按年齡大小順序,由長至幼,當長輩舉杯之後,年幼者才可以飲酒。另外,還有一個傳統習慣,男女七歲不同席,女孩子到了七歲之後就不與任何男子(包括父親和兄弟)在同一房間同席。不過,這種習俗在大城市已漸漸破除,偶爾在鄉間仍然可見。昔日的韓國家庭,是將盛著米飯的器皿放在台中央,而菜則在碗里,並放置於周圍,每個人則有一把長柄圓頭平匙,一雙筷子,一盤涼水,用餐時就用匙把飯直接送到嘴裡,筷子用來夾菜,涼水則是涮匙用的。現代的韓國人用餐習慣已有很大變化,不少是使用食品盤,每人的一份飯菜裝在盤中,也有些更加摩登的家庭已不用食品盤,而是用碗盛飯了。

韓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亦保留了不少傳統文化。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腳的小桌,賓客地盤腿而坐。年輕人更會在長輩面前跪坐在自己的腳底上,絕不能將雙腿伸直,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如果遇上房間太小,可以將餐桌擺在院子里,鋪上席子便可。不過,現代的韓國人越來越崇尚外國潮流,無論餐桌或者飲食禮儀,都離傳統越來越遠了。

韓國服飾

韓國人會在新年、中秋節或喜慶日子,穿著傳統韓服。

大致上男性的服飾是以短上衣配束緊腳踝的闊長褲,女性的服飾是短上衣配闊長裙,她們的五色衣袖,代表著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和金、木、水、火、土五行。

而一些特定場合,亦有指定穿著的韓服,例如:小朋友滿一歲,父母會為子女穿周歲服,男的以藍色、紅色、粉紅色為主,女的以深綠色為主,穿周歲服寓意他們健康成長。婚禮中新郎服飾,有點像中國明朝的官服,只是布料上綉上雙喜的字樣。

至於國王的龍袍,亦與明朝皇帝差不多,袍上有龍的圖案,要注意的是龍袍的蝴蝶結是向內,寓意好運向著自己,腰帶要朝向上,才算穿著得宜。平民服飾大多是粗衣麻布,極其量加件白色的工作服。

值得一提是韓國政府為了保留傳統文化,特別把龍山區列為文物保護區,在這里遊客可欣賞過百年的傳統民居,也可以試穿傳統韓服。
漢醫中葯
韓國盛產人參,不少遊客會順道購買,作為手信。在東大門區京東市場這個中草葯集散地,除了人參外,還有林林總總的土產葯材,可供選購。

若然遇上水土不服,這里也有漢醫館,即是中醫醫務所,請漢醫診症,他們還代客煎葯,葯到病除就可以繼續遊玩。

其實中醫學在東漢時,亦即是韓國的三國時候傳入韓國,自此成為韓國醫學的主流。不過,漢醫和中醫略有不同,是他們會兼任針灸師,想打通任督二脈也可找他們呢。

㈦ 韓國宮廷禮節是怎樣的

韓國人的禮節很復雜, 尊敬老人被為比什麼都重要.

如果你的事業夥伴年齡比你大, 那麼在他面前盤腿坐或抽煙可能視為失禮. 手在口袋裡或談話時正視

對方也被認為沒有禮貌, 與人見面握手時也要把頭稍微低下為好.

對你勸食, 飲料時最好不要以下子拒絕. 吃飲食時僅有誠意, 不要矢態. 如果客人把飲食剩下, 韓國

人會誤解為飲食口味不好.

吃泡菜或其他飲食時要盡量對飲食做一些得體的評價. 另外, 韓國人不習慣在別人而前論金錢

韓國禮節
01、相見或分手時的問候及道謝辭,對韓國人來說非常重要。

02、道謝時一定要低頭致謝,也是非常重要的禮節(低頭的程度視對方的年齡、上下級關系而不同)

03、韓國人不喜歡過分主動。

04、從禮節角度出發,韓國人除了握手之外不喜歡身體上的接觸。

05、在韓國,同性之間手拉手或搭肩等親密的身體接觸視為當然。

06、而異性之間在公共場所過分親膩的行為則受限制。

07、韓國有多數男女共用洗手間。各種飯店、餐廳等地方的洗手間也是完全開放的。

08、依照傳統,韓國人在火炕上吃飯、睡覺、生活,故進屋前要脫掉鞋子。

09、光腳視為失禮,故出於禮貌,訪問時要穿上襪子。

10、吃飯或游樂後結賬時,幾乎沒有各自付款的現象,一般大家輪流作東。

11、進餐過程過分講話,視為失禮。

12、進餐過程擤鼻涕,視為失禮。

13、進餐過程可以打飽嗝。

韓國也是一個多禮的國家。吃飯還好說,喝酒可就不一樣了。他們給別人敬酒時,拿著自己的酒杯,遞給對方,倒酒半杯,被敬者轉身、背臉、仰頭喝酒,再回敬。喝酒時給人一個後腦勺,真有意思。

