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內智慧城市做得比較好的有那幾家啊
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
提高我國綜合競爭力的戰略選擇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往往伴隨著重大技術的突破,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的引領帶動作用,是引導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當前,世界各國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普遍予以高度重視,我國在「十二五」規劃中也明確將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發展重點。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設將極大地帶動包括物聯網、雲計算、三網融合、下一代互聯網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的建設對醫療、交通、物流、金融、通信、教育、能源、環保等領域的發展也具有明顯的帶動作用,對我國擴大內需、調整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促進作用同樣顯而易見。因此,建設智慧城市對我國綜合競爭力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㈡ 智慧城市源於哪個國家
2008年11月,在紐約召開的外國關系理事會上,IBM提出了「智慧地球」 這一理念,進而引發了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
2009年,迪比克市與IBM合作,建立美國第一個智慧城市。利用物聯網技術,在一個有六萬居民的社區里將各種城市公用資源(水、電、油、氣、交通、公共服務等等)連接起來,監測、分析和整合各種數據以做出智能化的響應,更好的服務市民。迪比克市的第一步是向所有住戶和商鋪安裝數控水電計量器,其中包含低流量感測器技術,防止水電泄漏造成的浪費。同時搭建綜合監測平台,及時對數據進行分析、整合和展示,使整個城市對資源的使用情況一目瞭然。更重要的是,迪比克市向個人和企業公布這些信息,使他們對自己的耗能有更清晰認識,對可持續發展有更多的責任感。
㈢ 有誰知道智慧城市是做什麼的
參見和網路「全球智慧城市之父」倪會民的概念。
倪會民,八十年代開始研究智慧城市等智慧治國;1993年正式在書中闡述;95/96,在韓國啟蒙智慧城市等智慧產業;98年在美國IBM(Lexmark)啟蒙智慧城市等智慧人類;06年在美國給前來調研學習的成思危先生講述智慧星球和智慧城市強國概念、思想和道路;08年,IBM全球宣傳;08年,美國總統立智慧城市為國家戰略;2010年,「中國風險投資之父」、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先生在對國內外城市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後,從我國實際國情出發提出了廣義智慧城市的「以人為基礎、以土地為載體、以信息技術為先導、以資本為後盾」城市發展的新模式理念,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推進廣義智慧城市,由國家科技部主管的中國軟科學研究會、中國科學技術法學會等協會發起,由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和知名企業聯合創立中國智慧城市論壇,成思危先生擔任中國智慧城市論壇首任主席;13年,倪會民發起中國智慧城市應用聯盟;13/14年,中國住建部三批智慧城市試點;14/15,倪會民培訓全球首批智慧城市戰略規劃師;14/15/16,倪會民總指揮建設人類首批各種類型的、均為全球首創真正智慧城市(中國和美國)和智慧社區,等等。。。
㈣ 智慧城市包括哪些方面
從建設內容上來說,智慧城市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的應用、各種產業的智慧化建設等;從面向對象的不同來說,又包括:智慧政務、智慧產業、智慧民生。故總的來說,智慧城市所包括的內容是有很多個方面的。
從信息城市到數字城市,再從智能城市到智慧城市,中國已經將智慧城市寫入國家戰略,並投入大量資金。無論是特大型的一線城市,或是中小型城市,皆有智能城市項目落地,並且形成了數個大型智慧城市群,分布在東部沿海以及中西部地區。
㈤ 第一座智慧城市誕生在哪裡
進入21世紀以來,一些發達國家相繼開展智慧城市建設。2009年,在美國迪比克市建立起第一座智慧城市。
在一個有6萬居民的社區里,利用物聯網技術,將各種城市公用資源(水、電、油、氣、交通、公共服務等)聯接起來,監測、分析和整合各種數據,作出智能化響應,以方便市民的生活,最有效地利用資源。
如在用水用電方面,為所有住戶和商鋪安裝數控計量器,及時對數據進行分析、整合和展示,使整個城市對資源的使用情況一目瞭然,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對自己的耗能都有清晰的認識,對可持續發展有更多的責任感。
(5)韓國智慧城市有哪些擴展閱讀:
智慧城市的產生背景
智慧城市經常與數字城市、感知城市、無線城市、智能城市、生態城市、低碳城市等區域發展概念相交叉,甚至與電子政務、智能交通、智能電網等行業信息化概念發生混雜。
對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讀也經常各有側重,有的觀點認為關鍵在於技術應用,有的觀點認為關鍵在於網路建設,有的觀點認為關鍵在人的參與,有的觀點認為關鍵在於智慧效果,一些城市信息化建設的先行城市則強調以人為本和可持續創新。
總之,智慧不僅僅是智能。智慧城市絕不僅僅是智能城市的另外一個說法,或者說是信息技術的智能化應用,還包括人的智慧參與、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等內涵。
智慧城市通過物聯網基礎設施、雲計算基礎設施、地理空間基礎設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維基、社交網路、Fab Lab、Living Lab、綜合集成法、網動全媒體融合通信終端等工具和方法的應用,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
寬頻泛在的互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徵的可持續創新。伴隨網路帝國的崛起、移動技術的融合發展以及創新的民主化進程,知識社會環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繼數字城市之後信息化城市發展的高級形態。
㈥ 智慧城市是什麼意思
智慧城市: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整合城市運行,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智慧城市的建設在國內外許多地區已經展開,國內的如華嬴科技、智慧雙流;國外如新加坡的「智慧國計劃」、韓國的「U-City計劃」等。
㈦ 智慧城市是什麼概念
智慧城市是什麼概念:
智慧城市就是運用信息和通信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行核心系統的各項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其實質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管理和運行,進而為城市中的人創造更美好的生活,促進城市的和諧、可持續成長。
第一,智慧城市建設必然以信息技術應用為主線。智慧城市可以被認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級階段,必然涉及到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而信息技術是以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和大數據等新興熱點技術為核心和代表。
第二,智慧城市是一個復雜的,相互作用的系統。在這個系統中,信息技術與其它資源要素優化配置並共同發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的運行。
第三,智慧城市是城市發展的新興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務對象面向城市主體——政府、企業和個人,它的結果是城市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提升和完善,終極表現為人類擁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綜上所述,智慧城市的本質在於信息化與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和知識社會創新2.0環境下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階段發展的表現。