這好象是現代的,古代的沒怎樣找到

雲峴宮,每年再現兩三次高宗皇帝與明成皇後的婚禮儀式。朝鮮時代王家婚禮的程序和禮節非常復雜且嚴格,將其規定為國家准則。太子到適婚年齡,國家發布國婚准備令和禁婚令,以禁止適齡姑娘結婚。揀擇王後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初揀擇"。在結束初揀擇後,解除禁婚令,被揀擇的王後候選人除外。韓國的傳統婚禮在新娘家舉行,第二天新郎帶新娘回家,國王也照此風俗。不過,一般私宅無法舉行大規模國王婚禮,因此,採取別宮制度,將雲峴宮作別宮。這里曾舉行過高宗皇帝與明成皇後的婚禮儀式。其程序為以"納采"、" 納征"、"告期"、"冊妃"、"親迎"、"同牢"的六個部分組成。

"嘉禮"是國王或太子等繼承王位的王族婚禮。其程序有納采、納徵、告期、冊妃、親迎及同牢等六禮,持續幾個月,動員數千人,為名副其實的國家喜事。雲峴宮為興宣大院君的私宅,他的老二高宗到即位前一直生活於此,亦為1866年(高宗3年)高宗皇帝與明成皇後的嘉禮別宮。

嘉禮期間,將別宮作為王妃住處,通過"第三揀擇"的王妃當選人,在此學習宮廷規矩。其簡單程序為如下

納采:宮廷派使者到別宮,向當選王妃求婚。
納徵:宮廷派使者到別宮,送禮紀念婚事成全。
告期:宮廷決定嘉禮日期,通知別宮。
冊妃:先在宮廷冊封王妃,再派使者到別宮,冊封王妃。
親迎:國王親臨別宮帶王妃回宮。
同牢:國王和王妃互相行禮,分嘗酒菜,過初夜。

參考資料:http://cache..com/c?word=%BA%AB%B9%FA%3B%B9%AC%CD%A2%3B%C0%F1%D2%C7&url=http%3A//www%2Ehaanen%2Ecom/bbs/printpage%2Easp%3FBoardID%3D100%26ID%3D26956&b=0&a=44&user=

韓國宮廷制度

《大長今》的播出,對於韓國古代宮廷知識比較陌生的觀眾來說,觀看時急需惡補一下。
宮女最高官階尚宮小宮女入宮後,先要接受基本教育,15年後就可以取得尚宮的頭飾。尚宮待遇過人,除了擁有屬於自己的房間外,還有帶侍女的特權。長今初入宮時也當宮女,後來轉攻醫學,成了醫女。
發盤越大地位越高在朝鮮時代,宮中女性在婚後都要戴上發盤。發盤越大,地位越高。至於服飾,以顏色區分身份地位,小宮女穿粉紅色,內人是紅色,尚宮是淺綠或深綠色。
只有貴族才可讀書朝鮮時代,韓國只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只能借用漢字,只有貴族才可以讀書識字。不過長今從小就偷偷地跟官宦子弟一起讀書,所以長大後能看母親撰寫的《飲食拔記》學做膳食。

參考資料:http://cache..com/c?word=%BA%AB%B9%FA%3B%B9%AC%CD%A2%3B%D6%C6%B6%C8&url=http%3A//www%2Ehawh%2Ecn/html/20050906/642171%2Ehtml&b=0&a=16&user=

尚宮不算是正式的妃子來的。算是宮女中年資比較老,受到國王與後妃們信任的那種老資格宮女。
朝鮮王朝時期,後宮每年都從一定等級的人家中(賤民、罪民或藝人是不用想了)選4~10歲的女孩入宮當宮女,一般來說,入宮時年紀越小,接受宮廷教育的時間越長,以後晉升為尚宮派到諸妃嬪國王身邊工作的機會就越大。
在宮女之上,還有一個內人的階級。宮女入宮8~10年之後可以參加「內人試」,合格後就成為內人,屬於9品官階。
成為內人後,經過一定年限的試練後,可以參加尚宮考試,合格之後會被授予牒紙與假髻。尚宮是正5品官階,但還不是正式的嬪妃。《大長今》里,連生被封為淑媛,那是最低級別的妃嬪,屬於正4品。
一旦舉行過內人試,就意味著正式嫁入後宮,終生為王上的女人,即使出宮也不能婚嫁,連妾都不能做。

韓國古代的宮女的制度

宮女,即「宮中女官」的簡稱,指的是在宮中擔任官職的女人。

王宮內有不同的正殿偏殿〔如大殿、太後殿、中殿、東殿等〕,內有不同的部門,如針房、綉房、御膳房、退膳間、洗踏房、洗水間、生果房等,由王上以致小王子小公主的日常起居飲食,都得靠宮女打理照顧,所以宮女的需求量很大。

王宮每年會從民間招收女孩入宮,中人、白丁女兒均可報名。入宮後從小宮女做起,以後可晉升為內人、上饌內人、尚宮,或最高尚宮等職級。〔尚宮的職務〕

女孩入宮當小宮女的年齡,由四、五歲至十多歲不等。一般來說,入宮年齡越小,接受宮廷教養培訓的時間越長,由於自幼熟習宮廷禮儀,長大後大多被派往大殿,擔任王上身邊的「至密尚宮」。

若是十歲以後才入宮,就像劇中主角徐長今一樣,多派往御膳房、退膳間、洗踏房、洗水間、生果房等地方,因為這些部門較側重教授有關職務的技術。如御膳房學做料理、針綉房學做針線等。

每個入宮的孩子會歸一個內人或尚宮管教,擔任老師兼母親的角色。大家在同一個房間生活。

小宮女在宮內學習禮儀及技術後,大約八至十年後可參加「內人試」,合格後正式成為內人,屬九品官階。

內人再經過十多廿年歷練後,可以參加尚宮考試。通過考試,會獲賜予牒紙與假髻,屬正五品官階。以後有機會晉陛至最高尚宮、提調尚宮的話,官階會更高。

其實,王宮內所有妃嬪及宮女,均屬內命婦;內命婦之首為王後。一朝為宮女,終身是王上的女人。一旦舉行內人試〔內人禮〕,即意味著婚禮,宮女正式成為王上的女人,一生不能婚嫁。

作為宮女,要離開王宮只有兩個可能,一是年老體衰或疾病纏身,再不就是服侍的主子病逝,守喪三年後才可回家。離開王宮後也不能婚嫁,或作妾。

既然宮女不能像一般百姓般,為人賢妻良母,唯一的前途,似乎是努力邁向成為尚宮的漫漫長路。

參考資料:http://cache..com/c?word=%BA%AB%B9%FA%3B%B9%AC%CD%A2%3B%D6%C6%B6%C8&url=http%3A//www%2Etianya%2Ecn/New/PublicForum/Content%2Easp%3FidWriter%3D0%26Key%3D0%26strItem%3DfilmTV%26idArticle%3D116061%26flag%3D1&b=0&a=48&user=

㈧ 韓國的古代後宮裡面的嬪妃等級制是怎麼樣的

1、朝鮮國王的正室妻子,稱呼為王妃或者中殿(等同於皇後)。

2、朝鮮國王的側室妾室以及宮中女官等均屬於內命婦,而像朝廷大臣的妻女等都屬於外命婦,王妃是內、外命婦之首。

3、朝鮮國王的母親則稱呼為大妃或者王大妃(等同於皇太後) ,朝鮮國王的祖母則稱呼為大王大妃(等同於太皇太後)

4、正宮:王妃。為內命婦之首,沒有品階,居住在景福宮交泰殿(也叫中宮或者中殿)

正一品:嬪 從一品:貴人(嬪是朝鮮國王側室中地位最高的,僅次於王妃)

正二品:昭儀 從二品:淑儀

正三品:昭容 從三品:淑容

正四品:昭媛 從四品:淑媛(正一品到從四品均為上殿,正五品到從九品皆為宮中女官階級)

正五品:尙宮 尙儀 從五品:尙服 尙食

正六品:尙寢 尙功 從六品:尙正 尙記

正七品:典賓 典衣 典膳 從七品:典設 典制 典言 、

正八品:典贊 典飾 典葯 從八品:典燈 典彩 典正

正九品:奏宮 奏商 奏角

從九品:奏變徵 主徵 奏羽 奏變宮

內命婦指在宮中奉職女官中有品階(官位)者。正一品到從四品實際上都是國王的側室,正五品以下到從九品都是宮女,按各自名稱所示任職。

嬪是國王側室中地位最高的人。國王的正室稱為妃,一旦嬪被封為正室即成為妃,妃是沒有品階的。

此外,淑容娘娘是從三品;王妃是正室,是內、外命婦之首,無品階;王妃所生的女兒稱呼為公主;後宮所生的女兒則稱呼為翁主。

(8)韓國宮廷禮儀怎麼看擴展閱讀:

韓國古代的宮女的制度

宮女,即「宮中女官」的簡稱,指的是在宮中擔任官職的女人。王宮每年會從民間招收女孩入宮,中人、白丁女兒均可報名。入宮後從小宮女做起,以後可晉升為內人、上饌內人、尚宮,或最高尚宮等職級。

小宮女在宮內學習禮儀及技術後,大約八至十年後可參加「內人試」,合格後正式成為內人,屬九品官階。內人再經過十多廿年歷練後,可以參加尚宮考試。通過考試,會獲賜予牒紙與假髻,屬正五品官階。以後有機會晉陛至最高尚宮、提調尚宮的話,官階會更高。

其實,王宮內所有妃嬪及宮女,均屬內命婦;內命婦之首為王後。一朝為宮女,終身是王上的女人。一旦舉行內人試〔內人禮〕,即意味著婚禮,宮女正式成為王上的女人,一生不能婚嫁。

㈨ 韓國禮儀文化特點

飲食習慣:

韓國人對飲食很講究,有「食為五福之一」的說法。韓國菜的特點是「五味五色」,即由甜、酸、苦、辣、咸五昧和紅、白、黑、綠、黃五色調和而成。韓國人的日常飲食是米飯、泡菜、大醬、辣椒醬、鹹菜、八珍菜和大醬湯。八珍菜的主料是綠豆芽、黃豆芽、水豆腐、干豆腐、粉條、椿梗、藏菜、蘑菇八種。 韓國人特別喜歡吃辣椒,辣椒面、辣椒醬是平時不可缺少的調味料。這與韓國氣候寒冷濕潤、種植水稻,需要抗寒抗濕有如泡菜是具有韓國民族特色的冬季必備副食品。每年11月,把白菜、蘿卡洗凈晾乾之後,加辣椒、蒜、蔥、海鮮等各種調味料,用大缸掩漬起來,密封半個月至1個月後食用。每個家庭主婦都有腌制泡菜的獨特手藝和秘方,因此泡菜的口味,每家各不相同。




2、在韓國一般情況下,婦女不和男子握手,以點頭或是鞠躬作為常見禮儀。 在稱呼上多使用敬語和尊稱,很少會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要是對方在社會上有地位頭銜的,韓國人一定。韓國一般不採用握手作為見面的禮節。一旦要握手時,講究使用雙手,或是單獨使用右手。在晚輩、下屬與長輩、上級握手時,後者伸出手來之後,前者須先以右手握手,隨手再將自己是左手輕置與後者的右手之上。 會屢用不止。

3、在贈送韓國人禮品時應注意,韓國男性多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須刀等。女性喜歡化妝品、提包、手套、圍巾類物品和廚房裡用的調料。孩子則喜歡食品。如果送錢,應放在信封內。 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不宜送外國香煙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

4、長輩在場,不能抽煙,不能戴墨鏡。接受物品時要用雙手,不當面打開禮物。禮金要用白色的禮袋,而不是紅色的。

韓國的禁忌文化:

1、韓國人珍愛白色。國花是木槿花,松樹為國樹,喜雀為國鳥,老虎為國獸。忌諱數字是"4"和"13",在發音與"死"相同的緣故,韓國人對相似的"私""師""事"等最好不要使用。

2、逢年過節相互見面時,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生氣、吵架。農歷正月頭三天不能倒垃圾、掃地,更不能殺雞宰豬。寒食節忌生火。生肖相剋思婚姻,婚期忌單日。漁民吃魚不許翻面,因忌翻船。忌到別人家裡剪指甲,否則兩家死後結冤。吃飯時忌帶帽子,否則終身受窮。睡覺時忌枕書,否則讀無成。忌殺正月里生的狗,否則三年內會發生意外。

3、韓國有男尊女卑的講究,進入房間時,女人不可以走在男人的前面,女人須幫助男人脫下外套,坐下時,女人要主動坐在男子的後面。不可以在男子面前高聲談論。

也許我們會有那麼一天,可以去韓國定居或者是出差,去了韓國當地,還是需要了解韓國文化。

了解更多韓國文化:韓國文化

㈩ 韓國宮廷等級

皇後

正一品:嬪 從一品:貴人

正二品:昭儀 從二品:淑儀

正三品:昭容 從三品:淑容

正四品:昭媛 從四品:淑媛

正五品:尚宮 尚儀 從五品:尚服 尚食

正六品:尚寢 尚功 從六品:尚正 尚記

正七品:典賓 典衣 典膳 從七品:典設 典制 典言

正八品:典贊 典飾 典葯 從八品:典燈 典彩 典正

正九品:奏宮 奏商 奏角 從九品:奏變徵 奏徵 奏羽 奏變宮

閱讀全文

與韓國宮廷禮儀怎麼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6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0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2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0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2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